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被困材料作文:例谈如何答好中考历史非选择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07:20

中考历史试题中,非选择题都是“压轴戏”。非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读表、分析理解、归纳总结等综合能力,考查的范围非常广,不仅包括知识与能力,还包括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非选择题涉及的内容目标言,所考查的都是课标要求的、教材也用一定篇幅呈现的重要知识点;就学生的实际情况言,对非选择题涉及的材料以及信息提示等,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然而,从考查结果看,失分率仍然比较高。下面就如何审清题目、用好教材、归纳概括、组织语言、圆满解答赋分最多的非选择题谈一些粗浅认识与具体做法。

    首先,夯实基础,加强训练。在学习教材内容和复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说明历史中考开卷的意义与要求,开卷并不等于简单的抄书。既然是开卷,就不会直白地考查基础知识点,而是对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否则,开卷就失去了意义。与解答选择题相比,解答非选择题对课本的应用率还是比较高的。如何在考场上用好四本教材,迅速找到与题目相关内容部分,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要走好这关键的一步,需要熟悉教材基础知识点,如精读细读教材中大字,阅读小字、图、表以及框图中所引用的名言与材料等,争取做到熟悉课本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一些材料或读图读表题的试题内容可能就来自课本或与课本表述相类似。这就要求平时的教学要注意总结归纳,做到有层次的学习与复习。   

要想取得实效,加强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卷考试对考生的要求是准确而迅速,所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解题技巧。老师在平时的作业讲评中,多引导学生理解并牢记重点,进行答题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同时,选择经典习题组织练习,提高做题的能力。如2006年山东威海中考试卷第33题: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独立自由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情况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美国哪部文献?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那时”指哪一年元旦?时任美国总统的是谁?其主要贡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本题的材料一与材料二均出自教科书中的“文献资料’部分;三则材料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三个问题涉及美国纵向发展的历史,知识点包括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及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知识。这类题涵盖的知识点多,只有熟悉教材,熟练掌握主干知识,才能做到圆满回答,得到理想分数。第(1)(2)问对于复习充分的同学来说,迅速回忆识记就能轻松作答;第(3)问相对复杂些,内容较多,但只要对美国纵向发展史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与基本了解,便可以利用教材,快速准确的解题。由此可见,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链,对临场发挥、有效作答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科学审题,认真分析。拿到试卷看到试题后,不要急于翻书,而是要有层次的审题。就图表题言,要先仔细观察图表的形状、注释、标题、说明等,结合问题找出相关有效信息,再思考这些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查找教科书中与此相关内容的表述,然后依据题目要求组织语言、规范作答。对于判断题、材料题、问答题,也要先仔细阅读,找出关键词语,对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教科书中的内容,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一一作答。遇到与平时练习比较接近的试题,千万不要以为可以照搬答案,而是要认真思考,仔细推敲,找出区别与联系。如2006年河北省(课改区)文综历史部分第33题: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

(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先后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其落实情况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3)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本题要求考生在读图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应该说,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解答第(1)问即判断事件的名称是比较容易的,但第(2)问难度相对较大,只有审清题目、得出有效信息,进而联系教材叙述,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得到这样的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国共联合抗日局面形成有联系,重庆谈判的结果与全面内战的爆发有关联,二者对中华民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要想答好这道题,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联系与分析能力,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理清历史进程的脉络,形成对历史事件本身以及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而重要启示也只  能在史实与历史过程中得出,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升华。

再次,找对要点,语言准确。叙述史实部分要简明扼要,条理分明,语言准确,尽量按时间顺序、发展过程叙述。谈论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的认识或对历史问题的看法时,观点要鲜明,有论有据,密切联系教材,认识的视角、评判的标准要科学而客观,并且联系个人、社会、国家甚至世界的发展进程。如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中考试卷第16题: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某校九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海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表

 

(1)图二中的国际组织是在              会议上决定成立的。针对图二反映的史实,小华同学认为“中国是在1971年加入联合国的”;小刚同学认为“中国是在 1971年重返联合国的”。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2)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有同学认为美国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不应该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斗争,但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上                         ?这是一道活动与探究题,也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设计灵活而巧妙,能很好地测评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试题开放度较大,考查相对全面,已经逐渐成为各地区中考试题中分值较高的试题。就本题言,以新中国的外交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方面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要求考生联系中美关系谈看法,因而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考查。如果说完成知识卡片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那其他各问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要回答这样的试题,除掌握基础知识外,判断能力也很重要,应立意明确,有条有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切忌漫无边际,脱离问题中心。在解答的过程中,要联系教材,将教材作为辅助答题的工具;还要结合时政热点,深入挖掘;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论从史出,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

最后,分析分值,细心回答。一般情况下,试题的分值分布与知识点的多少有一定的关联,考生可根据分值大小判断知识点多少,以便充分回答,不遗漏应该回答的知识点。

 

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四步骤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可归纳为四步,即审题、读题、链接、答题。审题就是审读设问,明确问题要求是作好材料题的前提。审读设问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等等。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去解答材料题。读题就是读懂材料,这是作好材料题的基础。一般情况下读材料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间、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出材料的重点地方,甚至画出关键的词句,以便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第三遍重点读。即结合前后设问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时除了正文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链接就是建立材料与教材及相关知识的关系,这是解答材料题的关键。首先将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判断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确立答题的大方向。其次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寻找热点问题和教材的关联点,从而将教材内容与热点结合起来。答题就是精心作答,这是解答材料题的落脚点。一般而言,作答的方法有三:

一是直接引用材料中某些词句来回答。这是指材料的语句本身较为明确地反映了材料内容,又符合设问要求;二是根据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直接从材料中寻找答案。找到材料与教材的关联点后,可根据设问联系教材的相关结论,并以此为切入点组织语句作答:三是根据材料概括提炼.列出答案,既不用教材内容直接作答。也不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与此同时,还要表达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以上四个步骤有的有先后,有的则是同时的,只要平时按步骤有序地多练习多作题,也就能够掌握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方法。

 

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四忌三要”

材料分析题是历史试题中的“重头戏”。也是难点之一。考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做到“四忌三要”。

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即不顾与材料相关的所学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只停留在重复解释材料的层面上作答;

二忌生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而一味回归教材,将教材内容搬过来硬套:

三忌不假思索。“白话”连篇。即不注意语言的组织与表达,措词随便而无中心;

四忌堆积词藻,大肆渲染。即过于追求用词,抛开所问而随意发挥个人见解。实际上,材料分析题大都依托教材,与教材有一定的关联,只要掌握了技巧。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也就是说,要做到”三要”。

一要切割材料,阅读剖析。即大致浏览一下材料,找出关键线索.如“时间”“人物”“关于事件的描述性语句”等。据此初步判断其考查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背景。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联系教材,滴水穿石。即在深刻分析材料的同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关联点。以关联点为中心。将教材内容与材料观点联系起来分析与思考:

三要穿针引线。细密缝合。即综合第一步第二步的分析与思考,围绕题目所问、结合教材观点和材料内容来组织语言进行作答。

 

从问题入手:解答材料解析题的突破口

   在对近几年各地历史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材料解析题常见的四种问法以及相应的作答策略。

一是“根据(或结合)材料回答”。这是最常见的提问方式,一般可分为根据一段材料的提问和根据几段材料的提问,这种问法的答案一般可由材料直接或间接得出。

二是“根据(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提问方式,一般有根据一段材料和所学知识的提问与根据几段材料和所学知识的提问两种,这类问题的答案不能全部从材料中得出,部分答案必须要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来回答。

三是“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回答”。这种提问方式是文综考试以来出现的新问法,是将材料中所涉及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既提供了题目的思考方向又设置了新情境,能力要求更高,理解和把握好材料是作答的关键。

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提问方式是文综考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提问形式。有的题目中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的字样,有的则没有。由于文综要考查政、史的知识,因而可能会出现材料内容与题目要求不是直接相关的信息而只是提供了答题的大致方向或范围,即使如此,也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从所学知识出发去探寻问题的答案。无论是哪能一种提问方式,都不外乎这样的解题思路:

第一、   先读问题,每一小题材为一个单位;

第二,带着所读问题去阅读相应材料和问题,或将课本中的相应知识迁移到问题上来;第三,将第一、第二步中所涉及的相应材料知识或问题,按照提问的要求进行曲分析、归纳、综合或概括性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相当于打腹稿);

第四,组织语言、形成文字答案,书写在试卷上;

第五,检查书写或答案是否有漏有误,进行补充更改。

初中历史总复习

四大策略及其运用

复习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少等困惑。要化解这些困惑,就必须使复习教学变得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方向明确、抠准区位。一句话,就是要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一、挖掘试题内涵,探寻命题特征

    总复习应该有新任务,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冷饭重炒”。研究教学大纲(包括课程改革)与中考导向,是必做的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既是真题也是范题,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认真研究这些考题,有益于制定复习计划、选择复习方法、整合复习内容,更有益于挖掘内涵、明确目的、总结规律以便结合实际指导复习。

试题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题、辨析说理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具有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课改精神等特点。考查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命题。考查的能力要求,侧重考查识记和理解,而运用能力也占——定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考查,也随着课改的推进而逐步加强了。如试题渗透了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思想的考查,重视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的考查,重视科技史和改革史的考查,让学生从中体会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而发展又是普遍联系的和多样的,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有积极的作用,改革创新对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试题还反映出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关于慕尼黑阴谋及“二战”的爆发等就是例证。   

另外,试题覆盖面广,涵盖了思想文化史、军事科技史、改革史、外交史、战争史、经济史、政治史、宗教史等内容,体现时代性,加强了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尤其是设计的开放性题目,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对初中历史教学朝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多元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的方向发展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综观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以上特征都有不同程度地体现。这就要求总复习要有相应的策略,应该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挖掘试题内涵、探寻命题特征的目的,正在于为历史复习提供经验,明确复习方向,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教学的质量。 

 

二、全面系统复习,注意知识连贯

初中历史的范围广、内容多,复习要尽量做到全面系统,关键要注意古今联系、中外联系。

    一是注意整体把握。历史知识是一个知识网络,孤立地掌握零碎的知识,难记也难理解,无法学好历史。复习时必须注意知识的,点、线、面、体,注重整体把握。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7月发表的《独立宣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康华利投降;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线,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的内容时,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进行教学:一是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二是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三是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等“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面”。又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即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也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初中历史学习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就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在初三上复习课时,就是要围绕这些体、面、线点来展开,以便系统全面、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二是注意纵横联系。没有纵横联系与比较,历史则不成体系,是一堆乱麻。复习时必须通过纵横联系,用多样的比较视角,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了解人类历史全貌。   

纵,是从时间上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领域各方面的历史现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如由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的发展,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发展等。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以古今联系,为的是鉴古察今、学史明理。如在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时,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

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横,是从空间上找出同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分析关联点,以便多角度解读历史。如复习便将危及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日本须臾朝鲜和东北;西北——英国和沙俄企图侵略新疆;西南——法国嘹望两广云南;西藏---英国派兵侵略东南——美日侵略台湾。在时间上找出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废除科举制、《定军山》、京张铁路开工建设等;通过这样的归纳与复习,既能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深化教材内容的关联,又能启发学生比较与联想思维,提高迁移与运用能力。

应该指出,中外比较,是纵横联系最重要的一个视角,最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学习内容的深化,因为对比分析,求同找异,既可强化记忆,更可加深认识。如复习戊戌变法,引导学生联系对比、日本明治维新;复习1860年俄国改革时,引导学生联系美国内战和中国洋务运动,讨论这些事件是否符合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等。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思路,就能加强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是大有好处的。

这样的历史复习有利于形成一个立体的复习交叉网学生由此增强的不止是应考能力。

三、科学命题训练,力求实际成效。

训练可以把上面所讲的一切落在实处。但训练的效果,同时又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与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进一步探研考纲,明确复习方向。所设计的训练题应该反映新的方向,以便把新精神及时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当然考纲及其说明中的样题是值得参考的,因为这或多或少使我们明确了大体的命题方向与难易程度。

2.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中考命题涉及两册《中国历史》和两册《世界历史》的内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因此,命制的模拟试题,必须依据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考试知识点及其能力目标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一是便于减轻学生负担,二是便于学生正确把握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而对三个不同层次知识的明确定位,显然可以帮助学生抓主干知识,在回答问题时也就心中有数了。

3.立足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目标。不同学校的学生和同校的学生在素质上是有一定差异的,总复习中教师应明确这些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复习目标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针对性。对优秀生应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运用能力要求;对中等生应在重点内容上下工夫,提高迁移能力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立足学科基础,提高知识掌握要求。具体到模拟题的命制与训练,就是必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有针对性的选择内容来组织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促进学生的发展。   

4.加强训练,夯实基础。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考纲,结合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目标,以所用的教材为本,熟悉课本,全面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认知的基础上,养成能力与情感。选择与命制训练题时,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注意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作答的信心和体验,提高学习成绩。

四、关注每个学生,重视全员提升在复习教学中,我们要始终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应着力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初中历史学科被视为“副科”,教与学普遍不受重视,学不到位、教不到位是常有的事,师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还影响教学预期目标的实现。故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历史复习有序、高效的前提。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关心全体学生,舍得对每位学生进行感情投入,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足够的温暖、鼓励,挖掘每一位学生最大的潜能;尊重学生,虚心诚恳的向学生学习,及时听取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式,尽力贴近学生实际。   

二是增强学生“分分”必得的意识。由于中学的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副科”,学生不重视也已习以为常,而总复习要涉及六本书的内容,量大时间紧,更使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对此,必须加强学生“分分”必争、“分分”必得的意识,克服麻痹、无所谓、患得患失的思想。要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说明历史素养与历史学科成绩也是决定考场胜败的重要砝码之一,甚至是决定下一步学习环境的重要砝码之一,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重新认识历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是指导学生作答,切忌马虎应付。无论是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都要认真审题,在脑海中产生印象、形成思路。在教学与训练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做选择题时要力求速度和准确率,但不盲目求快;做判断题时要克服“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思想,冷静思考、明辨是非;做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然后与课本内容“对号入座”,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同时还要强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表述规范,整齐简洁,没有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