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玛索 颜值:生活小案例  养生大智慧——破译名人生死大密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46:39
人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健康,其实"生命十分脆弱"。在生活中,从来不乏"英年早逝、中年病逝和老年瞬逝"的案例,这说明"生与死"仅一口气之差。通常,猝死发生在短短的瞬间;而健康属于懂得养生的人们。面对人生的这道难题,我们该如何掌控自己的生命,避免悲剧的发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夏建锋教授日前在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作了一堂题为"生活小案例养生大智慧--破译名人生死大密码"的健康讲座。在讲座中,夏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积累,形象地讲解了多种养生及在危急情形下,如何自救与求医的问题。讲座深入浅出,受到欢迎。现我们特邀原文汇报记者钱维华同志予以精心整理,在此刊出,以飨读者,希望能对大家的养生保健有所帮助。——编者
  一,"健康"背后的"脆弱"——生理养生
  谢晋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2008年10月18日,85岁高龄的他,回浙江上虞春晖母校参加100周年庆贺,晚间突然猝死在酒店卧室,令许多人意想不到。其实古训有云:“七十不过夜,八十不留饭”,说明高龄老人事实上处于生命的脆弱期。据以色列科学家研究,70岁至80岁期间,平均每两个星期,身体就会出现一些麻烦,如不及时警觉与处理,往往就会酿成大祸。究其猝死原因早有预警:谢晋早有宿疾。2003年,谢晋因高血压、脑溢血住院,因发现早,治疗及时,得到较好控制;其后他两个儿子相继先他去世,妻子因病住院,故回母校前,他的心身已经十分疲惫。可是到了上虞,少年时代的同学相聚,过度兴奋。他的酒量人称“谢八斤”,绍兴的女儿红酒是他最爱,后劲大。忘记年龄,过于疲劳。他的猝死是违逆预警而酿成的千古之恨。
  专家们的忠告是:老人心理上可以不服老,但生理上一定要服老,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是“生死攸关”的。从临床实践看,心脏猝死,88%由心室颤动引起,而且在病人送达医院前95%已经死亡。当一旦出现心脏猝死症状时,如果能够在3分钟内除颤,存活率可达74%,3分钟之后除颤,存活率马上降至49%。问题是70%的猝死症状发生在医疗场所之外,无法实施迅速除颤,每年我国因心脏猝死的有54万人。发达国家,在公共场所已安装了心脏除颤器,便于当场施救。美国每年安装心脏除颤器20万台,而我国只有1500台。生活中万一突遇不适,要立即捶胸3下,并呼叫家属,接着体外心脏按摩,这是在家自救的最佳方法。
  如何预防猝死,这里有七条建议,亦即“四不要三要”。即:白天不要太疲劳:午睡小息片刻;晚上不要吃太饱:饭后休闲,散步休息;夜间不要太兴奋:限酒戒烟,早点睡觉;老人不要独居室:身边有人,旁边有水;外出要备好药物:急救药物,自己患有慢性病的药物;不适要即刻服药:捶胸3下并服麝香保心丸或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急诊要即赴医院:立即叫120,不要拖时间,更不要再因观察耽误救治了。
  
  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心理养生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生前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他预见到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会遭遇巨大的人口压力,提出了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主张。可就是这么一个有远见的建议,却被当作反动的“新马尔萨斯人口论”来批判,他还被撤销了一切职务。令人难以思议的是,在遭受如此严重的政治和精神打击下,马老竟活了102岁。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夫妇俩人,双双活过100岁。
  是什么秘诀使他如此长寿?在逆境中,马老写下了如下诗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慢观天外云卷云舒”与“大江东流去,永远不回头,往事如烟云,奋力写新书”。人口问题不能研究了,他就转移研究我国的农业问题,后来写下了数十万字专著。可惜的是,文化大革命中,他所积累的农业研究资料又被洗劫一空。
  对于一个遭受如此严重打击的人,揭开马老的长寿秘诀,就在于:“看淡名利,看透世事,看重生命”。他的心理养生智慧解读就是:性格开朗——健康之本,长寿之根;乐观豁达——不怕磨难,跨越挫折;心态平和——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知足常乐——抗压超然,看淡名利。
  
  三,食能养人亦能伤人——巴马人长寿饮食养生
  在近现代,广西巴马县一直占据着我国长寿冠军的位置,最长寿者是曾经142岁的寿星。目前,我国健在的寿星冠军为巴马县的罗美珍老太,125岁。巴马县每十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31人,其中许多百岁老人还能下田劳动。长寿因素除了地理、环境、气候、磁场和水质外,一个公开的秘密是那里的饮食特点:“五低”与“三高”,即低脂肪、低热量、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与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微量元素。据营养学者研究,巴马人每周热量控制在1300~1500千卡,比常人平均少500千卡。这一数据与日本冲绳(又一个世界长寿之乡)人热量摄入相仿。这完全符合专家忠告:少吃3分寿增3成。
  说起食亦伤人,再来看看窃国大盗袁世凯怎么吃就知道了。据记载,行伍出身的袁世凯曾异常强壮,他每天清晨5时起床批阅文件,6时喝茶,喝的是牛肉汁和鸡汁,7时进鸡肉丝面一碗与包子四个,10时服鹿茸一碗(从25岁起参茸不断),11时再饮人参一杯(平时他常把人参一把一把放嘴里嚼),12时,午餐红烧肉与清蒸鸭子,下午除西餐点心再加海狗肾与活络丹,晚餐还喝两个奶妈的人奶,入夜则妻妾成群,不下十个,共生育32个子女。他过度进补,刻意养生,实际是促他早亡。所以当帝梦破灭83天后,他心神不宁,只活了57岁便死了。
  四,劳动赐你快乐,劳动延缓衰老——劳动养生
  勤劳人生与“百岁健康”存在着密切关系。至今为止,中国的十大寿星都是劳动者。新疆104岁老人还能打扫牛圈,美国104岁老人还能参加养蜂劳动。笔者调查上海116名百岁老人中,年轻时88%从事体力劳动,到百岁时有94.1%神智清醒,88.2%自理进食,76.5%自己穿衣,77~80%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病、癌症和风湿免疫疾病。平民百姓比达官贵人长寿原因在于:劳动肌肉结实、劳动增强免疫、劳动赐你快乐、劳动延缓衰老。体力劳动每周能量消耗1500千卡,比每周消耗150千卡者死亡比例低25%。由于缺乏体力劳动,一些白领30岁已经出现60岁才有的骨质疏松症。
  
  五,从癌症"绝望"到运动"夺冠"——运动养生
  有两位癌症病人。一,荷兰阿姆斯特朗,2005年第7次获环法自行车赛冠军。之前,人们并不知道他已患上前列腺癌。2009年,手术之后,他再次获得冠军。二,法国女子弗洛朗斯,她患子宫癌,后转至卵巢癌、大肠癌,8次手术,6次化疗。她原来整天想自杀,后经朋友开导,到海边划船,体力逐渐恢复,最终体检指标完全正常,于2002年获得了世界女子滑板冠军,真是个奇迹!
  探其究竟,绝症病人为何能死里逃生?原来,运动能使癌细胞站不住脚跟,运动能使干扰素分泌增加1倍,运动能使体内毒素排出体外,运动也使恶劣情绪得到了改善,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功能。而现在,有75%的国人每天运动不到30分钟,有70%的疾病因为久坐不动而生。适当运动,内修外练,动静相宜,可使70%的人避免过早死亡。
  
  六,琴棋书画亦能养生——情趣养生 
  琴棋书画亦能养生。苏局仙,晚清秀才,南汇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28世孙。15岁成秀才,教书为生,擅长书画,经历五朝,曾经是上海第一老人,活到110岁。著名书画家朱屺瞻也活了104岁。情趣养生对人的长寿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练习书法或绘画时精气集中,心正气和,凝神静心,物我皆忘。书画写作状态会激活大脑细胞,全身气血通融,手臂和腰部,乃至全身神经与肌肉得到锻炼,柔中有刚,松中有紧,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故能无疾而寿也。
  国外研究,音乐养生有益心脏,当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血管直径平均扩张26%,似有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类药物的作用。当听到厌恶音乐时,血管就会变细6%。这是情趣的魅力。音乐悦耳,心情舒畅;唱歌张扬,吐故纳新;日积月累,受益无穷;愉悦心情,减轻压力;书歌养生,誉美天下。如同锻炼身体,音乐书画都是健康助推器,长寿添加剂。
  
  
  七,海迪"截瘫"与命运"逆转"——哲理养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女士,1955年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瘫痪,36岁时又患鼻部黑色素瘤,一生经受过6次大手术。但她靠自学成才,先做乡村教师、针灸医生,后从事外语翻译和文学创作,1993年成为中国第一位坐轮椅车的哲学硕士,2008年当选全国残联主席。
  张海迪的经历说明,世上既有苦水,也有美酒,就看你心态与追求,只要你昂起头,苦水也能化美酒。这是张海迪上世纪80年代写的一首小诗,也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
  身残志不短,面对困难奋起。哲学养生的魅力是:命不足信,病不足畏,我命我握;人定胜天,打破宿命,改变命运;敬畏生命,有梦最美,希望相随;激发潜能,掌握技能,摆脱贫困;光明普照,焕发青春,传播精神。张海迪精神曾鼓舞着几代的年轻人,在逆境下有所作为,有所创造,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八,英年"早逝"与心境"对策"——静心养生
  2008年6月5日,年仅48岁的央视“国嘴”罗京患癌早逝,令人唏嘘与不舍,人们为他默默送行,内心却思考:“央视运动健将”,怎会比常人走得更早?归纳起来,这“四高”也许是他致病的真因:他对工作“高度”重负,精神“高度”压力,躯体“高度”疲劳,内心“高度”苛求。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细胞端粒酶就会缩短,衰老加快;人体免疫力下降20%时,癌细胞就有机可乘。罗京患的是淋巴瘤,这与他的“四高”不无关系。罗对妻子说:我全身心投入工作,经常食不知味,现病了,可以享受你的厨艺了……像这样职业压力极大的人群,需要的引领对策是“松静”养生——减压放松,气功有效。
  名人得益气功的范例不少。我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院士,当时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艰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他坚持睡前练习气功,保证了健康、事业双丰收,长寿98岁谢世。我国著名歌唱家,周小燕教授,现年94岁,仍思维清晰,不乏幽默,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乐观开朗,心态特好。这完全得益于年轻时有高僧指点,练习打坐气功,至今不改,故能在耄耋之年仍活跃在舞台上。
  
  
  九,急病救生不耽误——重病养生
  2007年7月24日,著名相声演员侯跃文突发心脏病猝死,享年58岁,令人愕然痛惜。事后知情人透露,当天上午他感到上腹痛,中午症状加重,学生劝其就医。但他以“老胃病过会就好”拒医。傍晚,头冒冷汗,四肢冰凉,再急送医院,终因“大面积心梗”,抢救无效与世长辞。这是典型的不懂医学,以“旧病”被耽误,致死不悟,实在可惜。
  急病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生命脆弱:身体任何警讯不适,不得延误。心梗临床表现多样莫测:有前胸痛,有上腹部痛,有肩背痛,有颈项痛,甚至牙痛、上颚痛,都是心梗表现。据文献报道,无痛心梗占到18~35%,尤其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更要警惕。心脏呼吸骤停4分钟内是急救的黄金时间,卒中心梗是3小时急救黄金时间。千万不要“老毛病自圆其说”,以免错失挽回良机。
  专家一再忠告,就地赶快抢救,呼叫120即送医院。2009年全运会期间,上海和山东两地联手施救上海某领队突发大面积心梗,抢救成功,就是一例明证。因为抢救及时,33分钟内溶栓完毕,尔后又照顾周到,终于转危为安。
  
  
  十,功拳绝妙不凡——传统养生
  吴图南,武术家,原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他年轻时患有肺结核、黄疸、癫痫和脾肿大,堪称“药罐头”。这些病放到现在也属疑难杂症啊。但他不消沉,反而加强锻炼,并拜著名太极拳师吴鉴泉为师,学打太极拳,练刀枪棍棒,最后高寿105岁。
  练太极拳值得借鉴。动中求静,古今推崇。练意是用脑;练气是吐纳;练身是动作。据美国报道,354名志愿者随机分两组,锻炼两月者,出现了太极“四大功效”:缓解关节祛疼痛,强健筋骨除疲劳,动作柔和求平衡,愉悦心情精神爽。
  气功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在前“心境对策”中论述过。这里再举一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年轻时患有忧郁症,经内科等诊治,其效不显。后经人引荐练习气功,静心渐入佳境,最终不仅治愈了忧郁症,而且颈椎的疼痛和生理弧度也恢复了正常。气功的神奇作用真令人惊讶!国际上研究也表明:坐禅僧人,脑力不衰,其原因是神经介质丰足,气功冥想能预防脑痴呆,减少大脑萎缩。 (上海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