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乐园游乐设施:中医腹诊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23:47

1、中医腹诊的理论研究

(1)腹诊的概念 腹诊的概念,我国中医界和日本汉方医界对腹诊的基本概念有过不同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狭义的腹诊,一般认为仅指用手触按腹部而进行诊察;广义的腹诊,则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对胸、胁、腹进行全面的诊察。刘智壶[1]指出:此种诊法主要属于切诊,但也包括有望、闻、问的诊法内容。它通过诊察腹部与胸胁部表现的各种征象,以判断疾病及病因病机,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刘氏认为腹诊之所以能诊断疾病及辨别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胸腹与脏腑、经络及某些重要腧穴有着生理、病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种联系,脏腑疾病及其病因病机,则在胸腹反映出一些不同的病理征候。通过胸腹表现出的病理征象,就能推断内部脏腑之病变。

(2)腹诊基本原理的探讨 这方面的研究,一是从中医理论角度阐明腹诊的基本原理,完善体系,如有从腹诊与脏腑的关系,表现在人体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部之中,因而腹诊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在生理上,胸胁腹为脏器所藏之处所,对五脏六腑有保护作用;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之中,脏腑之气血则皆汇聚胸腹。尤其是胸中聚有宗气;大腹又有中气充盈其中,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居脐腹两侧,又为先天之本,中藏元阴元阳,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以,胸腹为阴阳气血之发源。同时,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胸腹内部脏腑与胸腹体表的联系,使胸腹体表部不同的区域又归属于不同的脏腑。在病理反映上,由于脏腑在胸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的位置而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络,脏腑病变则反映于胸胁腹的一定部位,出现各种自觉或他觉之病理症征。并且,随脏腑的不同病因病机,而可在胸胁腹表现各种相应的征候。胸腹与经络的关系,表现在胸胁腹是很多经络循行通过的部位,与十二及奇经八脉之任、督、冲、带等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循行于胸腹内外而在胸腹体表有腧穴分布的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等进行研究。

一是从西医学和现代科学知识结合的角度探讨腹诊的基本原理。如有人从解剖生理角度将中西医学的内脏名称、位置、功能统一起来,探讨腹诊的定位诊断,将腹部的病理区划分为同位反应区和异位反应区;有人则利用生物全息理论解释腹诊的原理,也有人从神经生理学角度,以体壁内脏反射来解释体表特定部位对相应内脏器官病变的反应。但是仅从简单的解剖部位与胸腹的对应关系以及经络循经的部位来说明,这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深入到细胞水平上,用细胞光态等原理研究其内脏与胸腹体表的相关性,今后可以用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加以深入探讨和研究,从而使传统的经典中医腹诊理论上升到细胞及分子理论水平。

(3)规范腹诊区划的研究 规范腹诊部位区域的划分,有利于对腹症表现部位的描述和内属脏腑病变的判断。有的将胸腹部划分为胸区、心区、心下、左胁部、右胁部、左胁下、右胁下、脐部、小腹、左少腹、右少腹等11个区域,并总结出各种腹症的内属脏腑;有的提出腹诊线和腹诊区的划分法,即腹诊线有第一线(前正中线)、第二线(沿左右腹直肌)、第三线(从乳头直下之肋缘下至髂骨窝),第四线(从章门穴至髂骨里侧),腹诊区有胸胁区,心下区、胃脘区、脐区、脐下区、右少腹区、京门区等,并指出各线、区常见的病理变化;此外,也有据《伤寒论》加以改进,将腹诊区划分为虚里、胸腹、心下、脐部、小腹和少腹等部位。

2.腹诊临床意义的理论研究

腹诊运用于临床,其作用具体体现在诊断疾病、分析病证、推测预后等方面。在这些方面,腹诊具有其独自的特点,而能补充望舌、诊脉之不及。

用于诊断疾病方面,对于传统医学疾病的诊断,有人认为胸腹症状及体征是诊断某些属于中医学范畴疾病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有些中医学疾病,是以胸腹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所以,腹诊能够比较客观和直接的加以诊察与判断,并能以次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在古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刘氏总结提出了真心痛,厥心痛、胃脘痛、蚴虫腹痛、肝痈、肠痈、肺胀、臌胀、肠覃、石瘕、水癥、石水、涌水、疝气、痃癖、肥气、息贲、伏梁、痞气、贲豚、脏结、结胸、肠痞、龟胸、肝胀、胆胀、胃胀、大肠胀、小肠胀、膀胱胀、乳痈、乳核、乳岩等35种疾病的腹诊征象。腹诊与四诊合参辨病,也是腹诊临床运用之要旨。有的学者提出了胸胁苦满,心下痞、心下痞满、心下痞硬及痞坚、心下急及支结、心下濡、心下痛、心下悸、脐上悸、腹胀满、腹痛、少腹急结、少腹拘急等病症的腹征诊断特点。对于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刘氏认为,出现在胸腹的疾病征象,对临床初步判断某些现代医学疾病有重要的意义。而某些以胸腹征象为主症的中医学疾病又与现代医学的某些疾病相似或相同,这些疾病可以互参,以作为诊断现代医学疾病的临床资料。此外,胸腹腧穴压痛对临床诊断某些现代医学疾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刘氏的研究提出,有些疾病通过经络反映于胸腹体表的某些特定的“点”,这些特定的点大多是中医学经脉上的腧穴,因此,腧穴压痛能初步判断某些现代医学疾病,这也是中医腹诊独具特色的方面。

用于分析病证方面,研究证明,腹诊在辨证方面,根据胸腹征象的不同状态和性质,可以分析出疾病的病位及所属的病因病机。如有的学者认为,腹诊的辨病证,包括以腹症辨病证之性质,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属性;又辨病证之形态、程度,以鉴别诊断各类病证。这些研究,使腹诊的辨证趋向规范化。

用于推测预后方面,有些反映于胸腹的病理征象,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把握疾病的转归,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人根据文献研究提出了①虚里动甚,触按弹手有力,或虚里动气移位、散乱;②腹满膨凸,按之坚硬,腹壁青络怒张;③胁及腹内巨大癥块,质地坚硬,固定不移;④脐腹部深陷,肌肤瘦削、折皱,腹力空乏;⑤左胸部或心窝处突发性剧烈疼痛,势如刀绞状等五方面的胸腹征象,为预后险恶的主要客观指标。同时,还提出了①虚里动气和缓,欣然应指;②脐腹部饱满,腹力充实;③腹部平坦,腹肌壮实,按腹柔软,胁腹之内无癥块等方面,是预后良好的胸腹征象。

以上关于中医腹诊临床意义的研究,可以认为,在腹诊用于诊断疾病、辨别征候、推测预后诸方面的探讨,已经为临床提出了一些比较确定的诊断辨证指标及有价值的诊断辨病依据。但这一方面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如胸腹腧穴在诊断疾病方面的意义,更应拓宽领域,以发现和确定某些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腧穴;在辨证方面,要进一步探讨胸腹征象在辨证中的特殊性,以为中医辨证提供规范化的客观指标,从而使中医腹诊的临床意义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理所当然,这一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应以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为基础,用中医腹诊方法与理论指导进行,这样才不致失去中医腹诊的特色。

3.腹诊临床的研究

腹诊运用于临床,其作用具体体现在诊断疾病、分析病证、推测预后等方面。在这些方面,腹诊具有其独自的特点,而能补充望舌、诊脉之不及。

(1)腹症的分析研究 很多学者在临床实践中深入探讨了腹症的客观化和实际应用意义。据报道,胸胁苦满一症,现代研究有两种:一种为真皮、结缔组织的浆液炎症;一种为腹肌紧张。前者为真性胸胁苦满,是全身性胶原组织免疫性炎症的部分表现。后者是假性胸胁苦满,是与精神神经相关联的症状。胸胁苦满是免疫性炎症,是机体防御反应的一种,所以当体力下降时,有关表现也即消失。如肝炎时有胸胁苦满,而肝硬变时则消失,说明此症的可逆性。另有学者通过152例瘀血腹症临床研究,应用电子计算机和逐步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方法,筛选出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性、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与粘附,血栓弹力图以及肌电图异常等指标,建立了瘀血腹症诊断的回归方程,并认为上述指标可作为瘀血腹诊的客观指标。有人对200例腹胀病人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实胀组的腹壁施以外力时,无论是轻、中、重用力,其移位(即腹壁下陷的程度)量,均比正常组明显减少,说明实胀患者皮肤较为紧张,不容易按下,这与腹胀属于实证之腹满较甚,呈持续性,腹壁抵抗较明显,有弹力,不喜揉按或按后腹满更甚的腹诊征象完全一致。而经治疗后,其腹壁位移量又有所增加,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虚胀组轻度用力施按时,其腹壁位移量与正常人没有显著差异,但施加中、重度力时,腹壁位移量明显增大,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表明虚胀者之腹壁紧张度和抵抗力与正常人要低,这与腹胀虚证之轻按腹壁有抵抗,重按则觉无抵抗力的征象相符合。而治疗后,虚胀组患者的腹壁位移量又均有所下降,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这一观测证实了腹胀虚实征候客观的腹诊征象,为中医辨证提供了依据。

(2)腹诊病证的特点研究 近年来,很多学者从对一些病证的诊断治疗入手,探讨了腹诊独特的诊断意义。有人总结分析200例中风患者的腹诊情况发现,腹诊对中风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为中风的辨证论治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体征,认为中风腹诊之要点是以两侧腹部的肌力对比审察病位深浅;以腹部抵抗力的大小诊断病之虚实;以腹肌的强直情况,即心下痞硬、腹部胀满与腹部硬痛辨析风、痰、热、瘀,又以腹泻和腹痛决定通流两法,这些要领简明、直观,又易掌握;确为中风的诊断与辨证开辟了新径。有人对20例胃下垂患者作立位与卧位腹诊,并以X光线摄片作对照,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形低垂,下腹膨起,抱腹后舒服,腹壁脂肪菲薄和腹肌松弛等腹诊特征,并发现剑突下沿中线向下触及空瘪的止点与X线片示胃小弯位置呈现一定相关性。有学者观察360例慢性前列腺炎的腹诊反应,发现湿热下注型在左、右维道穴区有阳性反应,血瘀型在左、右天枢穴有阳性反应。出现深压痛为瘀血和肾虚;条索结节为湿热、按压则舒为虚损型。上述阳性反应随病情加重、好转、痊愈而相应表现为加重、减轻和消失。有人对100例腹部动悸的临床观察,发现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者易扪及腹部动悸,且以脐部多见,二者轻重程度一致,肋下解越窄,动悸越明显。

腹诊病证的研究,不仅限于内科,妇、儿、外科疾病同样取得显著进展。如有的学者根据少腹急结对少女狂躁精神分裂症,投以桃核承气汤治愈;对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诊得心下急、腹满痛者,投柴胡汤而获效;妇人月经不调,少腹急结者,予桂枝茯苓丸而收奇功; 有应用腹诊对闪挫伤见有两侧腹直肌挛急如弓弦,脐周围有硬块疼痛者,从热实型瘀血证论治收到良效者。

日本汉方学者对中医腹诊也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临床实践研究。据《中国医学诊法大全?躯体诊法?诊腹》所引用的资料:柴田良治氏研究瘀血腹征认为,瘀血初为流动的血液(包括淋巴液、组织液)受到炎症等因素的影响后,导致水肿、血液粘稠度增高、循环障碍,而引起腹征变化。用中药治疗后,不仅腹诊所见的腹征消失,而且放射线征象亦有明显改善。土左宽顺等对136例(其中女性89例)平均年龄为51.7岁,腹诊有心下痞硬腹征者,发现与胃的形态学改变(胃窦部有气影及黏膜皱襞壁影等)呈正相关关系。土左宽顺等还研究了心下痞硬腹征与血清儿茶酚胺的关系,其对11例患者采取禁食3小时,于上午10时抽血后腹诊。患者心窝部抵抗感和压痛明显者记为(++),无抵抗者记为(-),属于二者之间的记为(+)。结果表明,心下痞硬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增高,从而得出心下痞硬腹征的产生与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有关的结论。小林沼司氏等分别对30例原因不明的不快感患者(平均年龄男性25岁,女性35.7岁)进行腹诊,记入腹诊构造分析表,共计51项,各分《难经》中的痛积、牢积、动积三种,共135个变量,筛选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30个变量,然后用东洋医学影像测定装置(明治针灸大学研制),用光谱分析法将腹征立体影像化,由此产生的腹诊图象如山脉一样高低起伏变化,以次对应地反映腹诊各变量数值的大小。光藤英彦氏研究出一种腹诊“人工指”,该装置用测按腹部产生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代替手指的感觉,从而把腹诊征象变为可读出的数字指标,使腹诊得以量化和标准化。

关于中医腹诊的临床运用与实验研究,应该说目前已经进入到科学化的轨道。无论是用于诊断疾病或用于辨证施治,其研究已经使用了多种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和仪器,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所存的问题是,至今对中医腹诊之症、征、证一体化的综合探讨尚有不及;胸腹腧穴诊断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和拓展,以使其在最大程度上能作为特异性的诊断依据;胸腹症征也必须进一步使其标准化和规范化。关于腹诊仪的研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其设计还可从细胞光态与经络电阻、腧穴电流量,以及全息胚穴位点的振动频率检测等方面深入研究,使其成为具有高科技化,而又能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腹诊诊断仪器,以用于指导中医临床的诊断与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