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战国语下载:《第十八愿讲话》 --第六章 乃至十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0:56:59

《第十八愿讲话》
--第六章 
乃至十念

 

第一节  「乃至十念」之义

「乃至十念」这四个字,分为五个大点来解说。

一、念之义

第一大点:「念之义」。

「念」之一字,在佛典当中指出五种含义。

第一,「明记不忘」之义。

第二,「想念」之义。

第三,「观想、观念」之义。

第四,「称念」之义。

第五,「时间」之义。

第一,「明记不忘」之义

世亲菩萨《俱舍论》卷四说:「念,谓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玄奘大师《唯识论》卷三说:「于曾受境,恒明记故。」

《唯识论》卷五说:「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从这三段文的简短解说可以了解,「念」在这里的意思是「明记不忘」:我们曾经见闻觉知过的,亦即凡是看到的、听到的、知道的,存在脑海中,印象深刻,清楚、明白地记忆着,而不会忘掉,这就是「明记不忘」。

第二,「想念」之义

「想念」,也叫做「忆念」或「心念」。

《俱舍论》卷一说:「能取相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冤亲、苦乐等相。」

《唯识论》卷三说:「想,谓于境,取相为性。」

如果单单这样听的话,可能不太了解。但这个其实很容易了解。也就是说,「念」的另一种意思就是「想念」,想念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想念曾经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是颜色上的青黄赤白也好,物体上的长短方圆也好,或是人类的男女、美丑,甚至回想曾经跟我们有恩爱或冤仇的,乃至想象喜乐的、痛苦的,这就是一种想念。想念的范围很广,就时间来讲,古往今来;就空间来讲,上穷碧落下黄泉,可说竖穷三世、横遍十方,要怎么想就怎么想。这是「想念」。而心中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名,亦属于想念之念。

第三,「观念、观想」之义

「观念、观想」也就是息虑凝心、摄心专注。集中意识、心意,去思惟佛的本体,或是佛的内容;乃至像《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十三种观,息虑凝心去做第一观的日想观,乃至第九观的佛身观、第十三观的杂想观,这叫「观佛三昧」。「念」也有这种「观念、观想」的意义。

第四,「称念」之义

「称念」也就是以口业,发出声音来念佛,这叫「称念」之义。

《观无量寿经》言:

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称南无阿弥陀佛。

从这里来讲,这个「念」就是「称名」,有声音。

《安乐集》引《惟无三昧经》言:

耳闻念佛之声。

可见,这个「念」是有声音,念佛之声。龙树菩萨所写的《易行品》:

念我称名。

善导大师《般舟赞》说:

念念称名常忏悔,
一声称念罪皆除。

这也都是说明「念」就是「称」。法然上人的《选择集》说:

念即是称。
念称是一。

又说:

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之行也。
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

从这一点来讲,「乃至十念」的「念」就是指「称名念佛」的念。

第五,「时间」之义-- 指极短的时间

在经论当中,往往形容最短的时间,都叫「一念」,有的以一剎那为一念,有的以六十剎那或九十剎那为一念。

「念」有以上经论所说五种含义。

二、念即是称

第二大点:「乃至十念」之「念」,即是「称」-- 称念之义。

(一) 非四种念佛

「乃至十念」的念,在各种念佛方法之中,既非实相念佛,亦非观想、观像之念佛,又非想念之念佛,而是「称名念佛」。

自古以来解释念佛,有四种解释。

第一种是「实相念佛」。所谓「实相念佛」,就是证悟到佛性-- 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然后把心安住在那种境界,这种念佛就叫「实相念佛」。一般所提到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是属于实相念佛的范围。

第二种是「观想念佛」。也就是心意专注,乃至入定。像《观无量寿经》第九观所解释的,息虑凝心去观想佛身。阿弥陀佛的身体有多大?经典上说,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么大,这有多大?由旬有小由旬、中由旬、大由旬。小由旬是四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大由旬是八十里。印度有一条恒河,宽有四十里,两边的沙非常细,一粒沙是一由旬,那么所有的恒河沙代表多大?每一粒恒河沙就代表六十万亿,所有的恒河沙加起来,以这个来形容佛身之大。本来六十万亿还有数目可以算,那由他是一种没办法想象的数目,在这里是表示什么?表示阿弥陀佛的佛身是遍满整个虚空界的,虚空有多大,阿弥陀佛的佛身就有多大,这里的观想,就是观想这样的佛身,当然,这一种不是我们凡夫的根机所能做得到的。

第三种是「观像念佛」。观像念佛也就是《观无量寿经》第十三观所讲的,观想小身的阿弥陀佛,多小呢?丈六高或是八尺高,或是像我们佛堂所供奉的这一尊佛像的高度、形状也可以,这种叫「观像」的念佛。《观无量寿经》里说: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
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神通广大,祂可以随意自在地在十方世界,在大宇宙当中,要现大身充满整个虚空,也可以;要现小身丈六、八尺乃至七尺、一尺、一寸,都可以,随意自在。所谓的观想或是观像的念佛,就是这种的念佛。

第四种「想念之念佛」。这个「想念」既不是实相,也不是观想,也不是观像,而是以我们这种散乱之心想象佛的功德、慈悲,或「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也就是以意业念佛。我们的行为有三种,一种是「意业」,一种是「口业」,一种是「身业」,在这里「想念之念佛」是「意业」。

可是,「乃至十念」的「念」,既不是实相念佛,也不是观想、观像的念佛,同时也不是想念为主的念佛,而是以「称名念佛」为主。

(二) 称念之经证

有经证,有祖传。也就是这个「乃至十念」的「念」要如何解释才契理契机、中正稳妥,而不流于偏失呢?凡是要解释经文的意义,必须要依佛陀的语言,以及祖师的传承,同时是依义不依语,不然的话,就会「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以下就引用佛言、祖语,稍作解释。「经证」就是以九部经、十一段经文,来作为「乃至十念」是以「称名念佛」为主的根据。

第一,依《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言:「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依《观无量寿经》〈流通分〉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第三,依第十八愿成就文之「闻其名号」。

第四,依第十七愿之「称我名者」。

第五,依《大阿弥陀经》言:「闻我名字」。

第六,依《平等觉经》言:「闻我名号」。

第七,依《如来会》言:「闻我名已」。

第八,依《庄严经》言:「念吾名号」。

第九,依《般若三昧经》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

第十,依《文殊般若经》言:「不取相貌,专称佛名」。

第十一,依《鼓音王经》言:「受持彼佛名号,其心坚固,忆念不忘。」

从这九部经、十一段文来看,都很明显地,一目了然地,「乃至十念」之「念」是指「称名念佛」。

在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第一段所引用的《观无量寿经》的经文,说:

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称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这里很明显的,十念就是称名(若不是称名,其人必堕地狱)。

如果拿这句经文与第十八愿对比,就非常明显,晓得第十八愿的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就是《观无量寿经》这里所讲的

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八愿有「至心」两个字,这段《观无量寿经》经文也有「至心」两个字;第十八愿有「十念」两个字,《观无量寿经》的经文也有「十念」。那么,「十念」之下,又有「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显示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三) 下品下生称念十启示

《观无量寿经》这段经文,正好可以作为第十八愿这三句愿文的一种简要的解释。它可以给我们启发,让我们了解念佛的含义。现在,我们来全面了解《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这段经文,了解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主要是以什么样的众生为标准,同时了解「乃至十念」的含义。现在我来念一遍经文:

《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的经文说: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在这里就说,有一个人,一生造恶多端,五逆十恶,所有不善业通通做过,一生之中从来没做过一件善事。像这样的愚痴造恶之人,由于他造恶的缘故,临命终的时候,应该当下就堕入恶道,经历多劫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像这样的愚恶之人,在他临命终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善知识的话,当下就要堕入地狱。刚好,他遇到了善知识,一生造恶,临终遇到善知识,不但不会堕落,而且能够超脱三界六道,直接往生极乐世界。那必须是他过去世累积过善根福德,跟阿弥陀佛有缘份,一般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所以说,千百万人当中难得一人有这种福报。

这个人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善知识种种安慰,而且宣说妙法-- 妙法就是不可思议之法,所有佛法当中,可称「不可思议之法」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为他讲阿弥陀佛的救度,安慰他,教他念佛。在这里的念佛,是指心念的念佛,也就是意业的念佛,不是口业的称名念佛。可是这个人非常痛苦,根本没有那种闲暇,用「心」去想佛念佛。

善知识了解他这种心境,就直截了当地说:「你如果不能用心念佛的话,就口称无量寿佛。」所谓无量寿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说,就这样恳切地发出声音,一念一念呼喊着南无阿弥陀佛。由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缘故,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当下莲花出现,他就坐着莲花,一剎那之间就往生极乐世界去了。

这段经文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此提出十点: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第一点,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这已如前述。

口称胜心念

第二点,「口称」胜「心念」。

这个人,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他的面前了,他的心中只有慌乱和恐惧。这个时候,要他回头去行善积德,去学佛修行,拜忏、诵经、打坐……,这一些在时间上已经不容许了。同时,以他的心境来讲,也不可能静下心来好好地思惟阿弥陀佛救度的慈悲功德 -- 也就是救度的内容,也不可能以闲暇的心来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只能像什么呢?在危急的时候,呼爹喊娘地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随着这个声音,当下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生死之罪,当下莲花出现。

这就显示出方法最容易、功德又是最殊胜的,就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胜过心念的念佛。因为心念的念佛不普遍,而口称念佛能够普遍;心念的念佛,于临终的慌乱和恐惧中难以提起,而口称的念佛却能让他声声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当然这非指称念为是,心念为非,一个人不可能从早到晚,从晚到早都不停地出声念佛。当静坐时、将睡未睡时、沙哑时,就默念念佛,口称默念,所谓忆佛念佛,口称默念都不离弥陀名号、弥陀救度。但这当中以称名为主,像鹦鹉不知其义、幼儿不知其义、愚钝者不知其义、或有临终者不知其义,但只出声念佛,即能消灾、增福、延寿、往生,这全凭口称,若心念则无此方便。

所以,从这里来讲,口称念佛胜过心念念佛。这是第一点给我们的启发。

功德不可思议、光明最尊第一

第三点,功德不可思议、光明最尊第一。

他没有去观想,也没有去思惟,只是以慌乱的心来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却能达到那个效果。显示这并不是他的功力,也不是他所累积的德行,而完全是这句名号的功能。也就是说,这句名号不离阿弥陀佛本身,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与光明。就「功德」来讲是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经》(玄奘译)说:「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就「光明」来讲是最尊第一光明。《无量寿经》说:「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所以,不管他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只要他当下不假思索地冲口而出这句名号,当下阿弥陀佛就跟他同在,在他的口中出入。既然是功德,他只要张口念佛,心中就有佛德;既然是光明,他只要张口念佛,身上就有佛光。这样的话,就能够消除他的罪业,解除冤亲债主的障碍。

念佛必定会放光

有一位法师到美国去弘法,当法会结束之后,有一个美国人向这位法师自我介绍说:他是学神通的,所以他有某一种神通,能够看出凡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口中都会吐出光明。诚心念佛的人,他吐出的光明非常之大,大到能够把整个地球包起来;不是诚心念佛的人,他口中的光明是「噗」一下、「噗」一下,很微弱。这个美国人因为这样,就说:「我看到了这种殊胜的境界,所以才来学佛的。」

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里面,就有专门的章节,列出「念佛必定会放光」的十几件故事做证明。由这些证明就可以晓得,我们在这个佛堂开怀畅念的每一声佛号所显现的光明,是不是都包满了整个地球?

经典上说:「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也就是说,念佛人身上有照四十里那么远的光明。我初次看到这段话,就觉得很难得,很不可思议,只要我们张开嘴巴念佛,不假其它功用,就有那么大的光明照耀在我们身上、与我们同在。可是事后一想,觉得四十里光明看起来很大,其实很小耶!为什么?因为我们起心动念都会绕遍整个大宇宙的啊!起什么念头,善念、恶念,任何念头,当下就跟宇宙的那个境界相感通。好,我们所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祂是光明之佛,祂的光明是遍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的。那我们念这句佛号,我们的心岂不是也随着六字名号而遍满整个宇宙了!那么,这句名号是光明,可见我们遍满整个宇宙的这个心的光明,同样也遍满整个宇宙才对,所以就不只是四十里光明而已。

刚才所说的这个学神通的美国人,他说虔诚念佛的光明,几乎可以包满整个地球,那真的是有道理。

那么,不是很虔诚念佛的人,他的光明就比较小。譬如说每个星期日都有参加超荐的家属来这里念佛,有的家属或带来的小孩,大概不晓得念佛的功德是可以超荐祖先的,他枯坐在那里,很无聊地动来动去,嘴巴不是跟大家在念佛,偶而才张开几次而已。我想,那一种应该就是所谓的不是虔诚念佛;他还是有光明,不过,他的光明应该是「噗」一下、「噗」一下。

所以,「下品下生」这一段文的第三点的启示就是:功德难思,光明最尊,因此能够消除罪业,能够化解冤亲债主的障碍,而往生净土。

至心即是至诚恳切

第四点,「至心」即是至诚恳切。

这里所谓的「至心令声不绝」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说很容易了解,就是「至诚恳切」的意思。

我们可以想象,如同一个沉浮在大海中的人,他或者不会游泳,或者会游泳,可是体力已经耗尽了,没有力气游泳了,当下在沉溺、在喝水,眼看就要沉入海底了。这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心境?就是「望救」,希望当下能够被救。只要感觉有所依靠,他就会去抓,一根木棍也好,甚至一捆稻草也好,他都想抓,都想依靠,看看能不能依靠这个浮到岸上、得到解救。

他的心中只有慌乱、恐惧,所以,这里的「至心」并不是说静静地沉下心来「好好地思惟」,或者「息心静虑」,或者「行气运心」,都不可能了。所以,这个善知识告诉他说,你只要恳切地发出「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就可以了,当下就能被救。刚好,这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的「南无阿弥陀佛」不但能够解救他,而且能够使他离开六道、到达涅盘的彼岸。所以,这里的「至心」是「恳切」的意思。

「至心」两个字有人作很多其它的解释,都把它解释得很玄、很妙,让人难以做到,这些都是错解经文、曲解佛意。

「十」是满数

第五点,「十」是满数。

「十念」是指什么意思呢?因为临终人这个时候心中慌乱恐惧,不可能去数他念佛已经念到第几声了,所以这里「具足十念」,也就是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意思。也就是说:具足乃至十念。你念不到十声,只念到八声、九声也算;时间延长的话,你念十一声、十二声也算。所以,这「十念」就是满数,也就是「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念功德成满的意思,一念、百千万念,也都是念念灭生死罪、念念功德圆满,也都叫做「十念」。昙鸾大师说:

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不必须知头数也。

就是说只要是达到往生之业成办,都叫做「十念」,而不限定在「十」这个数字上。

念念除罪

第六点,显示念念除罪。

也就是每一念、每一念都在除他的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也就是说,「八十亿劫」就是「生死罪」,「生死罪」就是「八十亿劫」。如果只是五念、三念乃至一念就断气了,也在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生命延长而百念、千念,也是在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善导大师说: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名号独运、称名独达

第七点,显示名号独运。

这个下品下生的人,以他当下的心境,虽然念佛,可是本身没有身、口、意的功能。为什么?他这个时候众苦交攻,心中慌乱恐惧,意识心中根本没办法念佛,经中说:

彼人苦逼,不惶念佛。

所以没有意业的功能;当然身业礼拜等更不可能;虽然口业有跟着善知识称念,可是三业以意业为主,既然没有意业的功能,口业也只是如鹦鹉学舌,依样画葫芦地(他当下心中慌乱,善知识所讲的他不可能完全理解,所以他没有意业的功能。既然没有意业的功能,那么就没有耳根清清楚楚听闻的功能)跟随善知识念「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念一声,他跟着念一声,他也不晓得他在念什么。所以,身、口、意对他来讲,都没有作用的,虽然称名,丝毫不是以他的身、口、意的功能、功夫、功德达到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的效果,而完全是仰凭着六字名号的功能,也就是说六字名号的本身,能够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能够让我们远离三界六道、往生极乐成佛的,完完全全是这句名号。不管我们以怎么样的境界来念这句名号,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以这种「三业亡功,名号独运、称名独达」,来显现出:学净土法门的人,不管你很有学问、深入经藏、通达教理也好,或是大字不识几个、对教理不完全了解也好,要晓得:「愿生极乐,只要称名」。所以,知与不知、信与不信,都回归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是第七点给我们的启发。

不论何人,解脱有望

第八点,不论何人何时,都有解脱的希望。

第八点给我们启发的就是:不论何人、何时都有解脱的希望。为什么?论下品下生的人,他是恶人,不是善人,更不是圣人,也不是修行人,是最下流的人,是一个恶人,而且是恶人中极恶无比的恶人,他也能往生。可见任何人都能往生,因为即使再恶,没有比下品下生的人更恶。

把自己看成下品下生

我们在座的各位,有比下品下生的恶吗?应该没有。

不过,我们的心态,要把自己看成就是那种下品下生的人,才能有那种下品下生的至诚恳切的心。

实,我们生生世世流转在六道当中,可以说什么都做过,摊开报纸所谓的八卦新闻,没有一件我们没有做过的,都有;这些恶业的种子,其实也潜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只是没有那种境缘而已。所谓事过境迁,或者投个胎、转个世,任何事情我们都可能做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有这种自觉,有这种自觉之后,我们就会怎么样?就会彼此接纳、彼此包容、彼此同情、彼此安慰、彼此谦卑柔和,不会有高慢的心来鄙视对方。

所以,学我们这个法门,就像宗风所讲的:

对他人恩慈体贴,
对自己谦卑柔和。

为什么?自己哪有什么资格来显现高慢呢?所以我们人跟人之间,万万不可以有鄙视对方、嫌怨对方的心态。

不论何时都有解脱的希望

再来,这个下品下生的人,他是什么时候才念佛往生的?是临终的时候,并不是久修念佛,是到最后,临命终时,地狱之火燃烧到面前的时候才念佛的。那么,他念了多少佛呢?他只是具足十念的念佛,并不是像我们,早上念了两个半钟头,下午、晚上也各念两个半钟头,我们在这个佛堂念佛已经快两年了。

信体-- 不论何人都有往生的希望

下品下生-- 人是「恶人」,时间是「临终」,所修行的也只是「十念念佛」而已,这样的人都能够被救,离开六道、往生极乐,那么,就表示没有一个人不能往生。所以,以这种教理做为我们信仰的内容 -- 信体。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信是信什么?信「恶人」、「临终」、「十念」也能往生,来显示每个人当下都有往生的希望。

所以,这个「下品下生」,既显示「信的内容」,也显示「平生业成」,为什么?我们从现在,就已经看出我们是下品下生的根机,不必等到临终要堕落地狱才念佛,是现在就归命弥陀: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岂不是现在就已经往生决定?再者,也显示刚刚所讲的,不论何人都有往生的希望。

念佛是真正的善

第九点,显示念佛是真正的善。

佛经里有一则「石头乘船」的比喻:在古印度的时代,有一位那先比丘,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他有神通。当时的国王叫弥兰陀王,这位国王对那先比丘非常敬重,经常请那先比丘到宫中宣说佛法。一次,国王就问那先比丘说:「一生造恶多端,从无行善,临终短暂念佛就能远离六道而往生成佛,这个我相信不来;曾经杀一生命,死的时候就堕落地狱,这个我也相信不来。」

那先比丘就反问国王说:「如果有一颗小石头,放在水面,这颗石头是会浮在水面,还是会沉到水底?」

国王回答说:「肯定沉到水底。」

那先比丘又问:「如果有一百颗大石头,放在船上,那会不会沉下去?」

国王就说:「那肯定不会沉下去。」

那先比丘接着开示:「这一百颗大石头如果放在水中,是一定会沉下去的;之所以不会沉下去,是因为有船的关系。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他是应该堕落地狱的;他之所以不会堕落地狱,是因为有这句名号的救度。那颗小石头之所以沉下去,是因为没有船(造业而直堕地狱) -- 他没有学佛,不晓得净土法门,没有依靠阿弥陀佛。」

国王一听,就合掌说:「善哉!善哉!」表示他已经领悟了,他相信了,确实有道理。

我上次也曾经说过,世间真正的善是什么?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一个大慈善家,如果不念佛往生,那么,他最后还是输给一个回心念佛的恶人;一个恶人,最后能够念佛往生,他胜过一辈子行善的大慈善家。同样的,出家不学净土法门,输给在家;在家能学净土法门,胜过出家。

方法极易、功德极高

第十点,显示净土宗,方法是易行极致,功德是大利无上。

恶人于临终苦逼之时,也能做得来,而且当下能灭五逆十恶,直登佛国,其方法之易,功德之大,无与伦比。若论五逆十恶,非上品上生之方法与功德能修能灭,显示一切法门,方法不如念佛,功德也不如念佛。所以善导大师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这是「下品下生」这段经文对我们的启发,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第十八愿。

(四) 称念之祖传

我们继续学习:

祖传。

就是祖师对于第十八愿解释的传承。

龙树菩萨解释第十八愿

龙树菩萨于《易行品》解释第十八愿之义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

这里点出「乃至十念」的「念」就是称名,同时也说明龙树菩萨所认为的「本愿」就是第十八愿,而不是第十九愿,也不是第二十愿。龙树菩萨在这里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完整的文字有二十八个字。就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总共有二十八个字,这二十八个字意义很好,以后会解释到。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又说: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在这里也有称名的字眼,更表示念佛的念就是称名念佛的意思。

天亲菩萨于《往生论》言:

称彼如来名。

也是称名。它的完整的文字是: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
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昙鸾大师解释第十八愿

接下来昙鸾、道绰、善导、法然等,这几位祖师也是以「称」来解释「念」,而且非常地多,在这里没办法一一来举出。不过,可以简要地举出几段。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说:

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
便出三界。

又说:

缘佛愿力故,
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的十念也是称名念佛,因为都有这一句名号出现。

道绰大师解释第十八愿

道绰大师也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总共三十个字,直接地说「十念相续称我名字。」所以十念就是称名。

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

善导大师所解释的就更多了。《观经四帖疏》〈玄义分〉说: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总共二十八个字,直接点出「称我名号」,并以「称我名号」解释「至心信乐」。

《观念法门》以三十二个字来解释: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也直接点出「称我名字,下至十声」。同时说明,称名的本身就是在依靠弥陀的力量了。

《往生礼赞》更以有名的四十八个字,来解释第十八愿及成就文说: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也直接点出称念就必定往生。这几段经文以后会解释到。

法然上人解释第十八愿

《法然上人全集》里面,可以说琳琅满目,都是在说「称名念佛」。最有名的就是《选择本愿念佛集》「标宗之文」,也就是开宗明义就说:

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结论的地方就说: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这里直接点出称佛名。同时在《选择集》里面,也很简要地解释说「念称是一」,也就是说,念就是称,称就是念,是一样的意义。

「念」不可完全以世间感情之念解释

以上,祖师相传的念佛,都是指称名念佛。如果念佛只是停留在心念,则下下品之机必堕地狱,不能往生。故念佛之「念」,不可完全以世间感情之念解释。

同时,称念世间人物之名号,并无功德可言;因为是称念万德所成、真如实相之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则声声念念功德不可计量,所谓「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念佛能消业障,能增福慧,能解冤孽,能除魔难;念佛佛光摄护,菩萨相随,龙天恭敬。善导大师说:念佛本身,具足四德,也就是「忏悔、赞叹、发愿、庄严」;又说:念佛有五种增上功德,即「灭罪、护念、见佛、摄生、证生」等。不论知不知、信不信,一向称名念佛,不知不求,便有如此大利无上功德,这纯粹是佛力。学者学此,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若只是强调心中感情、感受、感恩之念,则有阻人称念之虞、启人懈怠之过。因为众生之心,一言以蔽之,即是妄想、生灭,所谓「动念即乖」。善导大师也说:

纵发清心,犹如画水。

若不称名念佛,必是终日妄想度日。是故祖师相传,解释第十八愿的念佛,即是称名念佛。

称名胜易

称名念佛有「胜易」功能:弥陀名号功德最胜,众生称念下手最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纵令愚钝、不堪义解之人,但能专称佛名,也得往生,舍此称名念佛法门,则非胜易之易行道。

思念化为声声称名

又,若真了解弥陀与众生的关系,则思念、感念佛恩佛德之心,皆化为一声声的「南无阿弥陀佛」。

在原始佛教的时代,凡是赞叹佛的威德,或皈依于佛,则皆自然称念「南无佛」!

《增一阿含经》二十六卷〈等见品〉说:「有五百释女,重伤苦极,自归称唤如来名号。尔时释尊以天耳清彻,闻诸释女……。尔时,诸女命终,皆生天上。」

「念」必会因内心宗教信仰的发露,而显现为「声」。

因此,第十八愿愿文之「念」,并非只是停留在「忆念」,有显现为音声的必然性,故祖师相传,以「声」释「念」,而说「念声是一」。

应常念佛

又六字洪名之本身,即是阿弥陀佛的生命。昙鸾大师说「名即体」,意思是:弥陀佛名就是弥陀本体,故不论有心无心,但称佛名,其人身上必放佛光,所谓「念佛一声,有四十里光明烛身」。

人若不念佛,必念妄想;欲常念佛,须常动唇称名,小声念或金刚念。能常念佛,即是念念不舍,符合愿文「乃至十念」之义。故善导大师说: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金刚念最适合

所以,四种念佛-- 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这四种念佛当中,以「金刚念」,也就是动嘴巴,声音只有自己听得到、感觉得到,这样便能够绵绵密密、细水长流,终日念念不舍,而不感觉疲累。

当然,法无定法,该大声念就大声念,该小声念就小声念,该默念就默念。但这四种当中,总以金刚念最适合,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何缘。

三、临终十念亦得往生,显平生业成

第三大点:乃至十念,显平生业成。

道绰大师释第十八愿言: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乃至十念」是指「平生之机」还是「临终之机」?道绰大师的解释,明知是指临终之机,非指平生之机。以此临终十念亦得往生,显示平生之机,已是「平生业成」,往生决定。

四、「乃至」者:上包一形,下包一念

第四大点:乃至者,上包一形,下包一念

善导大师《观经疏》言: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从多向少)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从少向多)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这段文也很能解释「乃至」这两个字的意思。扼要来说,就是「上包一形,下包一念」。「一形」就是一辈子,「一念」就是临终一念。

亦即「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

「上尽一形」:他现在遇到净土法门,信受弥陀救度,就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尽他一辈子的光阴,他此后的人生还有五十年,或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或是十年,他都专念这句名号,不夹杂,不间断,不假借其它的功行,这就是「上尽一形」。

「下至一日、一时、一念」:也就是「下品下生」所讲的,这个人一生没有遇到佛法,也没有遇到一般的善缘、做行善积德的善事,而是遇到了恶缘,一生作恶多端,到了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那么,他一念、十念,当下就往生了。他如果生命延长的话,就会「乃至一时、乃至一日、乃至此后一辈子」都专念这句名号。

所以,「乃至」两个字,有不定的、弹性的含义在里面。大意就是:现在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发愿专念弥陀名号之后,尽这一辈子,都不改变、不退转,一直到往生极乐净土为止。所以说「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这是从概要上来讲。

五、「乃至」含多义

第五大点:「乃至」含多义

如果细微地解释,也就是说,如果广泛地解释的话,「乃至」两个字包含很多意义。

不论何人

一,不论何人—— 男女、老幼、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

也就是不管男众、女众、老人、小孩、出家、在家、善人、恶人,或者是平生,或者是临终;乃至他已经断气了,进入中阴身,如果有善知识为他开示这个法门,引导他念佛,他也能够在中阴身往生极乐世界;甚至三恶道,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上次曾引用《净土圣贤录》里面很多畜生道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事迹。

所以,论众生来讲,就是包括这些,就是「不论何人」。

不论何时

二,不论何时——二六时中。

就是说,任何时间,二六时中,不管白天、晚上、上午、下午,都可以念佛。

不论何处

三,不论何处—— 佛堂、房间、浴厕,不论净秽之地。
光照十方,难择死地。

也就是说,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固然大雄宝殿、念佛堂可以念佛,即使房间、浴厕,也可以念佛。是不论清净的地方、污秽的地方,都可以念的,没有忌讳的。

如果不是念佛的话,那就不一定。譬如说我们要诵经,必须恭恭敬敬地在清净的地方;要持咒的话,也有一些咒是不适当的时间就不能持、不是清净的地方也不能持。

只有这句六字万德洪名最没有忌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称念。

「光照十方,难择死地」:也就是说,哪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没有一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无所不在啊!所以,佛堂有阿弥陀佛,房间、洗手间照样有阿弥陀佛,我们在那里念佛,也照样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一点都不会嫌弃,一点都不会受地点的障碍。何况我们众生难择死地,很难自我选择说「我死的时候,要在佛堂,众多莲友围绕之中来念佛往生」,大家都很难把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断气。但是,不管他在什么地方断气,阿弥陀佛当下都会显现在他面前,来迎接他。

因此,不管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的。

不论何事

四,不论何事—— 士农工商、行住坐卧、一切诸缘。
事缘本无碍,若碍当远之。

职业是士农工商、举止是行住坐卧、当下的事情是任何诸缘。「一切诸缘」,任何事情都可以念佛。只要不是动脑筋的事,都可以念佛。为什么?

「事缘本无碍,若碍当远之」:也就是说,如果厌离娑婆、欣生极乐之心非常恳切的话,即使无人鞭策,也会随时、随地、随缘念佛。

这就是「事怕有心人」,他只要有这个心,不必人家勉励、鞭策,都会自动自发地去念佛。就像上次所讲的,会忙里偷闲、闹中取静。为什么?念是在我们的嘴巴,念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是不会受障碍的,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只要有这个心。

生死心要恳切

有的同修说:「有空的时候没有想到要念佛,偶然念佛了,也很涣散。」

这就是没有恳切的心,也就是说生死心不恳切。如果处于「下品下生」那种境界的时候,他一定会「至心令声不绝」去具足十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是他现在不这样,就表示他生死心不恳切。

所以,学净土法门的人,生死心要恳切,恳切到把我们现在就拉到临终,把我们的身份拉到「下品下生」,而「念念不舍」。

这是不论任何事情。

不论何心

五,不论心境—— 善心恶心、定心散心、清净心、污秽心。
净心方法。

也就是说,不管当下的心是起善心或是恶心,是定心或是散心,是清净心或是污秽心,都可以念佛。

有的同修很为自己苦恼,说:「我一直都是很虔诚地在念佛,可是越是虔诚专一地念佛,越感觉自己妄想杂念非常多,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上穷碧落下黄泉,该想的想,不该想的也想,像这样的念佛,到底管用吗?」

每一句都管用!

为什么?往生不是靠我们念佛的功夫,不是靠我们的心境,完完全全是靠这句名号,我们只要以我们这一颗心,以我们这种根机、身份去念佛,当下就乘上佛的愿力、搭上佛的愿船、领受弥陀的功德,都能够往生的。

所以,我们要晓得:净土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不是靠我们的功夫来成就往生的法门。

而弥陀的救度是现成的,在哪里?在这句名号,在祂的愿力。只要我们以我们的身份、根机,以我们当下的心境,专一地、诚恳地去念这句名号,就可以了。

不要因为有妄想杂念而担忧苦恼,甚至怀疑「我这样能往生吗?」如果这样的话,就是不了解我们这个法门,那就不是我们这个法门了。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要安我们的心的,而且让我们大安心、大满足,我们既然遇到这个法门,如果还有所苦恼、有所不安,那就表示:虽然念佛,但是不了解这个法门。这样的话,那就务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多看我们编的书,因为很多问题在这些书中都有解答。

十念记数

当然,要想念佛的时候比较清净、没有妄想杂念,也有方法,方法就是以十念记数达到「摄心专注」:垂睑敛目,十念记数(注:每句佛号都知道是第几句,从一记到十,循环往复),或是五念记数,这样就比较能够专心。当然,还是不能完全没有妄想杂念,但是比较粗的妄想杂念就没有了,如果有粗的妄想杂念的话,十念记数就记不清楚,五念记数也记不清楚。所以,我们念佛尽量都是以这种十念记数或五念记数念佛。

在这里静坐念佛,就是垂睑敛目,摄心专注在这句佛号上,运用十念记数。那么,如果不是在这里念佛,在家里,静坐或是经行,经行的时候拨念珠也可以,十念或五念拨一颗。

念佛最能感受到清净的法喜,就是早晨的时候。所以,我很希望我们的同修都能早睡早起,早起念佛,晨坐念佛。

不论何数

六,不论何数—— 从多向少,从少向多,彻至临终。
出口就念,想到就念,念念不舍。

每个人的根机、时间都各不一样,因此阿弥陀佛没有规定你要念多少,所以,不论数目多少。

可是,我们要把念佛培养成习惯,所谓「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形成「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凡夫最熟悉的是什么?就是五欲、烦恼;最陌生的是什么?就是念佛。我们把最熟悉的五欲尽量淡化,常常念佛,形成习惯,这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学佛也只不过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

金刚念最持久

念佛有四种声音: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在这四种当中,金刚念最能够持续而不累。所谓金刚念,就是动嘴巴,声音自己听得到,别人听不到;如果是小声念,旁边的人还能听得到;大声念,难以持久;默念,往往会忘记。能够持续长久的,就是小声念或是金刚念,其中以金刚念最能持续长久。

走路坐车皆可一向专念

我们走路的时候,可以一步一句佛号;坐在公交车上,也可以闭目念佛;开车的时候,也可以边开边念佛。为什么?对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这句佛号啊!所谓「世间虚假,唯佛是真」,那我们何必顾念旁边的人以异样的眼光来看自己呢?

当然,出家人比较方便,可以端坐闭目,拨着念珠念佛。如果是在家众,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也在那里端坐闭目、拨着念珠念佛,人家就觉得怪怪的。

不过,这个轻重缓急,可由自己选择,有心的话,可以不管旁人的眼光,这一点是不要妥协、不要迁就的。

总之,不论时处诸缘,一向专念,念念不舍。

六、念佛即是乘佛愿

第六大点:念佛即是乘佛愿。

念佛当下即是乘佛愿船,
非念而后乘愿船,
亦非念至功夫成片方乘愿船,
亦非平生念佛,至临终方乘。

意思就是说,念佛的本身即是在乘佛愿,当下念佛、当下就在依靠阿弥陀佛的愿船,如果当下断气,当下就往生。并不是像播种,春天播种,当下不能开花结果,要等到秋天;或者是今年播种,要等到明年;或是今年播种,要等好几年,都不是。是当下念佛、当下就在靠弥陀的愿船。而且,当下念佛,以当下的心境,就已经拥有往生的功德。没规定需要念到所谓的「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净念相继」、降伏见惑、断除思惑、达到事一心理一心……,不是这样的。也不是现在念佛是培养,等到临终才能决定能不能往生,也不是,是「平生业成」。

预知时至

当然,一个人能够预知时至,所谓「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要能够这样的话,往往都是常常念佛的人,也就是有事无事都把这句佛号挂在口中、悬在心上。而且,他念念之间都很专注、很摄心,杂念比较少,能够念到所谓「净念相继」。这样的人往往能够预知时至。

不然的话,同样也可以往生,也是平生业成,只是不容易达到预知时至。

七、乃至十念,摄前三心

第七大点:乃至十念,摄前三心。

欲生我国:目标。
乃至十念:方法。
既指目标,又示方法。

也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三心导归「乃至十念」,「乃至十念」摄前三心。

「欲生我国」是目标,「乃至十念」是方法,在这里指出目标与方法,而最后是「专称弥陀佛名」这个方法。为什么?因为「愿生弥陀净土」而「专称弥陀佛名」即「已蒙弥陀救度」,「必生弥陀净土」,肉身虽然仍在娑婆,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极乐圣众,一旦娑婆命终,即于极乐化生。

故,「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即是「乃至十念」的前方便,有「信」有「愿」之后,信愿便潜于心底,此后就「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八、印光大师惕弟子之事

第八大点:印光大师惕弟子之事。

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只在呼吸间。
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
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禀告病危时心理。
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 (印光大师《永思集》)

这一段典故记载在《印光大师全集》里面的〈永思集〉,也就是说,有一位居士,在民国二十五年的冬天大吐血,那个时候他的生命只在呼吸间,很可能当下就会断气,但是他「一不慌张,二不恐惧」(就表示一般人在临命终的时候会怎样?所谓「心绪多端,六神无主,前途茫茫,无所依靠」,有那种慌乱跟恐惧,可是他没有),他很镇定,既不慌乱,也不恐惧。他只有一个遗憾,他平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并没有念到那一种清净心,念念当中还是有妄想杂念。

幸好,之后他病好起来了,就跟一位缁友(缁友就是出家众)去朝山拜佛,「江」指江苏,「浙」指浙江,到了苏州,那时候印光大师在苏州。这个居士到了苏州,就顶礼印光大师,报告当时的心境,印光大师一听,就喝斥他说:「你不可以有这种观念,你抱持着这种观念,往生就不确定了,恐怕就不能往生了。什么叫念得好不好?十念应当往生,何况你念佛不只十念!」

「十念应当往生」,表示往生不在念佛的功夫,而是在于名号本身的功德,在于弥陀愿力所使然;既然这样,也无所谓念得好与不好,念得好与不好都能往生,所以,也就显示不论何人,只要「专称弥陀佛名」,都能「往生弥陀净土」,何况我们念佛再少也超过十念。

现在就要被救

所以,这个「乃至十念」,「下品下生」说「具足十念」,我们念佛都已超过十念。我们现在就已经念佛,不等到临终;我们现在是念佛之人,不是五逆十恶、具足不善之人,我们更能往生!

不过,我们的心态要把它调整到「我是下品下生,现在是临命终时,现在念佛,现在念念都是往生的正因。」

第二节    何故发「念佛往生愿」

一、以问启答

接下来,对于「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提出一个问题:

何故发「念佛往生愿」?

为什么阿弥陀佛在因位法藏菩萨之时,要广度十方众生,不发其它的愿,而发「念佛往生愿」?祂有什么理由?

就这个问题,引用法然上人《选择集》第三章〈本愿章〉的一段问答,也就是《法然上人全集》二七页到三○页,来作为解释:

问曰:普约诸愿,选舍粗恶,而选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愿,选舍一切诸行,唯偏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乎?

答曰:圣意难测,不能辄解,虽然,今试以二义解之,一者「胜劣」义,二者「难易」义。
初「胜劣」者: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以是应知。然则佛名号功德,胜余一切功德,故「舍劣取胜」以为本愿欤!
次「难易」义者:念佛易修,诸行难修,是故《往生礼赞》云: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又《往生要集》云:
问曰: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
答曰: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故知念佛易故,通于一切;诸行难故,不通诸机。然则为令一切众生「平等往生 」,「舍难取易」以为本愿欤!
若夫以「造像起塔」而为本愿,则贫穷困乏之类定绝往生望;然富贵者少,贫贱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为本愿,则愚钝下智者定绝往生望;然智慧者少,愚痴者甚多。
若以「多闻多见」而为本愿,则少闻少见辈定绝往生望;然多闻者少,少闻者甚多。
若以「持戒持律」而为本愿,则破戒无戒人定绝往生望;然持戒者少,破戒者甚多。
自余诸行,准是应知。
当知以上诸行等而为本愿,则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
然则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于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故法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 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 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 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

法然上人是八百年前日本一位鼎鼎有名的高僧,当时佛教界普遍赞扬他是「智慧第一,势至再来」,日本的净土宗就是由法然上人开创、开展、传承下来的。因此,引用法然上人的言论,比较有权威性。

问曰:普约诸愿,选舍粗恶,而选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愿选舍一切诸行,唯偏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乎?

先以此设问,来引起下面的解释。

「普约诸愿,选舍粗恶,而选取善妙,其理可然」:意思是说,普约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是法藏菩萨以当时八地以上的果位,在世自在王佛的加持之下,观照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做为祂规划四十八愿蓝图的参考。那么,在这二百一十亿国土之中,凡是粗劣的、不好的就舍掉,凡是善德的、微妙的就选取,这个道理,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在这当中的第十八愿,为什么舍掉了所有的法门,而唯独选取念佛这一个法门做为十方众生往生的本愿呢?它的理由、它的原因是什么?

二、总标二义

答曰:圣意难测,不能辄解;虽然,今试以二义解之:
一者「胜劣」义,二者「难易」义。

在这个回答当中,首先提出「二义」-- 二种道理、原因,第一种就是「胜劣」,第二种就是「难易」。

「圣意难测」:「圣」就是圣智,圣哲的智慧,也就是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不止那个时候才示现为法藏菩萨,成佛度众,是本来就已经成佛,为了度众,才示现为法藏菩萨。那么,祂所发的第十八愿只说「念佛往生愿」,同时释迦牟尼佛传承第十八愿,也说「念佛往生愿」;在《阿弥陀经》十方诸佛赞叹,也是赞叹「念佛往生愿」,而佛的境界是难以测量的。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说:

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弗测所窥,
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佛的境界,是连三贤十圣都没办法窥透的,因为佛的境界幽深玄奥。三贤十圣都已如此了,何况我们是贪瞋痴的信外轻毛凡夫,怎么能够理解得到、了解得来呢?本来以十地来讲,初地不能窥探二地的境界,二地不能窥探三地的境界,一地比一地高超,何况我们是凡夫,要窥探佛的境界?

可是在这里为了解释,法然上人就说,虽然如此,「今试以二义解之」,这个「试」有一种谦卑退让的含义。为什么?我们凡夫要窥视佛的境界,总是小心谨慎、诚惶诚恐,所以说「试以二义解之」,也就是以「胜劣」跟「难易」来解释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之所以「偏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的理由。

称名念佛既殊胜又容易

     

「胜劣」跟「难易」可用四句话来分辨:

「易而非胜」:容易不困难,却下劣不殊胜;

「胜而非易」:殊胜不下劣,却困难不容易;

「非胜非易」:不殊胜而下劣,不容易而困难。

「亦胜亦易」:既殊胜不下劣,又容易不困难;

在这四句当中,既殊胜又容易的,就是接下来要解释的「称名念佛」。除了「称名念佛」之外的各宗各派、所有八万四千法门,就往生来讲,都是既非殊胜也非容易。

信机与信法

     

「胜」是就法而言,也就是法体、德能,「易」是就机而言,也就是根机、修相。「胜」是就信法、恭敬来讲;「易」是就信机、惭愧来讲。「胜易」也就是二种深信,就是信机跟信法。信机的本身一定是信法,信法的本身一定是信机。信机 -- 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一个真正这样信受的人,必定也是信法-- 信受弥陀救度,这种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必得往生。

如果只是认为自己是罪恶深重、烦恼强盛的生死凡夫,没办法以自力脱离六道轮回,而苦恼、没有安慰,那表示他不是信机,这样的人罪恶观很深。可是他没有信受弥陀的救度,所以内心苦恼不安。这种罪恶观跟信机的觉悟有什么差别呢?差别在于他跟弥陀的救度没有交集,他跟弥陀的救度是平行的。

一个修行人,修行愈久,愈发现以自己的力量要断烦恼、出三界,不可能!那个时候,可以说是苦恼无边,不得安心,过着苦恼的日子,想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今日如果阎罗王发帖子来,不晓得以何来面对。

他是因为没有接触到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如果有的话,那么,他就不只是罪恶观,而是信机了。

机跟法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二种一具的深信,它们不是独立的,不是分离的。

「今试以二义解之:一者胜劣义,二者难易义」:这是先标出有两种道理,然后,再做下面的解释。

三、舍劣取胜

初「胜劣」者:念佛是胜,余行是劣。

先解释胜劣义,分为三段:先标、次释、后结。

这一段就是「标」,也就是先标示出观点:「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接下来解释「念佛是胜,余行是劣」的道理——「释」;最后,「然则佛名号功德,胜余一切功德,故『舍劣取胜』以为本愿欤!」这一行是「结」,最后作出结论。

「初『胜劣』者,念佛是胜,余行是劣」:还没有详细解释前,把结论先点出来:什么是胜、什么是劣?念佛一法是「胜」,除了念佛以外所有法门,就往生来讲都是「劣」,都是缺陷的,也就是一部分的,是拘限的,不是全部的,不是超越的。为什么是这样呢?下一行说:

所以者何?名号是万德之所归也。

先概略做一个解释,就是念佛之所以胜,因为所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万德之所归。

弥陀之内证与外用

接下来就以「法」跟「譬喻」来解释什么叫做「万德之所归」。「万德所归」是指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所修行,以及果上-- 也就是成佛的时候,所具足的一切功德,通通涵摄在六字名号之中,因此名号普遍具足阿弥陀佛因位、果地的万德,所以说「万德之所归」。也就是:六字名号是万德的结晶,有绝对性的价值,使称念者拥有阿弥陀佛无边胜德,具足大善根、大福德。如《无量寿经》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又说:「具足无上功德」,意即阿弥陀佛在因位之时,代替一切善恶众生、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广修万行,以及所有波罗蜜之行门,而将这些功德通通容纳在六字名号,同时将这六字名号布施给我们十方善恶众生,因此,名号具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万行、万善、万德。可说,因位果德、内证外用、依报正报等等,恒河沙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无一遗漏地融摄在名号之中!所以,这句名号成为极善无上殊胜之法,故:称名念佛功德最为殊胜。

法然上人接着解释:

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
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
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
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

阿弥陀佛「内证」跟「外用」的功德,通通包涵、收摄在这句六字洪名当中,所以,这句名号的功德最为殊胜。这里所讲的「内证」,就是阿弥陀佛的正觉的内容,也就是「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所谓的「外用」,就是正觉显现在外的一种功能、作用,也就是「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

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

这里所提的「四智」,就是佛的境界,到了佛的境界,就是「转识成智」。我们的心有八种功能,所谓的「八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还有末那识、阿赖耶识,共八识。八识是凡夫之心,不是圣者之心,如果要成佛的话,必须「转识成智」,转八识成为「四智」:第一,转第八识成为「大圆镜智」;第二,转末那识成为「平等性智」;第三,转第六识成为「妙观察智」;第四,转前面眼、耳、鼻、舌、身五识成为「成所作智」。但这只是名相,至于内涵呢?内涵我们理解不来,那是佛的境界,我们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现在这样说明,都是一种记问之学,对我们来讲只是增加知识,此外没有什么意义。

而「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化身。「十力」、「四无畏」等名相,我们这里不必谈,因为现在讲完,等一下就忘了,需要了解的话可以查佛学辞典。

这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是有次第关系的,证到了四智,就能拥有三身;所生的三身,能具足十力;所具足的十力内德,同时具足四无畏的功能。

相好、光明、说法、利生

「相好、光明、说法、利生」这四种正觉内容显现在外的功用是什么意思?相好跟光明就像《观无量寿经》所讲的: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阿弥陀佛的「相」跟「好」以及「光明」的说明。

「说法」,《阿弥陀经》一开始就说: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也就是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一直在说法,过去在说法,现在在说法,未来尽无量的时间,都是在说法。

「利生」就是利益十方三世无边的众生。

屋舍喻:名号总摄万德

「余行不然」:其它的行法就不是这样。

「各守一隅」:它们只拥有一部分,不是整体的,不是圆满的,所以跟名号来比较,就下劣了。

这一段是就「法」来讲。接下来用譬喻:

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
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以是应知。

房子是总名,房子里面的栋、梁、椽、柱,或是衣橱、柜子、门、窗等等,都只是房屋里面的一部分。而名号就像房子的总称一样,具足万善、万德,是属于整体的,是绝对性的、圆满的。除了名号之外的所有行门,是万善、万德的一部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譬喻为栋、梁、椽、柱。

然则佛名号功德,胜余一切功德,故「舍劣取胜」以为本愿欤!

从这些道理来看,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的功德,胜过所有一切法门的功德,所以舍劣取胜。

四、舍难取易

接下来解释「难」、「易」。

「难易」义者:念佛易修,诸行难修。

这是总标。接下来就是文证,用两段问答之文做为证明,之后引用法照大师的一首偈,来解释「难易」。

「念佛易修,诸行难修」:这也是先提出结论。接着第一个问答先举《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四七八页):

是故《往生礼赞》云: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问:为什么不让众生观想佛身,而直接了当地要众生专一称念佛名,有什么原因?

答:第一,众生障重;第二,境细心粗;第三,识扬神飞。「观」-- 观佛身就很困难,难得成就,所谓「观难成就」。

观想有三种困难

从这一段文可以看出,观想有三种困难。

第一,罪障深重难,此约其体。

这是从体上来讲。也就是罪障深重,作观难成!

第二,心境不应难,此约其相。

这是从相上来讲。什么是「心」呢?这里说「心粗」,也就是,我们的心都是粗动的、散乱的,因为我们是欲界的众生,所谓欲界的众生就是散地,散地就是:欲界众生的心都是散乱的,散乱是他的天性。就好像法然上人的譬喻,我们出生为人,就有眼睛、鼻子这些相貌;我们出生在欲界,我们的内心就是散乱、粗动。

「境」是什么样的境呢?我们看《观无量寿经》十三定观的第九观「观佛身」,佛身有多高?颜色是什么颜色?白毫长得什么样子?眼睛长得什么样子?毛孔是什么样子……,一一相好;还有,毛孔放光,光中化佛,佛本身又化菩萨,这些都很微细。极乐世界在《往生论》中分为「三严」,「三严」就是佛的庄严、菩萨的庄严(这是正报),还有极乐世界境界的庄严(这是依报)。这些境界是那么的微妙、纤细,我们凡夫的心怎么能观想的来?这就是心境不相应的困难。

第三,妄想飞扬难,此约其用。

这是从「用」上来讲。「识扬神飞」这四个字很有文学性,但是道理很容易了解,就是「识神飞扬」的意思。「识神」就是心,我们的心,凡夫之心,也称为「神识」,那我们的心是怎么样呢?就是妄想纷飞。所以,第三就是妄想飞扬之难。

念佛时妄想杂念多的原因

有人感叹说:「我平常不觉得有什么烦恼、有什么妄想杂念,可是,不念佛便罢,一旦想静下心来念佛,妄想杂念就特别多。」其实这是很正常的。

刚刚讲,我们的心有八识,就是有八种功能,这八种功能,有一首偈是这样描述的:

兄弟八个一个呆,
五个门前做买卖,
一个在家出主意,
一个司帐管钱财。

「兄弟八个」:是指八识,因为八识是一体的,是一个心分为八种功能和作用。

「一个呆」:是哪一识呢?就是第八识。第八「阿赖耶识」,也叫做「藏识」,这个仓库本身是不选择的,人家搬好的进来,或是搬不好的进来,仓库通通接受,不会分别好坏,所以「兄弟八个一个呆」。

「五个门前做买卖」:这五个就是眼、耳、鼻、舌、身。我们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外面的色(也就是境界);没有耳朵,就不能听声音;没有鼻子,就不能嗅气味;没有舌头,就不能尝味道。透过这五识,第六识才能产生它的作用,所以说「五个门前做买卖」。

「一个在家出主意」:这是第几识?就是第六「意识」。可以说,这八识当中,第六识是总经理,它在家出主意呀!所以,第六识能够有什么?有记忆、有分别、有思惟、有判断(要与不要)等等这些功能,所以,它是总经理。

「一个司帐管钱财」:这就是第七「末那识」。末那识就是执着、执取,把仓库当作自己的身心性命。什么都为这个身心性命设想,愈多愈好,只怕少,不怕多。所以,凡是前面五识 -- 这五个兄弟所做的买卖,经过第六识这个总经理的收纳之后,末那识通通把它们-- 点点滴滴,不管是好是坏,都没有推拒地收在阿赖耶识里面。

可说阿赖耶识是董事长,它要负最后的责任,它如果转识成智,通通是妙善的功德,它就能成佛;如果是粗恶的话,它就永远六道轮回。

所以,世亲菩萨《唯识三十颂》就有两句话说: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做主公。

这就是在说第八识。

「受熏持种」:接受,而且把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意识所看、所听、所想,形成一个影子、一粒种子,落在第八阿赖耶识的田地里面、仓库当中,而成为未来的果报,所以说「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做主公」:去最后,来最先。「去后」,也就是一个人死的时候,这个第八识最后才离开,也就是说,身体先冷,逐渐逐渐地冷,如果没有全部冷的话,他还没有死,他的阿赖耶识 -- 第八识还在身体当中。必须要全部冷透了,第八识最后才离开,这个人才称为死亡。「来先」,也就是投胎的时候,它最先到,还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它已经到了。它是主人公。去是最后,眼、耳、鼻、舌、身已经没有作用了,但是它还没有离开,它是最后才离开的,所以「去后来先做主公」。

刚刚讲总经理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在家出主意的。它好像老板一样。第六意识,有所谓「五俱意识」跟「独头意识」。

五俱意识

「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陪伴着眼、耳、鼻、舌、身,在一起产生作用。现在我们坐在这里,就是第六识跟五俱意识,也就是五俱意识的一种功能作用。以我来讲,我的眼睛在看大家,耳朵也听到冷气或有人咳嗽的声音,所以,我的意识跟这五俱 -- 眼、耳、鼻、舌、身是相伴一起在思惟。大家也一样,眼睛看着前方佛堂、佛像,有的耳朵专心在听,当然有的在听的当中也兼夹着胡思乱想,这就是五俱意识。当我们五俱意识时,是有针对性的,所以,妄想杂念比较少。

独头意识

可是,当我们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的时候,这时候有没有五俱?没有了!这是单独,这叫「独头意识」。也就是眼睛不看、耳朵不听,身体也没什么动作,只是嘴巴专一地念佛,这叫「独头意识」。独头意识的时候,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种种种子就会怎么样?神识飞扬,就会浮现出来,就会躁动不安。

所以,有时白天忙于事情,没感觉到烦恼;等到晚上静下来时,就会追思过去种种境遇,难离难舍,甚至到了三更半夜还难以成眠。这就是独头意识的作用。

当然,独头意识有散乱独头(像刚刚讲的,当自己静下来的时候,有种种的念头,这是散乱独头),也有「梦中独头」,因为躺在那里入眠之后做梦,眼、耳、鼻、舌、身都没作用了,那时候在梦中居然还能听到声音、看到景象,还能做种种动作,那是「梦中独头」。还有一种是「定中独头」,入定,那也是第六识的范围,一切没有离开第六意识。

从这里可以了解,我们静坐念佛的时候,更能感受到我们真的是博地凡夫啊!烦恼之强盛,杂念之繁多,平常没有发觉,以为自己很清净、自己根机很锐利、很能够修其它的法门。一旦静坐的话,才发现到自己不是昏沉就是散乱。静坐下来,没有精神的时候,睡眠不足,就会打瞌睡;一旦精神好的时候,就是天南地北,上穷碧落下黄泉,种种追想,该想也想,不该想也想,有意义没意义都在想!所以称这个想叫「妄想」。

为什么说「妄」呢?本来世间万法,物质界也好,精神界也好,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因缘相聚就生,因缘离散就灭。而这个因缘是时时刻刻都在变的。譬如过去有过去的因缘,过去有过去的人、事、物,可是过去已经过去了,事过境迁,人物不再,当时的心、当时的境已经完全转变了。这个时候,再追想那个时候,已经完全不相应了。可是我们凡夫都有执着,都会去想。那从这本身来讲,是实在的吗?不是!是虚幻的。所谓「有想皆妄」,所以说「妄想」。我们凡夫都难免这样,所以,我们凡夫可悲、可怜、可叹就在这里。

这样的凡夫,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超越三界六道,那是没办法的,可是如果靠弥陀的力量,那就易如反掌。

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大圣」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以悲悯之心来可怜我们十方众生,所以劝导我们专称六字名号,由于这句名号是具有殊胜的功能,而称念这句名号很容易,大家都做得来,「相续即生」,也就是说,自从发心愿生极乐、专称佛名之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一直到临命终时,这样就必定往生。

那么,临命终时的必定往生,不是临命终时才决定必定往生,是现在这样的话,现在就决定必定往生了。

称名有三种容易

「专称名字」,如果与前面观想佛身来做比较的话,也有三种容易。

第一,无障重之难,不舍逆谤阐提故。

也就是说,不论善恶贤愚,都能称名念佛,所以即使业障深重,也能称名。而业障深重,更需要称名!唯有称名,才能够救度业障深重的凡夫,除此之外,所有万行、杂行,都不能救度。因为阿弥陀佛本来就是要救度十方众生,而十方众生当然包含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众生。所以善导大师说:「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又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所以,以念佛来讲,就没有罪障深重的这个难处。

第二,无不应之难,不须观行威仪故。

也就是说,称名念佛很方便,行住坐卧都能称名念佛;若是作观,则需要端坐,然后凝心正念来观想佛身,或者观想极乐国土的庄严。

第三,无乱想之难,不论时处诸缘故。

也就是不论时处诸缘,都能念佛,只要念佛,都能相应。所以,念佛容易,而观想困难。

《般若经》有个譬喻:「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无不中者。」向地面射箭,能不能中?一定百发百中,即使眼睛闭着,也必中无疑。但如果向目标物射箭的话,那就困难了,如果不是射箭高手的话,就不能射中目标。

当然,念佛的种种容易,也不局限这三种,只是用这「三种难」来说明「三种易」。

唯劝念佛问答

接下来又有一个问答。

又《往生要集》云:
问曰: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
答曰: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往生要集》是源信大师所写的。源信大师早于法然上人大概一二百年,也是净土宗的一位祖师,他是学天台宗的,可是最后舍天台而归净土,为了自行化他,写了一部鼎鼎有名的《往生要集》。

这部《往生要集》对法然上人来讲是有恩德的。法然上人是因为《往生要集》这本书的引导,才去专看善导大师的著作,尤其是《观经四帖疏》,才在《观经四帖疏》的「正定业之文」领悟到弥陀救度的法门。

《往生要集》这部书在台湾并没有单行本,是被收纳在《大正藏》的第八十四册。源信上人有一段言简意赅的开示,也就是「源信上人法语」,我想我们同修大部分都知道,也都看过,那段法语意义很好,给人很大的启发,是净土法门不可多得的简短扼要的法语。在这里源信上人自设问答,来显示所有法门都不如念佛。

「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这是一种比较客气的、和缓的,先认同对方,然后再逐渐引导的一种问答。所以他的回答也说:

「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这是他回答的第一段,先肯定他,然后再导入念佛,所以说:

「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前面说不禁止种种的妙行,所有的行都是妙行。当然,如果自己是那种根机,就能在那种法门当中得到利益。可是,要能够普遍摄受所有根机、利益一切善恶凡夫的话,那就不是这样了。所以,接下来就说,「只是男女贵贱,不论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都能够毫无困难学得来的,甚至到了临终才要往生极乐世界,也都很方便、不困难的话,那就只有念佛的法门了,念佛即使临终都可以受益,何况其它的人、其它的时候呢?

在这里,源信上人也提出念佛三种容易。

第一,不论男女贵贱,此约其体。

就是不论智愚、善恶、清净不清净。如果不是念佛的话,就有选择对象。

第二,不简行住坐卧,此约其相。

就是任何威仪都能够念佛,如果不是念佛的话,就讲究行仪了。

第三,不论时处诸缘,此约其用。

就是不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念佛,也能够念佛。

如果是念佛以外的话,跟这三种容易比较,就有三种难,这是可以去推想的。在这里最扼要的就是最后一句:「不如念佛」。

传承于善导大师

源信上人的净土思想,主要还是传承于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以及《法事赞》就说:

一切善业回生利,
不如专念弥陀号。

又说:

万行俱回皆得往,
念佛一行最为尊。

又说:

种种法门皆解脱,
无过念佛往西方。

意思就是:所有一切的善事功德,都可以回向往生,都有回向往生的利益,可是都不如专念弥陀这句名号。

「万行俱回皆得往」:六度万行通通用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念佛一行,是万行之中最尊胜的。

「种种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虽然都能够解脱,但是无过于念佛往西方,因为念佛往西方,是不论男女贵贱、行住坐卧、时处诸缘。其它种种法门也能够解脱,但是要选择对象、选择行仪,选择时地因缘,总之,都不如念佛。

这是就难易来讲,举出两段文来解释。

舍难取易

之后,法然上人就自己解释,并下了结论说:

故知念佛易故,通于一切;
诸行难故,不通诸机。

也就是,念佛容易,能够通于一切众生,普遍摄受、救度十方三世一切善恶凡夫。

「诸行难故,不通诸机」:除了念佛以外,所有行门都很困难,不能普遍摄受众生,有的修得来,有的修不来。

其实,到了末法时代都是修不来的,所以,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然则为令一切众生「平等往生」,「舍难取易」以为本愿欤!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为了平等地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舍难取易,作为祂的本愿。

如果阿弥陀佛不是大慈大悲,不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祂所救度的众生是有条件限制、有选择对象的话,祂就不必选取念佛做为祂的本愿了,所以,「舍难取易」是阿弥陀佛五劫思惟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诸行是劣、是难,所以舍;念佛是胜、是易,所以取。

「舍」的含义

「舍」跟「取」,在净土法门里面是重要的字眼。

从净土三经来讲,从祖师传承来讲,都显明净土法门是有舍有取的。「舍」是贯穿舍圣道、舍杂行、舍助业,而选净土、选正行、选正定业。既然贯穿圣道、杂行、助业 -- 圣道就是净土宗之外的各宗各派,包含天台、华严,要舍;包含密宗、禅宗,也要舍。不舍的话,就不能专,不舍的话,就不纯不净。

就像这只杯子,要装另一种饮料,为了保证饮料的纯正、纯净,保障它的正确度,必须把原来的先倒出来,把杯子洗干净,这样的话,就能一味地纯净。

再比如说,我们既然要走高速公路-- 快速到达的道路,就必须要舍其它的道路。又好像要搭飞机,就必须要舍船,舍种种其它的交通工具。

这个「舍」是很有含义的。不了解的话,就不了解这个「舍」的关键性、重要性,而以种种的字眼来代替,这就是不了解。为什么不了解?因为不知道净土法门有它单独的、完备的、圆满的教理和行法,不需要兼取其它的来加入,如果需要兼取其它的,那就表示这句名号不殊胜,也不容易,就表示阿弥陀佛所选取的第十八愿不能救度十方众生。

何况,不管天台也好、华严也好(这是着重于教理的),或是密宗也好、禅宗也好(这是着重于修行的),我们既修不来,也不需要。

如果修得来的话,我们就不是罪恶生死凡夫,就不是「无有出离之缘」的「机」了。如果还需要的话,也不是「乘彼愿力定得往生」的「法」了。所以,就「机」来讲,就「法」来讲,我们应该用「舍」这个字,明确而不模糊、不苟且、不妥协,而不应该取其它的字眼。

这个「舍」,可以说是一面很鲜明的旗帜,高举在上,让我们晓得净土法门就是唯走、专走白道,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外都不需要。我们尽管有十八般武艺,也置于无用之地。何况我们连一般武艺都没有,我们只有跪在那里,接受阎罗王的审判而已。

所以,「舍难取易」,这个「舍」字是关键,可以让我们不混乱、不混淆、不模糊、不苟且、不妥协、不夹杂,可以让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掌握到要领。

如果不用「舍」的话,会让人误会,错以为必须要这样那样,或是自己还能这样那样。

真谛、俗谛

所以,我们的宗风,分为真谛、俗谛-- 往生之道跟处世之道。往生之道就是专一称名;处世之道,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三纲五伦、四维八德,该遵守就遵守,但不以这些做为往生的功能、往生的必要条件。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就是要亲近、接受同门的善知识。在法义上不要亲近、接受非同门善知识,这样就能使我们这个法门纯净,而有所保障。

四双八重:独选称名往生

接下来,法然上人引用法照大师的一首偈子来做说明。在引用之前,法然上人也预先为这首偈做阐释:

若夫以「造像起塔」而为本愿,则贫穷困乏之类定绝往生望;
然富贵者少,贫贱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为本愿,则愚钝下智者定绝往生望;
然智慧者少,愚痴者甚多。
若以「多闻多见」而为本愿,则少闻少见辈定绝往生望;
然多闻者少,少闻者甚多。
若以「持戒持律」而为本愿,则破戒无戒人定绝往生望;
然持戒者少,破戒者甚多。
自诸余行,准是应知。
当知以上诸行等而为本愿,则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

这一段文就是「四双八重」,第一双就是富贵跟贫贱相对,一双二重;第二就是智慧、愚痴相对;第三双是多闻、少闻相对;第四双是持戒、破戒相对。也就是将诸行跟称名念佛做比较,来显现余行、诸行、万行比较难,显示出念佛之容易。

总摄万机

这「四双八重」是在解释法照大师的偈子。这首偈是: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这首偈子有八句,可说「总摄万机」,其中第三句到第六句,就是刚刚所讲的「四双八重」的内涵。这「四双八重」是很容易理解的。

「造像起塔」:就是在佛门之中做布施,以布施来讲,有钱的人有心就可以布施;贫穷的人即使有心,也没有能力布施。如果以布施做为往生的条件,那就只有王永庆、张忠谋、郭台铭等之类的富豪才能往生,而贫穷困苦,甚至三餐无以为继的人就不能往生,何况富贵之人很少,而贫贱之人非常之多。为了不管富贵、贫贱都能往生,所以法藏菩萨不以布施做为往生的本愿。

接下来,智慧、高才也是一样。如果以智慧、高才为往生的本愿,那么我们大部分都是愚钝下智的人,怎么办?如果必须「多闻多见」,那少闻少见的人怎么办?如果必须「持戒持律」,可是破戒无戒怎么办?所以,如果以这些做为往生本愿的话,那么往生的就很少,阿弥陀佛就不能普度十方众生。所以说:「当知以上诸行等而为本愿,则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

然则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于一切,
不以造像起塔等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

追根究本,法藏菩萨就是基于平等的慈悲,要救度一切众生,所以不以其它的余行、诸行、万行等杂行为本愿,而独以称名念佛一行为祂的本愿。所以,就引用这首偈子。

法照大师

法照大师是善导大师往生之后大概九十年左右,也是生于唐朝,他一生也有种种的神迹、灵异,可是他专修念佛,并不因为他有高超的修行、德行而学其它的法门,他也跟老太公、老太婆、一字不识的人一样,老老实实地只是称念这句弥陀名号。所以,后世的人尊称他是「后善导」。也就是等同善导示现,同时由于他的思想跟善导大师很相像,几乎是传承善导大师的。

称名必来迎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彼佛」就是指阿弥陀佛,「因中立弘誓」就是指在因地的时候所立下的第十八愿-- 第十八愿是普遍救度所有众生的誓愿,如果不达成,祂誓不成佛,所以说「弘誓」。祂这个愿在讲什么?

「闻名念我」:「听到我的名号,然后称念我的名号」,这样的话,不管是谁,阿弥陀佛都亲自来迎接。

「总迎来」:有一种含义,表示这个法门就是「佛力」的法门,「平生来护」、「临终来迎」的法门,我们只要念佛,不论老少贤愚、贫富善恶,阿弥陀佛都迎接我们从娑婆到极乐,让我们万古以来的生死轮回当下停止,从今之后,获得无量寿、无量光的佛的寿命。同时也显示,不是临终才决定是否迎接,是现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摄取不舍,一直到临终显现来迎。

回娑婆、向极乐,回自力、向他力

最后一句说: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回心」是回什么心呢?回娑婆的心,向极乐净土。以前修行是以自力、要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得人身、学佛法、成佛道。现在不是了,晓得没办法这样,这样只有三恶道轮回、「常没常流转」的份,所以回心愿生极乐。

再来,回杂行、归正行。以前所修的是杂行,晓得杂行困难、杂行不殊胜,现在回心专念佛。「回心」,回自力,向他力。以前有自力的执着,靠自己行善积德回向往生,或靠自己的念佛功夫想得往生,现在才晓得不是那样,只要念佛,不管有德无德、有功夫无功夫,阿弥陀佛总是亲自来迎接,不论善恶、贤愚,「总迎来」,通通亲自来迎。

多念佛

「但使回心多念佛」:什么是「多念佛」?就是「一向专称,念念不舍」,尽自己的根机、时间、能力,来念这句弥陀名号,就叫「多念佛」。

三界善恶皆是瓦砾

「能令瓦砾变成金」:瓦砾是什么?是指前面那些,贫穷、富贵、下智、高才、多闻、净戒、破戒,那些跟弥陀名号来比的话,通通是瓦砾。同时,瓦砾也是指我们三界的众生,恶是瓦砾,善也是瓦砾。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说:

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是故名不实功德。

所以,我们人或是天界的天人,因地所行的善,果地所获得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都是颠倒的,都是虚伪的,不是真实的。

这句话很震撼,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都是贪瞋痴的凡夫,恶是贪瞋痴流露出来的,善也是贪瞋痴流露出来的,并没有达到降伏贪瞋痴甚至断除贪瞋痴的那种「无我」、「三轮体空」的境界。因此,所得的果,不论人的果、天的果,都是不出三界火宅,还是在六道苦海里面,并没达到安然无苦、自在无碍的那种圣者的身心境界。

印光大师也说: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所以,世间一切都是瓦砾。

炭素喻:念佛一法转凡成圣

可是,只要念佛,就能够「令瓦砾变成金」。这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有一句话说:「灵丹一滴,点铁成金。」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好像灵丹一样;「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念佛一法,转凡成圣」。

如果要譬喻的话,可以用《演讲集》第一集二○九页「炭素因缘」的譬喻。炭素是因,如果接受的缘是一般的温度、一般的压力,它就是一般的「炭」;如果接受二千度的温度、五万五千气压的话,就会变成「钻」。缘不同,果就不同,而且天差地别,无法相比。

   

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如果依照我们各自所接触的杂缘去学的话,还是不离生死;如果接受阿弥陀佛为我们所选择的称名念佛的话,我们就能够往生成佛。所以,忆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

       

自审根机

一个人开始发心学佛、修行的时候,往往自视很高,自认为根器锐利、勇猛精进、所证所悟甚高。可是随着岁月的增长,心灵、心境的成熟,就会逐渐发现过去所谓的证悟,并非如此,它有很大的修正空间。那时候才会发现到自己的卑微、卑劣,甚至卑贱、悲惨,体悟到自己的无能、无力,甚至无方便、无法门,既无能力让自己解脱,更无能力让他人解脱,可说彼此无有出离之缘。唯有如此的觉悟,才能彻底舍自力归他力,如同机法二种深信。

前几次我曾提到,自力修行之法,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世间法是不能解脱的;出世间法虽然能够解脱,我们学不来,所以注定我们无有出离之缘。

出世间法能够解脱,固然学不来,即使是不能达成解脱的世间法,我们也做不到。世间法就是五戒、十善。我们都在犯戒,我们不能具足十善。连五戒十善人天果报尚且不能成就,何况四谛、十二因缘、三学六度?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所必须修行的诸善万行,我们哪能做得到呢?

所以,一个人如果只是当个佛学者,上台讲经、下台著作,而不能借教观心,无常感不深,生死心不切,那就会自误误人,以为自己领悟高超、能够教导别人。

但是,如果生死心迫切、无常感深重,终有一天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是这样的卑微、卑劣、无能、无力。善导大师于「机深信」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业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一个修行者,若有朝一日体悟到自己无有出离之缘,则其内心的悸痛,即使仰天哀嚎、俯地恸哭,都无以表达、无以形容。

佛恩难报

修行人应该有自知之明,把生死看得很重,学佛的目的在于自己跟他人生死轮回的解脱。近程来讲,解脱三界六道轮回;远程来讲,成就佛道、广度众生。

这近程、远程,如果依自力圣道门,那是难行道,难如登天,我们做不到。如果依净土门,依靠弥陀他力的救度,就是易行道,当生成就,一生成办。

我们何其有幸,今生今世终于遇到旷劫以来从未遇到的弥陀救度,今生今世断除未来生生世世无穷无尽的轮回之苦,这种恩德,即使尽形寿献身命、粉身碎骨也无法报答其百千万亿分之一。希望我们同修都能够同心、同德、同信、同愿、同行。

法德殊胜

法然上人《选择集》的第三章〈本愿章〉的法语,主要是就「法」和「机」来阐明念佛的殊胜与容易,及阿弥陀佛所以发念佛往生愿的原因。

就法来讲,念佛,所念的这句佛号,具足殊胜的功德,它有殊胜之义。

如果不是念佛,而是学其它八万四千、种种无量法门的话,那些法门跟这句佛号比较起来,就是下劣、缺陷-- 并不是说那些法的本身是下劣或者是缺陷,而是说如果它们跟这句佛号比较的话,如果把它们用来作为往生之因的话,就下劣、不殊胜了,这是从法德来讲。

摄机广泛

从机修来讲,不管上根利器、或者是下根钝器,只要他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毕生不退,就能够当生成就,也就是具足往生之因,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往生就必定成佛,成佛就必定广度众生。所以,解脱、往生、成佛、度生,种种功能,通通在念佛一法之中就全部具足。

念佛是佛教最高深、又最平常的法门,上根不能超出其外,下根也能稳坐其中。

因此念佛,就法来讲,是殊胜的;就机来讲,是容易的。

 

  第1页    第2页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