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玄德:《出师表》教案学案10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45:27
24.出师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 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 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 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 痛恨: 所以: 计日而待: 良实: 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 庶竭:希望竭尽 尔来:从那时到现在 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 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 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 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 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出 师 表
   诸葛亮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学习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的写法。
   3、 了解作者对后主提的三点建议。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简介作者及“表”这一体裁,了解诸葛亮上这篇表文的背景和目的。
   2、 熟读课文,进行朗读训练。
   3、 疏通课文1—5节的大意。
   教学过程:
   导语:由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导入(也可以由成语“三顾茅庐”导入),可以让学生介绍诸葛亮这个人物,说出有关诸葛亮的历史故事(如: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记等)。
   1、简介“表”这种文体以及作者上这篇表的背景和目的。
   “表”,是我国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请求和愿望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疏””或“奏章”。“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一种奏章。
   背景和目的:蜀汉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五年,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统一全国的大业,准备出师北伐。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平时国事事无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因此上这篇“表”,希望国内政治清明,后方稳定,使他“北伐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2、朗读课文,进行朗读训练
   ⑴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和句中停顿。
   ⑵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读后正音。
   要求:a、读准字音(注意“预习一”)
   b、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正音:教师出示黑板(或幻灯)
   ⑶指名朗读(或分组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进行纠正。
   ⑷齐读
   3、疏通课文1—5节的大意
   ⑴指名朗读1—5节
   ⑵学生对照书下的注释和译文,弄懂这5节的大意。
   [说明由于书下的解释比较详细,书旁又有译文,因此不必在翻译上进行太多的讲解,让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己把意思弄懂即可。如学生有不懂的可提出来讨论。]
   ⑶讨论难句的意思。
   诚宜开张圣听……以塞忠谏之路也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⑷学生不看书旁译文,翻译1—5节课文。
   ⑸朗读课文
   4、课堂检测
   文学常识、注音、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句子
   5、布置作业
   ⑴熟读课文
   ⑵背诵课文1—5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6—9节大意,掌握一些实词的用法,会翻译课文。
   2、区别词语的古今义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背诵课文1—5节
   2、疏通课文6—9大意。
   ⑴指名朗读6—9节
   ⑵学生对照书下的注释和译文,弄懂这4节的大意。
   ⑶讨论难句的意思。
   臣本布衣……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⑷学生不看书旁译文,翻译1—5节课文。
   ⑸朗读课文
   4、区别词语的古今义(生讨论)
   古义 今义
   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店铺开业
   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极为憎恨
   不以臣卑鄙 低微而卑俗 语言行为恶劣
   由是感激 感动奋发 深刻的感谢
   临表涕零 眼泪 鼻涕
   5、讨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以光先帝遗德 躬耕于南阳
   以塞忠谏之路 痛恨于桓、灵也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受任于败军之际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遗陛下
   以彰其咎 以光先帝遗德
   6、课堂检测
   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句子
   7、布置作业
   ⑴背诵课文6—9节。
   ⑵思考:作者向后主提了几条建议。
   表中着重回顾了刘备的哪两件大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诸葛亮向后主提了哪三点建议。知道作者写这篇表的重要用意。
   2、 能指认出文中议论、叙事的部分,领会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测:背诵课文
   2、 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思考:
   ▲对蜀国来说,当时的形式怎样?
   ▲针对这样的形势,为了安定后方,使自己出师伐魏没有后顾之忧,作者向后主提了几点建议?哪几点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一点?
   ▲表中着重回顾了刘备哪两件大事?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讨论上述问题
   ▲对蜀国来说,当时的形式怎样?
   客观形势:“先帝创业未半……存亡之秋也”(严峻)
   主观形势:“侍卫之臣……忘身于外”(有利)
   (作者为什么要从先帝创业未成写起?——流露出对先帝“中道崩殂”的痛惜之情,意在引起后主的深思,认识到自身任务的艰巨,。激发其继承先帝遗志的感情。)
   ▲针对这样的形势,为了安定后方,使自己出师伐魏没有后顾之忧,作者向后主提了几点建议?哪几点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一点?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前提
   提出三点建议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关键 晓之以理
   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核心★
   (为什么说第三点最重要?对这一问题可引导学生从荐贤的目的和第5节的论述去理解。)
   (教师总结:课文1—5节主要是谈治国方针。不仅向后主提出了三点建议,而且举荐贤臣来管理宫中、营中之事。这是当前的施政方针,也是安定后方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诸葛亮出师伐魏的后顾之忧,才能实现“北定中原”的宏愿。)
   ▲表中着重回顾了刘备哪两件大事?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6、7节)
   三顾茅庐
   回顾两件大事 表达“受恩感激”之情——动之以情
   临崩托孤
   讨论几个小问题:
   ⑴第6节中表明作者身份和高洁志趣的句子什么?
   ⑵先帝“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表达了先帝怎样的品德?对先帝的知遇之恩,作者感情怎样?(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 感激)
   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表达了作者愿与先主患难与共的深情。)
   ⑷说出第7节中表明出师伐魏时机成熟和战略目标的句子
   ⑸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指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6、7节是对出师伐魏这一决策的说明。这不同于一般的奏章,没有论述出师伐魏的好处,而是陈情式的,极力表达自己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将出师伐魏视为“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这样说明,动之以情。易于后主接受。)
   ▲课文第8节对后主提出了哪些希望?
   希望后主严格要求作者自己
   提出三点希望 希望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向后主本人提出希望
   (教师总结:)
   4、全文总结
   ⑴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本文是奏章,内容是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以议论为主。而作者为了使后主知道创业的艰难,勉励他以先帝为榜样,在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与追随先帝的原因和以身许国的经过。同时在议论和叙事中,处处流露出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很有说服力。
   ⑵  
 
 《出师表》教学设计(李传鹏)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
  
     认真阅读“阅读提示”的内容,了解本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全文主旨。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国事无论巨细,莫不取决于诸葛亮。
  
     公元227年,诸葛亮认为伐魏的条件已经具备,但在内政方面,还觉得放心不下,因此临行前上《出师表》给刘禅,希望他亲贤远佞,修明政治,保证北伐成功,彻底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帝王之业。充分流露出忧心国事以及临行依恋的心情。
  
     二、阅读分析
  
     1.自读“阅读提示”,了解下边几个问题:
  
     (1)“表”这种文体的一般内容和作用。
  
     “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2)本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
  
     本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蜀汉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3)诸葛亮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使他“北定中原”计划得以实现。
  
     (4)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使后主刘样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2.熟悉课文
  
     (l)教师范读。
  
     要求:认真听读,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各自放声读两遍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
  
     (3)请8位学生每人读一段课文(第8位学生读最后两段)。
  
     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4)读课后练习一中列出的长句子。
  
     读读,议议——请学生说说每句话大意。
  
     (5)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和句中停顿,尽量读得流利。
  
     三、总结、扩展
  
     本节课着重介绍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同时能朗读课文,消灭生字词,读好长句,为加深认识做书后练习一。
  
     在能读熟的基础上,请找出课文中成语并把它写在读书笔记上,语文重在积累,想一想由这些成语还能想到有关的一些成语。
  
   第二课时
  
     一、疏通文意
  
     方法:二人小组,对照注释逐句弄懂课文大意,将二人都不明白的语句画下来,待集体解疑。集体解疑,教师适当讲解,重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语句的意思。最后,请几个学生每人讲一段课文大意;教师在学生择课文时,提出语句里的重点词语。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语气,思考: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他反复陈说的是哪一条?
  
     请班里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
  
     三、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l)讨论刚才提出的思考题。
  
     提示学生再读“阅读提示”。
  
     (2)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
  
     共3条: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3)他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因为刘禅是个昏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更重要。“开张圣听”,对贤臣“亲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
  
     (4)参看“阅读指导”划分全文结构,明确每一部分的意思。
  
     四、完成练习
  
     当堂完成书后练习二先二人小组讨论后,后全班讨论答案。
  
     五、总结、扩展
  
     诸葛亮在这篇表文中,向刘掸提出了3条建议:广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这三条建议在内容上紧密关联。诸葛亮在这里以老臣的身份,谆谆告诫,表现了一片忠诚化国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出师远征之前,对宫中、府中都作了妥善安排,思虑精细。
  
     诸葛亮的文章写得周密畅达,他的散文开门见山,直抒己见,感情真挚,质朴清新。文中谆谆劝诫刘禅尊贤纳谏,严明法治,说明出师的目的和任务,披露自己的忠心,情辞恳切,肝胆照人。  
 
  24.《出师表》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愿望。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2.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1.讲解背景和疏通文意相结合,反复诵读领会内容大意。
   2.理清文章思路,方便背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三气周瑜、病死五丈原、、七擒孟获、摆设八阵图、空城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出师表》。
   2.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3.出师伐魏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作准备。主要措施有:①与吴国通好;②加强内政建设;③平定南方叛乱。
   4.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写这篇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二、基础知识
   ★正音
   疲弊(bì ) 陛下(bì) 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 崩殂(cú) 裨补阙(bìquē )
   行阵和睦(háng) 夙夜忧叹(sù) 妄自菲薄(fěi) 陟罚臧否(zhì pǐ) 以彰其咎(jiù)
   ★成语典故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优劣得所 计日而待 三顾茅庐
   ★通假字
   阙通缺 缺点 稗补阙漏。 是以先帝简拔(柬)
   有通又 表余数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古今词义
   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今义:非常恨
   布衣 古义:贫民百姓。臣本布衣 今义:布的衣服
   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激 古义:感动,激动。由是感激 今义:由衷感谢
   开张 古义:扩大 今义:店铺开业
   谨慎 古义是认真、慎重 今义:做事小心
   ★一词多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予) 深追先帝遗(yí)诏 (遗留)
   恐托付不效。(成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的原因)
   性行淑均 (行为) 行阵和睦 (队伍)
   俱为一体 (是)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行) 众议举宠为督 (做,担任)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寄臣以大事 (把) 遂许先帝以驱驰 (为、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以光先帝遗德 ( 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致)
   ★名句背诵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1.作者回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
   2.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亲贤远小”是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为了说明亲贤远小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的历史事实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3.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5.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报先帝”、“忠陛下”)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8.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8)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
   第四部分(9-9)表文的结束语。
   ★★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 ―――归结责任
   四、课文研讨
   1.第1段:分析当时形势,提出具体建议。
   ★当时形势的危急--危急存亡之秋: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客观)
   ★有利条件: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主观)
   ★提出具体建议:开张圣听(广开言路)。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对国君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意在激发刘禅竟父之志和启示他效先帝用人之明。
   2.第2段:从法度方面建议,执法必须严明公允,“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建议:严明赏罚;
   具体执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提出的劝诫:“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内外异法”内外各指:宫中、府中
   ★这两节在写法上有共同点,都是先提出正面建议,再从反面论述。
   3.第3、4段:从任人方面建议,主要为推荐贤人--文臣武将。
   宫中(内):举荐贤才,着眼于思想品质。
   人物:郭攸之、费讳、董允等。特点: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作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举荐目的: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府中(外):举荐武将,赞其德才兼备
   人物:将军向宠。特点: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作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举荐目的: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第5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
   先汉兴隆的原因(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后汉倾颓的原因(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刘备对此有所警惕: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荐贤臣,并希望信任他们,以兴复汉室。
   ★★小结:本段把“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理由:①“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②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③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核心是亲贤远佞,关键是严明赏罚,前提是广开言路。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5.第6段:自叙生平,表达感恩图报之情。
   作者出身: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作者志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以驱驰。
   概括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初看似与出师无关,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忱,21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人情人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惟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6.第7段:表明“受命”以来的耿耿忠心,提出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亮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北伐的战略目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追忆“白帝城托孤”的作用:说明“出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这是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本分。
   7.第8段:表达伐魏兴汉的坚定决心。
   为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向,诸葛亮率先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了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在即将“远离”之际,仍不放心,于是从对自己、对群臣、对后主三方面提出要求,由己及人,情词恳切,真是语重心长。
   这一段起到总览全篇的作用,把进谏与出师两部分内容合拢在一起。至此全文主旨已清楚:修明内政,北定中原。
   8.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小结: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9.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 之情全篇,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录,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工整的排比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等。还有大量的合成词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五、质疑讨论
   1.文章陈述的重点是什么? (教师用书)
   2.诸葛亮为什么要出师伐魏? (教师用书)
   3.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①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②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4.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盛,公司持续发展。“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5.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①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
   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②《出师表》中的深厚感情。
   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刘禅是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
   ③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④小结。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六、课堂小结
   1.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2.重读《出师表》与《隆中对》,试比较两文的异同点
   3.相关资料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有关诸葛亮的诗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名人读《出师表》
   白居易在读《出师表》后写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过武侯祠,读壁上石刻出师表时“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足见《出师表》感人之深。 ...苏轼“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诸葛亮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 明 不 明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好像都被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感动,认为蜀国中,诸葛亮功劳最大。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一切事务可尽由相父处置。”诸葛孔明便成了蜀国后期手握重权的“相父”。
   而人们对于后主刘禅,却无不痛恨惋惜,认为他是个昏庸无道、懦弱无能、亲佳远贤、听信宦官,以致亡国的昏君。自然亡蜀的责任在于他了。可我看了《三国演义》之后,却认为刘禅很冤枉,其实他是被诸葛亮给埋没了。
   诚然,被人们称为卧龙的诸葛亮足智多谋、满腹经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且还有舌战群儒的本领。但正因为他在这些方面的“明”,使得他在某些方面“不明”。比如他对蜀国大小事务一应垄断,大到军队设置,粮草分配,小到责杖二十也要问其原因。这样,刘禅就失去了独立从政的机会,纵然他再有才干,也是枉然。
   其实刘禅也确实有才能,这是有例为证的:刘备驾崩,魏国立即乘机遣兵五十万攻蜀,消息传至汉宫,朝廷大臣慌乱不已,但刘禅并没有吓得屁滚尿流地去找相父,而是急召和诸葛亮同辈的皇太后稳住朝廷。在与诸葛亮磋商对策时,也并没有表现得毫无主见,急切地问诸葛亮,而是“伫立良久,平静而恭敬的问:‘相父可有好计策?’”这足以见初登帝位的刘禅并不是后人所评价的那样毫无用处。因此,如果让他独立从政,且有明臣相佐,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实为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
   但事实相反,诸葛亮错误地认为“一切事务可尽由相父处置”。便是要宠溺孩子一样为刘禅包办一切,而全然不顾刘禅的感受,也不为他想想未来。以致深居内宫的刘禅终日无所事事,逐渐消沉,变得如井底之蛙,不识时务,无法对蜀国出力,慢慢地就沉湎于酒色歌舞。后来晋大举进攻蜀国时,他惊慌失措,听信谗言,并连下几道命令将远离蜀国,正带兵挺进中原的诸葛亮召回。诸葛亮连叹数声,对刘禅非常失望,他却不知自己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如此专权,磨灭了刘禅初登帝位的雄心壮态,使他成为千古罪人;而他自己精力枯竭,却被后人称颂为“鞠躬尽瘁”。其实是他太“鞠躬尽瘁”使得蜀国灭亡成为历史的必然。
   评语:
   向来,孔明都是被人称颂的对象,然而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批判孔明的不明。使人一看文题就忍不住往下看。
  
   我看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自古以来就是智慧的化身,人们对他褒扬甚多,似乎是一个完人。我却觉得他并不是这样的。
   就说他的得意之作“草船借箭”吧。人们都称其智谋过人,可这招真是险之又险,他却没有发现。想想,黑夜中,不明数量的敌船驶来,曹操如果命令下属放火箭,诸葛亮岂不是要葬身鱼腹?还好曹操没有这样做。
   再说诸葛亮和周瑜间的争斗。人们都说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可我觉得周瑜实在冤枉。诸葛亮那么有才华,对东吴岂不是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趁诸葛亮来到东吴动手,日后恐怕没有机会了,怎么能说妒忌呢?而诸葛亮却趁周瑜中毒箭,连连激之,致其毒发身亡,我看这是诸葛亮妒忌周瑜!
   还有,他对魏延似乎也妒忌,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魏延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我看他是怕魏延的才华显露出来,立很多功,把他比下去了。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他后来反蜀也是诸葛亮逼的、气的。
   最重要的是,他拘泥于封建礼数,帮刘备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是刘家的人。君王的职责是让自己的国家国泰民安,子民安居乐业。管他姓刘,姓曹,还是姓孙?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他就是好君王,何必追求什么汉室正统?假如诸葛亮帮曹操,岂不是可以尽快一统河山,发展经济,建立强国?他却以自己的才华扶持刘备,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导致数十年的战争。要知道,战争破坏性极大,要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会使国家的发展倒退。凭这一点,甚至可以称诸葛亮为“历史的罪人”。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家早有定论,大家也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只是我的一管之见,也许不尽正确,阅者不要过分苛责哟!
  
   从华容道诸葛亮放走曹操所想
   建安十三年, 曹操举大兵83万, 兵伐江南, 刘备联合孙权,火烧赤壁, 大破曹兵, 曹操一路败退,来到华容道, 看看前后左右,曹操不禁扬鞭长笑道:“ 人言周俞,诸葛亮用兵如神, 我看徒有虚名, 如在此伏上一旅之师,我等就擒矣. ”
   可话音未落, 一声炮响, 关羽摔一哨人马杀出,拦住了去路. 曹操当时吓得魂飞天外. 关羽终于禁不住曹操的苦苦哀求,念及当年恩情, 放了曹操. 从此便留下了“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这段流传千古的精彩故事.
   从当时历史背景来看,诸葛亮明知曹操必然败走华容, 也明知关羽在华容道必然放过曹操,但还是派了关羽守华容,可见诸葛亮不但用兵如神,更在于他的深谋远虑. 华容道捉放曹操,可说是诸葛亮“一箭多雕”之计.
   第一.从眼前来看,当时刘备兵微将寡,一路撤退,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根本不具独霸一方的能力,只有联合孙权对抗曹操,才能确保自身安全,如果这时杀了曹操,北方必然大乱,没有曹操在北方的威胁,孙权将对无立足之地的刘备构成极大威胁,诸葛亮图取荆州的计划将会彻底落空.只有放掉曹操,才能暂时保持三方力量相互牵制, 刘备才有喘息的机会.
   第二.从长远来看,赤壁一战 ,曹操虽然没有完全丧失其军事实力,但也伤了元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所以,此时放了曹操,让曹操回到北方,不但对刘备没什么威胁,相反会对东吴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得孙权不得不考虑容许刘备的存在.
   第三.从刘备内部来看, 刘关长桃园三结义,亲如兄弟, 虽然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张飞桀骜不驯,关羽性情傲慢,二人时有对诸葛亮不屑之意.所以诸葛亮才派了关羽守华容,临行前特意立下军令状,这样,关羽放走曹操,毫无疑问,违反了军令,理当斩首,最后看在众将求情的份上绕他一死. 这样,诸葛亮的手里,就永远握住了关羽的把柄,使得关羽到任何时候不得不惧他三分,同时对张飞也必然产生一个震慑作用.
   从以上几点来看,诸葛亮在华容道亲手导演的捉曹又放曹,即展示了自己用兵上的神机妙算,又握住了关羽的把柄,还牵制了孙权,使得自己有了充分的时间夺取荆襄,并迅速发展军事力量,为日后入川做好了前期准备.真可谓一招妙棋,走活了全盘,一切调动尽在指掌之间.因此说,诸葛亮这一妙算,并非一个“用兵如神”所能涵盖, “高瞻远瞩,全局大观”, 这才能真正的说明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是“千古罪人”?
   诸葛亮,这位在《三国演义》中堪称“完美”的人。可以说,他的事迹即使是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能知道。阁下或许曾经玩过日本光荣公司出的《三国志》游戏,其本身是按照《三国演义》所编。
   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罪人,很多人或许会对我大骂。但我会说出为什么会这样说。
   诸葛亮出山时,中原基本上接近二分之局,只有一些小国未被曹魏或者孙吴所干掉。而刘备当时只占有一个小城,根本没什么作为。诸葛亮在此时出山,理应襄助操、孙任一方,这至少加速中原的大一统,可以免被外族入侵。然而诸葛亮却加入了刘备。好听点叫作报恩、锄强扶弱,不好听的就是虚荣。良禽择木而栖,诸葛亮显然不是良禽,不然就不会选这个朽木。
   诸葛亮的“三分天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好计谋,但实际点说句应该是“阴谋”。“三分天下”是分裂中原。南北对战,当然及不上大一统,但至少比三分天下好,那至少不被外族有机可乘。所以如果诸葛亮不是外族,就是汉奸。因为“三分天下”对饱受战火摧残的百姓不是好事。
   再说一说曹、孙、刘相比。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祖父是个太监。但是他勤读书练武,也够心狠手辣,拥有成皇的条件。孙策,号称小霸王,孙武之后。论兵法,绝对无出其右,号称小霸王的他也有称帝条件,但及不上曹操。
   刘备或许治国没有问题,但论打仗,他就及不上以上两位,也不够心狠手辣。所以没有成皇的条件。
   诸葛亮穷兵黩武,在蜀汉经济还没有搞好时,就搞什么北伐。这也害苦了天下百姓。六出祁山没有一次成功的。也不善于观人,不是的话,就不会让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去守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了。
   诸葛亮舌战群儒,说到底实际上是耍小聪明,看他评论众位谋士时,用的大都是人家不是那么好听的事,而不是从大局入手去辩论。譬如陆绩怀桔之事。当时陆绩是为了孝敬母亲,而自己家穷才拿桔子。而诸葛亮拿此来批陆绩实在不当,也可见诸葛亮是个不孝之人。
   说忠君,更加谈不上,刘禅成年后,他理应交权。但他就是不交。这哪里是忠了?!
   回说真正的历史。诸葛亮在兵法上十分不如曹操,如果诸葛亮兵法厉害的话,早应该登上兵家宝典《武经七书》的殿堂。《武经七书》中三国时的就只有曹操一人上位。
   所以最终结论是:诸葛亮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这四样足以构成“千古罪人”这一名词。  
 
 《出师表》教学设计(王剑)
   教学要点:
   一、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二、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了解课文中的几种判断句式。
   四、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五、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三、 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杜甫的哪首诗?对,是《蜀相》。写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出师表》。
   二、题解:
   1、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3、出师伐魏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作准备。主要措施有:(1)与吴国通好;(2)加强内政建设;(3)平定南方叛乱。
   三、生字、重点词
   1、给生字注音:
   cú   hóng   fěi   zhì   pǐ   bì quē gǒu wěi
   殂 弘 菲 陟 否 裨 阙 苟 猥
   sù nǔ rǎng jiù zōu yī zī tuí
   夙 驽 攘 咎 诹 祎 咨 颓
   先帝遗德yí 性行淑均匀xíng 以塞忠谏之路sè
   以遗陛下wèi 行阵和睦hóng 长史zhǒng
   2、解释重点词:
   危急存亡之秋:紧要时刻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大 不宜异同:不同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
   叹息痛恨:痛心遗憾 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而鄙陋 猥自枉屈: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由是感激:感动、激动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深入不毛:苗 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 以咨诹善道:询问
   四、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句中停顿。
   五、学生自读课文。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词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前五段的内容,并对每段内容加以小结。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第1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
   ②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
   ③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开张圣听”
   ④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⑤对陛下进行了怎样的规劝?“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小结:
   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二、第2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严明赏罚;
   ②如何具体执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宫中、府中
   5、小结:
   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三、第3、4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②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③亲贤的好处是?“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概括第3段的内容?述说文臣的安排——举荐贤才,着眼于思想品质。
   ⑤为何举荐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⑥具体如何举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⑦好处?“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⑧概括第4段的内容?述说武将的安排——举荐武将,赞其德才兼备。
   5、小结:
   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四、第5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本段的中心句?第1句
   ②“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第1句
   ③“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
   5、小结:
   总结上两段,提出“亲贤远小”的建议。
   第三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词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后4段的内容,并对每段内容加以小结。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第6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感激”的原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
   低微而鄙俗;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小结:
   本段述身世,讲经历,以使陛下明白创业之艰难,同时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
   二、第7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②“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③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④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5、小结:
   本段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及所采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不二,尽心尽责辅佐陛下,以报先帝托付之情的决心。
   三、第8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②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③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开张圣听”
   5、小结:
   本段是对上文的回顾,再次提出对陛下的期望和要求,这既是臣对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长辈对晚辈诚挚爱忙乱的表露,感情真切自然。
   四、第9段
   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第四课时
   总结复习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总结全文,分析写作特色。
   二、 复习重点词。
   三、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
   一、总结全文,分析写作特色。
   二、复习重点词。
   三、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难点:
   总结全文,分析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
   板书:           出师表
   诸葛亮(蜀)
   (1)第一层:分析形势,提出第一条建议——“开张圣听”
   一、 (2)第二层:提出第二条建议——“赏罚严明” 晓之以理
   (3-5)第三层:推荐文臣武将,提出第三条建议——“亲贤远小”
   (6)述身世,讲经历。
   二、 (7)叙述受命之后的心情与措施,表忠心。 动之以情
   (8)总提期望与要求。
   (9)结束语
   报先帝、忠陛下
   二、总结本文写作特色:
   1、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
   由于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他的恩主先帝刘备的儿子,现今的蜀国皇帝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情,此文全篇为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在文中,他满怀深情念先帝,满腔挚爱谏后主,他对刘禅的反复劝谏,谆谆叮咛,言词恳切,语重心长,那忠义之理,殷切之情,处处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现了他这位元老重臣对刘氏父子的忠肝义胆。
   2、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 之情全篇,处处为刘禅 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录,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工整的排比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等。还有大量的合成词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三、复习重点词
   四、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小结:  
   《出师表》教学方案(许世波)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奏表的特点。
   情感目标:2、了解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等名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3、掌握本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本篇情挚辞切,教学中要突出这点。
   2、本文词语较多,学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讲解。
   3、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 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 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原来
   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 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 庶竭:希望竭尽 尔来:从那时到现在 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 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 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 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 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A、默写全文(可分B、熟练背诵全文  
 
 《出师表》教学方案(许世波)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奏表的特点。
   情感目标:2、了解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等名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3、掌握本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本篇情挚辞切,教学中要突出这点。
   2、本文词语较多,学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讲解。
   3、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 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 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原来
   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 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 庶竭:希望竭尽 尔来:从那时到现在 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 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 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 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 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A、默写全文(可分B、熟练背诵全文  
 
  张孝纯:《出师表》教学设计
  1.预习指导
  
   激发学生预习兴趣:教师吟诵并解释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美诸葛亮及《出师表》的诗句,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管仲)乐(乐毅)盖有余。”(《武侯书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提供预习参考资料:
  
   ①《出师表》的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与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②关于“三顾茅庐”及其后二十一年的形势发展:诸葛亮本来隐居湖北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在茅庐中向刘备分析国家形势,提出了一整套富有远见性的战略方针,即“联吴抗曹,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北伐中原,统一中国,兴复汉室”。形势的发展一再证实诸葛亮的预见的正确性。公元208年,刘备虽然在湖北中部当阳一带被曹操的优势兵力战败,但同年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实行联合抗曹,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兵,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占据荆州。公元214年,刘备、诸葛亮进兵益州,益州牧刘璋投降;219年又向北攻占汉中,实现了诸葛亮的“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形势的发展对刘备十分有利。但是,由于公元219年孙权发兵攻荆州,而荆州守将关羽不善于应付,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吴蜀联盟破裂。223年刘备率兵攻吴,又遭惨败,死于白帝城。诸葛亮的战略部署遭到严重破坏,蜀国陷于困境。
  
   ③关于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也可语译。)
  
   ④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能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⑤古今异义的词: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单音词古今异义的更多:先、崩、弊、诚、义、否(pǐ)、遗(wèi)、愚、阙、慢、雅等。应当注意加以分辨。
  
   “不宜异同”里的“异同”是“复词偏义”,就是把两个含义不同而又有关联的词用在一起,但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这里只取“异”义。现代汉语也有类似情况,如:国家、妻子,但那是偏义复合词,而在文言中不是复合词。
  
   (以上材料,可采用多种方式提供。)
  
   针对本文特点进行预习。可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如:
  
   甲、本文是诸葛亮为北上伐曹而给刘禅上的奏疏。论理应当首先提出兴兵北伐的请求,接着说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战略计划等内容。但本文只在第七、八两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其余内容都与北伐无直接关系,而只是对刘禅提出劝告和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为什么?(清人林云铭曾提出这一重要问题。)
  
   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可结合课文后“思考”中第一题。
  
   乙、从表面看,诸葛亮的建议都不是从北伐的角度提出的。试分析一下他提出了哪些建议?其中哪条是关键性的?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他提出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可结合课文后“练习”中的第一题。
  
   丙、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可结合课文后“练习”中第二题的第2小题。
  
   丁、三顾茅庐、长坂之败、刘备托孤和五月渡泸都是已经过去的事,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却又重新提起,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结合课文后“思考”中第二题、“练习”中第二题第3小题。
  
   以上预习活动可占用一课时。教师随时予以指导。
  
   2.教与学设计
  
   可采用诵读、问答、讨论、评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文研读。
  
   研读第一段:
  
   (1)问答、讨论(示例):
  
   ①解释加点的词:先帝、崩殂、疲弊、诚、秋、盖、报之于陛下、妄自菲薄。
  
   ②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用意何在?第一句提出个什么问题?
  
   ③“侍卫之臣”、“忠志之士”各指哪些人?第二句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④第三句的作用是什么?与上两句有何关系?从“宜”与“不宜”两方面提出有什么好处?
  
   (2)分段评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尊称死去的人,用于长辈和功高德重者。
  
   业:统一中国、复兴汉室的大业。崩殂:天子死曰崩,是避免“死”字而用山崩代替;殂字从“歹”(残骨),从歹的字都与死伤有关。以无限痛惋、追念之情从先帝创业未成起
  
   笔,意在唤起刘禅完成其父未竟事业之志。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疲:人力 疲惫。弊:通敝,指物力困乏。诚:实在、的确。秋:原是以季代年(部分代全体),这里是“时数”。指出客观形势危急,以激其发愤图存之志。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侍卫之臣:指内廷和朝廷的官员。内:宫内和朝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忠志之士:指地方和边疆的将吏,主要指将士。外:指地方、边疆。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盖:原来,大概,这里兼有表委婉判断和对原因的解释作用。第二个“之”代“殊遇”。指出主观条件有利及其原因,以促其励精图治之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先从正面建议,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再从反面告诫。此句以前两句为基础,提出第一条建议:广开言路。从正反两面提出“宜”与“不宜”,恳切、有力。
  
   第一自然段:在分析主客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研读第二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从阜,从步(正反二止),本义是向高处走,引申为提升(官职)。异同:复词偏义。
  
   提出第二条建议:赏罚公平。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明:公正、严明。从正面阐明。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私:不公正,指偏向袒护一方。内:指宫中,外:指府中。从反面阐明。又一次提出“宜”与“不宜”,具体阐明“陟罚臧否”的做法。用意在于提醒不可偏私宫中。
  
   第二自然段:提出第二条建议──严明法纪、赏罚公平。
  
   研读第三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推荐可靠文臣。愚以为宫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裨:这里读bì,本义是做衣服时把短布料接长,引申为补益。阙:通“缺”。愚:谦称,代第一人称,这里是作者自称。语气肯定,出言负责。
  
   第三自然段:从思想品德着眼,力荐执法贤臣,是实现“开张圣听”的重要保证之一。
  
   研读第四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向宠:原为刘备的牙门将,公元222年,刘备被吴军战败时,只有向宠军队完好无损。推荐可靠武将。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音háng,行列。
  
   和睦:这里指协调一致、团结友爱。“优劣得所”照应上文赏罚公平。同样语气肯定,出言负责。
  
   第四自然段:从人品才略着眼,力荐治军良将,是实现“开张圣听”的又一重要保证。
  
   研读第五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远: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先汉:前汉,也称西汉。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后汉:即东汉。小人:这里主要指宦官。东汉自光武帝以来多次因信任宦官造成祸害。此句从正反两方面引证本朝的经验教训,有力地证明:兴衰的关键在于君主是否任人惟贤,从而提出第三条建议:亲贤远佞。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感到痛心和遗憾。于:对,介词。桓帝宠信外戚梁翼,后又宠信宦官单超等;灵帝重用宦官曹节、张让等。他们都捕杀正直人士,动辄株连千百人,政治严重腐败,导致黄巾起义,终至使汉朝灭亡。再称先帝,动之以情。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隆:兴盛。计日可待:能预算日期,安心等待,指为期不远,也说“指日可待”。进一步推荐贤能,并强调“亲贤臣”的积极效果。
  
   第五自然段:上承三、四两段,引用本朝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以上五段为第一部分: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研读第六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躬:亲身。苟全:姑且保全。闻:出名;达:做官。诸侯: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各军阀。开始追述自身经历。先写出山前的情况:身份、职业、志趣及隐居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猥自枉屈,枉屈:委屈、屈就、俯就。枉本义是弯曲,引申表示受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看望,探访。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由是:因此。感激:感动而奋发起来。遂许先帝以驱驰。许:答应。以:介词,把、将、拿。此句与“咨臣以当世事”句之法相同。再写出山原因:感三顾之恩。后值倾覆,倾覆:倒塌、覆灭,这里指大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指公元208年刘备在长坂被曹操战败后,接受诸葛亮的建议,派诸葛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一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那时以来。尔,指示是指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间。又写出山后与先帝患难与共,一经以身相许,历久不改初衷。
  
   第六自然段:紧承上文“亲贤臣”,回顾先帝三顾之恩,表明自己受恩感激,忠贞不渝。
  
   研读第七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先帝知臣谨慎,谨:认真;慎:慎重。
  
   “诸葛一生惟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不是指一般的国家大事。)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这两处“大事”是一致的。由上文谈辅佐先帝开创基业,进而谈接受托孤重任──辅佐刘禅,兴复汉室,为后文请命北伐张本。由上文提出劝谏到转入请命北伐,从此句开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效:有成效,有实际效果。以伤先帝之明,伤:损害。明:知人善任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公元225年,平定孟获等南方叛乱,以稳定蜀国后方,免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这是诸葛亮“南抗蛮越”的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写受命以来念念不忘先帝托付的大事,时时担心不能完成先帝交付的重任,以及为完成大事和重任所采取的一项战略行动──平定南方。此句实际是写为北伐做准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甲:军从和军事装备。《三国志》本传载: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军资所出,国以富强”,在两年中“乃治戎讲武,以侯大举”。当奖率三军,奖率:奖励、率领;三军:军队的统称。北定中原,中原:指曹魏占据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庶竭驽钝,庶:音shù,是表示希望或可能的副词。竭:用尽。攘除奸凶,奸:奸邪,指不忠于国家或君主。凶:凶恶。这里“奸凶”是奸邪凶恶的敌人的意思,指曹魏方面。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旧都:指西汉曾分别建都的长安和洛阳。“还于旧都”的主语是朝廷。根据北伐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正式提出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申请。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用来(介宾倒置)。职分:职责、本分。归结上文,申述出兵伐魏是先帝托孤时交付的重任,责无旁贷,也理应准允。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进、尽:都是动词,前者表示知无不言,后者表示言无不尽。则攸之、、允之任也。此句上应第三自然段“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下启下段“若无兴德之言……”。出征、留守,两面都照顾到。安排周密。
  
   第七自然段:从实现先帝托付的重任的高度,根据主客观业已成熟的条件,提出北伐之请。
  
   研读第八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两“效”:前者是效果,可译成任务;后者是见效果、取得效果。提出希望一。措辞委婉,态度坚决。若无兴德之言,兴德:使先主的圣德得到发扬、更加盛大。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提出希望二。照应上文亦宜自谋,自谋:为自身设想。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指出希望三。与上文“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亲贤臣”、“悉以咨之”相应。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等语。臣不胜受恩感激。表明期望之深之切。
  
   第八自然段:分三层提出愿望,收束全篇议论。
  
   研读第九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临:面对着。涕:泪。零:落。不知所言。
  
   第九自然段:本是写奏章的套语,但由于全文情真意切,寥寥十二字表达出临行前百感交集、无限恋念之情。
  
   以上四段为第二部分:回顾经历,表明对蜀汉的忠贞和请命北伐、兴复汉室的决心。
  
   (3)总评:
  
   ①讨论“预习指导”
  
   题甲参考答案:这绝不是文不对题,而是因为诸葛亮此次上表虽然是为了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却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并向他提出有关的建议。根据史料,我们知道,刘禅一贯平庸无能,朝政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负责处理。此次诸葛亮出师北伐,势难匡误救失,对国内政局是很忧虑的,因此他只有提出建议并荐人自代。这正是针对蜀国当时朝廷形势而定的。
  
   题乙参考答案:诸葛亮在表中提出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亲贤远佞。其中第三条是关键性的。因为如果做到了“亲贤臣,远小人”,那么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也就容易做到;反之,则前两条建议也就无法实现。这是诸葛亮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维护封建政权的宝贵经验。正因如此,诸葛亮对第三条建议在第三、四、五、六、七、八各段中不仅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实例和本人经历加以说明,而且推荐贤臣良将并明确职分,反复陈述,不厌其烦。全文也以“开张圣听”起,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收。从表面看来,这些建议确实都不是从出师北伐的角度提出的,与北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内修政理”是早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提出的一整套总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现在重新提出,目的正在于为北伐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使北伐无后顾之忧,所以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题丙参考答案:表中十三次提到先帝,大体可分为四种情况:
  
   论天下形势,则强调先帝中道崩殂(不利)
  
   追先帝之殊遇(有利)
  
   论亲贤远佞,则强调先帝简拔
  
   先帝称“能”
  
   先帝叹息痛恨
  
   表本人心志,则强调先帝之顾
  
   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之托
  
   先帝之明
  
   报先帝
  
   告先帝之灵
  
   对刘禅告诫,则强调光先帝遗德
  
   深追先帝遗诏
  
   不难看出,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即所谓“直而不肆”),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文中虽然明提陛下只有七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处(即:“诚宜开张圣听”之前、“宣付有司”之前、两次“悉以咨之”之前、“则责攸之”之前),实际共十一处,或表忠诚,或表心愿,或提具体建议,表明诸葛亮处处为刘禅着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总之,“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题丁参考答案:诸葛亮在表中重提三顾茅庐、长坂之败、临崩托孤、五月渡泸等往事,并非一般的忆旧。诸葛亮在这里追述自己追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固然有以自己的一片忠贞激励刘禅的用意,但主要的还是为北伐中原请命,因为这样写能够更亲切感人地表明:北伐中原是先帝托付的大事,也是诸葛亮本人“追先帝之殊遇,而欲报之于陛下”(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而忽视了这一点,就看不出文章后半部主要是请命北伐,而误以为只在第七、八两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此表也就不大像“出师”表了。
  
   ②总观全文,作者以托孤老臣的身份,规劝刘禅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向他力荐贤臣良将以修明政治,并在此基础上以“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的一片忠诚,从完成先帝临崩托付重任的高度,提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恳切要求。这就是《出师表》的主题思想。但作者表达这一主题思想时,既晓以理(主要在前半),又动以情(主要在后半),情深词切,语重心长,句句从肺腑中流出。
  
   但应当指出,诸葛亮忠于刘备父子的思想,是他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这就是本文局限性所在。但这是具体历史条件使然,我们不应苛求于古人。  
 
  出师表教学目的
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
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三、解题。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五、讲读第1段。
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
疲弊:疲弱困乏。         诚:的确、确实。
危急存亡:形势危机,决定存亡。     宜:应该。
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
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       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  追:追念。  报:报答。
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      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
2  学生讲述大意。
3  讨论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
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
4  分析本段的层次。
板书: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背诵第1段。
2      预习2—5段。
课后记: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1段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2段。
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
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     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
陟罚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否用作动词。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      异同:偏义词,意即“不一致”。
昭:表明,显示。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
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
板书:
三、讲读第3—5段。
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
此皆良实:良,善良;实,诚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作动词。     以遗陛下:以之遗陛下,省略句。     
裨补阙漏: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阙,同“缺”。    有所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     
悉以咨之:悉,全部,都;咨,询问。悉以咨之,即“悉以之咨之”,都拿来问他们。所:处所。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就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倾颓:衰败,垮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这里包含着必须吸取前代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教训。作者不便提及刘禅的“亲小人”,因而称引先帝,以先帝的“叹息痛恨”来引起刘禅深思。
3  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
板书:四、讨论问题。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
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五、布置作业。
1、熟读2—5段。
2、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课后记  
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第5段。
二、自读第6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  选择题。
(1)“卑鄙”的意思是(    )
A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  见识浅陋。
C  地位低下。
D  低微而鄙俗。
(2)“尔来”的意思是(    )
A  从那时以来  B  你来  C  算来  D  从来
(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C  将军宜往驾顾之
D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一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
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  今以蒋氏观之
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F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
B  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C  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
D  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
(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    )
A  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
B  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
C  先帝恩宠备至,自己感恩戴德
D  赞扬先帝的知遇之恩,委婉批评后主不器重自己
2  “二十有一年”中的“有”同            。
3  将“咨”字组成一个双音合成词,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缩为一个成语。
合成词:          成语:     
4  翻译“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参考答案:
1  (1)D  (2)A  (3)A、C  (4)A、F  (5)B  (6)B  2  又  3  咨询  三顾茅庐  4  (略)
三、指名学生说说第7段的大意。教师重点讲解有关词句: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伤了先帝的知人之明。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庶,差不多。
四、讨论问题。
1  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  “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明确: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
五、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层次。
板书:六、布置作业。
背诵第三部分,预习第四部分。
课后记:      
第四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8、9段。
1  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以,表示目的,译为“来”。
3  分析结构层次。
板书:三、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
四、归纳写作特点。
1  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
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
(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600多字,竟先后13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
(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
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
2  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1)与受表者的对象有关。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该文语词朴实,叮咛周备。
(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云“以父事之”。
陆游云:“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五、布置作业。
1      归纳《出师表》的合成词。 
参考答案:
同义合成词:
志虑、阙漏、行阵、兵甲、驽钝、奸凶(名词)崩殂、开张、引喻、简拔、裨补、晓畅、叹息痛恨、闻达、枉屈、感激、驱驰、倾覆、托付、奖帅、攘除、兴复、斟酌、进尽、咨诹、察纳(动词)恢宏、菲薄(由形容词组成、用作动词)疲敝、危急、平明、广益、淑均、和睦、兴隆、倾颓、贞良、卑鄙、危难、谨慎(形容词)
反义合成词:陟罚臧否、刑赏、优劣、损益、存亡
2  找出偏义词。(异同,即“不同”)
3  填表(括号中为答案)
4  背诵全文。
课后记:   附:《出师表》难句例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刘盼遂先生《中国文法复词偏义例续举》说“存亡”偏于“亡”义。因此有人认为“存亡”是偏义复词,意思在“亡”,亦即“危亡”,并且说这类偏义复词是出于修辞的需要。我们以为这里的“存亡”是一对反义词,亦即抑存抑亡,“存”或者“亡”的时刻就是“危急”。“存亡”跟“危急”是同义词语复用,从而产生修辞上的强调。如果“存亡”只有“亡”义,那么“危急”跟“存亡”并比为用就说不通;如果“存亡”只有“亡”义,那么下文的亲贤臣,远小人”等一系列建议就无从解释。文言并列中具有选择关系的词儿之间不用“或”字。又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愚智”是“愚”或“智”,“贤不肖”是“贤”或“不肖”。有时候选择关系里的两个词儿之间用“与”字连接,例如:“遇与不遇,命也。”(《后汉书•傅燮传》)因此“存”和“亡”之间也能加上“与”字;这只是从语法角度说,修辞上却是不能加的。“秋”,《说文》:“禾穀孰(熟)也。”古代一年以秋天为收获期,引申为关键的时刻。一说,“秋,愁也。”(《广雅•释诂》)《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秋之为言犹湫湫也,湫湫者,忧悲之状也。”欧阳修《秋声赋》:“悲哉,此秋声也。”
译文: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关键时刻啊。(或: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令人担忧的艰难时刻啊。)
引喻失义
“引喻”实在是两个词,同义并列。“引”的本义是“开弓”,引申为“疏证”,亦即援引事实加以证明。《尔雅序疏》:“事有隐奥滞泥者,则援引经据以证成之。”“喻”是晓喻,开导,熟语有“家喻户晓”。
译文:称引比喻失去时宜。
性行淑均
“性”是性情,“行”是“行为”。“行”在金文像四通八达的街衢,引申为“所作所为”。《商君书•更法》有“疑行无成”。而且,这句里有“合叙”(参阅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第十七章)手法,亦即形式上的并列,内容上的交错。“性行淑均”是“性淑行均”。
译文:性情善良,行为公正。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苟”,可以作“姑且”讲,《广雅•释诂》:“苟,且也。”或作“只”讲,扬雄《法言》:“非苟知之。”或作“诚”讲,《论语•里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又,《广雅•释诂》同。三说可以共解本句。“闻”,本义是“知声”,《大学》有“听而不闻”。这里是被动式,亦即被闻,高诱注《淮南子•主术训》:“‘闻’犹‘达’也。”实在也是“被闻”的意思。“闻”与“达”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先“闻(名)”而后“达”;《论语•颜渊》有一段警辟的对话可以帮助我们辨识“闻”与“达”:“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译文: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以”,以为,认为。“卑鄙”,同义的并列结构的复合词,这里是中性词。现代汉语里“卑鄙”是贬义词了。语言愈发达,词儿所含褒贬义就愈多,中性词就愈少,这是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猥”,《说文》:“犬吠声也”。王筠《说文句读》:“《广韵》:‘猥,鄙也。’别义。”李密《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就是“鄙”,自谦之词,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鄙人”。“猥自枉屈”,刘备自鄙趋访,当是“自我卑下,枉驾屈就”。“猥自”,使自猥,“猥”是形容词增加使动用法。或说:“猥,顿也。”《广雅•释言》王念孙疏证:“‘顿’犹‘突’也。”马融《长笛赋》:“山水猥至。”“猥”,突然。
译文: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分,枉驾相顾。
深入不毛
“毛“就是“苗”。“毛”今读开口呼;“苗”今读齐齿呼,是来自开口呼,古音中随处可见。又,《说苑•修文》引《春秋传》:“苗者,毛也。”《周礼•地官•载师》:“凡宅有不毛者有里布。”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即连生长桑、麻之苗的可能也没有。又,《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经典释文•庄子音义》李注:“发,犹毛也。”司马注:“北极之下无毛之地也。”“穷发”就是“不毛”,亦即“不苗”,不生五谷的地方,并非一定不生长草木。一说“不毛”就是现在缅甸北部离开我国国境只有一百里的一座古城,当地少数民族至今还供有诸葛亮像。
译文:深入到连桑麻也不能生长的地方。
不效则治臣之罪
有人注“效”为“生效”、“成功”,欠妥。“效”当是“尽力”,《汉书•韩信传》:“顾效愚忠。”《韩非子•三守》:“行私道而不守公忠,此谓明劫。”“不效”,不尽力,上文有“恐托付不效”。
译文:不尽力,就处治臣仆的罪。
察纳雅言
一些注家都注“雅言”为“正言”。此说不误。但“雅言”为什么会是“正言”?“雅”,本来是“乌雅”,鸟名,跟“正”没有联系,这里是“夏”的借字。“夏”,《说文》:“中国之人也。”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大也。”《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由“中国之人”又转移为“正”为“中”。因此“雅”有“大”、有“正”、有“中”的意思。“雅”在“疑”纽“鱼”部,“夏”在“晓”纽“鱼”部,“疑”、“晓”旁纽双声,参见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夏夏犹衙衙吾吾雅雅也。”《荀子•儒效》“居夏而夏”,又《荣辱》“君子安雅”,“夏”就是“雅”。“雅言”就是“大(可贵的)言”、“正言”、“中(适当的)言”。又,《荀子•儒效》:“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雅儒”就是“正派的的儒生”。
译文:审察并且采纳正确的言论。
庶竭弩钝
“庶”,有的注家说是“庶几”,不确。《经传释词》引《尔雅•释言》:“庶,幸也。”郝懿行《义疏》:“‘庶’又为‘幸’者,犹‘觊’也。”吴昌莹《经词衍释》:“‘庶无悔罪’言‘幸无’也,‘庶见素冠兮’言‘幸见’也。”“觊”音义同“希”同“幸”。肖统《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扑。”“希”、“庶”是“互文”。为什么“庶”作“希”、作“幸”讲?这是假借,今吴语区常州一带“猪”读jū,“书”读xū,“储”读qǔ。“庶”在“书(审三)”纽“鱼”部,“希”在“晓”纽“微”部;“幸”在“匣”纽“耕”部。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指出“审三跟晓、匣相通”。“鱼”、“阳”对转,“耕”、“阳”旁转。王力《同源字典》:“‘鱼’,‘元’通转,‘微’、‘元’旁对转。”王、黄二位先生书中都有很多实例。
译文:希望使我尽点儿笨力。  
 
  语文:第24课《出师表》学练方案
☆课文导读
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朝廷内政提出的建议。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盛的历史经验,表示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现了诸葛亮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忱。本文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主张明确,析理透辟,而且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崩殂(cú)  侍(shì)卫
陟罚臧否(zhì zànɡ pǐ)  费祎(yī)
以遗陛下(wèi)  裨补阙漏(bì quē)
倾颓(qīnɡ tuí)  猥自枉屈(wěi)
夙夜(sù)  庶竭驽钝(shù nǔ)
斟酌(zhēn zhuó)  以彰其咎(jiù)
咨诹(zōu)  遗诏(zhào)
二、词语释义
1.通假字
阙:(通“缺”,缺点)
简:(通“拣”,选拔)
有:(通“又”)
2.古今异义词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异同:偏义复指,只有“异”起表义作用。今指不同与相同。
感激:感动振奋。今指激动感谢。
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
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晓畅:精通熟练。今指作文通顺明白。
所以:用来……的原因。今指表因果的关联词。
涕:眼泪。今指鼻涕。
三、语句解读
1.判断句
此皆良实。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状语后置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临崩寄臣以大事
3.省略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省略主语“陛下”)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省略主语“臣”)
四、作家作品
诸葛亮(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刘备三顾茅庐,他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建兴元年(公元 223)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得中原。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传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著有《诸葛亮集》。
五、背景探视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自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省南郑县),准备征讨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刘禅应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六、文体浅谈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一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先帝简拔以遗(yí)陛下。
猥(wěi)自枉屈。
B.以咨诹(zōu)善道。
夙(sù)夜忧叹。
C.陟罚臧否(pǐ)。
中道崩殂(cú)。
D.斟酌(zhuó)损益。
性行(xínɡ)淑均。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陟罚臧否(善恶)  性行淑均(平)  夙夜忧叹(早)
B.中道崩殂(死亡)  悉以咨之(询问)  此皆良实(善良、诚实)
C.平明之理(治)  臣本布衣(平民)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D.咨诹善道(询问)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危急存亡之秋(时)
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A.用   B.以致  C.用来  D.因为
⑴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⑵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
4.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苟全性命于乱世。
C.后值倾覆,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D.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5.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整体感知
1.填空。
⑴《出师表》作者是________(时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表”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__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3.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
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
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B.诸葛亮写这篇表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C.表中7次提到“陛下”,其作用是为向后主刘禅表示忠于汉室之情。
D.这篇表的主旨是使刘禅认识到诸葛亮是一片忠心,要听从他的意愿。
5.追忆“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⑵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
⑶深入不毛________       
⑷庶竭驽钝________
2.下列每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苟全性命于乱世
奉命于危难之间
B.先帝不以臣卑鄙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3.选文中“由是感激”的“是”指代是什么?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简述选文第一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阅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士何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臣本布衣
B.非澹泊无以明志
C.君子之行
D.静以修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回眸
(2006天水卷)(二)认真品读选文,完成16~20题。(12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永之人争奔走焉
17.文中“先帝”对诸葛亮的“殊遇”指:(用原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翻译句子。(3分)
⑴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结合诗句谈《出师表》留传千古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流芳千古的形象,联系你所掌握的知识,写两个与他相关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B  1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8.⑴亲近小人,疏远贤能的大臣,这就是后汉衰败的原因。⑵的确应该扩大您贤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振奋有志之士的志气,不应该自我贬低,说话言不及义,来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19.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处处寄予愿望,鞠躬尽瘁的誓言感天动地,是“表”中的杰作。20.略
☆写作小练笔
请仿照下面一段介绍南京的文字,向别人推荐介绍自己家乡的省会城市——兰州。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名城。她具备山川形胜之妖娆,饱含兴衰荣辱之沦桑,是自然和历史恩赐给人类的礼物。她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诗一赋都是绝唱,她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作文素材
最后,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要依赖任何人。不要因为有父母、知心的好友、有权势的亲戚可依靠,就自己松懈下来。在这一切都在变动的世界上,一切都会很快过去的,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再去依赖谁呢?孩子们.对自己一定要有坚强的信念,因为在这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陪伴你一生。即使你有了人生伴侣.你也终究会有孤独的一天。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充实自己,尽可能地养成自己的独立性。你们知道吗?千万不能养成依靠别人的心理.上帝也只帮助那些自己肯帮助自己的人。孩子们.记住你们的命运是由你们自己来掌握和主宰的,相信命运,只不过是弱者的托词罢了!
——(美国)赵丽莲《临别赠言》
一、1.A(“遗”应读wèi)2.B(“良实”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名词,应为“善良、诚实的人”。)3.⑴D⑵B⑶C  4.D  5.D(A项:死。B项:通“无”。C项:逃亡。D项:灭亡。)二、1.⑴三国  诸葛亮  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刘禅  刘备  千载谁堪伯仲间  ⑵①广开言路  ②严明赏罚  ③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  2.B  3.B  4.D  5.说明“出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这是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本分。三、1.⑴见识浅陋,出身鄙野 ⑵拜访 ⑶长草木 ⑷比喻才能平庸  2.A(A项的“于”相当于介词“在”。B项:动词,认为/介词,把。C项:完成/大业。D项:用来/表原因,……的原因。)3.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今的大事。4.C  5.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指出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四、1.A(“布衣”指平民。)2.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3.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4.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5.非治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