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好看的泰国恐怖片:弧圈球的文章和讨论大全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36:11
个人感觉,运用大臂,初练时,击球稳定程度稍差,也许是与刚改动作有关。

拉球时的发力问题,请指正[原创]

今天在回复一个贴子的时候写了几句,后来又有了新的想法,所以单独放出来请高手指正。原贴是问关于拉球瞬间的发力的,我当时回贴如下:

我的理解是,拉的时候手的摆动尽量快一点,但不要用力,不要使手臂发僵,到临触球的一瞬间,再给一个加速,用力击打让球加速,然后继续挥手转腰,靠海绵胶皮和底板形变恢复的瞬间加转,也不知对也不对。

在下班等车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拉球的一瞬,如果发力时间充分的话,先大力将海绵和底板打变形,然后再用挥动拍子使球向前走,最后挥拍完成重心交换,顺势挥动的拍子控制方向。由于海绵胶皮和底板的形变较大,球在拍子上有很短的一个停留,这时拍子其实是运动的,带着球一起走,向上挥动的拍子带给球一定的向上的加速,在这个过程中是拍子的形变恢复期,而且球在拍面上有一定程度的滑动,正是这个滑动和形变的恢复给了球强烈的上旋。所以,使之产生强烈的旋转。因为板子的形变较大,所以速度和力量、旋转都是很强的。
基于这个道理,发力充分的暴拉最好将海绵胶皮以至底板打透,使底板和海绵胶皮产生较大的形变,这也就是为什么软板底劲足的道理。在形变的过程中,木板的形变要比海绵胶皮的形变更重要,因为底板本身的形变难度要比海绵胶皮大,所以恢复形变时给球的力量相对也大。有时自己这样拉球时甚至感觉是从下往上扣球。
象孔平时那样的拉球(暴冲除外),其实是摩擦的很薄的,主要是靠套胶的形变,木板的形变很少,这样造成他拉球前冲力和速度都不是很强,但是由于他是摩擦发力,所以制造弧线的能力很强,所以稳定性也较高,而且对方来球力量很大的情况下,他往往兜住球的侧部,由于对方的球是前冲强于侧旋的力量,等于从薄弱环节入手,所以反拉很稳定。
水平有限,请高手指正。

你的水平我望尘莫及。好文!
拉的时候手的摆动尽量快一点,但不要用力,不要使手臂发僵,到临触球的一瞬间,再给一个加速,用力击打让球加速,然后继续挥手转腰,靠海绵胶皮和底板形变恢复的瞬间加转。
严重同意
你说得非常对,我也是使用软板的。
关键在于如何把底板、海棉和胶皮打透?挥拍时拍形不要太前倾,可与台面基本上垂直,一般可也打球的右侧中部,再顺势向球的右侧上部磨擦。
补充一点!!!!
击球之前一定不要发力,以免接触球的时间过短(快攻和正胶除外),在接触球的瞬间(很难掌握)发力(比较柔和的),见笑了。

触球瞬间,快速收前臂,手腕有个甩的动作,中指也顶一下球拍,爽!!!

首先声明不是高手,属于菜鸟的共同探讨,:)

专业选手拉球,首先在协调性上以及动作的衔接和重心的还原上要好得多,这是第一点,很多人认为专业的暴冲会好一点,其实他们更讲究的是拉球后的还原。第二,专业选手拉球时,往往拉得非常合理,应该发力的时候发力,不该发力的时候就挂起来,控制落点,而且拉球的隐蔽性很好,不象业余选手一样手一挥对方就站在那儿等着挡你的球了。业余选手往往应该发力时发不出力,不该发力时发了很大的力,不是打不上就是重心没有了,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回一个又慢又高的球落在自己的台子上却跑不回来。第三,专业选手的拉球很注重落点,对于什么样的球拉到台子的什么地方,对手的回球性质均了如指掌,而且对于对方的弱点和薄弱环节很清楚,所以攻击的目的性和效率都很高。
至于具体到某一动作,个人拉球动作和习惯都不同,但都很合理,看着很舒服。

这么多年来,一直看孔的动作,对孔的动作很熟,后来发现自己有些不好的习惯也是和孔学的。:D,前两天看孔的录象,突然发现孔在拉球的一瞬间手腕有一个后摆的动作,具体形容起来很象用拍子扇东西,手腕有一个很明显的闪动,这个动作是用来加力和加速的,这么多年,都没有注意到。原来这就是孔在瞬间击打底板的动作!!!!!,凭着这个动作,孔打球制造出了很强的合力,不仅仅是薄摩的力量了!!!!!!!!!!!!
怪不得这么多年学孔水平没长进。现在改了发力的方式,才发现他居然是这样打的。
不过再说回来,拉球时,太注重手腕动作,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嘻嘻
这个动作其实就是一个动作,绝对不会把球打跑,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动作,你用拉球的手法大力将底板打透,就做到了
钱兄的说法很对,这时拍形不能太前倾的。。。。。。。,钱兄与我心有戚戚焉。
其实这么多废话,说白了,就是让人拉球时连拉带撞,用拉球的动作去撞球就好了,这是我现在用的发力方法。不知正确与否,请高手指正

前两天跟一个高手打球,不用说,是输的很惨,跟他们打球,总是感觉发挥不出来,怎么拉球拉不上,打也打不上,别人发了球,我一搓,他再一挑,然后在那里等着,不论是我拉了,还是打了,还是推了,回去就是一板极暴的攻球,怎么用力打都感觉用不上力,打什么角度他都能够打了。后来问他,说不是我手上的问题,是脚下的问题,其实他的那一板球,并没有怎么做很大的动作,告诉我说,只是平常练对攻时的普通攻球,加上一点力量,最重要的是要移动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到自己最顺的发力点发力,力量才够大,够暴。老兄评价的手上的感觉说的很好,看来是很用心去体会了,不过说实话,我还在用硬板,打球也是以攻打落点为主,弧圈作为由下变上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主要得分手段,我觉得在比赛中,能够一直使用自己最拿手的技术对付,别人跟你打,就已经很头疼了。其实弧圈的发力,一直是我做的不好的,总是拉的速度不够,旋转也不强,但隐蔽性够强,落点够好,也是有效果的。  

也谈发力
我是弧快直板打法,发力我的体会是第一手臂摆速需快,第二需用上大臂及腰部力量,接触球瞬间摩擦同时加上击打力量,至于拍型控制除了下降点后期,中近台还是应略为前倾。至于说落点,暴冲时力量为主,至于打落点,拉冲时加上小臂、手腕动作即可,但力量就难以强求了……一点体会勿见笑

终于找到了弧圈的感觉,爽啊

最近忽然找到了拉球的感觉,大家看看对不对
站位的感觉是蹲马步的感觉,腿撑地把重心放在跨部,上身放松,肩部下沉,手上的感觉是把手臂想象成拿着鞭子的感觉,大臂是鞭子的杆的部分,小臂是鞭子的绳子的部分,肘部不要外展要内手,外展大了发力感觉收不住,大臂放在肚脐和身体最右边的中间,小臂和球台平行,根据来球转腰击球,击球的时候要注意两腿把重心顶在跨上,不要紧张,肩部要压住重心,重点就在这,要把球迎在肩和跨的中间,剩下的转腰拉球都是基本的动作,没什么不同,这样上转能压的住,下转能放出去,摩擦靠小臂,一定要想象成鞭子的感觉,这样打的球又稳又转,特有冲击力
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有些感觉也不是能很完整的表达出来,要自己体会,如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帮忙纠正一下!
好文!只是"大臂放在肚脐和身体最右边的中间"不解,是引拍结束后,引拍前,还是击球时?文中好象指引拍后,我觉得击球时是这样的,其他时候不可能,请解释一下,谢谢
大臂放在肚脐和身体最右边的中间?
把大臂放在腹前我的感觉是能有效防止向后拉肘和只用手臂引拍的毛病,而且能很好的锁住肩,也不会造成肩部的紧张,有一种很有弹性的感觉,如果放的太开很容易造成肩部紧张,要不肩部就太放松了,要把力量集中在肩和跨的中间,肩松了上转压不住,下转很难控制弧线,跨送了腿部的力量就传不上来,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腰的转动,影响整体的协调性,三个支点,跨,肩,肘,肘部的支点主要是给球加旋转的,大臂是力量小臂是摩擦,能控制好了这三个支点感觉就很好,接触球的时候我觉得主要是在接触球以前的这个时间,接触球以后动作可以有多种变化了,可以拉高调也可以拉前冲,动作变化就根据来球变化了,可以往上也可以往前,都可以的,注意还原
大臂是力量小臂是摩擦,好
我觉得重心应该在头部和脚尖中间,就是弯腰撅屁股,不知对不对,反正我是这样做的,感觉不错

[原创]乒乓力学(四) --- 鞭打的感觉

教小朋友游爬泳(自由泳)的时候, 教他放松地脚上脚下踢水, 他便只用小蹆大大的踢水, 踢得水花四溅却又不能前进, 于是教他直脚上下踢水, 踢的幅度小于30度, 膝部用力伸直, 由于受到水的阻力, 下踢的时候, 膝部却又自然弯起来踢水, 他慢慢地开始体会到以大蹆带动小蹆的发力方式, 即是鞭打的感觉.

将以上的方式应用到手上, 手向侧边用力伸直, 往返转腰, 转腰幅度要小于30度, 慢慢地加快转速, 由于前臂的重量, 肘开始有些曲, 慢慢放松肘的力量, 肘便曲得更厉害, 直至前臂和大臂曲成135度, 熟练后, 慢慢加入收前臂的力量, 直至前臂和大臂成90度.

以上只是个人对鞭打的了解, 未必适合所有人, 欢迎指正.

注:乒乓力学是指从力学的角度看乒乓球运动, 并非要成就甚么学说. 力学在这里也可以是努(力学)习的意思.
乒乓力学(一) --- 从力学的角度看前冲弧圈球
http://www.86060.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35906
乒乓力学(二) --- 打摩原则与弧圈球
http://www.86060.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36633
乒乓力学(三) --- 前冲弧圈球杂谈
http://www.86060.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38486
乒乓力学 --- 从力学的角度看前冲弧圈球

1.        力距
假如你用乒乓球拍能将乒乓球打到20呎外, 用羽毛球拍便轻易打到40呎外, 这是因为力距越大, 速度越高.
为了增加前冲弧圈球的速度, 球运动员便努力增大力距, 如直臂拉手及身体过分前倾, 这点可参考老金或小马的前冲弧圈球动作, 但这种动作还原较难, 业余的能做到挥拍时, 手臂尽量舒展已很不错, 这就是为什么常常强调挥拍要放松, 这是因为放松了, 手臂便自然得到舒展.

2.        速度的叠加原理
要跑得比时速60哩的黑豹快, 方法是在一列时速59哩的火车上向前跑, 自身的速度加上了火车的速度便胜过了黑豹.
前冲弧圈球挥拍的速度由以下数个速度叠加而成:
a.        蹬腿的速度, 即重心转移的速度
b.        转身的速度, 或称为转腰的速度,
c.        上臂的速度
d.        前臂的速度
e.        手腕的速度
动作协调才能叠加以上各个速度.

3.        力的叠加原理
火车起动时, 人要向前行是有点困难的, 火车正在发力加速, 人便承受着火车加速的推力, 要向前行简直是吃力不讨好, 还是等火车加速后, 均速前进时才开始向前行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