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哪年:去杠杆长期化,证券投资需防范“历史经验主义”陷阱——孙建冬 资,股票发不出去;想卖股票筹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4:29:51
思涨心切 大股东欲重掌定价权。现在企业普遍缺钱,大股东想再融资,股票发不出去;想卖股票筹集资金,成交量太小,一卖就是一个跌停板;想抵押贷款,股价太低,把股票都抵了也换不来几个钱。所以,现在大家都想股票能涨一涨
【 时间:2011-11-12 10:10】
思涨心切 大股东欲重掌定价权
□本报记者 贺辉红 丁冰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被认为拥有个股的定价权。今年初,他们还嫌股价太高,但转眼就发现,一场下跌之后,股价开始失控。重掌定价权成为大股东的当务之急。所幸的是,眼下一些大资金做多意愿非常强烈,这给大股东们带来一丝希望,也给市场带来一份期待。
大股东思涨
“股市再低迷下去,融资功能就废了。”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企业普遍缺钱,大股东想再融资,股票发不出去;想卖股票筹集资金,成交量太小,一卖就是一个跌停板;想抵押贷款,股价太低,把股票都抵了也换不来几个钱。所以,现在大家都想股票能涨一涨。”
这的确是现实。10月,某上市公司大股东突然着急起来,原因是今年早些时候,他把股票悉数抵押给银行用于贷款。他与银行约定,如果股票低于某价格就要补充抵押。10月,虽然预期公司会出一些利好,但该股票还是连续数天收于约定价格之下。10月底,随着市场逐步转暖,这位大股东也“忽悠”了一批资金进场,股价被拉至约定价格上方。据说,“警报”仍未完全解除,大股东希望股价更高。
与大股东抵押融资不同,另一家公司的大股东想通过抛售股票筹集资金,但以现价卖出不太划算。而以目前的市场环境,凭公司所处的行业特性、地位以及公司业绩都很难获得资金追捧,除非出现重大利好。思来想去,最后只好拿出一个与国外的合作项目公告。没想到的是,公告当日由于市场很弱,该股跟随暴跌,让大股东很没面子。直到最近,因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政策,这只股票才慢慢有资金介入。大股东总算看到一丝希望。
今年初,很多上市公司希望股价跌一跌,因为股价太高,做再融资,没有资金买账,于是有不少公司出现大股东与上市公司高管卖股票现象。但股价跌得太多后又出现新问题。有基金公司研究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某公司想做配股,但现在股价太低,融不到多少钱,因此很想把股价做上去。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另一家公司的非定向增发方案早已获证监会批准,但目前公司股价仍低于增发价。如果未来几个月行情仍然不好,这个增发方案只有泡汤。
一些市场人士表示,很多人认为,大股东因手握大量筹码,所以能掌握股票定价权,但如今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在市场平衡运行时,大股东才可能真正握有定价权。当然,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大股东短期内不再是空头,他们希望股价能涨到自己的可控范围。
大资金或给面子
大股东思涨,不代表市场一定能涨,关键得看大资金的投资意愿。目前,善于把握市场脉搏的保险资金做多意愿强烈。在宏观层面上,这可能营造出一个较好的市场环境。
“尽管经济和政策仍处在观察期,股市可能呈现震荡状态,但我们的做多意愿强烈。”一家大型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人士说。
据了解,8月,一些险资认为政策底已经到来,因此随后的操作就是越跌越买。不过,市场底显然要滞后很多,因此三季度账面浮亏额随加仓幅度的提高迅速扩大。自10月股市再度探至2310点附近后,险资又开始新一轮加仓。特别是在温家宝总理表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之后,险资更是加足马力入市。随着反弹行情展开,(下转A06版)
(上接A01版)
险资浮亏迅速缩小,窘境开始缓解。
“截至目前,公司已实现的投资收益率与资金委托方年初签订的协议目标还有距离。尽管我们明白流动性转向幅度有限,对后市反弹不敢高估,仍要保持谨慎,但在主观层面上,我们更想看多、做多。”上述人士坦言,“在年底前还需再干一把,拉高市值,尽可能实现投资收益率目标。”
此番情形与今年6月末十分相似。出于半年报做账需要,再加上当时通胀可控预期一度增强,险资6月曾连续加仓百亿元,成为年中逾百点反弹行情的重要推手。“已经了解到一些银行的态度,他们表示会在年底用足贷款额度,这意味着流动性会趋于宽松。如果宏观政策在年底释放出更积极的信号,我们会尽力抓住机会。”该人士表示。
最近,保险机构与基金公司的沟通愈加频繁。有市场人士表示,因为基金到年底将面临新一轮的排名战,而保险机构也需要应对年底考核,两类机构持仓方向较一致的,可以互相支持。
微观层面上,一些大额投资者也对大股东的做多意愿表现出一定兴趣,但谨慎心态依然存在。一位民间私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波反弹他们买入的股票都是跌破定向增发价的,有的股票表现相当给力。但他对大股东想要拉高出货的股票非常谨慎。他说,在这种市况下,违约风险太大,有几家上市公司找他做市值管理,他都推辞了。他表示,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现在这个价位抛掉股票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买回来。有这种心态存在,跟风资金就会少很多。
事情总比想象复杂
市场上做多的声音渐渐多起来。与保险资金一样,基金和大多数阳光私募的策略基调差不多。他们纷纷表示,由于物价下滑比较明显,通胀应该已见顶,未来货币政策会逐渐放松。上半年的操作是逢高减仓,10月之后应该是逢低建仓。
“股市里的事很奇怪,当市场上大资金出现一致预期时,市场总会向复杂方向演绎。”一位久经沙场的民间私募说,“你不要看现在大家都在看多、做多,真正跌起来时,谁不是偷偷地挥刀砍股票,谁还管你上市公司出什么利好。现在市场看不到周线级别反弹,日线级别反弹则一向复杂多变。这波参与反弹的几个朋友都是在跌破2318点后进场,但现在已撤离。”
他认为,市场可能会反复盘整到春节前。有三个原因,一是技术上出现明显“顶背离”,成交量跟不上市场反弹节奏,市场需要一段时间调整;二是从11月中旬起,各单位都要回笼资金,因此每年这段时间市场表现都不会太好;三是货币政策放松程度可能低于预期、慢于预期。
当然,从资金面看,市场从来不缺钱,缺的只是信心。所以也有保险机构人士表示,政策微调信号增强了市场做多信心,尽管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但政策松动迹象逐渐明显,市场机会已经大于风险。
《中证报》
去杠杆长期化,证券投资需防范“历史经验主义”陷阱——孙建冬
【 转帖:益道投资   2011-11-12 19:22  只看楼主(-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181/4   复制分享 】
收藏 0推荐0 加油券0/0
全球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全球经济将进入“去杠杆化”的长周期。中国“去杠杆化”的过程将持续3--5年,至少到2012年;而欧美经济的“去杠杆化”的过程将更长,估计将持续5年以上。
[淘股吧]
去杠杆长期化将对证券市场的生态环境与投资方式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当前,需要防范“历史经验主义”的投资陷阱。
一 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将去杠杆化
1 美国经济的去杠杆化表现在两个相互影响的方面
首先是依靠过度证券化支撑的居民负债与消费将经历长期向均值回归的过程。
第二,对金融资本的限制与监管已成为当前美国社会的主流。
2 中国经济去杠杆是向内需消费社会转型的必经之路
近十多年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的变化已严重失衡。再不抓紧时机花大力气调整生产要素的分配将会引起全方位的社会问题。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提高中低收入阶层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由于提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最低工资的绝对量级无法与房地产相比,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既是下一阶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最重要的渠道与措施,也是中国由出口投资拉动型经济向内需消费型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第二波去杠杆化。这一波去杠杆化的实质是房地产去杠杆与地方政府去杠杆的正反馈加强。
由于直接触及了房地产与地产政府投资(卖地收入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功能收缩)这两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宏观经济增长与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会下一台阶。
在银行“广积粮、高筑墙”的情势下,地产开发商和股票投资人切不可对地产调控长期化的趋势有侥幸心理,否则,将面临“温水煮青蛙”的结局。
二 去杠杆化将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艰苦过程
现在的经济环境与七十年代初的美国有诸多相似之处。
从1970-1979年,一边有选民与政治家的压力,一边有通胀的压力,美国经济陷入收了放、放了收的反复去杠杆的过程之中。
1 欧美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去杠杆的社会与政治压力仍然很大
2 八十年代以来低通胀的环境一去不复返、长期通胀压力挥之不去是去杠杆过程长期化的内在原因
下一阶段去杠杆是对1982-2008年长期杠杆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回归与再平衡。而八十年代以来通货膨胀压力如此之低、杠杆化能延续如此长的时间,主要受益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大因素。
当前,全球经济看不到大的技术创新与技术革命的领域与前景。而美国民主党政府的政治基础与施政措施,也决定了在消除管制、提高效率方面难有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给全世界提供了价廉物美的中低端商品。但富士康事件与2010年高考人数下降两大标志性事件表明,中国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中国中低端劳动力长期看有螺旋上升的趋势。
三 去杠杆化的风险与机会
全球宏观经济:
1         未来几年经济增速下降,相对于过去二十年,股票投资的回报率将明显下降
2  未来3-6个月,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会发展成为银行信用危机,全球流动性还有收缩的压力,香港市场会受影响,从而传递到A股市场。
3       从未来5年看,除农产品外,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从高位区间回到中位区间震荡。避险需求过后,黄金可能会经历几年慢熊的过程。
4       由于欧盟国家执行“紧财政、松货币”的宏观经济政策,欧元危机之后,部分欧洲国家的债券会有较大的机会。
全球投资机会
1 放空在长期“去杠杆化”过程中最受损的证券品种:
2         放空最受益于中国重工业化的品种
3         买进与中国中低端劳动力挂钩的证券品种
中国的宏观经济
1         从大趋势看,宏观调控政策不会有实质性的放松,地产调控长期化。2011—2012年,中国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2         资金的压力导致地方政府投资明显下一台阶。
3         中低端劳动力的成本将持续上升。3-12个月的短期看,通胀预期与压力会迅速回落;更长期看,核心通胀的压力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四 以供求关系分析为基础,防范“历史经验主义”的投资陷井
历史经验主义认为历史会重复,经验主义的核心在于把历史上的相关性或某一阶段有条件的因果关系简单外推到未来。就当前的证券市场而言,历史经验主义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
前几年宏观数据下来政府就会放松,因此这次宏观数据下来就是买周期股做反弹的机会;
房地产调控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房价调下来就是逆向投资买房子或买房地产股的机会;
以08年大盘低点时的市盈率推算,大盘下跌空间不大;
药价越调越高,这一次也不例外;
04年下半年大盘没机会,在中小股票抱团取暖的策略创造了超额收益,当前市场也可类推。
不因势而变的历史经验主义会导致投资陷井。以上述观点为例,如果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高增长阶段结束,银行等周期性股票的盈利增长与估值就有可能在较长阶段下一台阶;地产调控关系到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医保覆盖面扩大后,政府将成为买单的主体,政府调控地产与整顿医疗产业链的决心今非昔比;1997-1998年、2000-2001年外需只是短时间下降,中国政府可以靠积极财政政策平滑增长,如果全球经济进入到去杠杆化的长周期,宏观刺激政策就缺乏卷土重来的空间与时间;08年大盘低点时的上市公司业绩已经经过国内与欧美两波“去库存”的打击,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还处在周期的前期;04年下半年处在流动性收紧的后期,而从两三年的期限看,现在还处在流动性收紧的前期。
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以对宏观经济的分析、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来研判大势。“因为政府将要在……之时放松宏观调控政策,所以股市也将在……之时重拾升势”的论调正是这种思路的反映。实际上,供求关系分析始终是研判证券市场价格走势的本源。未来两三年,流动性下一台阶将压制股票的需求,而无论大股票还是中小股票的供给下一阶段都看不到减缓的可能。如果供求关系消长的大局没看到实质性、基本性的变化,那A股市场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都将面临“温水煮青蛙”的局面。具体而言,下一阶段国内证券市场有几点需要关注:
1 产业资本(尤其是大小非)取代金融资本(尤其是共同基金)成为股票价格与估值的决定力量。从3年左右的周期看,A股市场的PE估值将经历一个逐步下行的过程。
2考虑到越来越大的存量与增量的供給压力,小股票将有相当大的下行空间。当经济随去杠杆下行之后,相当部分的小股票将面临“戴维斯双杀”的局面。按照当前二级市场股价倒推入股价格的PE基金将面临相当的损失,一二级市场将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归于平衡。
3债券市场在短期资金面压力释放后,会有一波不大的机会。长债在前,中短债在后,整个债券的利率曲线会有一个下移与重新陡峭化的过程。
4         考虑到资金面继续收紧的系统性风险,没有绝对收益的股票最终也没有相对收益。在去杠杆化的前期“抱团”从整体上看将面临损失:“抱团取暖”的股票估值将随流动性的下行而下降,而“抱团裸泳”的股票将面临“戴维斯双杀”级别的损失。
5         地方政府下一阶段被迫转让地方国企的股权带来的投资机会。
五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
去年四季度,我曾提出2010年的投资策略是“2012”,即只有能看到2012年发展前景的领域才是策略的主方向。具体看,这包括两大方向:
1 中低收入阶层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将逐渐上升,受益于此的中低端消费品与服务业将成为未来几年股市最大的赢家。
2 创新与开放
包括制度创新(尤其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行业结构的创新(尤其是行业竞争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商业盈利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创新。
开放,主要指垄断性行业与服务型行业对社会资本开放带来的相关方面的投资机会。
六 证券投资面临转型
回顾美国七十年代“失去的十年”,有两大类投资人远远战胜了市场,相信这对于下一阶段中国的证券市场投资也具有相当的启发性
1 首先是能多空双向运作、运用多种金融工具、能在多个金融市场投资的对冲基金。
如做空漂亮50发家的量子基金、做空新型成长股和多元化经营集团公司发家的斯坦哈特基金,投资海外市场发家的邓普顿基金。
2 投资于被短期因素误解、困扰的成长股的投资人
下一阶段的A股市场也许就像一个超级加长版的“豪门盛宴”节目,第二场比赛到来之前的等待可能会超出大家的预期与忍受力。有两句话可与期待精彩的投资人共享:保护好你的资金,不要在无谓的战斗中耗尽子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从单向投资转向立体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