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离别的歌词:你听,多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32:23
你听,多美”命题作文写作指导与精彩例文

  学生两篇作文暂未输入

一、关于审题与立意:

本次作文考查采用的题型为命题作文,题目是“你听,多美”。文体不限。
      ①审题的关键词是“听”和“美”二字,“听”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听”也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美”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美”可以是自然的美,可以是社会的关,也可以是生活美的或艺术的美等等。文章重在表达审美享受的过程:即为什么美,美在何处。“你”显示了文章所要使用的人称,可以具体有所指,也可以泛指,表示了一种共享。整篇文章应表达对所听对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②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故事、教诲、音乐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      ③对美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美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美”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二、关于评分:
      ①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内容丰富,富有审美情趣或进入较高的审美境界,可从65分切入。语言精彩的,最高可判70分。要落实“发展等级”中的12条细则,准确赋予“发展等级”分;要发现好文章,敢于打高分。    ③立意准确,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若结构、语言任一方面有鲜明特色的,可从58分切入。    ③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可从52分切入    ④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体现题旨的某一方面(只写“听”或只写“美”)只是贴了标签,没有表现出美在何处,缺乏真情实感,可从46分切入。    ⑤若曲解题意,立意偏颇,或全文与“听”、与“美”毫无关系的,最高不超过42分。一篇文章中,有部分文字偏离题意的,可从42分切入。⑥立意不准,且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最低分可判20分。    ⑦如写成“他”听、“我”听的,最高不超过58分。    ⑧胡编乱造、抄袭套作的,在20分以下判分。

三、我写作文《你听,多美》许锋

要写作文,首先得确定文体(记叙文、议论文等)如果要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但考场作文,写好一件事,蛮难。于是,我选定写议论文。

其次,要审好题。题目的范围很大,一定要从中挖出明确而范围小的话题。我侧重“听”,理解为一种人生态度——亲近、发现、感受身边的美。

我草草列了一些提纲,很乱,像“帕瓦罗蒂”“翡冷翠山居闲话”“进入宝室,没有所得”

从乱中找到一些典型的例子。第一,徐志摩闲适地聆听大自然之美;第二,毛泽东在战乱中从容地赏江山(引用些诗剧句);第三,宗璞发现“紫藤萝瀑布”之美,感受没的熏陶等。连缀成文时,要有过渡段或点明中心的句子,语言自然美。

当然,开头、结尾得扣题。所以在结尾,我呼应了一下题目。这就是我构思的过程,这样写出的作文一定会符合要求。

四、范文

,多

听雨,是一种享受。

淅淅沥沥的小雨,劈劈啪啪的中雨,哗啦啦的大雨,雨是天生的音乐家,这世界万物都是他的乐器。雨打在玻璃窗上,窗子便清脆地唱起歌来;雨打在翠绿的芭蕉上,芭蕉树便迈着沉闷闷的步伐跳起舞来。诗人们也爱听雨,《春晓》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李清照睡意未消地吟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义山更是极爱雨声的,他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听琴,是一种体验。

我极爱听古筝,坐定筝前抚一曲《渔舟唱晚》总能让我的心宁静起来。手指在琴弦上徘徊,勾、托、抹、颤无不意韵十足。音乐从指间流出,时缓时急,时悲时喜,于是心也体验着悲喜。《香妃泪》中几声“滴泪”琴弦“啪啪”,我的心也像在流泪一般,弹着弹着,我的泪也会滴在琴弦上,砸出悠远的声响。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曲琵琶音,司马春衫湿。音乐里有人生,生命中有音律。

听生命,是一种宁静。

从初春的鸟啼,到夏季的鸣蝉,秋日里有寒鸭戏水,冬季里有雪橇狗的长嗥。还有每天清晨打鸣的公鸡,每天傍晚咕咕鸣叫的青蛙。生命的生机与可爱把大自然装点得更加迷人。还有医院里初生婴儿的啼哭,那样的有力,传出好远。一个婴儿的啼哭,可以拯救一个生命,屠格涅夫年轻时,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就在他闭上眼时,听到了旷野中婴儿的哭声,这让他停住了脚步,本向生命的怀抱。

听心灵,是一种美德。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只给了我们一张嘴巴,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聆听别人的心声,聆听心灵的和鸣。学会了聆听,便少了许多误解;学会了聆听,便少了许多争辩。听一颗真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听一颗善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有了落脚点;听一颗美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如鲜花般绽放;听一颗智的心灵,我们的心灵也环绕着智慧的灵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为听众。世界的音响有千种万种,或许尘世的喧嚣蒙住了你的耳朵,但是你要用心去听。你听,多美!

你听,多美

一连几天的绵绵细雨,夹杂着风的呼啸,秋意忽然间弥漫了整个世界。

站在教室,望远山湮没在一片灰蓝色的背景中,想,家门口的那座山头也该是这样的吧!

秋雨打在松枝上,顺着斑驳皴裂的枝干一滴一滴,最后渗入泥土。那里,没有雨打屋檐的啪啪声,却是沙沙、沙沙,轻细而温柔。秋风在松枝间穿梭,枝条舞动着,伴着呼呼的音律。这一切的声音在经历了燥热的夏季后,听来凉爽而湿润,如听一只久违而又让人思念的曲子,美丽迷人。

风风雨雨之中,食堂门口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两天不冷吧?我给你送了几件衣服。听说食堂的菜不好,我杀了个鸡给你带来了。牛奶喝完了吗?我又买了一箱,这一次是你最喜欢喝的那种……”食堂里,顶着一头的水珠,妈妈不停地唠叨着,而我也早已习惯了,不需要做任何回答,此刻只需回归一个小女儿娇憨的本色,细听这连珠炮似的轰炸,溢满了爱。

短暂的相逢就像别离的序幕,为我卸掉一身的物资后,妈妈撑着伞,越走越远,渐渐淡出我的视野,风声呼呼,雨声嗒嗒,像一首配乐诗,美丽而温馨。

站在校门口,在一片灰蓝色的背景中,想,家门口的那座山头也该是这样的吧!我可以听见从那儿传来的一段对话,一场秋雨一场凉啊,我还是趁早织毛衣吧!”“为什么不买一件呢?织起来很费时间的,你膀子又经常痛。”“织的暖和,我女儿最怕冷了,又会感冒,一感冒十几天,太难受了。这段对话讲了一年又一年,我便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过了一年又一年。这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那个被称作妈妈的人为这一个称呼付出了我承载不起的辛劳和牵挂,并且还将继续。

几天前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叫《落叶是疲倦了的蝴蝶》,才似乎更明白了些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天下的公理,子欲养而亲不待却是为人子的在人世间最大的遗憾和痛苦。所幸我明白得还不晚,拨通家里的电话——————”,你听,那山里的声音,在这突来的秋声里,更暖、更美。

你听,多美

当清晨的第一缕微风轻轻摩挲着柔嫩的叶片,叶子们轻微的、咯咯的笑声,你听到了吗?当夕阳收拢它最后一丝光芒的时候,蜜蜂们满载而归,各自炫耀着自己的收获的甜蜜的嗡嗡声,你听到了吗?当下第一阵霜,蝴蝶们蜷缩在某个角落在瑟瑟发抖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海伦·凯勒曾说:有视觉的人会比失明的人看得更少;有听觉的人会比聋哑人更听不到世界的声响。

她说的对,因为拥有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着漠视或者无用。你会说:我听得到的,我会听工地上吵闹的大吊机在没日没夜地工作;我会听到马路上该死的汽车的喇叭嘀嘀响个不停;我会听到人们之间不礼貌的讲话声……可是,这算什么听到的呢?就像宗教的本意是救赎而不是中世纪黑暗的屠杀,就像原子弹的本意是为了防卫而不是造成广岛的废墟,听觉的本意是为了感受世界的美好而不是让人心烦意乱。

没有听觉的人也是可以听的,只要他的心还在。他的心还在,那么它就会轻轻抚摸着一朵睡莲花的骨朵儿,等待花开放的瞬间,听到睡莲花开的声音,等待着那一瞬他的心因惊喜而微微颤动的声音。既然聋人也可以听,那我们正常人干吗不好好运用我们的听觉呢?

有时候,我们听不到,是因为我们不屑于听到。人类啊,这万物的灵长、行为的天使,总是过于骄傲。站得高了,就把俯身的快乐给忘了。小时候,也许我们会乐此不疲的趴在地上,把耳朵贴进一个蟋蟀洞,听那蟋蟀抖动着琴弦,一展歌喉。长大了,人就忙了,可是,不妨多抽出时间俯下身来,把人着高贵的身份降下来,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部分,去珍视一只蝉在阳光底下的树枝里对生命的颂歌。

听说有一眼泉叫洗心泉,意为将心中的污秽涤荡干净。也许,我们还需要一眼洗耳泉,洗去充斥在我么耳朵里的一切喧嚣、一切嘈杂、一切争吵,将平静、安宁与感激洗进我们的耳朵,然后让这份宁静顺着血管住进心脏,不再搬家。也许这样,我们就会感恩于生命的美好,听到生活的美妙。

不在淡漠,不再骄傲,怀着一颗童心去生活,就会发现原来兔子啃草的声音也很美好。

风拍柳絮、雨打芭蕉、毛打呼噜、鱼吹气泡,你都能听到,你真只会情不自禁地说:你听,真美!

你听,多美

当四下变得安静,人的心也归于宁静。或许像彩虹的七色光混合后变得无色透明,各种美妙的声音汇合之后就成了安静。安静,是最美妙的声音。你听,安静多美。

听到安静。安静并不是悄无声息,一片死寂,而应是有自然的声音。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正是如此,分明是蝉声与鸟鸣,但人却能感受到安静,这就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人的叨扰。在没有旁人时,坐在大树下,听着微风拂动树叶的声音,就能感受到安静,听风声和叶声混在一起,仿佛是在听大树哼唱自己熟悉的童谣——童年的一切是那么美好。泉水叮咚作响,响声在山谷中回荡,也能让人感受到安静,侧耳倾听,也像是在听一支歌,一支动人的歌,诉说着山里的传说。所以,不要曲解安静,用耳朵带上心灵去听,去感受安静中的声音。听到安静,安静真美。

听懂安静。安静偶尔也会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但又有几人能听出其中的真谛。在和平年代,我们的人民军队总坚守着一种安静。站岗值勤时,无论严寒酷暑,战士们都不会发出丝毫声音,年轻的战士把自己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仔细去听,你能听到执著与坚定;军队行军时,战士们脚步轻盈,步伐一致,只能听到像风一样的声音,仔细去听,你能听到纪律与默契;集体就餐时,食堂里却很安静,没有那种碟盘相碰的响声,只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那是不可避免的咀嚼声,仔细去听,你能听到秩序与自律……安静的背后有许多许多,在听觉上是留下了一片空白,但在人的精神上却十分丰富。当读完此时无声胜有声时,你会更清楚地认识到,一段美妙乐曲后的安静时刻甚至比音乐更具美感,让人久久回味,这便是听懂了安静里的美。安静是美的,感受这美,需要耳朵及心灵。听懂安静,安静真美。

守卫安静。人学会去听,但似乎又没有安静可以去听。喧嚣的城市,一切都显得那么嘈杂,听得到安静简直成了一种奢望。所以,当节假日来临时,人们纷纷离开城市,去别的地方寻找安静,但到了向往的安静之处时却发现,那里已是人满为患。守卫安静,已成了燃眉之急。当我们被喧嚣与嘈杂吵得心烦意乱时,是否想过,这一切因谁而起?想听大树唱自己儿时的童谣,那就放下手中的电锯;想听泉水的歌声,那就不要用污水去浸染他们的歌喉;想听鸟儿的歌唱,那就还给他们蓝天……想要听到安静,那就必须靠我们自己去守卫安静,留住安静,让已消失的安静再回来。让我们守卫安静,再去听,安静真美。

在浮躁的时代,安静需要被听到、被听懂、被守卫。让我们一起守卫安静,让我们的耳朵带上心灵去听到并听懂安静。

当心中和身边都有那一份安静,人人都会说:你听,这世界如此美好。

你听,多美

海伦·凯勒告诫我们要珍视上帝赐予我们的感官,要努力地运用它们去丰富人生而不可做一个麻木的、将上帝赐予自己的这些礼物视为理所当然的人。

我很庆幸自己不是这样一个麻木的人。而在所有感受大千世界的方式中,最令我着迷的是聆听。

从小,在许多同龄人还不知道这个地球上有一个叫德国的地方时,我便开始聆听贝多芬、海顿、巴赫。当然,那时的自己只是在用情绪体会音乐而不会有太多的思考,但这对于我确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培养了一个人去聆听的兴趣和善于聆听的习惯。

后来,我试图去用文字、图画去诠释甚至代替音乐,但我发现我做不到,有时是因为想不到用什么文字或画面可以表现音乐,有时又是因为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情境下给人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于是,我想这也许就是音乐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吧,因为它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和阅读、电影等一同成为了我丰富自己人生的无法替代的方式之一。

是因为《马赛曲》,我开始认识那个激情永不衰竭的法兰西;是因为《蓝色的多瑙河》,我开始了解那个高贵典雅的奥地利;是因为《1812年序曲》,我开始品位大气豪放的俄罗斯……是音乐帮我打开了通往世界各地的门,是音乐让我与远隔重洋的世界有着精神与心灵的联系。

《高山流水》的空灵,让我体会到了古圣贤的淡泊与智慧;《十面埋伏》的急促,让我仿佛置身金戈铁马的古战场;《阳关三叠》让我看到了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背后隐藏的友情的真挚与浓厚香醇……是音乐帮我打开了通往自己民族文化宝库的门,是音乐让我为自己民族的文明而倾倒。

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到韩德尔的《弥赛亚》;从海顿的《创世纪》到贝多芬的《庄严弥撒》;从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到肖斯塔柯维奇的《第七交响曲》;从爵士乐到蓝调布鲁斯;从猫王到甲壳虫……是音乐打开了通往过去的门,让我看到了各个民族、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融的过程。

事实上,音乐并不只限于这些,音乐无处不在,只不过这取决于你是否善于聆听。春天鸟儿在枝头的吟唱;夏天打在窗户上的雨点;秋天瑟瑟秋风中枝头即将落去的叶子;冬天寒风中缠绕着的枯枝……老人们说的故事是史诗般的歌剧;学校里琅琅读书声是整齐的合唱;恋人的私语是缠绵的提琴二重奏;母亲关切的话语是宁静安详的摇篮曲……

怀着感恩的心去聆听这个世界吧,我们应该感谢上帝赐予我们这样神奇的礼物。

当我们用自己善于聆听的耳朵发现了美,告诉身边的人:你听,多美……”

附范文评语

1、【评语】本文采用层进的结构,由浅入深地表达了人类在倾听自然、生命和心灵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倾听、感悟水乳交融。结构的整饬,体现了作者思维的严密;拟声词的使用,增加了语言的乐感;唐诗、宋词以及文本内容的加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64分)

2、【简评】本文真切自然,如一缕清新的风吹过阅卷老师的心田。且情景交融,最后你听,那山里的声音更体现构思上的亮点。评分66 

3、【点评】这篇文章的作者深刻思考了的意义,在作者看来,听觉的本意是为了感受世界的美好而不是让人心烦意乱。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新意及深度,是文章的精彩之处。谈到很多人对于听觉的漠视,作者别出心裁地由洗心泉联想到洗耳泉,既为行文提供了便利也给全文增色不少。本文的另一个特色是,作者很善于运用课本中的材料,我们能从中看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意大利蟋蟀》的影子,这一点值得广大考生借鉴。评分:66

4、【点评】在以《你听,多美》为题的命题作文要求下写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是不多见的,在文体的选择上,作者就占了先机;在文章的立意上,作者选择了听安静,安静真美这个与众不同的中心论点,别的同学往往会就题目写某种声音多美,既而去听,而本文却反其道而行之,写了安静,这就又略胜一筹;在行文结构中,从听到安静听懂安静再到守卫安静,层层递进,符合议论文层进式的规范且思考较为深刻,这又是一处亮点,所以,获得高分在情理之中,立意新颖,结构清晰,思考深刻是获得高分的捷径。评分:66

5、【点评】丰富的音乐知识是本文成功的关键。平时的点滴积累与广泛涉猎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之一。作者对音乐含义的理解也极具个性化。评分: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