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erine与katherine: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白骨精”首进公众视线 “小资”言必称张爱玲[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05:34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 “白骨精”首进公众视线 “小资”言必称张爱玲  2009年10月19日17:41 人民网 摘自《中国生活记忆》 陈煜  系列链接: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小伙子要穿列宁装 姑娘们爱上工装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公共食堂不要钱和举世罕见的“票证时代”[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全国遍地是炼钢铁的土高炉 没有铁矿石就砸锅[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城市交通基本靠走 第一代公车会发"当当"声[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印450万册的《高玉宝》和夜半鸡叫的“周扒皮”[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造就中国市场排队特色[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衣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从蕃瓜弄到“高干楼” 生炉子要用蜂窝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革命的生活色彩:未婚夫妻定情时互送红宝书[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孩子的游戏:赌糖纸、做弹弓、玩斗鸡[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的确良”代表时髦前卫 穿喇叭裤感觉就像在裸奔[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住房筒子楼、地震棚和石库门[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文化生活:八个样板戏八亿人看八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阅读小人书和手抄本[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品牌“老三件”和上海货[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恢复高考 政治局讨论决定报名费收5毛[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穿“幸子衫”、“光夫衫”和红裙子[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独生成时代“特产”: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国家逐渐放开私人购车的限制[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卡式录音机、迪斯科与卡拉ok[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戴蛤蟆镜不撕商标 “大哥大” 是绝对的身份象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万元户”成流行词 掀开了中国人致富的潮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穿着牛仔裤、“一步裙”引领时尚风潮[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王朔式的“痞子文化”与万人空巷的《渴望》[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川菜馆与四川火锅成大众选择[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自助餐流行,扶墙进,扶墙出的尴尬回忆[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白骨精”首进公众视线 “小资”言必称张爱玲[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丁克”流行,结婚不要孩子 传统家庭观念淡薄 [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肚兜”上街与唐装再现[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没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第一个起诉性骚扰的人与新婚姻法[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总理与农民[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新千年怪事[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三鹿奶粉事件最后的黑手 原来就是草他妈[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非典,让我们戴上口罩 [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我们都是汶川人[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鸟巢”盛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中国生活记忆之2009年[组图]      开篇语:阅读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记忆    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变迁,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中国生活记忆》,着力于反映这样的点滴进步。在结构上,自1949年共和国起始之年,至2009年,实行“计划单列”,将其中的时光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千年依次展开。每个年代的开篇,都有一个概括性的年代特征和生活记忆关键词;每个年代的结束,都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语。这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便利。

  书中选取的,都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比如50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粮票和上海弄堂里的给水站,60年代的“红宝书”、弹弓、斗鸡,70年代的八个样板戏、小人书、36条腿和“三转一响”、爆米香、鸡毛换糖和喇叭裤,80年代的红裙子、假领子、迪斯科、邓丽君和“大哥大”,90年代的“一步裙”、踏脚裤、“菜篮子工程”、生猛海鲜、股票、超市和甲A联赛,新千年的“肚兜”、唐装、房奴、“人造美女”、超级女声和“动车组”??希望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点滴,能让经历者感叹,重新拾起对过去生活的记忆;能让后来者了解,生活原来是这样。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给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民。   改革纵深推进深刻影响生活   
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麦当劳合资兴办的麦当劳快餐店 (图片选自《中国生活记忆》)

  90年代,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这对于国人,是件很大的事,买粮吃饭,不需要凭票证了。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被认可。人们认识到,市场和计划,无所谓姓“社”姓“资”,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而已,都可以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服务。

  向纵深推进的改革举措,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90年代,住房改革有了实质性启动,人们习惯买商品房了。股市,更是吸引了众多狂热的股民追逐财富。

  90年代中国人民告别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者邓小平,也迎来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90年代,市场经济的力量开始释放,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再也没有了80年代的抢购。人们开始关注房市、股市,财富积累凝聚人心,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一句话:准备跨世纪,迎接新千年。 与“白领”一同出现的“写字楼”,90年代,这两个词都代表着时尚和年轻

  1995年1月26、27日,上海《青年报》刊出《大陆首次白领公众调查》。

  “白领”,引起人们关注。

  2002年4月14日,上海《青年报》介绍上海社科院调查研究报告《发展中的上海“白领”》。这是“白领”第一次写进一年一度的上海发展蓝皮书。蓝皮书还认为,“白领”问题正引起人们日益的重视,并且正逐渐被社会各方面了解和接受。

  高收入、高职位的特征使他们占据着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角地位,在推动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白领”是领先潮流的一族,白领的生活方式对于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调查显示,“白领”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一般的社会成员。将近六成的“白领”将自己定位于“中等消费阶层”,虽然收入最高,“白领”的消费意识还是比较理性的,注重“商品的质地、实用程度”的占到了55.8%。

  调查也表明,上海“白领”正试图过一种高品位、高格调的闲暇生活。看电视(70.5%)、上因特网(61.8%)、看报纸杂志(57.3%)、听音乐(56.3%)和读书(53.1%)等是最受“白领”欢迎的休闲方式。

  “如果我姓白,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就给他(她)取名叫白骨精。”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卧薪尝胆地当着“影帝”或“影后”(掌管影印机)就是为了早日成为白骨精。

  白骨精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妖精,他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白领、骨干、精英。白骨精们具备高学历、高素质,白领是他们的最低形态——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用各种最新款数码产品武装自己。

  90年代,小资流行。小资,原本为“小资产阶级”的简称,英文 Bourgeoisie是指资产阶级,音译“布尔乔亚”,小布尔乔亚即小资产阶级。小资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也引申为小资情调,应该是一种追求生活品位的人。

  小资在生活情趣上喜欢咖啡、家居、红酒、茶、笔记本电脑等;

  喜欢旅游;
  服装方面不求最贵,但求自我风格;
  重要特征是至少精通英语;
  精神高于肉体,理想高于现实,个性高于共性;  
  喜欢AA制;
  言必称张爱玲。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