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乐曲电子琴简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西医综合防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34: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西医综合防治 全网发布:2011-06-23 19:35 发表者:何成诗 (访问人次:4097)

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将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定义如下:“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伴有一些显著的肺外效应,这些肺外效应与患者疾病的严重性相关。肺部病变的特点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这种气流受限通常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通常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这两种疾病。C0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肺部疾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与方法。事实上现有的药物与治疗方法都不能阻止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的趋势,同时由于慢性缺氧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使得患者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均面临着众多需要干预的问题。而且COPD急性加重发作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极大的经济负担。故需提出一系列综合方案来预防和治疗COPD,以实现降低COPD患病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COPD流行病学调查现况、危险因素以及COPD稳定期的中西医预防和控制综合措施作一综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何成诗

 

1.流行病学调查

COPD是全球第4大疾病死亡原因[1],我国十大疾病死亡原因中COPD在城市中居第4位,在农村居第1位,全国每年患慢阻肺的人数达3500万,死亡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达500万至1000万[2]。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总患病率达8.2%,其中男性的患病率是1 2.4% ,女性是5.1% ,COPD在农村的患病率是8.8%,在城市是7.8%[3]。无论性别,COPD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49岁期间患病率比较低,但是超过70岁就高达20% 左右。调查发现,COPD在我国的患病率存在地域差异,北京、上海、广东、辽宁、重庆、西安、天津等几个省市的患病率较高。从2002年起,WHO将每年的11月中旬星期日定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以促进世界各国和地区对COPD的重视。

2.COPD的危险因素

COPD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受内因(遗传因素),外因(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所致。因此了解COPD的危险因素,对加强COP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COPD危险因素的认识,并针对COPD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尤其是控制危险因素的暴露,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减缓肺功能下降,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2.1遗传性危险因素

2.1.1.基因:COPD患者体内存在遗传易感基因。抗胰蛋白酶:(a1-AT )的ZZ纯合子引起的 。a1-AT缺乏是迄今为止惟一确定的COPD遗传易感因素,异型生物质代谢,抗氧化,炎症反应的各种因素的基因也与COPD有某种程度的联系[4]

2.1.2.气道高反应性:与遗传关系较为密切的气道高反应性被认为与COPD患病有关[5]。气道高反应性如何影响COPD目前尚不清楚,气道高反应性的个体更容易受环境素的危害,而气道高反应性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危害的结果。

2.1.3.肺脏发育、生长不良:国外资料显示,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脏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在成人后容易罹患COPD[6]

2.1.4.COPD的家族聚集倾向: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OPD和肺功能损害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父母至少有一位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子女和亲代中没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子女比较,前者支气管炎发病率是后者的3倍。另有研究发现,COPD患者的同胞中,COPD的患病率是对照组患病率的2倍多[7] 。许多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OPD的遗传模式属于多基因遗传,并证实遗传因素和环境因子(如长期吸烟)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早发COPD的发生。

 

2.2获得性危险因素

2.2.1 吸烟

吸烟包括直接的和被动的吸烟,是COPD发生的最首要的因素[8]。在吸烟的人群里13.2%患COPD,不吸烟的人群里5.1%患COPD,而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COPD的患病率增加。在COPD患者中吸烟者肺功能下降速度远大于非吸烟者,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限)与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父母吸烟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及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比父母不吸烟的儿童明显为高,提示被动吸烟也会导致COPD。近年来我国的吸烟率没有明显下降,而低龄吸烟者人数有所增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肺活量有所下降,意味着肺部发育不良,加之低龄者吸烟率的增加,更易罹患。

2.2.2 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指数与人群COPD的死亡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10],此外,室内空气污染也可造成COPD患病率升高,有研究表明,厨房烹调产生的油烟与COPD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11]。包括生物燃料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通风不良,也是COPD发生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农村地区。这些提示,空气污染可能是COPD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2.3  职业暴露

车间内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以及有毒有害气体,如刺激性烟雾、SO2、NOx、C12、臭氧等长期吸人均可导致COPD[12]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暴露于职业危害因素的人群中COP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1]

2.2.4  呼吸系统感染或过敏

COPD的发生有59% 与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有关。有研究表明,儿童期呼吸系统感染是COP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儿童期反复的气道感染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对成年后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起到重要作用[11,12]

2.2.5性别和年龄

年龄和男性也是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患COPD的危险性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接触COPD危险因素的机会也越多,COPD的发生也有一个积累、发展的过程。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COPD患病率也增加,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人口老龄化也是近年来COPD患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2.6其他

其它的危险因素包括营养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体重指数(BMI)等。社会经济地位与COPD的发病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即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发生COPD的几率较大[13]。国外已有文献报道低体质量指数能明显增加患COPD的危险性[14],提示低BMI是COPD的危险因素 。另外平均海拔高度、潮湿寒冷多雾的气候等可能与COPD发病有关系。行为危险因素也是影响COPD患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疾病的认知状况、体育锻炼等行为因素与人群COPD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3.西医防治

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至今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来说是不能治愈的,虽然不能治愈,但如果控制危险因素,早发现,及时治疗,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控制或者减轻病人的症状,延缓或者防止疾病的加重,延缓疾病的发展,另外这个病的治疗目的也很重要,改善症状,也就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生存率,或者延长生存时间降低COPD发病率和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因此,WHO提出预防控制COPD重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8]。许多专家针对COPD也提出了个人、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策略和应用病因预防、“三早”措施和康复治疗的三级预防措施[12]

3.1  COPD的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以控制主要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彻底实施全人群的一级预防是降低COPD发生率的关键。针对目前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具体的措施包括:①不吸烟,吸烟者及早戒烟,是预防COPD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②湿式作业、密封尘源、加强通风和个人防护,以减少职业暴露;③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改变行炊方式,减少室内油烟污染;④预防呼吸道疾病,抗感染,早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防治演变为呼吸道阻塞性病变;⑤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人们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的认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⑥开展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质量,培训基层社区服务人员,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的观念。

3.2  COPD的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COPD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到了重度阶段,医疗康复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当庞大,而效果却十分有限,病情越轻,投入相对较少,效果却十分显著,既可有效延缓疾病的发展和加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又可节省社会投入的资源。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COPD治疗和康复的一个关键性的重要问题。COPD的诊断是以气流受限为主要依据,肺功能的测定在早期诊断COPD有其重要意义,而且也为COPD合理的分级和相适应的治疗提供依据。肺功能测定一般是通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与肺活量(VC)或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减少来确定。FEV1/FVC是轻度COPD的一项敏感指标,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测定中、重度COPD气流阻塞很好的指标。临床上以肺功能作为COPD诊断和严重程度的标准是:①轻度COPD:FEV1/FVC<70%,FEV1≥80%预计值;② 中度COPD:FEV1/FVC<70% ,30% ≤FEV\"I<80%预计值;③重度COPD:FEVl/FVC<70% ,FEVl<30%预计值或FEVl<50% 预计值加上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的临床征象[15] 。要在社区开展普查,通过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查等筛查方法进行筛查,实现对COPD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还须开展COPD的卫生宣教,首先要让高危人群和早期轻度患者对疾病本身有明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此外,建立档案,定期随访高危人群和向患者提供医学指导和医疗服务。

3.3  COPD的三级预防(康复治疗)

通过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特别是注重COPD缓解期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以实现防止并发症和病情反复加重,保持适当的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包括如下措施:

 3.3.1 坚持运动。不少慢阻肺患者天气一冷便呆在屋里,不敢出门活动。实际上,适度的户外运动有益无害。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中老年健身操;身体状况较好的也可爬山、游泳,但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后以自我感到舒适为度。

      3.3.2耐寒锻炼。患者开始进行耐寒锻炼时,先用冷毛巾擦头面部,逐渐扩展到四肢。对体质较好、耐受力强、呼吸功能Ⅲ级以下者,可全身大面积冷水擦浴,坚持到9、10月份后再恢复到面、颈部冷水摩擦,耐受力强者可坚持到冬季。冬季冷水的温度在15℃—20℃,每次5—10分钟。使身体适应外界气候变化,增强耐寒能力,可有效地改善气道营养,防止慢阻肺的发作。

      3.3.3呼吸锻炼呼吸锻炼的方法很多,较常用和较为有效的呼吸操主要有腹式呼吸、缩唇式呼气和全身呼吸锻炼[16]。① 腹式呼吸也称膈式呼吸,其主要是靠腹肌和膈肌的收缩而进行的一种呼吸,关健在于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其要领是:取舒适体位,全身放松,闭嘴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吸气时腹肌舒张放松,使腹部下陷隆起,同时膈肌收缩,位置下移。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凹下,膈肌松驰回复原位。呼吸时可让患者两手置于肋弓下,要求呼气时须明显感觉肋弓下沉变小,吸气时则要感觉肋弓向外扩展。有时需要用双手按压肋下和腹部,促进腹肌收缩,使气呼尽。腹式呼吸锻炼初始,2 0Wd,10— 15 min/次,熟练掌握后,可逐渐增加次数和每次的时间,并可在卧位、坐位、站位及行走时随时随地进行锻炼,以致最终形成。② 缩唇呼气:其要领是采取“吹笛状”呼气法,即将嘴唇缩成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呼出。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以能轻轻吹动面前30 cm的白纸为适度[17]。但吸气时则宜经鼻,因为空气经鼻腔的吸附、过滤、湿润、加温可以减少对咽喉、气道的刺激,并有防止感染的作用。每次吸气后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出。该法可随时进行。③全身性呼吸操:COPD防治研究协作组推荐了一套呼吸体操,其步骤如下:1.平静呼吸;2.立位吸气,前倾呼气;3.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4.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5.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6.抱头吸气,转体呼气;7.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8.腹式缩唇呼吸;9.平静呼吸。在进行锻炼时,不一定要将9个步骤贯穿始终,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也可只选其中的一些动作运用,如病情较重可不用蹲位等姿势。开始运动5—10 min,每天4—5次,适应后延长至20~30 min,每天3—4次。其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一般1—2周后可使心肺功能显著改善。④还有一种反自然式的呼吸锻炼方法,坚持做可有效地增强支气管动脉供血,改善气道营养。患者取仰卧姿势,全身放松,双目微闭,排除杂念,自然入静,意守丹田,吸气时要即刻提肛缩腹,在吸气过程中应慢、深、匀,以逐渐增加腹压,随着腹压增大腹腔内血管的阻力也随之增大,而此时胸腔内为负压,气道也处于相对扩张状态,可促使主动脉的血液向胸腔和头部流动,有利于支气管动静脉血液顺利通过气管平滑肌。呼气时慢慢舒肛展腹,将气徐徐呼尽。每晚睡前和清晨各做二次,每次30分钟。只要坚持下去,可使呼吸肌得到有效锻炼,既能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又有利于对大脑的血氧供应,促进大脑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3.3.4生活规律劳逸有度。慢阻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生活无度的结果。诸如劳力过度、劳心过度,房事过度、大量吸烟等均可损及身心健康,伤害呼吸系统,引发慢阻肺。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千万不要干力所不及的劳动,有心慌气短者更应掌握好自己的活动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3.3.5必须戒烟。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的主要原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使气道分泌和渗出物增多,吸烟刺激气管平滑肌使之收缩,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气道黏膜下的静脉丛淤血,加重病情。所以,戒烟是慢阻肺患者防范发作的必然选择。

      3.3.6要有良好的心情。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倾注一片爱心,针对患者病情、体质、家庭状况、外界因素、精神状态、以及最大的顾虑和牵挂等问题,进行分析,排忧解难;对如何用药、使用氧疗,怎样加强营养支持和康复锻炼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这样可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更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莫为鸡毛蒜皮之事去劳心费神,做到遇事乐观达观,荣辱不惊,淡泊超脱,对早日摆脱病魔威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7防范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易引起慢阻肺急性发作。因慢阻肺患者多体弱抵抗力低,稍受寒冷刺激,上呼吸道黏膜血管产生反射性收缩,气道缺血,抵抗力下降,存在于上呼吸道黏膜的细菌或病毒便会乘机侵入黏膜上皮细胞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重者可引发肺部感染,使病情恶化。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天和早春,要注意防止受凉,寒冷天气更要防寒保暖。在雨雪霏霏或多雾的天气,不要外出,可在室内活动。在冬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减少感染机会。室内要保持一定温湿度,这样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尽快请医生治疗,控制消除感染。

      3.3.8 有痰尽量咳出来。秋冬季天气干燥,年老体弱的慢阻肺病人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因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加重呼吸困难。因此,要及时给予祛痰止咳药,鼓励病人有痰尽量咳出来,解除呼吸道阻塞。有效咳嗽具体方法是:将患者衣服解开,让其取舒适体位,做5~6次深呼吸后,用膈肌尽量吸气,然后一边抑制呼吸一边连续进行轻咳,痰到咽部时,再用力咳出。对于感染严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协助排痰,具体方法有3种:① 翻身。翻身对增加肺血液循环与通气有帮助,可以防止分泌物聚集,促进肺部的引流。② 体位引流。方法是使病变的部位在上,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使痰液排出,如慢性支气管炎好发于下肺部,因此宜多作头低脚高位的引流体位。③ 拍击法。操作者双手五指并拢稍弯曲呈弧形,利用腕部力量自胸廓边缘向中间,胸下部向上中部有节奏地拍击,增加空气振动力量的同时,让患者自动咳嗽,或在患者用力咳嗽时用双手用力压迫下胸部或上腹部以增加膈肌的跳弹力量,促使痰咳出,以清除呼吸道阻塞物,保证正常呼吸。同时鼓励多饮水,使用祛痰剂或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湿化气道使痰液易于咳出。

      3.3.9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多数慢阻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身体消瘦,低蛋白血症,致使免疫力低下,易感冒,引起复发。因此,合理调配好膳食,让病人吃好,也是自我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在做到膳食平衡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C、E和锌、铁、钙等营养素的摄入,以保证身体的需求。摄入的营养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脂肪35%,蛋白质15%。如体重为65公斤的男性慢阻肺患者,每天可给予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米饭、面食等)282克,脂肪88克,蛋白质84克。对食欲不好,消化吸收差的病人,必要时可静脉输入脂肪乳、多种氨基酸等,有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3.3.10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对慢阻肺患者提倡吸入疗法,具有起效快,迅速缓解症状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的有β2受体激动剂,如万托林(喘乐宁)、喘康速、舒喘灵。万托林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促使支气管扩张。应在医生指导下,做到根据病情按需使用,在喘息发作时每次喷雾吸入1—2喷(100—200微克),必要时可每隔4—8小时吸入一次,但在24小时内最多不宜超过8喷。若用药后喘息等症状未见显著改善或变得严重时,千万不能自行增加吸入剂量,应及时让医生采取其他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长期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还有肌肉震颤,心率加速,头痛等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需引起注意。

4.中医防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疾病的诊断多数是根据临床症状,中医认为慢阻肺早期症状以咳嗽、咯痰为主,病情进展兼伴气短、呼吸困难,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近年来,对COPD中医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整体观念”“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等治疗原则,中药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机理,以及毒副作用较少的特点,均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手段,如辨证用药、内外同治、冬病夏治、药食同疗、气功、体操锻炼等方法。特别是根据COPD稳定期及加重期的发病特点及中西医治疗的不同方法,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了C0PD的中医药治疗特色,并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现将稳定期的中医药防治叙述如下[18]

COPD稳定期是指咳嗽、咯痰、气短、喘息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或咳嗽、咯痰常年存在,早期可在活动后出现气急的症状,后期可发展稍有活动即有呼吸困难,此外还可见紫绀、疲乏、纳差等全身症状。加强COPD稳定期的中医药防治,改善症状,增强体质.是减少发病,阻止或减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4.1 辨证施治,预防发病

中医认为,COPD稳定期外邪暂未入侵,虚、痰、瘀三者相合为患仍存。正气虚损、痰瘀互阻、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病性所属无纯实、纯虚之说,但因病程长短,病情轻重,体质差异,气候变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而有偏虚、偏实,偏寒、偏热之不同。寻其病机,辨证施治,调养体质,是COPD稳定期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

 4.1.1  扶正固表防外感:久咳喘哮,迁延失治,痰浊潴留,肺失宣肃,日久导致肺虚,成为COPD 的发病基础。肺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诱使咳喘反复发作,病情日益加重。早期多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肺脾气虚及肺肾两虚为临床常见证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固表,抵抗外邪,预防感冒,是减缓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1)肺脾气虚:主症为咳嗽、或微喘,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等,自汗恶风、易发感冒。舌质淡或胖大,舌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肺法,寓培土生金之意,方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临床常用中成药有玉屏风颗粒、二陈丸、参苓白术丸等,可辨证用药。(2)肺肾两虚:主症为咳嗽、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夜尿频数,自汗恶风、易发感冒。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肺益肾法。若肾气亏乏,而无明显寒热所偏者,宜平补肺肾,方用补肺汤参蛤散、人参胡桃汤加减;若肾阴偏虚,阴不敛阳,气失摄纳者,可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饮以滋阴纳气,不宜辛燥之品;若阳气虚损,肾不纳气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苏子降气汤化裁之。临床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冬虫夏草胶囊等,可辨证用药。

4.1.2  理脾和胃祛痰浊:COPD缓解期患者多伴有晨起痰多,纳差,腹胀,或大便不爽、溏薄,舌苔腻,脉滑等证候,病机主冈肺病及脾,脾失健运,胃纳失司。《医宗必读·痰饮》:“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流中滞膈,郁而成痰”,后期为肺脾肾俱虚,津液不归正化所致。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浊日盛,肺气塑阻,不得宣降,更伤肺气,使病情日趋严重。缓解期注重调理脾胃,:卷义在于杜绝生痰之源,调养胃纳之功,培补后天之本。临床辨证常选用加味保和丸、香砂养胃丸、二陈丸等中成药.或辨证中草药治疗。

4.1.3  益气活血通肺络:COPD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及病情进展,咳喘反复,肺气久滞,肺气虚损。气滞或气虚,均可导敛血行不畅,肺络瘀阻。COPD缓解期多以气虚血瘀常见,而气滞、气逆尚不明显,气虚血瘀与痰阻并见.形成COPD缓解期的主要病机特点。常表现有间断咳喘,胸闷气短,舌暗、或有瘀点、瘀斑,甚者可见唇面指甲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益气活血化痰是COPD缓解期治疗的重要方法,体现中医“整体观念”“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等优势。此类成药为数尚少, 但临床所见尚有寒、热、虚、实的个体差异不同,应详辨选药。

4.2  冬病夏治,调整阴阳

COPD具有在秋冬季节病情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特点,符合中医“冬病”的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冬病”发作根源是因为冬季寒邪强盛、阳气亏损。“冬病夏治”则是中医学“天人相应”与“治未病”思想。即在夏季阳气最旺时进行治疗,盛夏时节,阳气强盛,阴寒之气顿消,在此季节治疗“冬病”,乘“伏天”阳气旺盛之势,祛除体内沉痼之寒邪宿疾,有助于亏损阳气的培补,调整阴阳平衡,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达到预防“冬病”发作,减少发病的目的。这是根据中医学关于“春夏养阳”、“缓则治本”的养生和治疗原则而采用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临床以体表穴位敷贴的外治疗法应用广泛,选用运用温阳化痰利气之品做成贴剂,每年夏季三伏天贴敷于背俞穴,温阳扶正,益肺固表,祛湿化痰,降气平喘。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使气血流行通畅,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发病的目的,既可治标又可治本,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从现代透皮制刺给药方式看[19],敷贴外治法有以下优点:药物经皮渗透,不经过消化系统破坏和肝脏分解并持续稳定地直接进入血流,提供较长而稳定的药物作用时间;药物可随时停止进入体内;由于皮肤局部吸收,可使血药浓度稳定。简便易行,无痛苦,便于接受,经济实惠,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4.3  综合调养,提高疗效

COPD缓解期除中医药物治疗外,健康保健、综合调养更足有效的防治措施。患者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等中医特色治疗,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其病理环境,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另外中医倡导的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多种调养方法,均可应用于C0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个体情况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保健及养生方法,起到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增强体质,减少发病的作用,并可协同药物治疗,提高疗效。

西医对COPD在控制急性发作及控制感染方面,目前仍无可替代,但治疗上仍局限于对症处理,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恰当应用,造成患者仅发作时治疗,越发越重,再发再治,结果使治疗越来越难。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就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疗法,疗效肯定。对于COPD缓解期患者,中医药治疗又具有改善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提高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小的优点。故以中药理论为主,使用专方专药施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的实验研究,探索高效、速效的方药,不断改进中药剂型,开发出便于服用的新剂型是今后防治COPD的一个发展方向。并且,应科学运用中医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等理论,积极开展针灸贴敷、穴位注射、中药吸入等新的治疗途径[20]

 在COPD的防治中,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优势,不管中医和西医都是这样认为,发病频率越高,次数越多,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就越快,导致病情加重,或者是导致有生命危险的时间就越快。提高病人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尽可能的减少慢阻肺的发病次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减少发病次数是中西医治疗缓解期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目的。慢阻肺(COPD)是一个慢性的疾病,相对来说,急性期的反复发作是导致死亡率增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平时就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中医或西医方法,以达防治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COPD诊治指南(2O07年修订版)[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31—42.

[2]  赫新平.全球COPD创议项目将在中国全面展开[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27(46):2

[3]  ZHONG N,WANG C,RAN P,et a1.Prevalence of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 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753—760

[4]  周玉民,冉丕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OO4,3(2):68—70.

[5]  Pauwels.RA,Buist AS,Calvedey PMA,et a1.Gobal strate~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NHLBI/WHO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OLD)workshop summar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cl,2001,163:1256~1276.

[6]  卢冰冰,何权瀛,陈青,等.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子代肺功能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oo2,82:l136一ll39.

[7]  卢冰冰.COPD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25(5):288~292

[8]  WHO/MNC/CRA.WHO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R].Geneva.2002

[9]  谢高强,程显声,徐希胜,等.不吸烟和吸烟的慢性支气管炎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临床特征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6):259~261.

[10]  张金良,周瑾,谢绍东,等.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每日居民死亡关系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20(2):75~78.

[11]  史清明,张宜文,倪进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2002,8(4):209~210.

[12]  汤泰秦.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谈其社区预防[J].实用医学杂志,2002,l8(7):683—684

 

[13]  PRigSCOTt E,VESTBO J.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Thorax,1999,54:737 —741

[14]  HARIK—KHAN R I,FLEG J L,WISE R A.Body mass index and the risk of COPD[J].Chest,2002,121(2):370 376

[15]  陈荣昌.肺功能检查在COPD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2,l8(7):68l~682

[16]  居朝霞,刘霞英,陆忠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期的呼吸训练.临床肺科杂志,2008,11(13):11

[17]  刘洪君,姚翠玲,许占英,等.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患者肺功能及血气的影响.临床肺科杂志,2006,11(1):63.

[18]  苏惠萍,武维屏,周绍忠. 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思路.中医杂志,2006,1(47):1

[19]  李西林,沈红艺,徐莲英.中药穴位敷贴透皮给药的研究概况.上海中医药杂志,2ool,35(1):47.

[20]  曹静,陈红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概况.中国中医药科技2OO8,9(15):5

 

发表于:2010-01-07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