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高速通道还是慢:80/20生活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57:44

80/20生活經

0-1 【導讀】導讀序(一)

你有沒有興趣知道,如何花更少的力氣和代價,得到生命中更多美好的事物?
你有沒有興趣知道,如何一星期只工作兩天,收入和收穫卻遠遠超過你勤勤懇懇做滿一週的所得?
你有沒有興趣知道,如何運用一個屢試不爽的簡易法則,讓你的疑難雜症迎刃而解?
如果這個法則適用的範疇不只限於謀生餬口、賺取金錢、追求成央A甚且可以用在人生更重要的層面上,例如你所關愛的人、你的快樂和成就,你有沒有興趣知道它是什麼?
你當然會有興趣。更何況,如果你在生活中力行80/20法則,你很可能會有個煥然一新的人生。 
將80/20法則應用於生活中,不僅讓我們對人事物的視野角度幡然改變,做事方法也會截然不同,而相較於其他所有料想得到的方﹛A80/20生活法則更單純,也更容易。 
為什麼會這樣?如果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運構模式──即使它和我們料想的完全不同──,我們就能善用這個法則,用少得多的力氣,得到更多我們想望的東西。少做點事,我們反而可以享受更多、成就更多。

這是一本關於行動的書,不過是要你「減少」行動
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但也非常與眾不同,因為它是要你「減少」行動,而非增加行動。釵h人已經多方觀察到,除非我們「改變做事的方法」,否則生活不可能有真正的進益。事實確乎如此,而80/20生活法則同時還告訴我們,如何「全面少費點力」。我們會做更多令我們快樂的事,不過因為這些事僅佔我們所有作為的一小部分,因此整體來說,我們不但省了力氣,生活依然得以改頭換面。我們會增加思考,會多做某些事情,會更專心把那些事做得更好,整體的心力卻是大幅減少。

我和80/20生活法則的因緣際會
我可以大聲讚美80/20生活法則,可以毫不猶豫道出它的奇妙,因為它不是我發明的。80/20生活法則的基石是一個稱為80/20法則的科學定理,這項法則曾經驗證在商業和經濟領域上,效果卓然。說得精要些,這個法則主張:百分之八十的成果,僅僅來自百分之二十的成因或努力。
我在先前的著作《80/20法則》當中,闡釋過如何運用這個觀念以提高企業獲利。我在該書中還納入一小部分,解釋如何將這個法則運用在個人生活上,增益我們的成巧M快樂。對於該法則在個人生活上的運用,我引發了極大的爭議。有些評家認為,這是個十分可取的企管理念,可是一旦脫離了商業範疇,絕不可能奏效。可是有親身力行過的讀者寫信告訴我,這個法則確實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80/20法則》已翻譯成二十二種文字,銷量遠遠超過五十萬本。那本書一開始是商業用書,由一家商業出版社發行,在書店裡被歸類為企管叢書,大眾也將它當成一本自助手冊加以運用及肯定。這個觀念似乎成效極佳,試過的讀者於是告訴他們的朋友,朋友又介紹給朋友,經過口耳相傳蔚為風潮。
七年之後的今天,我依然源源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和電子郵件,件數甚且與日俱增。可是來函提及商業的少之又少,只說這個重要觀念對他們的快樂和效能影響甚鉅,說藉由它的幫助,他們得以將心力傾注於少數真正重要的人際關係和問題上,他們因此感到更大的自由,事業彷彿得到強力充電而一飛沖天,也讓他們脫離了有如鼠戲的滾輪生活。他們說,過去常覺得浪擲時間是罪過,因此總是營營碌碌於那些對他們來說其實並不重要的事,而今拜這個法則之賜,這股罪惡感已不再揮之不去。80/20法則讓他們重新觸及自己的本性,也和生活中真正想要的東西接上了線。
就我個人而言,情況確實如此。80/20法則讓我體會到,什麼東西對我最重要。一九九0年,我脫離了傳統的生涯路徑。我辭去管理顧問的職務,重頭開展新生活。我知道我必須持續有所成就,這當然涉及一些「努力」,可是我下定決心,要讓生活成為工作的動力,而非本末倒置,讓工作驅動生活。從那時起,我就大量接企劃案──唯一的條件是那些案子要能讓我一想到就興奮。我開始寫書、當個「懶人創業家」,意思是我會繼續創立新事業,可是對於所有需要勤奮努力的苦差事一律敬謝不敏。

下定決心後,我除了到南非出了個長達年餘的任務外,一直沒有一個「正職」。我一直將大把時間花在陪伴家人、朋友,純粹享受生活之樂上。我在倫敦、開普敦和西班牙陽光最燦爛的地方都有房子,一年當中總有好幾個月到各地輪住(常有至交好友同往暫住),享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可是,我並沒有退休。無論以何種客觀標準衡量,我目前以極度輕鬆的生活方式所得到的成就,比起將上天賜予我的分分秒秒全數投入工作的以往還多得多。
我深深相信,減少工作量並且讓自我的熱情得到更多的滿足,無論什麼人都能受益無窮。人生重新取得平衡後,不僅帶來更多的健康與快樂,說不定還能引導你走向更大的成失w─不管你對成左漫w義是什麼。

0-2 【導讀】導讀序(二)

這本新著的緣起
如果不是因為兩個人,這本書不可能寫就。第一位是史蒂夫˙葛索斯基,我一個在南非開普敦開擬]的朋友。史蒂夫頭腦靈活、精力充沛,而他不僅朝氣蓬勃,而且非常敏銳。他告訴我:「我試著讀過《80/20法則》,發現那本書太難了。不到十頁我就讀不下去了。」我嚇了一跳。
「你在開玩笑,」我說。
「不是,老兄,是真的,」他說。「那本書盡是一些數字、教授學者、統計之類的,太多了。我聽人說過那本書多棒多棒,也試過去讀它,可是我失敗了。」
我當下就悟道,失敗的不是史蒂夫,是我辜負了他。我一直以為那本書有如春風拂面,讀來輕鬆自在,可是我必須承認,雖然某些部分淺顯易讀,包括後半部幾個幫助個人運用這個重要觀念的章節,但它也包含了一些商業方面的例證,確實讓非商業人士望而生畏。由於該書開宗明義在第一部就談虓~上的應用,所以讓大家有個印象,認為那個觀念很難,雖然它其實非常簡單。
至於如何將這個重要觀念應用於個人生活,寫那本書的時候我也是在摸索之初;我有如把那個觀念拋在高空,任憑讀者自行想辦法去接住它、應用它。我應該這麼說才對:「它的意思是:要得到更多的快樂,我們應該『這樣這樣』做。」
一個澳洲朋友勞倫思˙陀茲,也啟發了我寫這本書的動機。
「你寫的觀念很棒,」他在電子郵件中告訴我。「可是我的夢想是讓所得階層的人都能應用它,無分教育程度和收入多寡。你能不能寫一本書向大家解釋,利用80/20法則來解決大家每天奮戰不休的問題其實有多簡單?《80/20法則》是為企業界和專業人士寫的。你能不能為不屬於商圈或是沒讀過大學的人寫一本書,告訴他們如何將80/20的道理應用在簡單的事情上,例如如何找到一份樂於從事的工作,如何解決財務困境?」
「好,」我答覆他。「這主意太好了!我立刻動手。」本書就是這樣誕生的。

80/20生活法則是如何運作的? 這就是全書的精髓所在!不過我可以在此做個簡短的介紹,因為本書是以兩個觀念為主軸:

□ 專注定律:「少即是多」。
□    進步定律:我們有能力「以少創多」。

專注的觀念很容易懂。本書第一章勾勒的就是這個觀念:我們百分之二十的作為,創造了百分之八十我們嚮往的事物。因此,如果我們想得到希冀的結果,就要在那些真正對我們重要的人和成因上加把勁。真正舉足輕重的東西,其實就那麼區區幾樣,其餘都是浪費。
因此,如果我們學會找出對自己而言最要緊的事,並且在生活上納入最大的財富(也就是學會專注於自己深信是最重要的事務),我們會發現,少即是多。當你專注的事情變少──當你將心力集中於少數幾樣真正重要的生活層面以及能讓我們如願以償的有效方法上──,生活會突然變得更有深度,也更有收穫。本書的宗旨,就是幫助你實現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告訴你如何專注於這些事務。
第二個觀念:我們有能力「以少創多」,就不是那麼昭然若揭了。進步定律的要義,是說我們可以用更少的力氣、血汗和憂慮,獲得更多東西或擁有更多成就。換句話說,我們不但能夠突飛猛進,甚且花的力氣更少。這個有如思想革命的觀念,和傳統智慧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值得我們仔細審視。
本書不但會告訴你如何將「少即是多」和「以少創多」應用在你自己、工作與成央B金錢、人際感情和簡單美好的生活上,還會協助你研擬一套個人行動計畫,讓你的人生脫胎換骨。

嬝炎楷砥悻純O書指南

《80/20法則》
□ 介紹80/20生活法則背後的觀念
□ 原本以商業讀者為主要對象
□ 如何利用80/20法則,讓企業獲利和個人效能雙雙提升?

《80/20個人革命》
□ 為經理人和創業家而寫
□ 如何將80/20法則運用在專業上,以創造個人的財富與福祉?

《80/20生活經》
□ 人人適用
□ 如何將80/20法則運用在個人生活上,成為一個快樂而成左漱H?

0-3 【內容書摘】第一部:引言(一)

1 基本觀念
你不一定要做不凡的事情,才能獲致不凡的成果。
投資之神 -華倫˙巴菲特

現代生活是個謬誤。我指的並不是人類在科學、科技、商業方面令人讚嘆的巨大進步;拜這些進步之賜,我們不但得以克服疾病、旅行便利,飲食也更精緻、身心更年輕、壽命更延長,比祖先前人享受更多的舒適。
它的謬誤,在於我們對個人生活與壎璆肮〞漲w排。現代人不是為了生活而工作,而是為了工作而活。若是我們多一點自信,同時秉持正確的思維,我們就能以少得多的工作時數完成更多事情、將大半精力留給家庭和社交生活,同時更能享受工作。
就我們的人生經歷而言,這會是個重大的轉變。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是不進反退,大開倒車。在過去,我們習於享受輕鬆而均衡的人生、從容而自在的生活方式;我們喜歡多一點空閒、樂於對家人朋友多所關心;我們對陌生人比較有禮貌,對社會平等和兄弟情誼比較注重;我們的壓力、鬱悶、對酒精和藥物的依賴比較少,對財富和權勢的沉迷也沒那麼深。反觀今日的我們,雖然對自我和個人有了更多自覺,可是對於這份新的自由,很多人卻是戒慎恐懼。我們的憂慮遠比以往為甚,我們孜孜追求安全感的假象,可是即使對它的營求日亟一日,安全感離我們卻是越來越遠。
現代生活概分兩種:快車道和慢車道,而不管你在哪一種車道上,都不及往昔那種寬闊大路來得舒適。在釵h人眼裡,慢車道代表的意義是經濟不穩定:收入低、社會地位低、老是擔心失業。他們眼看著快車道族群日增的物質享受,卻不得其門而入。然而,快車道上的人也不是沒有憂患。對很多人來說,快車道人生意味著有如著魔、一心只想超前的心理,它代表了對工作全神投入因而犧牲的私人感情,也代表了工作永遠簡臚@的忙亂生活型態。快車道上也有焦慮和貧窮,只是這裡的貧窮是指時間和愛的貧瘠,非關金錢。
如果這番關於物質和個人利弊的分析讓你的心弦有所震動,告訴你一個大好消息。如果我們認知到現代生活在目前的物質、科學、科技水準方面成就非凡,卻常使得個人生活一敗塗地,我可以在此宣佈,有個新奇的方法可以讓你脫繭而出。
我指的是80/20法則。它來自一項觀察: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成果,源自於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導因。我會於本章稍後解釋這個法則是如何運作的,還會舉出釵h新的例證,眼前我們不妨先這麼說:80/20法則在商界和經濟領域早已得到成左犒B用,甚且驅動了整個現代世界的進步,但它始終不曾以同等的幅度應用在個人生活上。如果將這個法則充分運用在個人生活上,我們不但能減少工作而成就更多,也更能享受人生。
事實上,要成就更多的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做點事」。當我們全神貫注於少數真正重要的事物上(我們自身以及我們關愛的人快不快樂,就是其中無可輕忽的要項),越少即是越多。

如果這一生中充滿關愛,
我們就不會有時間
冷眼旁觀。
 英 國詩人-威廉˙亨利˙戴維斯(William Henry Davies, 1871-1940)

運用80/20法則後,我們的人生態度會出現根本的改變,箇中原因我將在2、3兩章中解釋。不過我不能本末倒置,因此,先容我介紹80/20法則給你認識。過去兩百年間人類有些石破天驚、影響深遠、直如醍醐灌頂的發現,它即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找來一百個人,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八十人,一組二十人,照理說八十人組的成就應該是二十人組的四倍。如果分組是以隨機挑選,結果或陷N是如此。
不過,且想像一個失衡的世界,

 其中二十人組的成就
 高於八十人組。

現在,讓這個失衡的世界更怪異些:想像這二十人組的成就不僅高於八十人組,而且「高出不只四倍」。
這和常理正好背道而馳。依照我們原本的想像,八十人組的成就應該四倍於二十人組,而現在,在這個不對稱的詭異世界裡,我們想像的卻恰恰相反:二十人組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得到的成果比八十人組高出了四倍。
癡人說夢嗎?天方夜譚嗎?這樣的世界縱使不是匪夷所思,勢必也是鳳毛麟角。
可是,如果哪天我們發現,這個怪異的世界非但尋常可見,事實上更是「典型的」存在──確實,世界「恆常」分為兩個部分:一撮為數戔戔但影響深遠的強權人物,和一堆不計其數但無足輕重的芸芸眾生──,那會如何?我們對人生的看法難道不會因此而徹底改觀?
當我們發現80/20法則的時候,情況便是如此。


我們發現,無論是人、自然力、經濟產入或導因,只要能夠測量,居前的百分之二十「通常」都會導致約莫百分之八十的結果、產出或效應。
我計算過英國居首的幾個城市,發現居住在前五十三個大城的人口共計是25,793,036 人,接下來的兩百一十個都市或城鎮,總數則是 6,539,772 人。這正是令人驚異的80/20比例!百分之二十點二的城市擁有百分之七十九點八的居民。


我們可以列出計算公式:
□ 53 ÷263(城市總數) =20.2% 
□    25,793,036 ÷32,332,808 (總人口)= 79.8%

80/20法則的力量繫於一個事實:它是「違反直覺的」,和我們的預期並不相同。或閉O因為崇尚自由文化,也或閉O出於心底的公平正義感,我們對事情往往有著制式的預期,認為前因後果之間大體是平衡的。
實際發生的因果關聯還有更多的例證:
□ 五個人坐下玩撲克牌,其中一人(百分之二十)很可能會贏走賭金的百分之八十。

□ 任何一家大型零售商店,二成的售貨員通常包辦了八成以上的營業額。
□ 研究一致顯示,無論什麼公司,百分之八十的獲利源自於百分之二十的顧客。
舉個例子,總部位於多倫多的加拿大皇家銀行最近計算它從每位客戶身上得到
的利潤,結果令人瞠目:百分之九十三的獲利來自於百分之十七的顧客。
□ 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影視明星,佔據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鎂光燈焦點;書市上賣
出的書籍有八成是二成作者的作品。
□ 不到二成的科學家,造就了八成以上的科學突破,而無論什麼時代,絕大部分
的科學新知都是由屈指可數的幾位知名科學家所發現。
□    犯罪數字一再顯示,百分之八十的贓物是由百分之二十的盜匪所席捲。

0-4 【內容書摘】第一部 :引言 (二)

快速約會中,誰得到最多的約會對象?
紐約和倫敦的單身男女最近掀起一股風潮:快速約會(不過等你看到這篇報導,這股風潮恐怕已煙消雲散)。
方法是這樣。將二十到四十人安排在一個房間內。女生沿桌而坐,男生則沿著座椅輪流移位。每一對男女都有三至五分鐘的時間交談,之後男士往前移,與下一個女生交談。每個人都別了個號碼徽章,如果你想和對方正式約會,就把號碼寫在一張紙條上。當晚聚會結束後,主持人憑著這些蒐集好的紙條,為互相看對眼的男女配對,隔天用電子郵件將對方的名字和聯絡細節告知雙方。
美國一家快速約會的大型業者證實,最受青睞的約會對象通常屬於相對少數。「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人,感興趣的對象都集中於百分之二十五的參加者身上,」他說。「當然,這二成五的人多半漂亮迷人,不過有個事實也不容忽略:收穫豐碩的男生約莫有半數以前都參加過快速約會,因此顯得較有信心。」
所以,要獲得大堆的約會機會,你最好要參加至少兩次的快速約會活動?看來似乎如此。

請注意,就因果之間偏頗失衡的關聯而言,80/20僅是一個近似值,兩方的數字加起來不見得會是一百。在某些情況下,三成的起因可能導致七成的結果,而有些例子還顯示出70/20的關聯,亦即二成的因可以收穫七成的果。這些數字分配也有可能是80/10、90/10,甚至是99/1。
我們也常看見比80/20分配更誇張的現象,也就是遠比百分之二十為少的人或導因(有時甚至不到百分之一),可以創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果。下面就是幾則非常的例子:

□ 倍菲爾(Bedfair,即投注集會之意)是全球「投注交易」的龍頭公司,在這裡你可以用個人身份和其他賭客下注對賭。該公司承認,約莫百分之九十的賭資來自於它百分之十的賭客口袋。
□ 一九八五年,印尼百分之七十的財富是由佔全國人口不到百分之三的華人所擁有。無獨有偶,華人在馬來西亞人口中僅佔三分之一,卻坐擁馬國百分之九十五的財富。在模里西斯,法籍家庭雖然只佔人口的百分之五,財富擁有卻超過百分之九十。
□ 全世界有六千七百種語言,但百分之九十的人只說其中一百種(佔百分之一點五)。
□ 耶魯大學社會學家史坦利˙米爾格蘭(Stanley Milgram)做過一個有名的實驗。他從內布拉斯加州的奧瑪哈市隨機選出一百六十位市民,請他們寄一個包裹給波士頓某證券商,不過不要直接寄。他們必須寄給自己認識的某人,再由那人轉寄給他們認識的某個可能認識或是和該證券商熟識的人,以此類推。大
部分的包裹在經過不到六次的換手後都寄達了這位證券商,這就是「六重分離
關係」的概念(譯註: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意指人際間看似疏遠實
則緊密相連的網絡關係)。不過我們此處的重點是:半數以上的包裹只透過三
個人脈廣泛的波士頓人,就寄到了證券商手裡。就得到冀求的結果而言,這三
人的重要性比波士頓其他所有居民都來得高。
□ 病症當中會引發流行疫病的僅佔極小比例,而它們所產生的效應和數字完全不成比例。例如,科羅拉多泉市曾經爆發一次淋病大流行,感染的社區雖然僅佔該市百分之六的人口,病例數目卻高達百分之五十。事後調查發現,一百六十八個於六個不同酒吧結識的人,引爆了整個流行疫情。換句話說,科羅拉多泉
市不到總數百分之一的人,要為百分之百的疫情負責。
□ 美國人口不及全球人數的百分之五,卻消耗了百分之五十的古柯鹼。
□ 美國新企業的財富總值,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由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創業家所創。過去三十年來,大約只有百分之一的新企業(包括價值超過兩千億美元的微軟)創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價值。同樣的,其中百分之一的創業家(大名鼎鼎如身價超過三百億的比爾趙驉^,其財富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藉由新事業賺   取而來。
□ 歷史檔案指出,歐洲的特務警察知道,一八四七到一九一七年之間歐洲有數千名「職業革命份子」。可是真正引發革命而且影響久遠的只有一人──這人原名是烏亞諾夫(Vladimir Ilyich Ulyanov),自稱列寧。因此,三千人中
的一人──僅佔所有革命份子的百分之零點零三──,囊括了這兩個日期之間
百分百的成平痔R。雖然這是極端的例子,不過極少數的玩家改變了世界軌道
,這樣的的例證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可以確定的是,這百分之二十(或更少)導致了百分之八十(或更多)結果的人,無論成果是好是壞,都不是隨機挑選出來的。他們並不是普通人。他們之所以耐人尋味,是因為他們製造出來的成果比其他人高出了十或二十倍。這些高成就者的聰明才智不見得是其他人的十或二十倍,因此,他們使用的「方法和資源」,才是這股不凡力量的關鍵所在。

人生所有的面向
80/20法則不單適用於群體和組織行為,其實也適用於人生所有的面向。古往今來,構組成這個世界的永遠是一小部分威力強大的力量,外加一大堆無足輕重的細枝末節。例如:

□ 全世界有百分之二十的國家,總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卻消耗了全
球七成的能源、七成五的金屬和八成五的木材。
□ 地球百分之八十的豐富礦產資源,產自於不到百分之二十的面積。
□ 百分之八十的生態惡化,是由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物種所導致。據估計,地球上約有三千萬個物種,而光是某個物種──比例是百分之零點零零零零零零零三,就造成了百分之四十的生態危害。如果你猜到這個物種是什麼,抱歉沒獎品。
□ 流星墜落地球所造成的損害中,有八成是由極小比例的流星所致。
□ 遠低於百分之二十的戰爭,造成了遠高於百分之八十的傷亡。
□ 阿拉斯加絕大多數的小海偃ㄛO幼年夭折;倖存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由百分之二十的母海骨狴矷C
□ 不管你到哪裡,百分之八十的雨水一定來自於不到百分之二十的雲層。
□ 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播放的音樂,只佔所有錄製音樂的百分之二十。如果你去看演唱會,古典也好搖滾也好,總是一再聽到耳熟能詳的老曲目──在所有可選曲目當中僅佔極小部分。
□ 大部分的藝術博物館中,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珍藏品展示的時間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 一位成尼賳禤a所做的投資中,百分之五就可收得百分之五十五的現金,百分之十共收得七成三,而百分之十五可獲得總收益的八成二。
□ 對人類生活具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影響力的發明,其實不到總數的百分之二十。舉二十世紀為例,核能與電腦所帶來的影響說不定就大於其他數十萬種發明和新科技的影響。
□ 地球超過百分之八十的食物,產自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土地。另外,果實在整棵樹或整株藤蔓中所佔的質量或重量,通常遠低於百分之二十。動物必須吸收消化大量的蔽咿M草料才能長肉,但和吃進去的東西相比,牠們長出的肉少得可憐。
□ 飲料也是80/20法則的一個極端例證。可口可樂的價值為什麼遠高於世界上其他飲料?它的關鍵配方就在於那一丁點的濃縮精,在摻和了大量的水之後,可以製造出「可樂」來。或者我也可以這樣問:是什麼東西使得不同品牌的啤酒各具特色?是微量的蛇麻籽和其他調味香料。
□ 事實上,生命整個過程,只要發揮到極致,都是80/20法則的絕佳例證:一顆橡樹籽可以長成巨大的橡樹,一粒小麥可以供應整個地區的麵包。小小的因,造成大大的果。
□ 最後我要舉進化為例,它為物競天擇呈現了一個驚人的例證。根據英國生物學家理查˙多金斯(Richard Dawkins)估計,目前存活於世的物種,其實只佔了曾在地球上生存過的物種的百分之一。

80/20法則的運作,在生活當中俯拾皆是。它令人跌破眼鏡,也令人嘆為觀止。它和我們原本的預期並不相同。這個法則指出:在事物因果的關聯上,存有一個重大的失衡現象。

大部分的因所結的果微不足道,
 但其中區區少數
卻能改變人生。

很多人認為80/20法則基本上是精英份子的事,因為它的重點在於那百分之二十居首的人物。這是錯誤的想法。還有人以為這個法則的運用只限於某些人,或是以為它是一種零和式的收穫──如果我因這個法則有所獲得,某人勢必會因此有所失去。事實並非如此。
抱持著它是精英份子專屬品的理由而反對進步,這是錯得離譜。進步是可取的,每個人都能因進步而受益。但十全十美和人人平等的境界不僅是天方夜譚,而且在我看來,也都同樣的不可取。舉例來說,比起金錢、私人財產或是抗病的疫苗來,80/20法則不見得更具精英色彩。只因它是「精英專屬」便將這一切拒於門外,那是愚蠢。這一切其實都是工具,所有的人都可以利用它來改善人生。
只要善用80/20生活法則,任何人的人生都會有所進步。所謂80/20生活法則,就是以減少努力和煩惱、增加幸福以及我們所嚮往的成果為目標,將80/20法則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利用80/20生活法則,我們有如順應宇宙而行,不但能獲致更好的成果,甚且還更輕鬆。而一旦我們達成了目標,其他人也雨露均霑。
如果「每個人」都對80/20生活法則知所運用,情況會是如何?每個人都會更發達、更如意。任何事是不是依然會有前百分之二十、後百分之八十的分野呢?那當然;如果不是這樣,就不可能有進步的空間。除非我們進入了烏扥邦或涅盤那樣的完美世界,80/20法則才會停止運作。幸好這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們永遠有東西可以改進。
我從自身的經驗學到,而這也是不計其數的人的發現:80/20法則的運用不但對整個經濟和社會有重大影響,對個人生活亦然。它讓我們快樂、圓滿,也讓我們放鬆。而我們的第一步,就是以少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