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小城网招聘信息:古代帝王和谐世界的法宝 《孝经》研习报告 ——后学锺茂森 讲于华严讲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55:53

茂森蒙恩师凈空老教授栽培,多年来学习孝经,力行孝道略有心得,奉恩师慈命,讲粗浅体会向各位仁者汇报和请教。

#第一集 概要

此孝经概要之研学,采用佛家天台宗之五重玄义。自古儒释道三家皆为圣贤教育,雍正皇帝曰:理同出一源,道并行而不悖。本次讲座,希望将三家之义理和研究方法均融合运用。自古以来,佛经体例的研究分析可谓登峰造极,故在此沿用。孝经虽是儒典,而佛经体例的分析方法亦可借用于此。帮助我们在没有讲经文以前,先了解整部经的义理宗旨,等于掌握全经。

佛家天台宗之五重玄义:一、释名(解释本经的题目);二、辩体(辨明本经所依据的原理);三、明宗(明了修学的方法);四、论用(论述修学本经的利益);五、判教(判定教学的课程)

一、释名――孝经(解释本经的题目)

(宋)邢昺疏序云《孝经》者,孔子为曾参陈孝道也。孝者,事亲之名;经者,常行之典。具体来说,[(宋)邢昺疏序]:道常在心,尽其色养,中情悦好,承顺无怠之义也。按《汉书•艺文志》云:“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经,常的意思。义,利益万物;行,品行,行为。例:4000多年前舜的大孝,3000多年前的文王每日三省,2000多年前的文帝床前侍母,传颂至今,使我们也为之敬佩效法。皇侃曰:经者,常也,法也。南朝梁儒家学者,经学家,曾着《孝经义疏》(佚失)。此经为教,任重道远,虽复时移代革,金石可消,而为孝事亲常行,存世不灭,是其常也。能帮助实现幸福人生、和谐社会之教育,是其法也。《易》有上经、下经,《老子》有道经、德经。孝为百行之本,故名曰《孝经》。

二、辩体——以道为体(辨明本经所依据的原理)

夫孝,德之本也。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相,所以孝以道为体。以下为分析:末学在2007年4月国际道德经论坛“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发表演讲:《和谐之道,以孝贯通——《道德经》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道是什么?道是不可名状、不可思议的,《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观妙章第一)道,是离言绝虑的,凡是可以说出来的,想出来的,都不是道。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天地之始”。老子说:“大道无名,生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清静经》)。所以“道”是“玄之又玄”。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造就宇宙万事万物,而不可言其有。“道”生成了万物,而又蕴涵于万物之中。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反复章第四十)。“无”是道,是不得已的说法。“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无”能生有。所以,“道”是不空不有,亦空亦有,不落两边。“道”,竖穷三际,没有过去、现在、未来。“道”,横遍十方,没有边界。它超越时空,是宇宙本体。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后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六祖说的“自性”就是老子说的“道”,勉强称名而已。道的存在,正如《道德经》(大象章第三十五)所描述的玄妙状况:“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道德经》大象章第三十五)”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接触不到的。但它是永恒存在的,它的妙用是无边的。自然界中有没有这种东西呢?有!打个比方说,磁性虽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确实存在,有多种功能(用之不可既)。用磁铁可以吸住铁针,是磁性的作用;金属棒在磁场内转动就产生电流,这就是发电机的原理;带电金属在磁场中就自动旋转,这就是电动机的原理。所以磁性也可以说是“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德”是什么?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道因德显,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儒家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就是人格化的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五伦是道的伦理化。奉行这五伦八德的人,就与道相应。道与德是一体,如水生波。水是波的本质,波是水的现相,水波一体。孝,德之本也。

三、明宗——事亲、事君、立身(明了修学的方法)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怎样孝敬父母?》《孝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敬父母,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孝敬,要让他们丰衣足食,按时给他们一些零用钱,经常给他们买一些可口的食品,尤其当父母患病时,子女应尽全力照顾好老人,也为自己的子女树立好榜样。更为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孝敬。我们要关心老人,要尊敬他们,有事同他们商量,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精神上感到愉快。《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因此大孝者应以德济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来豪圣本无种:“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以诚明度世间:诚明一语出自《中庸》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印光大师说:“圣贤之道,惟诚与明。”圣贤,就是以真诚爱心和智慧,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孝经之宗是事亲、事君、立身,成就圣贤,回归大道。

四、论用——宇清、国安、家和、人乐(论述修学本经的利益)

【隋】刘炫《孝经述义序》《孝经》,言高趣远,文丽旨深;举治乱之大纲,辨天人之弘致。大则法天因地,祀帝享祖,道洽万国之心,泽周四海之内。乃使天地昭察,鬼神效灵;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明王以之治定,圣德之所不加。小则就利因时,谨身节用;施政闺门之内,流恩徒役之下。乃使室家理治,长幼顺序;居上不骄,为下不乱;臣子尽其忠敬,仆妾竭其欢心。其所施者,牢笼宇宙之器也;其所述者,阐扬性命之谈也。洽:谐和,融洽。学习孝经的好处和意义:幸福人生,和谐世界。先王之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古文孝经有闺门章第十九:子曰: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亲严兄,妻子臣妾,繇百姓徒役也。(闺门指家庭内部。严,尊敬。繇,通犹,家庭之中,双亲犹如君,兄长如上,妻子臣妾,犹如百姓徒役。孝子应以礼和孝道协调各种关系。)历代受尊崇。汉文帝开始置《孝经》博士;东汉光武帝下令不仅儒生要读孝经,宫廷卫兵也必须学习。东晋元帝作《孝经传》。宋武帝、文帝曾亲讲《孝经》。梁武帝亲撰《孝经义疏》。唐玄宗亲撰注解。金元两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拜倒”在孝经之下。清朝顺治亲注孝经,并命纂修《孝经衍义》未及成书。康熙承先志诏儒臣编辑成一百卷。雍正汇集历代有关孝经的重要注解成《孝经集注》。传入朝鲜、日本,学习孝经也非常盛行。十九世纪前后,孝经陆续被翻译为其它欧洲文字。夫孝也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

五、判教——圣之根,人之行(判定教学的课程)

成就圣贤的根本,人人都要学![(宋)邢昺疏序]:按《钩命决》云:“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斯则修《春秋》、撰《孝经》,孔子之志、行也。孔子亲手所作。夫《孝经》者,孔子之所述作也。先儒或云“夫子为曾参所说”,此未尽其指归也。盖曾子在七十弟子中,孝行最着,孔子乃假立曾子为请益问答之人,以广明孝道。述作之旨者,昔圣人蕴大圣德,生不偶时,适值周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僣乱,礼乐崩颓。居上位者赏罚不行,居下位者褒贬无作。孔子遂乃定礼、乐,删《诗》、《书》,赞《易》道,以明道德仁义之源;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又虑虽知其法,未知其行,遂说《孝经》一十八章,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谨其法。故《孝经纬》曰:“孔子云:‘欲观我襃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僣:tie3 奸诈狡猾。郑玄之《六艺论》曰:“孔子以六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有汉末黑暗的社会情况下,郑玄有意保持其名士的清节,不肯与他所鄙视的那些外戚、宦官及唯名利是图的假名士们为伍,而一心在学术上发挥自己的才智。以布衣而雄视世人,不愧为真名士。总括郑玄的一生,是为整理古代文化遗产而鞠躬尽瘁的一生,是献身学术与教育的一生,他身上集中了正派知识分子不慕权势、死守善道、忧民敬业等众多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锻链体格,品格修养);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即今文学);数:算法(即今数学)。注释简述:孝经古文与今文。战国时期,各国各有自己的文字,汉代人称为“古文”。先秦儒家典籍,用“古文”书写流传,遭暴秦焚书,至汉代复出,一般读书人都不懂。一些学者就用当时流行的小篆或隶书抄写,便成为“今文”。今文有东汉的郑玄(郑康成)注,古文有西汉的孔安国传。幷有梁博士皇侃《义疏》。然辞多纰缪,理昧精研。但古来学者都有批评。唐明皇(玄宗李隆基)遂于先儒注中,采摭菁英,芟去烦乱,撮其义理允当者,用为注解。最权威的注疏。[唐玄宗御注,学者邢昺疏,并代为序]。徐醒民老师讲过,留有讲记。

#第二集

《孝经注疏》【开宗明义章第一】[疏]正义曰: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章”者,明也,谓分析科段,使理章明。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第,次也。一,数之始也。以此章总标,诸章以次结之,故为第一,冠诸章之首焉。略述以下各章大意:言天子、庶人虽列贵贱,而立身行道,无限高卑。故次首章先陈天子,等差其贵贱以至庶人。次及《三才》、《孝治》、《圣治》三章,幷叙德教之所由生也。《纪孝行章》叙孝子事亲为先,与五刑相因,即夫孝始于事亲也。《广要道章》、《广扬名章》即先王有至德要道,扬名于后世也。扬名之上,因谏争之臣,从谏之君,必有应感。三章相次,不离于扬名。《事君章》即忠于事君也。《丧亲章》继于诸章之末,言孝子事亲之道纪也。

【仲尼居,曾子侍。】(御注)仲尼,孔子字。居,谓闲居。曾子,孔子弟子。侍,谓侍坐。正义曰:夫子以六经设教,随事表名。虽道由孝生,而孝纲未举,将欲开明其道,垂之来裔。以曾参之孝,先有重名,乃假因闲居,为之陈说。自摽己字,称“仲尼居”;呼参为子,称“曾子侍”。摽:biao1○正义曰:云“仲尼,孔子字”者,案《家语》云:“孔子父叔梁纥(hé),娶颜氏之女征在。征在既往庙见,以夫年长,惧不时有男,而私祷尼丘山以祈焉。孔子故名丘,字仲尼。夫伯仲者,长幼之次也。仲尼有兄字伯,故曰仲。”○正义曰:云“曾子,孔子弟子”者,案《史记•仲尼弟子传》称:“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云“侍,谓侍坐”者,言侍孔子而坐也。案古文云“曾子侍坐”,故知侍谓侍坐也。卑者在尊侧曰侍,故经谓之侍。凡侍有坐有立,此曾子侍即侍坐也。引申:学生能承传师教,全在于诚敬谦恭。曾子是孝子,所以侍师恭。师道建立在孝道基础上。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着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至德要道就是孝道:御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圣德之主,能顺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则上下臣人,和睦无怨。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参,曾子名也。礼:师有问,避席起答。敏,达也。言参不达,何足知此至要之义?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故为德本。教之所由生也。言教从孝而生。复坐,吾语汝。曾参起对,故使复坐。先王就是孔子所讲的,那是周朝,从周朝一直追溯到周朝以前的历代的那些圣人,在位的那些王者,王者是一般的说,中国历史讲有三皇五帝,五帝就是到尧舜为止,后来尧舜以后,舜帝把天下让给夏朝禹王,夏禹王开始以后,他就是天下没有禅让了,就把天下让给他的一个,由他的儿子继承。从夏朝开始,夏朝以后叫商朝,商朝以后是周朝,这叫三代,三代的都叫做王,三王。一般讲王是从夏商周三代讲的。但是在这里讲先王,就是讲先代的,当然包括周家在内,周家以上追溯到夏朝,甚至尧舜时代,历代的君主,指的是就君主本人的修养来讲,他有圣人的道德,又在天子王者的位置上,所以他有至德要道。至德要道就是指孝道来讲,孝道这个孝字,可以就道德方面来讲,他是德。一个人他的道德,从哪里看呢?从他是不是对于父母以及父母以上的祖父母,历代祖宗,都尽到孝道了。这个孝道尽到最高的境界,就是他的德行、品德,是高到极处了,高到没有再高的了,叫至德,这个要道呢?讲这个道,也是指孝来讲,孝道是道德和修道最重要的根本。因此讲先王,就是先代的有圣人之德的人君、君主,他有这样的,以孝在道德上来讲,他是道德的最重要而且至高无上的一个道德的根本,这叫孝。以孝道来顺天下,以顺天下,顺什么呢?把天下人都能教化得很顺,顺乎天下人的人心。先王怎么有这个至德要道,也就是孝道,能够顺天下人心呢?孝道,我们研究,这是从人本有的天性里面起的作用。一个孝子,你问他为什么对父母这么孝顺呢?他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他从天性里面发出来的作用,他自自然然对父母要尽到孝道。孝道就是要一切顺乎父母亲。那么父母对于儿女呢?是仁慈。父母对于儿女的仁慈,也是出于天性,也是讲道理也讲不出来,他本性就是那样对儿女,爱护得无微不至,既是父母对于儿女那样爱护,是从本性里面出来的,那么儿女对于父母的孝顺,也是从本性里面出来的。先王他既然是圣人,什么叫圣人呢?圣人就是把自己的本性,完全开发出来,所以他有这个至德要道,就是孝道。有孝道,他治理天下当然治理天下讲究政治,当然要做的事情很多,制定的政策也很多,但是讲到根本,就在孝这一个字,孝道!所以先王有这个至德要道,一方面他自己对自己的父母要尽孝,再一个他拿孝道来办政治,来办教育,用政治或教育使天下人都能够顺,顺就是从孝道里面发出来的,一切心里都是那么孝顺。由孝顺里面可以推想,天下人做一切事情,跟他人相处,都是从本性里面起的作用。本性是什么呢?本性是对于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关心,爱护!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不会损人利己!而且随着孝道修养,自己愈修养到后来愈是能够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利他人。正义曰:案《礼记•祭义》称曾子云:“众之本教曰孝。”《尚书》:“敬敷五教。”解者谓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举此,则其余顺人之教皆可知也。

#第三集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刑,法也。君行博爱广敬之道,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则德教加被天下,当为四夷之所法则也。孝心的根本就是爱心。看待一切人都是父母,凡是人皆须爱,皆以孝亲之心对待。坐,吾语汝。曾参起对,故使复坐。讲了这两句话,孔子又叫曾子说:[复坐]。[复坐]曾子原来是避席,避席就长跪在那里,或者是站在那面,大概站不会站那么久,可能就是从原来坐在那里,上半身起来,把这个重心置在这个双膝上面,长跪在那里。那么这时叫他[复坐],[复坐]就是再坐下来,坐下来什么呢?就是坐地膝盖下面两腿的腿上,古时候的坐法是如此。孔子说你再坐下来,[吾语汝]吾是孔子,孔子对学生讲可以称我,我啊,语就是告诉你,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叫[复坐]呢?前面讲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两句话,这两句话还要详细的解释,不详细的解释,这个含意还是很多,曾子还是听不到完全了解,那么一直必须在那里,孔子就是很爱护他的学生,你坐下来,坐下来孔子就慢慢跟他讲。引申:直下承当夫子教诲。夫子是对我讲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爱护身体,健康的饮食和起居生活规律。(御注)父母全而生之,己当全而归之,故不敢毁伤。能立身行此孝道,自然名扬后世,光显其亲,故行孝以不毁为先,扬名为后。正义曰:言为人子者,常须戒慎,战战兢兢,恐致毁伤,此行孝之始也。又言孝行非唯不毁而已,须成立其身,使善名扬于后代,以光荣其父母,此孝行之终也。若行孝道,不至扬名荣亲,则未得为立身也。毁谓亏辱,伤谓损伤。引申:自爱 《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引申:不辱其身:自爱自重;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正义曰:《哀公问》称孔子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此则扬名荣亲也。自己行孝,也要教化大众。[扬名于后世],知道你是一个大孝子,拿孝道来教育他人,你就是人人都知道你是个大孝子,[扬名于后世],后世人都知道。比如说曾子,我们现在都知道曾子,历代那些做大皇帝的人,朝廷那些做大宰相的人多少啊,别的国外我们不讲它,就讲中国三皇五帝,一直到汉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那些人君,那些大臣,你翻开历史看看,就感觉很厌烦那么多,记都记不得,可想而知,那个没用,行孝道像曾子,二十四孝里面那些孝子,现在人都知道,还有老莱子,老莱子年纪很老了,他还是妆扮像婴儿那样,来使他的父母有欢喜,这个人人知道,一提到就知道,这个叫[扬名于后世],这些都可以讲给我们的学生来听,这样可以[显父母],怎么[显父母]啊?一提到曾子,就知道曾子的母亲,曾子的父亲,一提到老莱子,到二十四孝里面孝子多都知道,把父母都能够显出来,[扬名于后世]这是[孝之终也],这个[孝之终也],[扬名于后世]对于父母有什么好处呢?把父母的名扬名之后,就代表父母的这个德,显示自己父母的德,这就是讲孝最重要的一个意义。正义曰:夫不敢毁伤,阖棺乃止,立身行道,弱冠须明经。虽言其始终,此略示有先后,非谓不敢毁伤唯在于始,立身独在于终也。明不敢毁伤,立身行道,从始至末,两行无怠。此于次有先后,非于事理有终始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御注)言行孝以事亲为始,事君为中。忠孝道着,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于立身也。正义曰:夫为人子者,先能全身而后能行其道也。夫行道者,谓先能事亲而后能立其身。前言立身,末示其迹。其迹,始者在于内事其亲也;中者在于出事其主;忠孝皆备,扬名荣亲,是终于立身也。

“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孝的利益:不老;不病;不死

本性开发出来,带动这个物质的五行正常的运转。自己身心健康长寿,那么家庭里也是健康长寿,进一步超越世间,我们普通人得到健康长寿是不错,长寿你寿命再长,就我们人间来讲,就算活上一百岁一百二十岁吧,还要有死亡的时候,死亡是我们人生最苦的一桩事情,也是一般人最恐怖的一桩事情,这种事情就人世间来讲,无论是你家里的财富再多,地位再高,如果你不是圣人的话,普通人你就是官位再高,财富再多,死亡你免不了。你修养孝道,孝道超越世间,把自己本性开发出来,那生死问题就解决了。换句话说,本性我们人人都有,本性上没有什么生死,生死是我们世俗人不了解自己有本性,只认识自己这个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假身体,身体为什么假呢?身体有生死,有生灭这就是假的,真的就不会有生死,那么这个本性是真我,真正是我,本性上没有什么生死,他没有生灭。因此讲孝道,到了超越世间把自己的本性开发出来,这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了。解决生死问题,再把孝道修到最圆满的时候,他就是圣人,就成功了。在历史上,历代的三皇五帝,到了三王那些开国的君主,都是了不起的圣人,他们的生死在凡夫眼看,我们看不明白,实际上他们生死早就解决了。我们就拿五帝之中的舜帝来讲,舜帝他就是从孝道修成圣人,无我相、众生相才能忍受,如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不生嗔恨。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大雅》也。无念,念也。聿,述也。厥,其也。御注:义取恒念先祖,述修其德。○正义曰:夫子叙述立身行道扬名之义既毕,乃引《大雅•文王》之诗以结之。文王篇指的就是文王, 念念不忘就是为了报答自己的祖先,就应该叙述修行他的道德。引申:我们修其德:做到八德。我们述其德,就是弘扬传统文化,讲孝经即述祖德。引申:我们能否留给子孙恒德,让他们述修?

#第四集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以下注解字幕尽量都用蓝底兼用横幅。[疏]正义曰:前《开宗明义章》虽通贵贱,其迹未着,此故已下至于《庶人》,凡有五章,谓之五孝,各说行孝奉亲之事而立教焉。天子至尊,故标居其首。案《礼记•表记》云:“惟天子受命于天,故曰天子。”[御注]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博爱也。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广敬也。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刑,法也。[御注]君行博爱广敬之道,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则德教加被天下,当为四夷之所法则也。[御注]盖天子之孝也。盖,犹略也。孝道广大,此略言之。正义曰:此陈天子之孝也。所谓“爱亲”者,是天子身行爱敬也。“不敢恶于人”、“不敢慢于人”者,是天子施化,使天下之人皆行爱敬,不敢慢恶于其亲也。亲,谓其父母也。

例子:汉文帝侍奉母亲的故事。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嫔妃所生。原本不是太子,后因孝顺贤能,而被群臣拥之为皇帝。汉文帝即位之后,没有一点骄慢之气,侍奉生母薄太后非常殷勤体贴。薄太后一次生病,一病三年不起,文帝尽心尽力在床前照顾,几乎没有很好地睡过一觉。有时连衣服也不解开,以备母亲随时召唤。每当汤药煎好了,给母亲喝之前,文帝都要自己先尝一尝,体味药的火候是不是适中,会不会太苦,或者是太烫,然后才送给母亲服用。薄太后看在眼里,很感动,也很心疼自己的儿子,就说:“宫里这么多人,都可以照顾我,你不要这么辛苦操劳了,而我的病又不是三两天就能好的。以后叫宫女们服侍我就可以了。”汉文帝跪下来对母亲说:“如果孩儿不能在您有生之年,亲自替您做点事,那要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汉文帝虽贵为天子,却成为久病床前的孝子。他的耐心、他的柔和、他的勤劳、他的体贴,真正做到《弟子规》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示范久病床前有孝子!汉文帝的仁孝,传遍了四方,感化所有的官员、百姓。《论语》中说“为政不在多言。己身正,不令而从”。当时天下大治,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正是说的汉文帝开创的历史时期。所以孔夫子在《孝经》的“孝治章”中说:“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明哲的君王,用孝来治理国家,天下自然和平,人民安定,风调雨顺。言天子岂唯因心内恕,克己复礼,自行爱敬而已,亦当设教施令,使天下之人不慢恶于其父母。如此,则至德要道之教,加被天下。亦当使四海蛮夷,慕化而法则之。此盖是天子之行孝也。(因心为恩,施恩于百姓;内恕言原谅臣下过失;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其心为恕。哪里是只有天子才能做?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人皆有君亲师的责任。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自己以外没有天下。)五等之孝,惟于《天子章》称“子曰”者,皇侃云:“上陈天子极尊,下列庶人极卑。尊卑既异,恐嫌为孝之理有别,故以一‘子曰’通冠五章,明尊卑贵贱有殊,而奉亲之道无二。”○注博爱也。○正义曰:博,大也。言君爱亲,又施德教于人,使人皆爱其亲,不敢有恶其父母者,是博爱也。○注广敬也。○正义曰:此依魏注也。广亦大也。言君敬亲,又施德教于人,使人皆敬其亲,不敢有慢其父母者,是广敬也。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恩师说:两种人可救世界,也可以灭世界。影视界人物能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则百姓有福。

孔传以人为天下众人,言君爱敬己亲,则能推己及物。谓有天下者,爱敬天下之人;有一国者,爱敬一国之人也。不恶者,为君常思安人,为其兴利除害,则上下无怨,是为至德也。不慢者,则《曲礼》曰“毋不敬”,《书》曰“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君能不慢于人,修己以安百姓,则千万人悦,是为要道也。(无有自私自利,唯思安人。如何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心安则众生安。众生与我心本来一体。)刘炫云:“爱恶俱在于心,敬慢幷见于貌。爱者隐惜而结于内,敬者严肃而形于外。”五等之孝,反相通也。天子当云保其天下,诸侯言保社稷,大夫言守宗庙,士言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庶人当言保其田农。《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御注]甫刑,即《尚书•吕刑》也。一人,天子也。庆,善也。十亿曰兆。义取天子行孝,兆人皆赖其善。正义曰:“夫子述天子之行孝既毕,乃引《尚书•甫刑篇》之言以结成其义。庆,善也。言天子一人有善,则天下兆庶皆倚赖之也。善则爱敬是也。“一人有庆”,结“爱敬尽于事亲”已上也。“兆民赖之”,结“而德教加于百姓”已下也。诸章皆引《诗》,此章独引《书》者,以孔子之言布在方策,言必皆引《诗》、《书》证事,示不冯虚说,义当《诗》意则引《诗》,义当《易》意则引《易》。此章与《书》意义相契,故引为证也。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如何构建和谐世界呢?两千多年前的古训《礼记•学记》篇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因为教育,才能使人由衷地转变自己的观念,转变自己的行为。如果都遵循圣贤教导的方法去做,社会一定变得和谐。如何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呢?要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五千年的智慧方法中吸取精华而用于当下,把儒、释、道三家传统圣哲的教诲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则必是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世界和谐。社会确实需要有一批有志青年,一批精英来传承命脉,学习圣贤之教,弘扬圣贤之教,他们修身立德,“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然后将圣贤的教育弘扬四海,发扬光大。

爱 敬 尽 于 事 亲 , 而 德 教 加 于 百 姓 , 刑 于 四 海

#第五集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义曰:次天子之贵者诸侯也。案《释诂》云:“公侯,君也。”不曰诸公者,嫌涉天子三公也。故以其次称为诸侯,犹言诸国之君也。皇侃云:“以侯是五等之第二,下接伯、子、男,故称诸侯。”今不取也。[御注]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诸侯,列国之君,贵在人上,可谓高矣。而能不骄,则免危也。制节谨度,满而不溢。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无礼为骄,奢泰为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列国皆有社稷,其君主而祭之。言富贵常在其身,则长为社稷之主,而人自和平也。盖诸侯之孝也。

正义曰:言诸侯在一国臣人之上,其位高矣。高者危惧。若不能以贵自骄,则虽处高位,终不至于倾危也。积一国之赋税,其府库充满矣。若制立节限,慎守法度,则虽充满而不至盈溢也。满谓充实,溢谓奢侈。《书》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言诸侯贵为一国人主,富有一国之财,故宜戒之也。(期:约会,约定)又覆述不危不溢之义,言居高位而不倾危,所以常守其贵;财货充满而不盈溢,所以长守其富。使富贵长久,不去离其身,然后乃能安其国之社稷,而协和所统之臣人。谓社稷以此安,臣人以此和也。皇侃云:“在上不骄以戒贵,应云居财不奢以戒富。若云制节谨度以戒富,亦应云制节谨身以戒贵。此不例者,互其文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御注]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深恐坠,履薄恐陷,义取为君恒须戒慎。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性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御注]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服者,身之表也。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言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僣上逼下。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御注]法言,谓礼法之言。德行,谓道德之行。若言非法,行非德,则亏孝道,故不敢也。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御注]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御注]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御注]礼法之言,焉。有口过。道德之行,自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御注]三者,服、言、行也。礼:卿大夫立三庙,以奉先祖。言能备此三者,则能长守宗庙之祀。盖卿大夫之孝也。

(总说)正义曰:言大夫委质事君,学以从政,立朝则接对宾客,出聘则将命他邦。服饰、言、行,须遵礼典。非先王礼法之衣服,则不敢服之于身。若非先王礼法之言辞,则不敢道之于口。若非先王道德之景行,亦不敢行之于身。就此三事之中,言行尤须重慎。是故非礼法则不言,非道德则不行。所以口无可择之言,身无可择之行也。使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服饰、言、行三者无亏,然后乃能守其先祖之宗庙。盖是卿大夫之行孝也。天子、诸侯。各有卿大夫。此章既云言行满于天下,又引《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是举天子卿大夫也。天子卿大夫尚尔,则诸侯卿大夫可知也。云“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者,案《尚书•皋陶篇》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孔传云:“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采章各异,是有等差也。云“言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僣上逼下”者,“僣上”谓服饰过制,僣拟于上也;“逼下”谓服饰俭固,逼迫于下也。卿大夫言必守法,行必遵德,服饰须合礼度,无宜僣逼。正义曰:“法言,谓礼法之言”者,此则《论语》云“非礼勿言”是也。云“德行,谓道德之行”者,即《论语》云“志于道,据于德”是也。“若言非法,行非德”者,“则亏孝道,故不敢也”者,释所以不敢之意也。正义曰:口有过恶者,以言之非礼法;行有怨恶者,以所行非道德也。若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则口无过怨,恶无从而生。正义曰:云“三者,服、言、行者”也。此谓法服、法言、德行也。然言之与行,君子所最谨。出己加人,发迩见远,出言不善,千里违之。其行不善,谴辱斯及。故首章一叙不毁而再叙立身,此章一举法服而三复言行也。则知表身者以言行,不亏不毁犹易,立身难备也。皇侃云:“初陈教本,故举三事。服在身外可见,不假多戒;言行出于内府难明,必须备言。最于后结,宜应总言。”谓人相见,先观容饰,次交言辞,后谓德行,故言三者以服为先,德行为后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夙,早也。懈,惰也。义取为卿大夫能早夜不惰,敬事其君也。

#第六集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曰:《白虎通》“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白虎通》汉代经学全书)从前是士农工商,农工商都有职业,士是后补职业,所以孟子说:有恒心无恒产,先栽培士的心,并不是说要永无产业,渐渐才有职业。公务员,文员,职员,行政人员。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士是好学读书的君子,无事可干,有事也才刚步入去做。「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答「行己有耻」,行为有道德。先学「耻」字,为什么提这个字?自己的行为,要先学耻,耻最要紧。八德,先提耻。自己什么事都没做时,虽然对象少,还有自己,自己的一切行动,你必须知耻,错一点就是奇耻,不能见人,所以先要有耻。今日扰乱社会的人,毛病在「无耻」上,自以为是好汉英雄。在政界要红包,有耻吗?教书只为钟点费,知耻吗?行己有耻是根本,做到这点就不用警察,若不遵守「违警罚法」,警察就来干涉,这是奇耻。耻这个字站得住就好,这是头一步,不论他人看见与否,自问是否对得起自己。「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到各国去当使臣,不能替国家丢面子,使人看不起我们国家,如齐国晏子使楚,吃橘不去皮,合礼不受辱;又如蘧伯玉的使者与孔子对答,说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孔子大加赞叹。「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敢问其次?」,上面说的难办到,子贡再问次一等,有所为而问。「宗族称孝焉」,大夫才有宗族,在宗族称孝。「乡党称弟焉」,在自家乡里人人称他能弟让兄弟。「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还不是子贡心里的事情,故又云:「敢问其次」,又答「言必信,行必果」这是第三等,说出来的事必须诚信。孔子主忠信,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做事必得有果断,若知而不为,知了有什么用?所以必须有果敢。「硁硁然」石头坚硬,有声音,不改变的意思。却是「小人哉」这小人不是办事的小人,代表所做的事小,只能谨守,行己有耻,只能保此小范围,这可算是士了。[御注]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资,取也。言爱父与母同,敬父与君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言事父兼爱与敬也。故以孝事君则忠,移事父孝以事于君,则为忠矣。以敬事长则顺。移事兄敬以事于长,则为顺矣。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能尽忠顺以事君长,则常安禄位,永守祭祀。盖士之孝也。正义曰:取于事父之行以事母,则爱父与爱母同。取于事父之行以事君,则敬父与敬君同。母之于子,先取其爱;君之于臣,先取其敬,皆不夺其性也。性,天性。母之于子,先取其爱;君之于臣,先取其敬,皆不夺其性也。正义曰:以事父之孝移事其君,则为忠矣;以事兄之敬移事于长,则为顺矣。“长”谓公卿大夫,言其位长于士也。又言事上之道,在于忠顺,二者皆能不失,则可事上矣。“上”谓君与长也,言以忠顺事上,然后乃能保其禄秩官位,而长守先祖之祭祀。盖士之孝也。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是因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是果。人以忠顺而感,天以保守而应。

入仕本欲安亲,非贪荣贵也。若用安亲之心,则为忠也。若用贪荣之心,则非忠也。

以苦为师,和衣而睡,闻鸡起舞,断齑划粥,见金不动。孝悌传家:岂可重禄食而轻父母。安亲安人 到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不能做良相,就去当良医”真宰相心也。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说,修己以敬。修也作修,修理的意思,修理自己。人有身,还有心。佛教一元化,无二元化,万法唯心,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是孔子并没有说内外。林放问礼之本,本是性,孔子也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的根本,在毋不敬,修己以敬,身口意三业都敬。你们念佛,有口无心,就是没有敬字,必须三业都在佛上,口念不乱,这是身定。学然后知不足,孔子到老还学,何况是我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如斯」指修己以敬。子路懂了这层道理,所以说「如斯而已」。但是子路以为太简单,嫌范围太小。若是我们修己以敬也够不上。孔子再说,修己以安人。孔子之道,就在公安上,只求自己安,其实不安,若不懂敬,只有倒霉不会安。因为子路已知修己以敬,所以孔子进一步告诉子路要修己以安人。人不仅只有齐家,必须使大家安,你只要三业清净,不妨碍他人,人就安了。我们妨害人,念佛没用处,回家也不得安,不要说公安,私安也没有了。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子路勇敢,也懂这个道,子路又说,能安人就行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因为这一句所以上句有人注是齐家。安百姓,就不是齐家了,也不仅是安邻居,是治国,总之就是修、齐、治、平,就是天下为公。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若不必礼,人人随便,这是扰乱天下之道。孔子的大主义要与礼运相合。人道敏政,天时、地树、人政,办政治使人公安,国泰民安,百姓才能安,孔子要子路、颜渊「盍各言尔志」,孔子的志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志愿状似轻松,其实很难!办到天下人都安,尧舜也办不到。不幸两岁丧父,母亲改嫁朱家,长大后被朱家排挤,去范家认祖归宗却被拒绝,后来苦苦哀求族人才允许。他发誓重振范家,拜别母亲:“等我十年”,带着佩剑古琴和书,住进破书院苦读,五年不脱衣睡,闻鶏起舞;断齑划粥,同学送美食而不动,“今日吃了美食,他日就吃不下齑粥。” 以清苦的生活砥砺心志。(感受)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范纯佑都是大孝子。特别是范纯仁,他因为要服侍自己的父亲,他父亲-范仲淹晚年得病,范纯仁为了照顾自己的父亲,二次拒绝朝廷的邀请不肯出来做官,来伺候自己老父。当他父亲走了以后,他的兄长范纯佑也是因为病,范纯仁在家伺候自己的兄长,也跟父亲一样,也二次的拒绝朝廷的邀请,他自己说,「岂可重禄食而轻父母。」这个话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把孝顺放在第一位,把事业放在第二位。孝顺父母有没有障碍他的事业?没有。范纯仁最后还是官拜宰相,也是一位贤臣。所以古人讲,「忠臣出孝子之门。」范仲淹以孝悌传家,把圣贤的风范演示给自己的孩子看,孩子自自然然就成为一个有德的君子了。

#第七集

若用安亲之心,则为忠也。若用贪荣之心,则非忠也。

严植之曰:“上云君父敬同,则忠孝不得有异。”言以至孝之心事君,必忠也。茂森对老师信顺忠心。师在五伦中属君。套孝经话说:以孝敬事师则忠顺,忠顺不失,以事其师,然后能成就学问。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御注]忝,辱也。所生,谓父母也。义取早起夜寐,无辱其亲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正义曰:言庶人服田力穑,当须用天之四时生成之道也,分地五土所宜之利,谨慎其身,节省其用,以供养其父母,此则庶人之孝也。

#第八集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御注]用天之道,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举事顺时,此用天道也。分地之利。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案《周礼•大司徒》云:“五土: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泛指有知识能力来孝亲。例如:健康知识,利用机会使父母安乐。 例子:我带母亲到世界各地旅游;爷爷奶奶父亲到中国看名山大川。“五土: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水边;沿河的高地)衍(山坡。山顶和山脚之间的部分)、五曰原(平原)隰(xí新开垦的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御注]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公赋既充则私养不阙。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御注】始自天子,终于庶人,尊卑虽殊,孝道同致,而患不能及者,未之有也。言无此理,故曰未有。正义曰:夫子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行孝毕,于此总结之,则有五等。尊卑虽殊,至于奉亲,其道不别,故从天子已下至于庶人,其孝道则无终始贵贱之异也。或有自患己身不能及于孝,未之有也。自古及今,未有此理,盖是勉人行孝之辞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孝远乎哉?我欲孝,斯孝至矣。终始义一:始自天子,终于庶人,皆可行孝正义曰:云“始自天子,终于庶人”者,谓五章以天子为始,庶人为终也。云“尊卑虽殊,孝道同致”者,谓天子庶人尊卑虽别,至于行孝,其道不殊。天子须爱亲敬亲,诸侯须不骄不溢,卿大夫于言行无择,士须资亲事君,庶人谨身节用,各因心而行之斯至,岂藉创物之智、扛鼎之力?若率强之,无不及也。

二十四孝当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富贵,有贫贱。例如老莱子戏彩娱亲,朱寿昌弃官寻母,此为一生到老而行孝不怠者。又有黄香扇枕温衾,吴猛恣蚊饱血,陆绩怀橘遗亲,杨香打虎救父,此为少年天真行孝者。除男子行孝外,还有女子行孝的,如唐氏乳姑不怠。 又有富贵者,如汉文帝亲尝汤药,黄庭坚涤亲溺器;更有贫贱者如蔡顺拾椹供亲,郭巨埋儿奉母,董永卖身救父。如果父母不爱我们,我们要不要行孝呢?试看虞舜之孝感动天,闵损之芦衣顺母。如果父母健在,我们应当效法仲由百里负米,曾参善养亲志,姜诗运泉供母,王祥卧冰求鲤,江革行佣供母,千万不可放过尽孝的机会。如果父母有病,则更需加意奉事,学习郯子鹿乳奉亲,孟宗哭竹生笋,黔娄尝粪忧心。如果父母过世了,仍需保持真诚孝思,懂得古人有丁兰刻木事亲,王裒闻雷泣墓,所谓“事死者,如事生”,令孝心永在,德行归厚。从二十四孝的故事可知,孝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尊卑贵贱,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做的德行。它是天地之德,天经地义之事!孔子曰:“孝无终始”,正是指孝是无始无终,贯穿宇宙,超越时空的!不仅古人要孝,今人也要孝。“二十四”这个数字,我们不妨也可以引申一下。它代表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说明行孝是从年头到年尾,都要去做的。也代表一天二十四小时,说明孝心是一天到晚无一刻不在,无一刻间断的!“孝无终始”。无论走到哪里,心里总存着父母;无论父母在与不在,都不改变行孝报恩的心;进而将这种孝心推广至社会,做到“事诸父,如事父”,将孝心扩展至忠诚于祖国人民,天下为公!这种人便可称为圣贤了。

终始义二:孝广大而无始无终

正义曰:云“而患不能及者,未之有也”者,此谓人无贵贱尊卑,行孝之道同致,若各率其己分,则皆能养亲。言患不及于孝者未有也。说孝道包含之义广大,塞乎天地,横乎四海。经言“孝无终始”,谓难备终始,但不致毁伤,立身行道,安其亲、忠于君,一事可称,则行成名立,不必终始皆备也。此言行孝甚易,无不及之理。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即是: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所生指自性,能生万法,能所不二。所以要自爱,即是爱众生。《礼•祭义》:“曾子说孝曰:‘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嗟乎!孝之为大,若天之不可逃也,地之不可远也。……人无贵贱,行无终始,未有不由此道而能立其身者。然则圣人之德,岂云远乎?我欲之而斯至,何患不及于己者哉!”

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第九集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疏]正义曰:天地谓之二仪,兼人谓之三才。曾子见夫子陈说五等之孝既毕,乃发叹曰:“甚哉!孝之大也。”夫子因其叹美,乃为说天经、地义、人行之事,可教化于人,故以名章,次五孝之后。【御注】【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参闻行孝无限高卑,始知孝之为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经,常也。利物为义。孝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若三辰运天而有常,五土分地而为义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天有常明,地有常利,言人法则天地,亦以孝为常行也。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法天明以为常,因地利以行义,顺此以施政教,则不待严肃而成理也。】五土: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水边;沿河的高地)衍(山坡。山顶和山脚之间的部分)、五曰原(平原)隰(xí新开垦的田)。”正义曰:夫子述上从天子下至庶人五等之孝,后总以结之,语势将毕,欲以更明孝道之大,无以发端,特假曾子叹孝之大,更以弥大之义告之也,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经,常也。人生天地之间,禀天地之气节,人之所法,是天地之常义也。故须则天之常明,因依地之义利,以顺行于天下。是以其为教也,不待肃戒而成也;其为政也,不假威严而自理也。《周礼》:“五土十地之利,言孝为百行之首。是人生有常之德,若日月星辰运行于天而有常,山川原隰分别土地而为利,则知贵贱虽别,必资孝以立身,皆贵法则于天地。云“天有常明”者,谓日月星辰明临于下,纪于四时,人事则之,以“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云“地有常利”者,谓山川原隰,动植物产,人事因之,以晨羞夕膳也,色养无违。上云“天之经,地之义”,此云“天地之经”而不言“义”者,为地有利物之义,亦是天常也。若分而言之,则为义;合而言之,则为常也。《制旨》曰:“天无立极之统,无以常其明。地无立极之统,无以常其元。人无立身之本,无以常其德。然则三辰迭运,而一以经之者,天利之性也。五土分植,而一以宜之者,大顺之理也。百行殊涂,而一致之者,大中之要也。夫爱始于和,而敬生于顺。是以因和以教爱,则易知而有亲;因顺以教敬,则易从而有功。爱敬之化行,而礼乐之政备矣。圣人则天之明以为经,因地之利以行义。故能不待严肃而成可久可大之业焉。”

#第十集

【御注】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见因天地教化,民之易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君爱其亲,则人化之,无有遗其亲者。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陈说德义之美,为众所慕,则人起心而行之。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君行敬让,则人化而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礼以检其迹,乐以正其心,则和睦矣。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示好以引之,示恶以止之,则人知有禁令,不敢犯也。(总说)○正义曰:言先王见因天地之常,不肃不严之政教,可以率先化下人也。故须身行博爱之道,以率先之,则人渐其风教,无有遗其亲者。于是陈说德义之美,以顺教诲人,则人起心而行之也。先王又以身行敬让之道,以率先之,则人渐其德而不争竞也。又导之以礼乐之教,正其心迹,则人被其教,自和睦也。又示之以好者必爱之,恶者必讨之,则人见之,而知国有禁也。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案《礼记•乡饮酒义》云:“先礼而后财,则民作敬让而不争矣。”言君身先行敬让,则天下之人自息贪竞也。案《礼记》云:“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中,谓心在其中也;外,谓迹见于外也。由心以出者,宜听乐以正之;自迹以见者,当用礼以检之。检之谓检束也。言心迹不违于礼乐,则人当自和睦也。案《乐记》云:“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故示有好必赏之,令以引喻之,使其慕而归善也;示有恶必罚之,禁以惩止之,使其惧而不为也。【御注】《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赫赫,明盛貌也。尹氏为太师,周之三公也。义取大臣助君行化,人皆瞻之也。乃引《小雅•节南山》尹氏为太师,周之三公也”者,此《毛传》文。太师、太傅、太保,是周之三公。此章再言“先之”,是吾身行率先于物也;“陈之”“导之”“示之”,是大臣助君为政也。案《大载礼》云:“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大治。

#第十一集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疏]正义曰:夫子述此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前章明先王因天地、顺人情以为教。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故以名章,次《三才》之后也。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言先代圣明之王,以至德要道化人,是为孝理。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小国之臣,至卑者耳。主尚接之以礼,况于五等诸侯,是广敬也。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万国,举其多也。言行孝道,以理天下,皆得欢心,则各以其职来助祭也。【疏】言昔者圣明之王,能以孝道治于天下,大教接物,故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五等之君乎?言必礼敬之。明王能如此,故得万国之欢心,谓各修其德,尽其欢心而来助祭,以事其先王。经“先王”有六焉,一曰“先王有至德”,二曰“非先王之法服”,三曰“非先王之法言”,四曰“非先王之德行”,五曰“先王见教之”,此皆指先代行孝之王。此章云“以事其先王”,则指行孝王之祖考。五等诸侯,则公、侯、伯、子、男。《曲礼》云:“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诸侯言列国者,兼小大。是小国之卿、大夫有见天子之礼也。言虽至卑,尽来朝聘,则天子以礼接之。“万国,举其多也。”“言行孝道,以理天下,皆得欢心,则各以其职来助祭也”者,言明王能以孝道理于天下,则得诸侯之欢心,以事其先王也。各以其职来祭者,谓天下诸侯各以其所职贡来助天子之祭也。【注】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理国,谓诸侯也。鳏寡,国之微者,君尚不敢轻侮,况知礼义之士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诸侯能行孝理,得所统之欢心,则皆恭事助其祭享也。正义曰:此说诸侯之孝治也。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则知鳏夫寡妇,是国之微贱者也。言微贱之者,国君尚不轻侮,况知礼义之士乎?一国百姓,皆是君之所统理,故以所统言之。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理家,谓卿大夫。臣妾,家之贱者。妻子,家之贵者。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卿大夫位以材进,受禄养亲,若能孝理其家,则得小大之欢心,助其奉养。正义曰:说卿大夫之孝治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晋国大夫)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晋)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文公以为下军大夫.」《传》曰:『(襄公)命郄缺为卿,复与之冀.』故曰冀缺.」【疏】云“妻子,家之贵”者,案《礼记》哀公问于孔子,孔子对曰:“妻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是妻、子家之贵者也。相上虽有贵贱,而同为一家,理为一体。如人之头足,貌似有高下,而同为一身,皆为重要。明王言“不敢遗小国之臣”、诸侯言“不敢侮于鳏寡”、大夫言“不敢失于臣妾”者。【隋】刘炫云:“遗谓意不存录,侮谓忽慢其人,失谓不得其意。”小国之臣位卑,或简其礼,故云不敢遗也。鳏寡人中贱弱,或被人轻侮欺陵,故曰不敢侮也。臣妾营事产业,宜须得其心力,故云不敢失也。【注】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夫然者,上孝理皆得欢心,则存安其荣,没享其祭。祭祀的意义:孝道的活动。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能利益亡灵(不同维次空间生命,身体虽死了烧了,但灵魂仍存)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上敬下欢,存安没享,人用和睦,以致太平,则灾害祸乱,无因而起。灾难时,天子斋戒沐浴,祭祀天地,反省过失,大赦天下。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言明王以孝为理,则诸侯以下化而行之,故致如此福应。○正义曰:此总结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孝治也。言明王孝治其下,则诸侯以下各顺其教,皆治其国家也。如此各得欢心,亲若存则安其孝养,没则享其祭祀,故得和气降生,感动昭昧。是以普天之下,和睦太平,灾害之萌不生,祸乱之端不起。此谓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能致如此之美。灾难是人心所感。人皆和睦安乐,则和气降生,一片吉祥。故 天下兴旺,匹夫有责。化解灾难从我心开始,以教育为先,转变人心。皇侃云:“天反时为灾,谓风雨不节;地反物为妖,妖即害物,谓水旱伤禾稼也。善则逢殃为祸,臣下反逆为乱也。”(南朝梁儒家学者,经学家,曾着《孝经义疏》(佚失))案上文有明王、诸侯、大夫三等,而经独言明王孝治如此者,言由明王之故也,则诸侯以下奉而行之,而功归于明王也。云“故致如此福应”者,福,谓天下和平;应,谓灾害不生,祸乱不作。《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觉,大也。义取天子有大德行,则四方之国顺而行之。[疏]诗云至顺之。○正义曰:夫子述昔时明王孝治之义毕,乃引《大雅•抑篇》赞美之也。△言天子身有至大德行,使四方之国皆顺而行之。○正义曰:云“觉,大也”,此依郑注也。故《诗笺》云:“有大德行,则天下顺从其化。”是以觉为大也。云“义取天子有大德行,则四方之国顺而行之”者,言引《诗》之大意如此也。

#第十二集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疏]正义曰:此言曾子闻明王孝治以致和平,因问圣人之德,更有大于孝否?夫子因问而说圣人之治,故以名章,次《孝治》之后。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参问明王孝理以致和平,又问圣人德教更有大于孝不?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异于万物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者,德之本也。孝莫大于严父,万物资始于干,人伦资父为天。故孝行之大,莫过尊严其父也。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谓父为天,虽无贵贱,然以父配天之礼始自周公,故曰其人也。[疏]曾子至其人也。○正义曰:夫子前说孝治天下,能致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是言德行之大也。将言圣德之广,不过于孝,无以发端,故又假曾子之问曰:圣人之德,更有加于孝乎?乎犹否也。夫子承问而释之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唯人最贵也。人之所行者,莫有大于孝行也。孝行之大者,莫有大于尊严其父也。严父之大者,莫有大于以父配天而祭也。言以父配天而祭之者,则文王之子、成王叔父周公是其人也。分析:“孝”字的含义,老一代与子一代一体。祖宗与我一体,故须祭祀。《尚书》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是异于万物也。《易》云“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人无限贵贱,皆得谓父为天也。案《礼记》有虞氏尚德,不郊其祖,夏殷始尊祖于郊,无父配天之礼也,周公大圣而首行之。礼无二尊,既以后稷配郊天,不可又以文王配之。五帝,天之别名也。因享明堂,而以文王配之,是周公严父配天之义也,亦所以申文王有尊祖之礼也。经称“周公其人”,注顺经旨,故曰始自周公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后稷,周之始祖也。郊谓圜丘祀天也。周公摄政,因行郊天之祭,乃尊始祖以配之也。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周公因祀五方上帝于明堂,乃尊文王以配之也。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君行严配之礼,则德教刑于四海。海内诸侯,各修其职来助祭也。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言无大于孝者。圜:同“”。自昔武王既崩,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摄政,因行郊天祭礼,乃以始祖后稷配天而祀之。因祀五方上帝于明堂之时,乃尊其父文王,以配而享之。尊父祖以配天,崇孝享以致敬,是以四海之内有土之君各以其职贡来助祭也。既明圣治之义,乃总其意而答之也。周公,圣人,首为尊父配天之礼,以极于孝敬之心。案《周本纪》云:“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帝尧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阻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后稷曾孙公刘复修其业。自后稷至王季十五世而生文王,受命作周。案《毛诗•大雅•生民》之序曰:“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案《文王世子》称:“仲尼曰:‘昔者周公摄政,践祚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伏以孝为人行之本,祀为国事之大。○正义曰:云“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者,案《礼记》明其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知明堂是布政之宫也。云“周公因祀五方上帝于明堂,乃尊文王以配之也”者,五方上帝,即是上帝也。五帝谓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中央黄帝含枢纽。在明堂里面祭五方天帝的时候,就请文王来做祭天的陪祭的人,就等于我们现在要请客,请最贵重的客人来的时候,你主人要出来,要陪、要接待,周公就请谁来接待呢?就请已经去世的文王,请文王神灵来陪伴,来接待五位天帝。这就是说,尊敬父亲尊敬到最高的那种程度了,所以莫大于配天,到了请严父,尊敬严父,请严父的神明来配祭,来陪伴天,这个是周公其人。在周家以前,祭天没有让父亲来陪祭的,只有从周公开始,请文王来配祭于天,这是讲孝道,尊敬父亲尊敬到极处了。在宗祀,宗祀就是在明堂,明堂是周天子在那里公布施展、推行政治的时候,是天子的一个皇宫。在天子皇宫里面,除了上朝政治议事的宫殿之外,其余的里面包括还有,办教育的学校的场所,还有祭祀的建筑物,都在明堂里面。周公在明堂里面祭祀上帝的时候,上帝是五方的上帝,在明堂祭祀上帝的时候,就以文王,以他的父亲配合上帝,就以文王作为接待上帝的主人,和上帝一同来接受周天子的祭祀。天下各国的诸侯,那时候分天下各国诸侯,以距离天子的京城远近为标准,距离天子京城五百里之内是一种诸侯,再往外推又是五百里之外的,又是一等诸侯,这样五百里五百里往外推算一共有六种,六种叫六服。服是穿的衣服的服,有六服诸侯,在周王的王城京城以外的,五百里以外,五百里以外,往外推一共有六等诸侯,叫做六服诸侯。周天子天下,一共有六等的诸侯,当然不止六位,是六等级的,诸侯就很多了。这就是说明天子以身作则,对于自己的父亲一直到始祖,尽到他这样的孝道,所以由天子本身这样尽到孝道,也使天下各国的君主,天下的诸侯,也都能够从天子那里学过去了,也都能各尽其孝道。除了他们自己在自己国家之内尽孝道以外,遇到天子来祭祀的时候,都来助祭。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亲,犹爱也。膝下,谓孩幼之时也。言亲爱之心,生于孩幼。比及年长,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于父母也。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故出以就傅,趋而过庭,以教敬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以教爱也。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圣人顺群心以行爱敬,制礼则以施政教,亦不待严肃而成理也。其所因者本也。本谓孝也。[以养父母日严],年小的时候讲什么道理,他听不明白,可是虽然听不明白,对于自己年纪很小的小孩子,尽量培养他,父子之间,父母跟儿女之间,亲亲的这种感情,这种亲情就在小孩子很小的时候,还在膝下的时候,培养。到了年纪长大的时候,他道理懂得多了,道理虽然懂得多,还是从年纪小的时候,培养他跟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然后跟他讲,日严,严就是尊严,尊严就是对父母要尊敬。这个有两个层次,在年纪很幼小的时候,就是注重培养这个爱字,爱字就是一种情感。到了年纪长大的时候注重培养一个尊敬的敬字,从小到大就这两个字,一个爱一个敬。就是教敬、教爱这两方面,在教敬这一方面,小孩子,古时候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让他出去拜师,从老师求学。从老师求学,古时候的老师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老师教学生,要对父母在家庭里要尽到孝道,教孝道的话,年纪不是在小孩子时候,那就要对父母要能够尊敬。[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圣人之教,这里是讲教爱这一方面,就培养父母儿女之间的情感,这一种教不是那么严肃,不用严肃的,不用说什么很多的道理,很多的道理小孩子他不懂,就是完全用父母的一种关心小孩子,爱护小孩子,凡是为人父母都知道。就拿一人女子来讲,女子在没有结婚的时候,她不知道对于小孩子怎么样爱护,一旦结了婚以后,自己怀孕生儿子了,生女儿了,一生下来之后,她自自然然懂得,小孩子在哭的时候,她知道肚子饿了要吃奶了,小孩子身上感觉冷了在哭的时候,她知道要给小孩子加衣服,小孩子一饥渴需要喝水,别人不懂,小孩子为什么在哭,做母亲的知道。这就奇怪了,小孩子身体上哪里是痛是痒,哪里不舒服,做母亲的虽然年纪不大,她就知道,这是什么呢?这是天生的,天性,母亲,母亲伟大在什么呢?伟大就在此处,不学而能,她没学过。在礼记里面也讲,未有学而养子而后嫁者,没有学过,嫁出去以后,养了儿女了,她怎么样尽到母亲照顾小孩子,她自然就会,这个就是[圣人之教]。[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讲出所以然来,为什么刚才说了,一个母亲一个女子,年纪很轻,她一结了婚了,生了儿女自己做母亲了,她什么都懂,怎么样照顾他的小孩子,都懂了,不但母亲,做父亲的也是如此,这是怎么呢?父子之道,父子之间,父慈子孝,父母的慈爱儿女,儿女孝顺父母,这从哪里来的,天性,天性是天然的,本有的这个性。君臣之义,用在家庭里父子之间,讲这个孝,讲父慈子孝,这是天性。出来做事情,儿女长大了,古时候出来做事情,就是读书人就去从事政治了,那就有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就是君臣之义,君要敬大臣,大臣要对君主尽忠,这个都是叫义,义是正义。所以父子之道推广到君臣,就是君臣之义。君臣之义是什么呢?在政治上,臣子要敬君主,君主也要敬重臣子,互相尊敬,在家庭里面呢?○正义曰:父子之道,简易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故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也。“不学礼,无以立。”云“出以外傅”者,案《礼记•内则》云:“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郑云:“外傅,教学之师也。谓年十岁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就师而学也。”案十年出就外傅,指命士已上。今此引之,则尊卑皆然也。云“趋而过庭,以教敬也”者,言父之与子,于礼不得常同居处也。案《论语》云:“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本问「子亦有异闻乎」一件事,结果得闻三件事:「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闻知学诗与学礼的重要,又闻知君子教儿子与教学生无厚此薄彼之异。「君子」,指「孔子」。「远其子」,指在教学上没有独厚其子的意思。述而篇里,孔子曾说:「吾无隐乎尔。」圣人之学并无不传之秘,如果必求圣人的秘传,那就是学诗学礼。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子之道,天性之常,加以尊严,又有君臣之义。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父母生子,传体相续。人伦之道,莫大于斯。君亲临之,厚莫重焉。谓父为君,以临于已。恩义之厚,莫重于斯。[疏]父子至重焉。○正义曰:此言父子恩亲之情,是天生自然之道。父以尊严临子,子以亲爱事父。尊卑既陈,贵贱斯位,则子之事父,如臣之事君。《易》称“干元资始”,“坤元资生”。又《论语》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是父母生已,传体相续,此为大焉。言有父之尊同君之敬,恩义之厚,此最为重也。○注父子至之义。○正义曰:云“父子之道,天性之常”者,父子之道,自然慈孝,本乎天性,则生爱敬之心,是常道也。云“加以尊严,又有君臣之义”者,言父子相亲本于天性,慈孝生于自然,既能尊严于亲,又有君臣之义。故《易•家人》卦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是谓父母为严君也。○注父母至于斯。○正义曰:案《说文》云:“续,连也。”言子继于父母,相连不绝也。《易》称“生生之谓《易》”,言后生次于前也。此则传续之义也。○注谓父至于斯。○正义曰:上引《家人》之文,言人子之道,于父母有严君之义。此章既陈圣治,则事系于人君也。案《礼记•文王世子》称昔者周公摄政,“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之与成王居,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之义。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者,言既有天性之恩,又有君臣之义,厚重莫过于此也。

#第十三集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言尽爱敬之道,然后施教于人,违此则于德礼为悖也。以顺则逆,民无则焉。行教以顺人心,今自逆之,则下无所法则也。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善,谓身行爱敬也。凶,谓悖其德礼也。虽得之,君子不贵也。言悖其德礼,虽德志于人上,君子之不贵也。[疏]故不至贵也。○正义曰:此说爱敬之失,悖于德礼之事也。所谓不爱敬其亲者,是君上不能身行爱敬也。而爱他人敬他人者,是教天下行爱敬也。君自不行爱敬,而使天下人行,是谓悖德悖礼也。唯人君合行政教,以顺天下人心。今则自逆不行,翻使天下之人法行于逆道,故人无所法则,斯乃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在,谓心之所在也。凶,谓凶害于德也。如此之君,虽得志于人上,则古先哲王圣人君子之所不贵也。○注言尽至悖也。○正义曰:云“言尽爱敬之道,然后施教于人”者,此孔传也,则《天子章》言“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是也。云“违此则于德礼为悖也”者,案《礼记•大学》云:“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是知人君若违此不尽爱敬之道,而教天下人行爱敬,是悖逆于德礼也。○注善谓至礼也。○正义曰:云“善谓身行爱敬也”者,谓身行爱敬,乃为善也。云“凶谓悖其德礼也”者,悖犹逆也,言逆其德礼则为凶也。○注言悖至贵也。○正义曰:云“悖其德礼”者,此依魏注也,谓人君不行爱敬于其亲。郑注云“悖若桀纣”是也。云“虽得志于人上者,君子之不贵也”者,言人君如此,是虽得志居臣人之上,幸免篡逐之祸,亦圣人君子之所不贵,言贱恶之也。君子则不然,不悖德礼也。言思可道,行思可乐。思可道而后言,人必信也;思可乐而后行,人必悦也。德义可尊,作事可法。立德行义,不违道正,故可尊也;制作事业,动得物宜,故可法也。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容止,威仪也,必合规矩,则可观也;进退,动静也,不越礼法,则可度也。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君行六事,临抚其人,则下畏其威,爱其德,皆放象于君也。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上正身以率下,下顺上而法之,则德教成,政令行也。[疏]君子至政令。○正义曰:前说为君而为悖德礼之事,此言圣人君子则不然也。君子者,须慎其言行、动止、举措。思可道而后言,思可乐而后行,故德义可以尊崇,作业可以为法,威容可以观望,进退皆修礼法:以此六事君临其民,则人畏威而亲爱之,法则而象效之。故德教以此而成,政令以此而行也。○注不悖德礼也。○正义曰:此依魏注也。言君子举措皆合德礼,无悖逆也。○注思可至悦也。○正义曰:言者心之声也,思者心之虑也,可者事之合也,道谓陈说也,行谓施行也,乐谓使人悦服也。《礼记•中庸》称天下至圣“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也。○注立德至可法也。○正义曰:云“立德行义,不违道正,故可尊也”者,此依孔传也。刘炫云:“德者得于理也,义者宜于事也。得理在于身,宜事见于外。”谓理得事宜,行道守正,故能为人所尊也。知“制作事业,动得物宜,故可法也”者,作谓造立也,事谓施为也。《易》曰:“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言能作众物之端,为器用之式,造立于已,成式于物,物得其宜,故能使人法象也。○注容止至度也。○正义曰:“容止,威仪也,必合规矩,则可观也”者,此依孔传也。容止,谓礼容所止也,《汉书•儒林传》云“鲁徐生善为容,以容为礼,官大夫”是也。威仪,即《仪礼》也,《中庸》云“威仪三千”是也。《春秋左氏传》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言君子有此容止威仪,能合规矩。案《礼记•玉藻》云:“周还中规,折还中矩。”郑云:“反行也宜圜,曲行也宜方。”是合规矩,故可观。云“进退动静也”者,进则动也,退则静也。案《易•干•文言》曰:“进退无常,非离群也。”又《艮卦•彖》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是进退则动静也。云“不越礼法,则可度也”者,动静不乖越礼法,故可度也。○注君行至君也。○正义曰:云“君行六事,临抚其人”者,言君施行六事,以临抚下人。六事即“可度”以上之事有六也。云“则下畏其威,爱其德,皆放象于君也”者,案《左传》北宫文子对卫侯说威仪之事,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又因引“《周书》数文王之德曰:‘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言畏而爱之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言则而象之也”。又云:“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据此,与经虽稍殊别,大抵皆叙君之威仪也。故经引《诗》云:“其仪不忒。”其义同也。○注上正至行也。○正义曰:云“上正身以率下”者,此依孔传也。《论语》:孔子对季康子曰:‘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是正其身之义也。云“下顺上而法之”者,言正其身以率下,则下人皆从之,无不法。“则德教成,政令行也”者,言风化当如此也。《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淑,善也。忒,差也。义取君子威仪不差,为人法则。[疏]诗云至不忒。○正义曰:夫子述君子之德既毕,乃引《曹风•鸤鸠》之诗以赞美之,言善人君子威仪不差失也。○注淑善至法则。○正义曰:云“淑,善也。忒,差也”,此依郑注也。“淑,善”,《释诂》文《释言》云:“爽,差也。”“爽,忒也。”转互相训,故忒得为差也。云“义取君子威仪不差,为人法则”者,亦言引《诗》大意如此也。

#第十四集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疏]正义曰:此章纪录孝子事亲之行也。前章孝冶天下,所施政教,不待严肃,自然成理,故君子皆由事亲之心,所以孝行有可纪也。故以名章,次《圣治》之后。或于“孝行”之下,又加“犯法”两字,今不取也。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平居必尽其敬。养则致其乐,就养能致其欢。病则致其忧,色不满容,行不正履。丧则致其哀,擗踊哭泣,尽其哀情。祭则致其严。齐戒沐浴,明发不寐。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五者阙一,则未为能。○正义曰:致犹尽也。言为人子能事其亲而称孝者,谓平常居处家之时也,当须尽于恭敬。若进饮食之时,怡颜悦色,致亲之欢;若亲之有疾,则冠者不栉,怒不至詈,尽其忧谨之心,若亲丧亡,则攀号毁瘠,终其哀情也;若卒哀之后,当尽其祥练;及春秋祭祀,又当尽其严肃:此五者,无限贵贱,有尽能备者,是其能事亲。案《礼记•内则》云:“子事父母,鶏初鸣,咸盥漱,至于父母之所,敬进甘脆而后退。”又《祭义》曰:“养可能也,敬为难。”皆是尽敬之义也。《礼记•文王世子》云:王季“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案《祭义》曰:“孝子将祭,夫妇斋戒,沐浴盛服,奉承而进之。”言将祭必先齐戒沐浴也。又云:“文王之祭也,事死如事生。《诗》云:‘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文王之诗也。”郑注云:“明发不寐,谓夜而至旦也。二人,谓父母也。”擗(音辟,捶胸)踊(音勇,顿足)所以泄哀也。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意思说,什么事最重大?侍奉父母最重大。为什么呢?古德说: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孝本于天性。黄庭坚成名和做官之后仍不忘本,所以他的事业才长久,名垂千古,正是有源头之水,有根本之木啊!

孔子的学生子夏,来问孝。孔子回答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说,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难能可贵的。有事情,晚辈代为效劳,有酒菜,长辈先吃,难道仅仅是这样就可以算是尽孝了吗?孔子的一个学生子游来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只能说养活爹娘而已,连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敬重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这里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对父母如果没有恭敬之心,仅仅解决父母吃饭问题,这不是孝的含意。孟子说:“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教诫我们不但为父母提供物质供养,还要存心孝敬恭顺。丧则致其哀,擗踊哭泣,尽其哀情。[丧则致其哀],丧,父母之丧,无论是父亲过世母亲过世,这都是丧,这个时候要致哀,致其哀就是尽到了,一种哀恸的一种心情,一个人一想,自己从小到长大了,甚至自己到壮年或者到老年的时候,他父母寿命很长,自己到老年的时候,在父母的心里面,这个儿子还是他的小孩子,他经常的还是关心他,一想到父母这样长时期关心这个儿女,所以做儿女的人,遇到父母去世的时候,一想到父母对自己这样的恩德,哀恸的心情自自然然的非常深刻,哀恸的心情既是那么深刻,比如说在礼记里面 就很清楚,古时候人,做儿女的人以及做父母的,心理都是很厚道,心理那么厚道,待人固然是厚道,人家给他有恩他当然要知恩必报,可是对于父母之恩更是深厚到极处了,因此在父母之丧的时候,他自自然然的从心理表现出来一种哀伤,哀伤的一种反应,反应什么呢?吃也吃不下了,睡觉也不能睡了,口渴也不想喝水了,这叫致其哀,圣人制礼,制定这个礼给孝子的一种限制,怎么限制呢?孝子在父母之丧的时候,可以想到一个孝子,他是饮食自己就是没有那个心思,来吃饭,喝水,睡眠也不能睡,终日在那哭泣,所以礼,圣人制礼给他一个限制,你在一两天,甚至两三天,还是可以维持下去,超过三天以外就不行了,所以到了一定的时期,你就一定要吃东西了,不能不吃东西。吃东西开始吃的时候,在礼上面也规定,因为你有几天没有吃饭,开始吃的时候,不能多吃,不要吃饱,为什么呢?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一下开始吃,一次就吃饱了,这个肠胃受不了,所以在几天之内没有吃饭,开始不吃不可以,一定要吃,这个若再不吃的话,身体就伤害了,身体伤害,父母如果知道的话,那父母心里也不安,所以制礼有它的道理。一则让孝子的身体不要过于受了伤害,再则父母虽然已经死了,就是在天之灵也要让父母安心,就这个两方面来讲,超过几天之后,在礼上面一定要吃,开始吃的时候不能多吃,就注意到孝子的身体,这都是叫致其哀。祭则致其严。齐戒沐浴,明发不寐。[祭则致其严],父母死了以后,从入殓出殡埋葬这就是丧葬,丧葬完了以后,要定期的来祭祀,这个祭祀在三年之内的,如何祭祀在礼上有一定的规定,守孝三年以后,每一年也都有定期的祭祀,父母祖父母一直数到自己开始的始祖,都要定期的祭祀,在内地一般人家里都有祠堂,祠堂从他始祖到自己去世的父母,每一年都定期的祭祀,除了进祠堂祭祀以外,清明的时候要扫墓,这都是在这祭祀之中。就中国文化来讲,这就是尽孝道,孝道对于自己父母,当然都明了了,自己父母恩德这么深厚,为什么一直要从自己父母追到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到始祖那边去呢?中国文化它的道理就在此。自己的父母,父母有父母,父母又有父母,这样一想起来的时候,我们一个人,追到自己生命的根源,所以一个人不能只看我们这一生,我们这一生不讲孝那就不必说了,那就不知道了,讲孝道的时候,除了这一生自己父母以外,从父母往上追溯,一直追溯到最开始的始祖,愈是往上追,尽孝道愈是深厚,那就是说培养我们一个人,追根报本追到自己的根本,这就像一棵树,树愈高大,它的根,愈在下面长得愈深,追究树的根,树长上来的树干叫本,追到这个根本,把这根本培养得愈好,树上面树干树枝,树叶长得愈茂盛,因此一个人他能够知道追根报本,心理在这上面愈是注重的话,他的心孝道是深厚,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就是说我们追根报本,追到三皇五帝的时候,就知道我们整个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族,有这个大家族,人人强调都了解重视祭祀,这种报答祖宗对于我们的这些恩德,报恩之心愈是深厚,就表示这个孝子,他的德行也就非常完善,孝子的德行完善,他在人世间,对待一切人都是友善的,所以讲孝道,在祭祀这一方面特别显示出来,人人都从祭祀这个道理了解,把自己这个孝道培植得非常深厚,有这种孝心发挥出来,那么他在人世间,对于家里的兄弟姐妹,在外面君臣朋友至于对一切的人,都是善意的。想想看,人人都这样的话,一个国家都跟一家人是一样的,哪里还有像现在你争我夺,互相欺骗互相陷害,这些事情在一个真正是个孝子,一个孝子他看这样子,他不忍心看,当然更不忍心自己做这些有伤人的,有伤厚道的这些事情,所以说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严是什么呢?无论祭祀父母,祭祀祖父母,以至到了祠堂里面祭祀,这是普通人做天子做诸侯的,祭祀宗庙,严,致其严是什么呢?就是斋戒沐浴,斋戒,在祭祀之前的三天,结了婚有夫妻的,祭祀前三天不能同房,因为一同房在祭祀的时候,心理不能清净,不同房三天之后,心理很清净,可以感应到父母以及祖宗来接受祭祀。所以在礼上面讲,三天之前就要斋戒,还要沐浴,在内地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他不是每天都洗澡的,天气冷了,很多天才能洗澡,比如说我们现在常常讲,一个月三十天,从初一到初十,这叫上浣(澣),从十号到二十号叫中澣,二十号到三十号叫下澣,这是什么呢?那时候古人,尤其是在北方冬天,冬天最低限度,十天要洗一次澡,洗一次澡换洗衣服,上澣是一个月前十天,中澣就是中间十天,下澣就下十天,这样祭祀,是这么来的,换衣洗澡,但是在祭祀的时候,那么就不拘是在哪个时候,比如说是在上澣,虽然没有到十号,在十号以前就要沐浴,表示身心都清净,这是致其严,到斋戒的那一天,一早就要起来,身心恭敬,所以共五种事情。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五者阙一,则未为能。事亲者居上不骄,当庄敬以临下也,为下不乱,当恭谨以奉上也。在丑不争。丑,众也。争,竞也。当和顺以从众也。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谓以兵刃相加,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三牲,太牢也,孝以不毁为先。言上三事皆可亡身,而不除之,虽日致太牢之养,固非孝也。○正义曰:此言居上位者不可为骄溢之事,为臣下者不可为挠乱之事,在丑辈之中不可为忿争之事。是以居上须去骄,不去则危亡也;为下须去乱,不去则致刑辟;在丑辈须去争,不去则兵刃或加于身。若三者不除,虽复日日能用三牲之养,终贻父母之忧,犹为不孝之子也。○正义曰:云“三牲,太牢也”者,三牲,牛、羊、豕、也。云“言上三事皆可亡身”者,谓上居上而骄,为下而乱,在丑而争之三事,皆可丧亡其身命也。[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这一段我们继续来研究,前面讲到,能够对于父母平居的时候能够致敬,养要致其乐,一共有五种都具备了,这算是能事亲,一个能事亲,这里讲事亲者,要学着能够事亲的一个人,讲孝子,在下面讲有几种身份,不论是哪一种身份,都要尽到孝道。第一个讲事亲者,就是讲孝道对于父母要尽孝的人,者就指的那个人,他呢居上不骄,居在上位的人,比如说做天子做诸侯,以至于做卿大夫,这都是在一般人之上的人,广泛的讲在民间各种事业的团体里面,他是一个领导人,这都是在人之上的,居上居在一般人之上的,在上位的人,不骄不能够骄傲,骄这个字很不好,一个人不论他是有多么好的学问,有怎么样的才华,一旦骄傲的时候,那么这个人没有品德。所以孔子曾经讲,孔子就拿周公做比喻,周公是孔子最尊敬的一位圣人,就是在周家,帮助成王治天下的那位周公,孔子说一个人一旦有骄傲的话,就算是有周公那样的才华,那样种种的才艺,如果他一旦骄傲的话,那完了,就是不值得尊敬了。所以孔子就说了,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事实上周公有道德有才能,他不会骄傲的,孔子就拿这个做比喻的话,假使一个人,像周公那样的有才有美,才美那样好,一旦有骄傲那就完了,那么就其余的就不必谈了,可想而知,这个骄任何人都不能有,这是讲居在上位的人,为什么居上不骄呢?因为居上位的人,最容易骄傲。我们现在在台湾一般人都知道,有一句几乎是很流行的一句话,权力使人骄傲,权力比如说,他从事政治,掌握了政权了,他有权力了,一旦他在政治上有了某一种权力的时候,他就骄傲起来了,自己一骄傲的时候,总觉得人家比不上他,有这么一个骄傲的一个心理一出现的话,好了,任何人他都看不起的,这个人的品德可以说是毫无品德了,这里讲居上不骄,就是因为权力使人骄傲,一使人骄傲就腐化了,就使人腐化,骄傲腐化就堕落了,人品就没有了。所以一个能事亲的人,他在上位,无论在哪个上的位置,从卿大夫到国君到天子,这都是居上的,都不能骄傲,他待一切人,自己都要谦虚,不能看不起任何人,刚才举的例子,孔子说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事实上周公绝不骄,相反的他对待一切人,比什么都恭敬,那在历史上记载,在朝廷里面,正式上朝的时候,对待朝廷里面大臣小臣,固然待他们都是恭敬,不敢骄傲,就是平常不在朝廷,自己在家里宴居的时候,有人来访问他,有客人来看他的时候,他要接待人家,接待人家怎么呢?吃饭的时候,正在吃饭,不像我们现在有些在位的人,我现在正在吃饭,你来拜访,你等一下,等我吃完以后再见客,周公怎么呢?有客人来拜访他,正在吃饭的时候,怎么办?那饭在口里面,你不能马上吞下去,那饭在口里没有咀嚼好的话,就吞下去,那消化不良,他怎么办呢?马上客人来,马上要见客,那饭吐出来,吐出来去见客人,这客人走了,他又回来吃饭,吃饭那个饭又吃在口里面,还没嚼到烂,另外又有客人来,他又吐出来,像这样一饭三吐哺,吃一餐饭,接连来了三位客人,他饭都吃不好,既不能吞下去,就只好把饭吐出来,来见客人,绝不骄傲,绝不傲慢待人。那么在沐浴的沐,沐是洗头的,浴是洗澡的,周公在洗头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有客人来了,他赶快,古人的头发都养得很长养长洗好以后盘在头上,他正在洗头的时候,客人来了,来不及把头发盘好,用手把水把头发擦干,用手把他挽起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一沐三握发,握是用手把它握起来,一沐三握,一饭三吐哺,这是周公,你看那是多么谦虚,待人家多么恭敬,绝不骄傲,所以一个事亲的人,自己位置多么高,也不敢骄傲,为什么呢?一骄傲,在高位的人,一般人不敢讲他,但是背后人家会想,你看看他在这样高位置,都不懂礼,他父母不知怎么教他的,你看,连带的人家就批评他的父母,没有教养,这就不孝,因为自己的骄傲,扰来人家批评自己的父母,这就不孝,所以事亲者居上不骄,这是居在上位的人来讲。还有呢?[为下不乱],为下居在上之下的,居上位的人他要用人,用的人比如说,诸侯他是国君朝廷里面他要用很多的臣子,有大臣有小臣,都在他之下的,再推及到一般人,卿大夫,卿大夫也有家臣,就是社会上一般,在今日之下来讲,都有那些企业的董事长,董事长在上位的,他这个公司里面,他这个工厂里面那些员工,都在董事长之下的。在政府里面,一般机关里面,一般的员工,一般的职员,都是在机关首长之下,广泛来讲,一般民众这都是为下,为下不乱,怎么才是不乱呢?唐玄宗的注解,应当恭谨以奉上,居在下面的人,如何事奉在上的人呢?那就是恭,恭是恭敬,谨就是一切谨慎,要恭敬要谨慎,这样对待在他之上的人,这叫不乱,恭敬就对人来讲,他对待人恭敬,就办事来讲,他按照办事的程序,有次序有条理,这叫做恭敬。所以恭敬包括对人对事,办事情守程序守规矩,这就叫敬,恭敬。谨慎呢?一切事情都要考虑得很周到,不能疏忽,不能大而化之的,那个事情必然是做不好的。在三国时代帮助刘备的,就是诸葛亮,这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办任何事情都是谨慎是,带兵出去打仗,在朝廷里面推行行政,没有一桩事情不谨慎,所以古人写了一副对联,诸葛一生惟谨慎,预断大事不胡涂。为下不乱就是对上以至于,对待一切人对一切事情,都要恭敬谨慎,这才不乱,乱是什么呢?待人没有礼,没有礼就没有规矩,办事情没有先后次序,这就乱,这样一乱的时候,也是引起人家批评了,这个人他父母不知怎么教的,教出这个人出来,所以一个事亲,一个孝子,居在下位,甚至就是普通人家,他都不敢乱,要不乱的话就是要恭敬待人,恭敬办事,这还不算,恭敬之中无论待人无论做事都要谨慎,就拿对于父母来讲,对父母要恭敬,父母的生活起居要注意,注意不是说粗心大意的,要很谨慎的,看到父母饮食不正常了,行动也不正常了,那自己就赶快要注意,父母身体哪里不好,或者心理有哪些不好,这样谨慎的伺候,做一切事情,对一切人,都要那样的恭敬谨慎,这叫不乱。[在丑不争],丑,中国这个字,往往一个字有很多的含义,我们普通学的这个字,这个字丑陋了,这个人相貌很丑陋,或者他做的事情,行为表现出来不好,引起人家对他不好的批评,这个就是很羞耻的事情,这叫丑。但是在这里的丑不当那个字讲,当众字讲,大众讲,在大众之中,就是在社会上,跟一般人,那些大众相处的时候,不争,争是跟人家竞争,孔子也讲君子无所争,求学的人,那孔子教育,教育的标准,最高的目的是教他能够成就圣人,圣人还没有成就之前,学到一个很好了,成为贤人,就像孔子门中在三千多弟子之中,有七十二位贤人,七十二位贤人还没到成圣人这个地步,贤人还没有到,那就要学着成为一个君子,君子什么呢?做一个君子,他跟人家怎么相处,不要跟人家争名夺利,我们人在世间处处要跟人家争夺,争夺的事情太多,包含两种,拿这两种事情就包含一切了,一个是名一个是利,不外乎这两种,把这两种分开来详细分,那就太多了,但是在今日之下,一般人所受的教育,处处要跟人家争,跟人家竞争,无时无处无一事而不与人家争,这争的结果怎么样呢?不论争取到或是争取不到,都给自己带来很多的苦恼,就拿钱财来讲,用种种不合道义的一种方法,跟人家争财富,做生意的用不正当的手段,打败了别人,自己成了最富有的人,争取到了,争取到了他有什么快乐呢?可以说他没有快乐,争取到财富愈多,他的心理愈是没有安全感,包括自己以及他的家里面,这些家里的人,都是成为那些抢夺人的人一种对象,有财富的小孩子,财富的家庭任何一个成员,什么时候被人家绑票绑去了,甚至于大财富本人,被人家绑票去了,这在台湾常常有的,某些名人被绑去了,报告警察他都不敢报告,一报告的话那个绑匪就把他撕票,把他撕掉了所谓撕票就是把他处死了,你看这个多么可怕了,他不敢报警察,他找那些黑道人物,给人家处理,要多少钱,赶快把钱交给他。这样一想想看,财富愈多,愈是成为绑票的对象,这有什么乐趣呢?再讲到享受吧,这应该是很多了,到那个酒店里面,一餐饭吃了多少多少,古人讲富人一餐饭,穷人是一年粮,财富之人到了大酒店一餐饭,他的一餐饭的这个钱,可以足够贫穷人一年的生活费,这就富人来讲他这一餐吃下是享受了,然而享受,吃的那些山珍海味,吃了多少那些海里的动物,山上那些动物,他一餐吃了多少,吃了那些动物,白白的吃下去,那动物也是有生命的人,也是有生命的一个畜牧,吃了以后将来要不要偿还人家,这一生他在人道是个人,凭借他那样的财富,吃再多那些动物,动物也没办法来对他反抗,可是等到他财富之人一死了之后,他就不会到人间来了,不可能再到人间来了,在人世间吃了那么多动物,不要还人家这个债务吗?所以他那些大财富人,吃的动物愈多,到了死后,他自己就变成那些动物了,吃了一个动物,他就还一次,他一生吃了多少动物,他要几生几世变成那些动物,才把这债务才还清了。这样一想,他有什么乐趣,这事不能细细讲,细细的讲那太多了,因此在这里讲在丑不争,在人群之中,不要跟人家竞争,不要跟人家争夺,竞争的结果必然跟人家争夺,夺取人家东西,个人之间,人群之间竞争与争夺,争夺到严重的地步,就互相杀害了,杀人了,如果要是在上位的人,他是做一个国的国君了,他要争,争的结果,好了,对外要侵略人家,发动战争,一发动战争,国内本国的民众要去当兵,到战场上去了,被他侵略的那些国家,那当然不必说,死的人多少,自己出征本国之内那些年轻人,到战场上,死多少,这就是竞争的结果,就带来这些灾难,那种灾难就更不得了了,所以在这里讲在丑不争,是孔子讲,教这个孝子,不要跟任何人来竞争,不跟任何人竞争,就杜绝了由竞争进一步的斗争,由斗争进一步带来战争,就杜绝了那些天灾人祸,只要一个孝子在丑不争了,处处让人,以孝子之心对待父母那种孝道,在社会上处处以善意来对一切人,深怕自己行为不好,怕人来骂到自己的父母,所以教一个孝子在丑不争,一方面要尽孝道,不要有亏欠,更重要的时候,不要引起来人与人之间斗争战争,要避免那些灾难,这是做一个孝子的人,必须要做到,不能与任何人竞争,居上而骄则亡,上面三种,居上不能骄傲,为下就做下面的人,在下面的为下之人,不能乱要恭谨,在丑不争,在人群之中,上面两种身份,一个是在上位的身份,一个是在下的身份,第三就是在丑的,就是平等的,与社会人群是平等的关系,不要跟任何人争夺,从这三种身份来讲,前面讲正面的意思。从反面来讲,居上而骄则亡,一个居上位的人骄傲,好了,这个国家就不能存在了,亡啊要亡国。为下而乱则刑,在下位的人他要乱的话,则刑,刑就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他要受到刑罚了。在丑而争则兵,在人群之中要争的话,开始竞争而到了斗争,斗争什么呢?注解里面讲,兵是以兵刀相加,兵这个字原始的意思就是个武器,是个武器,到后来拿这个武器到战场上去作战的这叫兵,所以兵这个字就代表动了武器了,动了武器,就个人来讲,个人竞争斗争到最激烈的时候,就互相拿武器互相杀害对方;在整个国家来讲,就是引起战争。古时候除了国家的战争以外,个人还有一群人,一群人就等于现在我们在台湾,常常看到的那些黑道人物,两个帮派互相用武器来互相杀害,那叫兵。三者不除,三者就是在上位的骄傲,在下位的是乱,在丑在众人之中,处处要跟人家斗争,处处跟人家争夺。尤其在今日之下,一般家庭做父母的人,就教他的儿女要到外面跟人家竞争,学校老师有些人也是鼓励学生竞争,要是了解孝经里面孔子所讲的这个话,在丑而争则兵,这做父母的就知道,鼓励儿女去跟人家竞争,对于儿女没有好处,只有教儿女未来,他一生之中只知道,跟人家竞争所带来的结果,心理没有安全感,处处防范人家,没有什么快乐这有什么值得鼓励呢?所以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做父母的人,千万不要鼓励他的儿女去跟斗争。所以在这里讲三者,就指的上面这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虽然每天,日用每天用那个三牲,三牲猪牛羊,在祭祀的时候,这个都是重大的祭品,虽然对于父母用三牲这样来奉养父母,还是不孝,这算不孝,因为有这三者做不到,不能除的话,都是叫父母蒙羞,父母最希望儿女快乐,身体安全,这样三者不除的话,自己心理不快乐,随时遭遇到那种灾难,自己不知道,让父母担心,让人家骂自己父母,教养不好,这都是,就算每天对父母奉养三牲的话,都不算是孝道,没有尽到孝道。

#第十五集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五刑,谓墨、劓、剕、宫、大辟也。条有三千,而罪之大者,莫过不孝。要君者无上,君者,臣之禀命也,而敢要之,是无上也。非圣人者无法,圣人制作礼乐,而敢非之,是无法也。非孝者无亲,善事父母为孝,而敢非之,是无亲也。此大乱之道也。”言人有上三恶,岂唯不孝,乃是大乱之道。劓:yì  剕:fèi把脚砍掉的酷刑。孔子在《孝经》中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意思说古代五大类刑法所属的条例有三千多种,但没有比不孝的罪过更大的了。今天有律师为孝立法,建立社会的机制,惩恶扬善,真是令人拍手称快!法,(1)天然法则(不可破坏自然)(2)人类的法则:圣人制定,性德相应,靠人心维持,心能有规矩,做事由程序,例子:师长迭纸巾,行李箱。伦常。非圣人者,社会一定乱(破坏文化)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正义曰:前章明不孝之恶,罪之大者,及要君、非圣人,此乃礼教不容。广宣要道以教化之,则能变而为善也。首章略云至德、要道之事,而未详悉,所以于此申而演之,皆云广也。故以名章,次《五刑》之后。《要道》先于“至德”者,谓以要道施化,化行而后德彰;亦明道德相成,所以互为先后也。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言教人亲爱礼顺,无加于孝悌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风俗移易,先入乐声。变随人心,正由君德。正之与变,因乐而彰,故曰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长幼之序,故可以安上化下也。○正义曰:此夫子述广要之义。言君欲教民亲于君而爱之者,莫善于身自行孝也。君能行孝,则民效之,皆亲爱其君。欲教民礼于长而顺之者,莫善于身自行悌也。人君行悌,则人效之,皆以礼顺从其长也。欲移易风俗之弊败者,莫善于听乐而正之;欲身安于上,民治于下者,莫善于行礼以帅之。乐者本于情性,声者因乎政教,政教失则人情坏,人情坏则乐声移:是变随人心也。其失乃行礼义以正之,教化以美之。上政既和,人情自治,是正由君德也。云“正之与变,因乐而彰,故曰莫善于乐”者,《诗序》又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泛指文艺表演,影视节目,媒体领导可救世也可灭世《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则自生人以来,皆有乐性也。《世本》曰:“伏羲造琴瑟。”乐:和谐为美,调和心灵,美乐须按规矩弹奏,否则杂乱无章。【注】欲身安于上,民治于下者,莫善于行礼以帅之。《礼》云:“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非礼无以辨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是也。有一个鲁国的大夫(官员)叫孟懿子,他来问孝,孔子回答:“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说,对父母不要违背礼节。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子女责任侍奉供养他们。死的时候,按礼节埋葬,和按礼节祭祀他们。相对的礼(礼尚往来):亲爱我孝何难。绝对的礼:亲憎我孝方贤(圣人境界)。制百口:礼殊事而合敬,乐异人而同爱。敬爱之极,是谓要道。神而明之,是谓至德。故必由斯人以弘斯,教而后礼乐兴焉,政令行焉。以盛德之训传于乐声,则感人深而风俗移易;以盛德之化措诸礼容,则悦者众而名教着明。蕴乎其乐,章乎其礼,故相待而成矣。然则《韶》乐存于齐,而民不为之易;《周礼》备于鲁,而君不获其安:亦政教失其极耳,夫岂礼乐之咎乎?”

#第十六集

【注】礼者,敬而已矣。敬者,礼之本也。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居上敬下,尽得欢心,故曰悦也。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谓礼主于敬也。《曲礼》曰“毋不敬”。旧注云“一人,谓父、兄、君。千万人,谓子、弟、臣也”,一人指受敬之人,则知谓父、兄、君也。千万人指其喜悦者,则知谓子、弟、臣也。夫子、弟及臣名,何啻千万?言千万人者,举其大数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疏]正义曰:首章标至德之目,此章明广至德之义。故以名章,次《广要道》之后。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言教不必家到户至,日见而语之。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举孝悌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无不敬其父兄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举臣道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敬其君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乐也。悌,易也。义取君以乐易之道化人,则为天下苍生之父母也。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正义曰:夫子既述至德之教已毕,乃引《大雅•泂酌》之诗以赞美之。恺,乐也。悌,易也。言乐易之君子,能顺民心而行教化,乃为民之父母。若非至德之君,其谁能顺民心如此其广大者乎?孰,谁也。

#第十七集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以孝事君则忠(士章第五)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以敬事长则顺。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于官也。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修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疏]子曰至世矣。○正义曰:此夫子述《广扬名》之义。言君子之事亲能孝者,故资孝为忠,可移孝行以事君也。事兄能悌者,故资悌为顺,可移悌行以事长也。居家能理者,故资治为政,可移治绩以施于官也。是以君子居能以此善行成之于内,则令名立于身没之后也。非自己图名,而是为后世树立好榜样。我现在带一个小孩,6岁。培养其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悌,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从小培养其有条不紊的生活习惯,培养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孝经落实在弟子规中。三德,则上章云移孝以事于君,移悌以事于长,移理以施于官也。言此三德不失,则其令名常自传于后世。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正义曰:此章言为臣子之道,若遇君父有失,皆谏争也。曾子问闻扬名已上之义,而问子从父之令。夫子以令有善恶,不可尽从,乃为述谏争之事,故以名章,次《扬名》之后。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事父有隐无犯,又敬不违,故疑而问之。正义曰:前章以来,唯论爱敬及安亲之事,未说规谏之道。故又假曾子之问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已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教令,亦可谓之孝乎?疑而问之。《论语》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雪公讲要】几,微也,人之过,在几微发动之时,易于改正,故为人子者,见父母之过于微起时,即当谏之,不俟形成大过。若见父母之志不从其谏,则又尊敬,而不违其谏劝之初衷,继续进谏。然而屡谏不从,甚至受父母之怒斥,亦不辞劳苦,不怨父母,谏之不已。或,劳者忧也,谏而不入,深恐父母卒成大过,乃忧之而不怨。劳字两义并存。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故再言之。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降杀以两,尊卑之差。争谓谏也。言虽无道,为有争臣,则终不至失天下、亡家国也。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令,善也。益者三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父失则谏,故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不争则非忠孝。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故君父有不义之事,凡为臣子者,不可以不谏争。《左传》云:“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谓天子尊,故七人;诸侯卑于天子,降两,故有五人;大夫卑于诸侯,降两,故有三人。《论语》云:“信而后谏。”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雪公讲要】子夏以为,君子使民、事君,都要以信为先。君子在位时,先要取得民众的信赖,然后才能劳役民众,如果未得信赖,则民众会以为你虐待他们。君子若在臣的地位时,先要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才能谏君,如果未得信任,则君主会以为你在毁谤他。

《左传》云:“伏死而争。”此盖谓极谏为争也。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罢官抗逆显于后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诸暨知县;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忠言比于药石,逆耳苦口,随要而施。云“益者三友”,《论语》文,即“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是也。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雪公讲要】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损的朋友有三种。友直,就是交正直的朋友。友谅,交宽恕的朋友。各注把谅字当信字讲,但信与直意义相近,宜作恕字讲。友多闻,就是交博学多闻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都有益处。友便辟,交恭谨周旋的朋友。友善柔,交善于面柔的朋友。友便佞,交巧于言词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都有损失。古注将便辟解释为公冶长篇的足恭,将善柔解释为令色,将便佞解释为巧言,可以参研。如何得益友?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者,《论语》云: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雪公讲要】本善道之作善导之,不可则止作否则止,毋自辱焉作无自辱焉。据集解包注,忠告,是以是非观念劝告朋友。善道,是以善道引导朋友。如果朋友不听从,则停止劝导,否则或致朋友疏远,这就是辱。朋友地位平等,只能说以善道引导朋友,不能说以善道教导朋友,教导便不免自辱。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第十八集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这正如太上老君所说的《太上感应篇》: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所以,吕祖《劝孝文》:我能孝,自无逆子。子能孝,自无逆孙,绳绳克继,叶叶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意思说,我能孝顺,给孩子做好榜样,自然没有不孝的儿子,儿子能孝顺,自然没有不孝的孙子。一代传一代,这是最大的善事。这是最丰厚的利益了。[疏]正义曰:此章言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又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皆是应感之事也。前章论谏诤之事,言人主若从谏争之善,必能修身慎行,致应感之福。故以名章,次于《谏争》之后。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致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长幼顺,故上下治。君能尊诸父,先诸兄,则长幼之道顺,君人之化理。天地明察,神明彰矣。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故曰彰也。昔者明圣之王,事父能孝,故事天能明,言能明天之道,故《易•说卦》云:“干为天为父。”此言事父孝,故能事天明,是事父之孝通天也。事母能孝,故事地能察,言能察地之理,故《说卦》云:“坤为地为母。”此言事母孝,故事地察,则是事母之道通于地也。又明王之事天地既能明察,必致福应,则神明之功彰见。谓阴阳和,风雨时,人无疾厉,天下安宁也。此言事者,谓移事父母之孝以事天地也。所以事父孝,事天就明,得到天性的光明,实际上就开发自己的光明;事母孝,故事地察,事奉自己母亲能够孝顺,尽到孝道了,事地能够察了,察就是观察,观察对于万事万物观察得清清楚楚的,这个不容易,这个也是从事母孝,才能有这样的好的结果。我们普通人,既不明也不察,如果要明要察的时候,就必得事父事母,事父母要孝,因为孝行就是从自己的本性里面显露出来的。这些做父母的,尤其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原来没有学看护婴儿,当她自己做了母亲的时候,不学而能,没有学过她自己自自然然的就能,这是天性。所以古人常讲,有子方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儿女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对于我们的恩德,是多么重大了。因此父母对于儿女那样爱护是出于天性,儿女回过头来报恩、报答父母恩德也是出乎自己的天性。

在孝经里面讲,事父事母都能孝顺的话,一步一步的学,学到了圆满的地步,就能够观察大地的万事万物,观察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呢?大地的人类万物,也都是有他们的良知良能,有他们的本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良能,只要我们事父孝事母孝,良知良能一开发出来了,人与人之间彼此见到的都是本有的良知良能,清清楚楚的。不清楚就是因为人的心理复杂得很,自私自利的,你防范我陷害你,我防范你陷害我,人人都存着损人利己,人人的心理不单纯很复杂。这样的心理,别说观察大地上万事万物了,连自己都不知道,糊里胡涂,这样糊里胡涂的人,自己一切困难的问题看不明白,自己的生老病死更不明白,由于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在那里作祟。事父母能够孝,事父母孝为什么能够发明自己的心性呢?全心也就是全副的心思,来对父母尽孝,其它一丝一毫的杂念都没有,绝不像现在的人讲,只要求父母给他的钱财,给他所需要的,都要求父母供给他,实实在在说起来,这都不孝之子,这种不孝之子,他只要偶然的来事奉父母,他的心理都是复杂的,都有一个自私心在那里,谈不上是孝顺。一个真正孝顺父母的儿女,只有父母没有自己,没有自己就是全副的心思来孝顺父母,来报答父母的恩德,就凭这个单纯的心,这个心就是从天性里面发出来的,日久天长这样尽孝,他就能够成就圣人。所谓成就圣人是什么呢?就把自己的本性开发出来。本性开发出来,看天地观察天地就能明察了,清清楚楚了,对于自己的生死问题也明了,也能够解决了。所以这里讲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父谓诸父,兄谓诸兄,皆祖考之胤也。礼:君宴族人,与父兄齿也。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父之昆弟曰伯父、叔父。自己之唐表兄弟。【正义】言王者虽贵为天子,于天下宗族之中,必有所尊之者,谓天子有诸父也;必有所先之者,谓天子有诸兄也。案《曲礼》曰:“父死曰考。”言父以上,通谓之祖考。胤,嗣也。谓其庙未毁,其胤皆是王者之族亲也。云“礼:君宴族人,与父兄齿也”者,此依孔传也。古者天子祭毕,同姓则留之,谓与族人宴。则知燕族人亦以尊卑为列,齿于父兄之下也。

#第十九集

宗庙致敬,不忘亲也。言能敬事宗庙,则不敢忘其亲也。《礼记•大传》称“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言君致敬宗庙,则不敢忘其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天子虽无上于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案《礼记•祭义》云:父母既没,没慎行不辱先也。盛业,谓先祖积德累功,而有天下之业。宗庙致敬,鬼神着矣。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享于克诚,故曰着也。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上言神明谓天地之神也,此言鬼神谓祖考之神。能敬宗庙,顺长幼,以极孝悌之心,则至性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故曰“无所不通”。○正义曰:“能敬宗庙,顺长幼,以极孝悌之心”者,敬宗庙为孝,顺长幼为悌。此极孝悌之心也。云“则至性通于神明,光于四海”者,言至性如此,则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分析:神明与四海皆同一性。《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义取德教流行,莫不服义从化也。【正义】引《大雅•文王有声》之诗以赞美之。自,从也。言从近及远,至于四方,皆感德化,无有思而不服之者,以明“无所不通”。德化流行,则无不通。服义从化,即“无思不服”,言服明王之义,从明王之化也。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疏]正义曰:此章首言君子之事上,又言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皆是事君之道。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前章言明王之德、应感之美,天下从化,无思不服。此孝子升朝事君之时也,故以名章,次《应感》之后。子曰:“君子之事上也,上,谓君也。此对《论语》云:“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彼“上”谓凡在己上者,此“上”惟指君,故云“上,谓君也”。进思尽忠,进见于君,则思尽忠节。《说文》云:“忠,敬也。”尽心曰忠。《字诂》曰:“忠,直也。”《论语》曰:“臣事君以忠。”则忠者善事君之名也。节,操也。言事君者敬其职事,直其操行,尽其忠诚也。言臣常思尽其节操,能致身授命也。退思补过,君有过失,则思补益。退朝理公事毕,而还家之时。则当思虑以补身之过。故《国语》曰:“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言若有憾则不能安,是思自补也。将顺其美,将,行也。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匡救其恶,匡,正也。救,止也。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故上下能相亲也。下以忠事上,上以义接下。君臣同德,故能相亲。《书》曰:“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左传》曰:“君义臣行,如此则能相亲也。”孔子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义是水乳交融、相生互通的,李善的美德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在于:卑微之时,不但能忍辱负重,尽忠职守,显达之后,仍然对主人感恩戴德。千百年来,他的忠义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们见贤思齐,不论身处任何环境地位,都能够做一个尽职负责之人。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结合了恩义、情义与道义,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知恩报恩的不朽典范。《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遐,远也。义取臣心爱君,虽离左右,不谓为远。爱君之志,恒藏心中,无日蹔忘也。○正义曰:夫子述事君之道既已,乃引《小雅•隰桑》之诗以结之。言忠臣事君,虽复有时离远,不在君之左右,然其心之爱君,不谓为远;中心常藏事君之道,何日暂忘之?○正义曰:云“遐,远也。义取臣心爱君,虽离左右,不谓为远”者,“遐,远也”。

# 第二十集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疏]正义曰:此章首云“孝子之丧亲也”,故章中皆论丧亲之事。丧,亡也,失也。父母之亡没,谓之丧亲。言孝子亡失其亲也,故以名章,结之于末矣。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生事已毕,死事未见,故发此章。哭不偯,气竭而息,声不委曲。(偯:哭的余声曲折委婉)所谓气竭而息,哭的声音就一直号啕的号出来,一个人出的呼吸,有的呼吸时间长,有的呼吸时间短,不管是长是短,这个气息,一发出来这个气,到了气不能接续的时候,就要停下来,这种声音不能委曲,委曲是婉转的,那个意思就是说,什么叫委曲呢?委曲有的人说是形容某人的哭泣,哭泣就像唱歌一样的,有旋律,声音有高有低,那种叫委曲、婉转,孝子在父母死的时候,哭泣的时候,就是一直放声来号啕大哭,声音没有委曲,哭得这个气到了不能接续了,稍微停息一下,停息的话然后气再上来,再就一直哭下去,叫号,号哭,哭不偯礼无容,触地无容。什么礼呢?孝子当父母死的时候,有他的亲戚朋友来吊祭的时候,他见到亲戚朋友的时候,当然要行礼,这一定要行跪拜礼的,跪拜礼怎么呢?那就是头面要着地的,要稽首,稽是稽留,稽留在地上,古时候讲行礼有一定的礼的容貌,孝子在这个时候行礼无容,不讲一定平常的礼貌,头着地不必那么从容的,一切都是一种悲伤的情绪,从礼拜的时候可以看得出来叫礼无容。无容就不是正常的礼容。言不文,不为文饰。服美不安,不安美饰,故服缞麻,衰(缞) cuī【名】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丧服就指的衰(音崔),孝子斩衰。孝子在父母亲死的时候,穿着平常的衣服心理不安,平常衣服是美一点,好一点,可是在父母死的时候,穿平常衣服心理就不安,所以要穿丧服。现在我们看到,有亲戚朋友他家里有丧事的时候,孝子穿的斩衰,就是用麻织成的衣服,旁边缝也不把它连缀起来,即服那个麻衣,那个是不美的,必须穿那种衣服心理才安,穿美好的衣服心理不安。闻乐不乐,悲哀在心,故不乐也。食旨不甘:旨,美也。不甘美味,故蔬食水饮。此哀戚之情也。谓上六句: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正义]言孝子之丧亲,哭以气竭而止,不有余偯之声;举措进退之礼,无趋翔之容;有事应言,则言不为文饰;服美不以为安;闻乐不以为乐;假食美味不以为甘:此上六事,皆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不食三日,哀毁过情,灭性而死,皆亏孝道,故圣人制礼施教,不令至于殒灭。“三日而食”者,圣人设教,无以亲死多日不食伤及生人;虽即毁瘠,不令至于殒灭性命:此圣人所制丧礼之政也。又服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毕之终也。○正义曰:经云“三日而食,毁不灭性”,注言不食三日,即三日不食也。言三日不食,及毁瘠过度,因此二者有致危亡,皆亏孝行之道。刘炫言三日之后乃食,皆谓满三日则食也。云“故圣人制礼施教,不令至于殒灭”者,《曲礼》云:“居丧之礼,毁瘠不形。”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三年之丧,天下达礼,使不肖企及,贤者俯从。《礼记•三年问》云:“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郑玄云:“达谓自天子至于庶人。”注与彼同,唯改丧为礼耳。案《丧服四制》曰:“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圣人虽以三年为文,其实二十五月而毕。故孔子云:“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所以丧必三年为制也。案《论语》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读基音)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夫孝子有终身之忧,圣人以三年为制者,使人知有终竟之限也。这还是圣人制礼给孝子的一个限制,如果不给孝子这个限制,那个古人孝子心理对父母之恩,那种报恩的心非常殷切,没有这个限制他何止三年?所以圣人在这里讲不过三年,不要超过三年,就是你这个守丧应该有个终结的时候。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周尸为棺,周棺为椁。衣,谓敛衣。衾,被也。举,谓举尸内于棺也。要给父母预备材,家里财力许可的话,除了棺材以外,还要套在棺材外面的,两层。在入殓的时候,要有衣服,是入殓父母所穿的衣服,是裹父母身体的被服。[而举之],举之就是慎重的,把父母的尸体举起来,然后入殓,进入到棺材里面。然后入殓之后。陈其簠簋而哀戚之,簠簋,祭器也。陈奠素器而不见亲,故哀戚也。簠簋是承载祭品的那种器具,一个叫簠,一个是簋,都是器具的。簠簋是竹子编的,用的很朴素的器具,盛祭品来祭在父母的灵前,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哀以送之],就是送父母的灵柩,到外面去安葬。男踊女擗,祖载送之。哭是放出声音来,泣是没有声音,流眼泪,是捶胸,也是往上跳。祖,始也。以生人将行而饮酒曰祖,故柩车既载而设奠谓之祖奠。是“祖载送之”之义也。卜其宅兆,而安措之。宅,墓穴也。兆,茔域也。葬事大,故卜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宅指的是坟墓,兆是指的墓地,要,要问好了,选择,卜是古时候要找专家选择地理安葬的那个墓地要好,现在人讲风水,古时候虽然没有讲风水,但是事死如事生,选择一个阳光水份空气都好的地方,为之宗庙,以鬼享之;立庙祔祖之后,则以鬼礼享之。在天子有宗庙,国君有宗庙,普通人有家庙,然后定期的,父母在宗庙里面为父母安上一个神位,牌位。○正义曰:立庙者,即《礼记•祭法》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庶人无庙。然宗庙谓士以上,则春秋祭祀兼于庶人也。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寒暑变移,益用增感,以时祭祀,展其孝思也。○正义曰:此言送终之礼,及三年之后宗庙祭祀之事也。言孝子送终,须为棺椁衣衾也。大敛之时,则用衾而举尸内于棺中也。陈设簠簋之奠,而加哀戚。葬则男踊女擗,哭泣哀号以送之。亲既长依丘垄,故卜选宅兆之地而安置之。既葬之后,则为宗庙,以鬼神之礼享之。三年之后,感念于亲,春秋祭祀,以时思之也。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生民之本尽矣],生民就是一般人,生民之天下人他这个报本,知恩报本可算是尽到了,尽到就是没有缺陷了。爱敬哀戚,孝行之始终也。备陈死生之义,以尽孝子之情。爱敬是孝行之始也,哀戚是孝行之终也。孝子事亲,父母在世的时候,他要尽到爱敬这个孝道,父母不在世的时候,他要尽到哀戚,这就是终,有始有终,哀戚怎么尽到呢?前面讲孝子守孝,不能超过三年,以后呢?以后啊,这个前面讲宗庙,入了宗庙,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就这个思字上面。在礼记里面讲过,古人祭祀的时候,宗庙这个庙字是什么呢?庙字汉儒写的白虎通里面讲,庙当貌字讲,人的面貌,宗庙就是祖宗的,你入了宗庙就如同看见祖宗面貌。所以古人在春秋祭祀的时候,进去祭祀的时候,诚心诚意的,一颗至诚心的孝道那个孝心,这个至诚心就是思字,思想,思念父母一直到祖先,历代祖宗,宗庙里面从始祖到自己的父母,在祭祀的时候,就凭这一颗孝心,在那思念,就如同看见父母的面貌,历代祖先的面貌,现在入了宗庙来祭祀的话,都看见了。这还不算,祭祀完了之后,出了宗庙,如同听到父母以及祖先在那里叹息之声,父母在宗庙里面还有叹息呢,叹息的声音,他这怎么听出来的?就是这个以时思之,一颗思念父母以及祖先的这种孝心,感应来的。这是中国讲究这个孝道,就凭这个思心,思念这个孝道这个至诚心,从孝道尽到最完美的地步,孝子他就能够修成为圣人,自己就能够了生死,就把生死问题解决了,就凭这一颗孝心,能够成就圣人,这是中国文化。孔子讲这部孝经最重要的一个,父母在世与不在世,就凭思念父母这种恩德,这个孝子,孝经讲完了。这是中国经书里面一部很重要的经典,照着这样学,我们可以学成在人世间一个正人君子,进一步学得好,就可以学成贤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