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一号有几种颜色:常用中草药图解(续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5:49:13

常用中草药图解(续七)

 鹤虱

 【别名】 挖耳草、皱面草、烟斗菊。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茎直立,有细软毛。基部叶宽椭圆形;下部叶互生,稍有柄,宽椭圆形。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8cm,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绿色较深,下面有细软毛和腺点;上部叶长椭圆形,无柄,向上逐渐变小。头状花序多数,沿枝条一侧着生于叶腋,有时下垂,黄色,直径6-1Omm,总苞钟形或半球形。花果期6—10月。 生于田野、路旁、草丛、屋边。主产河南、山西、甘肃、贵州。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  
【性状】 果实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m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一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另端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 性平,味苦、辛。入脾、胃、肝经;《本经逢原》““入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用量3—9g

 鸡矢藤

【别名】 鸡屎藤、牛皮冻、臭藤。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均被灰色柔毛,揉碎后有恶臭。叶对生,有长柄,卵形或狭卵形,长5一11cm,宽3—7cm,先端稍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全缘,嫩时上面散生粗糙 毛;托叶三角形,早落。花多数集成聚伞状圆锥花序;萼5齿裂;花冠筒钟形,外面灰白色,具细茸毛,内面紫色,5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内;子房2室,每室1胚珠。果球形,淡黄色。 花期8月,果期10月。 生生于山地路旁或岩石缝隙、田埂沟边草丛中。产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 
【采制】 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性味】 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胃、肺、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支气管炎、放射反应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外用皮炎、湿疹及疮疡肿毒。用量6-12g。

 鬼臼

【别名】 八角莲、八角乌。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17cm。根茎粗壮,结节状,少分枝。茎生叶常2,盾状,近圆形,长16-22cm,宽l2-l9cm,8-9浅裂,裂片边缘有叶状细齿;叶柄长10-l5cm。花5-8朵着生于叶柄上方近叶片处,下垂,花梗长达2.8cm;萼片6;花瓣6,紫红色;雄蕊6;雌蕊1,子房上位。浆果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谷和山坡杂木林下阴湿处。 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北、江西。  
【采制】 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状】 根茎呈横生的小结节状,长2-3cm,直径约5mm,表面棕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气微,味苦。  
【性味】 性温,味苦、辛;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痰消肿。用于痈肿疔疮、瘰疬、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用量3—9g。 

栀子 

 

【处方名】:山栀、山栀子、栀子、枝子、支子、生栀子、生山栀、山栀仁、山栀子仁、炒栀子、炒山栀、焦栀、焦栀子、焦山栀、姜栀子、黑栀子、黑山栀、栀子炭等
【功 效】:清热,泻火,凉血。
【主 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性味归经】:苦,寒。①《本经》: "味苦,寒。"②《别录》:  "大寒,无毒。"③《医林纂要》: "苦酸,寒。"
入心、肝、肺、胃经。①《汤液本草》:  "入手太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肺、大小肠、胃、膀胱六经。"③《药品化义》:"入肺、胃、肝、胆、三焦、胞络六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未调敷。
【用药忌宜】:脾虚便溏者忌服。①《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②《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槟榔

【别名】 榔玉、宾门、橄榄子、青仔、国马。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17m或更高,干直立,不分枝。叶长1.3—2m,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0-70cm,先端呈不规则分裂;柄呈三棱形,具长叶鞘。花单性同株;肉穗花序生于叶束下,多分枝,成圆锥形,基部有黄绿色佛焰苞;雄花小而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较大而少,着生于总轴或分枝基部,子房上位,1室。坚果卵形,红色,有宿存花萼及花瓣。花期3—8月,果期11月-次年5月。 常栽培在阳光较充足的林间或林边。主产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有栽培。  
【采制】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 种子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直径1.5—3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凹陷的珠孔,其旁有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 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性味】 性温,味苦、辛。 入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降气,行气。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水肿脚气。用量3—9g;驱虫用量30—60g。

罗汉果
 

【别名】 种田泡、翁扭、牛奶母。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2—5m。茎纤细,暗紫色。卷须2分叉几达中部。叶互生,叶柄长2—7cm;叶片心状卵形,膜质,长8-15cm,宽3.5—12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耳状心形,全缘,两面均被白色柔毛。花雌雄异株,雄花序总状,雌花花单生;花尊漏斗状,被柔毛,5裂,花冠橙黄色,5全裂,先端渐尖,外被白色夹有棕色的柔毛。瓠果圆形或长圆形,被柔毛,具10条纵线。种子淡黄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海拔300—500m的山区;有栽培。主产广西,江西、广东有分布。  
【采制】 秋季果实由嫩绿变深绿时采摘,晾数天后,低温干燥。  
【性状】 果实卵形、椭圆形或球形,长4.5—8.5cm,直径3.5—6cm。表面褐色、黄褐色或绿褐色,有深色斑块及黄色柔毛。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痕。质脆,果皮薄,易破。果瓤海绵状,浅棕色。种子扁圆形,多数,长约1.5cm,宽约1.2cm,浅红色至棕红色。味甜。 
【性味】 性凉,味甘。
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了哥王

 

 【别名】 地棉皮、山豆了、九信草。  
【植物形态】 小灌木,高达1m,全株光滑。茎红褐色,皮部富纤维。叶对生,纸质,长椭
圆形或倒卵形,长2~5cm,宽8~15mm;几无柄。花黄绿色,数朵排成顶生的短总状花序;花被筒状,顶端4裂;雄蕊8,2轮;子房椭圆形,顶部被毛,柱头大,近球形。浆果卵形,长约6mm,熟时鲜红色。花期5~9月,果期6~12月。 生于村边、路旁、山坡灌丛中,主产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贵州。  
【采制】 秋至春初采挖,洗净晒干,经多次蒸晒去毒后用。  
【性状】 根长圆柱形,弯曲,老根常有分支,长达4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暗
棕色,有支根痕和不规则浅纵皱纹及横裂纹,老根有横长皮孔。质坚韧,断面皮部类白色,厚1.5~4mm,强纤维性,与木部分离,撕裂后纤维呈绵毛状。味微苦甘,而后有持久的灼热不适感。  
【性味】 性微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散瘀逐水。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腮腺炎、淋巴结炎、风湿痛、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疮疖痈肿。用量3~9g。

苦杏仁

【别名】 杏仁。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6m。叶互生,广卵形或卵圆形,长5-lOcm,宽3.5—6cm,先
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 细锯齿或不明显的重锯齿;叶柄多带红色,有2腺体。花单生,先叶开放,几无花梗;萼片5,花后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心皮1,有短柔毛。核果近圆形,直径约3cm,橙黄色;核坚硬,扁心形,沿腹缝有沟。花期3—4月,果期7—8月。 多栽培于低山地或丘陵山地。主产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  
【采制】 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晒干。  
【性状】 种子扁心形,长1—1.9cm,宽O.8—1.5cm,厚O.5-O.8c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
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2,富油性。味苦。  
【性味】 性温,味苦;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用量4.5—9g。 [附注] 同属植物山杏P.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sibirica L.、东北杏P.mandshurica(Maxim.)Koehne 的种子亦作苦杏仁入药.

鸡血藤

 

【别名】 过江龙、血枫藤、猪血藤、大血藤。  
【植物形态】 木质藤本。三出复叶,小叶宽椭圆形,长10-20cm,宽7-15cm,先端短尾状
,基部圆形,上面有疏柔毛,下面脉腋间有黄色髯毛,侧生小叶基部偏斜;叶柄及小叶柄无毛;小托叶针状。圆锥花序腋生,大型,花多而密;花序轴及总花梗被黄色短柔毛;花冠蝶形,白色,肉质;雄蕊1O,二体;子房有白色硬毛。荚果舌形,长8—10cm,有黄色茸毛。种子1 枚,生于荚果顶部。花果期夏秋。 生于林中、灌丛或山沟。产于广东、广西、云南。

【采制】 秋、冬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性状】 茎藤常斜切或横切成厚O.3—1.5cm的块片。栓皮灰棕色,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
中央有偏心性髓部;木质部宽广,淡黄棕色,导管孔明显;韧皮部呈2—6个红棕色至暗棕色环带,与木质部相同排列,其最内一圈为圆环,其余为同心半圆环。质坚硬。气微,味涩。 
【性味】 性温,味苦、甘。 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用量9
—15g。 [附注] 商品鸡血藤的植物来源较多,如山鸡血藤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 ex Diels.、网络鸡血藤M.reticulata Benth.、亮叶鸡血藤M.nitida Benth.及常春油麻藤等。

麻黄

 【植物形态】 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cm。木质茎短,常匍匐;草质茎绿色,长圆柱形。直立,节明显,节间长2—6cm,直径约2mm,有不明显的细纵槽纹。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2合生;上部2(3)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常向外反曲。雌雄异株,雄球花3—5聚成复穗状,顶生;雌球花宽卵形,多单生枝端,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卵形。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生于河床、河滩、干草原、固定砂丘。主产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 
【采制】 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性味】 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用量1.5—9g。[附注] 同属植物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木贼麻黄E. equisetina Bge.的草质茎亦作麻黄药用。

佛手

 

【功 效】:祛风清热、健脾开胃。

【主 治】:可用于治疗风热犯肺、头痛、咽干、咳嗽诸症。可用于脾胃湿热诸症。

【性味归经】:甘,凉。 入肺、胃、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  12一30克,水煎服。

【商品名】:鲜佛手:为新鲜的佛手果实。

 使君子

 

【别名】 留球子、索子果。  
【植物形态】 落叶攀援状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3cm,宽2—6cm,两面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被毛,宿存叶柄基部呈刺状。伞房状穗状花序顶生;萼筒细管状,长约6cm,先端5裂;花瓣5,长圆形或倒卵形,白色后变红色,有香气;雄蕊10,2轮;子房下位,1室,花柱丝状。果实橄榄状,黑褐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生于平地、山坡、路旁等向阳灌丛中,亦有栽培。主产四川、福建、广东、广西。  
【采制】 秋季果皮变紫黑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 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长2.5—4cm,直径约2cm。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微具光泽。顶端狭长,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状,棱角处壳较厚。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2cm,直径约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薄,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纹。气微香,味微甜。   
【性味】 性温,味甘。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用量9—12g。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 种仁有小毒,食大量或多服生品,则发生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四肢发冷,重者可抽搐、惊厥、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1]。小白鼠皮下注射其水浸液,初呈抑制状态,呼吸缓慢,1—2小时后惊厥,最后因呼吸抑制而死亡,LD50相当于种仁20g/kg,狗中毒有呃噎和呕吐。

乌药

【别名】 矮樟、香桂樟、白叶柴。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成4m。叶革质,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长渐尖或短尾尖上面的光泽,下面密生灰白色柔毛,三出脉。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短或无;花被片6,黄绿色;雄花有雄蕊9;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上位。核果球形,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于向阳山坡灌木林中,山麓、旷野。主产安徽、浙江、湖南、广东、广西。  
【采制】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切片或直接晒干。  
【性状】 块根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表面黄棕色具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 苦、辛,有清凉感。  
【性味】 性温,味辛。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用量3~9g。 

京大戟

 【别名】 龙虎草、将军草、九头狮子。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含乳汁。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5~13mm,全缘。伞形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5伞梗,腋生者多只有1梗,伞梗顶生1杯状聚伞花序,其基部轮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苞片5,杯状聚伞花序总苞坛形,顶端4裂,腺体椭圆形;雄花多数,雄蕊1,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2浅裂。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路旁。主产江苏;有栽培。  
【采制】 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性状】 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扭曲纵沟纹及横长皮孔,根头膨大,有多数圆形茎痕。质坚硬,折断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 性寒,味苦;有毒。归肺、脾、肾经  。
【功能主治】 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用量1.5~
3g。

凌霄花

 

【别名】 紫葳花、上树蜈蚣花、倒挂金钟。  
【植物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9,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1.5—3cm,先端长尖,基部不对称,两面无毛,边缘疏生7—8锯齿,两小叶间有淡黄色柔毛。花橙红色,由三出聚伞花序集成稀疏顶生圆锥花丛;花萼钟形,质较薄,绿色,有10条突起纵脉,5裂至中部,萼齿披针形;花冠漏斗状,直径约7cm。蒴果长如豆荚,顶端钝。种子多数。花期6—8月,果期11月。 生于山坡。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广东、广西、贵州,各地有栽培。  
【采制】 夏、秋季花盛开时采摘,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多皱缩卷曲,完整者长约5cm。萼筒长约2cm,暗棕色,萼齿先端不等5裂,萼筒基部至萼片齿尖有5条明显的纵棱线。花冠黄棕色,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下部联合呈漏斗状,表面具棕红色细脉纹。雄蕊4,着生于花冠上,二强,花药个字形,花柱1。气微香,味微苦而略酸。 
【性味】 性寒,味甘、酸。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症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用量4.5—9g。

千里光

【别名】 九里明、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状木质茎,高1—5m,有微毛,后脱落。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疏被细毛。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筒形,总苞片1层;花黄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圆柱形,有纵沟,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果期 秋冬季至次年春。 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 
【采制】 夏、秋季枝叶茂盛、花将开放时采割,晒干。 
【性状】 茎藤常斜切或横切成厚O.3—1.5cm的块片。栓皮灰棕色,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中央有偏心性髓部;木质部宽广,淡黄棕色,导管孔明显;韧皮部呈2—6个红棕色至暗棕色环带,与木质部相同排列,其最内一圈为圆环,其余为同心半圆环。质坚硬。气微,味涩。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用量15—30g。

火麻仁

【别名】 大麻仁、麻仁、麻子。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 1-3m。茎表面有纵沟,灰绿色,密生柔毛。掌状复叶互生或下部叶对生;小叶3一11,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有粗毛,下面密生灰白色毡毛;叶柄细长;托叶线状披针形。花单性异株;雄花成疏生的圆锥花序,黄绿色;雌花丛生于叶腋,绿色.每花有一阔卵形苞片,花被片1,薄膜状,雌蕊1。瘦果扁卵形,外围以黄褐色苞片。花期5-6月,果期7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制】 8-9月果实成熟后割取果穗或连茎割下,晒干打下果实。  
【性状】 果实卵圆形, 长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至灰黄色,微有光泽,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状纹理,两侧边有棱线,基部有圆形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有种子1枚,类圆形,种皮菲薄.暗绿色,子叶肥厚,富油质。味淡。  
【性味】 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润燥滑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用 量 9-15g。 [附注] 大麻的雌花枝和果穗亦入药,能镇痛、麻醉、致幻, 有成瘾性。

 益母草

 

【别名】 野麻、九塔花、山麻、红花艾。
【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0.3~1.8cm。茎方形,有倒生白毛。根出叶近圆形,叶缘5~9浅裂,有长柄;中部叶掌状3深裂,侧裂片有1~2小裂;花 序上的叶线状披针形,全缘或有少数牙齿,最小裂片宽3mm以上。轮伞花序腋生,有花8~15,多数远离而组成长穗状花序;小苞片针形,短于萼筒,有细毛;花萼钟形,外有毛,5齿裂,前2齿靠合;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2唇形,冠筒内有毛环,上唇外面有毛,全缘,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雄蕊4,二强,花丝被鳞毛。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平滑。花期6~9月,果期9~10月。生于路边、荒地。产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制】 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性味】 性微寒,味苦、辛。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姜黄

【别名】 毛姜黄、姜黄。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2列,长椭圆形,长20-40cm,宽6-l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
。花茎由叶鞘内抽出,穗状花序圆柱状;缨部苞片粉红色,下部的绿色,内含数花;花萼绿白色,具3钝齿;花冠漏斗状,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上面1片较大,长圆形,略成兜状;唇瓣长圆形,3浅圆裂,黄色;药隔基部有距。蒴果膜质,球形。花期8-11月。 主产四川、福建、广东、江西。  
【采制】 冬季或早春采挖,洗净,除去细根,煮或蒸至透心,晒干。  
【性状】 根茎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有
皱缩纹理和留有叶痕的明显的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状,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性味】 性温,味辛、苦。归脾、肝经。  
【功能主治】 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用量
3—9g。

旋复花


【别名】 金福花、金佛花、小黄花子。  
【植物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20-60cm,不分枝,有平伏毛。基生叶及下部叶较小,中部叶披针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0cm,宽1—3cm,先端锐尖,基部急狭,无柄或半抱茎,全缘,两面有疏毛。头状花序直径2.5—3cm,多个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半球形,绿黄色;舌状花1层,黄色,管状花多数,密集。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沟边、路旁湿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浙江、江苏、四川、广东。 

【采制】 夏、秋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性状】 花序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l-2cm,总苞片5层,复瓦状排列,披针形或条形,灰黄色,长4—11mm;舌状花长约1cm,多卷曲,常脱落,先端3齿裂;管状花棕黄色,长约5mm,先端5齿裂;子房长5—6mm,有的可见椭圆形小瘦果。体轻,易散碎。气微,味微苦。  
【性味】 性微温,味苦、辛、咸。入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呕吐噫气。用量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