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的复仇简宁评论:秘人本身之二(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58:36
--丛林法则



  什么叫做丛林法则?就是强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愿望,依据自己的愿望和习惯,用强力推行自己制定自己满意的规则,强迫弱者遵循这种规则,从而达到满足自己欲望、愿望的目的的法则。

  丛林法则分为原始丛林法则和现代丛林法则;原始丛林法则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纯粹野蛮的法则,一种是比较文明的法则。为什么存在两种法则呢?因为推行自己的法则的强者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品质善的强者,一类是基本品质恶的强者;现代丛林法则是多规则并存,好的规则与坏的规则并存,明规则与潜规则并存,各种规则中起好作用的因素与起坏作用的因素并存,只是推行现代丛林法则的统治者与推行原始丛林法则的统治者相比,手段要高明许多,并且更善于欺骗和愚弄公众了。

  丛林法则与文明法则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当人们生活在比较文明的丛林法则的环境中的时候,他们不容易搞清楚这种区别,这是很危险的;其危险性在于,人们在“享受”这种“比较文明的丛林法则”的时候,往往会放弃追求真正的文明法则!实际上,即便是“比较文明的丛林法则”,同样具有丛林法则的特性,那么丛林法则与文明法则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文明法则之下所制定的规则是公平的、稳定的,它的基础是公众的意志、公众认可的道德成果的利用、共同制定的法律对规则的保护;丛林法则之下的规则是不公平多于公平、不稳定多于稳定的规则,它的基础是统治者少数人不稳定的意志、统治者少数人的道德水平和管理能力、统治者少数人变化无常的强力对规则的维护。“文化大革命”的酸甜苦辣不是很好的见证吗?

  一、丛林法则的产生

  任何生命,都有欲望;所有的欲望中舒适欲是最诱人的。人们都愿意并希望自己生存生活得舒适些。舒适欲,使人产生追求舒适的欲望和避免不舒适的欲望。丛林法则也是强者不顾弱者的欲望需求,要长久地拥有享受舒适的感觉的法则。

  (一)欲望:其一,基本生存欲望。比如求生、求食、求穿、求居等等;其二,感官和感官的经验产生的欲望。比如视色欲、听音欲、嗅味欲、触摸欲、性欲等等;其三,追求享受舒适欲的能力、权力与地位产生的欲望。如权力欲、控制欲、征服欲、求知欲、能力欲、占有欲以及被尊重和认可的欲望等等。而权力欲、控制欲、征服欲,是直接导致丛林法则产生的一个条件。

  (二)对欲望的态度

  一般来讲,人都愿意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但是,自然并不总是无限地无条件地满足人的需要,当自然所提供的资源不能充分地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会因为资源的相对匮乏发生矛盾,这时候,人的需要必须进行合理地调节即分配调节,人的欲望必须有所克制。我们说,不同的人,对克制欲望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人愿意克制,愿意公平地分享现有的财富;有的人不愿意克制,愿意充分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关心别人的需要和权利。后者的态度是导致丛林法则产生的第二个条件。

  (三)个体的强弱区别

  我们知道,自然并没有赋予每个人同样的能力,所以,每个个体是存在强弱的区别的,没有个体强弱的区别就难有丛林法则,个体强弱的区别是导致丛林法则的第三个条件。

  (四)消费的弹性:生存消费的弹性、低层次生活及消费的弹性、一般层次生活及消费的弹性、奢侈生活及消费的弹性,这一切弹性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提供了一定的存在空间;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弹性的话,谁少吃一口要死,那么弱者就不会有忍让的余地,尽管他弱,他同样会与争夺利益的强者拚命,如果都跟强者拚命,那么强者也就未必敢于或者能够建立丛林法则;而事实上一切消费都是有弹性的,弱者少吃一口还能活,而与强者的战争又没有胜的把握,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为了避免与强者的战争,弱者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忍耐的,而忍耐是由消费的弹性决定的,这就又给丛林法则的产生创造了又一个条件。

  二、丛林法则的发展

  (一)强者的发展与变化

  目前,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文明法则,即便是被人倍加称颂的美国,其经济制度中仍明显地留有丛林法则的影子。有不少人可能认为他们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地公平公正,你们如果真正地认识了我的全民幸福主义的理论,就会发现:他们的经济制度是有问题的,他们的经济制度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同时也必然会导致失业的问题;而这一切,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与他们的制度相比存在更多问题的地方,丛林法则则更是大行其道,只是现代的丛林法则,与原始的丛林法则相比,已经由血腥地赤裸裸地侵犯与掠夺,变得貌似温柔了,我们知道,操控丛林法则的强者是不会轻易地放弃这个法则的,因为这个法则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欲望,给他们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这个法则,同时一方面愚弄和欺骗人民,一方面残酷地打击觉醒的反抗者,这是丛林法则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弱者的愚昧与怯懦

  一方面,弱者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样被剥削被压迫的,甚至有不少的弱者认为自己苦难的根源是自己没有本事,根本就不知道丛林法则从来就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法则!什么叫有本事?你真的认为那些被录用的就比没被录用的有本事?你真的认为那些被提拔的就比没被提拔的有本事?你真的认为那些得到工程承包权的就比没有得到的有本事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当人家把你卖了的时候,你就傻哈哈地替人家数钱吧!另一方面,弱者的反抗通常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于是,他们便敢怒不敢言了。

  (三)善者的寂寞

  善者,清楚地看到了人类的善行与恶行的种种,但是,绝大多数的善者,他们并不参与人类对于利益的纷争,用一般人的话说他们就是:“极大限度地压缩自己的消费”。他们试图用自己的行动启发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他们的行列,直到恶者最后消失。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理论和行为并不能被所有的人接受,更难以被恶者接受,依我看,他们是不完美的善者。真正的善者,同时应该是勇者,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善行是必须的,同时应该认识到揭露恶行和抑制恶行也是重要的,这样才能使人分清善恶,惩恶扬善;恶者以及其恶行,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人们通常对单纯行善的善者并不理解,恶者对其更是不屑,而单纯行善的善者,根本就发挥不了抑制恶行启发善行的应有作用。

  (四)勇者的孤单

  并不是没有勇者,勇者奋起反抗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他们各自为战的反抗不能够触动丛林法则的根本。

  三、丛林法则的覆灭

  (一)新的强者的出现与挑战

  国际上不是有一个什么系数吗?我们不管它,我们只是应该明白的就是:当剥削和压迫达到一定的程度,当弱者普遍地具有了反抗的愿望,当弱者与勇者、智者结成了联盟,那么新的强者就出现了;新的强者不一定是善者,完全可能用新的丛林法则代替旧的丛林法则,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战胜老的强者,因为老的强者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力量,他们的力量不过是弱者借给他们的,比如粮食是弱者提供的,兵源是弱者提供的等等,当弱者逐渐地不再提供这一切的时候,老的强者便会不断地变弱;同时,新的强者在一开始,往往是代表着弱者的利益的,那么弱者把力量不断地聚集起来并不断地为联盟加力,那么联盟的力量即新的强者的力量便会不断地增长;当新旧力量的对比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时,新的强者就很可能战胜老的强者。

  (二)强者与强者的较量 

  由于人们欲望的普遍存在,人人都希望自己过得舒适一些,谁都不愿意遭受剥削和压迫;恨是人类的一种情,一般地讲,当人们的利益遭受侵犯以后,都会产生恨的情绪;丛林法则的存在必然导致强者对弱者剥削和压迫的存在,那么弱者对强者就必然地产生仇恨,新的强者不仅积聚了力量,而且积聚了仇恨,那么,在没有任何力量约束的情况下,新旧强者的血腥较量便不可避免,而新的强者在夺得权力以后,往往又重复老的强者的勾当,就再被更新的强者代替,五千年来,我们的神州大地上不是一直做着这样的新旧更替吗?我们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三)当新的强者同时成为善者

  新的强者的组成人员并不是绝对地出自老的强者对立的阵营中,也可能就在老的强者中存在善者,而这些善者恰恰成为新的强者的首领,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不管新的强者的力量是怎样重组的,他们一旦成为强者的同时又成为了善者,那么文明的规则则成了他们行动的指南,他们必然地以文明的、理性的、规范的方式解决一切矛盾与问题,很有可能悄无声息地用文明的法则代替丛林法则。

  但是,另外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就是反动的阶级对新生的文明的力量进行残酷地迫害与镇压,那么,对付它的手段便是文明、规范的审判和对审判坚决地执行。

  

  文明的法则战胜丛林法则已经形成了一种必然,一切正义的力量应该坚决地团结在一起,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每一个人,只要团结,只要斗争,就都可以成为令反动的阶级胆寒的力量!



                    2009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