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驴友死亡:《中华石文化之根---儒,道,佛家谁之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27:57

  玩石赏石需要明白的概念很多,最常见也最常听说的当然是质,色,型,纹,声;其次就是传统的皱,瘦,漏,透,丑的概念。这些概念与石密切相关,石友们初涉石圈就会有石界老师或者书籍告诉你这些概念。这些直观的知识让初学者很容易就进入角色,但玩石赏石如果作为一种文化来进行的话,就不是那么简单,也就不能不深究,石文化的根在哪里?根深才能叶茂,了解学习石文化的根,对于提高赏石水平无疑会起到根深叶茂的效果。

  如果孤立的看石之型,质,色,声,纹,瘦,皱,漏,透,丑,秀,而不去透查体认其中的有机的,整体的,深层的造化生机,宇宙精神,文化内涵和价值基因的话,必然得其一,失其万,得其表而失其里。这其中有机的,整体的,深层的造化生机,宇宙精神,文化内涵和价值基因,我称之为中国文化的根。而解开造化生机,宇宙精神,文化内涵和价值基因的只有人类的思想。所以中华文化的根就是中华文化的思想,即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体系的交相辉映。(其他哲学思想体系影响甚小,本文不作为主旨专门设题)。

   赏石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土壤里的一朵奇葩,当然不可能离开中国文化的根。也就离不开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引领和指导。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天”和“仁”,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成为中国古代数千年的主导文化思想,而且对中华赏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思想认为“天之根本性德,即合于人之心性之中”。孔子很早就提出把天作为万物的本源,《诗经》《书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天”的阐述,“天”具备智,情,意三者,和人没有什么区别,“天”渐渐被人格化,就形成了中国古代人的“天”的概念,“天”与人原来是合一的。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从艺术上讲就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统一,把自然与人,人与物,主与客相互交融,整合而构成中国文学艺术的主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天人合一”思想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和自然界的协调,它作为中国古代数千年的主导文化和民族文化精神特质的典型表现。(张培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和引领下的赏石观,要求人与石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其实质,人和天是不平等的,是人合与天的一种思想。反对人为破坏自然强调人意随天意,天意不能违,尊重自然。

二:道家

   道家思想同样也主张“天人合一”。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有什么区别呢?

庄子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天与人是统一的。他强调要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他反对人为,主张“无以人灭天”,提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的统一。这一点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不同的,儒家的“主调仍然是宗法伦理,所以天人协调还是要归结为人际协调。道家则有不同,它可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作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这就使得天人协调从从属地位独立出来成为“第一义”。

   老子告诉孔子忘掉万物,忘掉自然,忘掉自己,就叫做返还自然。也就得道了。最后孔子得道,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家的天人合一最终追求的就是返还自然。《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就是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这种自然而然的美在庄子看来才是真正的美,大美,庄子因此强调“自然而然”的美,而不是刻意的去追求,我们赏石审美正是基与此。

   庄子提出“心斋”和“坐忘”两个观点。即抛开一切欲念使心灵纯净,不以物累,不受形役,万物融自身为一体,不分彼此,物我交融,才同与大道,回到自然本性与游心天地之间,也就是天人合一,才能达到至美的境界。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和引领下的赏石观,确定了自然的美才是大美,本来就存在,不以人为转移。你发现与不发现它,它的大美都是不言而喻,无须争辩的存在着。奇石艺术是天然意化与意化天然相建构的艺术,也可以说,奇石的天然表象表现了人的审美意识,而人的审美意识也不期而然的与奇石的天然表象相整合,这就是奇石赏玩的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其实质已经突破了人合与天的境界,要求忘记人,忘记我,忘记一切,我就是万物,我就是一切,突破了人的从属地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天的合一。

   赏石如果缺乏整体眼光,硬是从杂乱无章的图案中找出一个象这或者象那的东西,这就是违背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意强求天意的表现。还有一些人,在奇石处理上,随意打磨,化学处理等;在奇石命名配文上,主观臆断;在奇石评价上,以个人喜好为依据等,都是人意强求天意的表现,因此水平难以提高。

三:佛家之禅宗            

    佛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影响中最深远的当属禅宗。

“禅”汉译就是“静虑”,静中思虑,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以期证悟本自心性。禅宗总是把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禅宗从美学角度讲就是以圆为美的审美思想论,推崇的是心物园融一体的“大圆境”,也就是最高的,极致的审美境界。

   在物我关系上,禅宗认为“物我同根”,“物我为一”,与儒家,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一致的,但有不同,禅宗追求“心物园融”。在禅宗看来,心与物,个体自性与宇宙法性本来就是园融一体的。宇宙万物,大至山河大地,高山流水,小到一草一木,一石一花,一切的一切,都与个体的生命律动息息相通,同契妙道。六祖慧能提出以“净心”观照宇宙万物的思想,就是以“园求园”审美的观念体现,更是实现以“园”求“园”审美追求的关键所在。

   禅宗思想影响和引领下的赏石观,由儒家的人合与天,道家的天人合一,上升到了一种空灵园融的境界,根本不再考虑人,也不在考虑天,把自己完全的投入到了实物,比如石头中去,和事物同呼吸,共哀乐。抛开一切虚饰华丽的外表,直指人心,洞察事物的本质。在审美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审视也就自然而然的偏重于内心世界的感悟和品味上。所谓“从一机一境,万物色相中悟禅机,体验内心宁静的禅理”,

   禅宗艺术在感情上总是平静恬淡,节奏上总是闲适舒缓,色彩上总是淡淡的,意象的选择也总是大自然中最能够表现清旷闲适的那些景物,因此总偏爱宁静,淡泊,清远,和谐,朦胧,恬美,平淡,虚融;而排斥冲动,激昂,热烈,艳丽,刺激,振奋,狂欢,愤慨。所以在物象上,禅宗总是选择幽谷,荒寺,白云,月夜,寒松,远山,暮雨,寒江;无视桃花,骏马,大漠,阳光,山洪,烈火,狂风,怒涛。总之,凡品位高的禅石,或气势高远,或景色荒寒,或清幽闲适,或自然淡泊,或虚融空灵,或静穆旷达,或空寂寥落,或悠远深长。

   魏晋以后,中土的儒教和道教在佛教的冲击下,不得不改弦更张。三教互相批判,相互吸收,为三教互动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和新的价值导向,独尊儒学、罢黜百家的文化传统被三教的兼容并蓄所代替,兼容并蓄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是融突和合三教而诞生的新的合体.朱熹的<理学>就是三教合一的典范.

   赏石文化和赏石传统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变化,审美标准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过去的瘦皱漏透的标准,折射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视野和思想,今天,光怪陆离,五光十色,人们不再追求新奇刺激,而是要求稳定,安逸,园融。。。。。。无论什么时代,也无论赏石的习惯和标准如何发展变化,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找到文化之根,才能真正明白赏石的意义――――那就是石为人所赏,石为人所需乃精神耳。离开了中国文化的土壤和根,无非一石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