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司 总经理王新春:证券市场分析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32:31

 
 
 
-
 
 

 发表于 2008-5-14 15: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证券市场分析论

  从19世纪重视投机性的证券市场分析后,进入20世纪,证券分析家逐渐提出了理论上的体系。首先是柯丁雷(W?G?Cordinly)在《证券交易入门》(Guide To The Stock Exchang,1907)一书中,提出“股票价格由供需规律来决定”的观点。为了深入探讨“供需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必须重视社会大众的意见。但他的著作的理论基础仍然不够,缺乏精确性。哥罗丁斯基(J?Grodinsky)在《投资学》(Investment.1953)一书中,从另一个角度对证券市场进行了分析。他从研究供需因此来预测股价,并具体指出了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重视股价与其他经济现象的关系。从这些关系的变化来预测股价的波动。
  此种方法就是现在通称的“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另一种方法不重视股价与其他经济现象的关系,而仅股票市场内部的技术性因素的各种现象来预测股价。此即为现在通称“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前者考虑诸如:(1)股票利率与股价关系;(2)比较股息利殖率与债券利殖率来判断市场状况:(3)股价与利率的关系:(4)经济成长,景气与股价波动之关系。后者则考虑诸如:(1)证券市场内部投机因素之分析;(2)观察过去股价趋势推测未来股价动向,主要采用各种曲线图;(3)观察社会大众的投资动向;(4)检讨股票交易量值与股价关系等等。
  孟德尔(Mindell,J.)在《股票市场》(The Stock Market,1948)一书中,则认为股价的变动不仅仅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事实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但多,而且复杂,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颇为困难。所以孟德尔列述以下各主要影响因素:(1)利率;(2)企业收益;(3)景气活动;(4)股票市场动态;(5)货币政策情况:(6)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7)大众投资者的市场心理;(8)政治的影响;(9)天灾人祸的发生;(10)经济情况状态;(11)人口变动等等。
  证券市场分析论的代表性著作有多纳(O? Donner )的《证券市场与景气波动原理》(Die Kursbilduing an Aktienmarket,1934)和雷福勒(G?L?Leffler)的《证券市场》(The Stock Market,1951)。
  多纳认为,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就是由具体的买卖价格来决定,有效买卖则又看企业收益以及投资人的投资机关可用资金而定,股价形成的因素也是以它们为基础,前者即为股价形成的“收益”因素,后者则是“信用”的基本因素,其他的则是间接影响股价的次要因素,以及使股票价格暂时波动的市场内部投机因素。
  多纳进一步分析了“收益”的基本因素,认为是在于股息和利率,并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股票市场,尝试对股价水平和股息关系的实证研究,在今天颇具有参考性。多纳还认为股息的基础就是企业的收益,在这一点上,多纳更加重视企业的收益,认为“企业收益的变动,才是形成股价波动的真正原因。”虽然实际的股价波动趋势与企业的收益趋势有所差异,但就长期而论,股价波动是依存于企业收益和利率的。从而,“收益”的基本因素就是证券分析论中形成股票价值的因素了。
  至于雷富勒。则从传统的股价理论再扩而广之,他的推论为“股价波动是以预期企业为根本因素”,加上了“预期”因素;证券投资机构或一般投资者主要是以预期企业收益为基础来决定买卖股票。结果,股价波动趋势即包含企业收益今后的变动,他又推论,股价波动趋势,有个隐含假定即“投资者或证券投资机构买进股票有两个目的,其一为股价本身的上涨,其二为利率本身。”他又认为“价格上升或利率两者都取决于企业的收益增减。”他的理论进一步提出了重视企业的保留盈余,如果企业把大部分收益再投资,则更增加企业将来的成长性,并增加企业未来的股息。雷氏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30种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数为基准作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实际上股价并不必然与企业收益有密切关系,于是提出变动是以市场心理动向为基础,而不再一时强调传统理论主张的“基本因素才是市场心理因素的变化原因”,即提出“市场心理说”,所谓市场心理说是指传统理论认为股价是依存于企业收益,实际上根据统计上的。

[ 本帖最后由 喜雨纷飞 于 2008-5-14 15:15 编辑 ] 
 
 发表于 2008-5-14 15:07 |只看该作者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 “经济大气候”的变化。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两阶段法
  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企业在供、产、销和人、财、物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的衰退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企业生存法则。
  四阶段法
  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图)
  A-B为衰退, B-C为萧条, C-D为复苏,  D-E为繁荣
  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
  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衰退指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
  经济周期的成因
  (一)外因论
  外因论认为,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太阳黑子、战争、革命、选举、金矿或新资源的发现、科学突破或技术创新等等。
  1、太阳黑子理论
  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因为据说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而农业收成的丰歉又会影响整个经济。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S. Jevons)于1875年提出的。
  2、创新理论
  创新(Innovation theory)是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波特提出用以解释经济波动与发展的一个概念。所谓创新是指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生产要素新组合的出现会刺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当新组合出现时,老的生产要素组合仍然在市场上存在。新老组合的共存必然给新组合的创新者提供获利条件。而一旦用新组合的技术扩散,被大多数企业获得,最后的阶段——停滞阶段也就临近了。在停滞阶段,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因而很难刺激大规模投资,从而难以摆脱萧条。这种情况直到新的创新出现才被打破,才会有新的繁荣的出现。
  总之,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持续不断的出现,从而必然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3、政治性周期理论
  外因经济周期的一个主要例证就是政治性周期。政治性周期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主要是为了循环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政治性周期的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
  ①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
  ②选民喜欢高经济增长、低失业以及低通货膨胀的时期。
  ③政治家喜欢连选连任。
  (二)内因论
  内因论认为, 周期源于经济体系内部——收入、成本、投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必然现象。
  1、纯货币理论
  该理论主要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R.Hawtrey)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而且极端地认为,经济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货币主义者在分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时,几乎一脉相承地接受了霍特里的观点。但应该明确肯定的是,把经济周期性环惟一地归结为货币信用扩张与收缩是欠妥的。
  2、投资过度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循环归因于投资过度。由于投资过多,与消费品生产相对比,资本品生产发展过快。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资本品过度生产从而导致的过剩又会促进经济进入萧条阶段。
  3、消费不足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的出现较为久远。早期有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近代则以霍布森为代表。该理论把经济的衰退归因于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社会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种不足又根据源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该理论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释了经济周期危机产生的原因,而未说明其他三个阶段。因而在周期理论中,它并不占有重要位置。
  4、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和投资过度理论是紧密相联的。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而投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经济步入复苏与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随着人们情绪的变化,经济也就周期性地发生波动。
  经济周期的类型及成因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
  (1)基钦周期:短周期
  是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2种。 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就称基本钦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 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 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 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 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
  (4)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是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5)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1936年,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的。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 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 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 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
 
忙于工作的股民,不妨选择定量定时投资法。 -
 
 举报 返回顶部
 
 
        
喜雨纷飞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喜雨纷飞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3-10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30 小时 威望4831  活跃0  贡献0  金钱4524  积分9385 精华0 日志0 记录0 好友1 相册0 帖子412 分享0 主题0 UID36719 
鼎砥大二级同学

 

鼎砥大二级同学, 积分 9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5 积分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积分9385 UID36719   
 板凳
 发表于 2008-5-14 15:07 |只看该作者
经济金融化
  目录
  ·基本概念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
  ·国际经济金融化
  ·金融经济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当代国际经济金融化的特征与成因
  ·美国经济金融化
  ·全球经济金融化现象增加风险
  基本概念
  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是两个独立研究课题。本节先对全球化与金融化的一般发展状况和趋势做一简要回顾。
  (一)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始于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广泛发展,90年代迅猛推进,备受关注。“二战”刚刚结束的1947年世界贸易量只有450亿美元,其中,美国又占了144亿美元。到1997年整整半个世纪以后,全球贸易量已达61,000亿美元,外加12,亿美元的服务贸易,50年增长了160多倍,美国所占相对份额由原来的32%下降到不足10%,但绝对量增长到6,000亿美元,是1947年的42俺这种“量”变的积累,必然带来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和政治关系的“质”的飞跃。这就是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即相
  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作为一个整体的依存性的空前提高,以及经济、金融波动和危机的传导性急剧增长。这些从根本上改变各民族国家和经济体历史传统关系的性质、态势与格局,特别是根本改变了彼此间经济、金融、政治、外交关系的性质与格局,也产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全新问题。
  (二)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加剧,程度加深
  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发端于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得到发展,90年代发展加剧,异军突起。经济的全球化与经济的金融化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问题。首先,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各国为一个统一体来谈各经济体相互之间的整体依赖关系,经济全球化中当然也包括金融的全球化,所以我们常常提经济金融全球化;其次,经济金融化是既从各民族国家及经济体自身,也从全球经济整体来看而得出的结论。到90年代后期,全球证券市场的年交易量为70,000—80,000亿美元,国际信贷余额为38,000~40,000亿美元,年保险费收入为25,000—30,000亿美元,国际游资72,000—75,000亿美元,全球日外汇交易量为此,000—20,000亿美元,一年交易量达几百万亿美元之巨。20世纪50年代中期,同全球各国间的贸易相关的国际间资本流动与贸易之外的国际资本流动之比是9:1;而到90年代后期,这一比例关系迅速逆转为1:45,急剧提高了400余倍①。这些都突出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突飞猛进的发展。
  概括地讲,经济金融化的涵义与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融合,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整体,故人们常称今日之市场经济为金融经济。
  2.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社会上的经济关系越来越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以美国为例,80年代中期美国人口的1/4直接有股票与债券,3/4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待有股票与债券,包括医疗保险基金、社会保障保险基金和各种投资基金。
  3.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一般以金融相关率,即以金融资产总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表示。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在90年代初最高曾达3.26一3.62之间,90年代后期有所下降;同期发展中国家一般在0.3—1.5之间,少数发展中国家,例如韩国曾高达4.36中国最高曾达2.34.90年代后期的东亚金融危机反映这一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在一个世纪前,美国的金融相关率是0.07,英国是0.03一0.35,德国是0.12—0.15,法国是0.16—0.20,意大利是0.20,日本是0.021.1913—1935年间,上述几国家大体在0.7一0.8之间,只有日本例外,为0.32一0.40之间。以上的统计数字表明:(1)在一个世纪之前,由于相关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差异而使这些国家间的金融相关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美国和日本非常之低;(2)一百年之后这一比率提高到3.2以上,差距也大大缩小,这既表明社会资产金融化程度的极大提高,也表明彼此间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3)少数发展中国家,例如韩国和中国,有许多特殊情况,值得注意。中国的相关统计说明,我国助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经济金融化的迅猛提高,且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得多,发展进程短得多。
  4.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和金融倾斜逆转。在人类金融发展史上,一般是间接金融发展在前、直接金融发展在后,先有短期金融业务、后有长期金融业务,而且在间接金融与短期金融之间,直接金融与长期金融之间,有一种大体的对应关系。这两组对应因素,不仅在产生发展的时间上明显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远不是平行的而且在总的业务量或市场占有率方面,也远不是均衡的,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间接金融所占比重大大超过直接金融,即使是直接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将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问的这种不平行发展和不均衡发展称之为金融倾斜,实质是金融大幅度向间接金融倾斜,社会融资体制以间接金融为主。显然,这种金融倾斜井不是任何人为设计或构造的结果,而是商品经济、货币信用、银行制度、金融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储蓄量、收入分配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发展的产物。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历史性巨大变化的结果,产生了非银行金融的迅猛发展,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的发展,这一切最终导致原有金融倾斜的“逆转”,即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地高手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所占的比例日益加大,迅速赶上乃至接近或超过门接金融所占比例。这种历史性的逆转,是经济金融化、社会资产金融化、融资非中介化和证券化的反映。
  总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金融经济时代,抛开经济的金融化来观察经济的全球化已不可能。
  (三)以全新的战略高度观察与处理金融问题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条件下,“金融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一个产业性的、行业性的、专业性的局部问题,而成为影响全球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具有极端战略重要性的、全局性、全球性战略问题,金融安全与主权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与主权的重要构成部分”②。
  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表明,当代经济学显然缺乏应有的预见性和全面解释、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能力,提醒人们重新审视当代经济学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有效性问题的同时,对当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可以预言,未来世界还会以这样或那样的金融波动或危机的方式,以其自身通过强行调整的方武,不听证明和提醒人们金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金融问题将会随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变得更为突出,全面变革的压力将更为强大。
  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十大挑战
  以下我们从十个方面分析阐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带来的重大挑战。对此我们既需要从各民族国家或经济体的角度,更应该从全球性的角度,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分析研究,并相应提出某些前瞻性对策。
  (一)全球各经济体经济金融发展稳定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空前增强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使各民族国家或经济体发展稳守的整体性以及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依存性空前增强。不管各民族国家各经济体之间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发展与科技水平有怎样的差异,它们之间发展的整体性与依存性已经大到足以超越这些差别,而且它们必须在相互依存并实现共同的可持续性整体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来寻求实现它们各自的不同利益及不同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这也表明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与经济体可以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孤立地单独生存与发展,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经济体可以采取某种措施,单独损害别人而不同时损害自己。它们之间的整体依存性当然不可能是绝对均衡对等的,但这种发展的差异性并不能改变它们彼此之间发展的整体性与依存性。这是各国为什么必须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和时代特征,也是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证和各国必须和平共处,必须相互尊重、协调、合作和妥协的最深刻根源。
  (二)各民族回家或经济体及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强,金融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
  世界各国在过去20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后果具有相互依存、促进共同发展的正效应,同时也具有萧条、波动与危机联动、互动的负效应。这种双重的效应,是一柄“双刃剑”,人们不能只要前者,不要后者。尤其是后者;对国别和全球的震荡与影响有时还非常之强烈,甚至是惊心动魄的。
  全球化负效应时时存在,金融波动已成常态,绝非偶发事件。人们必须逐步习惯于在这种波动或危机中生活,他们的经济金融也只能在这种动态的状态
  国际经济金融化
  一、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是指国际经济活动日益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金融关系为纽带,以金融政策为协调工具,从而把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来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与趋势。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国际金融活动在国际经济中日益趋重,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二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影响下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表现为金融联系;三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成为国际经济协调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际经济金融化的实质就是指金融这种经济资源在世界各国日益被优化配置、被充分利用的过程与趋势。在国际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1、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日益突出。所谓虚拟经济就是相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实物经济而言的,主要指由虚拟金融资产如有价证券、存款、外汇等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活动,也称金融虚拟经济。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的地位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拟经济规模日益扩大。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900亿美元,1992年为8200亿美元,1995年为11900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15000亿美元,目前,全球的外汇日交易量已接近2万亿美元;国际债券1999年为1900亿美元,预计2000年为2000亿美元;证券市场到1998年11月,全球证券市场总值达25.2万亿美元,成交23万亿美元,其中,十大证券市场证券市值22.3万亿美元,成交20万亿美元。目前由于资本的流动和外汇交易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因此,国际经济的金融虚拟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加强。第二,金融资产在各国社会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在社会财富中,如存款、股票、国债和保险单位等多种虚拟金融资产的比重日益增大,以金融资产为主取代了以实物形态为主或以货币存款为主的财富持有形式。可以用金融相关率即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表示社会财富金融资产化的进程(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一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都在逐步提高,社会财富以金融资产形态存在的比重日益加大。目前,国际金融交易仅有2%的同生产、贸易等直接投资有关,其余的均在自我循环,进行钱生钱的游戏。据统计,全球股市市值约25万多亿美元,而金融衍生商品的价值就达100多万亿元,是全球GDP的三倍多;再如1997年全球仅养老金总额就达到9.7万亿美元,估计到2002年将达到13.7万亿美元,并且这些国家的虚拟金融资产总额都超过了实物资产的总额,在未来的时间内金融资产的相关率还在继续增长。2、国际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联系中日益突出。金融关系主要是指各国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关系金融化世界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便利了全球金融的往来和全球融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目前,全球证券投资正在急剧的膨胀,意味着金融中介的快速运转,全球证券业内50家最大的证券商都是银行集团和金融集团下属的部门,银行与证券业的合并,方便了国际资本的国际转移,大量而迅速的全球资金流动,将各国的经济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了资金在国际范围内有效的分配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如国际货币组织的总裁康德苏在1995年5月美洲国家第25届理事会上所说,“在过去10年到15年内,国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一体化为众带来了许多好处,它促进了全球储蓄的有效分配,而且促进了许多国家的投资与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债权债务增加显著。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仅跨国银行债权总额,1992年仅为1885亿美元,1997年已增加到90383亿美元;国际融资总额,1992年为3149亿美元,1997年底便增加到88272亿美元。三是金融关系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3、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方面,金融安全是世界各国经济安全关注的重心。90年代频繁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拉美巴西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都认识到金融风险的巨大破坏作用,如何避免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因此,金融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安全首要关注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成因
  1、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虚拟经济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金融的全球化对虚拟经济的扩张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极大提高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效率。据统计,世界金融市场一年的交易量达400多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的几十倍,使虚拟经济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张;二是金融业务全球化、多样化,使得金融业的服务对象突破国界的地理限制,服务对象出现国际化,这对开拓国际金融市场,扩大虚拟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三是货币国际化,即许多国家在积极推进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全球性可流动和交易的货币将增加,国际货币结构的多极化为金融业务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性;四是世界各国金融政策趋向一体化。
  2、世界经济信息化促进了世界各国金融关系的紧密联系。以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信息革命使得金融全球化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网上金融交易的快速发展,突破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地理限制,打破了金融交易中时间阻离,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地的商业银行和外汇部门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全天进行交易,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全球资金的调拨在瞬间便可以完成,全球性全天性的国际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国际资本的移动,有利于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债券、证券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关系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金融依赖也就更加紧密。
  3、金融自由化使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有了新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国际性转移愈加频繁,而且规模日益扩大,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特别是90年代以来金融资产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国际金融交易的基础原本是国际贸易,但以投机牟利的货币资本可以不依附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同样可以获得增值机会,有时候利润比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要高得多,成为一种特殊的牟利资本。这些数以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活跃在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市场上追逐投机,它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种牟利资本往往受非经济的因素、短期投机因素、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使得货币资本严重脱离商品生产的基础,虚拟经济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潜在的金融风险随时都会发生,特别是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风暴频繁发生,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寻求经济安全的首要目标。因此,金融安全问题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各国彼此也加强国际金融关系的相互协调。
  金融经济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从学术上讲,金融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仍是微不足道的。金融学的研究大多依赖于经验分析而非理论上的、合乎规范的探讨。但在短短的30年之后,金融经济学俨然出落为经济学家族中的一个新生贵族,该领域研究所获得的诸多成果不仅有效地指引了经济金融化的进程,而且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重大挑战,使得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在金融经济学的令人惊异的活力面前黯然失色,以至于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经济学的怀疑和批评。更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金融经济学的时代。
  从客观需要来看,是经济金融化的进程不断推动着金融经济学的发展,但反过来,金融经济学也有效地指引着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事例便是期权定价理论的发展对期权市场的产生与高效运行均产生了直接的、积极的作用。布莱克等有关期权定价的文章是1971年写出来的,当时期权市场还没有产生。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可以说是自经济学产生以来唯一的一次领先于经济事实的理论发现。
  经济的金融化可定义为金融工具或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的比率即金融相关比率。由于金融运行的相对独立性,即使在理论数值上这个比率也完全可能大于1。事实上,在发达国家,这个比值早已超过了1,并且仍然呈迅猛上升的趋势。经济金融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在目前,发达国家的金融业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20%。
  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一方面加大了各种经济资源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程度。
  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企业——金融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三位一体。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融集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通过买卖股票、公司债券等获得要求的报酬水平。资本市场实现了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的有机统一。如何通过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实现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的期望化与科学化,从而实现经济资源有效地金融化配置,便构成了金融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换言之,对金融市场、投资者、企业三者行为的性质与特证及其三者之间关联度的研究形成了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由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和公司理财学等三部分所构成。在构成金融经济学的三个从属学科之间有着明显的概念及方法方面的血缘关系。例如,有效市场假说、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是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它们在资本市场理论、投资理论以及公司理财理论中都有着不可缺少的学术价值。
  金融市场学是宏观的金融经济学,它主要以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运行的机理以及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投资学与公司理财学是微观的金融经济学,它们研究的是企业或者投资者的经济行为及其效果。
  根据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出,金融经济学所面对并试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大致有三:
  (一)风险与报酬的性质、计量和二者之间的权衡问题
  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加快了经济资源配置的速度,加快了人类财富增加的速度,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经济系统中潜在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有两大特点,一是广泛的潜藏性,二是风险一旦成为事实,扩散速度极快,破坏程度极大。所谓广泛的潜藏性,是指在经济金融化形势下,任何机构(包括政府),任何企业乃至于任何人,每时每刻,在每一个经济活动中,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流动性问题。这一问题或者比较外露,或者埋得较深,但它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金融经济学家、理财人员必须关注流动性问题。流动性问题一旦发展成真实的偿债不足,或是政府偿债不足,或是银行偿债不足,或是企业偿债不足,其所造成的危害将是及其惊人的。一些研究表明,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深层原因便是由于货币政策的失误,造成货币供应大量减少,银行流动性严重受损,紧接着便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瓦解,经济体系的崩溃。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他所关注的自然是获得比较理想的报酬率,但不幸的是,高报酬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在资本市场上,如何解决风险和收益的计量与权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一个世纪难题。因为这一问题不解决,市场的有序化与投资的理性化均没有理论上的支持。众多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卓绝研究成果。马科威茨、夏普、布莱克等是这些学人中的突出代表。
  面对经济系统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证,这或许是金融经济学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之处。而面对风险,就触及到了经济生活中颇具普遍性的一面,这也正是金融经济学很具实用性的原因所在。
  (二)市场反应问题
  在直接融资中,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对获取企业收益的权利进行投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从投资者那里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价值在资本市场上反应出来,由投资者对此作出判断。这时,市场反应便成为一个关系到投资者、企业各方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有效的市场上,证券价格能够反应企业全部的信息,它所体现的企业价值是企业真实的经济价值;但在一个无序的、低效的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在反应企业信息的同时,受到的干扰太大,以至于市场已经无力真实地反应企业的价值。
  近数年来,市场反应问题(换个角度讲即是信息问题)吸引着众多学者去研究它。有效市场假说可以说是在这方面所获得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三)估价问题
  估价问题可以说是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只有真正了解了估价理论,才能说真正了解了金融经济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多次授予了与估价理论研究有关的学者。例如,1990年马科威茨由于证券组合选择理论获奖,夏普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获奖,米勒由于资本结构理论和股利理论获奖,1997年默顿与斯科尔斯由于期权定价理论获奖。这充分证明了估价理论在金融经济学中的核心位置。
  估价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估价是进行一切金融决策的前提和依据。比如,投资者是作出证券的买入决策还是卖出决策,他的依据便是对该证券进行科学地估价,然后将他估价所得证券的内在价值与资本市场上的价格相比较,如果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价格,即买进;反之,则卖出。再比如,理财人员在进行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之前,同样也要对企业价值进行估价,从而采纳那些可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财务决策,否决那些无助于企业价值增加的财务决策。只有建立在估价基础上的决策才是理性的决策。估价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括企业价值估价理论、证券估价理论。
  二、金融经济学:几个基本学说
  罗彻斯特大学理财学教授史密斯(CliffordW.Smith,Jr)将有效市场理论、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代理理论列为现代金融经济学的五大基本学说。本文仍依此说,对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学说予以简要说明。
  (一)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是对市场反应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说。所谓有效市场,是指这样的一种市场,价格能够同步地、完全地反映全部有关的和可用的信息。1956年,萨缪尔森等人提供了支持有效市场假说的现代理论基础,即: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则在投机市场上的不可预计的价格变动趋向必然表现为互不相关的、随机的图象,且经济交易利润为零。
  1970年,为了便于进行分析和理论上的验证,法玛(Fama)将有效市场划分为程度不等的三类,即弱式有效市场、次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多年来,人们就实际运行中的资本市场到底属于哪类市场进行了多方面的验证和分析。比如,鲍尔和布郎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证券市场确定属于次强式有效市场。
  (二)组合理论
  马科威茨分析了组合选择的规范理论,即在以下情况下,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问题:投资者可用方差和组合收益来度量预期的组合收益和组合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选择,从而实现效用最大。考虑到多样化投资减少风险的可能性,用方差来评价证券组合的风险,不仅依整于各个资产报酬的方差,而且也依赖于一切资产之间的协方差。属于一项资产的风险分析的主要问题,不是单独一项资产的风险,而且每项资产对总的证券组合的贡献。他将在给定方差下最高的期望效益和给定期望收益下最低的方差,定义为组合的有效集。他的均值/方差分析提供了:(1)关于多样化的正规的含义;(2)组合分析中协方差分布的计量和;(3)构成一个有效组合的法则。
  (三)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一般称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由威廉·夏普所提出。该模型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刻划所有投资者的集体行为,揭示在均衡情况下证券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经济本质。在充分组合情况下的风险与要求报酬率之间的均衡关系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对象。目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被公认为是金融市场现代价格理论的主干,它被广泛地用于经验分析,使丰富的金融统计数据可以得到系统而有效的利用。不仅如此,此模型亦被广泛用于实证研究并因而成为不同领域中决策的重要基础。
  自夏普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来,各种理论争议和经验证明不断涌现。尽管该模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疑问,还是以其简洁、合理的特征赢得了人们的支持。
  (四)期权定价理论
  传统的观念,风险只是和灾难联系在一起,资产定价理论把风险和机会联系在一起,要想收益大,就必须冒风险。由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所创造的期权定价理论则创立了风险交易市场,人们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还可以限制损失。其定价模型成功的关键在于在期权交易中不用考虑人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也可以得到定量的结果。因为在所有的参数中,只有一个是可以从历史的时间序列中来估计的,这就是股票价格的方差,其余的参数如无风险利率等都可以用观测值输入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期权定价公式的误差,对时间比较短、没有太大波动的期权交易,可以达到1%,而一般估计的误差达20%-80%是很常见的。
  期权估价技术不仅适用于对期权进行定价,其应用范围完全可以拓宽。例如,有负债企业的股权价值的估算、产品专利权价值的估算均可运用期权估价技术。
  (五)代理理论
  狭义而言,所谓代理关系(agencyrelationship)是指一份契约,其中一个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雇佣另外一个人(即代理人)并授予后者作出某些决策的权力,使他们依照委托人的利益去完成一些服务。按照詹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的研究,代理问题来源于各自利益个体协作活动中所产生的利益的冲突。
  债权人与所有者即普通股股东之间也存在着代理冲突问题。因为股东能够通过管理者利用举债方式进行融资,并用契约的方式将债权人的权利固定下来,但在资金的具体营运过程中,却可能会伤害到债权人的利益。在对企业收益的索偿方面,债权人与股东有着不同的机制,前者拥有的是一种固定的收益索偿权,后者拥有的是一种剩余的、变动的收益索偿权。因而,从理论上讲,股东完全可以做到以减少债权人利益的方式来增加自身的财富。例如,股东可能将负债资金用于风险较大或极大的投资项目上,而按照负债契约的有关条款,债权人所允诺接受的风险比实际风险要小得多。换言之,如果事前债权人知晓投资项目的具体风险的话,他们会提出提高利率水平的要求,从而对风险予以补偿。如果按照期权定价模型对这种代理冲突程度进行分析,则债权人所受到的损害比预想的还要大。因为股权资本是对企业价值的一种购入期权,企业价值的波动幅度的提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理论,股权资本的价值会提高。
  以上简要评述了金融经济学中的五大基本学说,它们共同构筑了金融经济学赖以发展的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对金融经济学产生基础性影响的学说还有莫迪利亚尼与米勒所提出的MM资本结构理论,以及乔尔·迪安所倡导的折现现金流量模型。
  三、金融经济学的发展
  近期内金融经济学发展的两个重大领域,一是金融工程,二是企业估价理论。
  (一)金融工程
  期权定价理论产生了一个及其重要的结果,这就是金融工程。按照西方学术界的用语规范,所谓“工程”,必须有一定量的科学理论,并且可以用来解决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金融工程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对一些关键的金融问题进行数理化处理或模型化处理,使这些问题具有更为确切的定义,并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与期权定价模型一样,金融工程所面对的也主要是金融经济中的风险与报酬问题,追求的是提高理论对实务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
  按照约翰·芬尼迪(JohnFonnerty)的定义,金融工程包括新型金融工具与方法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并为金融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完成了金融经济学从描述型科学向分析型科学的飞跃。而实现金融经济学从分析型科学向工程化科学过渡的主要贡献者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达莱尔·达菲(DarrellDuffie)等人,他们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一般均衡理论方面的经济学研究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基于这些金融经济理论的快速发展,到80年代末期,一些领先学者开始意识到,金融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正在经历着第二次根本性的变革,即由分析型科学向工程科学飞跃。80年代末期,约翰·芬尼迪对金融工程概念的界定,以及海恩·利兰德(HayneLeland)等人探讨的“金融工程新科学”,预示着金融工程学的确立。1991年国际金融工程师学会的成立标志着金融工程学的正式形成。金融工程的顺利实施,可能会为金融经济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得这门学科更加完善,也更具有使用价值。
  (二)企业估价理论
  企业估价理论是整个金融估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乃是估价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并通过估价行为,将投资者、企业与金融市场等要素联接在一起。
  企业估价理论的核心就是在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因素、企业外部因素以及投资者的主观意愿基础上,合理地确定企业价值,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从本质上讲,企业价值首先应体现为企业对其所有索偿权持有人包括股东、债权人需求的满足,然后还体现为管理者实施经营权威的满足,前者是满足需求的价值,后者是满足经营的价值。从历史上来看,企业估价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源自企业之间的购并活动。购并价格的确定是许多收购活动中最为复杂,也最为紧要的问题。无论是企业的出售者还是购买者,他们均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估价,然后将此价值与购并活动中出现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不言而喻,企业估价是购并活动分析中的关键所在。
  企业价值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企业估价方法的多样性。截止到目前,尽管人们已经普遍认为折现现金流量模型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企业估价方法,但其他方法如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估价方法、比较估价法以及期权估价法仍然在应用。一般而论,每一种特定的方法总是最能适合在某一种特定的情况下使用。比如,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期,有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总值中占有绝大多数,且数额相对稳定,经营风险也小。在这种情况下,以会计数据为基础来估计企业价值的大小就有较大的可信性。但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对于一些高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的企业而言,再用此方法确定其价值显然有悖于客观实际。
  按照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法,一项资产的价值是由其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企业价值表现为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折现率对未来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贴现值。
  在企业价值的估算中,现金流量的预测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确定是两件同样重要,也同样困难的工作,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高低,进而影响到管理行为的优化效果。简要而言,有以下几点需引起注意:(1)企业价值是针对所有的企业索偿权持有人的,既包括普通股东、优先股东,也包括债权人。因此,现金流量应当是可以向所有索偿权持有人支付的那部分现金流量,无论是股息还是利息都同等对待。(2)企业所有的融资来源均对企业价值的形成有贡献,故折现率的选择应当包括全部资本的构成如普通股融资、优先股融资以及公司债融资。同时还应考虑它们所占的比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完全符合这一要求。(3)现金流量的预测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确定是两项独立,但又紧密相关的工作,它们之间应当相互配合,以免估价失误。对于理财人员而言,该法是一个最基本的财务估价方法,因为它将理财目标与估价技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在我国,企业估价理论的研究尚未引起学术界重视,这也构成了我国金融经济学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
  当代国际经济金融化的特征与成因
  一、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是指国际经济活动日益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金融关系为纽带,以金融政策为协调工具,从而把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来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与趋势。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国际金融活动在国际经济中日益趋重,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二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影响下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表现为金融联系;三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成为国际经济协调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际经济金融化的实质就是指金融这种经济资源在世界各国日益被优化配置、被充分利用的过程与趋势。在国际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1、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日益突出。所谓虚拟经济就是相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实物经济而言的,主要指由虚拟金融资产如有价证券、存款、外汇等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活动,也称金融虚拟经济。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的地位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拟经济规模日益扩大。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900亿美元,1992年为8200亿美元,1995年为11900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15000亿美元,目前,全球的外汇日交易量已接近2万亿美元;国际债券1999年为1900亿美元,预计2000年为2000亿美元;证券市场到1998年11月,全球证券市场总值达25.2万亿美元,成交23万亿美元,其中,十大证券市场证券市值22.3万亿美元,成交20万亿美元。目前由于资本的流动和外汇交易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因此,国际经济的金融虚拟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加强。第二,金融资产在各国社会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在社会财富中,如存款、股票、国债和保险单位等多种虚拟金融资产的比重日益增大,以金融资产为主取代了以实物形态为主或以货币存款为主的财富持有形式。可以用金融相关率即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表示社会财富金融资产化的进程(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一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都在逐步提高,社会财富以金融资产形态存在的比重日益加大。目前,国际金融交易仅有2%的同生产、贸易等直接投资有关,其余的均在自我循环,进行钱生钱的游戏。据统计,全球股市市值约25万多亿美元,而金融衍生商品的价值就达100多万亿元,是全球GDP的三倍多;再如1997年全球仅养老金总额就达到9.7万亿美元,估计到2002年将达到13.7万亿美元,并且这些国家的虚拟金融资产总额都超过了实物资产的总额,在未来的时间内金融资产的相关率还在继续增长。2、国际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联系中日益突出。金融关系主要是指各国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关系金融化世界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便利了全球金融的往来和全球融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目前,全球证券投资正在急剧的膨胀,意味着金融中介的快速运转,全球证券业内50家最大的证券商都是银行集团和金融集团下属的部门,银行与证券业的合并,方便了国际资本的国际转移,大量而迅速的全球资金流动,将各国的经济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了资金在国际范围内有效的分配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如国际货币组织的总裁康德苏在1995年5月美洲国家第25届理事会上所说,“在过去10年到15年内,国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一体化为众带来了许多好处,它促进了全球储蓄的有效分配,而且促进了许多国家的投资与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债权债务增加显著。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仅跨国银行债权总额,1992年仅为1885亿美元,1997年已增加到90383亿美元;国际融资总额,1992年为3149亿美元,1997年底便增加到88272亿美元。三是金融关系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3、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方面,金融安全是世界各国经济安全关注的重心。90年代频繁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拉美巴西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都认识到金融风险的巨大破坏作用,如何避免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因此,金融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安全首要关注的问题。二、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成因1、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虚拟经济的发展。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金融的全球化对虚拟经济的扩张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极大提高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效率。据统计,世界金融市场一年的交易量达400多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的几十倍,使虚拟经济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张;二是金融业务全球化、多样化,使得金融业的服务对象突破国界的地理限制,服务对象出现国际化,这对开拓国际金融市场,扩大虚拟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三是货币国际化,即许多国家在积极推进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全球性可流动和交易的货币将增加,国际货币结构的多极化为金融业务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性;四是世界各国金融政策趋向一体化。2、世界经济信息化促进了世界各国金融关系的紧密联系。以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信息革命使得金融全球化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网上金融交易的快速发展,突破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地理限制,打破了金融交易中时间阻离,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地的商业银行和外汇部门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全天进行交易,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全球资金的调拨在瞬间便可以完成,全球性全天性的国际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国际资本的移动,有利于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债券、证券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关系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金融依赖也就更加紧密。3、金融自由化使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有了新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国际性转移愈加频繁,而且规模日益扩大,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特别是90年代以来金融资产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国际金融交易的基础原本是国际贸易,但以投机牟利的货币资本可以不依附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同样可以获得增值机会,有时候利润比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要高得多,成为一种特殊的牟利资本。这些数以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活跃在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市场上追逐投机,它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种牟利资本往往受非经济的因素、短期投机因素、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使得货币资本严重脱离商品生产的基础,虚拟经济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潜在的金融风险随时都会发生,特别是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风暴频繁发生,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寻求经济安全的首要目标。因此,金融安全问题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各国彼此也加强国际金融关系的相互协调
  美国经济金融化
  经济金融化是最近20多年来世界经济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所谓经济金融化,是指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信贷等广义的金融业在一个经济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对该经济体的经济、政治等产生深刻影响。198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股市市值与其国内生产总值基本相当,而现在其股市市值已普遍是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以上。
  美国经济金融化表现在许多方面
  随着金融与政治的结合日益紧密,经济金融化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特征。1999年美国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为金融机构打开了混业经营的方便之门。2006年又修改了《破产法》,明显收紧了个人破产标准。这都体现了美国金融业的利益要求,是金融业实力日益膨胀的结果。同时,美国政府也更加借重金融业的力量。美国前财长鲁宾、现任财长保尔森均来自华尔街。“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鼓励民众扩大消费,贷款购车和重新安排住房抵押贷款等消费行为一度被认为是爱国行动。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1990年美国广义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8%,首次超过制造业,2003年这一比重升至20.4%。2002年美国金融业资产为37.9万亿美元,2003年为42万亿美元,2004年达到45.3万亿美元。目前美国金融企业市值约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1/4,其利润占美国企业利润总额的40%。美国债务规模激增,很多债务通过证券化转化为各类有价证券,源源不断涌入金融市场,刺激了金融市场繁荣。目前,美国国债达8.3万亿美元,地方政府债务1.73万亿美元,公司债务8.5万亿美元,消费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家庭债务约13.2万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美国债券市场规模达25万亿美元,超过股市。外资是美国金融市场上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外国对美国投资比美国对外投资多3.3万亿美元,一半以上的美国国债掌握在外国投资者手中。外国在美国购买的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逐年增加,2002年为1130亿美元,2003年为2800亿美元,2004年为3990亿美元。
  现代经济中,任何产业的成长发展都要倚仗金融业的支持。当今美国经济活动的核心已主要不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更多是金融资产等财富的管理、流动和增值。这种虚拟化趋势,意味着金融部门的发展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金融业通过自我创造和循环来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
  最近20多年来,美国金融自由化浪潮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日益紧密,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特别是1990年代,伴随股市高涨,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速膨胀。2000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住房抵押贷款等相关资产的证券化成为金融市场的新热点。旺盛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了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
  “9·11”事件之后,美国总体上采取了较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保持低利率和减税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和增长,客观上有利于金融市场的扩张。尤其是低利率推动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促进了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的长足发展。而且近些年美国的货币发行速度明显加快,自1998年以来,美国M2的增长速度连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存在货币的超额供给,大量过剩资金涌入金融市场追逐利润,直接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同时,花样繁多的消费信贷不断扩大,加深了消费者对金融业的依赖。在美国这样的“债务社会”中,作为债权人的金融机构必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现在这一观点已逐渐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共识和常识。
  经济金融化提升美国经济整体实力
  经济金融化大大提升了美国经济的整体实力,成为维系和巩固美国“一超”地位的重要基础之一。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和流动性总体上优于欧日,使美国得以源源不断地吸收资金,弥补“双赤字”造成的缺口,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美联储等宏观经济部门在利用金融市场调控经济运行方面更趋成熟,美国企业利用金融市场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和分散各类经营风险的能力。旺盛的金融创新,巩固了美国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风险投资等的兴起,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经济金融化还使美国在引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多年来,美国一直背负着高额且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一直在出售自己的资产,一直在向世界各国借贷。1986年到1988年间,美国就已从债权国变成了特别债务国。由于具有流动性保证者和全球储备货币印刷者的独特地位,美国反从其持有的越来越大的外国资产总负值中获得净收益。美元贬值使美国从最大的受损者——美国资产的外国持有者——那里获益。美国的进口与美元汇率密切关联,而美国的出口与美元的关联度较低,美元贬值使美国资产持有者以及美国的贸易伙伴蒙受巨大的损失。外国人对美国资产的购买和对美国借款人的贷款抵消了美国贸易逆差造成的净美元外流。全世界都在购买美国的低收益和不同期限的债券。据美国专家估计,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回报率比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回报率高出400多个基点。美国持有的国外资产有75%以上不是按美元计价,这意味着,如果美元贬值,美国持有的资产升值,它的负债贬值。难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博士沃尔夫说,美国就像一支喜欢举债经营的对冲基金,它获得的利润远高于支付的利息。
  从长期看,经济金融化也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在美国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可能正在步罗马、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帝国的后尘,这些国家都是在高额债务中走向危机和衰落的。特别是美国经济中存在股市泡沫,2001年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市值损失约4万亿美元。美国经济中存在信用泡沫,目前美国政府、企业和家庭债务合计已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0%以上。美国经济中存在房地产泡沫,过去6年美国房地产增长速度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房价累计增幅超过35%。美国经济中还存在美元泡沫,美国巨额“双赤字”表明美元下行风险不断积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元目前仍高估15%以上。如何有效化解这些风险是美国必须长期面对的难题。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经济金融化并不是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也呈现出经济金融化的征候。实际上,东亚金融危机以及一些拉美国家发生的金融动荡,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国家金融自由化步伐脱离本国经济发展实际,过分超前尤其是缺乏有效金融监管所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成长阶段。2月27日“黑色星期二”,是我国股市自创立以来与全球市场的首次联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资本市场对世界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加,但客观看,我国股市的作用非常有限。正如保尔森3月6日在接受日本《产经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所言,“中国的大部分资本市场尚未与世界其他市场发生直接关系”。目前我们存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金融不足的问题。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大力拓展金融创新,完善多层次、多元化银行业体系,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深化保险业改革,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企业经营效益,全面提高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要借鉴国际上经济金融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防范成长中可能产生的过度金融化问题,推进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强化金融法治,化解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球经济金融化现象增加风险
  原中国外交部官员沈国放今天在上海一场论坛上说,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金融资产向已开发国家集中,出现「经济金融化」现象,这增加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投资中国-2007上海证券期货国际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现任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沈国放以「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几个特点」为题发表演说。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最强烈的竞争,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百分之六十二,累计财富总量为美国的一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其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其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地位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格局。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约百分之二十,对于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上升到百分之三十。随着金融的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与推广,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有所提高,全球金融业务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巨额的国际资本无序的流动,带给发展中国家很大的危害,已开发国家也很难独善其身。
  沈国放说,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已开发国家集中,出现了「经济金融化」的现象,一方面促进全球资源有效配置,但是又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特点还包括了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的流动性有所增加,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正在增加,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也在提高。全球化利益分配与社会成本分配,出现严重的失衡,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资本回报年创新高,但是劳动回报却是越来越低,造成国家间的不平等。
 
在分析目标公司的各项财务数据时,只有与整个行业平均效益作比较,才能得到更正确的结果。 -
 
 举报 返回顶部
 
 
        
喜雨纷飞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喜雨纷飞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3-10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30 小时 威望4831  活跃0  贡献0  金钱4524  积分9385 精华0 日志0 记录0 好友1 相册0 帖子412 分享0 主题0 UID36719 
鼎砥大二级同学

 

鼎砥大二级同学, 积分 9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5 积分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积分9385 UID36719   
 4楼
 发表于 2008-5-14 15:08 |只看该作者
马太效应
  目录

  ·英文名称

  ·简介
  ·马太效应来源
  ·马太效应的现象
  ·马太效应扩展
  ·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
  ·反马太效应的方法
  ·股市马太效应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
  英文名称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简介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马太效应来源
  马太效应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由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和合本译文):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马太效应的现象
  使用《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马太效应扩展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 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
  “马太效应”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尤其是经济领域内广泛存在的一个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以经济领域为例,国际上关于地区之间发展趋势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   另一种观点是,当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时,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常常会呈现“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落后地区的人才会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源会廉价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制度又通常不如发达地区合理,于是循环往复,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
  而社会贫富差距,也会产生“马太效应”。在股市楼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另外,由于富者通常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而穷者则会由于经济原因,比富者更乏发展机遇,这也会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   对政府而言,如何在经济发展中避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马太效应,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课题。 此外,在科学、学术研究中也存在“马太效应”,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有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
  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
  教育中的马太效果主要可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
  其一,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多,社会兼职越多,各种名目的评奖似乎就是为他们设立的。现在,在科研领域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科研经费的使用基本被垄断,从立项、评选、经费分配基本由少数专家控制。尽管某些项目从立题到完成与一些专家没任何关系,但是,无论立项书还是最终成果也必须将某些知名专家的大名冠与首位。这样一来,一般学者的劳动果实都成了专家的“成果”,使少数专家成了科研寡头。据说,某市级教育科研项目基本都是几位知名评委瓜分。
  其二,过度投资建设名校。众所周知,国家对于教育的总投入是个定值,故对某些学校的投入过多必然造成对另外一些学校的投入不足。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些因投入充分而硬件和软件占绝对优势的学校想不成为名校恐怕都很困难;而那些投入不足的学校,则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陷入了发展的“瓶颈”。这种因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而造成的名校与薄弱校的格局一旦形成,必将不断地被放大,形成所谓的“马太效应”,即“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于是,资金、师资、生源严重地向名校倾斜,而薄弱校却出现了人、财、物的全面危机。另一方面,就读名校也成了一种身份符号,满足了那些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分层,以确定自身的价值与优越感的需要,加速了名校与薄弱校的两极分化。“马太效应”的出现实质是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平等的教育权的掠夺,必将加速社会财富与权力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最终会引起社会的振荡;它造成了局部的繁荣,却扼杀了作为整体的教育的生命,就像癌细胞的过度繁殖必将危及到作为整体的人的生命,而人生命的丧失却又使癌细胞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最后也必与个体的生命一起消失,连局部的繁荣都将不可得。城市贵族子弟,自小得到的国家教育经费就多,国家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基本投资在城市里,高考得到特殊照顾的还是他们,相反,农村的孩子,尤其贫困地区的孩子,不仅在培养经费上严重受到歧视,在升学、就职等更遭不公平待遇。
  其三,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给予不平等的待遇。按照在教育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师生间的感情冷漠,甚至带有某种敌意,学生间的关系也不和谐,越是老师喜欢的学生,同学就越不喜欢,在班里受到冷落。本来学生关系很好的学生,只因为老师表扬的多了,就使这些学生遭到同学的冷待。这与老师了解情况的片面和评价标准不正确有关。
  反马太效应的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马太效应”是有其心理危害的,它会在教育中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对立。对好学生过分偏爱的教师,其所带的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分人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损,自暴自弃,上进心减弱。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我们应该防止这一教育的负作用,用反“马太效应”的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反“马太效应”要求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责任者,承担起在量和质两方面为公民提供平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在基本实现“普九”之后,则应把重点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质量相差不大的义务教育上。为此,就必须使义务教育的学校均衡发展,不能再厚此薄彼,人为加大他们间的差距。
  反“马太效应”要求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应该从鼓励所有受教育者,调动和促使所有学生不断积极进取设立相应的奖项,如既要有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奖项,同时也应该设立年度进步奖等,为后进生并具有更广阔跃进空间的学生创造条件,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用来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的,学校的教育经费很大程度是按照学生人数平均分配的,为此经费的使用也应该面对全体学生。
  反“马太效应”要求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对好的学生过于“偏心眼”,相反,要更多地照顾后进学生,给他们以帮助和温暖。在教育管理上,要追求“大面积丰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怀,要知道,尖子学生的成长,是以学生的总体水平为基础的。
  如果我们透过表层进而研究内在的东西,请试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喜欢一个学生(特别是班主任),他就会得到很多的好处?基本原因有三:一是因为老师有权力(在某些方面可能是独占),是支配者,学生没有权力,是被支配者。二是评价的标准单一,老师(甚至只是某一个老师)的意见就是标准。但是要知道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只是按照一个标准来判断,难免不全面、不准确、不公正,而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偏好,这样的话难免造成偏爱了。三是老师能力不足,功利心强,试想一下,老师为什么总是偏爱少数几个学生,这不能不说是刻意而为,这是因为功利心,进而反应出来的问题是能力不足,因为他不可能把全班所有的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都变成最好,他必然要挑自己偏爱的学生。
  解决的根本方法在于什么呢?一是建立多种评价机制,不搞单一标准。二是民主互动评价,不光老师有权,学生也要有权评价同学和老师。“三是安排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问题,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一项很有专业性的工作,不是谁都能干好的。”
  总之,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照顾每个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自尊心,给每个学生以师爱,要树立“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教育观念,摆脱“马太效应”的误区,以反“马太效应”的正确教育观,解决学生的交往冷漠的心理。
  股市马太效应
  股票价格水平的升降与股市的增量资金数额(新入市或出市资金)和存量资金的周转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与股市的增量股票数额(新上市或离市股票)和存量股票的周转速度成负相关关系。市场资金的增加和周转速度的加快表现为需求的扩张,市场股票的增加和周转速度的加快表现为供给的扩张。
  同普通商品市场一样,在同一价格变动的调节下,股票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呈逆向或不对称性变动。同普通商品市场相反,股票市场的价格机制对需求和供给都具有一种正反馈性的激励功能。这种价格正反馈机制总是强化着供给与需求的逆向变动趋势,从而拉大或维持着供求不平衡关系。因此,在股票市场上,价格的上升会推动价格的上升;相反,价格的下跌则会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换言之,股票市场的内在机制以一种特殊的马太效应方式表现出来,它直接导致了股票价格背离基本价值而大升深跌、暴升暴跌。
  由于马太效应及股价的超常涨跌是股票市场内在运作规则的结果,因而它也就成为股票市场的必然的、常规性的运作形式。股票市场必然有投机、必然超常动荡,因而股票市场永远是一个可以博取差价的场所。
  股市在经历了一轮或强或弱的马太式不平衡循环后,可能会进入另一个反向马太循环过程,也可能进入暂时平衡状态。使一轮马太循环中止的原因,如果是价格升涨的中止,通常是因为后续资金量枯竭、高价位所形成的高市场风险、突发利空消息刺激和累积获利筹码过多等等;如果是价格下跌的中止,则多是因为价位进入投资价值区域、突发利多消息刺激、累积套牢筹码过多过深等等。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①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②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③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④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⑤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⑥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当科学家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行为为社会所鼓励和赞扬;或者会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到成功目标的兴趣,转而产生用越轨的方法去获取成功的动机。如果科学组织对科学家的越轨冲动和诱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轨行为就会产生。
  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
  近来,人们将眼光主要聚焦在CPI的上升幅度,而对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关注似有盲点。其实,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大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扬。
  数据显示,近几年在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领域,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产生一定影响。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4200元扩大到4941元,全国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与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平均工资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631元扩大到今年的1209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与集体经济单位平均工资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3599元扩大到今年的4028元。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属于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差距合理,0.4-0.5之间为差距过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自2000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连续几年上升,已在0.4的国际警戒线徘徊。2005年,10%的城镇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773元,比上年增长13.4%,是全国平均收入的2.7倍。10%的最低收入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35元,比上年增长9.5%,仅为全国平均收入的29.9%。最高10%与最低10%收入户的人均收入之比由上年的8.9倍扩大到9.2倍,差距呈扩大态势。
  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同时,不同收入等级人群之间的流动性在下降。低收入人群进入高收入组、高收入人群沦为低收入组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收入分配格局越来越固化,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更为困难。2000年-2005年,城镇收入水平最低的20%人群的年均收入增长率为5%;而收入水平最高的20%人群的年均收入增长率为15%。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格局不利于低收入者。
  当前,垄断行业工资收入水平过高问题依然存在,与其他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2000年最高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63倍,而到了2005年扩大到4.88倍,而且绝对差距也从8436元扩大到32249元。
  必须清醒地看到,收入差距还呈逐渐拉大的趋势,我们有必要对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保持警惕。
  消费差距的扩大既有历史发展和资源制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经济增长快慢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缩小消费差距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对此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收入差距的拉大,必然会带来不少负效应。尤其是作为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的过度拉大,会降低居民的消费倾向。近年来,居民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如2006年城镇居民10%最高收入户平均消费倾向由2000年的72%下降到2006年的67.1%,分别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7.6和6.9个百分点。
  由收入差距形成的社会不公问题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太效应”,这与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不相容的。收入的过分悬殊,会对社会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带来一定影响。对于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政策调控力度,使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
  目前,一部分垄断行业工资水平过高、工资增长过快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垄断行业收入差距问题,一方面要通过采取措施促进非垄断行业的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采取措施,加以有效调控。要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建立和完善对垄断企业的特别收益金制度和上缴利润制度。
  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有效功能,提高政府为民服务意识,发挥税收和转移支付两种手段的作用,税收的主要对象是高收入群体,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政府通过这两个手段进行收入再分配,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起到“抽肥补瘦”的作用。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正。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低收入群体的合法权益。四是积极推进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进一步动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高效发展。
  改变收入分配的结构是一个比较漫长和长期的过程。因为收入分配的改革是一个利益的调整,可能会触痛很多人既有的利益,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还有很多新的矛盾和利益分析的协商、对话和最后的妥协,这都是可能发生的。所以说不可能是一个很快的过程。从长期看,居民收入差距将是一个逐渐缩小的过程。
  目前,尤其要密切关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和社会转型时期,居民的社会心态的变化。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影响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和信心。在快速变化和转型时期,要特别注意对民众满意度、信心指数、价值观变化、行为取向的监测和研究,并做好相应的工作。
 
忙于工作的股民,不妨选择定量定时投资法。 
 举报 返回顶部
 
 
        
喜雨纷飞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喜雨纷飞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3-10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30 小时 威望4831  活跃0  贡献0  金钱4524  积分9385 精华0 日志0 记录0 好友1 相册0 帖子412 分享0 主题0 UID36719 
鼎砥大二级同学

 

鼎砥大二级同学, 积分 9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5 积分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积分9385 UID36719   
 5楼
 发表于 2008-5-14 15:09 |只看该作者
通货膨胀
  基本概念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在若干场合中,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此举有时会造成物价上涨。若干(奥地利学派)学者依旧使用通货膨胀一词形容此种情况,而非物价上涨本身。因之,若干观察家将美国1920年代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以下所述,除非特别指明,否则“通货膨胀”一词意指一般性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上涨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各种解释
  不同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起因有不同的学说。
  1.【货币主义的解释】
  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货币数量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体所耗货币总量取决于现存货币总量。下列公式创自此说:p 为一般消费品物价水平,dc为消费品总需求量,而sc消费品总供给量。
  公式背后的观念是: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提高。基于总开销主要基于现存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著货币总量提高。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供给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以此观点来说,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如是说。意指通货膨胀的控制有赖于货币上与财政上的限制。政府不可令借支过于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额贷款。此观点着重于中央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以及经济生产力,也就是由生产成本(总供应)所推动的通货膨胀( cost - pull inflation )。
  2.【新凯恩斯主义的解释】
  (neo-keynesian) 依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为robert j. gordon所说的“三角模型”的一部分:
  ·需求拉动通胀 ——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胀 ——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supply shock inflation),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
  ·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 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这三型的通货膨胀可随时合并解释现行的通货膨胀率。然而,大多时前两种型态的通货膨胀(及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固有型通货膨胀的大小:持续性的高(或低)通货膨胀带动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货膨胀。
  三角模型中有两项基本元素:沿著菲利普斯曲线移动,如低失业率刺激升高通货膨胀;以及转移其曲线,如通货膨胀升高或降低对失业率的影响。
  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
  (phillips curve)(或称需求面):需求带动理论主要集中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其潜在输出)相关。这点在政府(可能于对外战争或内战期间)印行超额的货币引起金融危机时特别鲜明,有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使得物价飞涨(或达每月上涨一倍的程度)。
  货币供给在程度温和的通货膨胀中也扮演主要角色,但其重要性有争议。货币主义经济学家相信其具强力连结;相反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强调总体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货币供给仅只是总体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凯恩斯主义解释法的基本观念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此模型在物价稳定度与失业率之间权衡(trade off);故为将失业率降至最低,可允许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极佳的描述出美国在1960年代的经历,但不足以诠释其于1970年所遭遇到的通货膨胀升高与经济停滞结合。现今菲利普斯曲线用以关联薪资总额增长与一般性通货膨胀的关系而非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菲利普斯曲线之位移
  因为供给震荡与通货膨胀已成为经济活动的固定因素,当代整体经济使用'位移’过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及物价稳定度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平衡)来描述通货膨胀。供给震荡意指1970年的油价震荡,而固有型的通货膨胀意指物价/薪资循环与通货膨胀预期,表示在正常经济情况下容忍通货膨胀。因此,菲利普斯曲线仅代表三角模式中的需求拉动通胀。
  另一个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为潜在产出(有时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达到最高生产力的状况下经济体之gdp水准——为习惯性且固有的限制。此种输出标准对应于nairu——固有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或全职性的失业率。在如此架构下,固有型通货膨胀率为内因性地取决于经济体内的劳动量:
  GDP超出其潜在水准(且失业率低于nairu)时。该理论指出,在其他条件相等时,通货膨胀随著供应者提高价格而加剧,且固有型通货膨胀会更恶化。进一步将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朝著高通胀与高失业摆向滞胀。这种“加速型通货膨胀”曾见于1960年代的美国,当时越战的开销(由小额加税扺消)在数年间将失业率压低在百分之四以下。
  GDP低于其潜在水准(且失业率高于nairu),而其他条件相等时,通货膨胀随著供应者企图降价,让市场消化超额数量,并低估固有型通货膨胀而减低;即阻止通货膨胀。将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朝著低通胀与低失业摆向期望的方向。阻止通货膨胀曾见于19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抗通胀措施带来数年的高失业率,其中两年曾高达百分之十。
  gdp相等于其潜在水准(且失业率也等于nairu)时,只要没有供给震荡,通货膨胀率即不变。长期说来,大多数的新凯恩斯总体经济学者视菲利普斯曲线为垂直。也就是说,若通货膨胀率高到可以压过失业率的情况下,失业率为其前提,且等相于nairu。
  然而,以该理论作为政策制订的标的存在缺陷。潜在产出(以及nairu)的数量通常为未知,且会随时间改变。另外,通货膨胀率的发生并不对称,上升的速度较下降为快;更糟的是还趋向随政策而变。例如说,在撒切尔首相主政时期,失业者发觉自己处于结构性失业,也就是无法在不列颠经济体内找到适才适所的就业机会,当时英国的高失业率可能提高了nairu(且潜力降低)。在一经济体避免跨越高通货膨胀的门坎时,结构性失业率的提高暗示着只有小量的人力可在nairu中找到就业机会。
  若假定nairu与潜在产出两者皆具独特性且迅速达成,则绝大多数的非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可理解为包含于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中。当"供给面"固定时,通货膨胀取决于总体需求(aggregate demand)。固定供给面也暗示著公私机构的开销定然相互冲突。故政府的赤字开支会对私营机构产生排挤效果,而对就业水准并无影响。也就是说,资金供给与金融政策为唯一可影响通货膨胀者。
  4.【供给面学说】
  供给面经济学说假定通货膨胀一定由资金供给过剩与资金需求不足所引起。对这两个因素而言,资金数量纯粹只是标的物。于是,欧洲于中世纪的黑死病流行期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可视为因资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1970年代的通货膨胀可归因于美国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订定的金本位后所产生的资金供给过剩。供给学派假定,资金供给与需求同时提高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供给面经济学说所阐述的一个要素,称美国1980年代由低税负所引领的经济扩张为结束高通货膨胀的手段。其论点在经济扩张提高对基本资金的需求,且此种作法抵销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扩张可视为经常性的带来对资金的高需求,且其他条件等同于提高资金数量。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此种政策无可置辩。供给面经济学说主张,经济扩张不仅提高国内对资金的评价,也会提高国际上的评价。
  表现因素
  稳定的小幅度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影响是难以重新谈判降价,特别是对薪资与合约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物价若缓步上涨,则相关的价格便较易于调整。有多种物价会“滞留降价”,但悄悄上涨。所以零通货膨胀(物价维持平准)的效应会以降低价格、盈利、与雇员数的方式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若干公司的执行部门视温和的通货膨胀为“润滑商业巨轮”。追求完完全全的价格稳定会带来极具毁灭性的通货紧缩(物价持续降低),将导致破产与经济衰退(甚至经济萧条)。
  金融体系视通货膨胀之“潜在风险”为高于储蓄累积财富的基本投资诱因。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金钱的时间价值之措辞。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一元较明年的一元更具价值,所以未来的资本价值在经济学上有所扣减。此种观点视通货膨胀为对未来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
  对低阶层者而言,通货膨胀通常会提高由经济活动之前的贴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通常导因于政府提高货币供给政策。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所能进行的影响是对停滞的资金课税。通货膨胀升高时,政府提高对停滞的资金的税负以刺激消费与借支,于提高了资金的流动速度,又增强了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在极端的情形下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国际贸易:若国内通货膨胀率较低,遭削减的贸易余额会破坏固定汇率。
  鞋底成本:因为现金的价值在通货膨胀时会萎缩,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因此会倾向持有较少的现金。此词表示真实的成本会更经常流向银行。(鞋底成本一词是句玩笑话,意指因走到银行而磨损鞋底所产生的成本。)
  菜单成本:商号须更勤于改变产品价格。此词表示餐厅用于改印菜单所需的成本。
  恶性通货膨胀:若通货膨胀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会干扰到正常的经济活动,损害供给能力。
  在一经济体中,会有若干部门编入通货膨胀指数,而若干部门没有,通货膨胀行为会自未编入的部门向编入的部门重新分配。在影响幅度小时,这属于一种政策性的选择,不对储蓄而对变现优先权与手头资金课税。若影响超出一定幅度时,则其效应歪曲,成为个人“对通货膨胀的投资”,也就是鼓励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
  因为以上打击通货膨胀的理由都高于打击其预期行为与打击持有大量资金所需的小幅影响,大部分的中央银行顾及物价稳定性,都以可见但极低的通货膨胀为目标。
  影响因素
  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
  (一)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二)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这是因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三)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尽管并不一定能保持原有的实际工资水平),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
  测量因素
  通货膨胀之测量由观察一经济体中之大量的劳务所得或物品价格之改变而得,通常是基于由政府所收集的资料,而工会与商业杂志也做过这样的调查。物价与劳务所得两者共同组成物价指数,为整组物品的平均物价水准之测量基准。通货膨胀率为该项指数的上升幅度。物价水准量测整体物价,而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的上扬幅度。
  对通货膨胀没有单独性的确实量测法,因通货膨胀值取决于物价指数中各特定物品之价格比重,以及受测经济区域的范围。通用的量测法包括:
  生活指数CLI(cost of living index)为个人生活所需费用的理论增幅,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es)概估之。经济学家对特定的CPI值应估计为高于或低于cli值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CPI值公认具“偏向性”(bias)。CLI可用“购买力平”(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来调整以反应区域性商品与世界物价的广泛差距。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测量由'典型消费者’所购物品之价格。在许多工业国家中,该指数的年度性变化百分比为最通用的通货膨胀曲线报告。该项测量值通常用于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目)能相等或高于CPI。有时劳资合约中会包含按生活指数调整条款(cost of living escalators),表示名目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Producer Price Indexes)测量生产者收购物料的价格,与CPI于物价津贴、盈利、与税负上有所不同,导致生产者之所得与消费者之付出产生差距。PPI反应于CPI升高而上升,具有典型的延迟。虽说其具多样化的组合,一般相信这种延迟的特性使得根据今日的PPI通货膨胀粗估(rough-and-ready)明日的CPI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各种的论述与内容有极重要的不同。
  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测量选择性货品之批发价格变化(特别是销售税),与PPI极为类似。
  商品价格指数(commodity price index)测量选择性商品售价之变化。若使用金本位制,则其所选择的商品为黄金。美国使用复本位制,其指数包含黄金与白银两者。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为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名目GDP 与经通货膨胀修正后的GDP (即不变价格(constant-price)GDP 或实质GDP )两者间所使用的金钱之比例(参见实质与名目经济)。这是对价格水准最宏观测量。本指数也用来计算GDP 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美国联邦储备改用核心个人消费平减指数(personal consumption deflator)及其他平减指数作为制订“反通胀政策”的参考。
  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pi)(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rice index)。2000年2月17日,在半年一度的国会金融政策报告(亦即humphrey-hawkins报告)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声称将主要的通货膨胀测量法自cpi改为连锁式个人消费开支价格指数。
  因为每一种测量法都基于他种测量法,并以固定模式结合在一起,经济学家经常争议在各测量法及通货膨胀模式中是否有'偏差’存在。例如,boskin委员会于1995年找出美国劳工部统计局(bls)所计算出的CPI具有偏差。在对其偏差进行定量分析后,他们认为当年度的通货膨胀遭过分夸大。因“快乐论”(hedonic )所带来的科技创新增加与以平价品取代昂贵的商品,两者都会降低CPI-U的升高率。另一个例子是在1980年代早期,无人居住的出租单位并不计入CPI-U与CPI-W的租金收入部分;在加计此部分后,通货膨胀率实际上是极度的受低估,于是在1982年的CPI计算中加入了这项改变。
  现存的争论为应否计入关于快乐论的调整部分,包含人们会在高物价的地区不可企及时搬迁到较便宜的地区。也有人认为指数中的购屋部分极度低估了日常生活费用对房价的冲击,亦极度低估了医疗费用在退休者的日常费用中的重要性。
  相反概念
  ·通货紧缩
  1、区别
  ⑴含义和本质不同: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⑵表现不同: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⑶成因不同: 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导致的。
  ⑷危害性不同: 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⑸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2、联系
  ⑴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⑵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抑制。
  表现形式
  ·典型表现--物价上涨
  一般地说,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④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痛苦指数
  (痛苦指数:Misery index)
  ·痛苦指数的概念
  痛苦指数代表令人不快的经济状况,等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总合。其公式为:痛苦指数 = 通货膨胀百分比 + 失业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众对相同升幅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
  ·学者观点
  现代经济学家不同意以完全负面的“痛苦”一词来形容上述通货膨胀机转的负面冲击。实际上,经济学家中有许多认为公众对温和通货膨胀的成见是来自其相互影响:群众只记得在高通货膨胀时期相关的经济困难状况。以现代经济学家的观点来说,温和的通货膨胀是较不重要的经济问题,可由对抗滞胀[stagflation](可能由货币主义[monetarist]所刺激)来作部分中止。
  反通货膨胀
  国家中央银行,如美联储,可经由设定利率及其他货币政策来有力地影响通货膨胀率。高利率(及资金需求成长迟缓)为央行反通胀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业及生产来抑制物价上涨。
  然而,不同国家的央行对控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观点。例如说,有些央行密切注意对称性通货膨胀目标,而有些仅在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加以控制。欧洲中央银行因在面对高失业率时采行后者而受指责。
  货币主义者着重经由金融政策以降低资金供给来提高利率。凯恩斯主义者则着重于经由增税或降低政府开支等财政手段来普遍性的降低需求。其对金融政策的解释部分来自罗伯特?索罗对日用品价格上涨所作的研究成果。供给学派所主张的抵抗通货膨胀方法为:固定货币与黄金等固定参考物的兑换率,或降低浮动货币结构中的边际税率以鼓励形成资本。所有这些政策可透过公开市场操作达成。
  另一种方法为直接控制薪资与物价(参见工资议价,incomes policies)。美国在1970年代早期,尼克森主政下,曾试验过这种方法。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这些政策与刺激需求面同时实施。故供给面的限制(控制手段、潜在产出)与需求增长产生冲突。经济学家一般视物价控制为不良作法,因其助长短缺、降低生产品质,从而扭曲经济运行。然而,若能避免因经济严重衰退导致成本升高,或在抵抗战时通货膨胀的情形下,这样的代价或许值得。
  实际上,物价控制可能因抵抗通货膨胀而使经济衰退更具影响力(因降低需求而提高失业率),而经济衰退可在需求高涨时防止物价因控制产生歪曲。
  相关书籍
  ·图书《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
  ·页码:262
  ·ISBN:7810988913
  ·条码:97878109889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套装数量:1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数百种相关资料为基础,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外国巧妙结合,不仅对当代中国的通货膨胀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论证,又经过独立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概述和文献回顾
  第二节 国外通货膨胀理论概述
  第三节 中国通货膨胀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唯有休息才能保障即得之利益,唯有休息才能养足精神,争取下一回合的胜利。 
 举报 返回顶部
 
 
        
喜雨纷飞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喜雨纷飞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3-10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30 小时 威望4831  活跃0  贡献0  金钱4524  积分9385 精华0 日志0 记录0 好友1 相册0 帖子412 分享0 主题0 UID36719 
鼎砥大二级同学

 

鼎砥大二级同学, 积分 9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5 积分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积分9385 UID36719   
 6楼
 发表于 2008-5-14 15:09 |只看该作者
周期性行业
  周期性行业 Cyclical Industry
  周期性股票是数量最多的股票类型,是指支付股息非常高(当然股价也相对高),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而涨落的股票。这类股票多为投机性的股票。该类股票诸如汽车制造公司或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当整体经济上升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迅速上升;当整体经济走下坡路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下跌。与之对应的是非周期性股票,非周期性股票是那些生产必需品的公司,不论经济走势如何,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都不会有太大变动,例如食品和药物。
  绝大多数行业和公司都难以摆脱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虽然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经济预计还要经历20年的工业化进程,在此期间经济高速增长是主要特征,出现严重经济衰退或萧条的可能性很低,但周期性特征还是存在。中国的经济周期更多表现为GDP增速的加快和放缓,如GDP增速达到12%以上可以视为景气高涨期,GDP增速跌落到8%以下则为景气低迷期。不同的景气阶段,行业和企业的感受当然会很不一样,在景气低迷期间,经营的压力自然会很大,一些公司甚至会发生亏损。
  周期性股票的投资策略
  我们国家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大宗原材料行业、水泥等建筑材料行业、工程机械、机床、重型卡车、装备制造等资本集约性领域。当经济高速增长时,市场对这些行业的产品需求也高涨,这些行业所在公司的业绩改善就会非常明显,其股票就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当景气低迷时,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其产品的需求减弱,业绩和股价就会迅速回落。
  此外,还有一些非必需的消费品行业也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特征,如轿车、高档白酒、高档服装、奢侈品、航空、酒店等,因为一旦人们收入增长放缓及对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都会直接减少对这类非必需商品的消费需求。金融服务业(保险除外)由于与工商业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也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简单来说,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就是非周期性行业,提供生活非必需品的行业就是周期性行业。
  上述这些周期性行业企业构成股票市场的主体,其业绩和股价因经济周期的变化而起落,因此就不难理解经济周期成为主导牛市和熊市的根本原因的道理了。鉴此,投资周期性行业股票的关键就是对于时机的准确把握,如果你能在周期触底反转前介入,就会获得最为丰厚的投资回报,但如果在错误的时点和位置,如周期到达顶端时再买入,则会遭遇严重的损失,可能需要忍受5年,甚至10年的漫长等待,才能迎来下一轮周期的复苏和高涨。虽然预测经济周期什么时候达到顶峰和谷底,如同预测博彩的输赢一样困难,但在投资实践中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让投资者有所借鉴。其中利率是把握周期性股票入市时机最核心的因素。当利率水平低位运行或持续下降时,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好,因为低利率和低资金成本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鼓励各行各业扩大生产和需求。
  相反,当利率水平逐渐抬高时,周期性行业因为资金成本上升就失去了扩张的意愿和能力,周期性的股票会表现得越来越差。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当央行刚刚开始减息的时候,通常还不是介入周期性股票的最佳时机,此时是经济景气最低迷之际,有些积重难返之势。开始的几次减息还见不到效果,周期性股票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跌势,只有在连续多次减息刺激后,周期性行业和股票才会重新焕发活力。同理,当央行刚刚开始加息的时候,投资者也不必急于离场,周期性行业和股票还会继续风光一时,只有在利率水平不断上升接近前期高点时,周期性行业才会明显感到压力,这是投资者开始考虑转向的时候。
  对于市盈率,投资者也不能太迷信了,因为它对于投资周期性股票往往会有误导作用,低市盈率的周期性股票并不代表其具有投资价值,相反,高市盈率也不一定是估值过高。以钢铁股为例,在景气低迷阶段,其市盈率只能保持在个位数上,最低可以达到 5倍以下,如果投资者将其与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对比,认为“便宜”后买入,则可能要面对的是漫长的等待,会错过其他投资机会甚至还将遭遇进一步亏损。而在景气高涨期,如2004年上半年,钢铁股市盈率可以达到20倍以上,那个时候如果看到市盈率不断走高而不敢买入钢铁股就会错过一轮上升行情。相对于市盈率,市净率由于对利润波动不敏感,倒可以更好地反映业绩波动明显的周期性股票的投资价值,尤其对于那些资本密集型的重工行业更是如此。当股价低于净资产,即市净率低于1时,通常可以放心买入,不论是行业还是股价都有随时复苏的极大可能。
  在整个经济周期里,不同行业的周期表现还是有所差异的。当经济在低谷出现拐点,刚刚开始复苏时,石化、建筑施工、水泥、造纸等基础行业会最先受益,股价上涨也会提前启动。在随后的复苏增长阶段,机械设备、周期性电子产品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相关的零部件行业会表现优异,投资者可以调仓买入相关股票。在经济景气的最高峰,商业一片繁荣,这时的上场主角就是非必需的消费品,如轿车、高档服装、奢侈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旅游等行业,换入这类股票可以享受到最后的经济周期盛宴。
  所以,在一轮经济周期里,配置不同阶段受益最多的行业股票,可以让投资回报最大化。最后,在挑选那些即将迎来行业复苏的股票时,对比一下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你找到表现最好的股票。那些资产负债表健康、相对现金宽裕的公司,在行业复苏初期会有更强的扩张能力,股价表现通常也会更为抢眼。
 
上升行情中遇到小跌要买,下跌行情中遇到小涨要卖。 
 举报 返回顶部
 
 
        
喜雨纷飞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喜雨纷飞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3-10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30 小时 威望4831  活跃0  贡献0  金钱4524  积分9385 精华0 日志0 记录0 好友1 相册0 帖子412 分享0 主题0 UID36719 
鼎砥大二级同学

 

鼎砥大二级同学, 积分 9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5 积分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积分9385 UID36719   
 7楼
 发表于 2008-5-14 15:10 |只看该作者
消费效应
  目录
  ·定义

  ·股票市场的消费效应
  ·中产阶层家庭子女的消费效应
  ·我国城镇居民个人保险的消费效应
  ·扩张性经济政策与紧缩性消费效应
  定义
  消费效应(Consumption Effect)。征收关税后由于价格上升,使得国内消费由减少到,消费量减少。
  股票市场的消费效应
  简单地说,股票市场的消费效应来自于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这是一种虚拟经济的产物。因为股票市场的价格上扬往往会给投资者一个财富增加的印象,但是只要投资者的股票没有变现(全部出售变成现金),或者没有把其中的现金转帐出股票市场的资金帐户,那么这种股票市场的股价上涨带给投资者的只是所谓“纸上富贵”。但是,因为有股票市场的上涨心理影响,投资者感觉到自己的财富已经增加(实际上暂且没有实现),所以在衡量自己的消费能力方面有着超过现实的夸大效应。这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部分投资者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是提前消费行为的一种)形成了一种倾向或者潮流,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或者现状。
  相反,如果股票市场的价格下挫,投资者的财富心理感受是负面的,现实中也会影响他们的实际消费,使得他们比正常消费,变得更加谨慎和小心。
  中产阶层家庭子女的消费效应
  凡勃伦在谈到有闲阶级时提到,那些经济上的暴发户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竭力模仿上层贵族优雅的生活礼仪、消费习惯,进行“炫耀性消费”、“炫耀性休闲”,但他认为,这些突然致富的新贵们的模仿是很不自然的,由于他们长期的生活习惯的影响,想要一下子改变过去的生活习性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的消费、礼仪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做作的成分。在谈到惯习对于个人行为的持久影响时,布迪厄也认为,品味的形成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也就是说,品味或者一定阶层的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不可能随着其生活境遇的改善而发。
  生迅猛的改变,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对于中产阶层家庭的消费研究也发现,那些住房在现代化的高尚社区、使用现代的商品和服务的城市中产阶层,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与习惯并没有像他们的住房、交通工具等消费品那样迅速地改变。这一点其实并不是中国的特有情况。在对韩国中产阶层的研究中,莱特就发现那些住在西化的高层建筑中的中产阶层家庭,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甚至与一般韩国人并无二致,他们为了维持符合中产阶层生活和地位的消费,可能会依靠各种非劳动性收入,但他们的习惯还是原来的、过去的,而并没有随着他们生活境况的改善而改变。也就是说,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很显然与阶层的跃迁是不同步的,明显滞后的,这可能需要一种代际间的积累。
  但我们可以看出,同他们的上一辈相比,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家庭子女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则明显更为前卫、现代。可以想象,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很可能成为未来的“白领”或者“中产阶层”,很显然,虽然他们的经济基础与收入水平还有限,但其成长环境已经使他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具备了同他们父辈的传统消费行为甚至同年龄的其他生活环境中的同辈相异的“中产阶层惯习”(我们在此无意品评这种消费行为的伦理问题)。从四个不同年龄的中产阶层家庭子女消费可看出,这种现代或者前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们与过去的传统方式的决裂更为彻底,不像其父母难以摆脱过去的影响;第二,同传统的节俭消费观相比,他们更主张开源节流式的现代消费;第三,他们与时尚、品牌有一种天然的、自然的关系;第四,他们的消费档次较高,或者说“品位较高”;第五,他们的现代消费方式如AA制、对西方消费文化的趋慕本身是全球化背景的反映,还与所接受的教育相关,这与早期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又不完全相同。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加之中国特殊的子女政策所导致的中产阶层家庭子女的消费投入,这一切都成为他们新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生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推测,城市中产阶层家庭的子女如果能够如愿以偿地进入未来中产阶层行列,那么他们可能会成为一个在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更为接近的“品味阶层”。相比于他们的上一辈,这些中产阶层家庭子女,没有过去的生活体验,没有对多阶层家庭的社会记忆,他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可能更为一致,同时与其他阶层的社会区隔也将更为鲜明。
  通过对四个家庭不同年龄段子女消费的深入了解,可以发现,由于中产阶层家庭子女的代理消费以及家庭教育投资等方面的优越条件,中产阶层家庭的子女的消费方式、理念与他们的父辈们——第一代中产阶层——形成很大的区别。 这种区别体现在:其一,如果如布迪厄所说,消费习惯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惯习在很大程度上受童年的生活环境影响,那么第一代城市中产阶层,尽管其童年生活环境不尽相同,但其消费习惯都或多或少会打上物品短缺时代或者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受到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当经济条件与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他们也自然与时俱进,在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归根结底,这种变化不能彻底摆脱已有消费习惯的影响。其二,如此一来,如同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一样,城市中产阶层也正处于社会流动所形成的阶层转型中。传统的消费习惯尚未远去,现代的消费观念已经扑面而来,他们注定是一个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生存的阶层。他们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同时他们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现在。这种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的两面性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下一代,由于生活在优越的中产阶层家庭,因此,他们没有或者说更少他们的父辈们传统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从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来看,他们是真正现代的,而他们的父辈——当代城市中产阶层充其量只是正在走向现代。他们是相对单一的,没有或者很少有过去的传统习性,而当代城市中产阶层则是比较复杂的,是双重取向的,这从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其三,目前城市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消费取向由于传统与现代的聚合而没有形成一种一致性的阶层消费行为或者消费观念,他们因此而不能由消费或者生活方式而整合为一个清晰可辨的品味阶层,然而在未来的中产阶级——即使不完全但将有很大部分是他们的子女——的成长中,我们将很可能看到具有相似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中产阶层。第四,如前所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消费中的阶层分化,并发现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区隔,但很明显这种社会区隔不像布迪厄所研究的法国社会那样泾渭分明,判若水火。但在中产阶层家庭的子女消费中,这种社会区隔正在不断深入,并越来越强,其分化的结果将会使得社会分化不仅潜藏于财富、权力、地位等社会资源中,也外显为由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所致的生活方式上。阶层的界线不仅会越来越明显,而且会越来越外露,这种阶层分化的外部界线正是由消费对社会生活的建构——分化与整合所形成的。第五,当代城市中产阶层消费分化所导致的区隔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经济水平、职业状况、社会地位等的原因所促成的,而在他们的子女身上将更多地显示出消费观念、消费文化、生产方式方面的区隔逻辑。
  如果说以前财富、权力、声望成为阶层分界的标志还多少只是隐约可见的话,那么经由消费的阶层分化与整合所形成的社会区隔则很可能成为清晰可见的界标,而且最终由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社会区隔将会更为彻底,阶级阶层差别的隔膜可能会越来越深,而这种从童年就已经开始的阶级区隔(为子女寻找好学校)会把不同阶层的人隔开得更为完全、彻底。正是在此意义上,未来社会可能将会是一种由消费及主要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生活方式的分与合所形成的“区隔社会”。
  我国城镇居民个人保险的消费效应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出现了较大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一直都很高,从统计资料来看1952—1978年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始终保持在0.95以上;而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出现了大幅下降,2005年平均消费倾向降低至0.76。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降低显然不利于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在于改革的发展使消费者增加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
  总体而言,我国城镇居民所面临的未来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支出的不确定性。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而在此之后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费用则要由居民个人负担。由于教育费用的不断上调,居民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扩大。(2)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改革之后,居民要按一定比例承受医疗费用,居民一旦患上重病所承担的医疗费用将是高昂的。(3)收入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城镇居民所面临的失业风险增加,这导致居民未来收入出现不确定性。(4)养老支出的不确定性。我国实行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该制度下,如果居民仅仅依靠养老金,那么他将面临养老金不足以维持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从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风险。
  我国城镇居民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其消费倾向,而保险则可以通过降低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改善居民的支出预期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这是因为保险的重要功能是转移风险,投保人通过购买保险将不确定的客观因素转嫁给保险公司,这就使得投保人没有必要为了预防不确定的客观因素的发生而进行足额的预防性储蓄,而可以将更多的货币收入用于提高当前消费水平之上。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我国保险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扩张性经济政策与紧缩性消费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个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减缓的趋势,整个供需领域出现了相对过剩的现象。
  1.重新审视扩张性财政政策
  我国政府从1998年起发行特别国债1000亿元,加上银行配套资金1000亿元,使得199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一个明显的上升幅度。这对于1998年乃至1999年的经济止跌企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种作用与我们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据测算,1998年经济增长中的投资贡献率为25%,与1978-1996年的平均投资贡献率34.7%相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在我国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投资回报率的大幅下降值得我们深思。
  一般来说,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投资需求的推动,二是消费需求的拉动。投资的推动是通过投资支出的扩张来直接推动产品总量和经济总量的增加。投资的增长转化为经济的增长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可以说投资的增长是一个潜在的增长。1998年我国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55.7%,1978-1996年消费需求的平均贡献率61.7%,正是消费水平的下降导致了近几年的低投资回报现象的发生,从而弱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低迷的消费需求削弱了财政支出的力度,阻滞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重新审视扩张性货币政策
  为了尽快使经济走出相对过剩的局面,我国政府已经多次下调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同时银行的准备金率和贴现率也做了相应的下调。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初衷是通过准备金率和贴现率的降低来扩大货币的供应量,通过利率的下调来鼓励民间投资的增加,达到提升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从我国1998和1999年的经济增长情况来看,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利率政策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从中国改革的经验来看,民间投资的增加同国有投资的增长有着较强的相关效应。只有国有投资的大量增加并启动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时,民间资本才会大量跟进,而国有投资的退出会带来民间投资大幅度退出经济领域。见表1,通过1994-1998的数据可以看出,1997和1998年财政支出政策的弱化效果没有带来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也就无法刺激民间投资的大量涌现。
  表1 单位:%
  项目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国有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91 7.45 6.17 7.34 19.6
  非国有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3.92 16.91 15.58 6.94 7.98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
  正如前面分析,在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作用不甚明显,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太突出的条件下,国有投资即使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民间资本也很难大量的涌入投资领域,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受到约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另一方面,民间投资除了受限于国有投资规模及其绩效之外,民间投资规模的大小还取决于市场的状况。旺盛的市场需求必然会引致民间资本的出现。但是我国当前的消费市场不景气,市场消费无热点,消费低迷和萎缩的现状使得许多民间资本仍处于潜伏状态,无法发挥出资本资源应有的效率。
  综上所述,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与紧缩性的消费需求的并存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的一个不合理现状,理性的经济策略由于存在于一个非理性的消费基础之上而难以发挥了其本身应有的功效。
  二、我国当前消费现状的分析
  如前所述,低消费已成为制约宏观经济政策正常运转的“瓶颈”,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尽快走出“低消费陷阱”,是我们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这要建立在对我国现阶段的消费特点的合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我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着二元化的经济结构,这种独特的经济现象使得我国消费市场上存在着农村与城镇两大消费集团,这两个消费集团在消费行为、消费偏好、消费结构上存在着显著的偏差,表现出消费的非同步性,因此,在对我国消费特点进行分析时,要针对农村和城镇分别作出了分析。
  1.收入抑制性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316元增加到1997年的5160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1997年地2090元。但是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放慢的趋势,尤其进入九十年代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见表2)。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从1994年的32.49%下降到1997年的8.51%,而城镇则从1994年的36.07%下降到1997年的17.88%,消费支出与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有着强烈的正相关系,居民收入的减速增长必然会抑制居民的消费有效需求。
  表2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农村 32.49 29.23 23.63 8.51
  城镇 36.07 22.45 12.44 17.8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计算。
  从城镇来看,近几年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经营状况恶劣,破产倒闭的现象时有发生,带来失业人数的大量增加,许多下岗职工仅仅能够拿到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企业职工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60%,是市场消费的主要力量。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多和职工收入骤减会对消费市场产生负面冲击,抑制城镇居民的即期消费。
  从农村来看,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两部分。持久性收入主要指农民的种粮和农副作物的收入,暂时性收入是指农民来自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收入。近几年,我国的农业形势一直较好,但是连年的丰收带来的却是农民的增产不增收,造成农民的持久性收入减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偏低。第二,农民负担过重,农村中仍存在乱收费和乱摊派的现象。第三,农副产品的收购过程中仍有向农民“打白条”的现象。第四,农业的科技投入过少,另一方面,大批乡镇企业的倒闭减少了农民的来自乡镇企业的收入,城镇职工的纷纷下岗减少了农民在城镇的机会,从而使农民的暂时性收入也开始减少。根据恒常性收入理论,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消费支出与持久性收入成正比,如果居民获得一笔意外的暂时性收入,必然会扩大居民的消费,如果暂时性收入不确定时,这笔收入不再支出,而是形成储蓄。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持久性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的暂时性收入的绝对减少必然会抑制农民当前的消费支出。
  2.积累滞后性消费
  居民从低消费阶层向高一级消费阶层的过度要经历一个收入的积累过程。而在我们这样一个以“储蓄和节俭”作为美德的国家中,在信贷的消费观念还没有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情况下,这个积累过程更是必不可少的。
  表3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
  年份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农村 70 219 272 338 420 563 721 887
  城镇 421 1720 2223 2681 3486 4869 6671 858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计算。
  我国农村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建房热”之后,农民手中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从表3可以看出1996年底农民人均储蓄900元左右,以家庭为单位的储蓄不过几千元。农户空荡荡的住宅急需添置家电等消费品,而上千元的家用电器对农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收入的缓慢增长使农民在短期内很难形成城镇在80年代那样的耐用品消费热潮。农民的家用电器消费要经历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城镇,以家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已基本趋于饱和,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应该转向高档消费品,而居民人均的储蓄只有8000元左右,以家庭为消费单位的群体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高档消费品也是难以承受的。收入低幅增长,消费升级的条件还未形成,汽车、住宅等新一代高档消费品的消费被迫进入升级前的收入积累阶段。通过表4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以来,居民的储蓄增长率经常大幅度的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率,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消费正经历一个消费的积累阶段。
  表4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储蓄增长的比较 单位:%
  项目 年份 1986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农 收入增长 6.6 14.1 3.3 10.6 17.6 32.5 29.2 23.6
  村 储蓄增长 34.2 28.8 24.2 24.2 24.3 34.0 28.1 23.0
  城 收入增长 20.8 11.3 18.2 28.0 36.0 22.5 12.4 17.9
  镇 储蓄增长 32.5 36.0 29.2 20.6 30.0 39.6 37.0 28.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计算。
  消费者对将来的预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近一段时期,中央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住房体制由福利房向货币化分房转化,教育体制由国家拨款向个人自筹经费转化,医疗体制也由公费医疗向统筹帐户转化,使消费者意识到将来用于住房、教育、医疗的支出将要扩大。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之中。在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化的改革结果尚不清楚,对将来社会保障的预期持犹豫的心态的情况下,为了防范未来不确定的风险,人们在安排消费支出时,对自己将来的预期支出就会增多,也就是居民的储蓄增加,而用于即期的消费减少。截止1998年6月底为止,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已经突破了5万亿,这种为了不确定的预期而减少消费支出的行为带来了社会消费的滞后,造成了居民“捂紧口袋,有钱不敢花”的现状。
  3.效应递减性消费
  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和利益分配的格局呈现出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1989年我国最富有的20%家庭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29.38%,最贫穷的20%的家庭的收入占全社会收入的11.65%。到1994年,最富有和最贫穷家庭的收入分别占到全部收入的44.64%和6.04%(国家统计局),而到1998年上半年为止,城乡居民收入中的40%以上集中在10%的少数人的手中(何清涟,1998),基尼系数由1979年的0.31增长到1997年的0.479。随着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手中聚集,富人的消费倾向就会降低,从而降低了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在收入不变或缓慢增加的条件下,全社会的消费支出必然减少,形成消费支出递减态势。
  同时,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消弱了消费支出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周学,1998),消费品按照其生命周期可分为三种,发展型商品、主导型商品、衰退型商品,而主导型商品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和带动作用。在中国目前相对过剩的家电耐用消费品中,只有自行车和电风扇基本饱和,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全国普及率仅在25%,尤其在广大的农村,耐用消费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见表5),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耐用消费品还应是主导型商品,耐用消费品对中国经济的带动至少还有十余年的时间(易钢,1998)。而住宅、交通工具、通讯设备则仍属于发展型商品,住房和汽车拉动经济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高收入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少,他们的消费对象主要集中在还不是主导型商品的高档消费品,而中低收入者尽管对耐用消费品(主要是农村居民)有着很强的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带动效应应该是巨大的,但是受到不合理收入的制约而被迫压抑了这种消费冲动,从而使消费支出效应随着收入不合理流动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表5 我国城乡耐用消费品每百户拥有量
  项目 自行车 电风扇 彩电 洗衣机 收录机 照相机
  农村 139.82 100.46 22.91 20.54 31.15 1.94
  城镇 193.23 168.07 93.50 90.06 46.15 32.1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4.结构断裂性消费
  我国由短缺经济步入过剩经济,原来短缺经济下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过剩经济并不是没有短缺,从卖方市场保存下来的供给结构与当前买方市场下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演进,产业结构和产品供给结构明显滞后于消费结构。这种结构性滞后主要体现在:(1)基本消费品早已经供大于求,适合农村市场的耐用消费品供不应求。不符合消费的高档住宅大量积压,而符合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型住房供不应求。(2)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过低形成了农村比较恶劣的消费环境。农村的乡村电网、通讯线路、卫星接收设备远远落后于城镇,农村的电价和通讯费用则过高,这种结构性偏差造成了农村居民在对耐用消费品有了一定的收入积累之后,潜在的消费转化为现实的消费会受到障碍。(3)城镇的供水、供电及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等的投入还无法满足以汽车、住房为消费对象的消费升级的要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造成了消费与供给的脱节,形成了过剩经济下的新的供需矛盾,出现了供给不适应消费需求的断裂现象。
  另外一方面,消费需求与产业结构间的巨大断裂带直接导致了当前市场上“消费无热点”的这一普遍现象。我们知道,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条,增加不同的产业部门的产出率,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低迷的消费需求无法带来产业升级所应有的动力。因此,滞后的产业结构带来的断裂性消费与断裂性消费对产业结构抑制两者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已成为当前消费不振的一个关键性原因。
  三、启动消费的政策性思考
  经济学的原理认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求(萨缪尔森)。消费者的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同时经济的增长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从而再次带动投资、消费需求,这是经济运动的一个良性循环(见下图)。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如何找到这一循环的切入点,使我们政策制定顺利导入这一循环当中,推动该系统的良性运动是我们现阶段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
  附图{图}许多学者认为,目前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过大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他们主张从上述循环中的收入这一节点入手,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通过税收杆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实施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转移支付来解决当前消费领域内存在的问题,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不可否认,这是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一条合理思路。上文在对我国居民消费特点的分析中已经提到,消费领域内确实存在着收入抑制性消费和效用递减性消费的现象,这是由于一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过低且收入分配不公平造成的。针对这种现象,以收入这一节点为突破口,制定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收入的分配政策会受到该循环的前一个节点经济水平的制约,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其政策空间也是有限的。
  根据对我国现阶段消费性状的分析,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经济循环运动中的“消费”这一节点。经济形势的紧缩造成居民的消费预期过高,结构的失衡造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偏差都成为困扰消费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问题,也就形成了当前的积累滞后性消费和结构断裂性消费的特点。而对消费节点的内部修正(消费结构、消费预期等)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开由于整个宏观不景气带来的各个节点相互抵减的弊端,在不受其他节点不振的影响的条件下,在现有的居民收入基础之上,挖掘消费领域的内部潜力,变潜在需求为现实的需求,以消费的启动带来整个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根据居民的消费结构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扭转结构性失调,实现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对接。(2)居民的收入不仅仅有即期现实的收入还有远期无形的收入(如养老、医疗、住房体制的补贴),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会增加居民远期收入,刺激即期消费的增加。(3)稳定居民消费心态,改变积累消费,树立起信贷消费的观念。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居民等待观望的消费心态会更加浓重,在这种情况下要妥善处理改革,开放,稳定的关系,使众多的理性消费者对将来形成一个乐观的预期,形成一部分先期的消费群体,进而形成社会的消费。
 
买股票若仅是在买卖股票的"数字"上下功夫,便是标准的投机而不是投资了。 
 举报 返回顶部
 
 
        
喜雨纷飞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喜雨纷飞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3-10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30 小时 威望4831  活跃0  贡献0  金钱4524  积分9385 精华0 日志0 记录0 好友1 相册0 帖子412 分享0 主题0 UID36719 
鼎砥大二级同学

 

鼎砥大二级同学, 积分 9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5 积分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积分9385 UID36719   
 8楼
 发表于 2008-5-14 15:11 |只看该作者
变动利率
  利率可以定期调整,一般是根据金融市场行情每半年或一年调整一次。调整后贷款的余额按新利率计息以还本付息。
 
买进靠耐心,卖出靠决心,休息靠信心。 
 举报 返回顶部
 
 
        
喜雨纷飞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喜雨纷飞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3-10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30 小时 威望4831  活跃0  贡献0  金钱4524  积分9385 精华0 日志0 记录0 好友1 相册0 帖子412 分享0 主题0 UID36719 
鼎砥大二级同学

 

鼎砥大二级同学, 积分 9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5 积分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积分9385 UID36719   
 9楼
 发表于 2008-5-14 15:11 |只看该作者
虚假财务报告
  虚假财务报告概述
  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以及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如实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可以说,虚假财务报告遍及世界各国,美国的安然事件让全世界人震惊,我国随着琼民源、PT红光、银广厦等上市公司绩优股神话的破灭,也让国人忧心忡忡。
  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
  1.上市公司质量控制制度的失衡
  首先,上市门槛过高是导致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根源。对公司申请上市的制度法规主要有《证券法》、《公司法》和《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公司要上市必须满足上市条件,这是监督部门优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以保护投资人利益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其财务指标的设计过于简单,一方面造成企业管理层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很容易通过会计处理来调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标准,就千方百计地进行造假,以达到上市筹资目的。如《公司法》第152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满足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其次,配股条件、ST的处理制度和摘牌制度也会导致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我国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配股必须符合:公司上市超过3个完整会计年度,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上市不满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按上市后所经历的完整会计年度平均计算;属于农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高科技等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略低,但不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均规定,符合以下规定的股票实行ST处理:
  (1)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净利润均为负值;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
  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在实施ST处理期间内,财务状况无明显改善,根据该年度审计结果已构成三年连续亏损的,将暂停其股票交易,并向证监会提交暂停上市的建议。这些也是监管部门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措施,但对企业而言却构成了无形的压力。他们为了达到配股和免于ST处理和摘牌,就有动机和压力去虚假披露企业财务报告。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制度失衡
  信息披露行为制度包括信息披露行为规范和信息披露质量规范。信息披露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指进行信息披露的行为主体的行为约束规范和制度,它依靠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来落实;信息披露质量规范是指对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质量进行规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会计法规。财务报告的质量保证在有一个严密的行为主体规范约束制度和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但这两方面我国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衡。
  (1)信息披露行为规范的失衡。企业财务报告呈报者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因而信息披露行为规范主要应是针对企业管理当局而定。各个国家为了规范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都设计了一套公司治理结构,以保证公司管理当局能够遵循法规,履行好信息披露义务。我国上市公司同样有一套公司治理结构,但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典型的内部人控制。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国有股和法人股呈现“一股独大”。而国有股存在一个弊病是多级代理,在多级代理制下,造成了所有权虚置,所有者缺位,中小股东又有搭便车的倾向,没有监督的动力,以致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利制衡机制失效,企业的管理者成为企业的真正“主人”。由于管理当局和股东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在二者的利益相冲突时,管理当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会欺骗股东,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管理当局的操纵下,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会计人员是无力反抗的,甚至他们也与管理当局有相同的经济利益与管理当局通同作假。
  (2)信息披露质量规范的失衡。对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来进行,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准则的质量。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有一个“充分程序”就是为了让各个利益集团进行充分博弈,以使会计准则这个合约越发完备,成为各利益集团都能遵守的契约。但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本上是单边行为,企业博弈的动力不强。会计准则制定出来后,当企业意识到对他利益的约束时,就希求博弈。这可能表现为:一是对现有会计准则不遵守,违反现有会计准则规定的经济业务处理方法来追求企业利益;二是更为谨慎的做法,对会计准则中还没有规定或者是解释不清的业务处理方法,尽可能寻找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是一种事后博弈行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存在企业可利用的制度空间。例如:会计准则本身的不完全性,包括会计准则因博弈不充分而产生的倾向性、会计准则定义和释义的不准确而带来会计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会计法规之间的不协调。
  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制度失衡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控制度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和证监会监管处罚制度。
  (1)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失衡。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要求问题。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的年报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但对于中期报告却没有这样的要求,这就使不少企业利用中期报告来进行虚假披露,一方面是对自己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调节,另外一方面是配合一些炒家进行股票的投机炒作。二是注册会计师监管问题引起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和独立性问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管理不力,致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够,审计质量堪忧。三是我国存在审计合谋的制度环境。审计合谋是指审计人员和管理当局合作欺骗审计委托和社会公众从中牟利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利益倾向的支持和脱钩改制前的挂靠制是滋生审计合谋的制度环境。尽管我国的法规规定:公司聘用、解聘或者不再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由股东大会作出决定,但内部人控制使得股东大会是名义上的委托人,管理当局成了实际上的委托人。当注册会计师真实地向股东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披露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不利于管理当局时,管理当局会对注册会计师施压,要求隐匿其不利的信息,注册会计师是否屈服于管理当局的压力,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承受能力强弱。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抵制管理当局压力的承受能力差,很有可能被管理当局“俘获”成为同谋。尽管脱钩改制使事务所脱离了政府行政部门,但我国上市公司的鉴证会计师事务所绝大部分是本地所,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事务所产生影响,使其失去审计独立性。
  (2)证监会监管制度失衡。会计监管主体是指监管活动的实施者。我国有关法律和法规将监管主体定义为两类:政府机构和行业自律机构。但从实施监管的效果来看却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政府机构监管范围过宽而其人员的专业技能有限,导致政府制度全面,实施管理片面。我国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的机构主要是证鉴会。证鉴会则作为最高监管部门其监管范围广泛,包括从证券市场到期货市场的所有具体事项。例如:指定两个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两个市场的法律、法规;批准企业股票上市;批准企业债券上市;监管上市公司及其信息披露义务;股东的证券市场行为;对券商的管理;对交易所的管理等。范围过广而人员有限,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往往被局限在:事后监管、查处力度不够、监管成本过高、市场波动反应慢等。二是作为监管力量一线的交易所权利范围狭小。交易所是上市公司接触最多了解最深入的自律机构。它的这种特性是任何机构不能取代的。但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证券会掌握着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权。而交易所只有监督权。证监会有时鞭长莫及,交易所又权利有限,上市公司的监管出现真空违规事件屡屡发生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虚假财务报告的治理对策
  1.完善立法、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1)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管理者在信息披露中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管理法规,对管理人员责任与权利、提供虚假信息的惩处作出明确规定。会计舞弊行为被发现后,要严肃处理,给公司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导致公司破产的要依法追究经理人员的渎职责任,并实行严格的经理市场禁入制度,不能“易地做官”,触犯刑律的要依法惩处。
  (2)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取得民事赔偿,这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我国到目前为止,唯一能引用的就是《消费者保护法》。而按照这一法律,审计师的赔偿通常是“退一赔一”,即最高不超过审计收费若干倍。如中国证监会在“红光实业”案中对蜀都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处罚是“退一赔二”,对郑百文案件中涉案的注册会计师罚款30万元。注册会计师赔偿责任小,中小投资者的诉讼收益低,引发的诉讼概率就低。此外,受欺诈的投资者的损失如何确定,是仅包括直接损失,还是既包括直接损失又包括间接损失尚存在争议。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因信息欺诈而遭受的损失不仅是现有利益,还应包括未来可得利益。建议在目前有关法律如《民事诉讼法》中增加有关“因会计信息欺诈造成投资者损失”的民事赔偿具体条款。
  2.消除财务报告造假的前提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1)适当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首先,结合我国特色,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首要目标。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质量特征。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如果一味强调借鉴国际惯例,盲目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可能增加财务报告造假的可能性,因而,当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为重要。其次,尽量减少公司会计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其计量原则应尽可能明确、规范,以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可能性。当然,在强调统一的同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2)尽量减少真空地带。例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照比例合并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但对会计人员来说,如何进行比例合并仍模糊不清,因此,应该考虑采取补救措施。相关部门既要检视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寻找并填平其中的真空地带,又要检视当前的实际,发现其中的新变化,及时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比如,当前证券市场中的企业购并、股份回购、认股权计划等事项,会计上应如何处理和披露尚无明确规定。
  3.完善相关制度可消除或缓减财务报告造假的动机
  (1)股票发行制度力求市场化。当前,股票发行制度正处于由核准制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改革时期,其中仍存在导致公司进行虚假财务报告的诱因。例如,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一些硬性规定(如近三年连续盈利等)、配股条件中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等。因此,应实行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比如:推行主承销商保荐制度,在满足充分披露要求的条件下,均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将配股条件由单变量固定控制改为多变量变动控制。
  (2)完善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制度。根据现行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即沦为PT公司。应该说,这一规定本身是符合证券市场规范动作的,但问题是该规定较为简单,往往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虚假财务报告来逃避处罚。对ST公司也存在类似问题。为此,需要对该规定作相应修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第一,可考虑将经常性损益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第二,增加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这一指标;
  第三,增加非财务指标,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已处于严重的非正常状态等。
  4.完善证监会监管制度
  针对我国目前现状,笔者认为监管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与自律机构相结合。首先,强调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监管,同时证监会加强对行业自律机构的监管。政府一部分权利下放,使得交易所真正成为监管的主体,而不是“形式主体”。其次,在适当的时候,考虑成立上市公司协会。该协会在会计监管上应该具有两方面的职能。一是约束上市公司,从长远发展自身团体的角度制定章程。行业的这种约束是公司的内在要求,比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强制有更好的效果。二是代表上市公司对政府和其他机构约束其会计行为不合理之处进行申述,使上市公司真正参与市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5.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自1980年恢复重建以来,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作出了很大贡献,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兴起,这个新兴行业的整体执业水平已与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不相适应,因此在许多方面有待完善,以便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经济警察”的作用。
  (1)优化注册会计师的执行环境。首先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决杜绝政府部门行政干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一旦发现此腐败行为,应当查明原因,从严惩处,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其次政府应以间接手段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宏观调控,起到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制定《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例》,严格审计质量,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作用。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为注册会计师防范虚假财务报告提供技术支持。
  (2)推行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这与国际上通行的“合伙制”作法不一致,不适合事务所这种特殊行业的实际情况。只有推行“合伙制”才能使注册会计师成为这个行业的真正主体,承担无限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事赔偿,使会计师事务所自愿建立起风险和质量控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迫使注册会计师强化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以达到提高执业水平。
  (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各级协会应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进行职业道德自律专项检查,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和教育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学习和后续教育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使其知识不断更新,适应不断拓宽的注册会计师服务领域。
  6.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实施国有股减持。公司的会计信息是由管理层负责管理和提供,而管理层的聘任又受大股东意志的支配和影响,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制衡管理层和大股东在会计信息方面的权利,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实施国有股减持。减持国有股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比重,引进其他投资主体,甚至包括外资,以便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上市公司股权的分散化,能够在股东间形成制约,真正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公司的利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标志之一就是公司的董事会所代表的利益应具有中立性,为强化董事会所代表的利益的中立性,不仅应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而且要不断地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为了保证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应妥善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了维护独立董事会中引入独立性,独立董事应来自外部投资机构,不仅满足形式上的独立性,同时满足实质上的独立性。第二,提供与独立董事的监控责任相称的报酬,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同时在立法上应明确规定独立董事的权限和职责以及失职处罚等,保证独立董事有充分监控公司的动力和约束力。
  (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应按照《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组织规划控制制度、文件记录控制制度、实物保全控制制度、业务处理程序控制制度、会计人员素质控制制度、会计凭证、账簿及报告控制制度等。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真正起到防范会计舞弊,关键取决于会计人员和有关高级领导的控制意识和行为,尤其是有关高级领导。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是公司高级领导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或只对上不对下。因此,应加强对公司高级领导人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提高他们自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
 
确定长期的投资目标和原则,为股票交易的首要问题。 
 举报 返回顶部
 
 
        
喜雨纷飞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喜雨纷飞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3-10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30 小时 威望4831  活跃0  贡献0  金钱4524  积分9385 精华0 日志0 记录0 好友1 相册0 帖子412 分享0 主题0 UID36719 
鼎砥大二级同学

 

鼎砥大二级同学, 积分 93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5 积分
注册时间2008-1-29 阅读权限150 积分9385 UID36719   
 10楼
 发表于 2008-5-14 15:12 |只看该作者
联合操纵
  联合操纵(Pool Operation)
  联合操纵的定义
  联合操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临时性的组织,联合运用手段操纵证券市场。该组织可以集合资金、交易技巧、经验以及相关人才、信息等进行合作,以达到操纵市场的目的。通常联合操纵需要操纵者与证券发行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董事会中的重要成员连手才能完成。
  联合操纵行为本质上是一种通谋行为,只要证明行为人有联合通谋行为,就可以推定行为人具有操纵证券价格的主观意图。
  联合操纵的构成要件
  联合操纵的构成要件是:
  1、主观上具有两个或两个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的意思联络。
  2、客观上从事了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行为。
  3、至于操纵是否造成了证券价格被操纵的实际后果则不需要考虑。
  联合操纵的形式
  联合操纵有两种形式:
  1、联合交易操纵(Trading Pool)
  联合交易操纵,即联合操纵者所需股票由操纵人直接在公开市场上以最有利的价格买进,然后高价出售。
  2、期权联合操纵(Option Pool)
  期权联合操纵,即操纵者首先将某一供应量有限,信誉较好且对客户由吸引力的股票期权购入,以控制该股票的交易权;然后,透过经纪商不同的帐户交易股票,造成卖单居多趋势,并通过公司董事、经纪商以及投资顾问刊物的宣传,造成股票价格上涨势态。最后,由操纵者形式选择权将股票价格抛售或进一步卖空,迫使股价下跌,再乘机补回股票。
  我国《证券法》第71条第1项规定,禁止任何人为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而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禁止证券欺诈暂行办法》第7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以获取利益或者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其资金、信息等优势或者滥用职权操纵市场,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或者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证券投资决定,扰乱证券市场秩序。“同时该暂行办法第8条也明确将”通过合谋或者集中资金操纵证券市场价格“的行为归入操纵市场行为之列。
  因此,在我国联合操纵行为是受到法律明确禁止的操纵行为。然而,由于《证券法》第35条规定,“证券交易以现货进行交易。”因此,我国目前不存在期权联合操纵的问题,联合操纵的行为主要发生在股票市场。
 
做股票要自己研究,自己判断行情,不可因未证实的传言而改变决心。 
 举报 返回顶部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1234567下一页返回列表  
 

本文来自: 鼎砥投资网 详细文章参考:http://bbs.dingdi.com/thread-333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