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侵权被起诉:奉献一把现代文阅读的金钥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23:48:52
用心物同构论指导阅读
窗口暗寓开放,小草折射顽强;两脚书橱,食而不化;九重真龙,绝妙华章;明月夜,思乡情意切;杨柳岸,离别滋味长!
示例
心物同构理论,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很早就有所涉及。感物而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融等等说法,都不自觉地吻合了心物同构原理。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心物同构的佳例也俯拾皆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经霜枫树的叶是红的,就像醉人的脸一样红,已经是人与物的同构,而且枫叶的红是离人带血的泪染就的,这就更把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与离人的悲愁情绪交织起来,产生出一种心物同构的特殊美感,用词精准,情景交融,着意渲染,色彩绚丽,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指导
诗人云:意在言外。
画家说:留白天地宽。
作家想:表达一种情感,不要直接说穿,而要借物以传。
既然人们可以通过外物领悟到与外物同构的某种人类情感,而所谓的大家又嗜好将人类的某种情感借助于能与之同构的外物加以表现,那么,用心物同构论来指导我们的现代文阅读也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了。完全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文学作品,不管它是什么体裁,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运用心物同构的原理创作出来的,哪怕是最简单的人物传记作品也不例外。
用心物同构论来指导阅读,就是要我们透过文学作品物理力场的样式(抓捕的意象)、方向(抒发的情感)、强度(运用的手法)去感悟创作主体心理力场力的样式(为何抓捕)、方向(怎样抒发)、强度(如何强悍),从而让物与心达到最完美的沟通,最终求得接近作者本意的较完善的理解。
首先,要全面准确地感知外物特征。也就是要感知作品所描绘的形象的形状、色彩、动态、声响以及作品本身所具的音乐美。形状有点线面体,色彩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动态有缓急快慢大小,声音则有高低起伏之分、抑扬顿挫之美。对这些特征的感知,少不了各种心理机制的共同作用,但主要是靠读者想像的领悟,这是语言艺术的间接性决定的。
全面准确地感知外物特征,是运用心物同构论指导阅读的前提,因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外物领悟内心,如果连外物特征都没有感知透彻,要想准确地感悟内心是不可能的。
其次,要运用心物同构论把握“心”的内涵。在心物同构的文学作品里,心所抒发思想感情的方式往往异彩纷呈。有的非常明显地“展其义,骋其情”;有的却像浓荫下的一脉暗溪,悄然地流泻。对于前者,不难理解,直接从文段中找出来就是;对于后者,我们则要有意识地运用心物同构原理,透过作品所描绘的外在物象,加以深入地探究。
那么,怎么探究呢?
心物同构论告诉我们,内心与外物有一种契合关系,我们只要感知透彻了外物,就可以借此感悟内心。因为我们全面准确地感知了外物特征,也就把握了外物力场的样式、方向、强度,就可以对这种力场进行归类,看它与哪种情感的心理力场可以契合,那么它就表现了哪种情感——属悲则悲,属喜则喜。例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猛烈的“暴风雨”这个物象在样式、方向、强度上显示出来的是兴奋、热情、渴望,因此,我们便可以由此推及抒情主人公内在的心理力场也该如此,表现为无比的兴奋、极度的热情、满心的渴望。
第三,要运用心物同构论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作品以塑造艺术形象为主旨。要对文学作品作整体把握,必须对作品的艺术形象作整体性直观。而艺术形象又是心物同构的形象,是心声与天籁、内情与外物的契合。但是,这种契合不是僵死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你赞小草坚强,我说小草可怜;你赞梅花孤傲,我说梅花下贱,所有的花朵都在休息,就只有梅花还在那么寒冷的环境里搔首弄姿------因为心物同构的契合是心与物的双向选择、交感互动的结果。创作主体的创意既源于外物的样式,又高于这个样式。因此,同一外物在不同的创作主体那里表现为不同的情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们所说的整体把握,意思就是要统观全局,不能束缚于陈规旧习,要充分地感悟作者的无穷创意。
明月,在幸福的情人眼中是一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丽图画;在思念游子的闺中少妇眼中则成了“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在旷达闲适的诗人笔下又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却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因此我们只要读懂这种淡淡的哀愁,明白这种淡淡哀愁的情感是借助哪些外物运用何种手法表达出来的就可以了,如果硬要探究朱自清为什么有这种哀愁,这种哀愁到底指什么,那就只剩下一个熟语可以解释:吃饱了撑的。
秋菊,以它所特有的力的样式,在墨客骚人笔下,多成为志士仁人的比照,高洁情操的象征,或悲秋伤怀的寄托;但在当代诗人崔中秋的《菊女》中却变形为一个纯真的少女。飘洒的是“火红的丝绦”,翻飞如“绚丽的彩蝶”,留下的是“金色的阳光”、“灿烂的吻”,不能忘记的是“粉红色的影子”,自然界中静的物象化为富有生命意识的艺术形象,这些都是创作主体不同的心理力场在同一物象上找到了不同契合点的产物,它既是作者对人生体验的物态化表现,也是客观外物力的作用模式与人内在的心理模式吻合的结果。阅读理解时,点滴不容忽视。
第四,要运用好心物同构的理论读懂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出鞘的剑,是妩媚的眼,是文脉所系核心放出来的那道闪电。标题取得好,覆盖就明显了,含义就丰富了,再用心物同构论一套,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有时候就算不读文本你也能知道了。如“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这个标题,
“北大”“梦”是物,“美丽”“羞涩”是心,因为“美丽”,当然喜悦、喜欢、惊喜、狂喜;因为“羞涩”,肯定难受、难过、难堪、难熬。这标题出彩全在“羞涩”二字,如果只写“北大是我美丽的梦”,不仅俗不可耐,而且泛滥成灾;加上“羞涩”二字,既丰富了文章内容,更提升了文章内涵,表明作者不盲目,不流俗,有经历,有悟性,从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美,圆润的成熟美,睿智的青春美。再如一看“荷塘月色”这个标题,第一感觉绝对是对美景的描写,然后由物及心揣摩其情:一个大男人不居高堂游荷塘,往好里说那叫趣味高雅品行高洁,实话实说那就是嘎嘎不遇于世所以郁郁神游于物;一个大男人,不贪美色赏月色,那种无钱无权无奈无能无法(没法可想)无添(没人可依)无出息老婆不喜丈母娘不爱的真实话,就不用我费舌了吧?“大地重现”,大地怎么重现?噢,文章写的是经典书籍,意思就是说“经典”如“大地”,如它宽厚富实,如它博大精神,如它厚德载物,如它永恒滋润,如它永垂不朽,如它超越时空!自然就是表达敬重之情,吐露反悔之意。至于“流泪的腾王阁”,稍加同构,就知道,肯定写王勃,绝对很惆怅,表达怜惜意,想都不用想。
[阅读示范]
大地重现
那些书很像冬天——凝望北方遒劲、疏朗的高枝的时候,一条大河在深远地流,仿佛流在创世前清光寂寥的夜色里……
也很像故土的榕树——在清晨的雾里,密匝匝的浓叶下垂落缕缕潮湿的气根,鸟群岛叫声在巨云似的树冠里四面八方地响起,绿荫却深得看不见这些精灵们舒展、活跃的身影。一棵树就有一丛森林的感觉和气息,数不尽的厚质的绿叶,像成千上万的语言,散发着悟不到头的盎然,读不完的深蕴……
回想起来,总有一见如故的真挚,好像前生有缘,我们的的确确和祖先、后人一脉相承着生与死、爱与恨、凄惶与清醒的灵魂似的。无论漂泊(飘泊)到哪里,在榕树的盘根错节上听过雨诉冥思过星空的孩子都永远难以忘怀,永远在生命里一次又一次地呼吸着它的博大精深。于是,也就把它和那些经典的书页一起归于无以名述的真实了。
经典的著作大多都发旧了,翻开来,就像撑船上溯到了远古。纸光是金色的,是那种也许还未打磨(mó)或打磨过了又随着光阴的流逝越来越朴实、贵重的金色。那些书油墨都很香醇也很特别。它的灰旧、沉默的色泽和铅色,太与内容浑然一体太至情至美的和谐了——就像强健的筋络和气魄、素质原应紧密相连一样,也像大河与鹅卵石的滩渚,榕树延伸几十米的根群与如殿如堂的密叶,前后、里外皆对称存在一般。它们大多不“刺激”,连装帧也不够“新潮”,却手感很好,心碑、视碑很好——它压根儿就不想招摇过市,只想久久地感动着你抚爱着你,不动声色地以大地的本质时时滋润出征的安泰。
一行行时短时长的句子,一页页时远时近的思绪,那么厚实、自信、激动人心。它们常常使你走在源头,又走向天空,走回语言的诞生。“人之精英为语言”,在人类的始祖那里,语言是生命创造的;在每一个词诞生之前,一定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妙和艰辛。为着它们的流传,为着宇宙万物的“再生”,时空选择了人来思索,又用语言来创造来发展,以至精神的星空灿烂不竭,万物的大地变幻无穷。如果天地真是这样使人至高无上的,那么语言的本质就该是生命的、创造的。生命和创造永恒,永恒怎会过时呢?
经典的含义就在这里。
它们也许的确“旧”了,不合时宜,但生欲的灵魂,人的气息,情思的存在,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常常比活人还要活人。它们形象又抽象的一切,总是不尽地时隐时现,超越彼时彼此地,进入你的心底、血脉。于是人们不再怆然,不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由此而坚定了爱、美、神性以及曲折路途中的不屈信念。难道莎士比亚人欲的城堡不是常常复活么?难道《野草》忧郁、冷峻的目光不是依旧流连在前仆后继的国土么?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世上出现了那么多背叛语言的书,出现了那么多不再崇敬最值得崇敬的经典的行径。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没读过那些书,还是不会读、不能读或不想读呢?
也许是我走火入魔了。那些经典已经过时,人们不再需要它或只有扔掉它才能活得更好更充实;也许在我掩卷遥瞩的喟叹里,它给我的气氛、真谛、灵性和警醒仅仅是一种错觉;当我认为它与诸多流行歌曲、畅销书和无人生的言行相比,前者犹如大树、山川、世界,而后者近于贫草、沙砾、窝棚或无须有的废纸、锈迹的时候,这种思索亦不过是可笑的暮气——如果是我错了就好了。即使暂时不重返我的榕树故土,在架子鼓和电吉他的震响里,只要我的手不颤抖,我愿意吹箫就该吹箫。
17.文中说“经典的含义就在这里”。经典的本质含义是什么?(3分)
答:生命的、创造的、永恒的。
18.文中2、3、4段都写到故土的榕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
答:①以故土榕树的浓密深厚盎然作比,形象地说明经典的博大精深。
②用“榕树延伸几十米的根群与如殿如堂的密叶”作比,形象地说明经典外形与内容的浑然一体至情至美的和谐。
19.根据文章内容,简述你对题目“大地重现”的理解。(5分)
答:①表达了对经典的呼唤。
我们要敬重经典,重视经典,让经典润泽人类的精神生命。
经典犹如大地般滋润着人类。
以“大地重现”为题,强调了经典的重大意义。
经典像大地一样,是永恒的,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
经典像大地一样,是博大精深的。
经典至高无上。
经典超越时空。[答两三点即可]
20.下列对文章的评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 D 。(4分)
A.第1段中“大河在深远地流”喻指经典的亘古恒久而又滋养人类的特质,而“清光寂寥的夜色”则隐含着经典遭遇冷落的处境。
B.经典的“心碑、视碑很好”,是因为它不追逐流俗,而以它的生命与创造特质久久地感动着抚爱着人们,给人以心灵的润泽。
C.文中举莎士比亚和《野草》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人们仍需要经典的滋养,它能坚定人们的爱、美、神性以及在曲折路途中的不屈信念。
D.文章末句说“即使暂时不重返我的榕树故土,在架子鼓和电吉他的震响里,只要我的手不颤抖,我愿意吹箫就该吹箫。”它表明了作者不同流俗的坚定思想,强化了经典的重要意义。
E.文章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气韵流动,气势磅礴,内蕴丰富,令人警醒。
[答案AD。A注意修饰语“创世前”,那个时候经典还没影呢!指创世前那种清朗疏阔的气象;D注意前提“即使暂时不重返我的榕树故土”,这就表明“吹箫”跟经典无关,只是表达作者对世俗和流行的鄙夷罢了]
铁马丁当
——雪潇
斗拱飞檐而又檐牙高啄,是中国古建筑最优美的一个构思。在那展翅欲飞的檐牙上高高啄挂的,丁当响着的,我们一般人看上去,一定觉得是铜玲,最多说是风铃,可是行家却说,那不是铜玲,也不是风铃,那是“铁马”。
铁马?乍一听,我们可能不解,然而再看,再想,或者多少年后再想,你会觉得它真应该也能叫作铁马。
风吹来,风从夏天出来,当然已是秋风了;风从山下吹来,到得此高高山上,自然也是凉如秋风了。在这样一年四季的秋风中丁当丁当地响着,迎着时间的风前进,无论什么样的玲,也会成为一匹马,一匹铁样坚强的马!
铁马,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一个名字。
铁马丁当,响在我们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亭台楼阁上,响在深山古寺,响在我们世上最清静是地方,但是却表达着我们对于迎风前行的生命的理解和想象。
你看了那檐头丁当的风铃,你再看那高高昂起的檐,不就是一匹马仰着的脖子吗?一匹马既已横空出世,仰天而立,傲视风云,于是山间的树们则立时纷披如马之鬃,于是檐下的廊柱立时有力如马之腿,于是一个山间的古寺里贮满了奔驰的欲望如同一匹马身上贮满了奔跑的热与力,于是一个山间的古寺要奔跑起来,于是一座威武的大山要奔跑起来,于是我们的一颗心也要奔跑起来!
铁马丁当,告诉我们一切原来都是在奔跑着,不舍昼夜,向着云天。
于是天上的云,就是已经奔跑到了天上的,正在悠悠行空的,一群欢乐的马,或者一匹孤独的马!
于是我们坐在一个山间古寺的石头上,就如同坐在一匹奔跑的马背上,于是一个也许最平凡的人也就成了岁月最骄傲的骑手,一边低语着一边向着时间的风云驰去,无边的过去顷刻之间成了身后的飞絮,人世的悲欢苦乐也在这顷刻之间于马蹄下散去,是尘的归了尘,是土的归了土。
铁马丁当,复又丁当。
铁马是风的老话呢,还是山的古语?这一天,我们坐在古寺的飞檐下说话:唐诗宋词,家事国事,酸的辣的,深的浅的。一会儿铁马丁丁当当,一会儿铁马沉默无言。游人寥寥,尘世的东西像是正在被风吹走;树影婆娑,世界好像正在用他的手势和我们交谈。我们看一眼古松的影子,我们听一耳铁马的丁当,我们在那一天突然好像成了一个心可以领,神可以会的智者。我们多么平凡,可是掀开平凡的石头,下面藏着的,竟也是一株精神的美且坚强的小草。
铁马丁当,把深山千年的心事借铁锈和铜绿而道出,又借一片片落叶写在地上,复借一阵阵清风带向远方。我们坐在古寺的廊柱旁,目睹这一场世界上神秘的活动,却一无所言,一无所知,像是两块经年的石头,只任风吹雨打,从不怨雨怪风。但是我们心里其实也明白,如果我们只是两个偶尔的过客,则我们只知道一天两天的事;可是如果我们竟是两块经年的石头,则我们就能知道千年万载的事。然而我们不说,所以好像我们不知道;他们说了,于是他们好像就什么都知道。
其实啊,只要我们是人,我们所知道的,永远也不会比一株小草多,永远也不会比一块石头多,但是我们肆意地做着我们的一切,而且自以为是好像天经地义,从来没有把小草和石头放在眼里,正如铁马跑在自己的秋风里,也从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一样。
阳光从铁马的脖子上流了下来,流成我们背上的热。廊柱这时现出了它的古老红色,于是“汗血马”,这三个字突然就从什么地方硬铮铮地跳了出来。突然我们就听到了一匹马千里路上的喘息,呼哧呼哧,嗒嗒嗒嗒。我们于是也跳起来,绕着一个山间的古寺走着、摸着。到处是历史的刻刻画画啊,到处是人间的坑坑洼洼,我们闭上眼睛,让手指直接抚摸在一匹马的骨头的血肉上:那一张一弛的力,那一起一伏的脉,那一深一浅的神,那一远一近的韵,就在我们的手指间滚动。那是汉瓦那是唐 砖,那是秦时的月光宋时的垅沟,那是一万年前的泪痕啊一百年前的刀伤!
它们都在一匹马的身上。
这样的一匹马就不能再是美丽爱情中王子飘逸的白马了,这样的一匹马只能是秋风苦雨中的一匹汗血马:多少败将谪臣从这样的马上折戟沉沙,多少王侯能人从这样的马上下野落草,多少怨女旷妇从这样的马上香消玉殒!这是汉李广的马,这也是汉昭君的马,这是西去新疆的林则徐的马,这是西来秦州的杜甫的马,这也是南下荒蛮之地的苏东坡的马……
这是一匹生活与岁月的流着汗也流着血的马,一匹无形的马,谁都是它的骑手,谁也看不见它。它风驰电掣,我们却以为它一动不动;它历尽沧桑,我们还觉得它一生平安。骑着毛驴找驴,曾经是我们对人的嘲笑,骑着马儿找马,谁会这样嘲笑我们呢?
铁马丁当,奔跑在时间的风中,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挥汗浴血,奔跑在人生的路上。
——(选自《散文》1999年第3 期)
1.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作为装饰的金属片有着一个令人不解的名字——铁马。然而作者说:“它真应该也只能叫作铁马。”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A。因为它一年四季在秋风中丁当丁当地响着,迎着时间的风前进。
B.无论什么样的铃,在这样的风中奔跑,也会成为一匹马,一匹铁样坚强的马!
[温馨提示:现代文阅读第一题一般都是找的,在原文中仔细寻找就是!]
也可概括答成:
因为它响在岁月的风中,经受着历史的考验。
它无畏地前进,矫健如马,坚强似铁。
2.“铁马丁当”,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概括说明。
答:A。表达着我们对于迎风前行的生命的理解和想象。
B。告诉我们一切原来都是在奔跑着,不昼夜,向着云天。
[小心提示:答题一定要紧扣文本,切忌随意发挥不知所云!]
3.本文六、七、八、九四段,作者从铁马所在的古建筑出发,把高昂的屋檐想象成仰起的马脖,进而想到树似马鬃,柱似马腿,而古寺、大山、行云以及一切宇宙天地间存在的事物,都仿佛是贮满热与力、奔跑不息的马。请联系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
答:A。这一连串的想象,意象丰满,有助于揭示作者赋予“马”的丰富象征意义,增强历史沧桑感。
B.同时使文章内容更丰富,“铁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它不仅是旁观者和见证人,也是历史的经历者,而且是“勇敢的迎风前行的生命”。
C.行文充满了诗意,更具艺术感染力。
[友好提示:答题时最好看看后面的分值!6分的题,你想破脑袋也要想出3点来!]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C
本文从中国古建筑的“铁马”说起,展开丰富的联想,表达了对历史、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受,语言优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我们在那一天突然好像成了一个心可以领,神可以会的智者。”是说我们看了古松的影子,听了铁马的丁当,就会变成心领神会的智者。[只是受到一些智慧的启迪而已!注意“好像”一词]
作者把“铁马”想象成一匹一路负重、一路喘息的汗血马,借助这个意象展示了历史前行的沧桑苦痛。
“那一张一弛的力,那一起一伏的脉,那一深一浅的神,那一远一近的韵,就在我们的手指间滚动。”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让手指直接抚摸在一匹马的骨头的血肉上”的深切感受。[不是对比。是排比]
文章最后一段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挥汗浴血,奔跑在人生的路上”。[文章的主旨是“借对‘铁马’的思考,抒发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丁当的‘铁马’,使我们感到历史的蹄声,也使我们奔跑在人生的路上受到鼓舞和催促]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优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然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薄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托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有直观。
——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
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1.文中“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这一句,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印证?试作简要分析。
答:A。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却在赣江边上建起了一座滕王阁。
B.被长安淡忘得一干二净的王勃在滕王阁上表演这“独角戏”。
2.作者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请结合第七段相关内容加以具体分析。
答: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如果站错了地方,就会遭遇挫折。
王勃一心从文,在文学上的成就会更大,却去从政,险丢小命。
3.文章开头部分说:“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想到了王勃的哪些方面?
答:A。王勃清瘦忧郁的形象。 B。王勃的梦魂与世永存。
王勃沉浮反复的人生。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D
在第五段中作者以滕王的不得意来反衬王勃的潇洒。[错。都不得意!]
作者说滕王阁不是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它以玲珑典雅,登高览胜的建制容纳了王勃的梦魂。
尽管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但是作者对王勃的意外死亡还是感到十分的惋惜。
本文自始至终把滕王阁和王勃结合在一起,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通俗浅显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王勃的怀念。[错。本文语言优美!]
作者登临滕王阁,并因此联想到王勃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诗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5.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处景物与人物,仿写两个句子。
示例一: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
仿写:漫步在秀美的西湖边上,淡妆浓抹处总是西施曼妙动人的形象。
示例二: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
仿写:想替波光潋滟的西湖画一幅图,图中心是含情脉脉的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