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回:大清帝国的末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00:03

大清帝国的末路

在这里,我认为,历史是一本正在写而又未出版的书,把大小的事件或故事都刊入书中,太多的心酸历程,太多的艰苦奋斗,太多的沧桑……都汇聚在这本宏大的书里,待到人类文明结束时,这本书也就在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宣告这本书可以出版了。

那么,就让我们把这本书翻到工业革命时期吧。

18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珍妮纺纱机和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工业革命的火种开始在英国燃起,愈燃愈旺,燃遍了整个欧洲,并把火苗传到了北美。工业革命使这些国家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都得到飞速的发展,并使这些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由于国内的市场狭小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资本主义大国早已不满足于本国的市场,从而把目光转向了遥远的东方——中国。当时的中国处在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时代,也同处于封建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且已经步入了衰落。大清帝国常自诩为“天朝上国”,视其它国家为“夷”或“蛮夷”。当然,中国还仅有一处同世界接触,这便是广州十三行。因为中国开放的地方太少而又太小,资本主义国家(特指英国)对华贸易均出现逆差,而不得不进行商品走私(其中,鸦片的走私甚为厉害),转眼间便把逆差变为顺差。

面对这种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大清帝国中便有一位人站了起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时任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的林则徐于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进行硝烟,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但是,英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十分的不爽,并扬言要打开清政府的大门,还之以颜色。于是在1840年6月,其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致使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但由于英国的船坚炮利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这次持续两年的鸦片战争的胜利者终归属了英国。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英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利益(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税收定制)。从此,中国的大门就被西方列强用商品和船炮逐渐打开了。

英国已经把高挂在树上的苹果摘了下来,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看着十分地嘴馋,于是马上拿起篮子到树下去接果子,与之同分一杯羹,相继同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条约。至此,鸦片战争已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矛盾也随之改变,由原来单一的国内矛盾变成了双重矛盾——中华民族与西方侵略者的矛盾、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中国的大门已经被打开了,西方的商品瞬间涌入中国,使得中国的封建经济处于崩溃。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地宣传了西方的思想,并逐渐改变了中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因此,林则徐、魏源等人便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之目的。也是因此,洋务运动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达到“剿发捻,勤远略”之目标。洋务运动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但是,洋务运动仅仅办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就被新起之雄——日本,无情地彻底打垮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改变本国的封建制度(社会性质)。

中国虽是大国,人口达四万万之多,市场又如此之大,英法等国却没占到任何便宜,于是借口“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可悲的是,中国再次战败,不得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令人更愤怒的是,俄国竟趁火打劫,在短短的几年里相继吞食了中国东北和西北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加紧对人民的剥削,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各地的农民起义运动愈演愈烈。在1851年,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从广西一直战到中国的大江南北,势力发展到十八个省,甚至一度打到大清帝国的京畿附近。在此期间,还颁发了《天朝田亩制度》,满足农民的意愿,调动了农民的反清积极性。实质上,《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实施,也没有机会实施。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且存在军事上的错误,并在清政府和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但它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已经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从此,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开始同列强进行“合作”。

与此同时,在1853年,日本也被西方列强(特指美国)打开了国门。相反,日本经过维新变法而走向了资本主义国家系列,开始实现了富国强兵,并且军国主义也从此植入人心。

“富国强兵过后,日本开始把矛头指向朝鲜和它背后的那棵‘大树’——中国。这是个令日本羡慕又嫉妒了几千年的国度。

其实,当时的中国已是棵‘老树’,虽然枝叶还算繁茂,可树干早被掏空。明治天皇哪里还把它当回事!1894年一炮轰过去,果然朽败不堪。那个慈禧‘老佛爷’年届花甲,在国人面前是条龙,在洋人面前就成了虫。宁可忍唾面自干之辱,也不愿与之抗战到底。结果,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而告结束。日本趁机大开狮口,吞下一块块‘肥肉’——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还有白银2亿两!”(选自侯小河《碧海狼烟》)

随着日本的富强起来,中国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先进人士开始向日本学习,学习日本的维新思想。早期学习维新思想的有冯桂棻、郑观应、王韬等。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了“公车上书”并逐渐组建了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各种救国会,还创办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宣传维新思想。在1898年,仅仅103天的“戊戌变法”以戏剧性的形式结束了。又一次企图救国的运动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列强发展得更快了。商品和资本快速剧增,还出现了垄断组织,西方各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整个世界完全进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列强对华输出也以资本输出为主了,在中国投资办厂、修建铁路、开设银行等,获取了更多的利益。

早就在清朝以前,西方便有很多的传教士来到中国进行传教。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度渗透到中国,那些早已耐不住寂寞的传教士也活跃起来了,与当地人民发生矛盾,特别是在山东地区,这种事情越演越烈,最后闹得无法开交,清政府亦没有办法来限制,也不敢去限制。此间,以赵三多为首的义和拳开始了反洋教斗争,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并扩大到全国。刚开始,慈禧企图利用义和团来对付列强,但随着八国联军的参战,慈禧一个劲地跑到了西安,并在途中宣布与列强进行“合作”——剿灭义和团。就这样,清政府开始了与八国联军进行谈判,竟谈出了这个令国人无法接受的条约——《辛丑条约》,赔巨款、拆炮台、设外务部、禁止反帝斗争活动等。这个条约彻底地把中国人带进水深火热的社会中,清政府也彻底地充当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随着人民反清情绪的高涨,另外,列强进一步地加紧分割中国这块蛋糕。正直内忧外患之际,走投无路的清政府只好推行“新政”,陆续推行了诸多改革,但均未见效。自此之间,在中国延行了以前多年的科举制度也被废除了。后来,迫于内外的压力,清政府开启了“预备仿行宪政”。但是,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事实足以表明,清政府已陷入了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些进步的资产阶级分子已经接受了西方思想,为中国之独立富强而奋斗。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这也就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在国内爆发了许多的反清起义,主要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有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911年5月,四川的保路运动甚是激烈,清政府不得不从湖北调军队去镇压,这也为武昌起义的胜利提供了客观条件。1911年10月10日夜,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终于爆发了,并取得了胜利。然后,革命军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宣告独立。其它十三个省份也相继效仿,脱离了清政府的统治。

此时,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便是袁世凯。这个人实在阴险,先是逼清政府给他实权,被清政府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清政府命脉。又要向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夺取革命果实,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他一生中有过许多的丰功伟绩:出卖维新派,镇压义和团运动,刺杀宋教仁,解散国会与国民党,称帝,签订“二十一条”等。为了夺取革命果实,他逼清帝退位。就这样,1912年2月12日,年幼的清帝溥仪被迫退位。这宣告了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彻底结束,同时也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在后来的一二十年里,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正所谓“赶跑了一个皇帝,却迎来了许许多多的小皇帝”。直到出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得以解救。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独立、民主、自由、富强。

至此,每当我翻开这近百年的书页时,我心酸而无助,当然也有欣慰。对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而签下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时,我无比的心酸;在多少次救国救民的尝试中一次次地失败,我感到无助;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它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实现了中国的独立、民主、自由、富强,我感到欣慰。

的确,弱国无外交!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掌握高端科技,并且综合国力强的,就一定能在这世界民族之林独秀,在外交的活动中也不会处于被动地位。

铭记百年之屈辱,共振中华之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