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电影好看吗: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7:47
目    的:对混凝土工程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混凝土工程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编制依据:《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铁路桥涵施工规范》、《基本作业》。
适用范围:DiK156+020~DiK159+791.35段所有混凝土工程(除隧道喷射混凝土工程)。
1、一般规定
1.1本指导书混凝土工程指采用质量密度为2300—25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1.2混凝土的强度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2、水泥
2.1拌制混凝土的水泥,应根据施工配合比,分别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各种水泥。
2.2用于重要工程的水泥或对水泥质量有怀疑,以及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时,应按批(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当不足500T或200T时,也按一批计)进行复查实验,并按实验结果使用,当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文件进行检查。
2.3水泥储运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2.3.1装运水泥的车,应有良好的棚盖。
2.3.2储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四周设有排水沟。
2.3.3袋装水泥在装卸、搬运过程中不得抛掷。
2.3.4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分批堆垛,垛高不宜超过10袋,最多不超过12袋。堆垛应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m,或留一通道。
2.3.5水泥应先进先用,不得露天堆放,临时露天堆放时应上盖下垫。
3、粗、细骨料
3.1运抵工地的粗细骨料应按不同产地,规格品种等条件分批堆放,并应进行外观检查、取样实验,按批提出实验报告,作为本批粗细骨料的技术依据。检验频率:砂一批不超过200m3,碎石一批不超过400m3,不足一批时按一批办理。
3.2拌制混凝土必须采用经过实验合格的粗细骨料。
4、水
4.1拌和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必须经过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水不得用于混凝土实体。
5、外加剂
5.1外加剂在掺用前应经试验,以确定其性质、有效物质含量,溶液配制方法和最佳掺量。在掺用过程中应调拌均匀,并定期进行有效检查。
5.2混凝土掺入外加剂的凝结速度,应适应混凝土运输和浇注的需要。
5.3运抵工地的外加剂分类、分批存放在专用仓库或固定场所,并妥善保管。
6、片石掺合料
6.1 片石最大尺寸不超过填放处构件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得小于20cm。
6.2片石要求无裂缝、无夹层、无剥离和未锻烧过的石块,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0MP,并具有耐久性。
6.3片石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和其他材料混杂。
7、混凝土拌和
7.1在拌和混凝土前,工地应有足够的混凝土材料以保证正常的工作进度,并保留充分的实验时间。
7.2所有混凝土材料,除水可按体积计外,其余均应按重量计。称量应准确,称量设备的精度应为正负0.4%,其精度应定期检查。
7.3混凝土应根据使用量按批准的配合比拌和。已经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严格按施工配合比的塌落度拌和,不允许用加水或其他办法重新改变混凝土的稠度。
混凝土塌落度允许偏差(mm)
 
要求塌落度
允许偏差
≤40
-10,+10
50~90
-20,+20
≥100
-30,+30
 
7.4混凝土现场拌和,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均匀分布,使每个颗粒都被砂浆覆盖,并保证混凝土密实,均匀且无过量的水分。拌和时滚筒的,转速应与厂家的说明牌所示一致。每盘拌和的混凝土数量不得超过机上厂家标准检验牌所示的规定容量。
7.5拌和机的装料应使包括水在内的所有成分按比例数量投入。投入拌和机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有稍过量的水泥、砂及水,使其能够覆盖滚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混凝土配合料中的砂浆要求含量。
7.6拌和机应在接下盘材料之前,必须是完全空的。停止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或每次换班、一天工作之后均应彻底清洗,在拌和使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之前,装卸、投配及拌和设备也应彻底清除。
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称量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工地拌和
水泥和干燥状态的掺合料
-2,+2
粗、细骨料
-3,+3

-1,+1
 
7.7每盘料进入滚筒时,在水泥和骨料进入前,应先进入一部分拌和水。流入滚筒的水应均匀,并在搅拌的最初15秒钟内全部注入。滚筒的进料口应无材料集结,以免阻碍材料的顺畅流入。
7.8拌和机中任何转片断面比原始高度大于或等于25毫米时,不得继续使用。
7.9所有材料(包括水)进入滚筒后即为搅拌时间开始,当泻料槽打开即为拌和时间终止。不允许用增加混凝土拌和机规定转速的方法
来缩短拌和时间(滚筒式搅拌仅适用于涵洞工程中混凝土标号小于等于C20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拌和的最段时间(min)
 
搅拌机机型
搅拌机出料量
≤500
>500
强制式
1.0
1.5
自落式
1.5
2.0
 
7.10水泥使用时,应是松散的流动体且没有结块。不同来源的细骨料不得交替使用与同一工程。被矿物质水侵蚀的石灰碎石不得用于拌制混凝土,含有煤、煤渣、石灰及碎砖之类难以消除的石料或煅烧国的石料也不得使用。
7.11混凝土搅拌机及砂浆搅拌机必须搭设防雨棚,机体架设安装平稳,各类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防护罩必须安全可靠,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符合全规定。
7.12搅拌机操作杆必须有保险装置,进料斗有挂钩及链,拉接必须使用安全电压。操作人员必须持上岗证。
8、混凝土运输
8.1混凝土应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小的转载次数迅速地从搅拌地点运往浇注地点以便浇注能连续作业。在浇注临近混凝土,已浇注的混凝土无初凝现象。
8.2在脚手架上铺设轨道运输混凝土时,应注意不使钢筋受到移动、模板变形或位移。
8.3车辆制动及其他安全装置必须灵敏可靠,不得违章行车(违章载人),每天做好保修工作,驾驶员持证上岗。
9混凝土浇注与振捣
9.1在对将要浇注混凝土的模板、钢筋、锚具及其他预制构件的设置进行检查合格,取得批准后,才能开始混凝土浇注。
9.2任何构件的混凝土浇注都必须一次浇注完成,直至要求或批准的施工缝,并做好记录,依照规范、相关标准图认真处理。
9.3每层混凝土必须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注、振捣。对混凝土表面应仔细操作,使砂浆紧靠模板。
混凝土浇注层厚度
 
振捣方法
浇注层厚度(cm)
插入式振捣器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表面振捣
(1)无筋或配筋稀疏结构
(2)配筋密列结构
25
15
附着式振捣
30
人工振捣
20
 
9.4工程任何部位的混凝土浇注,在没有充分照明系统的情况下,不得在夜间作业。
9.5混凝土浇注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对于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其允许间歇时间不超过2小时;当温度高达30℃左右时,不应超过1.5小时;当温度低于10℃左右时,可延至2.5小时。当超过允许间隔时间时,应按混凝土中断处理,同时预留施工缝。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9.6在混凝土施工缝处继续新浇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9.6.1前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2MP。
9.6.2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薄膜、松动石子或松软混凝土层应凿除,并应用水冲净、湿润、但不得存有积水。
9.6.3新浇混凝土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沙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比新浇混凝土减少10%,然后再继续浇注新层混凝土。
9.6.4施工缝处的新浇混凝土必须捣实。
9.7滑槽、串筒
9.7.1不允许采用铝制的滑槽、导管或串筒。
9.7.2混凝土不得在模板中从超过2米高处落下。应尽可能将混凝土浇注到其要求位置,使四周模板部位充满混凝土。
9.8片石混凝土
9.8.1片石应用前用水洗净,保持湿润,防止暴晒
9.8.2片石要平整均匀地布置于混凝土中,片石与基地,片石与片石间距不小于10cm,片石与模板间不小于25cm,最上层片石覆盖不得小于25cm的混凝土,片石与钢筋不得接触。
9.6.3浇注片石混凝土中止时,在接缝处预埋接茬片石,连接筋,预埋按相关标准图进行。
9.9水下混凝土
9.9.1水下混凝土的浇注,应在不受水流影响的环境中进行。
9.9.2浇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不能漏水,内壁光滑。装配好的导管在使用前,应先充水加压进行检查。
9.9.3准备工作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浇注。开始浇注时,导管底端与浇注基础的距离,应能使混凝土顶着球塞或其他隔水物沿导管流入水中,同时将导管内的水、空气和球塞或其他隔水物排出管外。混凝土应在导管底端形成椎体。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内的长度不宜小于1.0m;但钻孔桩以外的水下混凝土(如封底混凝土等)埋入混凝土内0.8m即可。继续浇注的混凝土不应与水接触。
9.9.4水下混凝土浇注不得中途间歇,浇注过程中基坑内的水位应保持不变。导管应沿竖直方向徐徐提升,每次提升高度应与混凝土浇注速度想适应,且导管内应经常具有足够的混凝土高度。
9.9.5浇注完毕的水下混凝土顶面,可略高于设计高程,顶面松弱层凿除后,仍达到设计高程。
9.10捣实
9.10.1混凝土应由有经验、能胜任的人员用机械振捣器充分捣实,使完成的工程是无空隙无分离无蜂窝的均匀体,拆模后能显示光滑的平面。
9,10.2混凝土受震要均匀,不能因过分振捣而产生骨料离析。振捣器应与模板保持5~10cm距离,不能应振捣而使模板产生位移。
9.10.3不能用振捣器在模板中运送混凝土。
9.10.3振捣器必须在现场准备两个以上,并独立安装电路保护器,橡皮电线不得破损。
9.11锚固螺栓
墩台或支座的锚栓应准确固定于浇注的混凝土或浇注的混凝土所形成的孔穴中,或固定于已凝固的混凝土中所钻出的孔穴中。钻孔直径至少应比螺栓大25mm。锚栓准确定位后,用不收缩的灰浆填满孔穴,使锚栓永久固定。
9.11预埋件
包在混凝土中的管子、导管、钢筋或螺栓等所有预埋件按设计要求,在浇注混凝土前安装好。浇注时,应将预埋件牢固或支撑好,以防位移。
9.12早期荷栽
未经养护结硬成型的混凝土在任何时候都不得承受荷载,包括由他自身重量产生的荷载超过设计荷载0.33倍。
10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受损,方可拆模。
10.2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后,,方可拆模。
10.3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应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和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模、吊运模板。
拆模底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设计混凝土强度的百分率(%)

L≤2
50
2<L≤8
75
L>8
100
悬臂板
L≤2
75
L>2
100

L≤8
75
L>8
100
 
10.4拆除临时埋设于混凝土中的木塞和其他预埋件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受损。
10.5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获得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11混凝土表面休整及修补
11.1由于不良模板间相互错缝而引起的表面高低不平整,称为突变不平整,它由直接测量测定,由模板的凸出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平整,称为渐变不平变,用2米尺测得。
11.2对于一般休整,应使混凝土具有均匀纹理及外观,即处于相邻模板缝之间的表面无不平整或粗糙相象,休整的表面应光滑,符合图纸所示外形。
11.3施工过程中使混凝土因约束而产生收缩开裂,其宽度等于或大于0.2mm时,应对这些开裂截面进行休整。即在混凝土中插入螺纹套管并压入环氧树脂溶液,使环氧树脂溶液贯入全部开裂截面。环氧树脂硬化后,必要时应摸平加色,使之与相接混凝土色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