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和乐福身高对比: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板块(考题)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17:26

专题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1节  小说阅读

板块精练

板块一 中国小说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羊 殇

刘国星

秀秀和花花上吊身亡,主人拍手跺脚深责是自己粗心大意造成的意外。而大青羊心底却掠过一丝无奈的苦笑,其实秀秀和花花早就有了死的念头。

前几日,秀秀和花花先后做了母亲,做母亲本是欢天喜地的事。而它们的宝宝却象是出了毛病——身子没筋没骨,站不起来,吃不上奶。秀秀急得伸长舌头,舔着宝宝早已干爽的羊毛,目光里满是鼓励。宝宝挣几挣,却还是在那尿窝里兜圈圈。秀秀急得跪下身,侧躺着,抬起后腿,将自己的乳房递上前。宝宝吮了两口,又蔫蔫地垂下头。大青羊看看秀秀筋骨裸露的脊背,心底又漫过一丝沉沉的痛。花花的宝宝象是好一点,挣一挣,四腿一挺,站了起来,可是刚走几步,便似断线的风筝,重重地栽倒在地,抢得满嘴都是羊粪和沙子。“咩咩”,花花心疼地扑上前,也跪下身,将自己干瘪的紧贴肌肤的乳房递上去,宝宝吮几口,便“咩咩”地叫起来,象受了骗。花花愧疚地垂下头。不久,宝宝们便先后死去……秀秀和花花疯了似的,“咩咩咩”不住声地唤,撕肝裂肺,还竖起前蹄,撞围栏,犄角根渗出鲜血,点点红,极刺目。

大青羊看得惊心动魄,便预感到有事发生,便好想以前的日子。

那时的草原天蓝地绿,草场大,谁也甭想吃到边。羊们个个膘肥体壮,走进草场便淹没身躯。主人常常对着大地深情地吟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而如今大青羊的兄弟姐妹还有姑亲姨表亲数不胜数,似星星。走在草场,肩碰肩,膀对膀,拥拥挤挤总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草场吃出地皮,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白,象谢顶的姑娘。风一起,天地间灌满沙粒子,眯眼跑一天,也难吃上几口香嫩的草儿。

主人便叹,便把羊们长年圈起来。主人知晓羊们吃净草,用绳一束,棚顶一吊,供羊们你一口我一口地品尝。大青羊勉强嚼两口,便懒得再张嘴,无精打采地趴在地上。草已完全蒸掉水汽,一嚼,干涩涩的没滋没味;一咽,草茎卡得嗓子生痛。倏然,大青羊瞪大眼,“咩咩”地尖叫,羊们也随之惊叫不已——秀秀和花花双双把脖子伸入绳套,四蹄一蹬,身子便面条样地滑了下去……

大青羊的心底涌起阵阵哀伤,生和死的距离原来很近、很近。

那日,天空飘几朵云,有风,很凉,主人破例打开羊栏,大青羊率领群羊奔向草场。已是初春,触目皆绿,大青羊大踏步走着,却走不快——一个冬天,蹄子似穿上了高跟鞋,一走路,恰似踏上弹簧或海绵。但它的身躯中还是迸发出一股青春的、生命的活力。终于奔上前,那绿,却是刚露顶便枯萎的小草,紧贴地皮,根本吃不到嘴。大青羊啃几口,竟弄了满嘴沙子,它“呸呸”吐着,又奔向远方那充满诱惑的绿……整整一上午,羊们也没吃上香嫩嫩的青草,却奔跑得益发筋疲力尽、饥肠辘辘。

“快走!快走!”主人挥舞羊鞭,声嘶力竭地吼。大青羊猛然抬头,不知啥时,乌云已遮住太阳,直压下来。大青羊明白,主人是想让它们登上旁侧的山顶,于是率先跑去。山陡,羊们不便攀跃,主人挥舞羊鞭,不断催促。大青羊气喘吁吁地跑在前面,不时,就跌下前蹄。雨来得极快,一个霹雳,蚕豆大的雨点,便噼哩啪啦地砸下来,砸得浮土腾起了轻烟。瞬间,雨点变成雨线,雨线变成雨帘,天河似决了口,天地成了水世界。大青羊它们终于攀上山腰,拢在一处瑟瑟地抖,仿佛是一堆枯叶,随时会被这暴雨吞噬。主人泥塑样,看天、看地、看这风雨里哆嗦的羊群……雨越下越大。水挟泥,泥裹水,从山顶哗啦哗啦冲下去,好似给山剥了一层皮。霎时,浑浊发黑的水便涨满谷底,山洪象一头发疯的野牛,咆哮着、撕扯着,从两山的罅隙间涌出山外。“咩咩”,大青羊惊喜地唤——脚下的草,因那泥土的离去,蓦然变高了。羊们似乎也发现了“新大陆”,低垂头,小心翼翼地啃,一下一下,竟连根拔起。“咩咩”,大青羊又率先往坡顶那片绿逼近,羊群亦慢慢蠕动。倏然,大青羊失了前蹄,皮球似地滚下来,眨眼便成了泥羊。大青羊挣了挣,却丝毫未起作用,几个跟头,便被抛进汹涌的山洪……

“咩咩”,群羊叫,似悲嚎。

1.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二段描述秀秀和花花做了母亲后的宝宝没筋没骨的不幸遭遇,为下文写草原生

态环境恶化做铺垫。

B.第四段通过大青羊的回忆,描写大草原先前的盛况,与现在草原的境况形成对比,

突出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C.如今草原羊们太多,长年被圈养,只能吃到干涩无味的草,这是秀秀和花花上吊

身亡的真正原因。

D.原文描写大青羊被放出栏时感觉“蹄子似穿上了高跟鞋”,形象展现了在圈养环

境下羊们不健康的体质。

E.原文描写羊群遭遇山洪,不知躲避,只知埋首吃草,由此讽刺了羊群的愚昧无知,

突显了它们可悲的生活命运。

【解析】C项“真正原因”的说法不当,应该是“原因之一”; E项“讽刺了羊群的

愚昧无知”不当,原文的主旨是警醒人们注重生态平衡。

【参考答案】CE

2.大青羊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联结全文的线索,文中有很多提领全文的句子或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通过大青羊的亲眼所见或亲身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3.文中的悲剧给我们以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①重视沙漠的绿化,保证牲畜健康地成长;②关注生态平衡,合理控制牲畜的数量;③要有广阔而自由的生活空间,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④不要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要三思而后行。(从中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盲人看

毕淑敏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叫人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

后来,他摆了一个小摊子,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

我说,是50元。

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

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您放心。

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到过假钱。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

我知道自己错了。

不知他在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从乡下找了一个盲目的姑娘,成了亲。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径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

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夫有些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

盲夫很肯定地说,我看过。常来看的。

听一个盲人连连响亮地说出“看”这个词,叫人顿生悲凉,也觉得一些滑稽。

盲妻反唇相讥道,介绍人不是说你胎里瞎吗?啥时看到这里好景色呢?

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凛地一惊。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渐渐长大,上了小学,盲人便天天接送。

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慢慢胆子壮大,绿灯一亮,就跳着要越过去。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动……

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他拉着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地前行,脚步抬得高高,轻捷如飞。

孩子越来越大了。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                                  (原文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第一段把挤在学校铁门前等候孩童放学的家长比作“风暴前的蚁穴”,渲染

了等候的家长之多之挤,从而突出了盲人与众不同的淡定。

B.盲人曾经蹲在路边拉二胡谋生,尽管他的技艺不好,琴也恶劣,但“我”依然常

常忍着嘶哑的音乐声,往他面前的罐头盒里放钱。

C.“我”在公园偶遇盲人夫妻散步,听到盲人向妻子炫耀自己对公园美景的认识,

“我”感到很悲凉,对他们自欺欺人的生活态度深表同情。

D.小说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盲人接送儿子的场景,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有致,

并烘托出盲人父子间浓厚的亲情。

E.小说刻画了一位力求上进、乐观自信的盲人形象,细腻地描绘出盲人对生活、对

家人的热爱,他对身边事物的心灵领悟感动了“我”,也令“我”获益良多。

【解析】B项“常常”说法不当,第三段写的是“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 C项“对

他们自欺欺人的生活态度深表同情”的评价不当,“我”听了盲人“用心看”的说

法,深有领悟,当然不可能认为他们“自欺欺人”了。

【参考答案】BC

2.作者说“我知道自己错了”,“错”在哪儿呢?

【参考答案】“我”以为盲人担心假币而叫住自己,误解了盲人的好意,更违背了盲人诚信经商、自力更生的原则。

3.小说的题目是“盲人看”,作者认为盲人能看到什么呢?请结合作品探究。

【参考答案】盲人夫妻在公园散步,虽然他们眼睛看不见,但他们可以用手触摸树木,从而感觉到树木芽子的柔嫩。他们虽然看不见,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这个世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联儿

叶圣陶

出城回家常坐鸡公车①。十来个推车的差不多全熟识了,只要望见靠坐在车座上的影儿,或是那些抽叶子烟的烟杆儿,就辨得清谁是谁。其中有个老俞,最善于招揽主顾,见你远远儿走过去,就站起来打招呼,转过身,拍拍草垫,把车柄儿提在手里。这就教旁的车夫不好意思跟他竞争,主顾自然坐了他的。老俞推车,一路跟你谈话。他原籍眉州,苏东坡的家乡,五世祖放过道台,只因家道不好,到他手里流落到成都。他在队伍上当过差,到过雅州跟打箭炉。他做过庄稼,利息薄,不够一家子吃的,把田退了,跟小儿子各推一挂鸡公车为生。大儿子在前方打国仗,由二等兵升到了排长,隔个把月二十来天就来封信,封封都是航空挂。他记不清那些时时改变的地名,往往说:“他又调动了,调到什么地方——他信封上写得清清楚楚,下一回告诉你老师吧。”

约莫有三四回出城没遇见老俞。听旁的车夫说,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三天就死了,老俞哭得好伤心,哭一阵子跟他老婆拼一阵子命。哭了大半天才想起收拾他儿子,把两口猪卖了买棺材。那两口猪本来打算腊月间卖,有了这本钱,他就可以做些小买卖,不再推鸡公车,如今可不成了。

一天,我又坐老俞的车。看他那模样儿,上下眼皮红红的,似乎喝过几两白干酒,颧骨以下的面颊全陷了进去,左边陷进更深,嘴就见得歪了。他改变了往常的习惯,只顾推车,不开口说话,呼呼的喘息越来越粗,我的胸口也仿佛感到压迫。

“老师,我在这儿想,通常说因果报应,到底有没有的?”他终于开口了。

我知道他说这个话的所以然,回答他说有或者没有,一样地嫌啰嗦,就含糊其辞应接道,“有人说有的,我也不大清楚。”

“有的吗?我自己摸摸心,考问自己,没占过人家的便宜,没糟蹋过老天爷生下来的东西,连小鸡儿也没踩死过一只,为什么处罚我这样地凶?老师,你看见的,长得结实干得活儿的一个孩儿,一下子没有了!莫非我干了什么恶事,自己不知道?我不知道,可以显个神通告诉我,不能马上处罚我!”

这跟《伯夷列传》里的“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是同类的调子,我想,我不敢多问,随口地说,“你把他埋了?”

“埋了,就在邻居张家的地里。两口猪,卖了四千元,一千元的地价,三千元的棺材——只是几块薄板,像个火柴盒儿。”

“两口猪才卖得四千元?”

“腊月间卖当然不止,五千六千也卖得。如今是你去央求人家,人家买你的是帮你的忙,还论什么高啊低的。唉,说不得了,孩子死了,猪也卖了,先前想的只是个梦,往后还推我的车子——独个儿推车子,推到老,推到死!”

我想起他跟我同年,甲午生,平头五十,莫说推到死,就是再推上五年六年,未免太困苦了。于是转换话头,问他的大儿子最近有没有信来。

“有,有,前五天接了他的信。我回复他,告诉他弟弟死了,只怕送不到他手里,我寄了航空双挂号。我说如今只剩你一个了,你在外头要格外保重。打国仗的事情要紧,不能叫你回来,将来把东洋鬼子赶了出去,你赶紧回来吧。”

“你明白。”我着实有些激动。

 “我当然明白,国仗打不胜,谁也没有好日子过,第一要紧是把国仗打胜,旁的都在其次。——他信上说,这回作战,他们一排弟兄,轻机关枪夺了三挺,东洋鬼子活捉了五个,只两个弟兄受了伤,都在腿上,没关系。老师,我那儿子有这么一手,也亏他的。”

他又琐琐碎碎的告诉我他儿子信上其他的话,吃些什么,宿在那儿,那边的米价多少,老百姓怎么样,上个月抽空儿自己缝了一件小汗褂,鬼子的皮鞋穿上脚不如草鞋轻便,等等。我猜他把那封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他似乎暂时忘了他的小儿子。

新年将近,老俞要我替他拟一副春联儿,由他自己来写,贴在门上。他说好几年没贴春联儿了,这会子非要贴一副,洗刷洗刷晦气。我就替他拟了一副:

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约略给他解释一下,他自去写了。

有一回我又坐他的车,他提起步子就说,“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好,确实好,切,切得很,就是我要说的话。有个儿子在前方打国仗,总算对得起国家。推鸡公车,气力换饭吃,比哪一行正经行业都不差。老师,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我回转身子点点头。

“你老师真是摸到了人家心窝里,哈哈!”

(原载1944年7月《中央日报·星期增刊》第23期)

【注】 ①鸡公车:当时四川成都地区一种独轮手推车。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文章重点表现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苦难以及他们在苦难生活下的秉性和心理。

B.面对人物悲惨的命运,作者以沉重的笔墨直接表露自己的见解和深切的关怀与同

情。

C.生活的不幸让老俞陷入彷徨无助甚至对生活麻木的状态,让人既哀其不幸,又怒

其不争。

D.这篇散文在人物描写、故事叙述和结构安排上表现出小说化的倾向,可以当作小

说来读。

E.这篇文章语言朴实,基本上以口语做底子,稍有提炼,但不夸饰,十分流畅。

【解析】B项“沉重的笔墨直接表露”有误,作者是在平淡和冷峻中蕴涵深沉的情感;

C项的“怒其不争”不妥。

【参考答案】BC

2.“我”为什么要给老俞拟这样一副对联?

【参考答案】春联实际上是车夫老俞的精神写照,它既能体现老俞身上那种自顾不暇尚能勇于承担国家、社会责任的高尚品德,也表现出老俞不屈于悲惨命运压迫的韧性。“我”为老俞这种可贵的精神所感动,因此写了这副对联送给他。(一是车夫“老俞”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二是“我”对“老俞”的情感态度。)

3.评论家夏志清对叶圣陶作品有这样的评价:“文笔的长处乃在于观察力。”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一评价说明了叶圣陶善于捕捉人物的语言、动作,并用简练的方法加以表现的写作才能。如文章开头描写老俞招揽顾客的手段,作者用了“站起来打招呼,转过身,拍拍草垫,把车柄儿提在手里”等几个动作描写,将老俞那种急于做生意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和同伴竞争的心理揭示出来。再如对老俞收到大儿子来信后对我絮叨的描写,很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老俞对儿子的想念,为儿子感到光彩。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儿子独立一回

凌鼎年

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财经大学录取。

史工程师比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要高兴得多,满脸的阳光,满脸的春色。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真可谓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他妈却病倒了。

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才回来。

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

   “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自小到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史工程师开导妻子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是去长征大串联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年纪时,不是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你爹妈送你到了海边?没有吧。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

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

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妻子才十分勉强十分不愿意地不再持反对票,但她拖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

简直是出乎意外,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

儿子去大学前一天,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

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史工程师夫妇急了。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

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夫妇不啻接到福音书,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叠发票,共有:

娄城至上海中巴车票一张

上海出租车票一张

大三元酒家餐费发票一张

新华书店购书发票一张

另附纸一份,上注明:

 付搬运费、服务费、冷饮费若干

买饭菜票若干……

乖乖,不连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一千多。

看了儿子的信才知道,儿子这回过了下独立瘾。他去上海时,不坐公共汽车乘中巴,到了上海后,打的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花钱请人搬行李,乃至挂蚊帐铺床他都未自己动手。为了搞好关系,他买了一箱冰淇淋,凡那天在他宿舍的,不管是同学教师,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一概由他请了。第三天,他又请同宿舍的到大三元酒家聚了聚……

史工程师看了信和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般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

史工程师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为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采用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明写史工程师夫妇为儿子事事操心,事事包办的

过程,暗写儿子事事被父母包办缺乏独立能力的成长过程。

B.小说主要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爱子胜过

爱自己、事事为儿子操心、时时为儿子牵肠挂肚的慈母形象。

C.小说通过儿子在大学里为搞好关系花钱请客的事情,含蓄而有力地批判了社会上

的一些不正之风对当代大学生的毒害。

D.小说语言富有特色,有些语言略带微讽而引人深思,如“真可谓儿子读一年级,

她也读一年级”“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等等。

E.小说借史工程师家的故事,既批判了父母溺爱孩子事事包办的错误的教育方式,

同时也对年轻一代起到了一种告诫、警醒的作用。

【解析】B项主要采用的应是语言描写。C项写儿子花钱请客是为了突出他缺乏独立能力,事事需要别人帮忙,需要用钱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BC

2.小说中“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一句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②巧设悬念,引人猜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小说中的儿子上大学后之所以缺乏独立能力,有人认为罪在史工程师夫妇,也有人认为罪在儿子。试结合文本选择一种观点进行探究。

【参考答案】(示例一)罪在父母。小说中的史工程师夫妇教育方式失当,对儿子事事包办,学习上不是让孩子完全自主,而是母亲步步紧跟,陪读陪复习;夫妇俩“学习至上”的思想比较严重,生活上没让儿子锻炼,以至于儿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夫妇俩平时不忍让儿子经风雨吃苦头,使得儿子缺乏应对生活实际困难的意志力。总之,正是父母的教育不当,导致了儿子高分低能的结果。

(示例二)罪在儿子。儿子由于长期以来父母的包办而对父母产生了较严重的依赖心

理,思想上变得软弱,越来越缺乏独立意识,不愿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实,

只要自己有意识要学会自立,即使父母要包办,他也完全可以主动拒绝;儿子由于长

期缺乏亲身实践,生活经验匮乏,对大学独立生活的实际困难估计不足,盲目自大,

最后只能简单地用父母的钱来解决问题,看似独立,实际上仍然是依赖父母。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叫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原文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何爹是远近闻名的剃匠师傅,可他保守传统,不愿趋时,随着村里人打工、移居、

去世,他的生意日益冷清,生计越来越难维持。

B.何爹对新式美发怀着不满和不屑,认为他们过分依赖电剪、吹筒等机器,两个月

就出师开店,手艺不够精纯。何爹认为优秀的剃匠重在用刀。

C.尽管何师傅剃头廉价而古典,但顾客还是越来越少。他成天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

人家,吟诵古人诗篇,偶尔也睡睡觉。

D.小说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身处时代美发大潮风波中的

人物形象——何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的坚持和固执。

E.小说描绘了何爹在时代风潮冲击下日益没落的无奈生活,并对何爹固守传统、不

求上进的思想进行了有力批判。

【解析】C项“他成天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吟诵古人诗篇,偶尔也睡睡觉”的说法不合原文,第六段说“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第七段说“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应该是“成天睡觉,晚上常常去串门”。 E项“对何爹固守传统、不求上进的思想进行了有力批判”分析不当,

最后一段综述何爹为三明爹剃头的状况时,用了“人生最后的极乐”的词语来描述,

由此可见作者对传统的剃匠及其手艺还是怀有无限敬意的,全文的情感应是“同情惋

惜”。

【参考答案】CE

2.原文说何爹“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这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何爹宁愿顾客越来越少,生意日见冷清,也不肯趋时,做焗油染发等流行发艺。

3.作者在文末描述了何爹为三明爹剃发的经过,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探究。

【参考答案】何爹发觉三明爹有一段时间没来剃头,便翻山越岭去看望他,又为久病在床的三明爹含泪回家取行头剃发,剃匠与顾客之间已不仅是单纯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他们拥有超越了物质利益的浓烈情感。这种浓厚温馨的人情味是现代发艺永远也不可能具有的。

(可以从以下角度切入展开论述:①侧面展现了传统剃匠精纯的手艺;②细腻地描画

出传统剃匠与顾客之间浓厚温馨的人情味;③抒发了作者对日益没落的传统发艺的惋

惜之情。立足原文,任选一方面或几方面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爱流汐涨

许地山

月儿的步履已踏过嵇家的东墙了。孩子在院里已等了许久,一看见上半弧的光刚射过墙头,便忙忙跑到屋里叫道:“爹爹,月儿上来了,出来给我燃香罢。”

屋里坐着一个中年的男子,他的心负了无量的愁闷。外面的月亮虽然还像去年那么圆满,那么光明,可是他对于月亮的情绪就大不如去年了。当孩子进来叫他的时候,他就起来,勉强回答说:“宝璜,今晚上不必拜月,我们到院里对着月光吃些果品,回头再出去看看别人的热闹。”

孩子一听见要出去看热闹,更喜得了不得。他说:“为什么今晚上不拈香呢?记得从前是妈妈点给我的。”

父亲没有回答他。但孩子的话很多,问得父亲越发伤心了。他对着孩子不甚说话。只有向月不歇地叹息。

“爸爸今晚上不舒服么?为何气喘得那么厉害?”

父亲说:“是,我今晚上病了。你不是要出去看热闹么?可以教素云姐带你去,我不能去了。”

素云是一个年长的丫头。主人的心思、性情,她本十分明白,所以家里无论大小事几乎是她一人主持。她带宝璜出门,到河边看看船上和岸上各样的灯色,就告诉孩子说:  “你爹爹今晚不舒服了,我们得早一点回去才是。”

孩子说:“爹爹白天还好好地,为何晚上就害起病来?”

“唉,你记不得后天是妈妈的百日吗?”

“什么是妈妈的百日?”

“妈妈死掉,到后天是一百天的工夫。”

孩子实在不能理会那“一百日”的深层意思。素云只得说:“夜深了,咱们回家去

吧。”

素云和孩子回来的时候,父亲已经躺在床上,见他们回来,就说:“你们回来了。”她跑到床前回答说:“二爷,我们回来了,晚上大哥儿可以和我同睡,我招呼他,好不好?”

父亲说:“不必。你还是睡你的罢。你把他安置好,就可以去歇息,这里没有什么事。”

这个七岁的孩子就睡在离父亲不远的一张小床上。外头的鼓乐声和树梢的月影,把孩子纠缠得不能睡觉。在睡眠的时候,父亲本有命令,不许说话,所以孩子只得默听着,不敢发出什么声音。

乐声远了,在近处的杂响中,最刺激孩子的,就是从父亲那里发出来的啜泣声。在孩子的思想里,大人是不会哭的,所以他很诧异地问:“爹爹,你怕黑么?大猫要来咬你么?你哭什么?”他说着就要起来,因为他也怕大猫。

父亲阻止他,说:“爹爹今晚上不舒服,没有别的事,不许起来。”

“咦,爹爹明明哭了!我每哭的时候,爹爹说我的声音像河里水声潲潲地响,现在爹爹的声音也和那个一样。呀,爹爹,别哭了,爹爹一哭,教宝璜怎能睡觉呢?”孩子越说越多,弄得父亲的心绪更乱。他不能用什么话来对付孩子,只说:“璜儿,我不是说过,在睡觉时不许说话么?你再说时,爹爹就不疼你了。好好地睡罢。”

孩子只复说了一句:“爹爹要哭,教人怎样睡得着呢?”以后他就静默了。

这晚上的催眠歌,就是父亲的抽噎声。不久,孩子也因着这声就发出微细的鼾息,屋里只有些杂响伴着父亲发出哀音。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孩子等着父亲燃香拜月,而父亲不愿点香,只答应孩子“对着月光吃些果品”,

主要是想用果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B.父亲叮嘱儿子“……回头再出去看看别人的热闹。”这句话里,“别人”二字含

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孤寂和痛苦。

C.素云觉得孩子太小,肯定无法理解大人的心情,所以故作托辞“你爹爹今晚不舒

服了”,说服孩子早点回家。

D.孩子实在不能理会那“一百日”的深层意思。是说他无法理解死后的第一百天对

亲人来说是重要的纪念日。

E.父亲拒绝素云的好意,把孩子安置在自己房内过夜,是因为内心哀恸难以排遣,

借儿子转移自己对亡妻的哀伤。

【解析】A项是因为从前一直是妻子点香,父亲不忍再睹物伤情;E项父亲如此安排,

是不欲以哀痛示人。“借儿子转移自己对亡妻的哀伤”的说法,与文章的情感基调不

合。

【参考答案】AE

2.文章在杂响与父亲发出的哀音中结束。你怎样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哭?如此结尾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角度一:(示例)妻子死后,父亲在孩子面前始终未曾哭过,只能在亲人入睡后才能发出哀音。因为爱妻百日之祭,正值月满中天,所以忍不住放出悲声。让一直认为“大人是不会哭的”的孩子诧异并且恐惧。角度二:父亲的哭,表现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了内心的孤独痛苦。(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即可)

②父亲的情绪,从面对圆月的“叹息”到就寝时的“啜泣”和“抽噎”,作者所传达

的感情至此达到高潮,叙事到此也戛然而止,结尾的“哀音”,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作者以朴实的语言,精巧的构思,从听觉的角度含蓄地表现出真挚的感情。

3.文中儿子宝璜有什么性格特点?这一形象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参考答案】①因为年幼,宝璜始终没有理解父亲与母亲之间的感情,(先是“喜得了不得”,随后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何叹气,夜里又误以为父亲是因害怕而哭泣。)但他懂得关心父亲,(“爸爸今晚上不舒服么?为何气喘得那么厉害?”)知道顺从长辈(“不敢发出什么声音”),是个单纯而善良的孩子。

②文章的主旨是表现“父亲”对亡妻的深沉朴素的怀念和哀悼。

③角度一:作者始终没有直叙父亲内心的感情,而是通过父子对话的间接描写来表现

的,这样的叙述方式,能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使人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角度二:

单纯的孩子不懂父亲的丧妻之痛,更无法分担父亲的忧愁。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父

亲对妻子的思念更加深了一层,痛苦也更增加了十分。(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即可,但

不要过于简单而无分析。)

                                                         

板块二 外国小说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跑来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我讨厌这一切。”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生活的情况。而且我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杯里的。”

“哦……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子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有一天爱上一个人,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当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人,当真的吗?”“当然。”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他说。女孩子缩了回来。

“不是当跑堂吧?”女子略微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里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子看看表,站了起来,“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我上夜班,”小伙子说,“我得一个钟头之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我必须快走。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上的白色汽车吧?”

“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那辆车来的。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人杂。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假如你尊重你的愿望,你得在我起身后再在这条凳子上坐10分钟。”她去了。

年轻人看着那优雅的身姿,然后站起来,悄悄跟着她。当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扭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年轻人把手插到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座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取材于欧·亨利《汽车等着的时候》)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里一个宁静的角落,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

了特定的背景。

B.男青年乐于助人,关心女子的处境和安全,也不揭露女子的谎言,显得彬彬有礼,

并且善解人意。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家

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动作及细节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

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E.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凸显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解析】B项对男青年形象概括错误;C项对主旨概括错误,并非表达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

【参考答案】BC

2.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女子身穿灰色朴素的衣服,不可能马上去参加宴会、音乐会,暗示并非富人;不了解香槟酒是连瓶冰镇的,暗示不熟悉宴会上的细节;对汽车轮子是否红色有些迟疑,说明不是汽车的主人;当听说男青年是“在一家餐厅工作”时,便“缩了回去”,暗示其羡慕富人、不想和穷人交往的心理。

3.依据文章内容,分析女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探究汽车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女子形象主要特点:①普通劳动者,社会地位不高(餐馆出纳),但年轻漂亮;②装腔作势,故作矜持,自欺欺人(假装爱读书,故意把书掉在地上,以便同男子交谈,谈话中又说自己讨厌金钱等);③虚荣,内心空虚,羡慕富人生活(说汽车在等自己,马上去参加音乐会等)。

汽车的作用:①是财富地位的象征;②推动情节发展;③揭示了人物身份(或揭开故

事谜底);④照应小说题目。(写出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喜 事

俄·契诃夫

午夜十二点。米佳·库尔达罗夫散乱着头发,冲动地跑进父母亲的家。他把家里的每个房间都转了一遍。父亲和母亲都已经上床睡觉,妹妹躺在床上正在看一本小说的最后一页。几个中学生弟弟已进入梦乡。“你从哪儿来?”父母吃惊地问,“你这是怎么了?”

“唉!怎么跟你们说呢!我真没料到!我简直没料到!这……难以置信!”

米佳大笑起来,似乎由于过度的欢喜两条腿已经支持不住了,于是坐到沙发上。“这真不可思议!你们简直想象不到!你们瞧呀!”

妹妹翻身下床,把毯子往身上拉了拉,走到哥哥的身边。中学生的弟弟都醒了。

“你这是怎么了?你脸色不好啊!”

“妈妈,这是高兴!现在我已经闻名全俄罗斯,全俄罗斯!以前,只有你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叫米佳·库尔达罗夫的小职员,而如今,整个俄罗斯谁不知道我!妈妈呀!噢,上帝!”

米佳从沙发上一跃而起,一阵风似地跑遍了几个房间,又坐下来。

“你到底是怎么了?你说清楚点!”   。

“你们这日子像野蛮人过的,不看报,根本不重视宣传媒体,报纸上精彩纷呈,现在不管发生什么事,顷刻之间,家喻户晓,什么事也包不住!我太高兴啦!噢,我的上帝!报纸是登载出类拔萃的人物的,可他们把我给登报啦!”

“你说什么?在哪登的?”

爸爸脸色变得苍白,妈妈对着圣像画十字。中学生跳起来,当然只穿一件短衫,来到自己哥哥的跟前。

 “是这样的啊!他们把我给上报纸了!现在全俄罗斯都知道我的大名,妈妈,你把这张报纸收藏起来作纪念。以后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你们看呀!”

米佳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递给了父亲,并用手指着用蓝色铅笔勾出来的地方。“你们看呀!”

父亲戴上老花镜,“你们看呀!”

妈妈对着圣像画十字。爸爸咳嗽一下,开始看报。

12月29日晚11时,职员米佳·库尔达罗夫……”

“你们看见了。”

 “……职员米佳·库尔达罗夫从小伯龙大街科济欣大厦内的啤酒馆走出,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这是我跟谢苗·彼得洛维奇,写得可够详细的!继续读!往下!你们听啊!”

“……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滑倒在地,正好倒在尤赫诺夫县杜雷京村农民伊万·德罗托夫所赶的雪橇的马脚下,当时雪橇正停在街上。马受惊后跃过库尔达罗夫,将雪橇连雪橇内坐着的莫斯科二等商人斯捷潘·卢科夫一起从库尔达罗夫的身上压过,在大街上狂奔不止。幸好被一守门人拉住。库尔达罗夫昏迷不醒,被送到警察分局,并经医生验伤,伤在后脑,击伤……”

“这是我碰到车辕子上了,往下读!您往下念呀!”“后脑部位系轻伤。事故已记录在案,受伤人员已进行紧急抢救……”,

 “吩咐用冷水敷一下碰伤的后脑勺。现在都念完了吧?怎么样!消息马上传遍俄罗斯!把报纸给我!”

米佳一把将报纸拿过去,整齐折好,放入衣袋。“我马上就要跑到马卡罗夫那里去,给他看看……还要给伊万尼茨基看看,还有纳塔利娅·伊万诺芙娜、阿尼西姆·瓦西里依奇……”“我得马上走!再见!”

1.以下各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选取了小职员库尔达罗夫由于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滑倒在地而引发了一场

车祸的情节,委婉、含蓄地讽刺了库尔达罗夫的虚荣心。

B.作者在小说里没有对主人公直接作评价,而是通过库尔达罗夫父母和弟妹之口对

他的言行进行了批评。

C.小说题目“喜事”,其实就是“丑事”,作者将库尔达罗夫把出车祸上报纸当作

出名后的所作所为描写得淋漓尽致,将其病态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读后颇为可笑,但更觉得可悲。

D.“爸爸脸色变得苍白,妈妈对着圣像画十字。中学生跳起来,当然只穿一件短衫,

来到自己哥哥的跟前。”是因为他们都被库尔达罗夫癫狂的举止吓坏了。

E.这篇小说体现了契诃夫小说的艺术特色:短小精炼,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

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塑造典型人物,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解析】B项,作者只刻画了父母弟妹对库尔达罗夫夸张言行的反应,他们的感受和评价则留给读者想象。D项,他们是对库尔达罗夫说自己上了报纸感到惊讶。

【参考答案】BD

2.小说开头“午夜十二点。米佳·库尔达罗夫散乱着头发,冲动地跑进父母亲的家。”

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结构上:制造悬念,引起下文,并和结尾形成照应;内容上:库尔达罗夫在“午夜十二点”“散乱着头发”冲进父母家,把一家人都惊动了,表现他对自己出车祸伤人不以为丑,反而为了“上报纸”极度兴奋的状态,有力地表现了他可笑的虚荣心。

3.试结合文本从不同角度探究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探究角度:库尔达罗夫的语言、神态、动作、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家人听到“喜事”之后的反应), 小说结构(悬念设置)、语言风格(幽默、讽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裁判所

[英]王尔德

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对那些需要救济的人,你表现得很残酷;对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你表现得凶狠无情;贫穷的人向你求助,你不听他们诉说,你不理睬那些受苦的人的哀叫;你将遗产据为己有,把狐狸放进邻人的葡萄园;你夺去小孩们的面包,拿给狗吃;我的那些麻风病人居住在沼泽地里,过着和睦的生活,赞美着我,你却把他们赶到大路上;我用土造出你来,可是你却使土地上流着无辜者的血。”上帝打开了人的生命簿。

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我显示出来的‘恶’,你追求它;我隐藏着的‘善’,你却毫不注意,你房的墙壁上绘满了图画,你听见笛声,就从你放荡床上起来。你筑了七个祭坛来奉祀我所受的罪孽,你吃了不应当吃的东西,你衣服上绣着三个耻辱的记号,你崇拜的不是能够久存的金或银的偶像,却是会死去的肉身;你把香膏涂在他们的头发上,又放了白榴在他们的手中;你用番红花擦他们的脚,又在他们面前铺上地毯;你用银粉染他们的眼皮,用草药擦他们的身体,你在他们面前鞠躬到地,你把我偶像的宝座放在不知何处。你让太阳看见你的丑行,让月亮看见你的疯狂。”

人回答说:“我的确做过这些事情。”

上帝又打开了人的生命簿。

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你以恶报善,用侵害报答仁慈;你弄伤抚养你的双手,你轻视给你奶吃的乳房,让向你讨水喝的人忍渴而去;亡命的人晚上把你藏在他们的帐幕里,你没等到天亮就告发了他们;你的仇敌没有害你的性命,你却暗算了他;你的朋友跟你在一块儿走路,你为了得到钱就出卖了他;对那些给你带来‘爱’的人,你却以恨报答。”

人回答说:“我的确做过这些事情。”

上帝合上了人的生命簿,说:“我一定要把你送到地狱里去。”

人叫起来:“你不能。”

上帝对人说:“为什么我不能送你到地狱,你有什么理由?”

“因为我一直住在地狱里面。”人回答道。

裁判所中寂静无声。

过了一会儿,上帝对人说:“既然我不可以把你送进地狱,那么我一定要送你到天堂,我的确得送你到天堂里去。”

人又叫起来:“你不能”。

上帝对人说:“为什么我不能送你进天堂,又有什么理由?”

“因为不论在什么地方,我绝对想象不出天堂来。”

裁判所里寂静无声了。

1.下面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里“人”是一个十恶不赦、毫无人性的歹毒者,他只能生存在人性罪恶

深渊的“地狱”里,世世代代受到正义和善良的谴责与诅咒。

B.小说开篇就历数“人”的罪状,残酷、凶狠、贪婪而无情,由于他的存在,使人

类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和睦与安宁,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中。

C.“人”将那些居住在沼泽地里的、过着和睦的生活的、赞美着上帝的麻风病人赶

至大路上,是说“人”对穷困潦倒的病人也毫无怜悯之心,而更加丧心病狂地迫

害他们。

D.上帝两次打开“人”的生命簿:前次证实他的以恶报善;后次验明他的逐恶弃善。

这些事实都说明他的罪孽深重、恶贯满盈。

E.“人”是一个典型人物,他身上集中了邪恶、罪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代表

性。

【解析】C项错在“麻风病人”的理解并非实指,应指“身心贫困潦倒之极的穷苦人”;

D项应为“前次证实他的逐恶弃善;后次验明他的以恶报善”。

【参考答案】CD

2.按理说人生活在地狱中应特别向往天堂,为什么“人”却拒绝向往天堂呢?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因为他一生都在作恶,与“善”“仁慈”针锋相对,早已失去对“天堂”的向往;因为他一直蓄意以恶报善、以侵害报答仁慈,所以他历来拒绝对“天堂”的思索;因为他对那些带来“爱”的人,从来都是以恨报答,所以他在品行上也不可能有丝毫的人性感悟与追求。

3.小说为什么取名为“裁判所”?面对“人”的无理取闹,“裁判所中”却是“寂静无声”,甚而至于“寂静无声了”,请就这些艺术处理手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小说取名为“裁判所”意在说明天地之间应有一个界定“正义与邪

恶”“善良与丑陋”的场所,应该对“人”这样的魔鬼作出正义的判决。(2)在最后

上帝对“人”的一生罪恶作出命运判决时,面对“人”的寡廉鲜耻、无理取闹,裁决

在“天堂”与“地狱”中的飘忽不定,以及“裁判所中”的“寂静无声”、甚而“裁

判所中寂静无声了”,则在表明所谓的“上帝”“裁判所”是虚弱无力的,甚至可以

说是并不存在的,所以也不可能代表正义和善良去严惩邪恶与丑陋。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玛 莎

[俄]屠格涅夫

许多年以前,我住在彼得堡时,每次雇街头马车,总要和马车夫聊聊天。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他们都是近郊的贫苦的农人,赶着拉着上过赭色油漆的小雪橇的羸弱的瘦马,来到京城,希望挣些糊口的费用,凑些钱还地主们的代役租。

那一天,我就雇了一个这样的马车夫……他是个20岁光景的小伙子,身材高大,体格匀称,仪表堂堂。他有一对蓝色的眼睛,红润的面颊,他那一直戴到眼眉边的带补丁的帽子下边,露出卷成一个个小圈圈的淡黄色头发。而且,他那魁伟的肩膀怎么能穿得上这么一件褴褛的厚呢上衣!

然而,马车夫那漂亮的、没有胡须的脸上,露出悲伤和郁闷的神情。

我和他攀谈起来。从他的话语里,也听得出他的悲伤。

“怎么啦,兄弟?”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愉快?难道有什么不幸吗?”

小伙子没有马上回答我。

“是的,老爷,是的,”他终于说道,“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了。我死了妻子。”“你爱她……爱自己的妻子吗?”

小伙子没有回过头来看我,他只是低下头。

“我爱她,老爷。已经过去7个多月了……但我还不能忘掉。我心里难过死了呢!她年轻,健壮!仅仅一天功夫,她就给霍乱病夺走了。”

   “她待你好吗?”  

   “唉,老爷!”贫苦的农人沉重地叹了口气,“我和她在一块儿生活得多么和睦啊!她死时我不在家,所以,我突然在这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人们已经把她埋掉了——我立刻赶回村里去,赶回家里去。等到我回来,已经是半夜啦。我跨进自己的小木屋,站在屋子中间,就这样小声地说:‘玛莎!玛莎呀!’只有蟪蛄的吱吱叫。我不觉哭起来,坐在小木屋的地板上——还用手掌拍了一下地板!我说:‘你这贪得无厌的东西……你吞噬了她……也把我吞噬掉吧!唉,玛莎!’”

   “玛莎!”他突然压低嗓子又叫了一声。他没有放松手里的缰绳,用手套揩了揩眼泪,抖了抖它,放到一边,耸了耸肩膀,就再也没有说一句话了。

我跳下雪橇时,多给了他剩下的15戈比。他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双手抓着帽子——随后踏着街上空荡荡的雪地,在一月严寒的灰白色的雾里,小步慢慢地挣扎着走去。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在形象刻画上别具一格,玛莎这个主人公始终未正面出场,作者将笔墨全部

用在玛莎的丈夫——马车夫身上,借助丈夫的介绍具体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特点。

B.“贫苦的农人”“羸弱的瘦马”“凑些钱还地主们的代役租”“霍乱病”等,反映了俄国“上一世纪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了作品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

C.马车夫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还地主们的代役租”,一再称“我”为“老爷”,自甘被奴役的处境,表明他尚未觉醒。作家对此虽未做品评,但实质上持否定态度。

D.英俊的马车夫悲伤的神情、沉重的叹息和声声深情的呼唤,反映了他对妻子刻骨

铭心的挚爱,并促使读者在无限的遐想中创造玛莎动人的形象。

E.作品中的“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关心下层农民的疾苦,称颂

他们的情感,表现了作家的先进立场和思想倾向。

【解析】A项,丈夫的介绍并未能“具体形象地”表现玛莎的特点。B项,小说并未表现自然环境,“霍乱病”仍属社会环境。C项,小说主要表现马车夫对亡妻的感情,

并未对马车夫的思想觉悟表示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DE

2.小说着重写出了“夜间的马车夫”因死了妻子而产生的悲伤情绪,哪些方面写出了马车夫的悲伤情绪?

【参考答案】①马车夫脸上露出悲伤和郁闷的神情;②马车夫的话语也表现出悲伤;③马车夫的动作也表现出悲伤痛苦。

3.小说第二段开头写道:“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试以这句话为引发点,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屠格涅夫的创作特点。

【参考答案】“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小说的主要情节正是从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中引出的。从马车夫谈话中说出了马车夫的妻子死于霍乱的悲惨故事,以及作者对马车夫的深深的同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同情下层百姓,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橘 子

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今天和往常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我一动不动地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都解不了闷儿——火车进入隧道的那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火车在倒着开似的,同时,近乎机械地浏览着这一条条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正在隧道里穿行着的火车,以及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噔一声落了下来。姑娘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髻的鬓发。她的形影浮现在煤烟和灯光当中。

但是,这当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橘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1.下列对小说《橘子》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对“我”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坐在横须贺二等车厢里等待开车的描写为

小说前半部分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B.一个进城打工的贫穷小姑娘从车窗口给前来送行的弟弟们扔下几个金色的橘子,

这种人间亲情深深地打动了悲观厌世的“我”。

C.小说中许多处描写是作家精心刻画的一幅画。在这幅画中,充满大量的忧郁、阴

暗、厌恶、凄凉的冷色调。

D.文中小姑娘的红脸蛋,三个弟弟的红脸蛋,五六只黄灿烛的橘子呈现为一红一黄

的暖色调,但这鲜艳的色彩仍未冲去“我”心中的昏暗。

E.“我”是一个对时代有着强烈失望感的人,在厌恶和失望中,丧失了对普通人性

人情的向往,拒绝着人类最普通最常见的感情。

【解析】D项,这鲜艳的色彩冲去了“我”心中的昏暗;E项,“我”仍有对普遍人性

人情的向往,仍在渴望着人类最普遍最常见的感情。

【参考答案】DE

2.小说中两次描写“橘子”的颜色,突出它金色、鲜艳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金色、鲜艳的颜色,给人以明亮、温暖的感受,一扫笼罩着小说的阴霾之气。赋予“橘子”以亲情和爱意的象征意味和情感意义,显示出对生活的坚定信念。给小说中的“我”,也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

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本就你认同的人物进行探究。

【参考答案】(示例一)主人公是“我”。小说的主体内容是通过“我”的反思,揭示两种不同的人生感受,一者无聊倦怠,一者温暖坚定。“我”的感情变化,是小说的主线,串连起小说的情节,也表达了对人世的悲悯,形成了小说的情感内蕴。小说的主要“意象”——橘子的情感意义也是通过“我”的视角赋予的,“我”才是小说中人生的觉悟者。小姑娘只是引发“我”的反思和情感变化的一个外部因素,不能视为小说主要形象。

(示例二)主人公是小姑娘。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小姑娘。小说的主要意象“橘子”,

正是小姑娘姐弟之情的象征。小姑娘抛扔橘子,是小说的中心情节。“我”在小姑娘

抛扔橘子之前之后的情感叙述,只是为了烘托小姑娘不同于“我”的人生态度,目的

是突出小姑娘的形象。她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着精神的光芒。小姑娘才是“我”人

生的启蒙者,“我”只是一个叙述者、观察者,不宜看作小说的主要形象。

(若有考生认为,两个人物形象无主人公和非主人公之分别,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欧洲西海岸的某港口泊着一条渔船,一个衣衫寒碜的人正躺在船里打盹儿。一位穿着入时的旅游者赶忙往相机里装上彩色胶卷,以便拍下这幅田园式的画面:湛蓝的天,碧绿的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黝黑的船,红色的渔夫帽。“咔嚓”再来一张,“咔嚓”好事成三嘛,当然,那就来个第三张。这清脆的、几乎怀着敌意的声音把正在打盹儿的渔夫弄醒了,他慢吞吞地支支腰,慢吞吞地伸手去摸香烟盒;烟还没有摸着,这位热情的游客就已将一包香烟递到了他的面前,虽说没有把烟塞进他嘴里,但却放在了他的手里,随着第四次“咔嚓”声,打火机打着了,真是客气之至,殷勤之极。这一连串过分殷勤客气的举动,真有点儿莫名其妙,使人颇感困窘,不知如何是好。好在这位游客精通该国语言,于是便试着通过谈话来克服这尴尬的场面。

“您今天一定会打到很多鱼的。” 

渔夫摇摇头。

“听说今天天气很好呀。”

渔夫点点头。

“您不出海捕鱼?”

渔夫摇摇头,这时游客心里则感到有点悒郁了。

毫无疑问,对于这位衣衫寒碜的渔夫他是颇为关注的,并为渔夫耽误了这次出海捕鱼的机会感到十分惋惜。

“噢,您觉得不太舒服?”

这时渔夫终于不再打哑语,而开始真正说话了。“我身体特棒,”他说,“我还从来没有感到像现在这么精神过。”他站起来,伸展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他的体格多么像运动员。“我的身体棒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越来越迷惑不解,他再也抑制不住那个像要炸开他心脏的问题了:“那么您为什么不出去打鱼呢?”

回答是不假思索的,简短的。“因为今天一早已经出去打过鱼了。”

“打得多吗?”

“收获大极了,所以用不着再出去了。我的筐里有四只龙虾,还捕到二十几条青花鱼……”

渔夫这时完全醒了,变得随和了,话匣子也打开了,并且宽慰地拍拍游客的肩膀。他觉得,游客脸上忧心忡忡的神情虽然有点儿不合时宜,但却说明他是在为自己担忧呀。

 “我甚至连明天和后天的鱼都打够了。”他用这句话来宽慰这位外国人的心。“您抽支我的烟吗?”

“好,谢谢。”

两人嘴里都叼着烟卷,随即响起了第五次“咔嚓”声。外国人摇着头,往船沿上坐下,放下手里的照相机,因为他现在要腾出两只手来强调他说的话。

“当然,我并不想干预您的私事,”他说,“但请您想一想,要是您今天出海两次,三次,甚至四次,那您就可以捕到三十几条,四十多条,五六十条,甚至一百多条青花鱼……请您想一想。”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不只是今天,”游客继续说,“而且明天、后天、每个好天气都出去捕两三次,或许四次——您知道,那情况将会是怎么样?”

渔夫摇摇头。

“不出一年您就可以买辆摩托,两年就可再买一条船,三四年说不定就有了渔轮;您当然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会拥有两条渔轮,您就可以……”他兴奋得一时间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您就可以建一座小冷库,也许可以盖一座熏鱼厂,随后再开一个生产各种渍汁鱼罐头厂,您可以坐着直升机飞来飞去找鱼群,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渔轮作业。您可以取得大马哈鱼的捕捞权,开一家活鱼饭店,无须通过中间商就直接把龙虾运往巴黎——然后……”外国人兴奋得又说不出话了。他摇摇头,内心感到无比忧虑,度假的乐趣几乎已经无影无踪。他凝视着滚滚而来的排浪,浪里鱼儿在欢快地蹦跳。“然后,”他说,但是由于激动他又语塞了。

渔夫拍拍他的背,像是拍着一个吃呛了的孩子。“然后怎么样?”他轻声地问。

 “然后嘛,”外国人以默默的兴奋。心情说,“然后您就可以逍遥自在地坐在这里的港口,在太阳下打盹儿——还可以眺览美丽的大海。”

“我现在就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正悠悠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儿,只是您的‘咔嚓’声把我打搅了。” 

这位旅游者受到这番开导,便从那里走开了,心里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因为从前他也曾以为,他只要好好干一阵,有朝一日就可以不用再干活了;对于这位衣衫寒碜的渔夫的同情,此刻在他心里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一丝羡慕。

([德国]伯尔《懒惰哲学趣话》)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渔夫的衣衫寒碜和旅游者的穿着入时对比,显示了两人生活处境和价值取向的

不同。

B.作者从两人的身份、个性和思想意识出发展开对话,配以心理、神态和动作描写,

文章显得场景生动。

C.文中两个人物,他们的生活态度不同,同样对人生目的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D.文章写得轻松随意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活泼的形式和凝重的主题相映成趣。

E.小说开场渔夫“坐在港口打盹儿”暗示了渔夫不思进取的“无知”和“懒惰”。

【解析】C项,在谈话的最后,两人对人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E项,象征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地享受人生、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CE

2.简要分析本文末尾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表现游客对自己的反思和对渔夫的生活哲学的理解与尊重,引发读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笔锋陡转,结局出人意料而又水到渠成,并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3.文中没有对旅游者和渔夫的是非曲直做出评判,而是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请结合作品探究渔夫和旅游者的生活态度,并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旅游者目标明确,致力于世俗的成就;渔夫安于现状,抛弃世俗的杂念,在生活中随时享受人生、享受自然。(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专题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1节  小说阅读

考  题  精  练

一、(2009·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阿 庆

丰子恺①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只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且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原载1983年2月9日《文汇报》略有删减)

【注】 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 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中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柴主人”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

之用。他没有其他嗜好,把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B.阿庆有空闲(半天工作),有学习条件(可免费听留声机),有表演舞台(夏夜的河沿),

有崇拜者(一青年拜师),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

C.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

演奏,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

D.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

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只得废然而罢”,

也有通俗的口语,如“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分

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欣赏作品

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的能

力。A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把握文本中反

映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B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阿庆非

凡的音乐才能出于心灵手巧,而非选项中提到的几个条件,这可从有关阿庆听唱的

叙写、评议以及一青年学琴经历的反衬中分析得到。C项,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主

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把握文本中所运用的对比和层层铺垫的表现手

法。D项,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其中,对浙西乡土风情的

描写的作用是为主人公阿庆提供生活环境,而不是展示江南水乡风光,有关风情(风

土人情)的描写怎么能展示水乡风光(风景、景象)呢?E项,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体

裁的基本特征”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征。

【参考答案】BD

2.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

综合)。该题取答区间在前3段和第4段,“天赋”是天资的意思,是相对于努力而

言的,凡是符合这个条件的事都可取来答题。

【参考答案】他旁听留声机,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的音乐天赋独特。夏夜他弹起胡琴,琴声婉转悠扬,引人入胜;他的胡琴构造简单,但他演奏起来丝毫不亚于小提琴;向他求教的青年怎么也拉不出腔调:这些也从侧面烘托阿庆的心灵手巧,天赋异秉。(如有其它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3.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解析】本题为探究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解答时要注意题干要求,结合人物形象的内涵进行观点的阐述。

答案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找到一个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即可。在答案组织的

时候要注意探究题的表述规范——观点要明确,论述要合理。探究角度可以有:①精

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

的需求。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代替的。如有其它观点,

言之成理亦可。答题须结合阿庆形象探究。

【参考答案】对于阿庆来说,精神生活有时是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阿庆无家庭之乐,收入微薄。不喝酒抽烟,唯一的嗜好是听胡琴,学胡琴,拉胡琴。他的心灵手巧与淡定自如的心态,使得他的琴声婉转悠扬。总之,生活佣钱只够衣食的阿庆在胡琴音乐的精神生活中十分快乐!

                                                                    

二、(2010·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画家和职业经理人

邵孤城

安生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超乎寻常的绘画天赋。他刷刷几笔,就能把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老师的光辉形象留到纸上。

可是,老师们不知道,安生的父亲,其实是一名真正的画家。

安生的父亲是一名画家,却吃了画画的亏。十年浩劫,他被下放到农场,等他从遥远的新疆回归故土的时候,看见的是妻子小小的坟茔。

所以,当我们的美术老师牵着安生的手来到安生父亲面前的时候,他的父亲冷冷地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

美术老师局促不安又尴尬异常地坐了片刻后起身告辞,从此再不提教安生画画的事。但是,安生偷偷地学,偷偷地画,到高中的时候,他的画已经在学校里小有名气了。高三那年,安生决定去报考美术学院,当然征求了父亲的意见。

“你知道什么是井底之蛙吗?”安生的父亲有些不屑,“你至少得拿几十个奖回来证明给我看吧!全国的不说,市里的总该有吧?”

安生开始频繁地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类美术比赛,当然,结果都在他父亲的预料之中,他不仅没拿到奖项,甚至连自信也在这期间被消磨殆尽。

安生问我:“你说,我能成为一名画家吗?”我坚定地点头:“安生,如果你也成不了画家,没人会成为画家的。”安生感激地看着我:“谢谢你。我准备再去参加一次比赛,最后一次。”

安生给我看一张当天的报纸,有一则本地一家企业征集产品徽标的启事。

然而当结果公布出来后,安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安生彻底放弃了,高考时,他按照父亲的意思,以高分被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管理学院录取。

然后,我们开始了各自的人生。我陆陆续续从他的老父亲处知道他的一些情况,毕业后,他先是留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然后跳槽到广东一家跨国公司,从基层的管理人员一直做到了中国区助理总裁。他的父亲,非常满意安生的现状。

我们再见面时走在谈判桌上,我所在的啤酒厂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而安生的公司愿意收购。我是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芦花”牌啤酒招待安生的,我说,“芦花”牌啤酒现在是我们的,但很快就是你们的了。你该好好喝一杯!

酒端上桌的时候,安生没有说话。他很久都默默注视着那几瓶酒,然后,伏在桌子上失声痛哭。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痛哭的其实应该是我啊。

安生指着“芦花”牌啤酒的商标图章说:你知道吗?我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画的就是这个徽标啊!

我帮安生找到了那次的评委会主任。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件事,他对安生说:“你是安佑之老师的儿子吧,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可是,啤酒厂的人非常喜欢你的作品,执意要拿它去做商标。”

啤酒厂并购成功后,安生给我打过一次电话。“我父亲常说,‘有心栽花,花未必不成;无心插柳,柳也未必成荫’。我现在明白了,我就是父亲有心栽下的那株未必不成的花啊,”安生在电话里有些欲言又止,良久,他告诉我:“我辞职了,我又开始画画了。我想,我能做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就一定能做成一名优秀的画家。可是,你说,我这样做,值得吗?”   

我顿了很久,说:“也许值得吧!”

电话那头,很久不出声。然后,我听到轻轻的一声叹息。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十年浩劫中,安佑之因为画画而被迫离开妻子并永远地失去了她,为了避免儿子

重蹈他的覆辙,他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阻止安生学画。

B.“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一句话让读者明白:为了打消儿子学画的念头,

父亲要儿子获奖却又利用自己的影响不让他获奖。

C.事业有成的儿子在得知当年的真相后,为了报复父亲,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位,

重新拿起画笔,继续幼儿时的梦想。

D.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安排了大量的对话、心理等描写,成功地塑造了父亲、

安生这两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地体现了批判性的主题。

E.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对父亲的批判并不完全是作者本意,实际上作者对父亲也有

同情的一面,十年浩劫父亲是个受害者,对儿子学画的干涉也是出于父爱。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A、B、C三项考查“筛选并

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D项综合考查“分析作品主要表

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分析综合)、“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E项考查“赏析

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C项,“为了报复父亲”的说法有

误。D项,“大量的”“心理描写”说法有误。

【参考答案】CD

2. 安生的父亲对美术老师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这里的“资格”指的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做题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分析,不可脱离文本具体语境想当然。

【参考答案】安生的父亲所说的“资格”既指教绘画的专业素养,更是指导安生生活方向的资格。

3.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

【解析】本题为探究题,考查对小说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进行探究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参考答案】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与下文安生的一次次失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表现了“父亲”通过他的影响来阻挠安生选择绘画,并且成功地把儿子蒙在鼓里,达到了控制、决定儿子的未来走向的目的,有力地突出了小说的批判主题。

作者的这种渲染,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引发读者对安生成长的期待和最后结局的思考,行文一波三折,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有其他说法,能言之成理亦可)

                                                                          

三、(2010·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画·人·价

凌鼎年

陶少闲在小城算个人物。他是以画莲花出名的,其画室自题为“爱莲居”。

他古稀年纪,极少出门。每每兴之所至,挥毫画莲。画罢,笔一掷,捋着胡子品上半天,似乎此画不是他画的。若有谈得来的在身边,就会谈兴大发。常常大讲什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宵的驴……言下之意,若画莲,则非他莫提,当今独步。还自称他画的莲花,画尽周敦颐老先生笔下的意境。

然而,他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他画得不少,留存的极少。往往过一段时间,他就把积下来的画稿翻出来一一过目,细细比较,仿佛在检查赝品,评判优劣。其结果,总有好几幅被他判处死刑,一炬焚之。

陶少闲的老妻每每见他烧画,总要嘀咕几句:“好端端的画,一把火,罪过罪过。”他孙子更是不满。“要烧掉不如卖掉。放着钱不赚,真是死脑筋。”

陶少闲鼻子里泄出一声“哼”,甚是轻蔑的样子。

去年,省城有家《文化艺术报》的记者无意间在小城见到了一幅陶少闲的《墨莲图》,他见后赞不绝口,称之为“大家手笔,至臻境界”。记者特寻访而去。

陶少闲则画罢一幅《残荷听雨图》,伫立图前,沉醉其中。记者见此图,眼都为之直了,连连说:“神品神品!”

两人遂品茗长谈,不觉暮色已至。陶少闲难得遇到如此知音,当场在画上落款盖章,郑重相赠,并请雅正。

记者凭着他的眼力,已感到了陶少闲画的潜在价值。环视四壁,他发现屋墙上还有一幅《小荷出水图》,更是寥寥几笔,墨韵天趣,极是惹人欢喜。可陶少闲已慨然相赠,怎好意思再开口讨之。

踌躇再三,记者提出说想买下那幅《小荷出水图》。

陶少闲闻此,笑吟吟地说:“只怕你囊中没这么多钱。”

记者一愣,犹豫半晌后说:“我出二百。”

陶少闲摆摆手说:“若论个卖字,非千儿八百断乎不能出手。”

记者有些尴尬,匆匆告辞。

记者心里放不下那幅画,再次造访陶少闲寒舍。

陶少闲外出未归,只他孙子在家。他一听记者来意,立时来了劲,最后以五百元钱拍板成交。

陶少闲回来后,得知孙子自作主张卖了他的画,气得脸色刷白,腮颊之肉抖个不停。大骂孙子毁了他一生清贫之名,作践了他的人品,降低了他的画价身价。

老妻忙来劝慰,说总比白送人强吧。

陶少闲闻老妻如是说,喟然长叹曰:“我若想靠画赚钱,早可腰缠万贯,不过那岂不成了画匠。我的画,寻常百姓凡人能买得起?五百,而今区区五百就定了我的价。我陶少闲还有何颜面画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从此,陶少闲闭门谢客,几乎不再与外界有什么联系,有人说他封笔不画了;有人说他日日作画,日日焚画。

孰真孰假,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记者走后,小城再也没听说谁求到过陶少闲的画。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陶少闲是一位清高、与众不同的画家,他作画不求名不求利,每画完一幅画过几

天就亲手把它烧掉,人家求画也少有应允。

B.写陶少闲“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

获奖”,意在表现现实生活对陶少闲的挤压。

C.作品主人公“陶少闲”是一个有着境界追求的画家,从画室和画的名称都可以感

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美。

D.这篇微型小说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充满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作品的思想性与

艺术性达到了很好的统一。

E.作品通过第三人称,叙述了陶少闲的一段生活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文化冲突中的

人物形象,表现了生活真实。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A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B项考查“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C项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D项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E项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和“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其中,A项,“每画完一幅画过几天就亲

手把它烧掉”有误。B项,主要是为了表现陶少闲淡泊名利。

【参考答案】AB

2.文中写陶少闲老妻和孙子,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丰富并推动情节发展(引发卖画的矛盾冲突);与陶少闲形成对比,突出价值观的冲突。

3.有人说,陶少闲孤芳自赏;有人说,陶少闲固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为探究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F(探究)。

【参考答案】现实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应多与外界交流,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相互间的促进,而陶少闲却未参加美协,作品也未参加过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所以说他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人。(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备考知识清单

一、小说结局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1.出人意料的结局

(1)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

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1)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3)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1)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2)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

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3)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

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

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二、小说开头常见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1.设疑法(悬念法)

(1)引起读者的思考。

(2)引出下文的情节。

(3)突出人物形象。

(4)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

(5)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景物)描写

(1)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

四、小说标题的作用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的主要事件。

3.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4.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的主题,画龙点睛。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6.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

五、表现手法的作用

1.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

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2.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2)深化主题。

(3)推动情节的发展。

(4)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5)起到暗示、影射的作用。

3.倒叙的作用

(1)内容上,可以使内容集中,突出中心主题;或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2)结构上,使叙述有波澜,使文章的结构曲折多变,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

结构的单调。

(3)效果上,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引起读者思想

上的共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4.插叙的作用

(1)内容上,插叙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衬托和补充作用,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

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使文章的中心意思更加明确。

(2)结构上,更紧凑。为主体部分做好了铺垫,也能使行文有张有弛,起伏有致,避

免了平铺直叙。

5.线索的作用

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