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价格英文怎么说:探秘江苏(1)——苏州和无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6:17:14

 

探秘江苏(1)——苏州和无锡
在坛子里的各种争论中,有一个争论是比较突出的,那就是苏州与无锡之间的争论。在这个论坛里,无锡和苏州之间的争吵,好象近几年一直都很闹猛着呢,呵呵~!~本人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苏锡之间的争吵贴中,苏锡以外的朋友是很少插话的。旁人一般也就是看看热闹罢了,并且,我以为,旁人还有点对他们的争吵很不理解呢,都是吴语区腹地的城市,都是现在的江苏明星城市,应该讲是属于“同语同种”、“势均力敌”的,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好争好闹的呢?

呵呵,其实呢,旁人无法理解的正是问题之所在。无论苏州人,还是无锡人,在相互体认彼此之间高度的同一性的同时,也互相地对彼此间的差异性非常的关注。在他们看来,彼此的不同,甚至和苏南与苏北间的不同的程度也算是差不太多的呢。本人有不少苏锡两地的朋友,由于他们都说吴语,所以经常把他们的家乡搞混,一旦我说错了,马上那人肯定会非常正式地纠正我:我是无锡人。或者另一个人这样说:无锡是无锡,我们苏州是苏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后来,同苏锡的朋友接触多了,也多次去过苏锡两地后,终于慢慢总结出一些东西来了。无论苏州人,还是无锡人,他们的家乡自豪感可真是其他不少地方人都无法理解的,而这种自豪感又是相对排他的,久而久之,弄到最后,即使是近在咫尺的两个同说吴语并同处于吴语区正宗内陆的两个靠得非常近的城市之间,竟然也对彼此之间的分野弄得如此的清晰。这倒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也是江苏这个“有趣”的省的诸多有趣现象中比较突出和显眼的。作为外人,对此来一番探究,也倒是有趣得紧呢。

关于苏州和无锡之间相同的地方,这里就不去说什么了。因为他们相同的地方的确太多了:靠得很近,同处吴语区,都讲吴语,都是吴人,都追奉太伯,性格上也大体差不多。在这里,倒是想对他们不同的地方来说一说。出许,那就是现在苏锡之间闹猛的如此厉害的原因吧。苏锡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本人认为有以下的几个不同:

第一,彼此的历史的不同。虽然都是吴语区,但苏州自吴国以来,大多是以一个独立的行政区来突显于中国历史之中的。秦置会稽郡,汉置荆国,东吴南朝置吴,隋唐置苏州,宋置平江府,元置平江路,明清置苏州府,苏州都是一方独立的行政中心。而无锡呢?自西汉置无锡县以来,都没有形成一方独立的行政中心,都大多归属于以苏州或以常州为中心的行政管辖内。最可笑的是直到民国元年的时候,无锡竟然属于“苏常道”。无锡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地方,还是在1949年之后。也就是说,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苏州一直是“苏州人自己的苏州”,尽管这个“苏州”有大有小,但都是一直以“苏州”自己为中心的。而无锡呢?直到1949年之前,一直是属于“别人的无锡”,无论这个“无锡”是属于“苏州”还是属于“常州”,还是属于苏常合置的“苏常道”,这个“无锡”都不是“无锡人自己的无锡”,而是“别人的无锡”,或言之为“常州的无锡”、“苏州的无锡”。这种历史的不同,自然影响到了今天,自然潜移默化地在苏锡两地人心中留有根深蒂固的记忆。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种纯心理上的自豪感的不同。今天的苏州人,完全可以把历史上的无锡划进自己的历史范围内,也可以按需要划入其他别人(如常州)的范围内,如果是对今天的苏州有利的东西,今天的苏州人肯定毫不犹豫地把它算成是苏州的,而不利的东西,则把它算成是别人的。而无锡人呢?他们就没有这个历史便利性,也没有这个历史自豪感。在此方面的争论,自然是无锡永远也战胜不了苏州的。

第二,风俗上有微妙的不同。虽然都说吴语,但如果你经常接触苏锡两地的人,即使你是一个对吴语一窍不通的人,你也可以感觉得到两地人的方言有着不少的差异性。从语调上来讲,苏州话更柔软一些,无锡话相对来说更硬气一些。苏州男人开口讲话,会让非吴语区的人感觉象是“娘娘腔”,而无锡男人开口讲话,就让人没有多少这样的感觉,这一点和上海男人讲话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从包容性上来讲,无锡话相对苏州话更让外人容易听懂,这一点也和上海话是一样的,只是无锡话的“普通性”相较上海话还要弱一些,但还是比苏州话要好一些。方言的这种不同,其实也是一种心理不同的反映。相比无锡,苏州人的地域自豪感更来得强,而无锡人相对更包容。这样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本人以为,这还是同两地的历史与现实有关。在历史上,苏州就是一个拥有足以让其自豪无比的特色鲜明地域文化的独立行政区域,而无锡在无数次地改换归属之地,光是一个无锡县的设置,在各个不同的朝代,其领地的范围都是不同的。这样的历史,造成了无锡相当的适应性,也影响到了人们的心理,使此地人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了一定的包容性。无论是和其南边的苏州相比,还是和其北边的常州相比,这一点都是相当明显的。还有,在近代,无锡成为一个中国东南区域仅次于上海的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当时有“小上海”之谓,一时成为一处四方杂聚、八方来会之所,这样的城市性质也造就了无锡相似于上海的城市个性,就算是被迫着作出的改变,也逐渐地更加包容了起来,只是无锡相比上海其程度要轻得多罢了。

第三,文化上有不小的差别。苏州自春秋吴以来,一直是中国的一个文化奥区,由于所处在吴语区的腹地中之腹地的“吴心”之处,各种物产丰美,自古就是“富贵温柔之乡”(红楼语),人们自古以来衣食无愁,富余下来不少精力,当然要在其他方面有所发展。相比中原地区,苏州的发展方向,自古以来一直是以“文”为重的。久而久之,苏州的“文气”也就日盛一日。苏州的文人,一直都对中国的历史起着不小的作用,也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大亮色,而且苏州的文人,个个都很有个性,特色鲜明,他们有的行为古怪,有的作风放浪,还有不少人在传说中竟是“拈花惹草”的高手呢。不仅是苏州的正宗的文人,苏州的平民百姓也在苏州旺盛的“文气”熏陶之下,个个都具有“文人的风度”。反映在苏州的物产上,就是苏州的土特产都具有一定的雅致之感,无论是丝绸制品,还是苏绣、檀香扇,即使是竹木雕和桃花坞年画,都具有很浓的雅致文韵。相比苏州,无锡的土特产则更淳朴率真,吃的是油面筋,玩的是泥人大阿福,都有着很浓的民间性和乡土气。文化其实是不分高低的,不同的视角均可以发现不同文化的可爱可贵之处。但文化上的不同,则直接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物民情,也直接或间接地对不同地区的人们心理产生着持久而顽固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不易消散,也因此描摹出各地不同的精彩之处。

第四,社会的总体关照不太相同。苏州处于吴区之腹的之腹,自古以来的中心感,使得苏州人环视四周皆其门户。也因此,相比四周之地,苏州人的政治使命感和民族性也就要差了不少。无论是金攻南宋,元替汉统,还是清占大明,纯粹的苏州地方都没有受到很大的损失。在苏州人看来,北边相对遥远的南京、扬州是他们的门户,就是近些的常州、江阴、无锡也是他们的门户,既然这些门户都被从北边过来的势力攻破了,占领了,蹂躏了,已经打到苏州了,那苏州还有什么可抵抗的呢?这样的抵抗既无意义也无必要了,更迫切的问题倒是如何把苏州一直以来灿烂的文化传承下去,保存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苏州人也深知文化的力量,他们并不认同枪杆子可以一统天下,无论怎样的政权,到了末了,还是要依靠文化的力量。这样的一种地理位置和文化心理,使得苏州一次又一次躲过了战乱时期的残酷,而在战乱后迎来的和平时期一次又一次大放异彩。苏州没有抵抗的历史,也不欣赏抵抗。抵抗这样的“低级别”的事情,只属于北边遥远的南京、扬州,近些的常州、江阴、无锡,或者是过了苏州的另一个区域的门户的嘉定。无锡在这点上和苏州是不同的,他们不具有苏州的地理优势,也不象苏州人那样对一切心安理得、顺从适应,因此,无锡人的民族情感、政治敏感性要比苏州人强,无论是东林党人,还是明末的抗清势力,都为无锡的历史画上了一笔雄壮悲凉的色彩,也使得无锡能够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些突出闪光之处。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但无锡和苏州的相同性还是要大过不同性。怪异的是,无锡、苏州的得名,都来自于其境内的一座小山。无锡得名于锡山,有“有锡兵,无锡宁”的传说。而苏州得命于其境内的姑苏山,或叫做姑苏台。这倒是很有趣,为什么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之地,竟然都这样喜欢山丘?就是旁边的常州,其古名也同山有关,这里有什么奇巧之处吗?我是这样想的,古人,不管是中原人,还是古吴人,都是要搞祭祀的,而一座不高的且形状、位置很好的小山,自然就是天然的祭祀台了。且不去管为什么会这样吧,单论无锡和苏州的名字,都是一种祥和宁静美丽的反映,“无锡”是一种和平的召唤,而“姑苏”,生长着美丽小姑娘的鱼米之乡,互相叠加在一起,就是这个地方的基本属性,就是这个“吴地”一直以来的本真的性状。我搞不懂,为什么现在苏州、无锡之间要争,要吵,并吵得那么闹猛呢?两地人为何不重温一下他们先人在给予他们城市命名中的教导呢?

说到争论,最后还想再说一些。现在苏锡之间的争论,看下来这么多的贴,无非就是两点:一是文化历史上的,谁是吴的中心!一是现代的问题,关于地铁(或城市轨道交通)谁好谁坏的问题!对此,我以一个吴语区以外的人的身份来说两句。在现在的情况下,谁是吴地中心有那么重要吗?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到处都在联合协作,苏锡相距如此之近,又同属于一个文化次区域之中心地带,再发展个二三十年,不定就都融合在一起了,就象现在日本的大阪的神户一样,被人们并称为“阪神”了。其实,现在“苏锡”也已经是一个地区名词了。在这个问题上,想特别对无锡的朋友说两句,无锡再怎么争这个中心,估计也是枉然的,现在国人熟悉的吴地历史,是起自春秋吴国最末的三代国君的那段吴越争霸的精彩历史的,而那段历史的发生地更多的确切的证据是在苏州这一方的。并且,自春秋以来,苏州一直在文化上、历史上统领着吴区,仅从苏州的古名和别称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什么句吴、吴州、吴郡、吴会、吴都、吴门、吴中、吴下,这个中心现在已经在国人头脑中形成了定势了,尤其是“古吴”的中心,其归属于苏州是使出百倍万分的努力也抢不去的了。无锡人如果有雄心壮志,不如把它用在谋取“今吴”中心的努力上。但依据现在形势的发展,“今吴”的中心实际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其概念是模糊的,其作用是微小的,未来的苏锡,更可能的未来,是并合成一个整体的。而另一个关于地铁的争论,更是没有多大意义,不管谁先谁后,谁早谁迟,一个明确的结果是,苏州、无锡都将拥有自己的地铁(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并且,由于两地相距如此之近,他们各自的地铁系统极有可能未来将是联系在一起的,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的。而由于地铁这样的交通系统的联通,两地的距离还将大大地进一步缩小,未来的某个时点,居住在苏州,还是居住在无锡,将没有多少分别,吴地的荣光也将照耀在彼此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