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中亮紫砂壶: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谈我局青年成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29:34
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谈我局青年成才  作者:知识产权局 王京霞  发布时间:2010-12-20 09:09
 

  摘 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理论最早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追求。而青年作为我局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与成才直接关系到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实现。因此如何让青年健康成长、快速成才,是我局实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青年成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局青年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如何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促进我局青年成才。


  关键词 自由全面发展 青年 成才


  引  言


  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关键和最活跃的因素,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只有依靠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激发出人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才能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追求。而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未来,拥有青年也就拥有未来”,加强对青年问题的研究,促进青年成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青年作为我局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与成才直接关系到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实现。因此,有必要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谈一谈如何促进我局青年成才。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认识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来源


  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初步形成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劳动应该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这是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原因。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劳动及其成果发展到较高程度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被消灭的情况下才能消除其异化的性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初步形成。


  2.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


  1845年马克思的思想进入成熟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马克思基于分工的角度,从分工前、分工后到分工消灭后,一步步论述了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他们公开宣告:“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这标志着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基本成熟,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仍未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发展是如何片面化,又如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曾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围绕着如何使人摆脱剥削、压迫和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而展开的,并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视为无产阶级和人类奋斗的价值理想和目标。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其后出现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资本论》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揭示了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同时,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发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尺度—自由时间。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性、必然性,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最终成为结构严谨、论证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马克思从人的解放意义出发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传承了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人文主义精神。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揭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理想的核心内容和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演变过程


  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直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不懈的追求。


  1.毛泽东思想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毛泽东指出要以革命为手段,实现民族独立,为人的自由解放开辟道路。毛泽东多次强调我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2.邓小平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后,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明,建立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最高纲领,而现阶段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4.科学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两大主题。通过平衡、优化、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最终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统一、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人平等互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它们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成果,是其品质和精髓在新时代的传承。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虽然没有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但他们重视人民的力量,主张通过革命和改革把人民从旧制度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工作方针,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而且提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就强调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并以此为手段,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思想蕴涵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当代中国人文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认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人本身,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正是从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入手来考察人自身的发展,它的基本内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价值目标。马克思所讲的人的能力,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等许多类型。其中人的体力和智力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现实的人的劳动能力的基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基本条件”,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和展示自己才能和力量的机会和场所。


  2.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满足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需要的发展与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需要是人类的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人获取和占有生存机会的必要条件。需要的满足,表明外部世界逐步同化于人,并化为人自身发展的因素。人所从事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和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需要的发展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和谐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关系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随着社会关系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由片面发展到全面,由不充分发展向充分发展的历史过程。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得到高度的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


  4.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个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个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集中表现,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展示,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的个性发展过程呈现为三种形态,即由“人的依赖性”阶段到“人的独立性”阶段,再到“人的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青年成才之间的关系


  1.青年成才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最深层意蕴,在于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悬设了一个最高的价值目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深刻说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当前,我国已迈入21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同时,也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而培养和教育青年正是为了使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人才和栋梁。因此,在培养青年成才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才能铺铸好青年成才之路。


  2.青年成才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以信息、知识为核心的经济,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注重人的知识、智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当代青年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成长成才是时代的要求。青年人应当在学习和实践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自己的理念,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增长相应的才干。按照胡锦涛书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要求,当代青年应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青春使命,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定与祖国共奋进的理想信念,练就与祖国共奋进的过硬本领,培养与祖国共奋进的高尚品德,在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辉煌业绩。由此看来,以科学发展观促进青年成长成才恰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3.青年成才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的表现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在各种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中,教育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胡锦涛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推进教育普及和发展,着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才队伍是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促进青年成长成才是现实条件下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我局青年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历高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青年是我局员工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体部分,其中女性员工(56.9%)或未婚员工(53.1%)在青年群体中比例较高。学历结构以硕士(58.1%)为主,多数为党员或团员,68.0%的青年员工为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到我局工作,其中,多数(54.7%)为来局工作不到两年,青年中审查员(67.6%)和科员(46.2%)比例较高。由此看来我局青年学历较高,但大都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2.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但缺乏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青年普遍对知识产权事业充满信心,具有较强职业责任感,对工作有感情,能够全身心投入,同时对职业发展规划有较强的需求,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由于缺乏对个人发展的规划和导向,导致很多青年人不能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思想活跃但缺乏组织纪律性


  青年往往在思想上比较活跃,比较乐于接受新事物,喜欢在论坛或博客上发表各种意见或见解。但是很多青年的组织纪律性并不强,有的甚至比较懒散,上班和上学差不多,喜欢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作息按照自己的意愿执行等等。不愿意受到束缚,过得比较随性。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4.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交往能力
   

  由于我局审查工作的特点,审查员彼此较为独立,平时也缺少沟通。部分青年反映,工作一段时间以来性格发生了一定变化,感觉与人的交流、沟通能力有所下降,这反映出青年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也正因为此,青年在与别人、与社会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双重道德评价标准,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却要求低。


  四、如何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促进我局青年成才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下就结合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谈一谈如何促进我局青年成才。


  (一)注重青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1.培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更加频繁。面对专利审查工作和知识产权事务,青年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一方面使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及时更新和把握专业前沿技术的新动向和新观点;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学习和掌握其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从学校到社会,青年往往没有经历过多少挫折,也没有经历过多少风浪,但是必须准备好心理承受能力。困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人通过千百次的磨砺、折磨,就会变得坚韧,就会有承担压力的能力,心理才能健康,神经才会坚强。目前,我局青年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造成青年压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工作强度,生活压力等,因此,关注青年心理健康,通过各种途径做好青年的压力疏导工作,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3.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完成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青年为什么缺少自律性、没有主动精神?就是因为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广大青年,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调动他们自身心灵的自动调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自身潜能,更有效的发掘和实现他们自身最大的社会价值和责任。


  4.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然而,创新意识在我们青年当中的情况却不是那么乐观。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生活的无限潜能,但大多数人的惰性与惯性抑制了自己的创造性才能,让我们墨守成规,让我们没有勇气挑战传统的框框。因此我们要鼓舞和推动创新意识,对青年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引导青年把创新的要求和创新的精神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去。


  (二)关注和满足青年的需求


  1.对发展空间的需求


  在社会上,近年来公务员一直以福利好、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等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然而我局很多青年都有着自我增值空间小,职场缺乏规划的困惑。他们与其他职业一样需要面对岗位带来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繁重的工作、发展空间狭窄,同年龄段公务员竞争激烈、与单位里老人之间的代际冲突等等。此外,公务员所在环境有较多制度上的限制,在享受稳定的同时,也同样受着某些制约。因此如何满足青年对发展空间的需求是我局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我们要对青年及时进行疏理和引导,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提升广大青年同志的发展空间。


  2.对培训和再教育的需求


  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局人才建设的重中之重,培训和再教育是打造青年人才队伍的有效手段。我局针对不同梯次的青年应该制定全面的培训和再教育计划,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培训的机制和内容,使青年在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等工作技能,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以及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够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提升。


  3.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因为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在现实中根本达不到,容易产生挫败感。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引导青年把理想和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其次,可以把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知识产权宣传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知识产权,让青年在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4.对成长成才的需求


  青年群体都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更积极上进,希望得到社会认可,渴求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发展相结合、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服务青年成才工作中,树立“大人才”观念,倡导人人可成才、人人能成才,拓宽工作视野和格局。切实为青年成长搭建平台,鼓励青年成才。建立健全我局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推荐和培养机制,以青年自主选择为基础,科学的服务和引导为主要措施,实现分类培养和成才。


  5.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青年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更多的仍是住房问题和子女入托、入学等现实问题。对于住房问题,局相关部门已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并获得了青年们的好评。此外,局里可通过为青年职工租房、购房搭建信息平台的方式,继续协助青年解决住房问题;面对青年职工子女入学难等其他现实问题,局相关部门也应在充分倾听和了解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回应或提出解决办法。


  (三)帮助青年丰富社会关系


  1.加强内部人员的沟通交流


  各级领导干部要特别重视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关心青年职工学习进步,深入到他们之中去,与他们交朋友,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采取个别谈心、真诚帮教等方式,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认清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促进他们珍惜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在局内,我们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各种爱好者协会,搭建跨部门的交流平台;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对主任科员以下青年在各部门间交流、借调的力度,使更多的青年人能够参与不同的工作,能够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进一步提高他们与人沟通的机会和能力。


  2.加强与外部单位的沟通交流


  一方面,可以倡导青年深入社会实践,多组织一些调研、考察活动,让青年人走出去看看。通过走访一些企事业单位,不但可以扩充专业知识,还能够实际感受到专利与企业的息息相关,从而对从事的审查工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宣传和服务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切实体会本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另一方面,借助组织的力量加强与兄弟部委、地方知识产权部门和相关组织之间的交流,鼓励青年积极进行社会交往,获取多种社会信息,从中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发展完善自己,逐步摆脱个体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


  (四)挖掘青年的个性和潜能


  1.制定青年的个性化培养计划


  个性化培养是指以提高青年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根据组织需要,结合青年自身的专业背景、性格特长、阅历经历等特点,借鉴已有的培养途径和模式,在个体能力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青年的发展通道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同时制订一系列的培养措施,通过实行菜单式培训、模块化实践锻炼等方式,确保青年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对青年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重视每位青年,这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激励,可以更好地吸引和激励优秀青年。


  2.给予青年个性化合作交流的机会


  青年有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学习上的榜样,他愿意与其交流,汲取知识的营养,不仅能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还应给予青年合作的机会。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各种兴趣或爱好,使青年的个性得到张扬和体现。


  3.为青年职工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从尊重青年职工发展需要出发,针对青年职工接受新知识快、渴望成才的特点,系统地运用技术和管理培训、工作轮换、职务提升等具体手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根据不同青年的特点,建立“特长青年人才库”,采取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从基层发掘广大青年人才,为我局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储备。从各方面挖掘每个青年的多种才能,从各个角度鼓励青年,使每个青年能够扬长避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结 语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也是我局的未来。面对庞大的青年队伍,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快速成才,是我局面临的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使青年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充分自由发展,青年的社会关系不断得到广泛的生成和丰富,青年的自由个性不断得到尊重和张扬,以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第53-196页。


  [2]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


  [4]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


  [5]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机关团委,《国家知识产权局青年工作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2009年5月。


  [6]袁新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条件,http://360doc.com/content/10/0419/18/12763_23835298.shtml。


  [7]杨柳青,浅议胡锦涛的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