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曲1980 罗大佑资源:印度人对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05:28

印度人对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反思

1,谁应该承担战争的责任——中印边界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印度试图迫使中国接受一条由英国人单方面决定的边界线,没有任何道理

“古普塔认为,印度在边界问题上的要求缺乏依据,其东段边界主张缺乏合法性,西段边界主张也没有法律依据,即没有条约和传统习惯线作支撑,即使分水岭原则也不能支持印度的领土要求。白春晖认为,中印边界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印度试图迫使中国接受一条由英国人单方面决定的边界线,没有任何道理,不可能为中国所接受。苏布拉马尼亚姆·斯瓦密认为,中印边界在历史上从未划定,尼赫鲁所坚持的“麦克马洪线”没有任何法律效力,中国从未承认西姆拉会议,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印度当局对民众一直隐瞒着这一事实。印度一方面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却坚持英国殖民者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边界条约有效。尼赫鲁在公开场合向中国友好,但他的密件和备忘录却充满侵略意图,同时印度又没有做任何军事准备,这一切导致了边界战争。”

2,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以及在边界地区的“前进政策”是导致战争的原因

中国的第二个政治目的是向印度和达赖表明,达赖不可能依靠印度的军事力量分裂中国。西藏叛乱之后,达赖逃亡印度,并以印度为大本营,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狄伯杰认为,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以及在边界地区的“前进政策”,被看成是对西藏安全的威胁,同时也是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因此,中国对印度实施了先发制人的打击。

3,中国打了印度一个措手不及

“1962年10月20日,中国边防部队对印度军队发起了全面自卫反击战,11月20日就抵达中印传统习惯控制线。中国军队的进攻犀利神速,世人惊叹,印度朝野一片哗然。”

4,印度得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有恃无恐,错判形势

“当时,印度得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在第三世界中地位特殊,而中国正处于困难时期,且两面受敌,因此,尼赫鲁坚信中国不会对印度发动任何大的军事行动。他不仅对中国一再发出的警告置若罔闻,当代中国史研究而且也听不进政府内任何不同的意见,更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和军事部署。”

5,中印战争向世界宣告——中国不是好欺负的!

“美苏以为中国不堪一击,公开支持印度在边界问题上与中国争锋。中印边界战争的结果向美苏以及全世界表明,中国并没有被击倒,仍然具有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6,苏修支持印度反中国

“1955~1963年,苏联向印度提供了50亿卢比的援助,其中2/3是1959年第一次中印边界冲突之后援助的。苏联还向印度出售适合于在喜马拉雅山地区修筑道路的装备,以苏制运输机和直升机装备印度军队,解决其后勤力量薄弱的问题,帮助印度发展核能;此外,还向印度提供米格战斗机,帮助其建立军用航空工业。”

7,服从于反霸的坚定战略与速战速决的灵活战术

“中国决策者决定其目标不是占领争议领土而是教训印度,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式,其军事行动仅限于争议地区并在严冬到来之前和两个超级大国直接介入之前就结束了。”

8,印度拒绝中国的诚意,一意孤行与中国为敌

“1956年发生了康巴叛乱,并不断扩大。尼赫鲁和穆立克肯定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台湾当局在支持叛乱。但尼赫鲁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进行阻止,也没有抑制在印的西藏难民的反共活动。1959年后,印度对西藏叛乱的支持几乎公开化。周恩来决心达成某种协议,然而印度拒绝了。”

9,中国对印和解不成而开战,战则必胜

“1962年三四月份印度在边界西段建立新哨所导致了中国军队的开火,这些新哨所的建立在当时没有必要。尽管尼赫鲁准备谈判,但他却附加了太多的先决条件,比如他要中国先撤军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而当时的中国正感到“来自四面”的严重威胁,美苏分别从南部和北部对中国构成了威胁,印度有可能成为一个缺口。因此,中国领导人积极考虑对印度采取尽可能和解的路线,中国并没有投入战争的强制压力。唯一的结论是,来自新德里的所有信号在北京看来是印度决心对中国开战。一旦得出这一结论,中国必然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