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执事多少钱:读书之读诗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46:03

读书读诗歌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要求以高度精炼的语言,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阅读诗歌应当抓住诗歌的特点,准确体会语言、形象和意蕴。

  (一)诗歌的分类

  诗歌海洋浩如烟海,如果从内容分,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诗歌又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还有一些哲理诗。叙事诗一般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杜甫的《石壕吏》,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这样的叙事诗(故事诗)。抒情诗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以直接抒发思想感情来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如李白的《秋浦歌》。诗歌从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词、曲以及在白话文产生之后的新诗。如王维的《观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属于律诗(近体诗);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属于古体诗。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艾青的《树》、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等。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换一个角度看,有些诗都是有作者的,是文人创作的诗;而《敕勒歌》《木兰诗》等都是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是民歌。

  (二)诗歌的特点

  和谐的节奏,精炼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四大特点。阅读诗歌,要特别注意诗歌遣词造句讲究精炼、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的特点,同时要通过对其精粹语言的分析、理解,把握诗歌所描绘的鲜明、独特、感人的形象,进而领悟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课文《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成熟的新诗,节奏和谐,语言清新自然。描写自己想象中的“浅浅的天河”,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表达的是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强烈的感情通过诗歌中鲜明的形象表达出来。课文《在山的那边》,这首诗分两节,前一节写“小时候”,后一节写出“今天”。小时候就有一颗不甘蛰居闭塞山区之心,但是认识是幼稚的。长大后,感悟了,诗人用群山和大海的形象表达了人生信念。只要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懂得“海”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就是理想的天地,无数座山就是通向理想之路,就可以把握全诗的意蕴。联想任何一种理想和奋斗,都会感到越读越亲切。事情往往是这样,并不是爬了一座山,就能达到目的地的,要翻过无数座山,才能到达理想境界。诗人性感体验的过程也是认识深化的过程。这实现理想因而感到沮丧的时候,想起这首诗,就会鼓起信心,继续奋斗,继续前进。

  我们徜徉在无边无涯的诗歌海洋里,体会着诗歌的情感,品味着读诗歌的乐趣,让我乐不可支。从中我对诗歌,这个穿越两百年的文化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一种喜爱之情。

  我爱诗歌!诗歌给了我许多值得自己细细琢磨的人生启迪:“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个好人;如何学习,如何拥有好成绩;如何珍惜时间,如何做栋梁之材。诗歌给了我无穷道理,我怎能不爱它?

  我爱诗歌!诗歌让我看见了诗境中的绚丽四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让我感受到了在古代诗人中的笔下,四季能有此般美景,我好似身临其境。诗歌给了我无穷美好,我怎能不爱它?

  我爱诗歌!诗歌让我体味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种十分思念故乡和亲人的那种难分难舍的情感油然而生。诗歌给了我无穷回味,我怎能不爱它?

  诗歌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让我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上,遨游了很久、很久……   

  我是爱诗歌。她给我的不仅仅是诗的美、诗的灵动、诗的飘逸、诗的陶醉。她给的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安慰,一种精神的依托,一种难以名状的释怀。  

  我爱诗歌。这是谁也无法剥夺我的权利,因为有了她,我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不再孤寂无助,彷徨不安。  

  因为有了她,我看到了我的去路,还有我应该怎么样度过未来;应为有了她,我找到了生命的答案和活着的意义。  

  我爱诗歌,我因为有了她而变得更加自信了,我不在去过多的在意世人对我的看法,我是自己的主宰者,我有我的想法和我的思想。我不是为别人而活,所以我没有必要对他们的评判作出任何无所意义的答复,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污蔑和诽谤,他们的嘲弄和谩骂,他们的生与死、苦与乐,他们的悲伤和喜……都是与我不相干的,我只爱我的诗歌。  

  我爱诗歌。我希望有人和我一样,徜徉在诗歌的世界里而没有烦恼和忧虑,当这个世界已经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时,当我们已经厌恶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不幸和痛苦时,好吧,那就让我们在诗的世界另开一片新天地,去慢慢追寻和拾起早已遗失而快乐的东西吧。 

  我爱诗歌,志同道合者,让我们一起吧,去品读,去聆听,去感慨,去思悟,去书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而充满诗意。  

  中国人的血液中似乎从来就有一种叫做诗歌的元素,不然,我们的血管不会以与诗歌相同的节奏,如此鲜明地跳动。至少在一个时代,诗歌被当成枕头窗花,被当成舟楫车马,被当成热饭凉茶。

  也即是说,诗歌浸润于他们的整个生活;诗歌,是他们惯常的表达方式。人们须臾离不开它。孤独时,作诗解闷;热闹时,吟诗助兴;朋友相聚,赠之以诗;亲人分离,寄情于诗。人人写诗,时时吟诗,处处有诗。人与诗,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诗人歌者的心思,真心向往他们纯美如玉的心境。他们苦乐入诗,悲喜入诗,忧愤入诗;他们饮食入诗,行止入诗,见闻入诗;他们花鸟入诗,山水入诗,世相入诗。噫,莫非他们定要以诗歌为锦缎,把大千世界绣在其上?

  他们的确是这样做了,他们也做到了。只捧一部唐诗,当我们从稚子读到白发,从贫贱读到奢华,从得意读到失落,从浑酒读到清茶,我们不是又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征行与体验,不是有又活一世的感慨么?直觉得唐朝就是我的前世,我就是唐朝的今生。

  生命原本卑微,人生难免平庸,世事毕竟琐碎。李贺王勃活不过三十,英年早逝。李白杜甫一生空怀抱负,落魄流浪。陶潜唐寅耻不为官,一个种豆以果腹,一个卖画以充饥。他们一个个来过,又一个个去了。但时间冲走的是生命的卑微、平庸与琐碎,在诗歌的网里,他们留下了伟岸、崇高和深情。

  人生不过百年,但他们活得认真,活得精致,活得放达。他们用诗歌来表达,为艺术而生活。所以他们也就同时拥有了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

  阅读诗歌要从下面几点人手。

  关注诗题。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诗题之中,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进而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或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

  把握意象。意象即诗中的景和物,由于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及感情,因而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等。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意象:“空山”、“明月”、“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这些自然物象被诗人摄人大脑,加入自己的主观之情,就构成了生动的意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写出诗人自愿遁入山林,过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

  进入意境。意境即诗中客观之景或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的融合,简言之便是情景交融。古诗中情与景的关系,或先景后情,触景生情;或先情后景,缘情布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概言之便是,用特定的景抒发特定的情,或者说根据特定的情选用特定的景。故此,我们在阅读中,就必须借助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并体味诗人的主观感情,进而走入诗人营造的或优美、或寂寥、或悲壮、或雄浑阔大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如读着岑参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诗句,眼前便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诗人伫立雪中,深情地目送着友人,越行越远,在“山回”处,路一转,背影消失在茫茫的风雪里,望“君”不见,只见雪地上从眼前延伸到远方的一串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诗人望着这串蹄印出神,久久不动。然而这雪地上的蹄印,也由清晰变为模糊,随即被“北风”一扫而平了。可诗人心中的“蹄印”却一直清晰,且一直延伸。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品析语言和技巧。品味语言可从两方面人手:一是炼字——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应联系全诗主旨,从遣词、造词、修辞等方面进行仔细揣摩,以品味其妙;二是语言风格——直白与含蓄,质朴与绮丽,沉郁与豪放等。赏析技巧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二是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互文、通感、用典等;三是表现手法——比兴、象征、衬托、对比、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诗歌欣赏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捕捉诗歌深邃的意境美。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捕捉到诗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这样将“画”与情融为一体,诗的奇妙意境也就捕捉到了。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女弹奏一段,描写细微生动,比喻新颖精妙,使飘忽易逝的声音如在读者耳际萦绕,这一段的末尾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描写听者如梦初醒的意态,更加烘托出琵琶女奏技的妙绝入神。成功的音乐描绘反映出琵琶女的感情,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情,融情入景,加深了对读者的感染。

  二、品味诗歌含蓄之美。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全部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象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这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正是其含蓄的内涵,也是我们需用心体会的地方。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看来明白如话,似乎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我们若用心体味一下,便觉得这是千古绝调,其中感情浓烈真挚,诗意含蓄深沉。前一句写送别的环境,点明了地点、时间和景色,此中有何寓意?我们可以想一想,面对着如此春色,在客舍送别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春雨沾湿了地上的尘土,也沾湿了作者的心。“客舍”和“杨柳”都代表离别的意象,何况这柳是如此之青,怎忍心将之折断赠别?此中含蓄之处在于不点别而不尽别意在其中。第二句,初看不过是劝友喝酒之辞,其实也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深情。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挚的情意。两人对饮,举杯浇愁。“要是你出了阳关,就没有朋友像今天这样与你相伴了”,其中的依依不舍,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既是劝慰又是白描。只有体会诗歌字里行间的寓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韵味。

  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很好地感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古诗的节奏很有规律,一般说来,五言诗每句三顿。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七言诗是每句四顿,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新诗也很注意节奏,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和音韵美,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诗人之众,佳作之多,浩如烟海。在古代,诗歌不但孕育了民族精神和情感,而且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和语言;在近代,诗歌更是一把灼人的火炬,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创造了文学的辉煌。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培根说:“读诗可以使人灵秀。”

  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陶冶情操,提高文学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文化涵养,做一个大写和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