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再见手语:和谐世界呼唤负责任的人口增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02:16
 和谐世界呼唤负责任的人口增长穆光宗2011年11月14日12:13   来源:《学习时报》    联合国预测2011年10月31日是全球人口达到 70亿的日子。联合国统计显示,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个多世纪,从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2年,而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人口增长与地球容量的关系长期为人关注。

  现实的人口总归是分布在不同的生存体系中,地球可分出大小不等数量无限、参差不齐的人口承载力。在理论上,有环境人口承载力,也有社会人口承载力;有封闭系统人口承载力,也有开放系统人口承载力;有时点人口承载力,也有时期人口承载力;有养活标准下的人口承载力,也有养好标准下的人口承载力;有生存维度的人口承载力,也有发展维度的人口承载力。地球人口承载力是一个多视角的概念,有巨大的弹性和张力。在原生态环境,需要讨论的是自然环境人口承载力,人口与环境关系比较直接;在社会与自然复合环境中,制度、技术、观念等会决定资源的采集、开发、利用、分配与转化,人口承载力会出现不同方向的变化。

  地球不是为人类而诞生,也不会为一个物种的存亡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地球46亿年的生命史中,人类的诞生是几百万年的历史,人类从来就不是地球的主人,而是居民,在历史长河中也是过客,主宰地球命运的是宇宙生灭的大规律。如果说人口增长将“压垮”地球,这是痴人说梦。地球不会因人类不明智的活动而崩溃,但人类的不敬的确会招致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也就是说,人类活动会影响地球生态变迁,反过来会影响人类命运的走向,到底是“可持续发展”还是“寂静的春天”?

  实际的人口承载力是“环境对人类的制约力”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力”两种力量相互博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结果,区域人口承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人类人口的增长逼近环境承载力的极限,死亡率和迁移率就会成为人口数量的调节机制。除了人口学机制外,调适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还有社会学机制——降低生活水平机制、资源集约性使用机制和资源竞争性开发机制,以及经济学机制——资源循环利用机制、资源价格上涨机制、替代性资源生产机制等。全球人口数量从增加到减少的拐点会出现在遥远的某个时点,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1世纪末世界人口还将增长到100亿甚至更多,这取决于人类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对变化,对未来的预测则取决于对生育率和死亡率参数的设定,所以拐点也是假设的结果,真实的拐点则要看人类人口的未来增长史,需要历史来验证。

  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已下降到 19%,正在发生结构性巨变。在全球人口攀升的同时,扑面而来的少子老龄化、独子老龄化甚至无后老龄化,以及老年高龄化、高龄空巢化、空巢无助化等问题交织出现和接踵而至,使中国不得不面对“人口生态失衡”、“人口结构断裂”的严峻挑战。巨大的人口亏损问题使中国陷入“人口内爆”的困境,超低生育率趋势预示着弱持续甚至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前景。中国在严格人口政策约束下实现的低生育率所带来的巨大“人口亏损”——如适婚女性人口短缺和年轻人力资源供应短缺等——破坏了人口的生态平衡,阻滞了人口优化发展的方向和步伐,将导致经济发展的衰退和社会的不稳定。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目前大约70%的人口在15岁到59岁之间,但与此同时,少儿人口的比重越来越低,目前,0―14岁人口仅占 16%,预示着今后劳动力数量将显著下降,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面对巨大的人口亏损,我国的人口政策需要反思和自我调整,朝人权保障、家庭友好、城乡统筹、男女平等、国防安全、人口优化、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还权于民和造福于民相辅相成。

  人口城市化是新世纪的人口发展方向,带来了人口的集聚和离散的双重变化,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再分布运动,同时也带来了文化、资金、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流动,但也挑战了人口变动与资源环境的互动关系。“过度城市化”可能同时带来城市人口的超载和农村人口的萎缩,这与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的理想构成了悖论。城市人口的超载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降低了幸福指数。所以说,人口城市化虽然是现代化的必然方向,但也要循序渐进、有序适度,地球需要健康、绿色、和谐的新城市化战略。

  我们需要以科学的人口观、积极的人口观、发展的人口观来看待地球和人口的关系。不同的挑战却需要共同的负责任的应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是地球的栖居者,也应该成为地球生态的保护者。人类是地球的儿女,享受了无穷的“地球之爱”;地球是极其复杂的生命体系,人类的“生态位”最高,所以“生态责任”也最大,人类既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促进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让地球享受崇高的“人类之爱”的回馈。毫无疑问,负责任的人口增长是亲生态和亲道德的,也是人类友好和家庭友好的,应该有助于地球居民的和平相处和人地关系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