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动员3 ed2k:中医学讲人体内脏结构和功能(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45:42

中医学讲人体内脏结构和功能(中)

        (四)肺
        1、 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其活动形式可概括为宣发和肃降两个方面。
  肺主一身之气, 肺接受从脾吸收来的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结合,再经肺作用而充养全身,故肺起到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所以《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的呼吸功能,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吐故纳新,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的功能正常,气道通畅,呼吸匀称。若肺功能障碍,会出现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若肺气不足,则可出现呼吸无力、气短、语声低怯、体倦乏力等气虚不足的症状。
     2、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调节之意。肺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称之为“通调水道”。此与肺气的宣肃作用联结在一起的。由于肺气的宣散,使水液敷布到全身,特别是皮肤,从汗毛孔排泄;通过肺气的肃降,使水液下输到肾转化为尿经膀胱而排出。如果肺失通调,就可导致水液滞留体内,发生水肿、尿少等症。
       3、主皮毛 、皮肤(包括汗腺、毫毛等附属器),具有防卸、保护和调节体温、润泽皮毛,调节汗孔开合作用。如果肺气虚弱,不能正常宣散卫气,输津皮毛,可出现皮毛憔悴、多汗、易于感冒等病证。
      4、开窍于鼻 ,鼻为肺之窍。 鼻是肺呼吸的通道,‍‍其嗅觉和通气功能依靠肺气作用。肺气通利,则鼻道通畅,嗅觉正常。外邪袭肺,多自口鼻而入。肺的病变,也多见鼻的症候,如鼻塞、流涕、嗅觉减退;肺热壅盛时还可见鼻翼煽动等症。

 

      (五)肾(附命门)
        1、藏精 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其来源有二: 一是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 为“先天之精”;二是饮食营养物质所化生,为“后天之精”,具滋养全身器官组织的作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出生之前,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即生之后,先天之精赖后天之精的充养和培育,才能不断发挥其作用。二者结合,贮藏于肾,供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需要。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人从幼年开始,肾中精气逐渐成长,有齿更、发长等生理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的精气开始旺盛,因而女子有月经来潮,男子有精液排泄,性机能趋向成熟;以后随着肾中精气充盛,身体发育健全,生殖能力加强。进入老年后,精气逐渐衰少,性机能减退,以至消失,形体也渐衰老。所以,肾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性机能成熟的作用。若肾精气不足,会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小儿表现生长迟缓、智力不全,成人则早衰和生殖功能障碍等。
       肾的精气,是产生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 肾阴是人体液的根本,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因此肾阴又叫元阴真阴;肾阳又叫元阳真阳肾阴和肾阳对全身组织器官起到滋润、温养的作用。肾阴与肾阳之间互为制约、依存,维持阴阳平衡,作用全身阴阳。中医很重视肾的作用,称之为“先天之本”。肾阴或肾阳虚衰,前者以阴虚而生热象,后者是以阳虚而生寒象为其特点。两者在病变过程中也常互相影响,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从而形成肾之阴阳两虚的证候。
      2、主水  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调节、控制体液的输送及废液排泄,故称肾为水脏。正常情况下,水液经肾脏,清者留于体内,浊者成尿液入膀胱排出体外。整个过程叫做“气化”。肾阳、肾气对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起关键作用。肾阳不足,气化失常,会使水液代谢失调,可发生水肿、小便不利;若肾气虚弱,气不化水,可发生小便清长、尿量增多。
       3、主骨、生髓、通脑   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 脊髓上通脑,充脑髓; 所以有肾生骨髓肾主骨之说。 肾精充足,则骨髓、脑髓充满,人就精力充沛,耳聪目明,骨骼坚实,动作灵巧。肾精不足,则脑髓不充,骨髓空虚,可出现脑转耳鸣、健忘失聪、骨弱无力,小儿囟门迟闭、智力发育不全等症。另外,还有“齿为骨之余”的说法,意即牙齿松动、早期脱落,主要是肾中精气不足之故。头发的荣枯,也与肾脏的精气盛衰有关。
       4、主纳气 ,是指肾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肺吸入之气,须下纳于肾,而为一身之用。所以,正常的呼吸是由肺肾配合协调的结果。肾气充足,摄纳正常,则呼吸深长、均匀;肾气不足,摄纳不足,会呼吸表浅,动辄气喘等症,这叫做“肾不纳气”。    

 

    5、开窍于耳 肾的精气上通耳窍,耳的听觉与肾精气盛衰密切相关。 肾精气充沛, 则听觉灵敏;肾精气不足,常引起耳鸣、听力减退等。故临床上一般属于虚证的耳鸣、耳聋常责之于肾。
       6、司二便 尿液的形成是肾脏气化作用的结果,其贮藏和排泄虽与膀胱有关,但依靠肾来控制。大便的调控也与肾气化有关。肾脏虚弱,气化失常时可出现尿频、遗尿、尿失禁或尿少、尿闭,以及大便虚闭或滑脱不禁等症。
      附:命门
       命门的部位和功能,争论颇多。 一般认为命门之中有火, 即命门之火,简称命火,实即肾阳。临床命门火衰与肾阳虚弱很难分开,而补命火药物就是补肾阳药物。因此,可以认为命门与肾阳基本相同而之所以称“命门”,无非是强调肾中阳气的重要性而已。

二、六腑(附奇恒之腑)
       (一)胆
       胆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如果肝胆失于疏泄, 可引起胆汁分泌与排泄失常,影响脾胃消化, 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呕吐苦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甚至胆汁外溢肌肤引起黄疸等症 状。
       (二)胃
       胃是接受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食物在胃内初步消化后,向下转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未气下降为顺,这是胃的功能特性。若胃病失于通降,饮食物及残渣不能下行,会出现胃脘胀痛、大便秘结等症;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可引起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症。
       (三)小肠
       小肠也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小肠接受胃中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残渣送入大肠。小肠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方面的“清浊不分”,而见大小便的异常,如肠鸣、腹痛、腹泻、尿少、小便不利等。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在脾的运化功能之中,因此,上述症状常为脾病表现。
       (四)大肠
       大肠是转导糟粕,排泄粪便。由小肠消化吸收后的饮食残渣下移到大肠后,被进一步吸收其中剩余的水份,并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所以大肠的病变主要是转导失常,多为腹泻或便秘等大便异常的表现。
       (五)膀胱
        膀胱是贮藏和排泄尿液。在肾的作用下,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料下注入膀胱,贮存到一定数量时排出体外。膀胱的这一生理过程也称之为“气化”。因此,如果膀胱气化不利,就会发生小便不利,甚至尿闭等;膀胱不能约束、控制小便时,又可出现尿频、尿多、甚至尿失禁等症。
       (六)三焦
      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对于三焦的认识,历来有许多不同看法。一般认为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内脏器官,而是概括了主要脏腑的部分功能。
        从三焦的部位和有关脏腑及其功能来说,上焦指横膈以上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两个脏器,概括了呼吸和输布养料的功能,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的上腹部位,包括脾、胃等脏器,概括了消化吸收、化生血液的功能;下焦是指脐以下的下腹部位,包括肾、膀胱等脏器,概括了分清泌浊、排泄小便的功能。
       总的来说,上、中、下三焦的这些生理功能,关系着人体的气化,并为水液的代谢,这些作用都是通过气化来完成的。因此三焦的生理功能为总管人体的气化,并为水液运行的道路。在病理方面也都表现三焦所在有关脏腑的气化功能异常。
       附:奇恒之腑
      五脏六腑之外的器官,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被称为“奇恒之腑”。 所谓“奇恒”,是说不同于一般,异于寻常之意。这些器官即不同于脏,亦不同于一般的腑。就形态结构言,多为中空,而与腑相似;就功能言,主藏精气,与脏相类。又和一般的脏腑不同,故归属于“奇恒之腑”。   

     1、脑  脑与脊髓相通,脑为精随汇聚之处,此称作“脑为随之海”(《灵枢.海论》)。 由于肾主藏精,精能生随,随又充养于脑,所以脑的功能与肾有密切关系。如肾精不足,随海空虚,就会发生头晕、目眩、耳鸣、健忘等症。
       2、女子胞  又名“胞宫”, 即子宫, 功能是月经和孕育胎儿。 这些作用与肾脏及冲脉、任脉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肾藏精,主生殖,而冲、任二脉内系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当肾的精气旺盛,女子发育成熟后,冲、任二脉气血充盈,则月经正常来潮,具备生殖和养育胞胎的作用。如果肾的精气虚弱,冲任亏损,就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或不孕,或孕而胎漏、滑胎、小产等病证。由于月经的来潮、胎儿的孕育均与血液有关,故胞宫与心、肝、脾的关系也较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