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撼路者改装前杠:在建工程的核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40:27
达县职高 李安益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固定资产增加的又一途径----建造:掌握建造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构成内容和在会计上的业务处理明确工程物资与存货用途上的区别;熟练掌握工程物资的计价,工程成本的结转。
教学重点:建造工程的成本构成及其在会计上的准确,完整核算反映。
教学难点:在建工程的成本归集和工程物资的计价。技能要求:正确运用“在建工程”户进行建造成本核算。
教学过程:
(一)   在建工程的概念:
1、定义:
在建工程是指企业以发包或自营 方式进行的以建造房屋,建筑物,各种设施及安装,技术改造,大修理、改扩建固定资产为目的的基建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
2、分类:
在建工程按实施方式分为出包工程和自营工程。
3、价值构成:
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二)   会计帐户的设置:
1、“工程物资”户:核算企业为基建工程、更新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买价、增值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包括为工程准备的专用材料、专用设备以及专用的工具器具和预付大型设备款等,并按此进行明细核算。2、“在建工程”户:该帐户既是盘存帐户,又是结算帐户,还是成本计算帐户。其按工程项目设置明细帐。其借方归集建造的全部支出,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通过贷方归集建造的全部支出,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通过贷方转入固定资产帐户。
(三)   业务处理:
1、  自营工程
例:合安公司拟建生产车间一幢,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专用材料300,000元,增值税51,000元;专用设备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基建工程实际领用了全部专用设备和339,300元专用材料(含增值税),剩余专用材料11,700(含增值税1,700元)转作企业存货;另外基建工程领用了生产用的甲材料40,000元,应转出的增值税6,800元;支付基建工程人员工资120,000元;企业供水车间为基建工程提供劳务支出18,000元,完工前该基建借款应承担利息为35,000元。工程完工交付使用。
业务处理为:
①     、购专用材料、专用设备;
借: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351,000
----专用设备     234,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
②、基建工程领用专用材料、专用设备: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573,300
贷: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339,300
----专用设备                  234,000
③、基建领用生产用料: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 (生产车间工程)    46,8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800
④、支付外聘基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⑤、供水车间为基建提供劳务: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18,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工程)18,000
⑥、结算完工前基建借款利息: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35,000
贷:长期借款----基建借款           35,000
⑦、工程完工、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固定资产(生产车间工程)793,100
贷: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793,100
(借)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生产车间工程)     (贷)
(2)领用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339,300
----专用设备      234,000
(3)领用原材料----甲材料          46,800
(4)用存款支付外聘人员工资        120,000
(5)企业供水车间供水              18,000
(6) 结算完工前长期借款利息       35,000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793,100
本工程成本合计         793,100
贷方合计793,100
⑧、剩余专用材料转作企业存货:
借: 原材料----X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11,700
(四)   思考:
1、  工程物资与存货计价有何区别?
2、  业务④为何不贷记应付工资?
3、  业务⑤若为厂外的自来水厂供水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