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户外 黄诚:书法技法讲义 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55:55

书法技法讲义三

 第五章  四体笔画对照练习及笔法特征
       积点画而成字,集众字而成篇。基本笔画是书法艺术形象的基础。因此,学习行书必须从基本笔画学起,本章主要介绍四体基本笔画,以供对照和练习。
       第一节  横 
       行书的横,起笔变化有逆锋、顺锋、左尖、上搭锋和下搭锋(即垂头横)五种。收笔变化有回锋、上勾、下勾三种。起笔和收笔之间一般都是中锋行笔。由此可见,行书的横通过起笔和收笔的组合共有十五种(三乘以五等于十五)。例如逆锋起笔的横,其收笔既可回锋,也可上勾或下勾,共有:推,顺锋起笔的横也有三种……;由于行书的横(竖、撇、捺也同样)种类如此繁多,所以,我们不妨将横的起笔和收笔分别介绍,这样,我们只要介绍五种起笔法和三种收笔法,读者即可自行组合,悟出十五种横的写法,既大大节省了篇幅,又突出了重点,抓住了要领。
       一、逆锋横
       逆锋起笔的横,即为逆锋横
       笔法:
       1.自右向左逆锋起笔人纸;
       1-2转笔(或折笔,如黄体)向下按笔;
        2-3 略提笔后,转笔(或折笔,如黄体、王体)侧锋向右,渐归于中锋行笔,以后进入收笔阶段。收笔时本页以回锋为例,但也可上勾或下勾。
       二、回锋横,回锋收笔的横,即为回锋横。
       笔法:
       3,承接横头起笔(本页以逆锋起笔为例,但也可顺锋、左尖、上搭锋,下搭锋)向右中锋行笔至此。
       3-4 向右上略提笔(有时也可不提);
       4-5 转笔向右下按笔;
       5-6转笔(或折笔,如黄体)向左回锋收笔。
       三、顺锋横,顺锋起笔的横,即为顺锋横。
       笔法:
       1.顺锋起笔人纸;
       1-2 乘势向右下按笔;
       2-3 转笔(也可折笔,如黄体)侧锋向右,中锋行笔;
       3.以下接横尾收笔笔法。
       四、左尖横,横头呈尖状的横即为左尖横。
       笔法:
       1.露锋,起笔人纸;
       1-2 自左向右渐行渐按;
       2.以下接横尾收笔法。
       说明:王、颜、黄均渐行渐按后即进入收笔阶段,米体也有同样的左尖横[注]但也有如本页“古”宇那样的独特的左尖横,渐行渐按后又侧锋向右运行然后再进入收笔阶段。注:见第四章“四体同部”部分的“辍·字,其“车’旁的上横就是一般的左尖横。
        五、上搭锋横,即起笔自上而下搭锋人纸的横。
        笔法:
       1.自右上向左下露锋起笔人纸;
       1--*2 转笔或折笔向右下按笔;
        2---,3 略提笔后转笔(或折笔)侧锋向右渐归于中锋行笔;
        3.以下接横尾收笔。
        六、下搭锋横,即自下而上搭锋人纸的横。也叫垂头横。
        笔法:
        1.自下向上露锋起笔人纸;
        1-2自上向右下按笔或自下向右上顺势按笔;
         2--,3 侧锋向右,中锋行笔;
         3.以下接横尾收笔。
        说明:颜、黄为自下向上顺势按笔,王、米则自下而上后复自上向右下按笔。
        七、上勾横,即收笔向左上出勾的横。
         笔法:
        1.承接横头起笔后向右中锋行笔;
        1-2 稍提笔向右上后即向右下按笔,也可直接向右上按笔(如“古”字);
        2-3转笔向左上,提笔出锋。
        八、下勾横,即收笔向左下出锋的横。
        1.承接横头起笔后向右中锋行笔;
        1-2稍提笔向右上后即向右下按
        2-3转笔(或折笔)侧锋向左下提笔
        1-2 转笔向右下按笔;
         2-3 转笔(或折笔)侧锋向下后中锋行笔。
         3.以下接竖尾收笔法。
         二、顺锋竖,即顺锋起笔的竖。
         笔法:
         1.顺锋起笔人纸;
         1-2 向右下按笔;
          2-3 转笔(或折笔)侧锋向下后,中锋行笔;
          3.以下接竖尾收笔法。
          第二节  竖 
        行书的竖,其起笔变化有逆锋、顺锋、上尖、左搭锋、右搭锋五种,其收笔变化有下尖、左回锋、右回锋、左出勾、右出勾五种,起笔和收笔之间一起为中锋行笔。
       一、逆锋竖,即逆锋起笔的竖。
       笔法:
        1.自下而上逆锋起笔人纸;
        三、左搭锋竖,即自左向右搭锋起笔的竖。
        笔法:
        l 自左向右露锋起笔人纸;
       1--2 转笔向右按笔;
        2-3 转笔(或折笔亦可)侧锋向下后,中锋行笔。
        3.以下接竖尾收笔法。
       四、右搭锋竖,即自右向左搭锋起笔的竖。
       笔法:
       1.自右向左露锋起笔人纸
       1-2 转笔向右下按笔;
       2-3 转笔(折笔亦可)侧锋向下后,中锋运行;
       3.以下接竖尾收笔法。
       说明:黄体少用右搭锋竖,即如本页例字“眠,,左边一竖,搭锋也不太明显,笔法也略有不同,1---2 自右向左露锋起笔人纸后,‘即渐行渐按转笔向下,中锋行笔。
       五、上尖竖,即上端呈尖状的竖。
        笔法:
       1.露锋起笔人纸;
       1-2 人纸后即向下中锋行笔,渐行渐按;
       2.以下接竖尾收笔法。
       六、下尖竖,即收笔向下出锋的竖。其中,出锋向正下而接近垂直的竖叫悬..针竖,如本页即是。但也有下尖斜竖,笔法相同,只是方向略斜而已。
       笔法:
        1.承接竖头起笔后向下中锋运行;
        1-2 继续向下中锋行笔,渐行渐提笔出锋。

        七、左回锋竖,即收笔时向左回锋的竖。
        笔法:
       1.承接竖头起笔后向卞中锋行笔;
       1-2 转笔向左下略按笔(同时,略向右倾斜笔杆);
       2-3 转笔向左上回锋收笔(略有推势)。
       八、右回锋竖,即收笔向右回锋的竖。
       笔法:
       1.承接竖头起笔后下中锋行笔;
       1-2 转笔向右下略按笔;
       2-3 转笔向右上回锋收笔。
        九、左勾竖,即收笔向左上出勾的竖。
       笔法:
       1.承接竖头起笔后向下中锋行笔;
       1-2 转笔向左下略按笔;
        2-3 转笔侧锋向左上,提笔出
       说明:米体也有上述笔法的左勾竖,(注)但他还有如本页中的独特的左勾竖,其笔法是1呻2 转笔先向左下后再向右下兜个小弧圈然后再按笔勾出。
       十、右勾竖,即收笔向右下出勾的竖。
       笔法:
       1.承接竖头起笔后向下中锋行笔;
       1-2 转笔向右下略按:(也可折笔向左下再向右下按笔,如王体);
       2-3 转笔向右上提笔出锋。
       注:见本节上尖竖“仕’字的左下竖。
      三、左回锋撇,即收笔向左回锋的撇。
       笔法:
       l。承接撇头起笔后向左下中锋弧
       2呻3 转笔向左上(略成推笔之势)回锋收笔。
    ‘四、右回锋撇,即收笔时向右回锋的撇。 
        笔法:
       1 承接撇头起笔后向左下中锋弧行;
       1-2 转笔向下略按;
       2-3 转笔向右上回锋收笔 
       说明:米体少用右回锋撇,一般在和其右边笔画连写时才用,如本页“莫”下撇。
       第三节撇法
        行书的撇,其起笔和收笔和竖大致相同,只是略具斜势[注),其起笔和收笔之间一般为中锋弧行。
        一、逆锋撇  即逆锋起笔人纸的撇。
        笔法:
       1.自下向上逆锋起笔人纸;
        1呻2 转笔(或折笔)向右下按笔;
        2--,3 转笔(或折笔)侧锋向左下后,中锋弧行,至撇尾处,渐提笔出锋(也可回锋或左勾)。
        二、顺锋撇  顺锋起笔人纸的撇。
        笔法:
        1.顺锋起笔人纸;
        1-,2 向右下按笔;。   
         2-43 转笔(或折笔)侧锋向左下中锋弧行。
        3.以下接撇尾收笔法(可出锋,也可回锋或左勾)。[注]撇也可搭锋起笔,即为搭锋撇,因非四体共有,且笔法和搭锋竖大致相同,故不再介绍。王体常用搭锋撇,例见本章第五节中的“今”字,其撇为右搭锋撇,又第四章“四体同部’中的“踅”字,其“斤”部的上撇即为左搭锋撇。
       五、左勾撇,即收笔向左或左上出勾的撇。
       笔法:
       1.承接撇头起笔后向下中锋弧行;
       1-2 转笔向左略按(同时渐向右倾斜笔杆);
       2-3 转笔向左上(或直接向左,如米体)提笔出锋。
      说明:2-3黄体折笔向左再向左上提笔出锋。
      第五节  捺 
       行书的撩比较复杂,正撩的起笔和横一样,有逆锋、顺锋、尖头、上搭锋、下搭锋等变化,收笔主要有尖尾、回锋、垂尾、粗尾、上勾、下勾等变化。反捺除厂有斜点反捺、下勾反镣外,还有粗头反捺,尖尾反僚、曲反撩等。 此外,在正撩中,尚有平撩和斜捺之分,斜撩中又分为榇头较干的斜捺和撩头较斜的斜撩。它们的笔法也有区别,主要是:平撩以及捺头较平的斜撩起笔和横相似;而捺头较斜的斜撩,则多用尖头起笔或由下向上按笔的顺锋起笔,和一般的由上向下按笔的顺锋起笔又不一样。由于某些笔法的捺,如上搭锋捺、下搭锋撩以及下勾镣[注)并非四体共有,它们的笔法和上搭锋横,下搭锋横以及下勾横的起笔或收笔相似.故这里不再介绍。至于上勾撩、粗尾捺、曲反撩虽然非四体共有.但因其笔法较复杂些,故在本节最后专门介绍之。
        一、逆锋捺。即逆锋起笔的捺。
         笔法:
         I.白右向大逆锋起笔人纸;
         1-2 转笔向下按笔;
         2-3 转笔侧锋向打渐提笔弧行;
         3-4 乘势继续向有卜方中锋弧行,渐按笔;以下捺尾收笔,本页以尖尾收笔,但也可同锋.垂尾等。
         二、尖尾捺,即提笔出锋收笔的捺。
         笔法:
         4.承接榇头起笔后向右下中锋弧行,按笔(撩头起笔本页为逆锋起笔但也可有其它变化)。
         4-5 转笔侧锋向右,渐提笔出锋。
        说明:黄体的撩起笔、收笔以及中间孤行时,常曲折多涩感,如锥划沙,出锋处较有力。
        注;上搭锋糠,09见第四章“四伴同宇”中的“是”宇(鼹体)下糠;下搭锋掩,饵见第四章“四体同宇”中的“是”宇(黄体)下鼙;下勾撩.例见本章第四节中的“挺”字下搪。
       三、顺锋捺,即顺锋起笔的捺。
       笔法:
       1.顺锋起笔人纸;
       1-2 按笔;
        2-3 转笔弧行,渐行渐按(米体渐行渐提);
       3.以下接捺尾收笔法。
       说明:顺锋捺可用于平捺,也可用于斜捺,它的笔法中,1--,2 既可从上向下按笔(如王体、米体),也可从下往上按笔(如颜体、黄体),一般来说,平捺和捺头较平的斜捺用往下按笔,捺头较斜的斜捺用往上按笔。
        四、尖头捺,即捺头呈尖状的捺。尖头捺多用于斜捺,少用于平捺。
        笔法:
       1.露锋锋尖起笔人纸,
       l-2 向有下中锋弧行,渐行渐按;
       2.以下接捺尾收笔法。
       五,回锋捺,即收笔回锋的捺。
       笔法:
       1.承接捺头起笔后向右下中锋弧行,渐行渐按。
       1-2 按笔后,转笔侧锋向右边行边提;
       2-3 至捺尾,笔不完全提起而转笔向左回锋后收笔。
      六、垂尾捺,即捺尾下垂的捺。
      笔法:
      1.承接捺头起笔后向右下中锋弧行,渐行渐按。
      1-2 按笔后,转笔侧锋向右弧行(沿上抛弧线),渐行渐提;
      2-3 至捺尾,转笔向下提笔轻轻出锋。
      说明:注意四体垂尾捺形状有所不同。特别是1呻2 部分,王体较短,粗细变化较快,米体较长,粗细变化较慢,颜、黄则居中。
      七、斜点反捺,即笔法和斜点相似的捺。
      笔法:
      1.露锋起笔人纸,
      1-2 顺势向右下弧行,按笔;
      2-3 转笔向下,渐提笔;
      3-4 转笔向左上,继续提笔,回锋收笔。
       八、下勾反捺,即收笔不回锋而向左下出勾的反捺。
       笔法:
       1-2 和斜点反捺相似;
       除上述四体共有的捺以外,本页再介绍一些非四体共有的捺,其中,粗尾捺为王体特有,上勾捺则黄体不用,而多曲反捺和尖头粗腰反捺则为米体特有。
       十一、粗尾捺(王体),即捺尾较粗的捺。
       笔法:
       1.承接捺头起笔后向右下中锋弧行,渐行渐按;
       1-2 笔势渐向右,继续弧行;
        2-3 略提笔后即向右下按笔;
        十二、上勾捺(王体),即捺尾提笔向上出勾的捺。    
       笔法:
       1.承接捺头起笔(或与上笔相连)后向右卞中锋弧行,渐行渐按;
       l-2 继续向右下中锋弧行,渐行渐按;
       2-3 按笔后,转笔侧锋向上,渐提笔出锋。
       十三、多曲反捺(米体),即形状多曲的反捺。
      笔法:
      1.顺锋起笔(或和上笔相连),
      1呻2 向右下中锋弧行,渐行渐按;
      2呻3 稍驻笔后,转笔向右中锋行笔,渐行渐提;
      3-4 乘势转笔向右下中锋弧行(注意,在3处笔不宜停顿,应连贯自然);
      4--~5 乘势继续向右下中锋行笔,渐提笔出锋。(注意:在“4”处,笔仍不宜停顿,应连贯自然,向右下中锋行笔时须如图所示呈曲弧形,提笔出锋时应飘逸洒脱,顺其自然)。
      十四、尖头粗腰反捺(米体) 因头尖腰粗,故名之。
       笔法:
      1.顺锋起笔人纸,
       1-2 起笔后即取弧势向右,渐行渐按;
       2-3 保持按笔深度,乘势向右(稍偏下)继续弧行(注意在“3”处,笔不宜停顿,应连贯自然);
       3-4 稍转笔向右下,乘势继续弧行,渐行渐提;
       4-5 在“4”处千肖驻笔后,向右下取弧势渐提笔轻轻出锋。
       二、竖折  先竖后横、以折相连,即为竖折。行书的竖折,既有以折相连的,也有不相连的。
       竖折(一)
       笔法:
       1-2同竖法;
       2-3向左下稍提笔后即向右下方按笔;
       3-4转笔(或折笔)侧锋向右中锋行笔,以下同横法。
      竖折(二)
       笔法:
       1-2起笔和上尖竖同,收笔和右回锋竖或右勾竖同;
       2-3笔离纸在空中逆时针转小圈后乘势顺锋人纸(黄体则笔不离纸);
        3-4笔法同顺锋横;
       4-5向右下方略按笔后,转笔侧锋向上提笔出锋勾出(颜体则直接向右上方渐行渐提出锋)。
       说明:黄体竖折多相连,少用不相连。
       第六节  折 
       行书的折,其种类和楷书大致相同,但它多用侧锋转笔(也可用折笔或转中有折)写成。
        一、横折  先横后竖,以折相连即为横折。横折有高折、低折之分,笔法大致相同。
       笔法:
       l-2和横相同;
       2-3向右上略提笔后即向右下按笔(也可直接向右下按笔);
       3-4侧锋转笔(或折笔)向下中锋行笔,直至收笔(和竖法相同)。
       说明:注意米体的高折常成为三节折,横尾上挑后,逆时针和下一笔的竖头若断若连,使横和竖之间在角上形成一个缺口。低折也有三节折,详见第七节中的横折勾例字向。

        三、斜折,撇和反捺以折相连,即为斜折。   
        笔法:
       1-2和撇同
       2-3笔略提,转笔向右下复按笔(颜体笔划较细,故不必提笔、直接转笔向右下);
        3-4转笔(米、黄转中有折)向右下中锋行笔,以反捺笔法收笔。
       说明:颜体斜折较圆转,但不可太圆,要避免圆而无力的感觉,黄、米则转折处较陡。
        四、撇折挑  撇挑以折相连即撇折挑
       笔法:
       l-2和尖头撇起笔同;
        2-3略提笔向右后即向右下方按笔(米、黄则直接乘势转笔向右下方按笔);
        3-4折笔侧锋向右上方中锋弧行,渐提笔出锋。
       说明:王体尖头撇和挑均为内撅;米、黄则明显外拓,颜体则居中。

       五、竖折挑  即先竖后挑以折相连。
       笔法:
       l-2同竖法;
        2-3王体和竖折中的折大致相同,黄体、颜体则以圆转笔法转笔向右下按笔,米体的折较为独特,他在厶处又多出一折折笔向右下后再折笔向右在厶处按笔,形成三节折。
       3-4折笔(颜体折中有转)侧锋向右上挑出。即先横后撇以折相
      1-2同横法;
       2-3同横折法(米体则化横为挑,和撇若断若连);
        3-4同撇法。
        说明:横折撇中的折,王、颜、黄三体均基本上和横折中的折笔法相同,米体则有时采用横尾上挑出锋后,重新起笔写撇,若断若连,近乎不相连的折。
       第七节  勾 
       行书的勾其种类和楷书也大致相同,但行书的勾有时可以省改为回锋无勾。
        一、横勾  先横后勾即为横勾。
       笔法:
       1-2同横法;
       2-3 向右上略提笔后即向右下按笔(颜体直接转笔下按,米体则近乎断笔后下按);
      3-4转笔侧锋向左下提笔出锋(米体则先向左下运行后再向左上勾出,形同蟹爪勾)。
       二、横曲勾  心下之勾即为横曲
      笔法:
      1.露锋起笔人纸;
      l-2向右下中,锋弧行,渐行渐按;
      2-3按笔后折笔侧锋向左上提笔出锋。
       说明:黄体弧行时曲中有折,米体另有蟹爪勾(见本节末)。
         三、竖勾  先竖后勾,即为竖勾。行书竖勾既可以是楷书竖勾的快写,还可变形为回锋竖无勾(见第四章木,,部)。
       竖勾(一)
        笔法:
       1-2同竖法;
       2-3向下按笔(颜体转笔向左下按笔,米体则常向右下按笔八
       3-4折笔侧锋向左上提笔出锋。
       竖勾(二)
       笔法:
      1-2同竖法;   
       2-3稍按笔后转笔(黄体常转中有折)向左下乘势提笔出锋。
       说明:米体勾出前运笔作曲线行,别具特色。
        四、竖曲勾,先竖曲后勾即为竖曲勾。
       竖曲勾(一)
        笔法:
       1.承接上笔横折撇(或另起一笔露锋人纸,如王体)。
        1-2向下中锋弧行;
        2-3按笔后转笔侧锋向左上提笔出锋。
        说明:注意各体处的不同,王体角度较大,米、颜角度极小,黄体则近乎向上方勾出。
       竖曲勾(二)
       笔法:
      1.露锋或藏锋起笔(或承接上笔撇连画,如黄体);
      1-2向右或右上中锋弧行;
      2-3按笔;
      3-4转笔(或折笔)侧锋向下中锋弧行;
       4-5按笔后转笔(或折笔)侧锋向左上提笔出锋(王体按笔后向左回锋而无勾)。
      说明:注意各体按笔处有所不同,转折处王、黄折笔,颜、米则转笔中略有折意。米体的勾极陡,王体则无勾回锋收笔。
      五、斜勾  先斜后勾,即为斜勾。行书的斜勾可以是楷书斜勾的快写,也可变形为向右上回锋无勾。
        斜勾(一)
       笔法:
      1-2同竖头起笔;
       2-3按笔后略提,折笔(或转笔)侧锋向右下中锋狐行;
       3-4按笔后折笔(或转笔)侧锋向上提笔出锋勾出。
       说明:转折处王、黄多取折势,颇有转有折.米体用转笔,且勾处常极陡。
       斜勾(二)
       笔法:
      1-2同竖头起笔;
       2-3按笔后略提,转笔(或折笔)侧锋向右下方中锋5e行。
       3-4转笔向右上略提笔回锋后即收笔。
       六、横折勾  先横折后勾,即为横折勾。
      笔法:
      1-2-3同横折(米体低横折常在A处若断若连,多出一折,形成三节折);
      3呻4同竖勾。
      说明:米体横折勾一般不用蟹爪勾。
     七、横折竖弯勾先横折后竖弯勾,即为横折竖弯勾。
      笔法:
      1-2同横法;
       2-3按笔后略提转笔(或折笔)侧锋向下中锋弧行;
       3-4向右按笔后转笔(或折笔)侧锋向上提笔出锋勾出。
       说明:米体2-3则向下再转笔向右中锋弧行;与众不同。
       八、竖折勾  先竖折后勾即为竖折勾。竖折勾中,折处往往不折而圆曲,勾处亦可无勾。
      竖折勾(一)
       笔法:
       1-2-3同竖法;
       3-4转笔(也可略有折意)向右中锋弧行;
      4-5向右按笔后转笔(或折笔)侧锋向上提笔出锋勾出。
    竖折勾(二)   
    笔法:
   1.起笔同竖法(米体用上尖竖);
   1-2向下或右下中锋弧行;
   2-3在处转笔(米体略有折意)向右中锋弧行;

    笔法:
    1-2同竖法;
    2-3向右下按笔后偏下
     3-4在3处略驻笔后,折笔侧锋向上,取弧势渐提笔出锋。米体横折勾(蟹爪式)
     笔法:
     1-2同横法,但稍向右下斜;
     2-3在2处稍驻笔后,转笔侧锋向下中锋弧行;
     3-4在3处稍驻笔后折笔向左下中锋弧行;
    4-5略一按笔后折笔侧锋向左上提笔出锋。
     米体竖折勾
     笔法:
     1-2同上尖竖法;
     2-3转笔向右下弧行;
     3-4在3处略驻笔后,转笔(略具折意)侧锋向右上中锋弧行;
     4-5转笔向右下按笔;
     5-6转笔侧锋向左上提笔出锋。
     说明:此竖折勾虽非蟹爪式,然其勾处的笔路与众不同,故亦为米体特有。
       第八节        点 
       行书的点,由于笔势连贯有更明显的表现,故常常收笔时出锋和下笔相呼应,而点和点之间,更是经常互相呼应,左右顾盼,上下顾盼,成为字与字连接的媒介。
      一、斜点  即从左上向右下呈斜状
      笔法:
      1.露锋人纸,
       1-2向右下取弧势按笔;
      2-3转笔向下,略提笔;
      3-4转笔向左上,回锋收笔。
       说明:斜点是常用的点,它既可单用,也可和其它点连用,成为右点、上点。此外,它收笔时也可不回锋而向左下出锋(笔法和下勾反撩相似,只是形稍短而已)。
       二、左点  即一般只能用在左边和右边笔画相呼应的点。
      笔法:
     1.露锋人纸;
     1畸2乘势向下取弧势按笔;
     2呻3转笔向上,淅提笔回锋收笔(也可向右上出锋)。
      三、横点  也叫平点,状平如横之点,笔法和横相似,只是在长度上大大缩短而已。
      笔法:
     1.露锋或逆锋人纸均可;
     1-2转笔向右下按笔 (王、颜为略按笔);
     2-3转笔侧锋向右稍弧行;   
     3-4向右上略提笔后转笔向下略按笔;
     4-5转笔向左回锋收笔,或向左下提笔出锋。
     说明:横点一般只能单用作为上点。
      四、竖点,状较直如竖之点。笔法和竖相似,只是在长度上大大缩短。
     笔法: 
     1.逆锋或露锋人纸均可;
     1-2取弧势略按笔;
      2-3取弧势按笔(比1呻2按笔稍
      2-3转笔稍弧行,渐提笔;
      3-4转笔回锋,提收。
      说明:竖点一般只作为上点单用,其中米体的竖点较为独特,其运笔方向
和一般不同,详见笔画内运笔路线图。
       五、左右连点  即左右互相顾盼呼应的点。它可以在字的上部,也可在一字的下部。
      左右连点(一)
      左右连点在字上时,左点常用挑点,右点常用撇点。挑点和挑的笔法完全相同,只是起笔多用顺锋,在长度上缩短。撇点笔法和撇完全相同,同样也多用顺锋。
       左右连点(二)
       左右连点在字下时,左点常用挑点,右点常用斜点出勾。
      六、上下连点即上下互相呼应顾盼的点
       上下连点中,第一点一般用斜点,中间一点既可用斜点也可和下点连笔而构成竖折挑,竖折挑笔法详见第七节折法。下点则一般多用长挑点,长挑点的笔法和挑相同。 当中间一点和下点连笔构成竖折挑时,各体均有独特之处,王体之竖内撅(即中间向内凹),颜体之竖多外拓(即中间外凸),而米体的下二点尤为独特,或用曲头竖(如左三点)和挑相连,或连笔构成蟹爪钩向右折笔再转向上勾出。其笔法详见各笔画内酌运笔路线图。
        第九节        连画写法
       在行书中,除了横、竖、撇、挑、捺、点,折、勾外,还常常有多个笔画连在一起写的情况,简称连笔或连画。 连画的形式虽然纷繁复杂,但分解起来,无非是直线弧线、转和折的组合。直线和弧线较易分辨,也较易书写,只要及时运腕,做到中锋行笔即可,比较不易分清的是转和折。当笔画进行方向有较大的改变时,应该用转笔还是折笔。一般说来,应该是转折相间(详见第一章第二节中的侧锋法说明)。这里我们先从二种最简单而典型的连笔来进行对比和练习,一种是向右的连笔,一种是向左的连笔,图中’A”dS为折笔,其余均为转笔。书写复杂的连画时,必须注意灵活运腕和转折相间等原则,关于这点,请参看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有关说明。下页四体均各举一例,具体分析其笔法要领,读者宜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多看多练,自能逐步掌握,得心应手。
        一、“能”字(王体)笔法要点:
        (一)2、3、4、5、6、9、10、12、13处以及“月”部中间第一横的结束和第二横的开始处,均为转折点,其中,除5处为转笔、2、3、4、6处为先转后折处,其余各处均为折笔。
        (二)1、3、5、6、8.10、11、13处以及“月”郎中间第一横结束处,笔路均顾时针转折,故转折后侧锋运笔时,手腕也应顺时针翻动.以带动笔管、笔毫乃至笔锋相应作顾时针转动,帮助笔锋偏而归中。而2、4、9、12处以及“月”部中间第二横开始处,笔路均逆时针转折,故手腕也应逆时针翻动。
        (三)7-8、10-11处为笔断意连处,图中虚线所示为笔断后在空中的路线。
        (四)“月”部中间第一横用斜点写法,其起笔承接6处向左上勾出后以牵丝方式向上弧行.然后转笔向右下按笔成为斜点,然后向左下折笔侧锋勾出.乘势转笔向下按笔,然后,折笔侧锋向右上挑出。
       二、“致”字(颜体)的笔法要点:
    (—)2、3处为折笔;5、9、11处为转6、8、10、14处以转为主,略带折意。
    (二)2、4、5、8,9、11、14处笔路顺时针转,故手腕亦应顺时针翻动,但在5处和8畔9处须提笔调锋.并乘机使手腕恢复原状,然后才能继续顺时针翻动,3、6、10处笔路逆时针转.手腕亦逆时针转。
      (三)12畸13为笔断意连处,虚线为笔断后在空中的运行路线.
        三“物”字(米体)笔法要点:
     (一)2、3、4。5、6、9、12、13处均转中有折,7、10处为转笔,8、11处为折笔;
     (二)5、7、9、10、12、13处.手腕顺时针翻动,2、8、11处手腕逆时针翻动。但6+7、9+10处均须提笔调锋并乘机使手睨恢复原状后才能继续顺时针转腕。
        四、“圃”字(黄体)中部“袁”的笔法要点:
     (一)1、4、5、6.处均转中有折,2、7、u、12处均为先转后折。10处为转笔。
     (二)3、5、7、10、11处顾时针转腕,4、6、12处逆时针转腕,2+3、9+10处须提笔调锋。
   

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 英语 我想问一下,不知道哪里能下载书法技法的视频? 水晶石建筑表现技法第二,三,四部下载 海淀高三物理内部讲义 哪儿能买到? 说出至少三种跆拳道运动中连续进攻的组合技法 透视学作为美术院校三大基础技法理论之一,还有两个是什么? 漫画技法 油画技法 网球技法 求书法大家 书 繁体 “万济堂”三字!!! 我想找《心灵鸡汤》作者的另三本书《青春恋爱讲义>? 写出你认为应该选入讲义而未被选入讲义的诸子语录三则。并用简洁的语言写上入选理由 “讲义”是什么 讲义下载 职业道德讲义 请问,哪个朋友有一中网校2005高三第一学期视频的讲义还有暑期培训的,跪求~~~~~~~~~ 请问,哪个朋友有一中网校2005高三第一学期视频的讲义还有暑期培训的,跪求~~~~~~~~~ 请问,哪个朋友有一中网校2005高三第一学期视频的讲义还有暑期培训的,跪求~~~~~~~~~ 请问,哪个朋友有一中网校2005高三第一学期视频的讲义还有暑期培训的,跪求~~~~~~~~~ 请问,哪个朋友有一中网校2005高三第一学期视频的讲义还有暑期培训的,跪求~~~~~~~~~ 请问,哪个朋友有一中网校2005高三第一学期视频的讲义还有暑期培训的,跪求~~~~~~~~~ 手绘效果图技法 诗歌技巧 技法 求生变手链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