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春吉他独奏曲:心理测量学课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6:11:24
2008年07月09日咨询师联盟网
【引言】 人的心理行为能否测量?如何测量?这是人们早就关心的问题。我国古代对忖度人心的尝试颇感兴趣。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在《心书》中提出了识别个体的差异的方法:“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穷之以词介,以观其变;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世界上最早的婴儿发展测验也出自中国民间。江南“周岁试儿”在6世纪已成为风俗。清代曾流行用七巧板、九连环之类的方法来判断人的聪慧程度。以上说明心理测验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测验在西方一些国家兴起,并随着工业革命成功以后对劳动力需要的急剧增加而迅猛发展。上世纪20年代进入狂热,40年代达到顶峰,50年代后转向稳步发展。
本章主要阐释以下几个要点:
1.     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
2.     智力及其测验方法简介;
3.     人格及其测验方法简介;
4.     其他常用心理测验方法介绍;
第一节    心理测验总论
心理测验作为一种测量手段和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研究领域。
一、 心理测验及其作用
心理测验是根据客观的标准化了的程序来测量个体的某种行为,以判定个别差异的工具。
心理测验的内容涉及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通过心理测验,有助于了解人群或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卫生状况,对于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制定干预措施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如①了解心理特征和心理卫生状况,从而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心理评估,对于诊断心理卫生问题、制定心理卫生干预计划及治疗方案和提出忠告和建议具有基础性的作用;②核实假说。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不断修正假说、核实假说的过程,心理评估也不例外,冠心病与A型个性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心理测验的分类
心理测验量表数目甚多,而且测验的分类不一,但仍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按测验目的的分类
1. 能力测验 包括智力测验、发展量表和特殊能力测验等。能力测验是儿科最常用的心理测验。常用的量表的韦克斯勒幼儿、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适用于3岁以下的发展量表有盖泽尔(Gesell)和贝利(Bayley)量表。此外,尚有以检查人的特种能力,如绘画、音乐、手工等能力的测验。
2.  人格测验  以测验人格为目的,如内外向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测验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等。
3. 症状评定量表  其目的多是评定精神病的有关症状,在精神科应用较广。常用的量表有90项症状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
4. 诊断测验  指用于临床的诊断方法。如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等。
(二)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1. 文字测验  测验项目和回答问题均用文字表达(口头或书写),如韦氏智力量表中的常识、相似、算术、词汇、领悟、背数均属此。
2. 非文字测验  如韦氏智力量表中的填图、积木、图画排列、图形拼凑、译码、迷津以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等均属此,可适用于文盲被试者,但一般测验常包括文字与非文字两部分。
(三) 按测验方法分类
1. 问卷法  这一类测验都是一些问答题,或一个命题,后面有几种答案,让受试者选择回答。例如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和MMPI等。
2. 作业法 如前面提及的非文字测验。
3. 投射法  即使用一些模糊人形成墨迹图,让被试一边看一边叙述像什么东西,以便了解被试的内心世界,如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等。
(四) 按测验方式分类
1. 个体测验  即一个主试只测验一个被试,通常临床测验都用个体测验法。
2. 集体测验  即一个主试同时测验多个被试,如艾森克人格测验、MMPI、16PF和使用绘人测验进行集体儿童智能筛查工作等。
三、心理测验工具的基本要求
一种良好的心理测验工具应具备下述几个条件,即效度、信度、辨别力、常模和测验方法标准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效度和信度。因此,为了提高测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就不能忽视对测验工具的信度、效度和项目分析的检定。
1. 信度(reliability) 又称可靠性,这是指重复测验的一致性,也就是指测验的稳定性。即的同样条件下,同一受试者两次测验的结果一致,便说明此测验的性能稳定,可靠性大,如结果不一致则可靠性小。当然,心理活动有其特点,虽然两次条件可以完全控制一致,但第二次有经验,也会影响测验的结果。每一标准化的测验都要说明它的信度。信度用系数来表示。一般说,系数越大,说明一致性高,测得的分数可靠;反之则说明一致性较差,可靠性小。信度的高低与测验的类别有关。通常,能力测验的信度要求高(0.8以上),人格测验的信度要求较低(0.7以上)。检验信度常用的方法如下列:
(1) 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同一组受试的两次不同时间作同一套测验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检验。
(2)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将一套测验的各项目按奇、偶数号分成两半,对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分半信度是以下面两点为前提的,即测验的各个项目是同质的,并且以难易的顺序排列着,因此,两半部分的得分的偏差应是相等的。
(3)     等同信度(Equivalent form reliability):这一方法是对同一对象同时实施两个同一性质的测验,求出两个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例如,斯坦福---比奈法(1937年出版)的L和M两种测验,就是等价测验。同时进行这两种测验所得的相关系数是0.91。所以说这两个测验的信度高。使用这种方法求信度时,必须有两个相似的测验复本,所以也称复本法。这两个复本的难度、平均值、变异数、内容等方面都应十分近似。
(4)     内部一致信度(Internal consistent reliability):是目前比较流行而且效果较好的信度评定方法。它是从测量构思层次化入手,使测量各项目形成一定的内部结构,并以内部结构的一致性程度对测量信度做出评价。
2. 效度(validity) 即有效性,这是指测验实际上测量些什么,是否符合测验的目的。换言之,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于它所要测量的行为特征测到了什么程度。比如,智力测验的分数至少可以部分地预测儿童的学校中成绩等级。如果我们发现,智力测验与学习成绩毫无关系,那么就会对这个智力测验的效度产生疑问。所以每一标准化的测验都要说明它的效度。故对测量工具的要求,效度是要首先考虑的。效度检查主要有三种类型:校标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和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1)     校标效度:即将测验结果与某一标准行为进行相关检查。例如一个智力测验或量表,与另一权威的智力量表或老师对学生智力水平评定的结果等的相关度,可称校标效度。
(2)     内容效度:指测验项目反映所测量内容的程度。为了判断测验的内容(项目)是否能成为测定对象的适当标本,可以由内容效度来检验。如算术成就测验应反映受试者运算能力的程度。测验与之相关的标准,是老师的评定,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所表现的能力等。
(3)     结构效度:反映编制此测验所依据理论的程度。如编制一个智力测验,必定依据有关智力的理论。该测验所反映此智力的程度,可用结构效度来检验。例如韦氏智力量表中的那些分测验都分别测量一定的智力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可用因素负荷指数来表明结构效度。
3. 项目分析(item analysis)项目分析就是检定测验的各个项目的好坏。这是测验标准化的重要手续。它包括调查各个项目的困难度(正答率),对各项目的反应分析,各个项目的辨别力的考察等。
1. 困难度:各个项目的正答率或通过率被作为困难度的指标。正答率为0%或100%都作为无辨别性项目而删除。构成测验全体的平均正答率应接近50%。
2. 反应分析:检讨被测者对各个项目如何进行回答,叫反应分析。这是关于选手选择项(对问题项目所作出的回答选择,称选择项。具有三个以上选择项者,称为多项选择)的有效性的考察。回答集中于特定的选择项上,或对某选择项没有回答者,都是不适当的,须进行修改。在多项选择形式上的测验中,可根据测验得分将全体被测者分为成绩上位群和下位群,总计各群内的被测者选择了哪个选择项,求出各群的各选择项的选择率。根据这个选择率检查选择项的有效性,并对项目进行修改。这种手续叫做上下位分析。上位群的正答选择项的选择率,必须高干下位群。
3. 辨别力:各个项目对被测者的某些心理特性能识别到什么程度,就叫做项目的辨别力。考察各个项目的辨别力的常用方法如下:
①          在项目得分为1---0型(即正误或是否型)的场合,一般用点二列相关系数。计算公式略;② Ф系数:对于考察测验的各个项目的效度,吉尔福特(Guilford)的Ф系数也是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公式略;③G—P分析:根据测验的得分,选出整个测验成绩最上位25%的优秀群(G)和最下位25%的劣等群(P),算出各群对每个问题的正答率,检定其差异的显著性水平。此外,尚有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以检验项目的辨别力。
4.常模(norm)是比较的标准,根据对被试集团的标准化样本的测试,可获得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结果,这叫常模。因标准化时所选的样本不同,常模的种类也不同。最常见的有年龄常模、全国性和地区常模等。建立常模时,根据正式测验的结果,可以按年龄类别、地区类别等进行整理,定出常模,这就是样本的平均得分。个人的得分可与常模进行比较,以判断他的成绩好坏。通常有如下几种方法:
(1) 均数:是常模的一种普通形式。某一受试所测成绩(粗分,或称原始分)与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相比较时,才能确定其成绩的高低。
(2) 标准分:标准分能说明受试者的测验成绩在标准化样本的成绩分布图上居何位置。标准分(Z)=受试者成绩(X)与样本均数(X)之差(即X-X)除以样本成绩标准差(SD)。即Z=(X-X)/SD。这样,就不仅说明受试者的成绩与样本比较在其上或在其下,而且还说明相差几个标准差。
许多量表采用这种常模或由此衍化出来的常模。如在韦氏智力表中的离差智商=100+15(X-X)/SD便是这一种。离差智商与标准分常模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标准分均数为0,而离差智商为100,二是标准分的SD值随样本而定,而韦氏量表的离差智商则使标准差为15.
(3) T分:T分常模是从标准分衍化出来的另一种常用常模。例如MMPI便采用这种常模。它与离差智商的不同之处,是所设的均数值及标准差不同。T分计算的公式:T=50+10(X-X)/SD
(4) 由标准差衍化而来的其他形式的常模:标准20和10即是属于这一类,都是改变均数及标准差值而得。其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 20=10+3(X-X)/SD
标准 10=5+1.5(X-X)/SD
在韦氏量表中,有粗分、量表分以及离差智商诸量数。其中量表分的计算方法即属此处标准20计算法。
(5) 百分位:这是另一类常用常模,它的优点是不需要统计学的概念便可理解。将受试者的成绩与常模相比较。如相当百分位50(P50),说明此受试者的成绩相当标准化样本的第50位。也就是说,样本中有50%的人数,其成绩在他之下,另外50%人数 的成绩比他的好。
(6) 划界分:在筛选测验中常用此常模。如教育上用100分制时,以60分为合格分,此即划界分。在临床神经心理测验中,将正常人与脑病患者的测验成绩比较,设立划界分,用这个分数划分有无脑损害。
5.比率(或商数):这在离差智商计算方法之前,便曾使用比率智商。其计算方法: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四、实施心理测验应注意的问题
人的心理行为是非常复杂的,难以直接测量而取得结果,一般是通过间接方法来进行的,因此容易受到外界主客观因素影响。心理测验作为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在进行测验的过程中,忽略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测验的失败。因此,在心理测验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下述问题才能准确顺利地完成测验。
1.按测验目的选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
任何测验量表都有其目的和适用范围,在选用时必须慎重考虑,认真取舍,按测验目的选择标准化的测验工具。
2.实施方法标准化
即严按照规定的方法、按照指导语进行操作。标准化的测验工具的测验手册对测验的实施方法、指导语、测验内容、答案、评定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并有适合我国或本地区的常模。
3.对测试环境的要求
环境应当安静清洁,桌椅高低要合适,室内布置应不新异,不华丽,避免分散被试(特别是儿童)的注意力。对儿童来说,测试最好在他熟悉的环境如幼儿园、学校或家庭中进行,以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在进行测验时,除主试与被试外,第三者最好离开测试的现场(婴幼儿进行测试的除外)。
4.对主试的要求
主试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和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态度必须认真负责,并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和健康的人格。熟悉测验的内容、功用、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不做任何暗示。操作熟练,以腾出精力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和反应。搞好主试与被试的关系有助于相互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测验。
5.对被试的要求
被试在进行测验时应身体健康,情绪稳定,态度认真,没有顾虑,并能集中精力努力完成测验。
6. 正确解释测量结果
标准化测验常常用分数来表示其结果,而测验的分数只是一个相对值,因此,一般地说,不应当把这种结果告诉被测验者或其家属,而只是告诉他们对结果的解释。如某人智商测得值为100,只需告诉他们智力水平是一般的,和大多数人差不多,而没有必要告诉实际数值。
7.注意测验的保密
对测验的保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测验的内容保密。目前在医学领域使用心理测验的报导日益增多。为了防止广大群众熟知测验内容,造成测试失实,并保证只限专业机构使用,测验工具是严格控制的,不得翻印和扩散。另一方面是对测验结果的保密。这是具有个人档案机密性的资料,不应该随便让无关人员甚至当事人知道。
心理测验大多需专门学习后才能正确使用。为了使医学生对各种量表所了解,以便日后在临床上结合自己的专业可选择性的学习使用,本章对常用量表做简单介绍。
第二节      智力测验
智力(Intelligence test)是人的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其核心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测验是心理诊断中应用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智力功能损伤或衰退的程度。它是由编制者根据智力概念和智力理论来选择不同的测验项目,经过标准化编制而成。智力测验一般分为筛查性测验与诊断性测验两种,测验的结果则往往以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来表示。智商是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
一、智商
(一)    比率智商
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是IQ=MA/CA×100
MA(mental age, 智龄)指智力所达到的年龄水平。
CA(chronological age, 实龄)指测验时的实足年龄。为准确起见,除年龄外,尚有月龄,不满15天者略去,15天以上按月计。
比率智商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应用于实龄为16岁以上的成人。这是因为人们的实际年龄是与年俱增,而智力年龄并不是与年俱增,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会产生稳定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这样就会降低智力商数,而不能正确地反映出实际的智力水平。所以有人提出将公式中的实际年龄限制在15岁或16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韦克斯勒提出另一种智商计算法。这一智商的计算特点是放弃了智力年龄的概念,但仍保留着智商的概念,不过已不是比率智商而是采用离差智商。
(二)    离差智商(deviation IQ)
它是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表示被测验对象的成绩偏离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每个年龄组IQ的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这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配来确定的。具体公式如下:
IQ=15(X-M)/S+100
式中X为某人实得分数,M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因此,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的IQ,实际上不是一个商数。当被测验对象的IQ为100时,表示他属于中等智力,如IQ为115,他便高于一般人的智力的一个标准差,相反,如IQ是85,表示他低于一般人的智力一个标准差。
二、 筛查性智力测验
(一) 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 PPVT)
适用于2岁半至18岁。要求孩子在听到主试的词汇后,即在一张卡片上的4幅图片中挑出一幅图来,然后按量表规定累计积分,换算成智商。
(二) 丹佛发育筛选检查(Danford  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 ,DDST)
适用于0—6岁。这种检查共有104个项目,内容涉及4个有关方面,称为4个能区。①应人能:以测查小儿对周围人们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②细动作—应物能:以测查儿童视看、用手拿物和画图的能力。③言语能:以测查小儿听声音、说话和理解语言的能力。④动作能:测查小儿坐、走、跳、跑等粗动作的能力。测查时按量表规定的要求进行,最后评定每一能区的结果为:正常、可疑、异常或无法测定。
(三)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x)
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Raven JC)于1938年创制,系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适用于5岁半以上的人群。主要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和清晰严密的思维能力。测题形式全部是用无意义的抽象图形构成一个方阵,其中(右下角)缺失一块(空挡),要求被试从呈现给它的另6或8块截片图形中选择一块符合方阵整体结构的图片填补上去。该测验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所以亦适用于聋哑人。
(四) 50项学前儿童智能筛查量表
本测验由中国首都儿研所张家建等研制。适合于4~7岁(3岁10个月至满7岁3个月)的小儿,有自我认识能力13项,运动能力(包括大运动和精细运动)13项,记忆能力4项,观察能力6项,思维能力9项,常识5项,共50项。测量时间约30分钟,结果比较准确,可以换算呈智商。是一种介乎诊断和筛查之间的测验。
三、诊断性智力测验
诊断性的智力测验在内容上较为全面、广泛、题目量大,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心理测验技术要求,结果定量化,具有较正确、全面、可信性强等优点。国内常用的一些诊断性智力测验有:
(一)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智力量表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智力评定量表,主要有三种:即1955年编成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1981年修订),简称WAIS(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1949年编成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1974年修订),简称为WISC(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和1963年编成的学前及初学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PPSI(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国内修订时在某些分测验和项目上作了必要的修改。目前我国修订的韦氏智力测验并具有全国常模的有,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1981年龚耀先等修订,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C和C-WISC,1986年和1993年分别由林传鼎和龚耀先等修订,适用于6—16岁11个月),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1986年龚耀先等修订,适用于3岁10个月16天至6岁个月15天的小儿)。这些量表均有城市和农村两种版本。韦氏智力量表一般包括11个分测验,在不同的版本中分测验略有不同,见表14-1。
韦氏智力量表采用离差智商,所以,智商为115的占各年龄组中的百分位都相同。因此,智商意义清楚,容易解释。
表12-1  中国修订的韦氏三套量表的分测验名称
分测验名称(简称)
WAIS-RC
WISC-CR
C-WISC
C-WYCSI
言语分量表
1. 知 识(T)
I
I
I
I
2. 领 悟(C)
C
C
C
C
3. 背 数(D)
D
D*
D
(—)
4. 相似性(S)
S
S
分类
图片概括
5. 算 术(A)
A
A
A
A
6. 词 汇(V)
V
V
V
图片词汇
操作分量表
7. 图片排列(PA)
PA
PA
PA
(—)
8. 填 图(PC)
PC
PC
PC
PC
9. 拼 物(OA)
OA
OA
OA
(—)
10. 积木图案(BD)
BD
BD
BD
BD
11. 数字符号(DS)
DS
DS
DS
动物下蛋
12. 迷 津(Ma)
Ma*
(---)
Ma
13. 几何图形(GD)
视觉分析或GD*
*备用测验
韦氏量表属个别测验,按手册规定将各分测验的项目逐一进行。有些分测验按年龄不同有一定起点,不必都从最初项目开始。各分测验还规定连续若干项目都失败时便终止该分测验。分数的评定均按手册规定的评分标准计算,一个分测验中的各项目得分相加,称该分测验的粗分。粗分按手册上的相应用换算成量表分。言语和操作测验的各分测验量表分相加,成为言语和操作量表分。所有分测验量表分相加,称全量表分。根据相应用表,最后换算成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全量表智商(FIQ)。智商与智力等级的关系见表12—2。
表12—2  智力水平的等级名称与划分(按智商值划分)
等 级 名 称
韦氏量表(SD=15)
斯坦福~比奈量表(SD=16)
极优秀
130以上
132以上
优  秀
120~129
123~131
中  上
110~119
111~122
中等(平常)
90~109
90~110
中  下
80~89
79~89
边缘(临界)
70~79
68~78
智   轻度
55~69
52~67
力   中度
40~54
36~51
低   重度
25~39
20~35
下   极重度
< 25
< 20
韦氏智力量表由于信度和效度较高(如龚耀先的WAIS信度检验中,重测的相关系数为0.9,相关很高),被国际心理学界公认为一个比较好的智力评定量表。可惜韦氏智力量表需用的测查时间较长,每次约需用两小时左右,不易进行大规模的智力普查。为此,1987年我国残疾人的调查工作中,有将韦氏智力量表简式作为智力筛查之用。
(二)比奈量表
比奈量表是最早的智力量表。由于比奈量表采用比率智商,所以一般只适用于儿童,对于成人则可靠性就比较差。我国不少地区应用的比奈量表是吴天敏1981年第三次修订的。
1981年修订中国比奈测验试题一般都是由易到难,每岁3个试题,从2岁到18岁共51个试题。由于言语和操作测验混合进行(例如试题9为简单迷津,第10题则为解说图画),因而小儿不易感到单调乏味,易于坚持做完测验。本测验并非51个试题都需进行,而是根据年龄不同,开始测验的试题亦不同。如7岁是从试题7开始的。在测验过程中,连续5题都不能通过即停止测验。因此,对弱智儿童进行测验时,较使用韦氏量表省时。
1981年修订的中国比奈测验在评定成绩的方法上亦进行了修改,即以个人成绩与他所在的群体成绩相比较的结果为智商。因此,本测验得到的智商是表明一个受试者在同岁儿童或青少年中的相对智力水平。这一量表可测验2岁至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学龄儿童中使用比较准确。其所测得的智力水平仍按一般习惯,智商在90—110 之间表示智力中等。
第三节    人格测验
目前,用以评定人格的技术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用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问卷法和投射法。属于问卷法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卡特尔人格测验等,属于投射法的有洛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等。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产生于1943年,R.Hathaway和 J.C.Mckingly为了调查美国人的适应状况和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编制了这个调查表,因而它的分量表中有许多都采用了精神病学的术语,如抑郁症及癔症。MMPI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最广泛应用的一种量表。它已经成为精神科、内科以及心理卫生界良好的筛选工具。1989年出版的新版本(MMPI-2)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1992年我国又对MMPI-2进行了修订工作,并成立了MMPI专家委员会。该量表适用于16岁以上相当于小学毕业文化程度的人。
MMPI采用问卷测验法,该表全部共有566个采用自我陈述语形式的题目,其中16题是重复的,以测验被试的诚实性,所以实际只有550题,与临床有关的题目多集中在399题之前。这些题目供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题目作出:“是”与“否”的回答,若确实不能判定则不作答。然后,根据病人的答案纸计算分数并进行分析,每一被试均可从各分量表的得分而获得一个人格剖面图。该量表的最大优点是较为客观和系统,不足之处是对疾病的辨别力较差,并且受教育和文化背景的限制。
编制MMPI的原来目的是帮助收集人格资料的一种辅助手段,后来发现还有其他的用途。它不仅是一个人格描述量表,也用于协助精神病的诊断工作,而且还可以作为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价。
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是由英国伦敦大学艾森克教授及其夫人共同编制的。1975年形成了目前由四个量表组成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国际上被广为采用,它有成人问卷和青少年问卷两种。成人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我国的修订工作由龚耀先主持,全国28个单位协作制定了儿童和成人两套全国常模,成人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和儿童问卷(适用于7—15岁儿童)均为88个条目(问题)。北京大学的陈仲庚修订的EPQ则为85个条目。这些条目分属四个分量表,即E、N、P、L量表,可根据被试回答是与否,再用四个量表的计分标准登记分数。E、N、P分别代表艾森克人格理论中关于人格结构的三个维度。现在分述如下:
E量表:内外向维度。艾森克认为E维度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强度密切相关。E维度是双向特质,两端是典型的内向和外向,两者之间是连续不断的移行状态。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如好静,富于内省,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N量表:神经质或稳定性维度。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分数高表示焦虑、忧心忡忡、常郁郁不乐,对于各种刺激的反应往往过分,有强烈情绪反应,甚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P量表:精神质维度(又称倔强)。并非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发展成为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L量表(掩饰):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朴实、幼稚水平。L量表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艾森克认为人格是多维结构,N及E都是双向维度。以E维为X轴,N维为Y轴,交叉成十字,艾森克在这个十字的外围作一圈,在圆周上的移行点有许多,可代表许多人格类型。同时他认为,这个交叉的十字所分成的四个相,即外向情绪不稳、外向情绪稳定、内向情绪稳定、内向情绪不稳,分别相当于古代的四个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三、 卡特尔人格测验(16PF)
卡特尔(Cattell)认为16个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内在基础,只要测量出16个根源特质在个体身上的表现程度,即可知道他的人格特征。因为,我们每人的人格特征不同就是由于这16种特质因素在各个人身上的组合不同所决定的。这就为人格测验提供了可能和理论依据。
表12—3   16PF的因素、名称、特征简介
因素  名称      低 分 特 征                        高  分  特  征
A   乐群性  缄默、孤独、冷淡                    外向、热情、乐群
B   聪慧性  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  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
C   稳定性  情绪激动、易烦恼                    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E   恃强性  谦逊、顺从、通融、恭顺              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F   兴奋性  严肃、审慎、冷静、寡言              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G   有恒性  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        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H   敢为性  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                冒险敢为,少有顾虑
I    敏感性  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          敏感,感情用事
L   怀疑性  信赖随和,易与人相处                怀疑、刚愎、固执己见
M   幻想性  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        幻想的、狂放任性
N   世故性  坦白、直率、天真                    精明强干、世故
O   忧虑性  安详,沉着,通常有自信心            忧虑抑郁,烦恼自忧
Q1  实验性  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      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成规
Q2  独立性  依赖,随群附和                      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Q3  自律性  矛盾冲突,不顾大体                  知己知彼,自律谨严
Q4  紧张性  心平气和,闲散宁静                  紧张困扰,激动挣扎
卡特尔16项人格特征问卷共有187个题目(题例:我感到在处理多数事情上我是一个熟练的人。A.是的;B.不一定;C.否 ),它分为A、B、C、D、E、F 6型,前4型适用于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16岁以上的成人,后2型适用于文化程度更低一些的或智力低下的人。16个量表中的每一量表都分有两级,最高级8~10分,最低级1~3分。表4—3 列出16个因素的名称、特质简介和得低分所表示的人格特征。
四、            洛夏墨迹测验
洛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是瑞士精神病学家Rorschach设计编制的一种人格投射技术。
洛夏测验的材料为10张墨迹图,有5张全为黑色的,2张是黑色和红色的,其余3张是彩色的,都是将墨迹放在纸上再加折叠所成的对称的浓淡不匀的墨迹图。测试时将10张图片按顺序一张一张地交到受试者手中,要他说出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不限制时间,也不限制回答数目,一直到没有回答时再换另一张。每张均如此进行。看完10张图后,再从头对每一回答都询问一遍。问他看到的是指图的整体或图的哪一部分,问他为什么说这些部位象他所说的内容。将所指部位和回答的原因均记录下来。然后进行结果分析和评分。但这种测验的评分方法比较复杂,主试亦需经专门训练后才能逐渐正确掌握。
第四节   症状评定量表
临床使用的症状评定量表很多,应用最广泛的是自评量表,它不适用于精神病性障碍的病人(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最适合的对象是神经症、适应障碍以及其他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患者。
一、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又称Hopkin’s 清单(HSCL),是由L.R.Derogatis(1975年)编制的。包含90个项目,分为5级评分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含有比较广泛的精神科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临床应用证明此量表的评估有比较高的真实性,能较好地反映病人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可作为检测各类神经症评定工具。已较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中。
二、 抑郁自评量表(SDS)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是由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Zung WWK于1965年所编制,适合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人,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SDS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其中10个为反向评分),由病人根据自己最近一周的情况进行评定。20个问题反映抑郁状态的四组特异性症状,即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和抑郁的心理障碍。
三、焦虑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sefl-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由Zung WWK1971年编制,它有20个评定项目,适合用于平定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其中有5项反评题。
国外研究表明,SAS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主观感受,因此可以做为心理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一种很好的自评工具。
第五节   其他量表
一、 适应行为量表
适应性行为(adaptive behavior)是指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社会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美国智力迟滞协会把适应性行为定义为:有效地满足个人环境中的自然和社会需要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发挥和能保持自己独立性的程度;二是圆满地完成他所接受的个人和社会责任的程度。适应性行为和智力测验一起,能全面评估人们的智能。例如智力发展迟滞(MR)的诊断标准:智商低于平均2个标准差,适应行为受损,二者在18岁前出现。可见对智力发展迟滞的诊断必须依靠智力测验和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国内小儿适应行为量表主要有下列几个。
(一)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
这一检查是日本三木安正教授于1980年根据温兰社会成熟量表(Vineland social maturity scale)修订的。1988年左启华依据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进行再标准化工作,并在我国六大区六省市取样检测,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小儿的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它适用于6个月至14岁的小儿,共有132个项目,分属于独立生活、运动、作业操作、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六个方面,每通过一项得1分,测出总的粗分根据年龄可换算为标准分,根据标准分的多少可评定为非常优秀、优秀、高常、正常、边缘和轻、中、重、极重度弱智9个等级。
(二)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这一量表由姚树桥和龚耀先编制,分城市与农村两个样本,目前已建立长沙常模和湖南省部分农村的区域常模。它有感觉运动、生活自理、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等8个分量表,共59个项目。适用于3~12岁小儿。这一量表与左启华修订的社会生活能力量表不同之处是可以通过测评求出适应能力商数(ADQ),亦可求出8个分量表的百分位数,这对弱智儿童教育和促进儿童智能发展均有帮助。
(三)成人智残评定量表
这一量表为龚耀先和解亚宁等于1986年所编制,它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实际应用中还可降至14或13岁的少年。本量表取生活能力、学习和工作能力(学生用前者,未入学或已离校的用后者)、时空和人事定向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指标来制定分级量表。评分方法则按上述各种能力,由0至4划分5个级别,每个级别均有计分的标准。0级为适应能力正常,其余适应能力依级数增大而下降,4级为最低。因此,在5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最高分为4分,所以能力最低者最高为20分。根据得分而划分适应能力水平,适应能力可分为正常、轻度低下、中度低下、重度低下、极度低下5个等级水平。
二、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
A型行为类型的评定工作以美国临床医师弗雷德曼等在50年代对冠心病人的性格或行为表现进行系统和科学的观察与研究开始。目前国外测定方法种类已经很多。国内在张伯源主持下,已修订一个适合我国的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量表采用问卷形式,通过病人及家属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回答。
三、记忆量表
(一) 临床记忆量表
1984年,许淑莲等编制了适合国内使用的临床记忆量表,它已用于抗衰老药物的效果鉴定、脑肿瘤患者的记忆障碍、睡眠对记忆的影响、记忆的年老化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障碍等方面。这一量表主要用于成人适用的年龄范围为20—89岁,每10岁一个年龄组,共分7个年龄组。全量表包括“联想学习”、“指向记忆”、“图象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等5项分测验。并分甲乙平行两套的测验。
记分方法是将五项分测验所得的原始分查表分别换算成各项的量表分,再将五项量表分之和按年龄查表换算成记忆商(MQ)。记忆商分为7个等级,其分布是符合常态分布的。记忆等级的划分是:记忆商(MQ)在130以上则很优秀,120—129为优秀,110—119为中上,90—109为中等,80—89为中下,70—79为差,69以下则很差。
(二)韦氏记忆量表
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的编制始于1945年。它分甲乙两式,各含7个分测验。它的优点是可以检测几种记忆,在临床应用时可比较几种记忆受损情况,而且又可用一个记忆商数来表示记忆一般情况。所以它已成为现代神经心理测验的一种。
龚耀先等于1980年和1989年先后两次修订了本量表,增改了测验内容,改变了记分系统,仍分甲乙平行本。1989年修订的本量表,适用于7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修订本的内容有:
(1)长时记忆:包括3个分测验,即①个人经历;②时间空间记忆(定向);③数字顺序关系。
(2)短时记忆:包括6个分测验,即①视觉再认;②图片回忆;③视觉再生;④联想学习;⑤触摸测验;⑥理解记忆。
(3)瞬时记忆:顺背和倒背数目。
记分系统:仿韦氏离差智商计算方法,将各分测验的原始分按手册编制好的换算表换算成量表分(儿童需按年龄查阅适合的换算表),再由量表分换算成离差记忆商数(成人需按年龄查阅适合的换算表)。本量表各年龄组的离差记忆商数的均数取100,标准为15。
本量表的记忆商数(MQ)与韦氏智力量表的智商(IQ)相类似,均能说明受试者的记忆水平。如MQ为100时,表示样本中有50%的人数其记忆水平比他高也有50%比他低,说明他的记忆水平在平均数上。如果记忆商数为115,恰好高于平均数达一个标准差,那么正属于84.13%的位置(50+34.13)(可查统计用表的正态曲线面积分布表),说明记忆水平高,有84.13%的样本人数记忆水平比他低,只有15.87%的人数比他高。
四、  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临床神经心理学检查,其目的在于正确地了解器质性功能障碍的性质与程度,它多采用操作行为方面的测验。神经心理测验一般可分为单个测验和成套测验两类。成套测验是由许多单个测验所组成,并作综合研究,所以有助于临床诊断。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常用的有Halstead-Reitan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alstead-Reitan Battery,HRB)。这一测验由霍尔斯特德(Halstead)于1947年编制成,后来里坦(Reitan)加以扩充和发展,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RB包括三套测验,第一套用于15岁以上的人们,第二套用于9—14岁,第三套用于5—8岁。文献报导HRB定性定侧的正确诊断率在国外可达86%--89%。对临床诊断行很有帮助。
我国于1981年引进这一测验,并由龚耀先及解亚宁等主持全国协作,于1985年完成了成人本的修订工作,简称HRB(A)-RC(revised in China),1986年及1989年分别完成了幼儿本(适用于5—8岁)和少儿本(适用于9—14岁)的修订工作。
本测验的内容现以龚耀先等修订的HRB(A)-RC为例加以说明。这一成套测验包括6个重要的分测验和4个检查。此外有智力和记忆测验等联用,可用于15岁以上的人。
(一)      六个重要的分测验
1.范畴测验  有156张幻灯片分成7组(原测验有208张幻灯图片),用投射装置(或卡片式)显示。受试者在1至4个数字的按键上作出选择性的按压后,有铃声或蜂鸣声给以阳性或阴性强化。测量概念形成、抽象和综合能力。
2.触觉操作测验  采用修订后的Seguin-Goddard 形成,蒙眼后分别用利手、非利手和双手将小形板放入相应形状的槽板中。然后要求回忆小形板形状和在板上的位置。计算时间、记形和记位。测验触觉鉴别、运动觉、上肢协调能力、手巧动作以及空间记忆能力。
3.音乐节律测验  用Seashore 音乐技能测验中的节律测验,磁带播放,要求受试者辨审。所测验的有听觉鉴别力,持久能力,保持警觉能力和注意力。
4.词语声音知觉测验  用磁带播放一个词音后,从类似的4个词音中选出与之相符合的词音。测量持久注意、听与视觉综合、听分辨的能力。
5.手指敲击测验 左右食指敲击,测量双手的精细动作和速度。比较两手敲击速度的差异,可提示病变在何侧。
6.连线测验  A式,1—25诸数字散乱分布,要求按顺序相连,记速度和错误。B式,1—13,A—L诸数字和字母散乱分布,需要按1-A-2-B……数字与字母顺序交替相连。测量运动速度、视扫描、视觉运动综合、精神灵活性、字与数系统的综合和从一序列向另一序列转换的能力。
(二)四种检查
1.握力检查  比较利与非利手的握力。
2.感知觉检查  包括单侧刺激和双侧同时刺激。有触、听、视觉的,有手指辨认、指尖触认数字等,测量一侧化的障碍。
3.失语甄别测验 包括命名、阅读、听辨、书写、计算、临摹、指点身体部位等,这是检查失语,失认、计算不能和构图不能的测验。
4.侧性优势检查  检查利手、足、眼、肩等,以判别大脑优势半球。
根据上述测验的分数及计算出的损伤指数可提示有无脑损伤,还能确定某些病例综合征的性质和定位,更突出的是它能够评定脑与行为的关系。但是这套测验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测验所需时间太长,结果处理比较复杂,并要求病人合作、清醒和起码的智能,故对有些病人则难以使用。因此,决定了它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有一定的限制。
五、生活事件量表(LES)
LES共65个项目,包括职业、学习、婚姻和恋爱、家庭和子女、经济、司法、人际关系等方面常见的生活事件。每一项的评分以我国正常人(常模)的调查均值计。鉴于年龄是影响对生活事件估价和反应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常模分成若干年龄阶段;青年(18—29岁),中年(30—49岁),更年(50—59岁)和老年(60岁以上)。根据受检查的年龄组别,可得出相应的生活事件单位(life event unit, LEU)。
LES(生活事件量表)包括急性生活事件,而持续的刺激并不包括在内。在应用本量表时,可将调查时限内发生的生活事件,在常模表中查出其相应LCU,然后累加,得到LCU总值。后者为主要的统计量,有助于心身疾病的病因调查和了解。
思考题
1.        试述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的基本要求
2.        应用心理测验应注意什么问题?
3.        根据已学的知识(或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在医学科学研究与实践中心理测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