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一男一女生存节目: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品牌“老三件”和上海货[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35:21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 品牌“老三件”和上海货  2009年10月19日12:06 人民网 摘自《中国生活记忆》 编著:陈煜 系列链接: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小伙子要穿列宁装 姑娘们爱上工装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公共食堂不要钱和举世罕见的“票证时代”[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全国遍地是炼钢铁的土高炉 没有铁矿石就砸锅[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城市交通基本靠走 第一代公车会发"当当"声[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印450万册的《高玉宝》和夜半鸡叫的“周扒皮”[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造就中国市场排队特色[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衣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从蕃瓜弄到“高干楼” 生炉子要用蜂窝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革命的生活色彩:未婚夫妻定情时互送红宝书[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孩子的游戏:赌糖纸、做弹弓、玩斗鸡[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的确良”代表时髦前卫 穿喇叭裤感觉就像在裸奔[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住房筒子楼、地震棚和石库门[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文化生活:八个样板戏八亿人看八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阅读小人书和手抄本[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品牌“老三件”和上海货[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恢复高考 政治局讨论决定报名费收5毛[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穿“幸子衫”、“光夫衫”和红裙子[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独生成时代“特产”: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国家逐渐放开私人购车的限制[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卡式录音机、迪斯科与卡拉ok[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戴蛤蟆镜不撕商标 “大哥大” 是绝对的身份象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万元户”成流行词 掀开了中国人致富的潮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穿着牛仔裤、“一步裙”引领时尚风潮[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王朔式的“痞子文化”与万人空巷的《渴望》[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川菜馆与四川火锅成大众选择[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自助餐流行,扶墙进,扶墙出的尴尬回忆[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白骨精”首进公众视线 “小资”言必称张爱玲[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丁克”流行,结婚不要孩子 传统家庭观念淡薄 [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肚兜”上街与唐装再现[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没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第一个起诉性骚扰的人与新婚姻法[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总理与农民[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新千年怪事[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三鹿奶粉事件最后的黑手 原来就是草他妈[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非典,让我们戴上口罩 [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我们都是汶川人[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鸟巢”盛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中国生活记忆之2009年[组图]      开篇语:阅读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记忆    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变迁,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中国生活记忆》,着力于反映这样的点滴进步。在结构上,自1949年共和国起始之年,至2009年,实行“计划单列”,将其中的时光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千年依次展开。每个年代的开篇,都有一个概括性的年代特征和生活记忆关键词;每个年代的结束,都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语。这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便利。

  书中选取的,都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比如50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粮票和上海弄堂里的给水站,60年代的“红宝书”、弹弓、斗鸡,70年代的八个样板戏、小人书、36条腿和“三转一响”、爆米香、鸡毛换糖和喇叭裤,80年代的红裙子、假领子、迪斯科、邓丽君和“大哥大”,90年代的“一步裙”、踏脚裤、“菜篮子工程”、生猛海鲜、股票、超市和甲A联赛,新千年的“肚兜”、唐装、房奴、“人造美女”、超级女声和“动车组”??希望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点滴,能让经历者感叹,重新拾起对过去生活的记忆;能让后来者了解,生活原来是这样。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给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民。   动荡结束 新生活开始了   70年代,是一个转变的时代。70年代最重要的事,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和人民的动荡生活结束了,新生活重新开始了。
 老三件之一:缝纫机 老三件之二:手表
  70年代,聘礼或嫁妆俗称“老三件”,也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既是为新人开始婚后新生活准备的生活用品,也是家庭生活水平的体现,所以有这“三件”的婚礼才“体面”。

  后来这三件被概括为“三转”,有些女方要求加上“一响”,即收音机。有的家里买不起缝纫机的,甚至要先借一台缝纫机来结婚。“三转一响”形成了当时公认的结婚必备品。

  70年代末期,结婚组成家庭的物质条件,表现为:36条腿和“三转一响”。

  一个家庭有36条腿当然不是指有18口人,更不是说必须拥有一个家庭动物园,而是当时女性要求未来的新家必须有足够的家具。至于具体品种好像各地都不一样,有些地方把立在墙角的三脚架也算在内,一直没闹明白另一件腿数也为奇数的家具是什么。

  按当时的生活条件,结婚时能备齐“老三件”已经高兴得不得了,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会买钻石牌手表,凤凰牌自行车和五羊牌缝纫机,这就是当时的品牌货。那时候谁要是骑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无异于现在开着私家车,总会让人艳羡不已。

  1979年1月到4月,全国半导体收音机销售额比1978年增长了34.9%,由长期积压变成畅销。
新郎俞志民和新娘孔绥红于1978年12月20日结婚,不妨看看他们当时的嫁妆:

  订婚的时候,还有100元订婚聘金,媒人再把结婚的日期定下,结婚聘金也是100元。

  接新娘子的前一天,男方根据女方的要求准备好“三杠”,即一杠酒(一坛老酒)、一杠粽子(按女方亲戚的户数)、一杠猪肉(基本上是半头猪),先期送到女方家里,以便在第二天的喜宴中用。

  舅妈送了一幅被面,表姐送了一个暖水瓶……绥红一一记下,以备将来还礼。在当时,上了10元可都是重礼,是自家至亲好友才舍得送的。

  娘家嫁妆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男方聘礼的多少。依当时的“行价”,男方出的聘礼是100元的现金,外加几十斤的被棉、十几丈的布票,或几坛老酒。可娘家至少得嫁上一套圆件(木制的脚盆、马桶等)、床、八仙桌、椅子、凳子、面盆架、丁香柜、平面柜、箱子等木器,六条以上的新被,还有一些瓷器、锡器、新衣服等。为了在场面上好看些,女方的父母会千方百计地为出嫁的女儿挣面子,于是就有了一句戏谑的话:“养囡养强盗”。

  嫁妆除了床是用手拉车装的,其他的都是壮汉用肩膀挑的挑、扛的扛。新娘子坐的是自行车(路近的就走路,当时用自行车接新娘子是最时尚了),“驾驶员”就是自行车车主。当时的农村,一个村子要借6辆自行车都很困难,俞志民向外村借了3辆自行车。接新娘子的自行车最好是名牌的“永久”、“凤凰”,就像现在要用“宝马”和“奔驰”一样。(《30年间的婚礼变化》,2008年12月8日《诸暨日报》)

  70年代,上海货,以品质、款式享誉全国,上海货,就是品牌。

  那时候物资匮乏,而上海,作为我国轻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它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还有其他所有的日常用品,不仅经久耐用,而且外观也很精美。上海货是一块“金字招牌”,钻石牌、宝石花牌手表,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蜜蜂牌、标准牌、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无不是过去那个时代的骄傲。那个时候,国货就是指上海货,上海货遍布大江南北。
外地人只要到上海出差,总会买回一些家里用得上的东西,或者自己去不了,有朋友同事到上海出差,就会托人家帮忙,买回一两件自己需要的用品。

  当年“带东西”的风气很盛,什么东西都是上海货好,你要这,他要那。出差一趟上海好似跑一回“单帮”。乘船的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空着双手的,不是手拎的、肩背的,便是肩挑的。回到家里还顾不上休息,你一包、他一包的要赶快去送。

  一位当时曾在供销社工作、1937年出生的肖汉木老人说:

  上海并不产烟叶,但有香烟之极品“中华”、“熊猫”;上海并不牧羊,可全国的毛衣毛料又以上海为最。老人告诉记者,那时的“上海牌”、“上海货”,成为千千万万中国家庭财富的象征,而名牌荟萃也曾是上海的辉煌和骄傲。还有上海的服装、麦乳精、奶糖、的确良、丝袜、白球鞋,都是时尚生活的标志。那时能戴块手表,比现在有钻戒的人还得意。肖汉木当时就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很长的一段时间,戴的时候唯恐别人不知道,经常故意捋高袖管来炫耀。

  肖汉木老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他有一个用旧了的印有“上海”字样的黑色手提包,给了在农村的表弟。表弟当时的神情是两眼放光,做庄稼的表弟有事无事便提着手提包四处招摇:“看到吗?上海的!表兄给我的。”就算把提包用破了,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表弟总爱用那个包装些种子等小玩意儿。

  更多的市民有排队购买上海货的经历。71岁的程细香老人介绍,那时市区的“东方红五金交电”商店是她的最爱。老人兴奋得直摇头:“家里有了一张供应票,我就要去‘东方红’排队买东西。买过收音机、自行车,都是上海货。”

  1974年,张艳英和丈夫选择到上海旅行结婚。夫妻俩的结婚用品都是专门跑到上海去采购的。“那个年代男女恋人结婚前,有条件的都要去上海采购,或干脆叫旅行结婚,弄得民政局结婚登记处设在上海一样。”住了一个多星期,用光了所有的钱,张艳英夫妇带回了大包小包的上海货。(邹春生:《上海货,曾经的“金字招牌》,2009年3月17日《东楚晚报》)

  上海产的奶糖是孩子们最钟情的食品,上海的的确良、灯芯绒,都是女孩子眼里朝思暮想的高档货。到了80年代中期,纺织品又有了许多款式:夹丝膨体纱、涤纶草绿府绸、薄形弹力袜、仿烤花大衣呢、真丝软缎被面……

  计划经济凭的是计划供应,什么商品你没有一张领导签了字的或单位盖了章的条子,你是买不到上海货的。上海的香皂、毛巾、麦乳精,这些现在不起眼的东西,在那时绝对算宝贝。

  全国人民都对上海货推崇有加:质量好、款式新、价格合理,几乎没有假货,上海货真正是金字招牌。确切地说,对“上海货”的钟爱,源于上海货的款式新颖,经久耐用,前卫时尚,更源于一种岁月的情结。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