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洋假日酒店怎么了:开创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教育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9:48:23

开创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教育未来

广东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   徐章英   顾力兵

 

教育是古老而又年轻的事业,她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哺育着人类的未来,任重而道远。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正在迅速崛起。在这充满着机遇、挑战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年代,我们的教育能为21世纪、能为我们的祖国培养合格人才吗?问题是严峻而沉重的,人们呼唤着、思索着、探寻着、期盼着……

一、从事实出发

事实乃万物之源,当我们思考中国教育问题时,我们应该正视中国广袤大地上的现实。我们必须也只能面对我国的国情,面对广大的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引出我们的思考,而不只是书本、概念和泊来品。

在中国,每年高考使社会氛围扭曲到了极点:中国人“望子成龙”的心态,带来了诸多的紧张、不安和孤注一掷般痛苦的期待;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甚至是一幕幕悲壮的惨剧,至今还声声在耳,历历在目,令人震撼,令人难忘,令人深思!自五十年代至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学生负担过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今天还依然牵动着千家万户,困扰着学生、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尽管教育改革高潮迭起,一片繁荣,但基础教育领域依然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扎扎实实”这种非常尴尬的局面,甚至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也还是只有“分数”这一把尺子、“升学”这一个模子,这实在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究竟怎么啦?为什么在经济、技术领域,特别是IT行业几乎一天一个模样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却还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举步维艰呢?众所周知:真理是朴素而平凡的,正是这千百万次重复着的、反复出现的事件中就包含着某种真理性。对此,我们决不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须知:问题,正是创新的契机,它预示着教育阵地上正孕育着一场革命。因为任何科学革命的前提就是原有的概念、理论体系在新的现实问题面前显得软弱无力,使人们产生了普遍的怀疑,迫使人们不得不从新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药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教育实践对教育改革的呼唤;都会出自于一个教师和公民的责任感会都非常强烈地去探求:问题在那里?原因是什么?出路又何在呢?

诚然,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时弊。但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也只能从自己站着的地方去想一想自己对解决这个问题负有什么责任,该作些什么努力?恩格斯早就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指出:“教育科学中最难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即人的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怎样获得的?有什么规律,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教育科学的其他学问和教育科学的其他部门都有了基础,有了依据。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其他也都难说准。”看来,任何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的做法和简单的行政命令都将无济于事。对此,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理论思考。

从教育战线自身来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人怎样思维,学习怎样进行,人才怎样成长等一系列作为一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人员本该回答却又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所造成的盲目性。正是由于此种原因,才产生了一系列本不该产生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盲目性的驱使下,才不得不求助于“题海战术”、“大运动量”等没有办法的办法。面对一个新的世纪,要有效地培养人才,就要研究人,研究人的思维规律、学习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的群体。只有研究人,才能培养人;只有研究教育,认认真真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办好教育。因此,从教育内部来看,根本出路在于探索思维规律,打开大脑禁区,揭开思维奥秘,把握人类智能的结构与机理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只有掌握规律,才能赢得主动。

一个平凡而又非常令人深思的事例——孩子怎样认识妈妈的问题足以给我们以足够的启示。这个问题平凡得简直不会让人注意,却又深刻得成了当前人工智能专家们研究的尖端课题。当然作为一个教师既无意也无能去解决“模式识别”这样的前沿课题,但我们可以从这里得到一点应有的启示。尽管这是一个尚待揭开的谜,但起码可以认识到的一点是:现在我们教孩子学习的办法与孩子认识妈妈所用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办法。孩子认识妈妈是一种“整体感悟”。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儿童,从呱呱坠地就在妈妈的怀抱里感受着妈妈巨大的爱,吃着妈妈的奶,倾听着妈妈的轻言细语和美好的歌声,时时刻刻和妈妈接触。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整体感受机制,使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甚至是轻而易举地就认识自己的母亲,获得了关于母亲的“全息”;获得了在有着巨大干扰的人群中也能迅速地辨认自己母亲的能力,这是近代计算机所望尘莫及的。与此相反,现在我们的教师教学生认识妈妈的办法和孩子认识妈妈的过程截然相反。我们是把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的、完整的母亲分割成支离破碎的点点滴滴。先是板起面孔说教:第一章“关于妈妈的头发”;第一节“头发的直径”;第一小点,“长度的单位”,“cm”、“mm”     这跟“妈妈”已经相去十万八千里了!难怪学生们会说:不知道老师究竟在讲什么。事实上,我们物理教师讲力学时,不正是这样吗?把一个生动、丰富的物理世界分割成支离破碎的点点滴滴,然后就板起面孔说教:“今天我给你们讲第一篇:力学;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匀速直线运动”;第一小点:“质点”。“什么是质点呢?质点就是一个没有大小的几何点,这在现实生活里你们是找不到的,这是一种“理想的模型”,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真是越讲越玄,使不少学生就像走进了一座理论的迷魂阵一样。难怪经常有不少学生惊呼:“坐飞机了!”,“坐火箭了!”。教学效率较低,教学质量不高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须知抽象化、概括化、严格的逻辑推理已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后阶段。以牛顿力学为例,这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长期科学实践的结晶。但在达成这个最后认识阶段之前,人们经历了多少艰辛的探索,付出了多少艰巨的代价,历尽了多少混沌、模糊,甚至错误的经历!但所有这些都被严格的科学逻辑筛选得一干二净,看不到半点踪影了。而当我们今天教孩子们接受这份人类的精神财富时却忘记了人类认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其固有规律,从教师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稍加简化就把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全盘端给了开始认识的学生,错误地以为学生也会和我们一样去思考和认识问题,这就完全违背了这个年龄阶段上的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定方式和固有规律,这实在是一种“颠倒”。正是这种颠倒超越了大多数学生的承受能力,导致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势必加重了学生负担,造成了化时较多而收效甚少的严重后果。面对智力开发、人才培养这样一个最复杂的对象,我们却采取了最简单的办法,只是因为人的高度主观能动性,掩盖了许多实际存在着的矛盾。因此,教育科学的全部科学与艺术之所在就是要解决好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与开始认识的学生所固有的认识特点如何“匹配”或“接口”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探索思维规律,打开大脑禁区,揭开智慧奥秘,只有掌握规律才能赢得主动。所以说,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从教育内部看有赖于“人”这样一门复杂科学的探索和主体科学的发展。这是教育发展到今天迫使我们必须进行的更深层次和更高阶段的探索。

二、关于方法论的思考

人,这样一门主体科学的研究,决定了它的极端复杂性和特有的难度,因为尽管人类创造了科学,但科学却至今未能回答人类创造科学的机制。为此,我们必须登高才能望远。众所周知,方法论的研究对于任何一门科学都是至关重要的,巴甫洛夫说过:“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了一个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巴甫洛夫还说:“我们研究的成效就依赖于方法的完善,是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没有在方法学上上升到一个更高一级的阶梯,我们的眼界就看得不远,只能看到常规的、常态的、常识性的事物。应该说,是“方法”决定了我们的视野、境界和可能取得的成果。正如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指出的:“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法国大生理学家贝纳尔认为:“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才华,由于方法的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17世纪的丹麦天文台台长、天文观察大师拉赫?第谷,他观察天象30年,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资料。他完全清楚,这一大堆资料中蕴藏着宝贵的理论财富。但由于他缺少一种科学方法,无法透过现象找出事物的规律。晚年,他的徒弟开普勒运用数学方法,从大量的资料中抽象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第谷,作为天文台台长具有相当的天文研究功底,他所缺少的,正是科学方法,因而无法从自己的资料矿砂中提取理论的真金。而开普勒,他的天文功底并不比第谷强,但他具有数学方法和抽象思维头脑,就能找出事物的本质。为此,方法论的思考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必要前提。让我们从科学前进的轨迹中吸取营养,寻找启迪和方向,可供借鉴的就是当代的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探索整体、演化及其复杂性的科学。20世纪40至60年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诞生可以看作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奠基。系统论以“整体不可分性”的“机体论”和“整体论”原则使科学研究的对象从孤立的部分转向对复杂系统整体及其整体性规律的研究,突出了部分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以及部分与整体间的层次差别。20世纪60至80年代,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先后兴起,可以看作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系统新结构产生的条件和机制,证明了系统进化的可能性;协同学突破了以往线性科学着眼他组织的局限,探讨了在突变点上系统如何通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竞争,自己组织起来形成结构的内在机制;突变论不仅超越了以往“自然界无飞跃”的渐进进化思想,使突变现象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且给系统科学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目前非线性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跨学科、跨文化的气度与视野,重新审视以往全部线性科学,其威力不仅波及自然科学领域,而且已涉及社会科学乃至人文、艺术等各个方面。系统科学不仅是对西方近现代科学传统的超越,而且从世界观、方法论的深层次上试图将以往相互割裂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艺术科学内在统一起来,开辟了人类理性的新天地。当代系统科学以线性科学无法具备的深邃的“眼睛”,探索以往科学未能涉猎的领域,揭示了更为广阔也更为真实的现象世界。系统科学具有浓厚的方法论色彩,它不仅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科学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而且孕育出一系列探索复杂性的崭新方法论学科群,成为探索复杂系统的有力武器。系统科学造就了信息时代,也只有信息时代才可能推动系统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今,系统科学已经超越西方中心主义,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其自然观与中国文化的自然观越来越相契相通。中国文化与科学的源头——周易与阴阳五行学说,正是研究整体、演变与复杂性的古代智慧结晶,由此发源的中国古代科学,蕴藏着鲜为今人所知的智慧和丰富的资源。中国文化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系统科学提供了智慧的源泉,正如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创始人普里高津多次强调的:“我们相信,我们正朝着一种新的综合前进,朝着一种新的自然主义前进,也许我们最终能把西方的传统(带着它那实验和定量表述的强调)与中国的传统(带着它那自发的自组织的世界观)结合起来。”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类群体的智力开发与人才培养这样一个涉及人的大脑、思维、智能等典型的复杂系统的探索,远不是简单的线性,甚至点性思维所能奏效。将系统科学引入到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中来,我们可以听到不同凡响的声音;走进系统科学,将极大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启迪思维,走出封闭,走近真理。东方人是最具整体思维的民族,我们完全可以集古今中外之大成以中国哲人的大智慧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基础理论。

 

三、关于改革教育的思考

1.教育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

1969年,普里高津教授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提出:任何有机系统要实现内部的有序化,要进步、要发展,就必须同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即保持系统开放。但开放也只是系统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要使系统产生质变,进入新的平衡状态,还必须使系统远离原有的平衡状态,经过一系列非线性变化,通过涨落产生突变。而“开放”是系统进化的必要前提,正是开放使系统从丰富多彩的万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和动力,从而带来盎然生机,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真理,是普遍的方法论原则。

教育面对社会群体的智能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巨系统,理应成为一门复杂的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甚至是前沿科学。因为,当今任何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定性与定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综合和渗透,也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提出的综合集成的办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育却只局限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唯上、唯书,从经验和教育史的资料中进行纯思辩式的理论探讨,较多的是经验性的描述和指令性的规定,完全成了政策解释学,是比较缺乏理论思维和科学依据;抑或是用拿来主义的办法从国外引进一些教育理论进行介绍、诠释,完全泯灭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复述传统之言,或转述西方之说成了中国教育的主流意识,此间的主流意识形态只允许对权威体系进行引述、复述、转述,任何建立原创性体系的企图均将遭到冷落、歧视甚至扼杀的命运。正由于这些,中国教育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社会的福利事业,变成了政治的附庸和经济的侏儒和“泊来品”市场。时而树起张铁生这面旗帜,这就意味着可以不要知识;“四人帮”倒台后,又是学历第一,文凭至上,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六四”以后,又大声疾呼:“德育为首”。素质教育的提出使教育开始了以人为本的回归,这才真正恢复了教育的本来面目,这无疑是一场伟大的历史超越!但事隔不久,在素质教育悖论议论不断,人们根本无法解读创新机制时,名目繁多的创新教育、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网络教育………,各种各样的“主义”、“模式”接踵而来,层出不穷,在课程改革的大旗下,更是五彩缤纷,高潮迭起,热闹非凡,教育几乎成了魔方,简直到了一天一个样的程度,特别是有人竟然要校长们按商业模式运作,拼命为创“品牌”奋斗,随之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比赛、评估,教育强区、教育强市比比皆是,致使老师们天天疲于奔命,奉命造假,苦不堪言。在市场经济意识驱动下人们对利益追求的无限扩大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使某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金钱、名利的追逐越来越强烈,教育也由一方净土蜕变为耀眼的名利场,教育的功利性大肆泛滥,只要名利,不要事业。教书、办学为赚钱,读书、学习为考试等等功利思想和行为都在严重地扭曲着教育事业的神圣性,严重侵蚀和危害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凡此种种固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以理解的无奈,我们更无意否定改革的大方向和这种可贵的创新热情,但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是为国家和民族奠基的事业,我们不能没有理性的冷静、慎密的思考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一片热浪中的泡沫、杂质;不能不正视在功利驱使下的跟风赶浪,攀龙附凤,趋炎附势的疯狂追逐和学术、权术、人术、钱术捆绑下的诸多怪态。因为所有这些带来的只是形式主义的点缀、装饰甚至腐败。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由此引出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诸如此类的“一窝蜂”上,“一窝蜂”下,如此大起大落、大摇大摆、五光十色的教育现象,说明我们对教育规律还缺乏应有的把握,因为规律总是比较稳定的,这不正说明了教育始终未能走出在“皇帝文化”、“运动文化”主导下的“大跃进”、“大炼钢铁”的怪圈,未能形成自己的脊梁、自己的主心骨,才导致了诸多完全违反规律的盲动而不自觉。这,正是教育的封闭带来的严重局限。

而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更是被封闭在学校大门之内,在片面追求升而学率的重压下抬不起头来,致使孤陋寡闻,因循守旧,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囿于实际经验,拒绝理论思维。老师们只想回答“怎么办?”只想要“来得快”的“快餐”,至于“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老师们似乎很少顾得上。学校的图书馆尽管可以装潢得十分豪华,但却很少新书,更少有人光顾。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我们不需要什么理论,我们需要的是务实,第一是实干,第二是实干,第三还是实干。我们不想否定这种充满激情的务实精神,问题是我们在干之前、之中、之后要不要理性的慎思、科学的设计和理论的总结呢!

由此看来,对教育来说,最大的贫困莫过于观念的贫困,似乎除了“钱”和“分”就什么也顾不上了。是什么让我们这些文化人,这些教育人的人变成了只认得“分”和“钱”两个字的“准文盲”了呢!这实在是一种悲哀。在如此封闭的环境里,我们的教育怎么能发展?怎么能前进呢?现代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求整体观念和跨学科的研究,要全方位思考,立体化工作。因为世界是多样的、全息的,这就要求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着眼点必须高瞻远瞩。在时空上,既有纵向的、面向未来的、紧紧跟随时代脚步的“创新眼光”,又有横向的、面向世界的、全息的、全方位的“系统眼光”。即,不仅要看到一点、一线,而且要在系统中有联系地、立体地、动态地看问题。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考。例如教育的社会性问题就是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因为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人,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一个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教育应该给大多数人以智慧、信心和力量,但目前某些学校只着眼于培养少数尖子学生,忽视甚至放弃大多数学生的做法,是完全违背社会主义教育原则的,也是一个教师的良心和道德所不容许的。但同时有必须看到问题的另外一面,即在人怎样思维?学习怎样进行?人才怎样成长?等一系列问题上还有其一定的自然机制,即自然属性的一面,这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正如列宁所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中介,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综上所述,必须用全息的眼光,从综合科学的角度研究教育,才能比较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要改革,要发展,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向世界开放,向未来开放,向社会开放,向自然开放,向现代科学技术开放,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只有以全人类的知识和信息积累为基础,只有远离原有的平衡状态,创建一门研究人类自身的主体科学,从而使教育获得一种全新的多元的功能定位:教育既是功德无量的神圣事业,又是交叉复杂的综合科学,更是无与伦比的巨大市场。科学、事业、产业,三足鼎立,缺一不可。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价值观新的突现、提升和发展。缩小或夸大任一方面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片面的,都将将使教育发生扭曲和变形。

总之,教育必须从政治的附庸和经济的侏儒的封闭圈中走出来,走向开放的大系统,彻底改变那种线性的,甚至是点性的简单思维模式,远离原有的平衡状态才有可能使教育有所突破并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从而确立自己独立的人格,实现综合创新之目的,从而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基础理论,这才是教育的希望所在。

2.系统研究、综合设计、同步改革

走向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是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说明了教育开始反扑归正,走上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轨道上来。由此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必须研究人,才能有效地教育人。如果我们读不懂孩子成长的天书,我们就无法有效地教好孩子,更不能有效地培养人才。然而在人类知识中最缺少的也就是关于人自身的知识,从而使“认识你自己”成了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话题。这也许得归罪于上帝将人的眼睛造成了向外,致使人们很难看到自己。走向素质教育,首先就要研究素质,解读素质,这是改革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第一块基石。我们必须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思维、学习机制、智能结构和人类素质的研究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的探索,涉及多学科的交叉、综合,探索的道路将是十分艰辛而漫长,来不得半点浮躁、半点虚假,更不能一蹴即就。

关于素质及素质教育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凡规律似乎都有一种简约的、和谐的美,如“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牛顿三大定律”等。为此,我们认为:作为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固有特质的素质主要应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见诸于物质的身体素质;二是见诸于精神的智能素质。前者是基础,是依托,是根基,舍此一切均将化为乌有;后者则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所言乃人区别于机器和动物的本质特点。所以我们将素质和教育改革的研究集中在人类智能的探讨上。

整体性原则是运用系统论观点认识事物的最根本的原则,现代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它的某些零部件,更重要的取决于它的结构,取决于这些零部件的某些联系的特性。也就是说,系统的特性是系统中诸要素共同作用的整体特性。现代系统方法要求我们从整体上考察一个过程,把握一件事物。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人类智能是一个可以在时空中展开的极其广泛而又相对的概念。即人的智能是一个有结构、有层次、有规律地逐步发展的对象。它不仅在时间上表现自己的历史性,而且在空间上展开自己的多样性,是一个复杂、多元、动态的巨系统。为此,研究人类智能首先必须将“环境”引入研究中来。因为对任何一个系统的研究都离不开对环境的考察。只有在社会、自然与人这样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大背景下进行全面考察和审视,才能透视人类智能的全貌及其本质特点和相互作用规律,才可以避免孤立地就智谈能或是就能谈智的弊端,才不致陷入逻辑的矛盾和淹没在概念的死循环中。因为离开了环境研究智能就好象人没有了镜子就无法看清自己一样。在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大系统中研究问题,我们就将清晰地看到人类智能就是在和社会、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发展建构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的功能体系。基于以上思考,首先应该将“智”与“能”整合成“人类智能系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人类智能的本质:“智”见诸于认识世界;“能”见诸于改造世界。只有“智”与“能”的统一才是一个完整的智能过程。只见“智”不见“能”,或是将智力定义能力抑或是将能力定义智力,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人类智能又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巨系统,除了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外,还存在着各个子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这些子系统包括输入系统(由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所接受的外界信息均由此输入大脑进行加工形成各种感知觉系统)、加工系统(包括左脑的逻辑加工与右脑的非逻辑加工两大子系统以及记忆存储系统)、输出系统(包括口的表达和手的操作以及人际交往等各个子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情感、理智、意志、意识等各个控制级别的子系统)和对人来说具有关键意义的动力系统(包括人的兴趣、目标、理想、信念等)。如图所示:

 

输出系统

口手身等

加工存储系统

逻辑与非逻辑

短时与长时

输入系统

视听触味嗅

 环境                                                           环境

控制系统

理智、情感

意识、意志

动力系统

兴趣、目的动机、目标

志向、理想

 

 

 

 

 

 

 

 

 

 

 

 

 

 


输入系统是人类智能的门户、智慧的窗口。离开了外界信息的吸纳,人类智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耳聪才能目明。正如耗散结构理论所指出:任何一个有机系统要进步,要发展,就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即保持系统开放。只有在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广泛吸取营养,才能为系统带来盎然生机;人类智能也不例外。所以必须让学生从封闭的家庭、学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大社会、大自然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才能使他们变得聪明起来。如果将他们封闭在家庭、学校大门之内,而且紧紧的束缚在书包和书本周围,不让他们去走、去看、去动手,过着两点一线式枯燥无味的生活,必将使学生的智慧陷入枯竭和死寂的状态。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实乃解放学生大脑的当务之急。

加工系统是人类智能的核心,左右两半脑提供了它的生理基础。在人类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关系反映在人的大脑中,建构成了左右两半脑既联系又分工的逻辑与非逻辑两种截然不同的加工方式。左脑的结构和运行机制适合于确定性信息的加工,如认字、认物、识人、学话、等等,在学校里与知识的学习有关。传统的教育往往只在这里用力,所以学生的左脑负担过重。其实,现代计算机所做的事,就是模拟左脑的部分功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加工系统中的非逻辑部分,这是右脑的功能所在。它能加工各种不确定的信息,使人们得以越过缺条件下的逻辑屏障,从而产生思维的飞跃。当然,这种飞跃很可能是一次创造,也可能是一种错误。这也是任何智能机器所难以模拟的。尽管创造思维的问题在学术界尚未取得共识,但似乎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创造就产生在左、右两半脑协同工作的最佳状态,是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整合功能所产生的整体效应。其实,自然界早就以其朴素而平凡的事实揭示了一个最深刻的真理:任何新事物就产生在对立两极的和谐统一之中。非逻辑系统的开发与训练是现行教育中比较忽视的部分。所以有人提出: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右脑革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必将严重扼杀学生右脑功能的发挥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我们将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历史的内疚。任何丢掉了半个脑袋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偏废的教育。

输出系统是人类智能的归宿。人类的智能就是按照人如何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手和口都是人类智能器官,在大脑皮层占有很大代表区。手的出现,是人区别于猿猴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手教会了脑,正是实践才带来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真理性的认识。因此,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而人又是社会的动物,人们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在现代社会显得犹为突出。所有这些均属于输出系统的功能,也都是人类智能的表现。

控制系统是人类智能的支柱。计算机里也有控制系统,但它只是一种机械的二值逻辑控制,既没有理智属性也没有情感属性。高等动物也有情感控制,但更多的是条件反射或无条件反射式的控制,没有理智控制、意识控制和意志控制。人类智能的控制系统则十分丰富,既有确定性的控制(如:逻辑控制、理智控制和意识控制),又有不确定性的控制(如:情感控制、意志控制)。马加爵在连续杀人时,显然完全失去了理智控制、情感控制和意识控制,他已经不去管这么一刀下去的后果了!在“皇帝文化”和“运动文化”下人们往往缺乏自我意识;在“金钱文化”下人们往往缺乏他人意识和环境意识。培养自我意识很重要;培养他人意识和环境意识同样重要。意识的含义就在于人们能否把“自我”从环境中区分出来。“相信自己”和“尊重他人”同样重要。在教育中不应该片面地强调意识的某个方面,这样将有利于意识控制的全面培养。当然,各种智能控制都需要锤炼,而且缺一不可。特别是情感控制,不论在低层次的控制抑或高层次的控制中都十分重要。因为任何犯罪都是情感冲毁了理智控制;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巨大的感情冲动;任何成功都离不开顽强的意志努力。“情能育思”已为众所共识;一个感情淡漠的人是很难有所建树的。“情商”(EQ)概念的脱颖而出正说明了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性。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或情感缺乏就会导致思维功能障碍。而要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少一难都不行!未来社会是一个变化无穷、充满竞争的社会。世界的美就美在有无穷无尽的未知、困难和失败,要不然还要我们学习、奋斗、努力干什么呀!要让我们的学生有这种准备,要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要培养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的顽强意志。

动力系统是人类智能的源泉;它是控制系统的提升又控制着控制系统;是“人”区别动物和机器的关键所在。因为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力量已为众之共识。美籍华人李玲瑶女士曾说:“我们很难设想一次篮球比赛可以没有篮圈,也很难设想一架飞机起飞可以没有目的地。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怎能没有人生目标呢!?”马加爵在临刑前的自白:“没有理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不正从反面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么!遗憾的是:在我们众多的教学大纲中唯独没有关于如何形成学生人生目标和志向的教学大纲。今天我们的教师、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在一个劲地做推轮子的工作:逼着学生学这、学那,却很少在打开发智慧的发动机上下功夫,这实在是一种不应有的历史空缺和极大的遗憾。

以上五大系统的综合构成了人类智能系统的整体素质。这五大系统决不是一种分类学概念,各个子系统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体现一种结构。它的形成是一个建构过程,每个人都从娘胎里开始,然后逐步形成不断变化,是动态的结构。与此相适应,作为人类智能系统特征的整体描述,我们提出“SQ”——系统商概念,这是“EQ”与“IQ”的整合。人类智能系统与SQ概念的提出正是人类智能研究综合、创新之必然。这就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的诸多弊端。曾几何时,人们将“智商”奉为至上,但不久就发现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事业成就;继之,又提出“情商”概念,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情商”的高低,这似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类智能的探索犹如喜马拉雅山的攀登,你可以从北坡上,我可以从南坡上,你看到的是北坡的风光;我看到的是南坡的景色,重要的是不要互相否定,而要善于吸纳,善于互补。“IQ”、“EQ”都反映了人类智能的某一局部,均有其一定的真理性。也就是说均有其正确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应取其长而补其短逐步走向完善。中国是有着五千年优秀文明的伟大民族,整体思维正是东方思维的优势和特色。从IQ——EQ——SQ,这是人类对智能问题认识的必然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是东方民族的必然选择。SQ是表征人类智能系统整体性能的综合指标体系,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功取决于人类智能的整体特性即“SQ”的高低,既包括了IQ,也包括了EQ而不只是IQ或EQ。

综上所述,只有对人类智能进行系统研究;只有全面开发人类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有效培养人才。要科学地培养人才就要全面开发学生智能,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少了半个脑袋,缺了一条胳膊或断了一条腿的残废人。这就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在大社会、大自然中广泛吸收信息,吸取丰富营养,提高学生吸收信息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的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直觉、想象等非逻辑的能力;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口的表达能力,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学会与人相处的交往能力;特别在任何年龄阶段上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树立人生目标的教育,孕育美好的感情、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素质教育,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智能素质的教育,也就是要按人才发展的固有规律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由此可见,只重视知识教育的现行教育体制是有缺陷的。知识固然重要,没有知识就没有现代文明;但只重视知识教育同样是片面的。须知人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知、情、意、行的长链,缺了任何一环都不行。其实,就连吃饭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决非是嘴的单一动作,首先要想吃,还要有食欲,更要动用原有的认识和经验进行选择决定吃什么,然后再启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拿和用嘴去吃,这同样是一个整体的密切关联的系统运作,而决不只是单一的嘴巴吃饭。如此,对人的智力活动就更不能简单化为单一的认知活动了。由是观之,我们当前的教育只抓住了人类智能系统中逻辑训练这一小点,而且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走向了极端,推向了极致,在盲目性的驱使下自觉不自觉地把人当成了机器来训练,完全无视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诸多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样的教育是简单的、低层次的、品位不高的教育。但这也是历史之必然,因为在人类知识中最缺少的是关于人自己的知识,导致我们的眼力不够使我们只能看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书本、知识、题目、考试、分数之类的东西,却看不见一个隐藏着的巨大的精神世界及其核心部分——动力系统中的人生目标、理想、信念等对于人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东西。就像人站在地球上看到的地球是一个平面,如果一旦我们能走出地球,能够站在地球之外,我们就将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走向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片面、狭隘的知识教育提升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高度上来,无疑这必将是教育的伟大世纪超越。

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应讲究综合设计、同步改革。幼、小、中、大教育必须同步,特别是基础教育,这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三岁决定人的一生”已为人之共识。不能一提发展教育就是办多少所大学,多少研究生、博士生,多少论文,多少奖项;对基础教育的漠视,我们的整个教育就会建立在沙滩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必须配套,如果社会提供的不是拳头就是枕头,不是金钱就是欺诈,学校的德育教育又从何谈起呢?从全方位上讲,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考试制度必须配套改革。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的作法都将无济于事。

3.信息化、定量化、科学化

犹如生产力的提高必须借助于生产工具的改革一样,有什么样的工具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教育改革同样需要高技术的支撑。如果没有语言的发展,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及其改进,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这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当我们走进网络世界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一种极大的心灵震撼:这不是“机”的联网,而是大脑的联网,智慧的联网,一场伟大的脑力劳动的革命正在这里发生了!这里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全世界充满智慧的大脑在这里接轨、凝聚,从而结合成一颗巨大的智慧原子弹,必将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能量,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场思维的革命,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这场革命正在电影电视、邮电通讯、新闻出版等各个领域显示了无比神奇的力量。这场革命在教育领域中展开,必将带来教学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教学情景,优化前向教学信息的呈现与传输,逐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解决好教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与认知方式的接口与匹配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状态下进入学习。

但再好的教学软件也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还是在“教”字上狠下功夫。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就要将我们的视角真正转向学生,就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规律。这就需要及时采集来自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并在量的积累中逐步发现质的规定性。利用计算机对大量信息的快速处理功能即可实现以上目标,这是计算技术在教育上更深层次的应用。当学生和教师借助计算机获得实时的反馈信息,使封闭的课堂变得透明起来;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情”和“教情”,及时调控自己的“学”和“教”;变滞后、低效的质量检测为实时、高效的“动态监控”;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变主观评价为客观评价。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可即时获得成功体验,且通过正反馈机制不断激励成功,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必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课后又可以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进一步开展个别学习、自主学习、交互探究,差异发展,深化课堂学习,解决好大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难题,以弥补个别人和个别需要的问题。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大量的数据积累中,校园网上再也不愁有“路”没“车”,有“车”没“货”的问题了。教学信息犹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就像股市行情足以让你判断股市的走势一样足以让我们从量的积累中发现质的规定性:思维的规律、学习的规律。这样的教学信息高速公路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数据化的教学环境,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教育的定量化、科学化。

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可资利用的工具还不如一个办事员;如果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十分贫困、十分拙劣的“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样一种类似刀耕火种的年代;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一种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我们是很难走出“学生负担过重”这个困境的。在“科技兴国”、“科技兴省”、“科技兴市”、“科技兴农”……大潮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真地思考“科技兴教”的问题。以科学为基石的教育决不应该远离科技。科技正在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让我们努力驰向彼岸,提倡“科技兴教”实乃势在必然。这是教育实践的呼唤,是时代的呼唤。我们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努力登上教育信息化这个制高点。否则,我们就会失去机遇,就会落后,就将面临被开除球籍和被时代淘汰的危险!为此,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勇气、胆识和魄力乘势而进,知难而上,做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努力地尽快跟上一个飞速发展、充满不确定竞争的新时代。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远距离教育等领域,一定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尽快发展网络教育,对原有的教育生产方式来一场彻底的革命,时不待人,刻不容缓。

但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是一个有着12亿人口的大国,东方文化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西方文化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端。为此,我们一定要在充分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去开创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未来。不要言必称洋,更不能照搬洋人模式。一定要有科学观,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逐步推进。不能一哄而起,一窝蜂上,甚至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惜耗费几百、上千万的巨资搞什么“全国第一家”校园网;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将一项科学性极强的事业异化为像“大练钢铁”那样不科学的“运动”。这样赶时髦的装备竞赛必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值得记取,“风派”的教训对我们实在太多,也实在太大,不能再重演了。

同样的问题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结构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所指出的:孩子的认识是在主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逐步完善的,而在每个年龄阶段均有其特殊的认识特点,既勉强不得,也超越不成。正像幼儿期的孩子只能吃奶一样,开始学步也只能由大人带着、扶着,帮着走,如果一开始就完全放手,则必摔无疑。如果在各种准备工作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就让年幼的的孩子就在网上学习,甚至可以不要教师,取消学校,这无疑是将孩子们推向大海,是完全违背我国国情和中小学实际情况的,是绝对不可取的。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网络只是一种工具,只对那些有学习动力、懂得运用它的人才有用。而对一个尚无明确目标,又未定向,更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来说,任其上网,势必带来极大的盲目性,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对个别人来说,“网”对他简直可能成为“海洛因”;当然,也又可能出现另类情况:“网”对有的孩子来说,可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使之加速成才。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必须也只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所以,网络对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用于帮助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扩大知识面,并学会在网上,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的能力。特别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特点的学习环境。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的帽子是怎么也改不了的。须知:虚拟代替不了现实,屏幕代替不了真实,对孩子来说,更多的应该让他们接触现实社会,接触大自然。感知总比信息重要。电子交流充其量只是工具,你、我、他的接触和沟通才是成长的根本;社会影响和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孩子产生的巨大影响更是网络所望尘莫及的。因此,现有学校的教学形式将随着网络的发展成为历史的提法在基础教育领域是值得商榷的。

由此可见,课堂的网上教学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教师观念的更新,而习惯的力量却是那样无形而巨大,决不是短期内所能改变的。即使观念变了,还有个掌握技术和学会使用的问题,这更不是短期内所能奏效的。特别是教学软件的制作,也不是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条件下所能办到的,应有专业人员去做。而只懂技术不懂教育的人也无法编好教学软件,只有这两类人员的融合才能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而目前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综合性人才。当然现在也不乏一些成功的先例,但还只能供“观摩”,做一个网络课件花费老师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目前来说,有否普遍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总之,我们不能不要技术,但也不能只要技术。不是有了计算机就有了一切,就连给教室信息化卖力最多的苹果公司总裁斯蒂夫·乔布斯都说:“技术解决不了教育难题”。因为计算机是要人去掌握的,它只是教师手中的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辅助”工具。必须赋技术以教育思想的灵魂,技术才能获得人的灵气,教育与技术这两张皮必须融合成一张皮。如果教育与技术这两张皮不能很好融合,那么再好、再新、再高的技术也只能是一种“点缀”和“装饰”,甚至是一堆“高级垃圾”。只有教育与技术的深度结合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光懂技术不懂教育,或是只懂教育不懂技术,都做不好这项工作。因此,我们所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决不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设备,而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及其物化设备两者的乘积。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得出“0”的结果。电脑能够帮助思考,但不能代替思考。如果缺乏对事物、对教育、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再高超的技术也只能是搞搞形式,走走过场,为电脑而电脑的华而不实的花架子。看来更需要的是电脑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植根于教学实践的长期艰辛的探索。要深“沉”下去,深“埋”下去,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也只能在与第一线老师的密切协同中,才有可能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属于自己的路。

四、呼唤中国教育家群体

我们必须非常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一个复杂系统的探索,任何个人的智慧和能力都显得十分渺小,必须具有跨学科的胸怀和眼光。任何个人都不是一切,更无法穷尽一切,教育的改革与突破需要千百个大脑的联机操作和无数智慧的集成,藉以凝聚成东方民族的大智慧才能攀登教育科学的巅峰。我们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家群体的热切呼唤。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的力量;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和第一线教师的密切协同、集体攻关;需要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有权之士、和有钱之士的通力合作,甚至几代人锲而不舍的努力。我们寄希望于协同的力量,聚沙成塔的力量,愚公移山的力量,愿我们从自身获得一种启示: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因为眼、耳、鼻、舌、身的高度和谐统一,眼睛从来也不会责怪鼻子怎么不会看东西,手脚也从来没有这样的奢望想要充当大脑的角色,正是这种高度的统一造就了人世间最和谐的美。我们再一次满怀深情地呼唤: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伟大民族,是孔圣人的故乡,理应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基础理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教育家群体,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