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梅山村变了样视频:第1章 网球预备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42:24

第1章 网球预备知识

看过目录的朋友会发现,本书里共有四章(第2、3、4、5章)是专门讲解击球技术的,也就是说我们把网球的基本技术分成了四大顶,其中包括击落地球、凌空截击、发球与接发球、高压球与跳高球。鉴于初学者不一定对它们会有很多的了解,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光大略地翻阅一下这四章中的插图照片,另外也最好能够再测览一下附录III第一条里有关场地面貌的介绍,这样一来对本章里所提及的某些词就不会感到很陌生了。

对于网球初学者来说,学习击球之前了解一些关于握拍、拍面、球的旋转等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忽略这个环节多少会给掌握技术带来些麻烦。虽然大部分朋友学打网球是以娱乐、健身为目的,但也应讲究点儿效率,“纠正错误”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可算是件极浪费的事情,打网球同样不例外。所以,朋友们在学习过程中最好能多做些先期的铺垫与准备,以便少走弯路,一步到位。

1.1 握拍

A. 基本手型球拍与手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球拍其实就是球员手臂的延伸,是球员身体的一部分。体验此种感觉需要一个逐渐适应、逐渐磨合的过程,而在此之前则要了解正确的挥拍方法,图101、图101反映了握拍的基本手型。

图101 握拍基本手型

握拍时手掌边缘要与拍柄的底部齐平,勿握在拍柄的中央部位;掌心和手指应与拍柄最大面积地贴合在一起,体现出拍手一体、拍手无间的感觉,不要仅用手指“捏”住拍柄;拇指环过拍柄贴压于中指之上,勿留有空间以免在击球时球拍脱手;食指略与中指分开并自然与拍柄靠拢在一起,如果像握拳头一样死板地将球拍抓在手里,那么握拍的灵活性及随意性就要逊色许多,不利于对球拍的控制,手也容易感觉疲劳。整个手型有点儿像开枪时扣板机的样子,请记住食指一定要与中指分开。

除上述要领之外,网球拍的握法还有方式上的区分,应当了解。传统上有东方式(包括东方式正手及东方式反手)、大陆式、西方式、半东方式半西方式等,其依据是持拍手之虎口相对于拍柄各棱面的位置,具体方式见图103~107。图中的演示者都是右手握拍,左手握拍者在位置上与其相反就可以了。

在实际击球过程中,每一种握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长处和局限。在这里我们只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供参考,初学者在以后的实践中将会对此有自己的心得体验。

B. 东方式正手适用于正手上旋击球。此方式握拍就象在与别人握手一样,比较自然得体且易于控制球拍,不易导致伤痛,但在击反手球时需换握成东方式反手。

图102 东方式正手握拍示意(虎口正对箭头所指棱面)

C. 东方式反手适用于反手上、下旋击球及发球。下旋球时可令拍面自然打开,发球时可令球有强烈的旋转,局限之处在于击正手时需换握且发球时攻击力偏弱。

图103 东方式反手握拍示意(虎口正对箭头所指棱面)

D. 大陆式适用于双手反手上旋击球、单手下旋击球、网前凌空截击、高压球、发球。此握拍方式在网前截击时正反手不必换握,高压球和发球时对加强球的攻击力有所帮助,局限在于如果用于正手上旋击球则很容易令腕、肘、肩受劳损性伤害。

图104 大陆式握拍示意(虎口正对箭头所指棱面)

E. 西方式适用于正反手上旋击球。用此方式握拍的话正反手击球之间不必换握,但拍面的控制需要一个习惯和适应的过程。

图105 西方式握拍示意(虎口正对箭头所指棱面)

F. 半东方式半西方式这是一种介于东方式正手与西方式之间的“混合式”握拍法。它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定标准,同样也适用于击正手上旋球,并且可能比单纯的东方式或西方式更灵活、更随意。

许多球员在反手击球时是双手握拍(图106)。双手握拍一般适用于单臂力量较薄弱不足以对抗来球者(如女子、儿童)及习惯上或动力定型上不太接受单手握拍者(如有的人从小打网球时学的是双手握拍,长大以后虽然力量素质增强了,但仍不愿意改变双手握拍的习惯,甚至正手也有一直保持双手握拍的;还有一些人怎么样也适应不了单手握拍的发力方式,而双手握拍却能应付自如)。反手双手握拍的具体方法是:持拍手以东方式反手或大陆式握拍,非持拍手(辅助手)以东方式正手握拍,双手在击球时应靠拢在一起成为一个点作用于寸拍柄,不能分开,否则将给击球时的发力及球拍的控制带来困难。相对而言,反手击球若采用单手握拍的话,其对身体整体的力量素质要求就比较高了,可是一旦很好地掌握了反手单手击球的技巧,那么其控球范围大、动作弹性大的特点就很容易显现出来,球员将因此而受益良多。在这里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反手采取双手或单手握拍要依自身力量条件及对两种握拍形式的适应程度而定,并不是男子就一定得用单手击反手,而女子不用双手就打不了球,如果谁觉得单、双手握拍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种气质的象征,那就大错特错了。

图106 反手双手握拍示意

以上的介绍在实际情况中比较带有‘普遍性,某些球员的一些比较特殊的做法及习惯在此不加论述,初学者最好能够一边学习一边体会,最终确立适合自己的最舒服、最安全的挥拍方式。

1.2 拍面与球的旋转

A. 拍面
关(拍面下倾) 拍面垂直 开(拍面上仰)

图107 击球时三种基本拍面示意

如图107所示,击球时的基本拍面有二种:开(拍面上仰)、关(拍面向地面下倾)、垂直,它们都是相对于拍面与地面的角度而言的,并且掌心所对方向为出球方向。在以后学习击球的过程中若出现出界、下网球,那么你可能多数要从拍面的角度及拍面的控制上去找原因。

B. 球的旋转

图108 球的不同旋转方式示意
图109 不同旋转方式的球在空中飞行及落地后的弹跳弧线示意
图110 不同旋转方式的球落地后弹跳轨迹变化示意

球的旋转如图108所示,来自于拍面与球的摩擦。在这里,各种不同旋转方式的球在空中飞行及落地后的弹跳弧线和轨迹变化是不一样的(见图109、图110)。上旋球多用于底线对攻,其在空中飞行的弧度大、球落地后的前冲力强、反弹弧顶高,同时击球的安全系数大、不易失误,而接球着则常常被逼退至底线后很远的地方去接球;下旋球刚好相反,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球落地后“不往前走”,好像要粘滞在地上一样。底线反手下旋击球是比较常用的。虽然许多球员在发球、打高压球或在底线击球时常常有“平击”的感觉,但绝对的平击球其实并不多见,因为击球者几乎不可能在击球时精确得不带一丝旋转,说它是“平击球”只是为了让大家在比较时有一个参照。侧旋和侧上旋球多见于发球,具体用途要视一发、二发及发球员的意图来决定,其共同的特点是球落地后会改变走向(见图110)。

1.3 球的飞行及界内界外球的判定

A. 球的飞行

再次介绍球的飞行及落地后的反弹弧线主要是为初学者掌握击球的时机提供一个感性的参照(见图111)。
图111 球的飞行及落地后反弹弧线示意

以后我们会讲到,在底线击落地球时,最适宜的击球点是在相当于身体腰部高或略低十腰部的位置上,而在球第一次落地至球弹跳后第二次落地的过程中有两个弧段在此高度(A段和C段),高水平选手击球的时机大多选A段附近迎着球上升的趋势将球回击过去,为的是争取进攻的时间及力度,称“抢点击球”。抢点击球虽然是打网球的一大要点,但初学者往往很难做得到,因为它需要极好的球感、极快的反应、迅捷的步法移动及很强的与球相对抗的能力,这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长期的训练才能具备。一般球员多会八自觉地选择在B段击球,但处于B段的球却往往已在击球者肩部附近的高度上了,常打球的人都知道在此高度击球是很别扭很费力的。如此,选择C段也就是在球处于下降的趋势时将球击回去相对来说就比较安全稳妥,但必须看到,选择C段是相当消极的打法,因为球员经常需要不断地退后再退后,这样不仅增加了发力的难度,也扩大了球员跑动的范围。如此,初学者在学球过程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抢点击球”的胆量与能力,否则就只有永远躲在底线后很远的地方被动挨打了。

B. 界内、界外球的判定

网球预备知识里应该包括界内界外球的判定。以白线为界,落在场区内的球为界内球(好球),落在场区外的球为界外球,这是无需赘言的。那么如图114所示落在线上的球该怎么算呢?本书附录里《网球规则》第二十一条明确说明:落在线上的球算界内球。因为网球场的丈量是从白线外沿起始的,所以白线本身也是场区的一部分,哪怕球体的绝大部分都已在界外而只有一丁点儿的部分擦到白线,这也是绝对“合格”的好球。初学网球的朋友对此应该先有一个认识。

图112 压线球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