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辉:四科教学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16:25

依据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

案例 1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从实验观察中提出研究问题。

教师在一杯水里连续加几勺食盐,这样一直加下去,食盐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食盐能无限地溶解在这杯水里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溶解的初步认识,他们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设问:如果你认为不会,那么这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呢?学生进行猜测,回答各不相同,那怎么办呢?

有了问题,我们就得思考一下具体做哪些工作呢?如进一步明确问题、准备材料、确定方法步骤等。为使探究活动更具目的性、计划性,我们把“事先想”的内容记录下来,想好了才能更好地做。

二、根据问题讨论,学习制订研究计划

为了使学生把思考和讨论的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写成计划,教师出示“计划”的模板:

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准备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员的分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组学生群策群力写计划,学生劲头十足,一丝不苟,俨然一副“小科学家”的样子,在全班交流中,教师重点从以下方面加以引导:

1 )、“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中,一杯水指多少的水?不同的杯子放的水多少不同,即使相同的杯子放的水也不一定相等。这是本次实验的第一个变量,必须统一标准,确定一个标准量。课堂研究时可以用 50 毫升的水。

2 )、准备的材料有哪些呢?为了体现科学材料的生活化,可以选择一次性杯子、筷子、勺子、尺等。

3 )、小组如何分工呢?引导学生在这个实验中可以分为:一名材料员、二名实验员、一名记录汇报员,分工合作,明确职责,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4 )、方法和步骤如何?在这个实验中,一勺盐是多少又是一个变量。教师强调取一勺盐为一平勺,用尺子把高于勺子边缘的盐轻轻刮去,实验前教师应做示范。同时让学生明白,必须在溶解了第一勺以后再加入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并及时做好记录。

三、执行研究计划,做好实验记录。略

四、汇报实验结果,反思实验过程。略

案例评析:

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案例《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单元的一个内容。这位老师把这课的目标与任务定位在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初步学习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让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这对于提高他们科学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这位老师主要运用了实验、观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研讨等教学方法。一个观察实验轻松引出了要研究的问题。接下来学习制订计划的教学重点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制订计划的基础。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交流、研讨可以利用已有知识经验逐步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分工和合作等,从而逐步学会制订计划。这样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实效性。

案例 2 :苏教版《认识液体》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在教学“不同的液体粘稠度不同”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课堂是这样呈现的:

师:刚才有同学说蜂蜜特别粘,流淌得特别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四种液体(牛奶、蜂蜜、酱油、食油)流淌的快慢呢?

生:摇一摇

生:晃一晃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几秒钟后,老师展示一个木板斜面)老师这里有一斜坡,下面有一条终点线,把四种液体从上面一起往下倒,谁最快到达终点的就是冠军。老师喊 123 就一起往下倒。

(老师发出口令,每组四个学生分别拿着一只装有液体的烧杯往斜面上倒,有的学生动作慢一些,没有同时倒液体;有的学生倒的液体多一些,液体的量不同。)

案例评析:

案例 2 中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探究问题“不同的液体流动的快慢一样吗?”,教师要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亲历科学活动的过程。从本案例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并没有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表达出教材的编排理念,虽然注重了学生的动手做,让学生通过实验法验证“不同的液体流动的快慢不一样”。但教师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当学生一时想不出比较液体流动快慢的方法时,教师没有通过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研究的方法,而是急于把教科书所呈现的方法教给学生,简单的采用了讲授法,牵着学生完成“菜谱式”(不允许学生选择决定)的实验活动,完全体现不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新课程倡导“像科学家那样搞研究”,因此,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技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们从这一案例中看到,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考虑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性问题,也就是控制哪些变量、如何控制变量,如四种液体的用量、开始流淌的时间等,其结果是学生的活动似乎是热热闹闹的,场面很好看,但学生根本没有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究得出得结论也是不可靠得。实际上,只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相信学生一定能想出很多有效的方法,并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对比实验是需要控制变量的,这样才能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所以这个案例中的老师假如能很好地把探究性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研讨等教学方法匹配在一起,那也就不会出现老师直接告诉实验操作方法和学生操作错误的问题了。

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案例 3 :《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①同学们,今天我 和卢 老师打乒乓球,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谁 能帮 老师想办法让它鼓起来?

②教师演示:把乒乓球放热水中一烫就鼓起来。

③讨论:看到这种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让学生发散思维自由想办法,教师不加评论。教师根据教室现有条件可选择用热水方法亲自试一试。

1 、提出问题:为什么乒乓球用热水一烫就会鼓起来?

2 、启发思考: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乒乓球鼓起来的?

要弄清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你认为应该先解决什么问题?

  3 、猜想假设: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大胆猜想,如,可能是球内气体受热膨胀把皮鼓起来,也可能是球的外皮膨胀变鼓等。学生的想法不见得只有这两种,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

学生:先解决气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 、指导探究

①各组实验桌上有老师和同学们准备的各种材料,对于这些材料你有什么不认识、不清楚的吗?

②请各小组利用这些材料自行设计实验研究气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 、自行探究

①学生质疑

②学生根据所给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计划,并亲自观察实验。

 6、组织研讨:你是怎样做的实验?看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你设计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7、分析研究:每个同学搜集并整理在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并把自己的所看所想先在小组内交流,在全班交流。

  8 、引导归纳: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解决问题;既然气体、外皮(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到底是谁的膨胀才使球鼓起来呢?

    9 、得出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学生讨论并实验:可以把漏了气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发现不会鼓起来,从而证明是球内气体把外皮胀鼓的

 案例评析:

 本案例采用了典型的引导——探究法,气体的热胀冷缩这一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感知,提供给学生较多的有结构的材料,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更多的让学生自行探究,完全可行。案例 3 中的探究法采用的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当然根据不同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探究法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下一个案例就属于这种情况。

 案例 4 :《蚂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出蚂蚁的身体特点。

2 、通过学生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具:放有蚂蚁的杯子、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小塑料泡沫块、纸条、画笔、毛笔、水槽、烧杯、小红纸等。

教学过程实录:

一、揭示课题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捕捉几只小蚂蚁,你们捉到了吗?

生:捉到了。

二、引导探究

师:你们是怎么去捕捉的?

生:我用饼干来引诱。

生:用糖块来引诱。

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也捕捉了许多小蚂蚁。现在老师请你用笔画一只小蚂蚁,你行吗?

生:行。

师:好,我们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好的小蚂蚁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学生画蚂蚁,然后到黑板贴蚂蚁)

师: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

(评:教师这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们捕捉来小蚂蚁到底是怎样的?促使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

师:那么我们看看捕捉来的小蚂蚁?

学生观察小蚂蚁

师:哪位同学代表小组来说说。

生:小蚂蚁有八只脚。

生:不对……

师:看来,小组间同学出现分歧了,是不是在观察中碰到困难?

生:是的。

师:什么困难呢?

生:蚂蚁很小,看不清楚。

生:蚂蚁还要爬来爬去,很难看清楚。

(教师板书:太小、乱爬)

师:怎么办呢?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想出一种方法就在纸上打一个“☆”,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而且好。

评:问题不是老师给的,是学生自己在观察中生成的,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去探究)

师:你们小组得几个“☆”?

生:得了三个“☆”

师:有没有比他们得到更多一点的组?

生:我们组得了八个“☆”

师:比他们得到还要多的组有吗?没有,那请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最好的三种方法,其他的组听仔细,有没有说到你们的方法,如果没有,一会儿你可以来介绍。

生:第一种方法是拿食物来引诱它,不让它乱爬。第二种方法是用毛笔上的毛夹住蚂蚁,然后用放大镜来观察。第三种方法是用胶水粘住蚂蚁来观察。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请你们小组说说。

生:把小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上观察。

生:把放大镜直接盖住杯子来观察。

(评: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开了学生的思维。从实际情况看,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和想象是很丰富的,不可限量的,这是教师意想不到的)

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这里就有这样的观察器具(出示)它叫昆虫观察盒,只要把小蚂蚁放在里面,便直接可以观察了。现在,我们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观察方法。需要的器材请各组小组长选择领取,看看蚂蚁到底是怎样的?它有多少节?多少脚?脚长在哪里,观察到的结果可以画图,可以用物体或用语言等来表达。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参与活动

师:谁能代表自己小组说说小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生:蚂蚁身体分三节,而且有三对足,头上还有触角。

生:是四节。

生:(多数同学)三节。

师:其他组呢?

生:我们认为蚂蚁的身体是这样的。他们把观察中画的画贴到了黑板上。

师:有意见吗?

生:触角太多,而且短了。

生:不对, 3 对足应该长在胸部。

师:那你来替他们改一下。

(学生改画,全班注视)

师:有没有用搭火柴的方式来表示小蚂蚁的?

(指点)请你们到幻灯机上来摆一下。

(学生搭蚂蚁,全班注视)

(评:学生经过探究,设计出许多观察蚂蚁的方案,教师适时提供 自助餐式 探究材料,各小组在尝试中找到了比较好的观察方法。在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上,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真正地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习的多元化、自主化。)

三、课外延伸:略

案例评析:

这个案例课题为《蚂蚁》,主要对蚂蚁进行观察,想办法解决在观察中遇到的困难。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它的这个设计过程没有像案例 3 那样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而只是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贯穿始终,并且穿插了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交流研讨法、评价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直与合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探究观察小蚂蚁的方法中,学生围绕解决初次观察中生成的问题,老师给学生较多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在老师的激励评价之中,讨论非常热烈,许多同学都自信地举起了小手。从他们的汇报来看,他们的确设计出了许许多多观察蚂蚁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也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在学生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进程中,教师适时提供“自助餐式”探究器材,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自主的余地,个性化的选择,实现了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新式化。在观察结果的表达上教师同样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依据教学允许的时间选择教学方法

案例 5 :教科版四上《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编排了一系列活动:( 1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2 )面粉在水里溶解了;( 3 )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如果按照教材的呈现顺序采用分别观察沙子、面粉、食盐在水中有什么变化,再分别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子、面粉、盐从水中分离出来,由于缺乏对比,学生不容易观察到更多的现象。由于过滤沙子和面粉的时间比较长,很多的时间就在等待中浪费掉了,而教学过程中的交流、质疑、共同探讨的时间因此大大减少。有一位张教师在教学时对教材的活动重新组合,采用比较的方法设计这些探究活动,把沙子、盐、面粉放入水中,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学生就比较容易发现三种混合物的不同;从水里分离沙子、盐、面粉的实验也同时进行,做完后让学生根据滤纸上的残留物来判断分离的是哪种物质的混合物。

案例评析:

张教师的教学体现了实效性。一节课只有 40 分钟时间,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组织学生探究 3 个有一定操作难度的活动,显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张教师对活动进行重组,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采用多个实验同时对比进行,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开展讨论、交流、质疑,这无疑是张教师教学这一课的亮点所在。张教师很好地把比较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交流研讨法匹配在这堂课中。特别是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得活动的开展更直观、更省时,更便于学生主动掌握溶解的概念。

再如教科版三上第一堂起始课——《我看到了什么》的教学,教材一共编排了五个有结构的小活动:

①我看到了什么?(图:一棵大树)②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③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④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⑤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这五个活动的教学主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初步认识观察的方法,然后自觉利用观察方法去观察大树的更多的特点。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可以根据教学允许的时间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既可以用两课时进行教学,也可以用一课时。前者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第一课时在教室里开展上述五个有结构的小活动的教学,可以采用观察法、思考法、讨论法、交流法进行教学,活动①用观察法,活动②、③用思考回忆法,活动④、⑤用讨论交流法,从而让学生明确观察的任务和观察的方法。第二课时带领学生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进行实地观察,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并帮助学生完成观察记录。后者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先创设情境用研讨法明确观察的方法,研讨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然后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大树,获得大树的更多的特点。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 知识水平、实验技能、学习兴趣、发展水平等 ) 选择教学方法

一、依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

案例 6 :教科版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片段

1 、制造声音,说说你是怎么制造声音的?(这是学生已有的认识。)

2 、既然你们都会制造声音,那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提出假设,可能是敲打、碰撞、弹、拉、拨……产生的。)

3 、对“尺、橡皮筋、鼓”发声和不发声的探究

尺弯过来没有声音,弹一下有声音;橡皮筋拉一下没有声音,拨一下有声音;鼓按下去没有声音,敲打一下有声音,现在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意识到声音并不仅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因为外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振动,把学生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4 、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有什么办法观察到振动?

(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学生借助媒质(纸屑、泡沫塑料、米粒等)和通过感官更清楚地观察到了振动,进一步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案例评析:

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绝大部分学生的认识停留在声音是由碰撞、敲打、弹、拉、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怎样把学生的思路从仅仅关注外力的作用转移到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上来?这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案例 6 采用先让学生猜想,再指导学生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究,然后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再次探究,得出结论。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降低实验的难度,灵活运用实验法在这里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

二、依据学生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 7 :《淀粉的踪迹》教学片段

老师在和学生一起认识了碘酒的特点以后,开始如下的教学:

师:让我们来熟悉一下碘酒特有的气味,同时做一个用碘酒消毒的工作。上课前,大家把手洗干净了吧 !

生:洗干净了。

师:可是,皮肤上还是有细菌的。如果用碘酒涂一涂,就把这些细菌杀死了。现在请大家用棉签蘸一点碘酒,涂抹在任何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指背、指肚全部都涂抹上碘酒 ( 教师边说边示范 ) 把上面的细菌全部杀死,彻底地消消毒。然后把棉签放在烧杯里。

( 各小组开始涂抹碘酒消毒,干得很认真。 )

师: ( 举着自己的已经消过毒的手指问 ) 干了没有?

生:没有干。

师: ( 来回晃动手指示范 ) 动动,动一动。干了没有?

生:干了。

师:碘酒是酒精里面加一点碘制成的。现在酒精蒸发了,干了,剩下来的就是碘这种东西了。看看碘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的,黄的。

师:红的吗?

生:棕黄色的。

师:不是红的。下面,老师请你们做一件事。我给每个小组发一点米饭,请你们每个人先拿一张白纸,再用这两只消过毒的手指,捡出 5 粒米饭,排列在白纸上。有两个要求,第一,米饭粒要排放整齐,第二,别把米饭弄脏了。听清楚了?

生:听清楚了。

 ( 教师给各小组分发米饭,孩子们认真地捡数着饭粒,随即几乎全都发现米饭和手指上的颜色变化了,惊异的、议论的、兴奋的、举手的都有。举手的越来越多了。 )

师:有什么问题呀?

生: ( 一齐叫出声 ) 颜色变了。碘酒变成紫色的了。

师:究竟什么问题呀,我没听清楚。

生:碘酒变成紫色的了。

师:米饭还干净吧?

生:不干净了。

生:也变紫色了。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 没有人举手了。 ) 手指上的碘变紫色了,米饭变紫色了,这实际上还不能算问题,这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为什么会变成紫色?

生:这个一碰上米饭就会变成紫色。

案例评析:

这个教学片段很好地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谈话法, 老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制造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萌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起到了渲染探究氛围的作用。

三、依据学生思维特点,发展水平

案例 8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片段

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空气是否占据空间问题的探究后,老师组织学生开始了交流。课件出示科学报告会字样,营造出科学研究的严肃、庄重的气氛。

A 小组上台发言:“我们在矿泉水瓶口套上气球,一按瓶子气球就鼓起来了,这样就证明了原先漏斗的水流不下去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师:“他们组这种方法,你们认为可以吗?接下来我们进入科学答辩环节,由你们进行评判,你们想问什么问题,就只管自己站起来,注意不要同时好几个人站起来讲,这样会听不清楚。”(老师与学生们坐到了一起,显示了老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激烈的唇枪舌剑就此展开了。

一位学生:“为什么这样设计就能够证明?”

A 组:“因为空气原先占据了瓶子的空间,而一按瓶子,瓶子的空间变小,于是,一部分空气无家可归,只好离开瓶子,刚好气球套在瓶口,于是空气就把气球弄大了。我们的回答你们满意吗?”

4 人分别补充,才说完整。)

一位学生:“不是很满意。”

A 4 位学生在台上沉思了一会儿,只见其中一位学生吹大了一个气球,然后说:“你们看,气球只有用气吹才会变大,是吧!(再将气球套在瓶口,按瓶子。)现在一按瓶子,气球也会变大,说明因为有空气吹进了气球,而这些空气原来在瓶中占据瓶子的空间。”(小小年纪,居然想到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一位学生:“你们是受什么启发,想到这种方法的?”

A 组:“(沉思了老半天,一位男生站出来)我们不断地试,突然灵光一闪就想到的。(科学研究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请问,我们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吗?”

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 B 组上台发言:“我们组将纸巾放在矿泉水瓶口,并将瓶口朝下,竖直压入水中,小心将瓶子拿起,纸巾不湿,这也证明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一位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就能证明呢?”

B 组:“因为空气占住了瓶子空间,水无法进入瓶中,所以纸巾不湿。”

一位学生:“我认为理由不充分。”

B 组(沉思了一会儿):“我们认为我们这样回答已经理由很充分了。”

师:“我想问一下好吗?(老师是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加的。)下面同学说你们理由不充分,你们准备怎么办?”

B 组(沉思):“我们请求 F 组支援。”(答辩是在平等合作的氛围中进行的。)

F 组:“我们有另一种解释,如果将纸巾放入瓶中,瓶口朝下,压入水中,再拿起纸巾不会湿,为什么呢?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纸巾才不会湿。当然有人会说空气看不到,很简单,将瓶子在水中侧一些,瓶口冒出泡泡,这泡泡就是空气。可见水进去了,所以纸巾会湿了。当然还有其他方法让大家看到空气,比如在瓶子上弄个小洞等方法。”

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精彩热烈的答辩一直持续着。

学生们大约想出了几十种方法:如用橡皮泥直接堵住瓶口再用手按瓶子、哨子用橡皮泥堵在瓶口等方法。

经过引导,解决了为什么漏斗里的水流不下来以及漏斗里的水怎样才会流下来等问题。

案例评析: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老师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发展水平——“学生们看到一件事物,他们的问题与想象是同时产生的……就此引导好多的问题,有好多的看法”,为学生营造了研究、交流、辩论的空间与氛围。“对教师来说,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头脑中的表象都相互碰撞、呼应起来的‘交响乐'本身,乃是教学的最大妙趣之所在。”所以这位老师采用了“科学答辩”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积极性和聪明智慧。

依据教师本人的特色 ( 善写、善说、善于用实验说明问题等 ) 选择教学方法

案例 9 :《稻谷的观察》教学片段

通过观察稻谷以后,一组学生认为稻谷是香的,另一组的学生却认为稻谷不是香的,提出了不同意见,但因为后一组同学一向是众望所归的“高才生”,前一组同学虽然确实闻到稻谷的香味,他们并没有提出反驳,课堂上出现了短时的冷场,针对这一现象, 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挑拨”过程:

师:不香的吗?那你们刚才怎么说是香的?

师:你们这么没花头的,这么快就被他们驳倒了?

1 :不,我们确实闻到了稻谷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我们组的四位同学都闻到了。

1 :可能他们的鼻子都感冒了,所以闻不到。

2 ;我们确实没有闻到,难道我们组四个人都会感冒吗?

1 :但我们确实是闻到了,可能是你们闻的方法不对吧,你们是怎么闻的,能闻给我们看一看吗?

2 :我们是这样闻的。(拿起一颗稻谷,放到鼻子边闻一闻)

1 :怪不得,我们是整堆稻谷闻的,(做闻的动作)稻谷的香味很淡的,你们只闻一颗,当然闻不出来,应该像我们一样闻。

案例评析:

教师表扬两组同学能将自己观察到的想象实事求是地说出来,并鼓励以后要用更多的方法进行观察。观点一致,众口一词的现象在科学课堂中可能有,但对有些问题应该存在不同意见时,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特别是在科学观察活动时,学生难免会有不同的见解,当一种意见占上风时,另外的潜在的不同意见可能会占下风,此时教师要善于煽风点火,使不同意见也有充分发表的机会。案例 9 中的 老师显然是一位能说会道的老师,短短的两句反问就很好的扭转了课堂冷场的现象,使学生能互相争论,最后统一了意见。老师的反问法引发了学生的争论在这里还是相当行之有效的。

依据学校的教学设备和经济状况选择教学方法

教科版四上“有生命的物体”单元中“动物怎样生活”一课,教材只提供了六张动物图片和提示观察要点,要求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如果仅仅时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在课堂内完成教学过程,那是很难达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可把这一课设计为信息交流会的形式,先提出研究的问题: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它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生活的?然后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以蚕为参照物,收集某种动物身体构造、生活环境、生长过程、繁殖方式、食物及来源、取食方式、排泄、运动方式、应激性、自卫方式等方面的图片、图画、文字资料。信息的来源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开设学校的计算机房让学生上网查找,也可以开放图书室,让学生查找文字资料。当然也可以来自课外的观察、询问成年人等;在课堂上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动物的认识,如绘画、撰文、图片剪贴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面向学校和社会,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达到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交流和表达能力的目标。  

  观点与思考

一、灵活地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

科学新教材从内容选择、组织结构和呈现方式等多个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的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学的重要形式。教材的每一课都可以展开成若干个探究活动,有的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如,(苏)《研究纸》、(河)《纸飞翼》、(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等;而有的则侧重于探究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的训练,如:培养预测能力、实验能力、数据整理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养蚕、种植凤仙花)等;有的实验侧重于对比结果,有的活动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体验,有的活动侧重于交流讨论等。根据教学的不同侧重点,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探究方式,通过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更多地采用感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意探究难度的循序渐进和探究环节的逐渐深入。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在不同班级同一内容教学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乐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如何改进,以使自己开展探究性教学的能力每学年都有提高。曾听过一位教师三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一次教时,基本按照教材呈现的活动进行,教师发现学生关注的焦点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不是盐水,在完成了“烤水”活动后,有学生提出质疑“白色的东西并不能说明它是盐。”但接下来的活动却回避了学生的疑问而去研究盐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这两个活动之间缺少了必然的联系。在第二次教时,教师把“烤水”这一活动删掉,把探究的焦点放在两杯液体是否不一样、是否不同的液体会影响物体的沉浮?这样保证了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液体与沉浮的关系,教学活动似乎很顺利地完成了。但从课后的反馈发现,学生认为只有盐水才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别的物质就不行。这说明学生对液体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的认识只停留在个别现象上,并没有建构起正确的概念。在第三次教学中,教师除了提供盐以外,还提供了糖、味精等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究,由于有死海的故事作背景,学生对盐水能使物体浮起来并不感到惊讶,当他们发现加了糖或味精的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时,他们是那么兴奋,这时他们才真正建立起物体的沉浮也与液体有关的科学概念。

三、备课中选取教学方法时进行充分预设,上课时及时调整预设,给学生的生成腾出空间。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因为预案的设计只是我们所做的一个大致的教学流程,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但学生总是在这样的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因此我们作为科学老师碰到这种情况时,应有心理准备,不能着慌,及时调整预设,改变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生成而充分考虑。

上一篇文章:小学生科学小制作集锦
下一篇文章: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小学科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