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工程:早熟的果子不甜美:请保护儿童的“不知情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7:37:09
大自然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因为那是生涩的,不甜美的。过分早熟的儿童,实际上是透支了人生,剥削了人生应享的滋味,这是悲哀而决非幸事!

  忘了一篇小说的题目,大意是:球迷某甲外出未能看到足球比赛现场电视直播,于是赶回家去看他妻子为他录下的比赛录像。中途碰到某乙,某乙张口就说:某某队输了。某甲一听大怒。某乙怨怒不解?某甲说:谁让你告诉我结局了,我要自己去看过程,你侵犯了我的“不知情权”。

  这篇小说提出了作为现代人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不知情权”。有些话有些事人家压根儿不想知道,你老是喋喋不休地硬往他耳朵里灌,这不是有意骚扰人家,损害人家的心绪,侵犯人家的权利吗?因而,这人生在世,除了应当享受该享受的知情权外,还应当有拒绝不想知道事情的“不知情权”。

  由此我想到了儿童,今天儿童的正处在被成年人喋喋不休的“告诉”过程中。成年人虽然也是由儿童长大的过来人,但却往往忘了孩子有自己的天性,有他们自己所喜欢的天地,成年人总希望孩子明天就长大成人,变得和自己一样。因而现代孩子总是活得很累,而且早熟。“儿童成人化”已成了普遍现象。

  著名现代文学专家王富仁教授面对今日儿童的过分早熟,不无忧虑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发现,我们现代的儿童不是懂事懂得太晚了,而是懂事懂得太早了:他们的幼年、童年和少年的心灵状态不是被破坏得太晚了,而是被破坏得太早了。”“成人的社会,成年人的文化从他们出生那一天起就骚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几乎是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倾倒在他们懵懂的心灵中。我们的儿童几乎在没有做过幼年梦、童年梦和少年梦的时候就懂得了成年人才会懂得、才应懂得的东西:他们在距离性成熟的年龄很早很早以前就知道了性,就知道了性交;他们在距离独立生活还很远很远的时候就知道了金钱和权力的重要;他们在还没有感受到实际社会矛盾、甚至不知道社会是什么的时候就知道了战争、暴力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造成了他们精神发展上的畸形化。”

  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秦文君有一段话说得很好:“大自然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因为那是生涩的,不甜美的。人类需要渐渐长大的儿童,揣着童心的儿童样子的儿童,那才是长久的、健康的、醇美无比的。”过分早熟的儿童,实际上是透支了人生,剥削了人生应享有的滋味,使本该是童年、少年的人生,一下子成为中老年的人生,成为少年老头子、少年老太婆,这是人生的悲哀而决非幸事!

  今天的娃娃实在是太累了,太苦了。君不见,甚至连性教育也要向幼儿灌输了。成年人的影视、碟片、画刊等等本来已有大量儿童不宜的东西成天包围着他们,现在又要向他们“具体而微”地讲解了。真不知道那些热衷于向孩子传授“性文化”的大人们,当他们面对着一双双天真无邪清澈亮丽的童稚的目光,该如何来讲解这个“性”?孩子总爱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就像他们总爱问老师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爱眨眼睛一样,这本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天性。孩子的问题中包含着巨大的哲学,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从哪里来?”这本身就是一道永恒的哲学难题。面对孩子天真的疑问,为人父母者当然也只能以同样“天真”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加以回答,虽然似乎“骗”了孩子,但这是必须的。等到他们的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到合适时期(中学生),再告诉他们为时不晚。难道当孩子问妈妈我是怎么生下来的?大人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她),你是爸爸妈妈做爱生出来的。倘若孩子再问一句“做爱”是怎么回事?大人还能再明确地告诉他(她)吗?假如孩子真的搞明白了“做爱”又是怎么回事,那么在孩子心里只会对大人的行为产生恐惧、紧张、不可理解,而决不会是神圣、崇高、美好,从而对父母形成心理上的疏离与害怕。这就是心理学上“代沟”——幼儿还根本无法理解的事情你硬要让他去理解,只会适得其反:或者毫无分辨能力地接受一切,模仿着去做,从而造成畸形的早熟和生命活力的过早枯萎;亦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地拒绝任何成年人的一切教导,对成年人保持警戒、抵制和反抗。

  总之,无论是从心理还是从生理的角度去看,儿童过分早熟,儿童成人化,对于人的生命过程都不是一件好事。而使人无奈的是,每天睁开眼睛瞧瞧这个世界,成年人的东西又总是热情澎湃地或者气势汹涌地“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往儿童懵懂的心灵中倾倒。现代的孩子到底还有没有自己的幼年梦、童年梦、少年梦?还有没有他们的另一种权利——他们应当享有的“不知情权”:在他们不该知道、不想知道、没有兴趣与能力知道的年龄,有权拒绝成年人文化对儿童世界的骚扰!

  儿童有“不知情权”。让儿童该做梦的时候就让他们做梦吧,请不要剥夺孩子们应当享有的幼年梦、童年梦、少年梦吧!(来源:中国妇女报、作者:王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