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广场舞雪山姑娘:延安炮校散记(依家父口述整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1:29

延安炮校散记(依家父口述整理)

  • 1945年2月,延安炮校在陕北的陶宝峪原总部炮兵团驻地正式成立,陶宝峪名不见经传,但向南翻过一道梁就是著名的南泥湾,两地相距也就几里路。 炮校的首任校长是郭化若,政委邱创城,副校长匡裕民。全校一千多学员,有来自原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和晋察冀炮兵营的炮兵干部和骨干、还有就是从抗大和陕北公学等考入炮校的几百名小老兵和学生。
  •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学员编成三个大队和一个迫击炮队。

    一大队辖1、2、3、4四个队,基本上都是炮兵干部和骨干,属于挑选保送来的,不用考试。一大队大队长是张子仪(老红军,曾任济南军区炮兵司令)。

    二大队辖5、6、7三个队,家父编在二大队六队三区队九班,二大队大队长是宋承志(老红军,是炮二师首任师长,离休前任军委炮兵司令),政委是张英(离休前任吉林省军区政委)。六队队长是李占新(老红军,45年六月病逝),李队长病逝后将九队队长蒋有权(老红军,南下过江后任炮45团团长,抗美援朝时曾任志愿军3兵团炮兵主任,离休较早)调来任队长,副队长是晋察冀炮兵营来的甄秉信(离休前任沈阳军区炮兵副司令)。

    三大队辖8、9、10三个队。迫击炮队的队长是赵章成(老红军,曾任军委炮兵副司令)。

    每个队下设三个区队,每个区队又下设三到四个班。

    我知道的延安炮校老人,有5队的:杜衡荣(离休前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 孙康(离休前任沈阳军区炮兵政治部副主任)、路水印(离休前任哈尔滨军分区副司令);6队的有:杜博(一区队三班的,离休前任旅大警备区参谋长)、石岩(2区队区队长,曾任炮7师师参谋长,63年转业到大连任局长)、周茂(转业后在北京一商局任局长)、李甦(离休前任二炮某基地司令)、武杰(离休前任电子部劳资司司长)、丁纪元(离休前任38军副军长)、李光(曾在炮1师任职)、赛风(3区队副区队长,后任职不详)、刘世和(九班班长,后任职不详)。7队的有:鲍敖(离休前任吉林军分区司令,吉林省军区顾问)、曹魁江(离休前任沈阳军区炮兵副参谋长)、刘通其(曾任炮5师师长)、王化东(曾任炮10师副师长)、张政德(离休前在新华社任职)、郝启珍(北京密云县委书记)。还有一大队2队的黄宇(离休前任沈阳军区炮兵副司令)、杨尉溪(离休前任炮11师副师长)、三队的袁守范(离休前任沈阳军区炮兵副参谋长)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炮校建校伊始正赶上春播,全校先开荒种黍子,种完黍子就再没搞过生产,原总部炮兵团留有现成的窑洞、黍子、木炭,所以我们吃住不愁,春播完就开始学习。

    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尽快学会山炮的使用,能做到拉得动、打得上就行。学的内容和方法都是根据实战需要,怎么适用就怎么来。教材是炮校自己改编的,三个大队通用,都学75毫米山炮。火炮用缴获的日本四一式75毫米山炮和阎锡山兵工厂生产的一三式75毫米山炮(仿日四一式),这可是学员们当时见过的最大的也是最先进的火炮了。全校只有五、六门炮,学习期间只有一队进行了一次实弹射击,其它队观摩。炮校学习条件很简陋,平时上大课全在露天地,每人一个小马扎;教义和笔记本都是边区土造纸装订的。那时纸笔都金贵,上课时都是先在地上写写画画,弄明白了再一笔一画的记在纸上。遇有听不懂的或搞不明白的问题,课后就找教员或明白的人请教。兵器操作的教学就更简单了,无论是操炮还是使用观测器材,都是跟着教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学,有差错教员就当场纠正,虽然不很规范,却很实用。因炮少人多,很多人都只能利用课余时间上炮多练习。当时准备大反攻,课程安排很紧,学习压力还是不小的,但因教学方法得当,实用性很强,所以效果还不错。

    在炮校,学员们不仅学到了炮兵技术,更在学习中接受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潜移默化的熏陶。那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受条条框框限制,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这是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重要法宝。事实也证明,延安炮校学员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快速成长、功勋卓著;在人民炮兵的建设中,他们无疑是真正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抗战末期物资供应仍然紧张,炮校的生活也仍是比较艰苦的,虽然吃黍子能管饱,并且还养猪、养鸡、种菜,但就是缺油水。当时种菜的老吴(总部炮兵团老人)发牢骚:‘菜长不好,是肥不行,要怪就怪你们这些学员拉屎都没油水’。虽是玩笑话,却也是真实写照。当然,比起在敌后,三天两头吃不上饭、一晚上换两三个宿营地的游击生活,炮校的日子已经很舒服了。

    炮校的管理是正规而严格的。从起床、早操、正课、吃饭、睡觉,到请示报告和请销假,一切都有章可循。犯了错,轻的领导批评、大伙教育,重的处分、关禁闭。别说入伍七八年的小老兵们不敢再散漫,就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也顶多私底下发发牢骚,轻易不敢犯纪律。

    当时学员们学习热情都很高。因多年来缺少大炮,无论进攻、防御都没少吃亏,还有就是遇上鬼子的炮楼和据点,常常干瞪眼没辙,只能是绕着走。跑冤枉路时牙根恨得痒痒的。那时部队官兵一直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有了大炮,一定好好出出这口恶气。进了炮校,看见这些75毫米山炮,学员们整天乐得合不上嘴。私下里大伙议论着:‘如今咱们有大家伙了,不要说92步兵炮不在话下,就是拔据点、攻县城那也是小菜一碟’。‘看见我们有这样的大炮,据点里的鬼子汉奸就得乖乖的挂白旗,否则就开炮把他们送天上去’。学员们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让小鬼子尝尝我们大炮的厉害。那时学习的劲头不用鼓也嗷嗷叫。在学习上,认真、刻苦、自觉,是当时学员们的共同写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炮校基本没有政治课和文化课(可能是因为学员都经过筛选,有一定政治觉悟和文化基础),除了站岗也没有其他固定勤务。

    对炮校的学习生活,可以用六个字概括:紧张、艰苦、快乐。

    1945年8月1日,炮校举行了正式的开学典礼,朱总司令、林彪等军委领导来陶宝峪参加了典礼。朱老总讲了话还特别介绍了随他来的新校长朱瑞。其实,典礼前这半年学员们已经学完了兵器操作、观测、计算等基础课程。已经能完成实弹射击了。原计划接下来要学习与分队指挥有关的炮兵战术和步、炮协同等科目。可世有不测风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天消息传到炮校,炮校立刻就沸腾了。在全校大会上,朱瑞校长宣布‘为庆祝胜利,全校放假三天’。可学员们全懵了,不知该咋庆祝。当时整个陕北都热闹非凡。到处是彩旗、标语、鞭炮、锣鼓。人们奔走相告,那些爱说话的,不管在什么地方、也不管认识不认识,更不管人家听懂听不懂,捞住一个就喋喋不休,完后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啥;那些不爱说话的,不是拍着屁股满街蹦,就是见人就拉拉手、抱一抱;还有的见人就咧着嘴猛点头,乐得不知说啥好。还有许多人喜极而泣。那会儿人们真是打心眼里往外乐。几天过后,人们开始平静下来,大多数学员心里却又都感到有点不是滋味。说来也难怪,这好不容易有大炮了,都铆足了劲准备教训教训小鬼子;你这边憋着一包劲准备拉开架式拿他开练,他那边突然调屁股不跟你玩了,他认输了。你苦练了半年,忽然发现对手跑了,未免有点落寞。总之,用大炮教训小鬼子的夙愿泡了汤,让好多充满国恨家仇的学员都有些遗憾。

    9月初,全国还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炮校突然接到命令,立刻收拾行装,全校准备向东北进发。约一周后,除留了三十多学员给陕甘宁部队,其余的教职员工共一千多人,都在校长朱瑞的带领下,还按在学校的编制,于9月13日从陶宝峪启程,开始了向东北的进军。

    延安炮校在陶宝峪历经了从春到夏的七个月,就此画上了句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549060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