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之门4高清:为生存而“撒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2 06:31:59

粟周熊

撒谎骗人不仅仅是人的本性,动物世界里撒谎也非常盛行。

每当人们在水池边散步,如果仔细听听池中“呱呱”的蛙鸣声,就会发现这声声蛙鸣便有撒谎的成分。

原来,蛙鸣声是水池中的公青蛙展示自己个子大小的一种手段。公青蛙个子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沉。那些大个子公青蛙发出的叫声足以吓跑别的青蛙,让它们不敢跨入其领地。绝大部分青蛙都在本本分分地鸣叫,不过也有狡猾的公青蛙故意放低声音,好让别人以为它们是大个儿。

上述情况是指动物在不想介入冲突的前提下撒谎,但是还有别的形式。比如,吸血蝙蝠在欺骗自己的亲属和同类时抱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想不劳而获地美餐一顿。

这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吸血蝙蝠靠吮吸哺乳动物的血为生,但每天晚上一个群体中并不是每个成员都出去猎食。出去猎食的那部分蝙蝠吃饱肚子之后,回到家里还得将吸来的血与那些未出去猎食的成员分享。于是,那些吃得不太饱的蝙蝠便用一些特别的信号告诉自己的同伴,说今天它无法让同伴分享,因为它本身也只吃了半饱。

科学家通过对吸血蝙蝠夜猎结果的反复观察,发现约有1/3的夜猎者经常欺骗自己的同伙,尽管它们吃得肚皮滚圆,但还是会发出虚假信号。更有甚者,一些狡猾的家伙在该出去打猎的日子,当同伴狩猎回来时总是挤向前去讨血喝。研究人员发现,尽管这些欺骗伎俩经常被揭穿,但一个种群中这种不老实的家伙还是有增无减。
撒谎有什么好处呢?不久前这个问题终于有了一个还算明确的答案。给出这个答案的是一些英国的科学家,他们是通过研究人人皆知的极为微小的真菌酵母而得出这个答案的。

英国牛津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克莱格-马克林及其同事发现,即使是在真菌中也有一些个体会欺骗自己的同伴。情况是这样的:在酵母的自然种群中,绝大部分细胞都能生产蔗糖酶,蔗糖酶又将蔗糖分裂成两个小得多却又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和果糖。

一些酵母细胞自己并不生产蔗糖酶,但它们又爱吃靠别人劳动获得的葡萄糖。由于蔗糖酶是在细胞外部分裂蔗糖,结果生产出的葡萄糖和果糖不仅让为得到它们而尽了努力的细胞享用,它的左邻右舍,其中包括一些不劳动的骗子也分到了一杯羹。

发现这一规律之后,科学家们又做了一系列实验,旨在弄清骗子在微生物菌落中所起到的作用。一开始他们赶走了所有的骗子,在酵母中组成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可没想到,该菌落的生长和繁殖速度都放慢下来,很快就完全消亡,而其周围所剩食物还相当多。

往后科学家们便设计了一个“小偷社会”,也就是说尽可能地清走那些老实巴交干活的真菌。结果一开始也和上一个实验一样,可到后来一部分骗子“翻然悔悟”,开始从事诚实的劳动。而等老实人的数量快达到总真菌量的2/3时,该菌落又快速生长起来。
这么说来,酵母菌种群得有一定数量的成员欺骗自己的亲属和同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老实巴交的酵母菌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生产不可缺的蔗糖酶,在此过程中它们自己顾不上吃,繁殖自然也跟不上趟,精力已经不济了。其结果是真菌的周围积攒了不少没谁去吃的剩余的葡萄糖(如果旁边没有骗子的话),而菌落本身也并未见扩大。可是如果往“勤快人”的种群里加入一定数量的“骗子”,它们很快就会把多余的葡萄糖吃掉,并且马上生长和繁殖起来。

所以,从遗传角度来讲,撒谎在某些情况下不仅对个体,对种群也是大有裨益。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人们就不得不承认下列两种对不少人来说极不愉快的现实:

第一种现实是,没有骗子就不可能存在动物的群居种群,因为在某种情况下,撒谎不仅对个体,而且对整个群落都是一种有利可图的战略;第二种现实是,要想组建一个通过改善生存条件而保证没有一个骗子的社会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正是物质的极大丰富造成骗子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增加。

也许,人们得改变对撒谎这一现象的看法了。不过还得谨记一点:如果一个种群中骗子过多,该种群就会很快消亡。重要的一点是,骗子的多寡得正好符合种群正常发展所需,至于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人们暂时还说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