淘宝网咸鱼二手:三十年交友方式大撒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34:18
三十年交友方式大撒把第1391期·2011.11.08-14文 冷梅 图 陆杰(除署名外) 

七夕快闪表达爱意      袁培德 摄

  亲们,爱情不是遥不可及的梦;爱情是一个自己掌握命运的幸运罗盘。30年来,我们相识的方式可能变化无数,每一种都镌刻了青春的记忆。  

1980’s知青一代组织找爱   

组织介绍

  事实:那时候,热心肠的人很多,工会领导、师傅、工友……组织上还要“包办”每个职工的婚姻大事。现在想来,个人问题有人管,是多么幸福的事。至少,不会像现在的大龄男女青年解决不了“温饱”。
  在资深婚恋顾问张永青博士看来,80年代初,是知青一代,在那个年代,找朋友的方式其实很单一。在工厂或是学校,最为传统的渠道是通过组织给介绍,人托人的方式。当进入知青返城的大潮时,回到城市内的知青择偶也成了大问题。在组织系统之内,各种的青年联谊会,那些“老大妈”式的热心红娘便会悉数登场。在那个时代下,红娘们多半处于业余牵线阶段,一个单身女,配一个单身男,只要瞅着顺眼,两个人放在一起还算般配,就被拉郎配了。以至于,再后来的一段时间,工厂、单位里的工会、妇联组织长久承担着“业余红娘”的职责。

90年代初,舞会和逛南京路都是找朋友的常见方式。

1990’s文青时代自主恋爱

文字小组、摇滚派对

  事实:90时代似乎是文艺青年的天下了,读读海子的诗,翻翻席慕容、三毛、林清玄的作品,当年的一群小清新便是通过文学的名义以文会友。学校里的诗歌创作社、文学小组,让这些情趣相投的人彼此温暖,互为知己。男女间朦朦胧胧的情愫或许就是在这字里行间中埋下了。再或者,打开收音机,电台里播报的是一些书信征友启事。
  那时候,纯纯的友谊来自于尚未开启面纱的陌生人。焦急地等待邮差,心跳加速打开信纸,阅读“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虽然可能素昧平生,却又彼此熟悉,当年通过笔友发展而来的爱情也算大有人在。比这些文青更小众的,还有王菲、宋丹丹、崔健、窦唯的青葱岁月,开在居民楼里的摇滚派对,夜夜笙歌,在那个或者更早的时代,文艺青年搞的这些怪路子也培养了很多“阶级感情”和“革命友情”。

校园舞会

  事实:90年代的大学里,比较流行的交友方式就是校园舞会,这种舞会的规模之大,怕是会从一所学校传染到几所学校。
  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陈亚亚还记得,可能先是复旦大学举办的舞会,因为优质女生多,便会吸引周边的同济、财大的男生慕名而来。甚至有时,社会上已经工作的人也会来。跳的是那种很老的交谊舞,镚擦擦,三步四步什么的。慢慢地,在校园舞会里串场的人越来越多。女孩们在舞会上会打扮得很漂亮,找朋友的概率也更高一些,通常一下子可以认识好几个人。

征婚小广告

  事实:可能是委托亲朋帮助他们在报纸的中缝登征婚广告;甚至是自己代理自己的征婚广告。常见于《生活周刊》之类的生活服务类报纸杂志,常见版式:某男,34岁,未婚,华师大毕业,在本市xx中任教,作风正派,有事业心,家有住房。欲寻一位30岁左右,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有上进心,气质文静,品貌较好,在本市工作的未婚女青年为终身伴侣。
  张永青说,当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传统的组织结构被打破,相当一部分青年被分流进了外企或合资企业,国企工会的这种职能逐步被淡化。没了工会组织的“友情客串”,谁还会来关心我们的个人问题?于是,进入到90年代以后,自主独立的小青年们开始为自己谋划终身幸福。小广告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当时人们朴素的婚恋观。

电视相亲

  事实:还记得我们最早看到台湾地区电视节目主持人胡瓜主持的《非常男女》吗?那是在1995年,当年简直让人们震惊,原来相亲也可以这样相。于是,大陆各大电视台纷纷效仿,做得出名的电视相亲节目有《相约星期六》《玫瑰之约》等等。
  那时的相亲节目目的还很明确,娱乐炒作的成分较少,因此,来报名的嘉宾大多数也是真的冲着结婚去的。   

2000’s网络时代四处寻爱 

1.0版网恋

  事实:网络世界的爱情虚无缥缈,却营造着自我设定的完美幻想。先是ICQ,再是OICQ,那些隔着十万八千里的陌生人,通过这些即时聊天工具,彼此信任,产生莫名的情愫,一些人开始了“网恋”的美妙旅程。
  在张永青看来,网恋交友,它是个特殊含义。潜台词就是那些爱冒险,思想前卫的小青年尝试的交友方式。当然,网络的虚幻也让它充满了迷离和不靠谱,见光死成了网恋的后遗症。然而,还是有些人成功突围,修成正果了。

2.0版婚恋社交网

  事实:在网络的1.0交友模式以后,逐渐诞生了2.0-3.0版本。这时正是网络更加普及到寻常百姓家的2005年之后。诞生了诸如真爱网、世纪佳缘、百合网之类的互联网婚恋网站。而一些网络社交平台诸如亚洲交友中心、华人交友中心、E友网等也有很不错的群众基础,很多年轻人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找朋友。
  陈亚亚说,在网络2.0时代,大行其道的交友方式包括了专业婚恋网站,也包括了如下方式:缘分的奇妙甚至是倚靠网络游戏这样的平台建立的。看看身边那些年轻人,问问他们和老婆怎么认识的,说是打魔兽打出感情的大有人在,好歹这个也算志趣相投了。

3.0版微博“1公里交友”

  事实:网络3.0时代,就是微博天下了。先有博客、开心网、校内网等SNS平台,把你的好友,好友的好友,可能成为好友的人网罗进来,甚至有人在这里找到了曾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记者的一位非“肉食女”朋友在自己的好友空间里,发现了一个非常倾慕的男生,于是打听了该男尚且单身之后,便拜托自己的好友做说客,引荐两人认识。
  如今,技术不成问题,GPS可以锁定我们所处的位置,吸引人群围观。微信强大的“1公里交友”犹如神器,按下“打招呼”按钮,尚在一公里范围里,彼此瞅着顺眼的人们便可以私信走起来,或者干脆挥动手臂打个招呼。2005年左右,手机蓝牙功能盛行时,同样也可以达成类似功效。这一点,宛如“情迷地下铁”的升级版,大家再也不用抹不开面子,在要不要打招呼的犹豫之中错失姻缘,你可以发个微信先试探一下,如果没人睬你,大可装作没事人一样堂而皇之地走掉。现在,只要是你的菜,不管你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总归不会错过。

8分钟约会

  事实:8分钟约会的前身是“快速约会”(SpeedDating),源于犹太人的传统习惯,年轻的单身男女,定期在长辈的陪伴下见面,以避免族外通婚。2000年以后传到中国。后来,经过改进,发展成了每次几十人同时见面的8分钟,交友的效率更就高了。
  陈亚亚说,八男八女式,约在一起吃饭,每8分钟轮一次桌,看起来是个效率很高的交友方式,而且交友的成本是要比走进婚介便宜很多的,只需AA制付一顿饭钱。而安全性也是它的优势,如果你对某个人不感兴趣,那么你只需要和他(她)心不在焉地聊个8分钟即可,不会被人纠缠,也避免了单独见面的危险性!不过,到了今年,好像活动有些搞不下去了。主要每次都是男少女多,资源很难分配。

非诚勿扰,非常火爆。

非诚勿扰

  事实:十年之后,相亲节目依然红火,且翻出来新花样。如今,最火的当属光头乐师傅和孟爷爷混搭的一档节目《非诚勿扰》。相亲节目娱乐化是一种趋势,先有非诚勿扰,后有百里挑一,我们姑且把相亲节目的娱乐化通称为“非诚勿扰”现象,上这些节目真正“诚心”找对象的有几个啊?
  如今的电视相亲节目,表演性更强,真实性却大打折扣。这是为了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婚恋心理而设的节目。说白了,就是一档娱乐节目,是为了娱乐大众,而不是抱着交友目的而去的。电视是一个公开的舞台,还记得当时以出位言语混迹节目的拜金女马诺吗,“宁在宝马车上哭,也不要在自行车上笑。”其实,在这样的一个平台里,有人窥视他人隐私,笑看主持人的互动,有婚恋专家进行解读,人们在这里惊叹于如今年轻人婚恋观、价值观的多元化。“毒舌”万峰坦言,我在《丈母娘看女婿》节目做嘉宾,不过仍旧不看好这些相亲节目,凭什么在20分钟就会看上一个人。哪怕现场牵手成功了,私底下进一步交往两个人究竟能否处得来,能否成功都不定规。一对男女真正走到一起,要看很多因素的。

偶然旅行

  事实:缘分是啥?也许正从你我的指缝间溜走,你愿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新神秘旅程吗?这是一次充满悬念的旅行。在海边、在山巅、在草原、在田野,或者在更奇妙的大千世界中,对着空旷处大喊我爱你!
  偶然旅行,是网络召集的一种新型交友方式,城市中的小白领们想在乏味的生活中寻觅一丝新鲜,让缘分带自己走到更远的地方,这个活动受到了很多80后的追捧,他们在群里约好见面地点,抽签决定去某个地方,买半小时内出发的火车票。类似的多元方式包括了各种爱情训练营、驴友俱乐部、舞蹈俱乐部、枕头大战或者快闪交友。形式只是一个生动的载体。万峰认为,这种通过网络召集,网格式的社交圈,还都是一些辐射小众的社交活动,更何况这些活动的发起很少是以单身者作为过滤前提的,所以实际上达到交友目的的概率不会很高。

更多

“搞怪”找朋友方式

寻偶图书馆

  雅加达有一所“寻偶图书馆”,图书馆里只有和爱情有关的书;读者必须是未婚男女;如果你不是非常令人讨厌,一定会有异性坐到你身边。你可以在这里邂逅爱情配偶成功率65%以上,高于普通婚介所5倍。

心理学工作室

  在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创办了心理学工作室,用心理学实验帮助青年男女更快地找到伴侣。一位心理学家将人脸分为10类,当青年男女进入这个工作室,他们就会被要求测试长相的类型,然后在数据库中自动匹配更适合的对象。

单身徽章

  单身男女通过佩戴特制的徽章表明自己的单身身份,发出求偶信号。徽章印有单身男女的ID以及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定制的卡通图像,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