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gh darby barzzers:少数民族美味并非稀少 在于风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7:35:51
如今很多民族美食已渐渐融合,比如北京人常吃的涮羊肉,其实最早来自北方游牧部落行军打仗时的简单食物,几百年后,发展成为“涮肉文化”,北京的传统小吃,也多发迹于满族和回族,但这些小吃早已融入北京人的生活,甚至成为北京文化的一部分。

    北京现有很多少数民族特色餐厅,除特色美食外,还有热闹的氛围,很多在当地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得到的美味,在餐厅里却能天天上演,这对北京吃客来说不失为一件乐事。

    而如今很多民族美味渐渐成为冬季餐饮的主流,比如苗族酸汤鱼、蒙古族烤羊背,有些小众滋味,却更加惹口,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很多风物人情。台湾的高山族,冬天总是要吃一些长年菜,象征着长命百岁;壮族则少不了粽粑;景颇族总是选择在冬天自酿酒水;而土家族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坨坨菜和合菜。

    事实上,少数民族的美味,并非在于稀少,而是在于风情。在一片茉莉园里停驻久了,偶然来到一片百草园,树上长满各式蔬果,这便是风情万种。那些食物中,除常见的主料和配料外,总会有一些奇特的原料,像酸汤鱼中的木姜子、藏餐中的藏红花、蒙古餐厅里有牛奶味道的蒙古酒……处处见风情。中国式传统的美食更多的是文化之中见雅致,见精巧,见风韵;而在这些少数民族的美食中,则是在美食中见欢腾、见山野、见孤绝。以书法打比方,中原美食是散淡的董其昌,少数民族的美食必定是郑燮,是六分半体,是乱石铺街,却也恰到好处。

    北京的冬天,冷得清澈,可是在餐桌上,却热闹喧腾。在冷天气里,吃一顿温暖的饭,也是幸福的注脚。少数民族餐厅里,多会有一些热闹的表演,或歌舞,或民族绝活,就算没有这些附加的欢快,当走进一家民族餐厅,领位员穿着盛装,叮叮当当走在身前,回头说些温软的话语,此间乐,也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然,齿间乐,更只有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