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飘雪 下载:语文莫学高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24:07

语文莫学高铁

李振村   

7·23温州高铁追尾事故震惊中国,引发诸多反思。其实不仅仅是高铁,当下的中国,哪个行业不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拼命前奔?盲目追求速度的结果,是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躁之风病毒般疯狂蔓延。

例如,我们只需极短的时间就能建成一座大楼或者大桥,然而在极短的时间里它们就成了危楼、危桥,有的甚至边建边塌。而西方用我们几倍甚至十几倍时间建成的建筑,几百年后依然坚如磐石。

    在这种浮躁文化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众人一齐呐喊要提高效率,恨不得让孩子一夜之间读书万卷,一夜之间下笔有神。语文犹似高铁,已然踏上了高速奔驰的旅程。

    我们忘了,生命的成长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早熟的生命容易早衰,早熟的果子不好吃,高铁一味追求速度,结果落了个追尾大悲剧。

语文能力的形成是最需要工夫的,字要一个一个地写,书要一页一页地读,作文要一句话一句话地练习,语感要慢慢积累和酝酿:积累阅读量,积累背诵量,积累语汇,积累生活……日积月累,语文素养才能逐渐提升上去。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说语文教育就是熏锅底:崭新的锅,用火熏上年儿半载以后,锅底的黑色就擦不掉了。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熏”,靠浸润,你要把学生放在语言文字的火上来熏,放在语言文学的大缸里来泡。

    大约二十多年前,我曾经报道过一个“快速作文”的教改典型,那所学校的孩子可以接受当场命题当场快速写作的测试,当时在全国影响很大,大家都赶去学习。相当长时间,我都为自己推出的这个典型而自得。但今天回过头来反思,我感觉这个实验是存在问题的。

    我重新找出当年那些孩子的作文,发现有几个特点:第一,一班学生写一篇文章,作文结构基本一致;第二,语言风格都差不多;第三,引用名人名言几乎形成了套路:到了该引用名言的时候,孩子们引用的名言都差不多。这种快速作文训练,其实是把孩子的思维形成一个框架,你无论出什么样的题目,他都能套到这个框架里来应对。

    经历过这种训练的孩子,他今后真的会写文章吗?他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吗?他能够用文章真切表达自己的感受吗?我看未必。学生的思维被固化、模式化,天真烂漫的想象没有了,儿童的情趣没有了,剩下的是中规中距的作文框架和套路,其与八股何异?

语文学习需要一种安静的氛围,不要那么着急,不要一个劲儿驱赶着孩子快点阅读、快点思考、快点表达,快快快,看谁的小手举得快……千万不要形成一种急躁学语文的氛围。要让孩子有这样的感觉,语文学习是优雅从容的,是奇思妙想的,是诗情画意的,是花前月下的。

花前月下是谈情说爱的情境,是无法讲效率的,今天见面明天就结婚,这个婚姻可能长久不了。谈情说爱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慢慢地了解与磨合。我们要让孩子带着情感、带着热爱、带着耐心,徜徉在语言的花前月下,感受语言的美妙神奇,不断与语言耳鬓厮磨,培养跟语言的亲密感情。

    所以说,我们要让孩子经历语文世界完整的春夏秋冬,让孩子过一种健康的教育慢生活,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按照大自然的节律长大。

当然,慢,绝不是不求效率,不是磨磨蹭蹭,而是潜心修炼。慢的本质是对规律的尊重。

所以,日本佐藤学教授这样讲,“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诚为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