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人霸天和冰川:如何教育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5:34:27
抵抗力最差的10种人
我们身边似乎总有一类人,体质比较弱,三天两头生病,其实,这未必全和体质有关。近日,美国《预防》杂志总结出了免疫力最差的10种人。
1、交际圈子太狭窄。友谊是增强免疫力的一味"良药"。研究证实,一个人结交的朋友越少,身体越易生病,甚至寿命也大受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朋友数目超过6个的人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提高4倍。
2、平日欠下"睡眠债"。经常克扣睡眠时间会让身体产生的免疫细胞数量锐减。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每天睡7-8小时的人,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血液里的流感抗体只有前者的50%。
3、凡事老往坏处想。研究发现,当悲观者积极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时,他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项研究发现,预测整个学期学习过程的学生,体内的免疫数量增多。
4、有话憋在肚子里。研究发现,喜欢探讨问题的夫妻,血压、心率会降低,而和免疫相关的白细胞数量会升高,这和适度锻炼的好处差不多。
5、顶着重压过日子。人在丧偶后的一年内最容易生病,同样,一份让你内心不得安宁的工作也会对免疫力造成深深的伤害。骑自行车远行、参加瑜伽课程、自己学着做美食都是减压的好办法。
6、随身物品不齐备。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呼吸内科教授尼尔·沙科特说,签字时才发现自己的口袋里没有揣钢笔,而朝别人借,或使用公共物品,却给病毒提供了传播机会。
7、外出常以车代步。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大约25%的人已经丢掉了走路的习惯。研究发现,整天开车到处走的人比喜欢走路的人,生病的时间长2倍。专家称,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更高。
8、朋友是个大烟鬼。仅仅自己戒烟还不够。统计表明,美国每年有3000名非吸烟人员死于肺癌,30万儿童患呼吸道感染,二手烟对健康的影响毋须多言。
9、过分依赖抗生素。一出现感冒症状就服用抗生素只会让病毒产生抗药性,导致更严重的感染。
10、不容易被逗笑。干吗总是紧绷着脸闷闷不乐呢?加利福尼亚洛马琳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大笑能减少压力荷尔蒙的分泌,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午休时间看段搞笑视频、分享朋友转发的笑话或漫画都是获得快乐的方法。
两种教育方法比较
实例一:孩子新到一个班级,放学回家说:我们班同学课间挖鼻屎,往裤子上抹,真农民,这个班不好,我不喜欢这个班。
A、省事教子法:
1、手头正忙,没工夫搭理他,“哦”一声了事。
2、孩子看问题怎么这么片面呢?如临大敌。对他大谈特谈看问题要积极的伟大意义,并帮他分析同学们光辉的一面。
B、费事教子法:
放下手头的事,认真听他说完,然后:“呵呵,挖鼻屎往裤子上抹,是够农民的。你见过你们班几个同学这么干过呀?”——首先,认同孩子,与孩子取得一致,然后再提出问题。上来不认同别人,否定别人,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告诉给别人,对方很容易与你产生对立情绪,你接下来说的全是真理也白搭。
孩子回答说:“两三个吧。”
“哦,这几个同学是够农民的。挖鼻屎往裤子上抹是不好。”(再次认同孩子的看法),然后无声无色地:“你们全班有多少同学呀?”(引君入瓮)
孩子:“30多个。”
切入正题:“那你说这两三个挖鼻屎往裤子上抹的同学占全班多大比例呀?”
“十分之一吧。”(呵呵,上套儿了吧)
“呵呵,我还以为你们班同学一下课就100%地都‘一二三’齐刷刷玩儿命挖鼻屎往裤子上抹呢。”开个玩笑,缓解一下气氛,教育其实不必搞得那么严肃。
“那倒不是。”孩子不打自招了,嘿嘿。
“是呀,那你说能因为两个同学挖鼻屎农民,就断定全班同学都农民,就不喜欢这个班吗?”
“不能。”
“就是,不能因为少数个别人表现不好就否定整个集体,是不是?”
“是。”
“你们班同学下课后大多数人都干什么呀?”(准备反证)
“追跑打闹。”
“追跑打闹,多阳光呀!小孩子下课后就该追跑打闹。我小时候也爱追跑打闹,跑得一身臭汗,小脸红扑扑的,多来劲!你们班多数同学挺阳光的,是不是呀?”
“是的。”
最后,画龙点睛:“冲冲,你学数学不是学过比例和概率吗,以后凡是遇到跟数字有关的问题,你就从比例和概率来分析,看看这种现象占整体多大比例、是不是经常发生。比如同学挖鼻屎这事,你就想:这种人占全班、全校多大比例,他们是老挖,还是偶尔挖挖。这样,你就能得出正确结论了。好吗?”
“好!”
点评:
A、省事教子法比较省事,“1”法最省事;“2”法不太省事,但上来就否定孩子(觉得孩子看问题片面,要立马纠正他,急于求成),易与孩子产生对立情绪,讲大道理更让人生厌,驴唇不对马嘴,事倍功半。
B、费事教子法,虽然比较费事,但最终能引导孩子自己得出正确结果,并教会孩子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举一反三。
实例二:孩子学校放学后有管理班,主要是老师看着写作业,可上可不上,没有硬性要求。上还是不上?孩子犹豫不决。
A、省事教子法:
替孩子着想,上来明确告诉孩子:“上吧,上管理班能多接触集体,多好。”
B、费事教子法:
先问孩子:“学校开管理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孩子回答:“老师看着写作业。”
再问孩子:“那你说写作业的最佳效果是什么呢?”
孩子回答:“又好又快。”
继续问:“管理班上,遇到不会写的作业,老师给辅导吗?”
“不辅导,让自己看书去。”
接着问:“管理班上有没有不好好写作业或很快就写完了而玩的?”
“有。”
“对你写作业有影响吗?”
“有影响,有时候就会看他们玩而忘了写作业了。”
还问:“那你说管理班能让你又好又快地写完作业吗?”
“不太能。”
“在家没人影响你,你能又好又快地写作业吗?”
“能。”
“同样是为了又好又快地作业,那你说上管理班还是不上呢?”
“不上了。”
最后画龙点睛:“分析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核心。管理班的核心是写作业,上不上管理班的问题核心是能不能又好又快地写作业,抓住这个核心问题,一比较是不是就能很快得出结论了?以后分析问题,一定要抓住核心。明白了吗?”
“明白了。”
点评:
A、省事教子法,很省事,但主观意愿强加,就事论事,孩子很被动,不能举一反三,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还是不会自己解决。
B、费事教子法,很费时费力,但1、引导孩子自己得出“写作业要又好又快”——这是你自己琢磨明白的哟,可不是我们家长讲大道理强加给你的哟,嘿嘿;2、教孩子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因小得大。
教育其实并不是总要遇到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大事,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大书特书才行,抓住生活中的细微末节,从点滴入手,见微知著是教育的常态。
探索、发现与研究性学习
一谈到学习,我们往往有这样的观念,就是学某个具体学科,
比如英语,数学,语文等等。。。
实际上,还有一个学习对象甚至比上述学科更为重要,那就是“学习”这两个字本身。
大家回想一下中学乃至大学里学的那些东西,有许多知识可能对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并无多大用处。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因此就否认了基础教育的意义。
就我的体会,基础教育给我带来的财富,除了一些基础知识,就是让我学会了如何学习。
提出三元智力的斯滕伯格,在研究学习障碍时遇到过一个叫黛比的女孩。
她的智商只有70,处于弱智与正常智力的临界值。可是,她在经过一段训练后,
到了正常班级,成绩甚至要比智商90的孩子要好。
斯滕伯格的研究发现,这个女孩的“分析智力”虽然较差,
可是,她的“实用智力”突出。她知道如何去寻求老师的帮助,
知道如何自主学习,也知道如何与其他孩子和睦相处。
上述这些能力,是任何试卷都没法测试出来的,却能实实在在提高一个人的成绩。
这种“实用智力”,其实就是中国古代讲的“谋略”、“手段”等等。
我们看中国的古书,一般说一个人聪明,不会说这个人智商多高,
而是会说这个人足智多谋。
“谋略”是怎么培养的?
按照西方教育学者的研究,“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有谋略学生”的一个好办法。
不过,虽然国内不少学校搞过一阵研究性学习,可雷声大雨点小。
大多数研究性学习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显得比较奢侈。怎么讲呢?
因为搞研究是非常消耗时间的。比如这样一个选题:研究一下本地的水污染问题。
要想搞好这个研究,需要查阅大量资料,需要走访,需要写作。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三个月。对于应试任务较重的高年级学生来说,
这个时间是消耗不起的。
那么,我们就应该屈从于应试,就此放弃研究性学习么?
这种做法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可以既兼顾应试,
又兼顾研究性学习。这个方法就是我在《发现式学习的一个实例》写到的。
我们只需要把研究性学习的选题锁定为“学习”本身即可。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学问,有着无穷无尽的选题,
而且与学生的自身实践密切有关,完全可以做到“学用结合”,也就是学而时习之。
把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更加细化,就成为如下这些选题:
怎样背单词更加有效率?
我这次考试为什么没有考好?
怎么复习更有效果?
为什么有的知识容易记住有的容易忘?
怎么写作文效果更好?
既然说到研究,就要用一些较为专业的方法。比如,查阅资料,做实验,归纳结论等等。
查阅资料,自然是搜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文章。做实验比较简单,每次学习一样新东西都是一种实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结论,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这种学习,一点儿都不枯燥。
我在高中的时候便进入了这种状态。这个感觉,教室就像一个实验室。
我每天最盼望的就是自习课,我好有自主的时间去研究这些问题。
对于新知识,我甚至有着强烈的学习渴望。因为学新知识就是做实验,
我需要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检验我刚刚掌握的学习方法。
就这样,实践、理论、再实践,回环往复,也就逐渐形成了我的各种学习方法和套路。
我在前面介绍的“我写应试文的一些经验”,实际上就是我实验室里的一个典型成果。
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我提高了研究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稳居前列。
可见,应试教育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糟糕,应试教育也并非仅仅意味着枯燥乏味。
关键是怎么应试,方法是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之所以盼着上自习课,原因就是上面这句话所揭示的,我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同理,我之所以每天坚持写作,背后其实也是这个原因。“发现”带来的喜悦真的是难以言表。
每个孩子其实都有这种心灵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条件。引导孩子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直接去研究“学习”本身可能还没有这种能力。
这个阶段,重点是保护孩子“探索”“发现”的心灵需要。鼓励孩子去探索自然与生活。
这样,等到孩子有能力研究学习的时候,才能自然而然地进入状态,
乐此不疲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去发现。
总之,我们的策略就是:
儿童阶段,也就是应试教育相对宽松的时期,以探索生活为主,
青少阶段,也就是应试教育相对紧张的时期,以探索学习为主。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人生准备在童年”。
关于“探索”,有许许多多的学问。
这篇文章开个头,以后会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系列的文章。
请大家做好准备,跟我一起“探索”这个新的知识领域。
把孩子培养成自主学习者
我们现在有种惯性思维,凡是看起来不合情理的,落后的,无效的教学,都归为应试性教学。然后搬来“高考”和“中考”这两座大山,一下子,这些不合理的,落后的,无效的教学又成了合理的了。理由是:这些教学是现实的,无奈的,没有办法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应试能力有三个层面。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学习能力,三是应试技巧。

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是并驾齐驱,难分高下的,可到了中学,差距一下子拉大了。拉大的原因主要是学习能力和应试技巧。这种情况越到高中越明显。我有个同学(下面称为A同学),从初一开始就是班里的第一名。可到了高中,成绩每况日下,最终由于压力过大患了神经衰弱。休学一年后勉强进了一个专科学校。
像A同学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他们的问题不是出在智商上,要知道,初中的东西没有一定智商做基础的话是很难考出好成绩的。她的智商至少是中等水平。她的问题主要出在学习能力和应试技巧上。
学习能力是个综合体,智商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智商是个相对概念,极高智商和极低智商的人注定是极少数,大部分人是中等的智商。很多极高智商的人,可能还没参加高考就已经保送了,很多极低智商的人,到了初中可能就跟不上了。所以参加高考的,一般来说智商都可以看做中等的。有人对高考状元的智商进行了测量,发现大部分高考状元的智商都是中等智商,应该说,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除了智商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决定着学习能力呢?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在琢磨这个问题。我自己有一些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甚至高三有段时间,老师每周给我安排一节课给同学讲学习方法。进入北大尤其是从事教育研究后,辅导学生的机会更多。
在给学生做辅导时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只能讲具体的知识,而讲方法的时候好像是对牛弹琴。而我清楚地知道,我学习成功的所谓“秘诀”就在方法上,讲这些具体的知识对学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可是,这些学生偏偏买椟还珠,并没觉得这些方法有什么宝贵。
方法能教吗?方法怎么教?怎么让学生认识到“珠”的价值?
这些我苦苦思索的问题其实国外教育家早就思考过,不仅思考过,而且形成理论,已经成为国外教育的常态。
我的学习方式在国外被称为“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主学习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学习意愿”(will),也就是愿意学习,自觉学习,喜欢学习;第二个层面是“学习技巧”(skill),也就是学习时讲策略,讲方法,讲窍门。

国外的研究发现,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大多是“自主学习者”。实际上,不仅仅是国外,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高层次的学习者一定是自主学习者,尤其是到了高中,所学知识越来越庞杂,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策略,光靠着刻苦是很难成为学习高手的。我在“高级思维系列一”里举了两个很简单的例子,学习效率背后就是高级思维。我现在再举一个大家熟悉的“庖丁解牛”的例子:
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美妙动人。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有这么高超呢?”
庖丁见问,赶紧放下屠刀,对文惠君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时,出现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了!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
一个技术高明的厨师因为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换一把刀;而更多的厨工则是用刀去砍骨头,所以他们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而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宰杀过的牛不下千头,可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牛的骨节处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极薄的刀锋插入牛骨的间隙,自然显得宽绰而游刃有余了。所以,我这把用了19年的刀还像刚磨过的新刀一样。
我每次看这个故事的时候都会感慨一番。其实一个学习高手就是那个高明的庖丁。他从来不会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学习起来又省力,又开心。
普通学生看到一件事物,只将其看成一个整体。而学习高手看到一件事物,会像庖丁一样,运用“分析能力”把事物进行分解,发现里面的构造,机理。然后,不管背记也好,应用也好,都能游刃有余。
普通学生看到一堆事物,只看到乱糟糟的表象。而学习高手看到一堆事物,会运用“综合能力”找出共性,发现规律。
上古时代,大自然在人们眼中混乱无序,令人恐惧。伏羲氏却通过观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他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现象,又将其中复杂变化的规律通过“阴阳”“八卦”来揭示。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由此起步。
150年前,当众多博物学家面对越来越多的标本一筹莫展的时候,达尔文发表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一下子,混乱无序的生物界在我们头脑中变成了一个规则有序的东西。
一张张试卷,在普通学生眼里,是一个杂乱无章的东西,可在学习高手眼里,每个题目考察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在他眼里一清二楚。这样,他才能游刃有余的去解答。
自主学习者的另外一个可贵之处就是独立思考精神。独立思考有什么用?对付考试就很有用。他会把考试当作一个研究对象,想各种方法来“破解”它。应试其实也是需要创造力的。
普通学生是“应付”考试,自主学习者是“破解”考试。在破解的过程中,他会研究出对付考试的独家法门。许多法门,说实话大多是不能公开讲的东西。这种法门,不是作弊,但又像作弊,区别仅是前者可能是在考场上打小抄之类,后者则是利用考试规则的漏洞发明一些走捷径的办法。这种东西,类似于核心技术,一般是没法学来的。
我曾经把自学分成三个层次,自己学习者只是形式上的自学,不值一提。自觉学习者前进了一步。前面提到的A同学就是典型的自觉学习者。而自主学习者才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这种学习者,不仅对付高考绰绰有余,而且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这种能力也是很需要的。
那么,自主学习者是怎么来的?是培养出来的还是天生的?
有些人的确是天生的自主学习者,比如那些“创造型聪明”的孩子,就很容易发展成自主学习者。这类孩子即便老师不教,他自己也会去琢磨规律,研究规则,找捷径,找窍门,自己规划学习。因为他总想着找规律,找窍门,所以,他会特别喜欢学习方法类的书籍,喜欢听老师讲学习方面的规律。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孩子就是“天才”,是“无师自通”这个意义上的天才。他的智商也许不高,可他可以通过寻找窍门和规律弥补智商的不足。这就像那个庖丁一样,他的眼睛没有透视功能,他用的刀未必最薄最锋利,但是,他懂规律,有窍门,所以他能游刃有余。
我前面提到了“省心型孩子”和“费心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这类无师自通型的自主学习者,那么,你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就是一个省心型的孩子,即便家长本人是一个文盲,没有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这种孩子只要能够接受正常教育,读重点,考大学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但是,现实社会中,这种无师自通型的“省心型孩子”是很少的。大部分孩子的所谓“省心”,只是因为自觉、刻苦暂时名列前茅。当面对更复杂的学习环境时就会发现,光靠自觉和刻苦是不够的。
怎么办?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各国家长也在问,各国老师也在琢磨。大家都知道这个说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什么是“鱼”?就是具体的知识,什么是“渔”?是方法。这个时候,学生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前者属于被动接受的食客,后者属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渔夫。
现在是终身学习时代,特别需要这种渔夫。他可以在大学里继续学习,在社会上继续学习,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在知识更新速度惊人的今天,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人,才能真正具有社会竞争力。
自主学习者能够教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前面提到的“无师自通、省心型的天才自主学习者”不仅在我国数量稀少,在其他国家数量也很稀少。否则,人们就不会用gifted(天才的)这个词来形容他们了。大部分孩子属于“费心型”的孩子,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老师和家长们费心去教。由于我国教育在这方面“费心”不够(常常把自觉刻苦型孩子误以为是省心孩子),而西方教育在这方面“非常费心”,结果就是,西方孩子当渔夫的越来越多,自给自足的能力越来越强,而相应的,终身学习者越来越多,发明创造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培养方法是什么?
前面提到,自主学习者有两个方面,一是意愿(will),二是方法(skill)。西方教育就是有针对性的在这两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首先在意愿方面,西方教育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这方面可参考“激励学习动机系列”以及“动手能力”等文章。以后还会继续介绍。
其次在方法方面,关键是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这方面可参考“高级思维系列”等文章,以后也会继续介绍。
学习意愿与学习方法是统一的。有的孩子虽然有学习意愿,学习方法却很刻板。有的孩子脑瓜灵活,可不爱学习,聪明没用到正地方。
而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孩子越小效果越好。等到孩子到了高中阶段,思维习惯成型,已经很难改变了。我在辅导一些高中学生时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鸡同鸭讲,买椟还珠。他们已经长年形成了固有的思维习惯,从来没有尝试过“独立思考”,更不用说“寻找规律”。就像庄子所言“夏虫不可以语冰”,那种夏天的虫子,从来没有经历过冬天,你跟他谈冰雪,他是永远理解不了的。
辅导学生时,如果遇到那种与自己一个“频道”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他知道什么是“珠”,什么是“椟”,你可能一番话就能让他茅塞顿开,满载而归。可惜这样的学生我很少遇到。
现在,我请大家费心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在一些学校里搞的是一种什么教育?是应试教育吗?是素质教育吗?
在我看来,什么教育都不是,是无效教育。是打着应试教育旗号的无效教育。这里说的“无效教育”,既有“没有效果”的意思,也有“效率低下”的意思。
这种教育,既没法培养孩子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兴趣,也没法教会孩子独立思考。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应试能力,是一种低级的应试能力,孩子的点滴成绩,是建立在出卖血汗的基础上。许多学校,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血汗工厂”而已。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费心费力的过程。
主观上,许多老师缺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他还是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
客观上,许多学校也没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意愿。我们的学校系统是割裂的,小学与初中割裂,初中与高中割裂。每个学校都追求短期效应。小学会想,我费心培养的渔夫会被初中挖走,初中会想,我费心培养的渔夫会被高中摘桃。
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只有孩子的父母,才会真正从长远的角度、系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家长要清楚认识自己的这一责任。与此同时,我们在致力于把孩子培养成自主学习者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躬自问,我们自己是自主学习者吗?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我们有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我们是不是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断给自己充电?
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小学不过是“扫盲学校”而已。这样的评价虽然略显苛刻,不过却可以提醒我们,小学阶段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没错,但不能满足于此。小学阶段的基础,绝不仅仅意味着基础知识,这种基础是全方位的,各种看不见的东西反而是更重要的基础。
人格,习惯,思维,意识,心态,观念...
我每次跟儿童在一起,都好像置身于一片希望的田野。
一个个孩子,都是那么天真可爱,每个人都拥有着无限的潜力。
可是,一回到成人的世界,便会产生一种感慨。成人间的素质,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童年到成年的这十几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想起了南辕北辙那个成语。有的孩子,他走上了正确的方向,每天,只要走在这条路上,就是在不断走向优秀。有的孩子,他走上了错误的方向,每天,不管怎么努力,却离优秀越来越远.......
灌输为什么是低效的?
对一个学生来说,学习一般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自学,一种是上课。

“上课”也有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我国意义上的上课,这种上课基本可以叫做“听课”,这种听课的特点是老师单向灌输为主,只有简单的问答。另一种是西方意义的上课,这种上课已经跨越了“听课”这个阶段,最近介绍了不少西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上课实录,应该可以给大家一种直观认识。
我在上学的时候有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听课”给我带来的收获很少,
可以说,我大部分的知识都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
“听课”的效率为什么差?是因为老师水平低吗?
应该说,有讲课者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易中天老师也无法克服的。下面我就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大家看看上面这张图。图中画的是什么怪物呢?
形状看起来像一条鱼,可是又有蹄子、犄角和斑点,活像一头奶牛。
这个怪物的名字就叫鱼牛,它是怎么来的呢?
这幅图来自一个德国童话。
童话讲,池塘里住着鱼和蝌蚪。蝌蚪长大了变成青蛙,可以自由地到陆地活动。青蛙从陆地回来后就把见闻讲给鱼听。一天他谈起了奶牛:“这个动物身形庞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点,还有大大的乳房。”鱼听了青蛙的讲述,觉得这真是一只奇怪的动物,于是脑子里浮现出了这个怪物的样子(如上图所示)。
在这个故事中,青蛙可以看作讲课的老师,而鱼则可以看作听课的学生。按理说,老师讲的东西没错,牛就是那个样子啊。可是,学生是没见过牛的,所以,他就按照自己的想象建构了一只鱼牛。可是,老师并不知道学生脑子里生成的是一条鱼牛,他还以为自己讲的很准确呢。
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也是类似的意思。根据这句话,后人杜撰了一个“三季虫”的故事。
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碰到一个浑身绿装的人,那人问:你是孔子的弟子吧?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
孔子弟子说:当然是四个季节了。那人反问:明明是三个季节,你怎么能说是四个呢?两人争论不休,然后去孔子理论。
孔子听完事情的原委,转过身对弟子说:一年确实是三个季节。
那人得意洋洋地走了。
孔子弟子见那人走了,便问老师,一年明明是四个季节,您怎么说是三个呢?孔子说:你没看到那人浑身是绿色吗?其实他是一只蚂蚱,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活不到冬天,在他的世界中,只有三个季节。
还有一个故事讲了类似的道理。晋惠帝有一天到园子里游玩,听到青蛙在叫,就问,青蛙为什么叫?有大臣趁机禀报。现在天下正闹饥荒,饿死了不少百姓。晋惠帝听后,说了句雷人的话:“何不食肉糜?”
肉糜就是肉粥的意思。这个皇帝就像那条鱼一样,以为百姓之饿就如同自己饿了一样,可以通过喝肉粥解除。结果闹了笑话。
上面这几个故事,我想可以帮我们弄明白听课效率差的根本原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经验,有固定的思维方式,老师讲的知识,与他头脑中固有的经验结合起来,可能形成的只是一个鱼牛一样的怪物而已。即便孩子们频频点头,实际上可能什么都没听懂。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阅读要注意可理解输入”,那个孩子听妈妈讲拿破仑的故事,妈妈讲了半天哲理,孩子点头似乎是懂了,可实际上孩子可能只是在自己脑子里画了一个鱼牛而已。
还有我写的“高潮在第几段?”那个老师不顾孩子们的感受,硬塞给孩子们一个所谓的“高潮”,孩子们大眼瞪小眼并不奇怪。
为什么所有的教育家都对“灌输”这个词深恶痛绝,原因就是上面这个。
一对一的灌输尚且会出现鱼牛,大家想想,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会出现多少头鱼牛?
美国老师讲课一般都有个口头禅,“Does it make sense?”意思就是“你们听懂了没有?”如果学生没有听懂,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不必顾忌课堂纪律的问题。这就不是单向灌输了,成了对话与交流。
前面介绍了“学习金字塔”、“动手能力”等文章,还有一些美国课堂的实录。大家看到美国的课堂,尤其是小学生的课堂,是很少让孩子“听课”的。让孩子多探索,多动手,多看,多走,多接触,这些做法实际上就是丰富孩子自己的经验。让鱼亲眼看到真实的牛,亲手触摸到真实的牛。让夏天的虫子有机会看到冬天的景况。把关于牛的知识,关于冬天的知识,建立在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这就是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
除了知识的学习之外,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也要考虑孩子的体验。对比我们的小学生守则和西方的小学生守则就会发现。我们的守则比较抽象一些,西方的守则都是从具体的细节入手。西方的道德教育越来越强调体验,一个典型就是体谅教育,这方面以后还要介绍。
所以,我们不要看到美国的课堂挺热闹,就认为这是在哄孩子玩,实际上,背后是有很深的教育理论为基础的。
有人会说,“百家讲坛”也是讲座形式,不也是挺受欢迎吗?
一方面,“百家讲坛”不是每个人的讲座都受欢迎。另一方面,即便是易中天来讲,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听。百家讲坛的特点是开放性的,想听就听,不想听的可以换台,可是教室不一样,不想听也不能换台,必须老老实实的假装听得很入迷,很明白。
可以说,我的听课生涯从上学第一天起就没怎么愉快过,更喜欢“我的学习我做主”。这种自己做主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说“听课”是低效的,实际上,光看课本也是不够的。我购买了大量参考书。我看的参考书绝对是班里最多的。这些参考书不仅仅是习题集。还有很多能够丰富课本的背景材料。比如,学某个历史课文的时候,我要读比这个课文多几倍的背景材料。做某个习题的时候,我要参考几倍的同类型题目。现在有了互联网,简直是自主学习者的大救星。许多背景材料一搜就能一目了然。
本文是从另一个角度向你证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意味着更高的学习效率。
另外,本文通过上面几个故事,揭示了“建构主义”这个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建构主义已经在西方教育界成为主流,“单向灌输式的讲课”已经基本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消失,这样的转型可不仅仅是“让孩子快乐”,最主要的考虑是“效率”二字。
有效教学是西方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口号。有效教学,既指有效率的教学,也指有效果的教学。一堂课下来,班上90%以上的人都能完成老师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教学。而传统的课堂,一般面向前三分之一的学生,中间三分之一似懂非懂,后面三分之一的学生基本被抛弃。有效教学在我国还很难实行,大部分课堂都是无效教学。相对应的,就是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过是走过场,浪费时间而已。
只有学会了自主学习,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一个自主学习者,也会通过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课后积极向老师提问,达到有效利用老师的目的。
那些被动接受老师喂食的学生,只能在鱼牛的想象中浪费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
解决问题的两种思维模式
有这么一道题,让学生填括号里的数字:
1,3,4,7,( ),18,29,47
第一种思维模式是正面进攻。就是东凑西凑,左思右想,从题目本身找规律。
第二种思维模式是侧面进攻。就是直接去看解题思路,通过解题思路摸清楚这类题目的特征。
第一种思路是智力体操,第二种思路是学习。
实际上,玩魔方也有这两种思路。
据报道,英国有个建筑工人,花了26年时间解开了魔方。这个英国人用的办法就是正面进攻。
另据报道,有个荷兰人用7.08秒时间解开了魔方,创造了解魔方的最快世界纪录。这个荷兰人用的办法是侧面进攻。他记住了解魔方的口诀,口诀加上熟练的动作使他解魔方的速度奇快。
下棋其实也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业余选手的思路,不怎么记定式,也不怎么打谱,见招拆招。
一种是职业选手的思路,记定式是基本功,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谱,
就是研究别人每步棋是怎么下的,自己该怎么应对。
体育比赛也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业余选手的思路,见招拆招,强调临场发挥。
一种是职业选手的思路,事先要大量看录像,研究对手的各种习惯动作,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
综上,我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当孩子遇到一个不会做的题目时,
大多情况下与智力无关,只跟有没有学习有关。
你可以说那个英国工人很笨,因为他花了26年鼓捣魔方。
你也可以说那个荷兰人聪明,因为他用了七秒钟解开了魔方。
可是,如果我们测一测他们的智商,可能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之所以两人一个看起来蠢笨无比,一个看起来聪明绝顶,
原因在于,两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大相径庭。
我拿起一本奥数书,看到牛吃草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我稍一思索便发现正面进攻超出了我的能力,然后,我立刻找来答案,
也就是解题思路,把答案琢磨透了,再遇到类似的问题都已不在话下。
我这个方法,就是侧面进攻,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我没兴趣也没时间进行智力体操。
当然,我时间很闲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智力体操,比如下下棋,玩玩数独游戏什么的。
但,智力体操不是我学习的主体,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
有一个故事,一家工厂的机器坏了,请来一个专家。
专家到了工厂,敲了几下,然后在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说这个地方坏了,
随后开出了一万美元的报价。
有人不解的问:你画个圈就要一万美元,也太贪心了吧。
专家说:画一个圈一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圈9999美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苦干更重要。
很多孩子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只知道正面进攻这一条路。
可他不知道,对面的敌人非常强大,他不仅得不到征服的快感,
反而会被打得鼻青脸肿。
毛泽东的游击战术讲究: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实际上这种跑不是消极的跑,而是把正面进攻改为侧面进攻。
许多数学难题,尤其是奥数题,都远远超出孩子的能力,
有人却想让孩子将其作为智力体操,结果往往是:体操没练成,孩子却崴了脚。
我不认为花26年做智力体操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通过研究牛吃草的例题,下次碰到一个类似的问题,比如,水库注水、抽水问题,
我举一反三的解出了答案。这同样是一种美妙的智力体验。
对于数学家来说,模仿别人的解法毫无意义,因为他的职业就是探索新的解法。
所以,一个数学家用26年解开魔方也值得尊敬,因为这是他的职业。
对于学生来说,主要任务是学习,是掌握前人传下来的知识。
所以,哪怕用26天去解魔方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是他的职业。
因此,智力游戏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也是一种不务正业。
所以,当孩子遇到一道难题冥思苦想,你一定要搞清楚:
孩子是因为正面进攻受阻还是侧面进攻受阻?
如果是前者,不妨让孩子试试侧面进攻的办法。
必须提醒的是,侧面进攻不是简单的看答案,
而是通过答案,学习他人解题的思路,
归纳总结出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
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如果将整个高中阶段比作百米赛跑,那么高三就是最后的30米冲刺!前面70米虽然很重要,但必须跑好这30米“冲刺阶段”,才能取得好名次、考进好大学。高三的学习,其实就是总复习,每位同学要有计划。在复习时,要有踏实的干劲和吃苦的决心,切忌眼高手低,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难度趋于平稳,基本上剔除了偏、怪类题目,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多变。所以在复习时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个人计划与老师复习计划同步;二是要处理好强科与弱科的关系,偏科是对高考不利的;三是要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要把大部分精力回归到书本上来,打好基础,跳出题海;四是处理好做题速度与准确性关系;五是要把平时的考试测验,当作高考对待,养成良好习惯;六是要将知识形成网络,这便于总结;七是要提高学习效率;八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一些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做到巧学。九是每一单元复习完后要回忆本单元的主要题型、解法和技巧,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方法,对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要认真体会,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现在就具体谈谈
一、怎样复习效率高
“每天有复习,今日之事今日毕,做到日清;每周有小结,每位同学应该搞好周清工作;每章有总结,应该做到章结清”。
二、编写“错题集”
“人不该在一个位置上跌两次跤”,但实际上,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一个错误,常常一犯再犯。为降低错误的重复率,学生编写“错题集”是有效的方法。平时自测,或老师组织的小测验,每次月考后,就把做错的题重抄一遍在“错题集”上。经常翻看错题集,看一些典型的题目,将错误印象尽可能抹去,而且要达到每看一次错题集要有所收获。
三、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1)平时时间……(2)考试时间……
四、注意试卷的分析: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了大家要认真分析得矢,总结教训。大家要看分数和叉叉…………将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消除遗憾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稿纸用得太乱等。建议将草稿纸对折分块,有序演算便于回头查找。 “抄写之错”,可以用检查程序予以解决。“表达之错”,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平时作业就严格按照规范书写表达,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或者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弄懂似非,“似是而非”是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活的内容。这表明你的基础不牢固,一定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大家应该建立各学科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解题思想和解题的方法。在高三复习时间较紧的情况下,第一阶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平时考试和老师留的经过筛选的题目要会做,要做好。还有就是每位同学应将试卷整理好,在下学期5月下旬看试卷时好看。
五、强调两个纪律:
(1)自习课纪律,应有老师和无老师一个样,严禁大家去讨论,应自己多钻研,实在不行再问老师(2)考试纪律:大家在考试时一定要认真对待,要象是高考一样,在高考时你当然心态就好了。另外要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样有利于老师分析和对症下药。
六、大家要有自信心: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花开不败》是一位考上复旦大学的女生童萱写的,她在高三第一次月考排名全校第294名,她说她要考复旦,在所有人的眼中都认为是“痴人说梦”,然而童萱就报着这一个信念“我要上复旦”,他在床上贴上纸条“我要上复旦”,每天起床后大吼一声“杀进复旦”从而一天的生活就围饶着“我要上复旦”进行着。最终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最后告诉大家两句话:第一句“不经今日的炼狱之苦,怎得明日的涅磐而出”。第二句“分数=知识+能力+素质=思维+习惯+精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