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达oi102 双系统切换:以陈姓为例看中国人的血脉相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31:40

据普查,全国陈姓人口现有5000万以上,排在李、王、张、刘之后,全国各地均有,闽广台与南洋侨民中,以陈氏、林氏为最多。现以陈姓群体为样本,对其来历与衍生作些分析介绍。借以说明中国的“大姓”是由“百家姓”通过数千年复杂多方的大交融而逐步形成的,各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百家”原本是“一家”。姓氏与血缘,正是中国人向心凝聚的有机纽带。

据传,黄帝有子25人,其中14人分别得12个姓。有四世孙称帝喾,妻陈绎氏女,居宛丘,生舜,舜得姓为“妫”。有子商均,被禹封于虞(河南虞城)。其后人居于虞者,以妫为姓,以虞为氏。姓表示同一祖先,氏表示其支脉;支脉衍生,旧“氏”即转化为的“姓”。商汤时封虞的一支后人于遂(山东肥城),又封其一支于陈铎氏旧地,国号“陈”。从此便有了虞姓与陈姓。

周武王得天下,找到舜子商均的后人妫满,召为婿,封于陈,建都于淮阳(在河南),侯爵,死后追谥为胡公,人称胡公满。“胡”有“大”义,胡公,大公也。其墓今仍在淮阳东南城壕内,当地人称之为铁墓。其子孙即以陈为姓氏。胡公满有子陈诸,字伯爰。伯爰之孙名辕涛涂,邑于阳夏。其后人便有姓涂、姓辕、姓爰者,后来改为袁,进而分化出元、源二姓,可见妫虞胡陈袁元涂本是“一家”。而这位陈侯的子孙特别是其嫡长子孙,当然都以陈为姓了。他的另一些庶出子孙,则被分封到各地,有的改以采邑为姓氏,有的又以职官为姓氏,条分缕析,支派繁衍,于是有了陈姓一族的庆氏、宗氏、原氏、米氏、夏氏、司徒氏、法氏、公良氏、少西氏等等,不能尽举了。陈国于西周初年建国,到春秋晚期灭亡,前后达700余年之久。七百年间,历朝又都有不少卿大夫被赐姓为“陈”。这么一出一入之间,陈姓家族就成了一个又大又杂的群体了。

到春秋后期,陈完(字敬仲)为了避难,逃入齐国(姜太公的封国,史称“姜齐”)。因为繁体的陈字含有“田”的字样,而且陈、田古音也相近,他就改姓田了,以示不忘本。他的子孙也有以“敬”为姓者,敬氏后代有人为避祸,又改姓“苟”。后来田氏篡齐,有国200年。其间,又有不少他姓官员改姓田氏,当然也有田氏支庶改为他姓的,例如单靖公之后或姓单、或姓靖。齐宣王之弟封于母,便改复姓为胡母。田氏后人又有改为车氏者,繁体“车”字中有“田”形,汉代名人田千秋即车千秋。又,繁体的“阵”、“陈”本是一个字,因而姓阵、姓陈也是一家人,连同敬姓、苟姓、车姓都是一家人。

战国末年田齐灭亡,田氏的王子王孙纷纷逃走,散居于北海、陈留等地的改为王姓。因为田字中含王字的字形,且有王室后裔之意,也表示不忘其本。齐王建的三子田轸,早年投奔楚国,为楚相,封为颍川侯,便又恢复了陈姓。古颍川在今河南长葛市老城北二十里处。这里有个陈故村,是汉末名流陈实的故居所在。后世陈姓中有以颍川为郡望者,即此一支。陈实之后人有一支入浙,居于长兴,其后裔陈霸先推翻梁朝,建立了陈朝,发达起来。陈氏郡望除颍川外,又有汝南、下邳、广陵、河南、京兆、海宁、漳州、泉州、江州等,而江州“义门陈氏”即为陈霸先之后,最为大族。笔者的远祖便是于元末由颍川展转迁移至江苏泰州的,现有家谱可征,祠堂灯笼上便写着“颍川堂”字样;祖坟则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被挖掉了。

陈姓历隋唐五代,势力发展得太大,于宋仁宗时,由包拯、文彦博建议,奉诏分家析产,拈阄而别居,被分布到今江西、河南、湖南、四川、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山东、山西、陕西、福建、广东、上海、天津等省市的125个县去立户,传之子孙,因而有“天下陈氏出江州”之说。近现代名人陈独秀、陈赓、陈毅、陈云、陈果夫、陈立夫、陈诚等筹,皆为“江州义门”之后,号为“客家人”。

历史上,当然有不少陈氏子孙因入赘、避祸等由而冒用他姓去了,又有不少人则是由他姓转入的。比如,春秋时鲁国宰相颛孙氏无后,收外孙刘氏为后,于是改姓陈;隋代的猗茂也冒姓陈,受封为伯爵。唐代曹宪来生有四子,均随母而姓陈。宋代浙江有个高琼,入赘于海宁陈家;元末有谢某入赘于陈氏。他有子陈友谅,是个著名的造反者。此外,北魏鲜卑“侯莫陈”家族汉化后也改姓陈;陇右胡人白永贵受封为北陈公,子孙皆以陈为姓。明初,蒙族降将恰恰改名为陈守忠,哈哈改名为陈元,他们的子孙也姓陈。清代满族八旗之一有“陈佳氏”,汉姓为陈。今鲜族、彝族、佤族、羌族、回族、苗族等皆有陈姓。以上这些陈姓与汉族之陈姓当然没有血缘联系,但不能排除其后人间有“通谱”、“联宗”或“姻亲”的关系。史例不可尽叙。

再说,海外凡有华人处即有陈氏。陈氏为越南十姓之首,五代后梁时有位陈文戒,首入交趾,发展起来;北宋时又有闽人陈日照,犯了法,逃入交趾,创建了陈朝,传八世,亡于明初。明初,福建“36姓下东洋”,组成了当地的一个大集团。当时琉球国(今日本冲绳一带)的陈氏,其源就出自“闽中四姓”。今泰国、马来西亚、加坡等地皆有由陈氏聚族而居形成的村镇,户户门楣上都钉有“颍川堂”、“义门陈氏”等表示先祖地望的标牌。

再说,自古中国人便严格实行“同姓不婚”制,因此,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以至海外华人之中,历数千年的婚配交际,各地陈姓人氏早已与其他各个姓氏结为姻亲了。这么说来,陈姓之人与中华民族的各族各姓之间,就不仅有“血亲”联系,而且有更广泛的“姻亲”关系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要么是“亲兄弟”,要么是“中表兄弟”,或“姨表兄弟”,反正都是广义的同胞关系。

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比较稳定。最的研究表明: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除极个别情况外,如果一个家族一直有男孩诞生的话,那么这个家族的染色体Y就一直传下来了,这就提供了按姓氏鉴别人种基因的可能。从保存人类基因库的丰富性这个意义上说,区分姓氏也是一项顶有意义的工作。当然,天下陈姓并不都是同一个染色体的“复制品”。

结论:作为中国的一个大姓,“陈”姓是数千年来多民族中的一个融汇而成的复合体,又与其他各姓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联系,“天下华人是一家”,信然。其他姓氏,尤其是张王李赵之类大姓,其实也都是众多姓氏的“复合体”,共同编织了一个“姓氏网络”,覆盖着全国甚至全球,把中华民族紧密地联接而凝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