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压缩系数国际单位:五岳联集·衡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19:12

山矗天止;
云起峰流。

  • 祝融峰。南岳衡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群峰巍峨,气势磅礴,72峰逶迤800里,贯穿7个县市。自古以五岳独秀风光好,历史悠久名气大,佛道并存影响广,中华寿岳众人仰著称于世。 衡山四时景色各极其胜,初春可玩味繁花,盛夏可观看云海,金秋可远眺日出,冬日可欣赏雪景。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祝融峰,为72峰最高峰,海拔1290米,传上古祝融氏葬于此

直穷七二峰巅,俯天下名山巨川,渺乎小矣;
压倒三千世界,祝中国英雄豪杰,大而化之。

  • 周延俊题祝融峰

放眼愁天压;
低头觉地空。

  • 祝融峰

杯举龙池,愿大众洗心,净对空中皓月;
杖扶天柱,试凭虚放眼,全收界下浮云。

  • 祝融峰。 龙池:祝融峰顶有雷池,附近侧刀峰右侧有老龙池,水帘洞下有龙潭。 天柱:72峰之一天柱峰

望望七十二峰,工部游时,诗圣有谁能继响;
遥遥一千余载,文公去后,岳云从此不轻开。

  • 祝融峰。 文公:韩愈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 南天门,在祝融峰下,是通往峰顶必经之路

西极云重,四围雨润尘难染;
川流月满,一望晴空波不扬。

  • 西川门

身在最高峰,不怕浮云遮望眼;
我来绝险处,要扶初日上微栏。

  • 羊春秋题祝融峰观月台

俯身看月上;
昂首觉天低,

  • 观月台

上天攀月拨星云,看玉宇琼楼,长吉当年何等赋;
封云锁雾迷昏晓,问岳灵真宰,昌黎以后几时开。

  • 观月台。 长吉:唐诗人李贺,字长吉。 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

寅宾出日;
峻极南天。

  • 祝融峰望日台

高无见硕相;
明不借他光。

  • 高明台

红透夕阳,好趁余晖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 红茶亭

秀气来高宇,看四绝奇观,五峰胜景;
文明称奥区,有二贤吟迹,七祖道场。

  • 胡遐之题南岳牌坊

天下数名山,五岳之中称独秀;
人文传太古,六朝而后见多姿。

  • 南岳牌坊

七二峰雾失云迷,好留佳客寻衡岳;
九千丈风迥雪舞,喜看飞花落洞庭。

  • 南岳牌坊

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
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 南岳牌坊

雁阵破长空,展翅腾云,俯仰方知天地阔;
峰头揽胜景,骋怀极目,登临不尽古今情。

  • 雁峰寺山门,位于七十二峰之首回雁峰上,建于南朝,后废。唐天宝元年重建,宋、元、明、清皆屡加修葺,与西禅寺、花药寺、罗汉寺并称衡阳四大古刹。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焚毁,仅存前殿与后院。1950年后多次修葺,并增建亭榭,广植花木,已成当地著名游览区

到此一回头,忆幽燕云树,吴楚烟波,证五千里新旧,鸿泥敢去倦也;
会当凌绝顶,指太华岩绕,岱宗神秀,比七二峰郁葱,佳气毕竟何如。

  • 周延俊题雁峰寺

雁序本无心,形影偶留,便令寿域同登,福田广种;
峰峦如有意,菩提常住,管教佛宇清净,道场庄严。

  • 雁峰寺

明窗啜茗时,半日闲,三日忙,须勘破庭前竹影;
画船携酒处,衡山月,嶷山雨,冷思量城外钟声。

  • 王闿运题雁峰寺

五百年化身归来,十万福地斯为美;
七二峰从头数去,千古名山不在高。

  • 雁峰寺

大梦忽闻钟,任他烟雨迷离,还当醒眼;
浮生真类雁,看到天花欲坠,我亦回头。

  • 雁峰寺

真诚招来飞鸿落;
深情激静玉石开。

  • 雁峰寺

楼外山川,知是何年图画;
槛前烟雨,须看此日天堂。

  • 雁峰寺

寿者原有相,觉路常开,希众生都悟寒塘雁;
佛法本无边,慈航普渡,愿比丘同登须弥峰。

  • 雁峰寺

上一点、下一点,与我何干?到此处看看,都只为游山玩水;
达也好、窘也好,管他怎甚!来这边走走,无非是拜佛烧香。

  • 破门和尚题雁峰寺

上乘希佛、上界希仙、上域希圣,庶民无一上一希,我只得仰天问来鸿去雁;
达道立德、达智立言、达人立功,君子有三达三立,谁又能着地便造极登峰。

  • 破门和尚雁峰寺

一笑悟前缘,故国啼鸟,阅世间久同云变幻;
廿年留梦影,浮生似雁,冲之霄会见海澄清。

  • 雁峰寺

瞰城郭雾散云开,四面氛烟皆归尽;
临福地神怡心旷,千年名胜又重新。

  • 雁峰寺

纵览豁中怀,晴天雁寺,月夜钟声,好把俗尘涤去;
登临寻胜迹,槛外江山,池边烟雨,都从梵宇收来。

  • 雁峰寺

五派宗传,衡山正脉;
四明法乳,湘水同流。

  • 祝圣寺,位于南岳镇东街,为南岳六大佛教丛林(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上封寺、清凉寺、大善寺)之首。相传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三年重建。其罗汉堂两壁嵌有青石雕刻五百罗汉像,技艺精湛,别具一格,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南岳佛教前程无限;
东山法门后继有人。

  • 祝圣寺山门

雄镇南维,九曲湘流皆浪静;
望隆东岱,千里岳岫又重开。

  • 祝圣寺

本南天保障,望七二峰朱陵紫盖,郁郁乎壮哉!愧小子是匹马征夫,也许碧山采药术;
正沧海横流,问三千年金简玉书,爽爽然在否?更何处访元夸使者,上邀赤帝扫搀枪。

  • 刘重威题祝圣寺。 朱陵:指衡山朱陵洞天,传神农曾采药于此。 紫盖:紫盖峰。 搀枪:慧星

祝融峰下,祝圣禅林枝繁叶茂;
南岳山前,南宗法乳源远流长。

  • 周亮题祝圣寺天王殿

佛法在世间,立足世间求出世;
禅心净尘俗,置身尘俗再超尘。

  • 周亮题祝圣寺说法堂

尽把好风藏寺里;
不教幽景落人间。

  • 方广寺,位于莲花峰下,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唐时重修,易名为方广圣寿寺,宋初改称为广崇禅寺,明崇祯年间重修,名为方广寺。该寺地处幽深,风景绝佳,有“不游方广,不知南岳之深”美誉。寺后有二贤祠,祀朱熹、张栻。寺前有恋响、啸台、洗衲等著名石刻,为南岳“四绝”之一

丈室春深,花影泉声俱寂;
禅关昼永,松风鹤梦同清。

  • 方广寺

七二峰本天造奇观,灵气所钟,岂徒李邺侯十年宰相;
九千丈识云开生面,至诚有感,何须韩吏部一代文章。

  • 方广寺

山色溪声,万壑清明春雨后;
天光云影,千峰苍翠夕阳中。

  • 魏源题方广寺

半山绕群峰,插汉摩霄,勾来名士留题,雅人寄迹;
晓云争万派,荡胸惬目,胜过普陀巨浪,天竺奇观。

  • 半云庵,在南岳镇至祝融峰之间,旁靠半山亭,为衡山风景佳胜处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 半山亭,位于南岳镇与祝融峰之间

六朝古刹;
七祖道场。

  • 福严寺山门,原名般若寺,又名般若台,佛教天台宗二祖慧思禅师于陈光大元年创建,南岳最古名刹之一。唐太宗曾赐御书梵经五十卷给该寺收藏。唐先天二年,怀让禅师将般若寺辟为禅宗道场,南宗“顿悟”佛法弘传天下。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重修扩建,改名为福严寺

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
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

  • 福严寺

欲往西池谒王母;
且来南岳拜夫人。

  • 黄庭观,著名女道观,位于集贤峰下,始建于唐武德元年,五代时名魏阁,后宋徽宗赐名黄庭观至今

黄中通理成坤德;
庭外升仙忆晋时。

  • 黄庭观

淡荡七二峰,湘涵月影凭低微;
云开九千丈,月印禅心在上圆。

  • 南台寺,位于福严寺南,梁天监年间建,为南岳最古老佛教之所,誉称“天下法源”。唐天宝间石头希辟为道场,著《草庵歌参同契》。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并存有宋人石曼卿所写之《释迦文佛石刻》、希迁墓塔“见相塔”

石径有尘风自扫;
山门无锁月常关。

  • 石头寺,唐代高僧石头希迁曾居此

或实或权皆是教;
一瞻一礼总归真。

  • 僧醒悟题丹霞寺,又名五岳殿,在铁佛寺与湘南寺之间,唐贞元年间建,后屡次修葺,1935年曾重修殿宇。 或实或权:佛教有权实二教之说。《摩诃止观》:“权谓权谋,暂用还废;实谓实录,究竟与归。”《法华经文句》:“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浅深不同。”大乘之中,立一切皆成佛之宗,则为实大乘;余则为权大乘

经过都是有缘客;
归去何须别看山。

  • 黄笃杰题丹霞寺

德敷上下;
道贯古今。

  • 肖康佐题丹霞寺

溯源昆仑,合泰华嵩恒,一堂兄弟天涯近;
面临海宇,看湘闽浙赣,万派子孙膝下多。

  • 丹霞寺

居艮位而践离躔,溥雷池风穴之功,柱镇天南,斗横地北;
列三公以配四岳,标月馆露台诸胜,帆随湘转,枞到峰回。

  • 南岳庙,位于南岳镇北街尽头,坐北朝南,前有寿涧水,后有赤帝庙,庙址呈长方形,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后经历六次大火,屡经扩建修缮。大殿是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按照北京故宫重修,占地98900平方米,殿高7.2丈,是我国五岳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庙宇。 斗横地北:古云衡山上应北斗星

挺七十二峰之英奇,带江襟湖,突兀阵云开,岂唯见天柱高撑,石廪腾掷;
为三千万人所瞻仰,舜巡禹奠,萧条冠盖异,犹得考太康故址,贞观残碑。

  • 谢国光题南岳庙。 天柱、石廪:衡山二峰名

雄镇峙南维,看七二峰,回雁为首,岳麓为足,递九嶷而通五岭,蜿蜒八百里潇湘,屏藩楚屾,有祝融高,水帘奇,藏经秀,方广深,更日出壮舆图,云海荡胸臆,绝顶寒松,当门老桧,蔚然集山川之绘彩。点缀些清涧甘泉,红墙碧瓦,弦歌梵吹,牧笛炊烟,丹青随意匠,最是层岚献翠,宜春,宜夏,宜秋,宜冬,四时景色到眼殊;好乘兴陟天柱翫月馆,毗卢品雾茶,顿令目接心怡,叹造化穷工,埒泰华恒嵩而夸独秀;
遗篇光前烈,斯两大间,灵气所钟,精英所郁,自开凿以历纪元,上下数千年俊彦,瑞应玑衡,亦尧之封,舜之巡,禹之郡,王之畿,想骚雅肆盘桓,樵隐杂交处,羽客谈玄,禅宗衍盛,绮欤萃古今之胜事。缅怀那邺侯遁迹,李杜赓吟,韩僡云开,朱张霁雪,白沙牵梦魂,依稀藻韵流风,可兴,可观,可慕,可怨,一帙史诗如画卷;待炷香读神禹岣嵝碑,船山莲峰志,直教顽廉懦立,慨人文纪踵,冶儒释道墨以毓多才。

  • 南岳庙正殿。 镇:一方主山。 九嶷:九嶷山。 水帘:洞名,位于紫盖峰下。 方广:方广寺。 天柱:天柱峰。 毗卢:洞名,位于芙蓉峰后。 遗篇:王夫之《船山遗书》。 两大间:天地之间。 李杜:李白、杜甫。 朱张:朱熹、张栻。 岣嵝碑:即禹碑。 莲峰志:王夫之著《莲花峰志》

登峰巅俯视洞庭,高唱江从东去;
问天下谁称福地,长歌风自南来。

  • 南岳庙戏楼

太微为衡,门罗将相;
盛德在火,运启秋冬。

  • 陈逢元题南岳庙戏楼

虞帝率诸侯,北面而朝,俨若恒山对拱,顶礼文明,当年如岱,修仪典章,特崇五月;
夏王乘四载,东巡于此,自从苍水周旋,交通寤寐,使者先天,启钥禹贡,孳乳千言。

  • 陈逢元题南岳庙戏楼

四岳踞黄河,个个称雄,惟兹坐控长江,使挟汉潜,望洋朝海;
一尊瞻赤帝,巍巍在上,但愿灵钟大楚,笃生申甫,为国补天。

  • 陈逢元题南岳庙戏楼。 申甫:周代大臣申伯、仲山甫

暮鼓晨钟,要从头自家猛省;
盲枷瞎棒,看行脚默记担当。

  • 陈逢元题南岳庙戏楼

寒空耸危阙;
高士著幽禅。

  • 陈逢元题南岳庙戏楼

万斛珠玑辉梵宇;
一襟星斗焕经台。

  • 藏经殿,位于赤帝峰下,原名小般若禅林,南朝陈光大二年慧思和尚创建,陈后主妃曾于此避乱学佛。殿因朱元璋所赐《藏经》而得名,有“藏经殿之秀”的称誉。该殿四周古木参天,有连理枝、同根生、摇钱树、云锦杜鹃等奇异树木,附近有龙池、允春亭、水月亭、古华居等胜迹,为景色佳秀之处,为南岳“四绝”之一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 藏经殿

我读文公词,劝过此奸雄,思量仔细;
神知韩子意,要扫开晦昧,突兀晴空。

  • 藏经殿。 奸雄:有才智且具权诈欺世之人

我佛所宗,真如贝叶;
众经之长,妙法莲花。

  • 藏经殿

乾坤定位;
日月运行。

  • 明心楼

放浪形骸以外;
寄迹山水之间。

  • 明心楼

极目在天以外;
游情于古之初。

  • 明心楼

左龙右虎间来往;
明月清风是故人。

  • 明心楼

上摘星辰,旁飞日月;
封弥云雨,泽沛山河。

  • 上封寺,在祝融峰下

南镇地无双,播汉凌霄,目极海门观日出;
上封峰第一,登高望远,手撑天柱挟风来。

  • 上封寺

三摩随入三摩地;
十方常住十方僧。

  • 上封寺

云湿幽峰滑;
风梳古木香。

  • 上封寺

天半朱霞,云中白鹤;
山间明月,林下清风。

  • 上封寺

七二峰绝顶独占,仿佛神仙云外境;
九万里瀛寰一览,平分欧美海边春。

  • 上封寺

回雁依稀,路上云层迷绝顶;
卧虹环绕,我来掬水洗尘心。

  • 上封寺。 回雁:衡山之回雁峰。 卧虹:喻湘江

浩浩湘流,望衡九面;
巍巍岳峙,祭秩三公。

  • 潘力生题上封寺

登南楚灵山,礼西天古佛;
续隋朝大业,建现代伽蓝。

  • 周亮题上封寺山门

山邻泰华嵩恒,水绕湘资沅澧;
佛是慈悲喜舍,僧修教净律禅。

  • 周亮题上封寺天王殿

千里朝山,喜看七十二峰、点缀三湘四水;
九霄极目,静听一百八响、溯怀五代六朝。

  • 周亮题上封寺大雄宝殿

松阴匝地;
佛法参天。

  • 上封寺

松影婆娑,疑有苍龙藏古寺;
天心远大,闲看白鹤舞长空。

  • 羊春秋题高台寺,位于上封寺左,南岳著名古寺之一

石台磨镜砖,锡响山前惊虎豹;
涧水咒莲钵,经谈座上感猿鹅。

  • 邓季洪洪题紫盖寺,又名石涧潭寺,在紫盖峰下,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二十年(1542)重修。附近有南岳观、石室、翠麓岩、水帘洞等著名景观

门开两朝,祖德远攸奥梵宇;
名彰三楚,嗣裔垂永明禅林。

  • 紫盖寺

依树为屋砖作镜;
还山得旨月同心。

  • 马祖庵,在磨镜台,传为禅宗七祖怀让当年结庵之处。 砖作镜:佛教典故。有一次,怀让禅师问马祖道一:“你学坐禅,为的是什么?”马祖回答:“要成佛。”于是怀让便拿一块砖头在马祖的庵前磨,过了一会儿,马祖不禁好奇地问:“请问你磨砖作什么?”怀让回答:“磨砖作镜呀!”马祖不禁诧异地说:“砖怎能磨成镜呢?”怀让反驳说:“砖不能磨成镜,坐禅又怎能成佛呢?”马祖便问:“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怀让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呢?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学坐佛,则佛无一定的状态。法是无所住的,因此求法不可执著于取舍。坚持坐佛,等于扼杀了佛;而执著于坐相,便永难见到道”

性海扬波,吞吐日月;
烟霞际会,掩映山河。

  • 湘南寺,位于衡山丹霞寺上方一华里外,始建于唐,后渐荒废,明代重修。1935、1982年予以修葺

洞口开自哪年,吞不尽潇湘奇气;
岩腹藏些何物,性莫是古今牢骚。

  • 罗汉洞

明通幽时光常住;
心到虚天色是空。

  • 明心殿

自得山中趣;
浑忘物外情。

  • 讲经台

大愿宏深,寻声救苦观自在;
一心常念,功不唐捐证圆通。

  • 大善寺,始建于南北朝陈宣帝时期,兴废更迭。为南岳尼众唯一丛林。 唐捐:虚弃。《玄应音义》:“唐,徒也,徒,空也。说文,捐、弃也”

敢向烟霞坚啸傲;
不妨诗酒作生涯。

  • 邺侯书院,位于烟霞峰下,为李泌隐居读书处。李泌,字长源,京兆人。历任肃宗、代宗、德宗之宰相,封邺侯,世称李邺侯。书院原名端居室,藏书甚多,宋时改今名

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 邺侯书院。 名宰相:李泌

当世需人才,正望着岣嵝山,七十二般云气;
自家定功课,莫等他清凉寺,一百八下钟声。

  • 吴獬题研经书院,位于城北,清光绪十九年由士绅公建,山长吴獬提倡



 

五岳联集·恒山


至诚感神,吾闻其语矣;
盛德在水,民无能名焉。

  • 北岳行宫。 恒山:北岳,我国五岳之一,其主峰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 行宫:原为清初所建岳庙,后祀北岳。 吾闻其语矣、民无能名焉:《论语》中成语。 在水:在北方,按“阴阳五行”说法,北方属水位

峻岭镇幽燕,近翊黄图,风雨永昭和会;
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

  • 北岳行宫。 幽燕:古代北方有幽州、燕州,山西、河北两省的古称。 翊:辅佐。 黄图:国都。 和会:协和而会同,意为“风调雨顺”。 毕昴:毕宿、昴宿,均为二十八宿之一,位于西方,古代天文学以毕昴为冀州分野。 贞元:《易经》以“元亨利贞”配春夏秋冬四季,贞下起元,阴极阳生,以表示冬去春来,四序运行不息

恒岳万古镇中原,惟我圣朝归马牧羊,教化已隆三百载;
夕昌六星联北斗,是真人才雕龙绣虎,光芒雄射九重天。

  • 北岳行宫

蕴昴毕之精,霞蔚云蒸,光芒万丈连北斗;
作华夷之限,龙蟠虎踞,保障千秋镇中原。

  • 北岳行宫

悬空便欲乘云去;
临水方知得月先。

  • 蒋治本题浑源悬空寺,位于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晚期,现共有大小殿堂楼阁40余处,有三官殿、三圣殿殿、三教殿等主要建筑,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开,渐次增高,有如蟠龙贴伏于崖壁之上,构思精巧,设计奇特。寺内还有各种儒、道、释像78尊及各种碑刻题咏,皆为珍贵文物和佳绝工艺品

举手摩天,闲云如带缠腰际;
拾头望岳,游子无心悟禅机。

  • 董汝河题悬空寺

青芝白水悬空,金洞栖霞,高明善化;
紫壁黄龙叠彩,松岩落凤,大梦圆通。

  • 宋学义题浑源悬空寺




 

五岳联集·嵩山


松室夜灯禅影静;
莎庭春雨道心空。

  • 少林寺。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中岳,我国五岳之一。 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因其座落在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曾于周唐两次被毁,宋、元、明、清多次修复。释迦牟尼大弟子摩诃迦叶二十八代佛徒达摩在此首创禅宗,被佛教界尊奉为中国禅宗的祖初,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少林寺虽历经沧桑,但留存下来的文物相当丰富,如自北齐以来的历代石刻四百余品,唐至清代的砖石墓塔二百五十余座,北宋的初祖庵大殿,明代的五百罗汉巨幅彩色壁画,清代的少林拳谱和十三和尚救秦王等彩色壁画等等

楼栖沧海日;
窗落敬亭云。

  • 少林寺

在西天二十八祖;
过东土初开少林。

  • 少林寺初祖庵。 二十八祖:传达摩为释迦牟尼弟子摩诃迦叶的第二十八代徒

玉岫香云开法界;
珠林花雨静禅心。

  • 乾隆题少林寺达摩亭,相传为少林二祖慧可在门外立候达摩,大雪没膝犹不移动的地方,亦名立雪亭

悟禅关面壁功深,道集九华红雪丽;
成佛祖心台印妙,风师百世白衣尊。

  • 少林寺达摩亭。 红雪丽:指慧可于雪中断臂事

一苇渡江,远源溯六祖;
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 少林寺达摩亭。 溯;往上推求根源。 六祖:指禅宗的六位祖师,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 三乘:佛家所谓所乘人到其果地的三种方法。由于派别各异,三乘说法亦不同。一般谓菩萨乘为大乘,缘觉乘为中乘,声闻乘为小乘

谁开东土西方法;
人在千岩万壑间。

  • 贾臻题少林寺慈云堂

面壁十年求道力;
渡江一苇济时心。

  • 陈海坪题少林寺面壁石亭

皆以无为法;
当生如是心。

  • 王震题少林寺面壁石亭

万法皆空归性海;
一尘不染证禅心。

  • 少林寺面壁石亭

泰华维屏,八方峻岭朝中岳;
达摩面壁,转世奇功出少林。

  • 曲柏峰题少林寺

九州胜域推嵩岳;
四海名山数少林。

  • 张仲春题少林寺

首创禅宗:引达摩初祖、历代高僧、十三和尚救唐王,功辅皇基,武昭天下;
别开生面:矗雄伟塔林、诸家圣笔、五百罗汉成玉佛,客添游兴,胜极人间。

  • 蒋光任题少林寺

一苇渡江,启宗门法诸;
九年面壁,传冷坐掸心。

  • 少林寺。 一苇渡江:指达摩渡长江至南京谈法事。一苇,一束苇草。 九年面壁:传达摩曾于少林寺面壁静修,长达九年

墨者以兼爱为心,世路不平,其支流衍为游侠;
佛家发普度之愿,恶魔难伏,假柔术济之慈悲。

  • 少林寺。 墨者:指战国时墨家学派。 衍:蔓延、演变。 游侠:谓好交游、讲信义、喜打抱不平之人。 假:借

天宫玉楼,随心自在;
佛国金世,任意逍遥。

  • 少林寺碑壁

出世耶抑入世耶?能救秦王于未帝之时,巨眼识英雄,香火绵绵传百代;
经师也亦拳师也!岂独少林有神功之妙,中华多壮士,声威赫赫震遐方。

  • 龚依群题少林寺。 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秦王是其未帝时之王号

法域启三明,慧通眼藏;
香岩标七净,妙涤心尘。

  • 乾隆题少林寺三祖佛殿。 三明:泛指佛所具之智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 七净:指成佛修行所必须达到的境界,即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分别道净、行断知见净、涅槃净

慈云印覆三天竺;
宝座香沾六祖衣。

  • 乾隆题少林寺六祖堂

古迹林立,阅尽华夏三千年历史;
名山纵横,览遍中州八百里风光。

  • 少林寺方丈室。 中州:此处系指河南一带地区

登封何必全规口;
竹室无物小似卢。

  • 乾隆题少林寺方丈室

山色溪声涵静照;
喜园乐树绕灵台。

  • 乾隆题少林寺千佛殿,位于少林寺后院,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山色溪声:出自苏轼《赠东林总长老》:“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喻自然界无不存在佛的声姿。 灵台:喻心

百里清风回寺院;
一帘明月照禅堂。

  • 少林寺禅堂。 回:旋转

做好人,身心正,魂梦安稳;
行善事,天地知,鬼神敬钦。

  • 少林寺禅堂

禅室从来尘外赏;
香台岂是世中情。

  • 少林寺寮房

少室山下禅林静;
五乳峰前钟磬悠。

  • 少林寺寮房

禅宗祖庭,天下名刹占魁首;
达摩道场,四海高僧皈少林。

  • 党甫题少林寺寮房

拜佛同登三宝地;
报恩愿达九层台。

  • 少林寺大雄宝殿

达摩碰壁而面壁、问壁、敲壁、破壁,壁立三千大世界;
佛法成空却住空、行空、悟空、化空,空观万劫恒河沙。

  • 释延王题少林寺大雄宝殿

直得一生事办,则我即善财;
但使法界愿周,而谁非净满。

  • 释海景题大雄宝殿

法界势含四重,重重无尽;
因果缘起六位,位位圆融。

  • 释真廓题少林寺大雄宝殿

飘去一苇,方知面壁九年不易;
生出五叶,更觉修禅三昧无穷。

  • 申卫国题少林寺藏经阁

达摩只履西归,只履遗中州,不知谁人拾得;
佛祖拈花示众,拈花示妙法,唯有迦叶破颜。

  • 释延王题少林寺藏经阁

效劳社稷,永葆中华男儿志;
除暴安良,传续炎黄子孙风。

  • 少林寺锤谱堂

嵩岳古刹,地上人间净土;
少林拳棍,天下武林正宗。

  • 少林寺锤谱堂

面壁悟佛,开一代禅宗初祖;
天地臻艺,续千秋少林武风。

  • 少林寺锤谱堂

安良除暴,几度为国立战功;
钟灵毓秀,历代传续武林风。

  • 少林寺锤谱堂

奋铁棍、发神威,横扫倭寇;
壮山河、贯长虹,名扬千秋。

  • 少林寺锤谱堂

除暴安良救秦王,义照千古;
保国卫民平倭寇,威振边庭。

  • 少林寺锤谱堂

有心见佛佛不见;
无意度生生已度。

  • 少林寺客堂

开卷神游千裁上;
垂帘心在万山中。

  • 少林寺客堂

人世间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 少林寺客堂

深山藏古寺;
碧溪锁少林。

  • 少林寺僧院

太室千岩古;
少林万壑青。

  • 少林寺僧院

登峰何必全规李;
筑室无妨小似庐。

  • 乾隆题少林寺行宫

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
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

  • 少林寺东石坊,位于山门外东侧,建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
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

  • 少林寺西石坊,位于山门外西侧,建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边万壑云。

  • 少林寺西石坊

嵩呼万岁;
天保九如。

  • 嵩岳寺。 下联:《诗·小雅·天保》连中用九个如字,祝福寿延年之意

菩提树下成正果;
娑罗荫中归极乐。

  • 宫熙题永泰寺大雄宝殿。位于太室山西麓,原名明练寺,始创于北魏,唐时更名永泰寺(纪念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入寺为尼)

惩恶扬善,风调雨顺;
除暴安良,人和政通。

  • 宫熙题永泰寺天王殿

千秋祖庭修正果,光照大罗福地;
万古少室禅林静,普渡十方生灵。

  • 十方禅院寺门。位于少林寺对面,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为十方僧众瞻仰少林寺礼佛演武旅居之地

翠色千重包楚塞;
黄河一线下秦川。

  • 绝顶亭。绝顶,一名峻极峰,为嵩山最高峰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 吴慈鹤题嵩阳寺,一名嵩阳书院,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九朝:指东周、东汉、西晋、北魏、隋、梁、唐、后梁、后唐,此九朝均以洛阳为都。 伊洛瀍涧:嵩山附近之水名。 三台:山名,汉武帝巡视中岳时命名

大地山河归宝掌;
中天日月绕金轮。

  • 乾隆题会善寺菩萨殿。位于太室山南麓积翠峰下,原为北魏孝文帝之离宫,后改为寺。唐天文学家一行曾出家于此。现存大雄宝殿、唐塔、琉璃戒坛石柱等。 宝掌:菩萨名。《智度论》:“如宝掌菩萨等,七宝从手中出,给施众生。”《嘉祥法华经·疏》:“宝掌者,掌出众宝,惠施无竭也。” 金轮:喻帝王。唐武则天时曾自称金轮圣神皇帝

一曲香泉应洗钵;
千峰花雨不沾衣。

  • 乾隆题会善寺大雄宝殿

道通天地有形外;
石蕴阴阳无影中。

  • 周公测景台,在登封县东南告成镇周公祠前,据清乾隆二十年碑文记载,为东周所建,今已不存,现存测景台为一行所建

星台留古刹,会合阴阳交风雨;
石有寓精心,氤氲南北变暑寒。

  • 周公庙

三教九流,同归大道;
千岩万壑,合成奇观。

  • 莲花寺,在少室山南麓莲花峰下,现存建筑为民国十六年(1927)道教信徒集资重修

长衡泰华恒,永凝禔福;
包伊洛瀍涧,并效灵庥。

  • 乾隆题中岳庙二殿,在黄盖峰下。嵩山原有太室祠,始建于秦,西汉时扩建,约在北魏时改今名,庙址屡有变迁,唐代中叶始定于现址,现存各楼、阁、宫、殿等建筑400余间,为河南最大的寺庙殿宇

石室灵虚参秘箓;
玉膏凝润普元符。

  • 中岳庙天仙宫

二室集神庥,阴阳式序;
三台垂福荫,风雨以和。

  • 乾隆题中岳庙前殿

仙馆挥弦调颖水;
书岩琢句撷嵩云。

  • 乾隆题中岳庙行宫


0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阿萨布路 小大  104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568 积分:5367 威望:200 精华:1 注册:2005-2-27 6:42:00    Post By:2008-5-21 15:37:27

黄山名胜联


谈经云海花飞雨;
说法天都石点头。

  • 吴正一题慈光阁。 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市,秦代名黟山,传说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故改今名。著名胜景为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峰。 慈光阁:在朱砂峰下,古名朱砂庵,明万历帝敕封“护国慈光寺”,清代新安画派创始人、浙江和尚(弘仁)和国画大师石涛均曾居此。 花飞雨:相传佛祖说法,感动天神,遂雨各色香花。 石点头:相传道生法师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后用以形容感召力和说服力强

珠琳云树千山合;
宝刹楼台八面通。

  • 慈光阁。 珠琳:美好的树木。

洗钵乍分蕉上雨;
弹琴时引竹间风。

  • 吴退旃题慈光阁

云外闲吟发天籁;
山中静雨落松涛。

  • 胡子庆题慈光阁

跌宕炉韛,婆娑火烛,看自三十六峰,头头是道;
影为形本,声是响根,历尽万八千岁,滴滴归源。

  • 胡子庆题慈光阁。 跌宕二句:那云海的翻滚自如,就像有风箱在鼓动着,那婆娑起舞的红霞,恰似火烛在燃烧。 炉韛:风箱

就这里看破禅机,下乘、中乘、上乘,解脱因缘十二;
从此地参透妙谛,取法、执法、非法,定慧世界三千。

  • 吴静川题慈光阁。 因缘十二:佛教以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为十二因缘

泉流功德水;
山辟普门僧。

  • 慈光阁

立马空东海;
登高望太平。

  • 立马峰。 空:旷,宽阔。 太平:太平湖,在黄山市内

足临清净地;
身在图画中。

  • 卧云庵

曾游雁宕居安固;
又住狮林享太平。

  • 胡元照题卧云庵

石诡松奇,自是有仙骨;
僧闲云懒,到来生隐心。

  • 江夔一题卧云庵

地近丹泉,岩涌飞流千嶂雪;
院依紫石,云开曲径一茅蓬。

  • 程雪门题紫云庵

心超黄海天都上;
身寄紫崖莲蕊间。

  • 味道人题紫云庵

山深自觉无寒暑;
禅老无心计岁年。

  • 张翌和题紫云庵

临风说法花应堕;
对月谭禅石不顽。

  • 程音田题紫云庵

紫石云烟作屏障;
青天风雨走蛟龙。

  • 赵子良题紫云庵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 严云芝题紫云庵

访鹤倚层楼,曾过晴川留爪迹;
寻僧登绝巘,要将云海荡胸怀。

  • 李寅生题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险峻的奇峰,古称“群仙所都”,山顶有“登峰造极”石刻。 层楼:指武汉蛇山上的蓼鹤楼,该楼与龟山上的晴川阁两相辉映。 爪迹:过去的踪迹。 绝巘:山顶

世间有石皆奴仆;
天下无山可弟兄。

  • 毛大周题狮子林,在黄山狮子峰的狮子张口处,藏于老柏奇松之中,附近有麒麋、宝塔奇松,又有蒲团、凤凰古柏及天眼泉等名胜

岂有此理,谁也不信;
真正妙绝,到此方知。

  • 狮子峰,在黄山北部,因峰形酷似卧地雄狮而得名。狮头在丹霞峰,狮尾在曙光亭,狮子张口处是庙宇。民间有“不到狮子峰,不见黄山踪”的谚语

岂有此理,说也不信;
妙不可言,到此方知。

  • 狮子峰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 道据上人题文殊院,即玉屏楼,在黄山玉屏峰上,风光优美,被誉为“黄山绝胜处”,俗语曰:“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初建于明,现为玉屏楼宾馆

眼根已澈浮云表;
心镜先莹宝月中。

  • 高枚题文殊院

莲飞九品归黄海;
狮吼一声下玉屏。

  • 高枚题文殊院

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 文殊院

优钵花开,香满三千世界;
菩提树长,荫遮百万人天。

  • 杨干寺

一堂佛相,大慈大悲,观众生苦多乐少;
万岁共和,自由自在,愿从今偃武修文。

  • 物理上人题杨干寺

高吸红霞,最好五更看日出;
薄游黄海,曾来一夕听风涛。

  • 俞樾题观旭楼。 薄:靠近。 薄游:来游。 黄海:黄山云海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如千军健卒赴疆场。

  • 九龙瀑,位于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为黄山最壮丽的瀑布。古人有诗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因泉分九叠,成九潭,如九龙挂壁,故名。大雨过后。飞泉直下,非常壮观。 骅骝:良马名,泛指良马。 爽籁:天然的声响

音可能观,观遍黄山开慧眼;
士何以大,大如沧海显婆心。

  • 江尚奇题观音寺

奇妙脱凡蹊,果到峰头始信;
光明凌绝顶,直从天外飞来。

  • 普贤庵


0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阿萨布路 小大  105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568 积分:5367 威望:200 精华:1 注册:2005-2-27 6:42:00    Post By:2008-5-21 15:38:49

庐山名胜联


尽日游山不倦;
此怀与水同清。

  • 刘矞祺。 庐山,我国著名风景区的旅游胜地,位于江西九江市长江南岸,鄱阳湖滨,南北约五十余公里,东西约二十公里,周围绵亘约五百公里。庐山襟江带湖,巍峨挺拔。因古时有匡氏兄弟结庐山中,故名匡庐、匡山。山上风景秀丽,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陶渊明、李白、孟浩然、韩愈、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朱熹、陆游、徐霞客、康有为等都留下了游踪

石洞流甘露;
仙崖乐最真。

如临仙境;
别有人间。

  • 徐声扬

称师亦称祖;
是道亦是儒。

古洞千年灵异;
岳阳三醉神山。

青牛西渡;
紫气东来。

  • 老君殿,在仙人洞左侧,礼太上老君李聃

山川吐纳开灵境;
文轨交通乐太平。

  • 观妙亭,位于仙人洞北,锦绣谷崖上

山间到此,若仙礼佛;
云中相忘,犹子思归。

  • 观妙亭

琳宇剩劫灰,法象庄严留佛座;
瓣香临危洞,新亭结构续仙龛。

  • 老母亭,又名斗姆亭,为一六角攒尖石亭

枯木留云迹;
瓜生月播烟。

  • 木瓜洞,在庐山东南石船峰前,因道士刘混成种木瓜为食而得名

攀上忽瞻红日近;
回看又觉白云低。

  • 程排题九十九盘御道,在庐山西北,即由赛阳至庐山的登山小道,传为朱元璋所修,故名

山侠来游容易入;
横门虽设未常关。

  • 含鄱口,位于五老峰与九奇峰之间

想上去吗?上去便能通碧落;
快下来吧,下来难免坠红尘。

  • 仙人桥,在五老峰下,是由怪石堆垒而成的天然石桥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 李渔题大汉阳峰,在庐山东南部,是庐山最高峰。峰顶为汉阳台,据说清风明月之夜,可观汉阳灯火,故名。附近有小汉阳峰

峰从何处飞来?历历汉阳,正是断魂迷楚雨;
我欲乘风归去,茫茫禹迹,可能留命待桑田。

  • 王以慜题大汉阳峰。 禹迹: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汉阳峰察看地形,汉阳峰有一形同靠椅的悬崖,名禹王崖

故从此处寻踪迹;
更有何人告太平。

  • 朱元璋题御碑亭。传说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遇一和尚,名周颠,口唱“太平歌”,预言朱做皇帝,定太平。朱问他住在哪里,答称庐山竹林寺僧。朱称帝后,派入到庐山寻找,人传已乘白鹿升天。朱遂撰《周颠仙人传》,翻刻成碑,立于庐山锦秀峰上,并构亭以覆之,名御碑亭,又名白鹿升天台

四壁云岩九江棹;
一亭烟雨万壑松。

  • 御碑亭。 棹:摇船的用具,指船

仙踪渺黄鹤;
人事忆白莲。

  • 吴浸阳题仙人洞,在庐山牯岭西谷悬崖险峰下,深约三丈,可容百余人。传为吕洞宾求仙学道之处。 白莲:东晋慧远和尚曾同他人一起在庐山结社,名白莲社

仙岩翠壁,蓬莱胜境;
池中玉液,阆苑洞天。

  • 纯阳殿,在仙人洞内,内刻吕洞宾像。 阆苑:阆风之苑,仙人居处

山高水滴,千秋不断;
石上清泉,万古长流。

  • 纯阳殿

身在庐匡,不见庐山真面目;
足临胜境,方知胜地豁心胸。

  • 牯岭清风阁。 庐匡:即匡庐,庐山的别称

洁白飞泉,下泻倒悬成雪练;
蜿蜒公路,盘旋而上似银蛇。

  • 观瀑亭,在庐山南麓青玉峡,瀑布水高数十丈,十分壮观

横奔月窟千里雪;
倒泻银河万道雷。

  • 观瀑亭

一条界破青山色;
万古带疑白练飞。

  • 观瀑亭

白鸟远行树;
玉虹饮古潭。

  • 岛缪题观瀑亭

莲社独寻千载后;
松柏犹香六朝前。

  • 古层冰题东林寺,位于庐山北香炉峰麓,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由江洲剌史桓伊资助,高僧慧远创立。东林寺的建立,成为中国寺院走进山林的代表,亦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慧远在东林弘法36年,建立了中国一个结社——莲社,创立了中国的佛教哲学思想“净土”学说。东林寺被净土宗视为“祖庭”。现有莲池、大雄宝殿、影堂、五百罗汉堂、三笑堂、弥勒殿等建筑,唐经幢、唐代石雕护法力士等文物以及聪明泉、六朝松、慧远塔墓、下方塔院等古迹

洗菜莫教流去叶;
见桃犹记旧时花。

  • 郭东贤题东林寺

法接西乾,教敷中土;
莲开千叶,荫被四邻。

  • 东林寺。 西乾:即西天。 敷:普遍

庐岳钟灵,虎踞龙盘拥梵刹;
远公开法,宗明义朗曜中天。

  • 东林寺山门。 远公:即慧远。 曜:照耀

宝刹重新,梵宇共匡庐争胜;
法流再续,莲宗与天地同春。

  • 东林寺山门

东林胜迹传中外;
莲社高贤耀古今。

  • 黄逸夫题东林寺山门

瑞气笼灵区,车水马龙朝圣地;
梵音满山谷,溪声松籁奏瑶章。

  • 东林寺山门。 灵区:喻佛寺。 瑶章:美好的乐章

为法忘安常住世;
倾心佛事永输诚。

  • 东林寺护法殿。 输诚:表达诚心

住童子地而护法;
现宰官身以降魔。

  • 东林寺护法殿。 童子:指菩萨。 宰官:谓韦陀为降魔护法之主宰

大法重新,仰赖龙天拥护;
威灵远震,保绥众庶安宁。

  • 东林寺护法殿。 龙天:天龙八部中龙众与天众

恨我迟来,倚石难闻三笑矣;
怜君早至,饮泉能净六根乎。

  • 陆伟廉题东林寺护法殿

笑破肚皮人不识;
袋装尘世我全知。

  • 东林寺弥勒殿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 东林寺弥勒殿。 跏趺:佛陀之坐法

东土树莲宗,自成一脉;
西方有佛陀,广接群生。

  • 东林寺弥勒殿

慧性真空,本来无生无灭尽;
尘心妄动,自然有起有沉沦。

  • 东林寺弥勒殿

华表圆因,显如来成始成终之道;
严彰实果,示众生心作心是之门。

  • 印光题东林寺神运宝殿。 圆因:圆满圆融之因缘。 心作:指心之作业,即三业中之意业。 心是:谓法身

神瑞肇兴,如有高贤当胜起;
运光再耀,实缘久暗必重明。

  • 东林寺神运宝殿

慈云重降,万类同欣沾化雨;
丽日普照,千山共茂饮春光。

  • 东林寺神运宝殿

入寺始知山窍妙;
登峰便见小城雄。

  • 傅金龙题东林寺善财厅

入座奇峰堪作画;
到门活水好烹茶。

  • 闵孝同题东林寺善财厅

宝纲交罗千刹佛;
金轮坐断十方空。

  • 黄瑞伯题东林寺千佛塔

莲社集高贤,同皈净土;
石壁留胜迹,寄望后人。

  • 东林寺念佛堂

誓随古德高贤,皈依净土;
愿藉宏名圣号,觐见如来。

  • 东林寺念佛堂

念佛净风,始有庐山扬中外;
持名易道,大弘末法度沉沦。

  • 东林寺念佛堂

慧炬照百千劫,三根普照;
远程隔十万亿,一念横超。

  • 张康临题东林寺念佛堂

有意访僧来莲社;
无心送客过虎溪。

  • 东林寺客堂

慕德亲贤,有意访僧来莲社;
忘情遂性,无心送客过虎溪。

  • 东林寺客堂

虎溪聚三人,三人三笑语;
莲池开一叶,一叶一如来。

  • 东林寺三笑堂

舍西方捷径,九界众生上何以圆成佛道;
离净土法门,十方诸佛下不能普利群荫。

  • 印光题东林寺大殿

法门广大,普被三根,因兹九界同归、十方共赞;
佛愿洪深,不遗一物,故得千佛并阐、万论均宣。

  • 印光题东林寺大殿

集名流结莲社,十八高士发愿同修,早慕胜因归净域;
创梵宇始远公,各百余年传灯无尽,又看神运现精蓝。

  • 东林寺大殿

开净土一宗,相传震旦有情,念佛初从莲社始;
揽匡庐全胜,应许晋家高士,清游更渡虎溪来。

  • 东林寺大殿

大雄神庙,传慧远依林、鉴真卓锡、智恩渡海,千年胜迹犹存,念佛唯宗此寺;
特异莲峰,正香炉日照、玉峡轰雷、花径碎云,万仞开天无际,转轮合在斯山。

  • 东林寺大殿

我法妙难思,此义甚深,此行极易,以本愿故, 只须持诵佛名,即必得生报土,宜尔一心归命;
斯门真殊胜,其摄最广、其用至周,实大希有, 苟能冥怀他力,定然永脱轮回,若当就路还家。

  • 东林寺大殿。 报土:弥陀之极乐国土

释迦教义慈悲,溯慧远开宗结社,法水长流,自古修持多证验,要知微妙因缘,心地本来通佛地;
祖国山河壮丽,赞匡庐毓秀钟灵,英才辈出,当今建设两文明,始信庄严功德,东方原不隔西方。

  • 东林寺大殿

尘消古镜光愈远;
风定寒潭水自平。

  • 释传印题东林寺

妙观自在穷三际;
正觉圆通纳太虚。

  • 释传印题东林寺

静里观时化;
道入缘虑尽。

  • 释传印题东林寺

赴感忘机,一月普现一切水;
随类示身,一切水月一月摄。

  • 释传印题东林寺

事虚揽理,无不理之事,故寂而常照;
理实应缘,无碍事之理,故照而常寂。

  • 释传印题东林寺

钟鸣板响,莫把光阴遮面目;
粥去饭来,须将生死挂心头。

  • 释传印题东林寺

世俗幻有之相,相本自空,空是有,空非断空,此空何尝不有;
胜义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有是空,有非常有,斯有未当不空。

  • 释传印题东林寺

宝刹名扬,莲社聚群耀,远公开净土;
奇踪犹在,虎溪三笑语,掷笔一山峰。

  • 于梦珍题东林寺。 虎溪三笑:传当年慧远专心修行,影不出户,送客从不过虎溪桥,一次,诗人陶渊明、道士陆静修前来访谈,很是投机。及送陶、陆出山门时,边走边谈,不觉过了虎溪桥,此时山中神虎吼叫不止,慧远方才觉察,三人相视大笑,世人称之为“虎溪三笑”

难泯天真,傻对名泉秋水;
莫伤人事,应怜古刹春风。

  • 陆伟廉题东林寺聪明泉

心悬巍阙三千里;
身在匡庐第一峰。

  • 北山草堂,位于庐山北麓

荡胸生层云,炯如一段清水出万壑;
濯足弄沧海,上有六龙迥日之高标。

  • 王以慜题玉帘泉,在牯岭南金轮峰两条山脊的谷底

花开山寺;
咏留诗人。

  • 李凤高题花径。本联记叙白居易游庐山之事,白游庐山时,正值寺中桃花盛开,他就在花径这个地方咏成《大林寺桃花》诗

百花常带笑;
一径足藏春。

  • 陆伟廉题花径

能容湖水心胸阔;
得见庐山面目真。

  • 望鄱亭,在庐山含鄱口,为一方形楼台,是观鄱阳湖日出处

合巨细流迹作飞泷,穿硖破层云,恍如银河天上落;
历千万劫犹存真面,延秋登杰阁,好似碧巘月中看。

  • 陈方镛题双剑峰瀑布。 泷:奔湍。 硖:石峡。 延:邀请。 杰阁:高耸的楼阁。 碧巘:碧绿的山峰

白云千年骨;
青山万古情。

  • 周颠墓

与主人对坐看云,举片片心期,共盟白石;
待他日重来携杖,愿株株手植,都化苍龙。

  • 魏紫侯题牯岭爱松亭。 心期:彼此期望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
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 五老峰三姑石。联嵌“五老峰”、“三姑石”

花雨欲随岩翠落;
松风遥傍洞云寒。

  • 于谦题香炉峰石屋,为“庐山秀峰”之一,在庐山南麓

卷石兀然,也说从太华飞来,遥指天外三峰,入想非想;
浮生幻耳,即此是内翰坐处,要知和尚四大,似空不空。

  • 田东溪题香炉峰石屋。 太华:即西岳华山。 内翰:唐宋称翰林为内翰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 唐英题虎溪三笑亭,在庐山东林寺前。 三教:佛、儒、道教。 流一叶一如来:每一派中都有佛的真谛,叶指宗派的“派”,如来泛指佛理

虎啸一声惊客笑;
溪流万壑洗凡情。

  • 虎溪桥

虎溪三笑传佳话;
泉石多情转古音。

  • 虎溪桥

三人笑处泉流石;
一虎鸣时月映山。

  • 虎溪桥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 李渔题简寂观,庐山道观,今已不存。据说释道两家在庐山长期争斗,道观几全被富僧占去,信奉道教的李渔愤书一联挂在简寂观老君殿上,才保全了此一道观

秀夺江山云拥寺;
峰连壶峤碧摩天。

  • 刘洪辟题秀峰寺,位于庐山鹤峰下,为庐山五大丛林之冠。原为南唐中主少时读书处,即帝位后以书台旧基为寺,名开先。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易名为秀峰。寺风、寺周碑刻甚多,著名的有唐观音大士画像碑,颜真卿《大唐中兴碑》、宋米芾、黄庭坚、明王阳明等书法碑刻

潭中龙蓄千家雨;
户外峰高一指禅。

  • 曹龙树题秀峰寺

观玉峡泉飞,到谈深时,分明飘一溪花雨;
爱炉峰烟袅,每心清处,仿佛闻几阵妙香。

  • 曹龙树题秀峰寺

方池墨淡,石涧鹅归,问逸少先生,留得几篇真笔迹;
玉帘泉垂,金轮峰峻,亏达摩尊者,开此一座好禅关。

  • 曹龙树题归宗寺,位于庐山金轮峰下,又名瞻云寺,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原为王羲之宅,成康六年(340)王舍宅为寺,名曰归宗。历代迭经兴废,今已不存。寺周景点甚多。历代名士石刻亦多。 逸少:王羲之字

六朝烟雾金轮寺;
万古冰霜赤眼禅。

  • 归宗寺。 赤眼:喻盲龟。《称扬诸佛功德经》:“一切世界设满中水,水上有板,而板有孔,有一盲龟,于百岁中,乃一举头,欲值于孔、斯亦甚难。求索人身、甚难甚难”

宗风千载,一一如旧;
门焕两朝,色色皆新。

  • 归宗寺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坛,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都是上乘。

  • 余昂题海会寺弥勒佛像,位于庐山南麓,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清代重修,现存殿宇宏敞,雄伟壮观。寺内文物收藏丰富,著名的有元赵孟頫写之《妙法莲华经》、心月和尚手镌五百罗汉图拓本及普超僧血书之《华严经》八十一卷等

开山据庐岳之中峰,本支得地;
演法合龙潭之正派,作祖生天。

  • 舒天香题黄龙寺祖堂,位于庐山玉屏峰西麓,元末明初时建。传当年有黄龙为怪,后被菩萨镇于此山,故寺名黄龙。今寺院不大,但寺周摩岩石刻颇有名气,艺术价值较高

孤月印潭心,钵里有龙听说法;
拈花开笑口,座中多士正参禅。

  • 舒天香题黄龙寺禅堂

七贤五老侍禅门,各有西来意思;
金井玉渊流远润,谁探钵底源头。

  • 曹龙树题栖贤寺,位于庐山三峡涧玉渊潭北,五代南齐永明七年(489)建,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历代屡经兴废,至四十年代末已近废已墟。后修建房舍数间于此,仍以栖贤名之。 七贤五老:指庐山之山

前赐紫衣,后留玉带,遗泽千秋传不朽;
面朝五老,背傍七贤,壮观万古并称雄。

  • 姜泽恩题栖贤寺山门。 前赐紫衣:指北宋时宋仁宗赐紫衣银钵于该寺住持晓舜禅师事。 后留玉带:指清康熙时江苏巡抚宋荦留玉带给该寺镇山门事

乐天到此多旧感;
靖节归来有新辞。

  • 栖贤寺。 乐天:唐大诗人白居易号。 靖节:晋大诗人陶渊明尊称

三闾大夫,胡为至于此;
五柳先生,不知何许人。

  • 易顺鼎题琴志楼,在庐山栖贤寺侧,晚清名士、易顺鼎之父易笏山所筑

纳于大麓;
藏诸名山。

  • 易顺鼎题琴志楼

天上有池能作雨;
人间无地不逢花。

  • 舒天香题天池寺,位于庐山天池山,传为东晋慧能所创,因山有“天池”,故以名寺,明改称护国寺,清初废圮。寺近有天池塔、天心台、文殊台等遗迹,其摩岩之宋、元、明以来石刻多块。 不逢花:一说不逢年

一水印天心,指月证三生之果;
六根无我相,饮泉清万劫之尘。

  • 舒天香题天池寺

欲问定本慧根,还有宋朝杉树在;
未识金光粟影,请看峰上庆云多。

  • 曹龙树题万杉寺,在庐山南麓庆云峰下

半天云锦开青峡;
九地轰雷撼玉关。

  • 观音桥,位于庐山栖贤谷中,又名栖贤桥

 

  庐山白鹿书院对联,参见华东名城·九江·白鹿书院联




  

五台山名胜联


大 山 门

通真体于万化之域;
显德相于重玄之门。

光明普照大千界;
圣谛都归不二门。

归元无二路;
方便有多门。

空色圆融,何有去来之路;
我人顿息,本无生灭之门。

离言说法,方畅大千奥义;
绝相起宗,理符不二法门。

南 山 寺

风化神中梦;
迷路天作合。

  • 南山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为祐国寺、极乐寺、善德堂三寺的合称。元元贞二年(1296)创建,清代增修并将三寺合并,改称今名。占地九千多亩,殿堂楼阁窑洞等建筑物三百多间。该寺雕刻艺术为五台山之冠。所雕明塑十八罗汉,为罗汉雕塑中的佳品。寺中还有84幅彩绘佛传故事,极为生动。已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了道心圆地,
真光上明天。

  • 了道:指通晓了佛家之理。 圆地:谓佛家所谓的圆融无碍的境界。 明天:光明智慧之天

三山挂片月,四圣九凡,旋流会原地;
一花开五叶,千佛万祖,朝宗归根门。

道德灵圆居仙境;
心波性祝乐天明。

  • 天明:天命。《周书·晋荡公护传》:“太祖丕受天明,造我周室”

五观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清。

山色远海,月空圆顿分明同上帝;
青天望水,镜中悬真法正性光灵。

万圣今朝清真地;
五岳光中自在天。

梦热五更天,几杵钟声敲不破;
神游三宝地,半山云影去无踪。

十方善、十方缘,十方结果;
同修道、同修德,同修成仙。

普天下是诸佛道场,无一日不作善事;
盖世界皆国王水土,非片时不报神恩。

元明天,清凉地,安阳心正;
万圣寺,性空门,极乐家乡。

  • 元明:又曰本明,谓以本觉之自性清净心。 安阳:阳通养,西方极乐国之异名

月象光华清风露;
白云飞升乐地天。

禅座原来云外客;
香花落雨到明天。

善真为德,完成礼乐修大道;
明哲则贤,振动朝元独一天。

  • 振动:古时九拜之一,此处泛指佛教礼仪。 朝元:原意指道教徒礼拜神仙,此处谓普济和尚广受僧众敬仰

携杖锡以云游,过化存神,强粱亦能感梧;
设道场而礼忏,现身说法,魍魉且受皈依。

  • 过化存神:语出《孟子·尽心》:“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为身之所经,人无不化,心之所存,神妙莫测

明仁德达地天,高明主化悬空界;
大法船回月宫,慈大灵圆光中成。

  • 月宫:喻上天佛界

显 通 寺

智镜常圆,照一万尊菩萨扎驻清凉胜境;
德化普被,散三千颗金丹疗治烦恼众生。

  •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北侧,是五台山建立最早、规摸最大、佛教文物最丰富的古刹,已眴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5),占地120亩,中轴线上殿堂七重,自前至后分别为观音殿、菩萨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殿,无一雷同。左右两侧厢房、配殿、僧舍、厩库、禅堂、方丈院等300余间。砖砌无量殿宽七间、深4间,仿木结构,殿内有稀世珍宝《华严经》字塔,字塔由长5.7米,宽1.7米的白绫组成的一幅七层宝塔图象。图象实为一部八十卷、六十多万字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所组成。远看是一幅墨线勾成的工笔画,塔身中的楼阁佛像、飞檐吊钟、花卉图案,十分逼真;近看每一根线条都是蝇头小楷排列起来的,且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字的大小全部相等。经完塔成,多一字无放处,少一字不成画。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苏州三宝弟子许德化四年设计、八年书写而成。铜殿,三间见方,高5米,重檐歇山式,殿身比例和谐,铸造工精,青铜鎏金,柱额花纹、隔扇棂花,全以铜铸钗勒而成。殿内布满小佛万尊;殿左右两侧有明代铸造的青铜塔两座,高8米,八面十三级,极为精致。山门前钟楼内有明天启年间(1621-1627)所铸铜钟,高2.65米,下口外径2.65米,据传加半斤即为一万斤。 一万尊菩萨:《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自古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慈光接引,缁素共入莲花嘉会;
愿筏载归,圣凡同登净土法门。

  • 缁素:泛指僧俗之众

遍刹网而纵横应化;
尽劫波之辗转津梁。

  • 文殊殿

铸象锻龙,常居狮座;
谈经论道,大畅牛乘。

  • 文殊殿。牛乘:略佛法之大乘,《法华经》:“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包性德劫,前证龙种;
依智海云,外吼金狮。

  • 文殊殿

层峰摩霄汉,五台雄秀;
功德逾恒沙,七宝庄严。

  • 文殊殿

常住寂光,为七佛师体莫测;
万川一月,作菩萨毋用无方。

  • 文殊殿

秋月朗清空,五夜山风狮子吼;
菩萨开觉路,千年花雨象王宫。

  • 文殊殿

圆顿教中振玄纲.妙义彻底彰;
娑婆界内辅法王,道本菩提场。

  • 文殊殿

觉路广开兮,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同离苦网;
迷途知返矣,愿大雄大力大慈诸佛常转法轮。

皇恩荣藏宝,赐匾传美;
帝泽渥禅林,奖字表功。

  • 渥:沾润、优厚。 奖字表功:清光绪时,慈禧太后寿诞期间,达赖喇嘛朝拜五台山。显通寺在为慈禧太后祝寿活动中,有一个十岁小沙弥恰洗站在师父肩上,用特制的毛笔于铺在四张八仙桌子上的白绫上大书草体“寿”字,震惊了达赖喇嘛及其清廷陪同官员,并并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题字“愿力宏大”,后此四字做成巨匾赐于显通寺

声浑振四野;
音清达九天。

  • 钟楼

心地未容一念杂;
话头常□六时清。

雅量风清兼月白;
高情涧碧与山红。

广 仁 寺

到此即空还即色;
迩时宜雨亦宜晴。

  • 乾隆。广仁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创建于清,又名十方堂,为蒙藏僧侣朝拜五台山时居住之所。现存山门、天王殿、钟鼓楼、中殿、后大殿、配殿等。中殿(又名三宝殿)享供宗喀巴、药师、释迦像,四周壁龛供佛像千余尊,故又称千佛殿。后殿两侧壁厨藏清版藏文佛经108卷,为研究蒙藏佛教文化之珍贵资料

镇 海 寺

是君子、非君子,到此便现;
有天良、无天良,临阶可知。

  • 镇海寺,位于台怀镇,始建于清初,现存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佛殿等。寺内永乐院有石佛雕十五世章嘉佛塔。周围景色优美

名山选佛地,景绕鹿苑;
大乘开觉路,道本鹫峰。

广 宗 寺

发菩提心,由定生慧;
走解脱道,以戒为师。

  • 广宗寺,位于台怀镇北营坊村山腰,始建于明,补修于清,规模不大、布局严谨。现存山门、钟鼓楼、铜瓦殿、藏经阁、禅院等

普 化 寺

拂涧古松巢鹤野;
当门流水泛桃花。

  • 普化寺,位于台怀镇东隅山麓,创建年代不祥,明清重修,民国初年塔建玉皇阁,故又称玉皇庙。寺区松风水月,景色幽静。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殿等

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
绿水门前流,风起好弹万古琴。

金 阁 寺

开天收天,早了此末后一着;
说法舍法,普化那无边众生。

  • 金阁寺,位于台怀镇西南金阁岭上,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建于唐大历5年(770),因“铸铜为瓦,涂金于上”,故名金阁寺。现寺院占地二万一千多平方米,共有各种建筑物一百六十多间,均为明、清时期遗物。布局规整、气势雄伟

看破世事难睁眼;
阅尽人情暗点头.

  • 观音殿

此去以穷千叠障;
到来又隔一重山。

  • 观音殿

一尘不染清净地;
万善同归般若门。

龙 泉 寺

九品放祥光,但愿菩萨成极乐;
龙华开大会,当来弥勒有明证。

  • 龙泉寺,位于台怀镇九龙岗山腰,俗名九龙岗寺,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创建于宋,明、清和民国初年均重修,寺院占地一万五千九百平方米,共有各种殿阁一百六十余间,皆为晚清至民国期间的建筑,其天王殿前之汉白玉牌坊,建于1920-1924年,质地圆润,雕镂极细,配合协调,气氛庄严,是珍贵的石雕艺术

合三教,纬万法,齐参应无所住;
总五色,空一切,皆幻作如是观。

  • 纬:束,综合。 总五色:总括所有物质现象

九次第定,万念俱消,天心滚月轮,光映四边空碧落;
龙蜿蜒来,千峰寞合,两湖垂银线,恩周八表淳苍生。

  • 九次第定:《智度论》:“九次第定者,从初禅心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如是乃至灭受想定。”九次第为:一、初禅次第定,二、二禅次第定,三、三禅次第定,四、四禅次第定,五、空处次第定,六、识处次第定,七、无所有处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九、灭受想次第定。 两湖:指龙泉寺之两眼龙泉水。 八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以外的地方,喻极远之地

先前老祖惇信明义;
后代子孙崇德博文。

千古英灵垂赫奕;
四季蒸尝报宏恩。

  • 赫奕:昭明显盛。 蒸尝:祭祀,古代冬祭为蒸,秋祭为尝

天下名山僧占多;
世上善言佛说尽。

山号清凉,自是文殊说法地;
道演圆顿,当参弥勒降生时。

澡身定全,缅寻龙宫藏宝;
专心秘道,稽合鹫岭渊微。

殊像寺

名山选佛场,景绕鹿苑;
大乘开觉路,道本鹫峰。

  • 殊像寺,位于台怀风林谷口北畔山坡上,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创建于唐代,元代曾予扩建,后毁于火。明弘治六年(1493)修复。隆庆年间(1567-1572)、万历三十六年(1608)、清康熙四年(1665)、三十八年(1699)均进行过大型维修,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寺院占地6.63亩,有各种建筑物66间。文殊殿是全寺主殿。殿内之雕塑,为五台山各寺之首,其文殊像高9.8米,塑于明弘治九年(1496),气势磅礴,见者肃然。殿内东、西、北三面,是一组连贯的浩大悬塑五百罗汉图,高6.5米,围长47米多,形象生动,工艺精湛。

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
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

  • 一片冰心:语出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喻心之莹洁

昙华呈祥,五叶齐芳少室;
宝树献瑞,一枝独秀灵山。

塔院寺

敷演清凉,四时瑞雪常飘,幻出银装世界;
恢宏极乐,六月莲花始放,翻成金色乾坤。

  • 塔院寺,位于台怀镇,原为显通寺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建舍利塔,故独立为寺,改用今名,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要建筑以舍利塔为中心,舍利塔通高56.4米,其中铜质塔刹高4.43米,宝瓶型塔身高50.27米,正方形塔台离1.7米,宽长各31.4米。塔全身雪白,俗称大白塔,被视为五台山之标志。碧山寺亦有此联

汉魏名区,有塔影标空,铎韵钟声传远近;
明清古寺,无尘嚣入耳,青山绿树隔仙凡。

  • 魏寅

贫在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静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塔悬清汉,巍巍乎顶天立地,遍阅人间沧桑;
院现贫妇,凄凄然乞食无遮,广为世态炎凉。

经楼出红尘,看三千世界云路崎岖,何不慈航登觉岸;
白塔钻紫霄,听八百梵音风铃清澈,谁能苦海识菩提。

圆照寺

出则弘称,六度化七趣,同归正觉;
入以德量,三脱疑四圣,共证泥洹。

  • 圆照寺,位于台怀镇,创建年代不祥,古称普宁寺,明代改称今名。现有天王殿、大佛殿、藏经阁、塔院等建筑八十多间,占地面积12600余平方米。寺后为塔院。中建白色喇嘛塔一座,塔基方形,四角各建一小塔,为印度高僧宝利沙者舍利塔遗存,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弥称:弘大不可度量。 三脱:又称三解脱、三三昧、三空等,为禅定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仁王经》:“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 疑:古代官名。《尚书·大传》:“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至,左曰辅,右曰弼。” 泥洹:即涅槃

因果本一心,积善多生丈夫子;
慈悲无二意,报时曾见宰官身。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于书无所不读;
凡物皆有可观。

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 龙门客:喻读书人。旧传鲤鱼三月跳龙门,如能过则化为龙,故古喻科举应试为跳龙门

耸青流翠,松柏影里藏古刹;
围红缭白,钟鼓声中伴梵音。

普济众生,来十方丛林同登觉岸;
碧山结缘,进五台茅蓬共参妙谛。

不许白云轻出谷;
好随明月护紫关。

碧云腾广济;
山月显清凉。

八德池中,莲化开而见佛;
七珍林畔,香风动以闻经。

大而化之,以慈以悲以喜以舍;
雄而壮之,为高为远为永为明。

望海寺

峭石千里,鼓勇攀登三晋险;
晴空一碧,放怀赋咏五台秋。

  • 魏寅。望海寺,位于五台山东台顶,东台顶名望海峰,故名。该寺创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正殿为文殊殿,有石窟五间,内有石雕文殊及胁侍像。院内有一明万历七年(1579)所铸大钟

万年冰,灵液供丹皂;
千古洞,清心照玉壶。

尊胜寺

五岳同尊,三晋云山谁并峙;
三乘福胜,五台寺院此谈经。

  • 尊胜寺,位于茹村乡澽阳岭,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传创建于唐,时称善住阁院,北宋天圣四年(1026)重修,改名真容禅院,明万历十九年(1591)复修后易今名,清同治七年(1858)作了部分补修,民国初年大修,九十年代予以整修。整个尊胜寺布局精巧,砖雕细致,建筑瑰丽,规划宏伟,占地三万两千多平方米,共有各种建筑物二百一十余间,主要建筑有大雄殿、无量殿、藏经阁、万缘阁、三宝楼等。塔院耸立万藏砖塔一座,高45米,十三级,旁有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石幢一座,雕工绝妙

修刹列尊神,寂灭无心佛世界;
参禅来胜境,庄严净土晋山河。

  • 修刹:喻修塔建寺等佛教建筑

清凉宝山修道;
幽净禅堂念佛。

神仙阁上起会;
公侯洞下往来。

  • 起会:指五台山大寺庙每年的集会仪式

灵应寺

岸柳春回甘露注;
池草风动妙香闻。

  • 灵应寺,位于五台山叶斗峰,始建于宋,重修于明。正殿为七间石窟洞,寺东有明代重修之唐邓隐峰石塔

东龙盘曲,包罗万象;
西虎蹲踞,迎迓千佛。

法雷寺

七种宝树围金界;
十里云华拥玉台。

  • 法雷寺,位于五台山挂月峰,始创于唐,重修于明,正殿为石窟洞三间,院内存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及清康熙、乾隆碑记等

绿水无愁风皱面;
青山不老雪白头。

兴法雨于西方,天花散彩;
覆慈云在中国,贝叶成文。

佛光寺

寺院有尘清风扫;
山门无锁白云封。

  • 佛光寺,位于佛光山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时为鼎盛,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寺宇被毁,大中十一年(875)重建。现存殿、堂、楼阁120余间,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建于唐大中十一年的东大殿,为寺内主要建筑,其四周墙壁下部之五百罗汉壁画,是明宣德年间(1426-1435)的杰作。建于北齐之祖师塔,高8米,青砖砌筑,平面是六角形,富有印度风格,为古塔中的罕见。寺内还有魏、齐、唐、宋等石刻经幢,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

演教寺

五台十景奇天下;
三教九流冠古今。

  • 演教寺,位于五台山翠岩峰,创建于唐,今已不存。 三教九流:三教谓释、儒、道。九流谓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

升台顶以俯视,宇宙正静;
登楼阶而仰观,殿阁幽闲。

  • 台顶:指翠岩峰顶,翠岩峰又称中台

普济寺

锦绣峰云中望月;
碧龙池水底观天。

  • 普济寺,位于五台山锦绣峰

金地有灵惺梦草;
花天无垢纵浮云。

五峰化宇,包罗天地万象;
十景奇胜,群集世界千佛。

妙德庵

松风水月;
香阁慈云。

黛螺顶

仙露明珠方郎润;
松风水月比清华。

  • 黛螺顶,位于五台山,规模不大,布局紧凑。现存牌楼、山门、中殿、正殿、配殿等。寺内有清乾隆御制黛螺顶碑记及诗刻,为五台山著名游览区

大螺远望三峰顶;
青峰近视五文殊。

竹林寺

梅影韬光、竹林化现,试问何处求踪;
显迹灵地、梵宇重开,皆赖国振家兴。

  • 竹林寺,位于五台山竹林寺村,传始建于唐,现仅存白玉石碑及高塔一座

灵镜寺

普周沙界,皆此一心,问谁是了了明明,能认得本来面目;
凉遍含灵,虽曰无量,实未尝忙忙碌碌,或至于有所施为。

  • 灵镜寺,位于五台山灵镜村,明成化年间(1465-1487)始建,后屡加修葺。现有殿堂等80余间,建筑工整美观。中院有著名的明万历四十年(1612)所立之五台山各寺免粮碑

广华寺

道场遍十方,无人无我;
佛法超三界,非色非空。

佑国寺

朗月清风享不尽;
名山胜地学无穷。

善财洞

初晓烹茶清幽地;
深更补衲法喜天。

  • 客堂

天厨妙香,常供十方诸佛;
人中上味,温饱海会圣众。

  • 斋堂

精研妙法规自在;
苦读楞严悟圆通。

  • 僧舍

一心不乱,立志求解脱;
万缘放下,专心学佛道。

  • 僧舍

看汝来世轮回是否脱;
问君今生出家为何因。

  • 僧舍

三泉寺

日耀祥光弥梵刹;
烟浮瑞气霭佛门。

寿宁寺

日上三竿尘面净;
泉流一道水清心。

极乐寺

百丈金身,花暖开翠壁;
五千文字,山空閟瑶城。

  • 閟:关闭

碑楼寺

时有客来,烹茶烟暖浮新竹;
闲无俗累,洗钵泉香舞落花。

秘密寺

桃属仙花,信手拈来均赤颊;
瀑为天水,倚肩听去爽禅心。

  • 秘密寺,位于五台山维屏山秘密岩,始建于唐,寺前有金代石幢,还有砖塔两座:一座为木叉祖师(即秘密和尚)塔,唐代始建,明代重修,高约10米,六角四层;一座为玄觉大师塔,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建,六角二层。寺外有龙洞、甘露泉、七佛崖等名胜古迹,风景奇丽

谷静风声细;
门空鸟语稀。

清景常开松岭月;
瀑泉时击石门风。

佛母洞

身似菩提,悟彻乾坤,无欲则净自成佛;
心如大地,慈怀天下,腹中藏有度人船。

其它寺庙

无人无我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前贤老祖,惇信明义;
后代子孙,崇德报功。

空色圆融,何有来去之路;
我人顿息,本无生灭之门。

古佛堂前风扫地;
高山顶上月为灯。

寺院里槐阴高照;
山门外沱水长流。

道冠诸天,普化弥陀;
法周万象,度尽大千。

佛先道儒而专心,斯为教主;
名造天地以立极,不愧世尊。

佛法信宏深,化万劫千魔,都入无余涅槃地;
禅云常缭绕,昧三光七室,直超大象□□天。

子会开天、丑会辟地,足见未有天地先有古佛;
其次造物、又次造生,可知当无物生不无灵光。

务广三明之路;
思崇八正之门。

有福方登圣贤地;
无缘难入解脱门。

大畅宗风,波腾愿海;
广度群迷,云起慈门。

慈悲喜舍,广度樊笼迷津;
信解行证,共入华藏玄门。

弥陀导师,广开香严之肆;
释迦慈父,确指净域之门。

登宝地,悉植菩提之种;
入山门,咸资般若之光。

鹫灵玄门,方广周于百亿;
龙宫法镜,圆照匝于三千。

戒 坛

一味甚深功德海;
众戒具足栴檀林。

法会时三车普驾;
戒期内四众齐臻。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灵山初地,捷足先登。

客 堂

且这里住,博览古迹植菩提;
从何处来,踏遍名山礼尊颜。

方丈室

方丈竹庭维摩室;
圆明松盖宝积珠。

上弥勒楼,登欢喜地;
入维摩室,坐月道场。

摩室悟禅,天龙一指;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念佛堂

去即实不去;
生则决定生。

不历三祇修富慧;
但将六字出乾坤。

见犹离见见弥陀;
生本无生生西方。

念不一不归极乐;
爱不重不生娑婆。

心悟真如始立勋;
身登上品方为贵。

乘扁舟至黄金地;
礼慈尊登碧玉天。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花开九品,慈悲接引生极乐;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称弥陀。

云水堂

僧伽乃六和团体;
菩萨以众为己身。

三际十方,纵横无碍;
一心万法,舒卷自由。

异性同居,必须上和下睦;
圆领方袍,定要遵守清规。

朝南走北,身游万里求福慧;
翻来复去,钵吃千家为道心。

世道大凌夷,拜佛诵经,正好安心韬智慧;
界限莫分别,有救无类,愿随多士证菩提。

法 堂

大辩若雷振;
悲音似海潮。

谈经翻贝叶;
说法诵金莲。

为众生开智海;
依正教转法轮。

法穷甚深理窟;
教启无上圆宗。

法音远达众生喜;
道德圆明四海传。

有佛住处龙天喜;
无僧说法鬼神愁。

花飞罗什翻经席;
香散生公说法台。

  • 罗什:鸠摩罗什,十六国时后秦高僧,佛学家、翻译家

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畅扬无量甚深法门。

教诲洪深,法云弥漫;
智光无际,辩才叵穷。

  • 叵:不可

大阐宗风,心光独透;
悲施法雨,普润三根。

接三根基,说上乘法;
容无量众,开不二门。

卓锡谈经,春秋不老;
慈灯慧镜,日月常明。

千经万念,乃幽闇之日月;
六度四摄,为巨海之津梁。

  • 幽闇:深暗

发挥八圣,固先圣之丕业;
绍隆三宝,安大宝之根基。

  • 八圣:即八正道、八圣道。语出《三藏经教序》

禅 堂

禅河随浪静;
定水逐波清。

万法皆空明佛性;
一尘不染照禅心。

心如朗月连天净;
性似寒潭彻底清。

马足车尘,世路不知何处尽;
崖花洞月,禅心应向此中生。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为法;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僧 舍

见无相之相;
论不空之空。

雨洒昙花嫩;
风翻贝叶香。

花雨禅心寂;
松风鸟语清。

寂静闻天籁;
心空转法轮。

根深即果茂;
源远而流长。

在欲而无欲;
居尘不染尘。

清风当作伴;
明月久为邻。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澄神生觉性;
亡虑灭迷情。

欲灭贪嗔毒;
须寻智慧刀。

明灯恒作伴;
经书常为朋。

步步踏着实相;
头头顶挂虚空。

慕兰若之寂静;
厌俗舍之喧哗。

念泯则相相离相;
达真乃心心印心。

一池荷叶衣无尽;
数树松籽食有余。

极清闲地是兰若;
双自在处只竹林。

清静法堂云作伴;
幽雅精舍月为邻。

云开白月毫光满;
雨后青山髻色青。

万丈碧潭从底净;
一轮秋月向空悬。

尘消古镜光逾远;
风定寒潭水自平。

真解脱一生不染;
妙庄严万法皆空。

万籁无声心自息;
一身非我物同春。

泉声妙听广长舌;
山色常图清净身。

墨池水滴昙花雨;
清磬声传贝叶风。

一念不生全体观;
六根才动被云遮。

梦中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竹密何妨流水过;
山高岂碍白云飞。

鹫岭无宗留月印;
檀林妙谛识风香。

禅林有庆祥光绕;
僧舍无尘瑞气生。

莫论化城为宝所;
更翻贝叶证菩提。

松风入座千花秀;
明月来庭万象融。

滞相迷真,头头障碍;
背尘合觉,法法圆通。

五蕴皆空,六根俱寂;
一尘不染,万德圆彰。

帝释千珠,光含万象;
天地一滴,味具百川。

兔生死轮回之幻苦;
证涅槃常寂之真乐。

一月千江波,波俱含净月;
万灯一室光,光各显全灯。

观 堂

初尝橄榄宁知味;
细嚼盐薤始见香。

  • 盐薤:喻粗茶淡饭

五观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大 察

香积厨中修妙供;
菡萏座前献酥酡。

  • 菡萏:荷花。 酥酡:泛指供佛之精美食物。《法苑殊林》:“夜摩诸天有以珠器而钦酒者,受用酥酡之食,包触香味,皆悉具足”

祖 堂

万代禅宗由祖证;
千秋佛法见根源。

五叶流传,宗风有绪;
一灯相续,宝炬扬辉。

东土西天,相传绵续;
南能北秀,奉祀馨香。

大意西来,密示不传之旨;
灵机顿悟,直指离言之宗。

天王殿

八部常护圣教;
四王永镇邪妖。

进这步通身是佛;
伸着臂双手擎天。

药师佛像

大道无私真福德;
悲心极苦降吉祥。

三大士像

誓愿宏深,十方同化;
慈悲广大,三德俱圆。

伽蓝殿

担荷如来正业;
守护圆觉伽蓝。

圆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是法身。

弥勒殿

凡事付之一笑;
于人无所不容。

遍七处而恒演;
历九会以同宣。

  • 七处九会:指如来等菩萨在七个地方的九次聚会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

万象参天,观之而无色;
群音揭地,听之而无声。

华藏庄严,等太虚而为量;
遮那妙体,遍法身以为身。

张海口,化痴呆,慈无能肋;
提布袋,笑盈腮,法难宣言。

离四句、离分别思量,说第一法;
绝百非、绝穿凿计校,拈不二乘。

地藏殿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三十六层宝刹森严,法雨三乘,永超苦海;
四十五里袈裟围绕,昙云一朵,常护名山。

文殊殿

此我清凉道场,一万菩萨常围绕;
愿尔有缘来誓,五台圣境秉至诚。

韦驮殿

金身护法,光映群众;
玉杵降魔,道通一身。

直对慈颜,钦崇法化;
横挥宝杵,丕振宗风。

菩萨心、将军貌,三洲威应;
金刚身、童子像,万国感灵。

浩大功勋,护法安僧同守戒;
聪明正直,受持结愿本无私。

观音殿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利物利人,少病少恼;
救苦教难,大慈大悲。

佛法无边,遍飞曼陀花雨;
众生感化,俱沐普渡慈云。

甘愿流津,廓法界之疆域;
膏雨洒润,添性海之波澜。

过去是如来,具足无边功德;
现在为菩萨,常示卅二化身。

叹生死轮回,纵万劫尘沙难离苦海;
幸慈悲救度,但一心持诵而达西方。

大雄宝殿

说法灵山会上;
现身净饭国中。

七重宝树围金界;
五色云花拥画粱。

大转法轮,人天普济;
悲运同体,四众皈依。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世出世间,最大法王。

四生九有,同尊慈父;
十方三界,共仰能仁。

净法界身,本无出没;
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
须弥横海,落群峰之高。

大乘、小乘,逗机根以演教;
半字、满字,遂权实而相晓。

  • 半字满字:《涅槃经》:“初说半字以为根本,持诸记论咒术文章诸阴实法,凡夫之人,学此字本,然后能知是法非法。……半字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故名半字。满字者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也。”《行宗记》:“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涅槃满足教”

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独尊;
慧日法王,超四大而证妙果。





 

普陀山名胜联


海岸牌坊

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
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

  • 王禹圣。两度潮:指中午和半夜的两次海潮,亦称子午潮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 冯恕。不被:不受影响

圣迹著迦山,万国生灵皆乐育;
佛光腾海岛,千年潮汐静波涛。

到这山来,未谒善门当先净志;
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须早回头。

  • 简照南

望海亭

玉堂一街,如在天上;
金沙千步,疑非人间。

  • 玉堂句:玉堂乃明镇海寺僧如珂的字,他募修了法雨寺前的道路

四海滔滔,安得一苇航彼岸;
孤亭矫矫,欲齐万岳耸南天。

  • 王震

一念即慈航,将以出世渡人还须入世;
十年曾面壁,此是东方初祖来自西方。

  • 沈恩孚

佛顶山

云扶石扶云;
佛顶山顶佛。

  • 郭沫若。佛顶山,普陀之最高峰

普济寺

灵迹遍关中,天竺法华,同是慈悲昭感应;
仙山瞻海上,潮音沙屿,偶留声色见神通。

  • 普济寺,位于普陀山白华顶南、灵鹫峰下,北宋元丰三年(1080)始建,时称宝陀观音寺,又名前寺。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建大殿,易名普济寺,为普陀三大寺之一

潮汐撼危崖,澎渤涛声,即是观音示现;
海天开净土,庄严世界,居然正法如来。

佛德宏深,广度众生当度我;
世情崎岖,不念弥陀更念谁。

莲池印月,非空非色;
尘海藏天,无古无今。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祝率土丰穰,长使众生蒙利乐;
循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一念起修行。

  • 旸:晴;率土:率土之滨

自有佛法以来,无不皆仰大士寻声救苦;
欲度众生至尽,唯如所说普门随应现身。

  • 普门殿

偶尔受持,胜六二河沙菩萨;
刹那称念,等百千亿兆如来。

  • 普门殿。六二:指六十二种有情

听南海梵音,顽石亦生善;
看洛迦紫竹,观音本是人。

  • 圆瑛题大殿

无住荫慈云,葱岭祇竹明法果;
真常扬慧日,鹫峰鹿苑在当前。

  • 大殿

航海朝普陀,遍值斋供千僧,蒙老比丘施我,古铜佛像,想是应真阿罗汉;
梯山礼大士,喜游驰名两刹,趋观音洞看他,妙相分形,露出趺坐紫金身。

  • 彭大融题大圆通殿

东浙著灵庥,绿水洋头放铁莲,夷族移迎终不去;
西方现梵相,紫竹林间瞻金粟,下民信仰等如来。

  • 百子堂观音殿

常欣南海驾慈航,普渡众生超苦海;
时念西天悬慧日,光照万姓庇钧天。

  • 观音殿

西方贝叶演真经,总不出戒定慧三条法律;
南海莲华生妙相,也自消闻思修一味圆通。

  • 观音殿

忉利会上集无量分身,亲受佛嘱;
九华峰颠展一衣覆地,永留其迹。

  • 地藏殿。亲受佛嘱:指地藏菩萨于忉刹天受如来之嘱,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观察众机,于如来既天以后、弥勒来生之前,现身于人于地狱之中,以救众生苦难

乘本愿船、与慈运悲,广度有情登佛地;
说十论经、拔苦兴乐,普令群荫转定业。

  • 地藏殿

兰若即清,竹林亦静;
诸天不老,大地皆春。

  • 郭沫若。兰若:梵语阿兰若之略语,指僧人之居处。 诸天:众天之总称,佛家认为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等不同的天

幻迹说花开,海岳灵奇通宝界;
明心同月印,楼台灿烂现金光。

  • 刘凤生

晏坐等人来,预摄龙华会里有缘之辈;
逢机以笑应,圆彰大肚皮中无所不容。

五朝恩赐无双地;
四海尊崇第一山。

雪浪照琳宫,芝草香中,慧日常悬震旦;
天花飞梵座,杨枝雨后,祥云齐护潮音。

  • 琳宫:仙人所居之处,寺院的美称

佛有慈心,众生普渡;
门留善念,万事穷通。

  • 李求真

南海有仙山,仙山尽是菩提树;
西天通佛岛,佛岛皆为明镜台。

  • 吴恒泰

法雨寺

锦屏临海浪;
法雨飞天花。

  • 康有为。法雨寺,位于光熙峰下,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八年(1580)始建,初名海潮庵,名曾名海潮寺、护国镇海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今名,为普陀三大寺之一。现有玉佛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等建筑245间,7350平方米。寺前有青玉涧、海会桥等名胜,为观赏海景之胜地。 锦屏:喻普陀山

法雨无偏,心田受润;
慈云既拥,智海乐深。

福海波中,龙吐长生之水;
寿山顶上,鹤栖不老之枝。

心融妙理虚空小;
道契真如法界宽。

  • 虚空:太空

护我正法,一剑横空寒鬼胆;
开兹方便,千花拥座仰佛光。

法流东土,满天云彩现空色;
雨润海甸,遍地赏花闻莲香。

  • 翁志鹏

大海仗慈航,广度一切众生,破迷雾,息暴风,意朗心开登觉岸;
弥天施法雨,普润四方国土,布嘉禾,复美树,鸟飞鱼跃乐和曦。

  • 和曦:温暖的阳光

慧济寺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 曼殊。慧济寺,因处全岛最高之佛顶山峰,故亦名佛顶山寺。原为一石亭,明时始建慧济庵,清乾隆一十八年(1793)扩建为寺,成为普陀三大寺之一。现有圆通殿、大悲楼等四殿、七宫、六楼,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寺中古树异卉众多,最著名的为鹅耳枥。山上盛产佛茶,清香妙绝。寺东南白华顶有天灯塔海上航标

远离烦恼垢;
增长菩提心。

  • 菩提:梵文译音,即觉悟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 自在:空寂无碍

性海非遥,拟议思量起识浪;
灵山可即,谭玄说妙落声尘。

  • 性海:真如之理性,深广如海

梅福禅院

七宝树下黄金地;
八德池中白玉莲。

  • 梅福禅院,又名梅福庵

梅花馥馥,苦历三冬香更远;
福寿绵绵,莲开九品德无穷。

  • 九品:佛教中宗派很多

无垢庵

到门三涧清降海;
绕室千葩艳夺霞。

  • 裘琏

不肯去观音院

香像奉金仙,杰阁凌云,日丽中天通上界;
烟霄骞铁凤,华钟渡水,风回大海引慈航。

  • 魏滋伯。不肯去观音院,又名紫竹林庵,位于梅檀岭下。传五代后梁年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被风所阻,稽于普陀山,居民张氏闻之,遂舍宅为院,号不肯去观音院,为普陀山佛教圣地之第一庵。庵周有潮音洞、光明池、观音眺等名胜。 骞:飞

普门大士现身尘刹,遍于潮音垂圣迹;
慧锷禅师请像归国,途经紫竹建精蓝。

  • 圆通宝殿

三业相应,往生有分;
六根都摄,见佛无难。

  • 念佛堂

感龙王让地,遍山石头开紫竹;
化抉桑留步,满海波涛涌金莲。

  • 释座元、释圣一

观音洞

珠阙瑶宫,万佛化身难避劫;
神州大陆,一心同德获重兴。

  • 观音洞,在西天门附近

普门示现,大悲广度众生海;
千手护持,神威永镇补陀山。

  • 普门:菩萨普度众生之法门;补陀山:普陀山之别称

古洞新颜,国安方有教兴;
大士重现,海外亦闻馨香。

普陀精舍

心关天下苍生,忧乐为怀,便铁马驰疲,也能成佛;
目视手中黄卷,兴亡不管,纵木鱼敲破,何得登仙。

  • 熊东遨

大乘庵

欲知堂奥幽深,更进一步;
要识门庭广大,如在孤峰。

  • 堂奥:房屋的深处,喻深奥的道理

南海风光,不少骚人墨客,啸咏经堂,诗心通佛性;
普陀景色,几多绿屿青峰,朝恭宝刹,意境入禅机。

潮音洞

即心即佛?但从彼岸问迷津,渡头宝筏开时,慈航有路;
是色是空?诚向兹山瞻法相,洞口祥云护处,变化无方。

  • 叶赫石题潮音洞,在紫竹林内






峨眉山名胜联


初殿乾坤眼;
深山鹿豕心。

  • 摘胡安世诗题初殿,位于骆驼峰下,传为全山最早建立之寺院

善哉、善哉,即非善法;
如是、如是,故名如来。

  • 史致康题初殿

天地几闲身,试问名利场中,那有此清凉世界?
光阴如过客,每到山水佳处,更莫负潇洒胸怀。

  • 廖成之题初殿

莲花石可为枕,翠竹峰可为屏,滚滚为道泉,到处层空烟云色;
蒲公庵位于前,华严顶位于后,迢迢数千年,至今犹有汉唐风。

  • 初殿

茶鼎夜烹千古雪;
华幡恳动九天风。

  • 黄镇成题报国寺,原名会宗堂,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时重修改今名。寺内文物甚丰,有明永乐十三年彩釉瓷佛,高2.4米;明万历年间铸造紫铜华严塔,高7米,14层,塔身铸佛像4700多尊及《华严经》全文

举头望明月;
放眼看青山。

  • 海瑞题报国寺

天开千里月;
人隐四时春。

  • 董其昌题报国寺

一溪红白桃李树;
四野青黄菜花田。

  • 乘三题报国寺

大弥勒拈花微笑;
须菩提于意云何。

  • 田铮题报国寺。 须菩提: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 于意云何:《金刚经》小之常用语,“在你看来”之意

说得天花乱坠;
演来妙谛无边。

  • 田铮题报国寺

到处花为雨;
行时林出泉。

  • 康熙题报国寺

秀语夺山绿;
澄怀悟水源。

  • 方旭题报国寺

大发慈悲,春风熙物;
扫除私欲,秋月沉浮。

  • 刘止塘题报国寺

一尘不染;
四大皆空。

  • 刘藻荣题报国寺

欲识蓬莱今便是;
愿为帝子长参禅。

  • 李廷桢题报国寺

卧南浦云,咏西江月;
踏东山屐,开北海樽。

  • 夏金阳题报国寺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 吴擎题报国寺。 佛性:众生觉悟之因,众生成佛的可能性。佛性异名较多。《大乘玄论》云:“经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涅槃经》云:“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狮子吼三昧。” 禅心:谓佛家清静脱凡之心

遍翻三藏,不过明心,展卷时,先要此间干净;
历览群峰,由兹起步,登楼者,须求向上功夫。

  • 刘咸炘题报国寺

岁岁平安节;
年年如意春。

  • 慈禧题报国寺

风和花织地;
云净月满天。

  • 葆光法师(朝鲜)题报国寺

仙贻桃子供山寺;
天雨灵花胜馆娃。

  • 赵熙题报国寺。 馆娃:宫名。在江苏吴县木椟镇灵岩山,传当年吴王阖闾曾于此建此宫供养越美女

翻经留作将来眼;
问法先空现在心。

  • 圆瑛题报国寺

江山增瑞色;
娥眉自多娇。

  • 报国寺

皓月无幽意;
清风有激情。

  • 董必武题报国寺

江山仍画里;
人物已超前。

  • 陈毅题报国寺

杏花疏雨,杨柳轻风,酒兴汹浓春色饱;
沫水澄波,蛾眉滴翠,仙人风物此间多。

  • 郭珠若题报国寺。 沫水:水名,四川境内之大河,亦名大渡河

雪涛眉下望;
云海望中收。

  • 郭沫若题报国寺

隐约云痕蛾眉暗;
沉浮天影沫江流。

  • 郭沫若题报国寺

天府今成真天府;
峨眉秀甲旧峨眉。

  • 阳翰笙题报国寺

半天开佛阁;
平地见人家。

  • 范镇诗句联题报国寺

胜游从此起;
逸兴自无穷。

  • 陈君谟题报国寺

我奉雪山为赠品;
君收云海作诗声。

  • 赵熙题报国寺

海拔越三千,高凌五岳,碧嶂苍崖,岚光艳艳映重霄,看萝峰晴云,灵岩叠翠,象池夜月,白水秋风,袅袅晚钟消俗虑,蒙蒙晓雨润洪椿。胜迹任遨游,快赏大坪霁雪,乐听双桥清音,休忘却仙峰探九老,金顶览祥光,尽将峨眉十景收眼底;
峥嵘逾万纪,秀绝瀛寰,云蒸霞蔚,瑞霭缥缥萦岭际,溯楚狂歌凤,蒲髯追鹿,真人炼丹,涪翁习静,皇皇功德郁楠林,赫赫神弓诛蟒孽,道场斯仰慕,欣诵子昂感诗,细研蒋史山志,须长咏太白半轮秋,石湖广行纪,会当天下名山注心间。

  • 刘金照题报国寺。 五岳:我国著名的五座大山的统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岚光:山林中云气形成的色彩。 萝峰晴云、灵岩叠翠、象池夜月、白水秋风:均为峨眉十景之一。 晚钟:即圣积晚钟,峨眉十景之一。 晓雨:即洪椿晓雨,峨眉十景之一。洪椿,即洪椿坪,古称千佛庵。 大坪霁雪:峨眉十景之一。 双桥清音:峨眉十景之一。双桥,指峨眉山千心岭下分跨黑龙江、白龙江之两座石拱桥。清音,牛心岭下有清音阁,黑、白龙江合流于阁下,其声激越深沉。 九老:洞名,即九老仙府,峨眉十景之一。传黄帝曾问道于此,遇一老者,问:“有侣乎?”老者曰:“有九人。”故后人名洞为九老。 祥光:即金顶祥光,峨眉十景之一。金顶是峨眉山之顶峰,是观日出、云海之佳所。 纪:纪年单位,十二年为一纪,亦有以一代为一纪。 瀛寰:瀛,海洋,寰,寰宇,泛指环球。 楚狂歌凤:春秋时楚人陆通,因不满楚昭王弊政,佯狂不仕,其人有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蒲髯追鹿:东汉蒲公,因髯美人称蒲髯,《峨山志》载其曾循异兽迹追至金顶,印度和尚告知曰“乃白鹿足迹也”。 真人炼丹:唐代医药家孙思邈曾隐居峨眉山炼丹制药。 涪翁习静:宋代诗人黄庭坚曾到峨眉山中峰寺休养。习静,佛家所谓修行的一种方式,以力求摒除杂念,清净心性。 楠林:传明代别传和尚于白龙寺附近种植楠树,口诵《法华经》经文一字,植树一株,计种植楠树69777株,世称“功德林”,亦称“古德林”。 诛孽蟒:传晋代乾明观道士每年三月初三夜,能见观后山岚现两盏绿灯,中间垂彩桥一座,故每年送一名当家道士至彩桥处升仙。宝堂峰明果大师不信此事,潜伏弓箭手于此,当绿灯、彩桥出现时发箭射之。第二天清晨寻踪至白龙洞,一条巨蟒死于洞中,遂知绿灯乃蟒精,彩桥乃蟒舌。 道场:泛指佛教法事。又称水陆会、水陆法会、水陆斋、水陆大会、悲济会等。法事—般以七昼夜为期,长的多达四十九天,内容大致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及追荐亡灵。 蒋史:清人蒋超,曾修《峨眉山志》。 太白半轮月:唐大诗人李白《峨眉山月歌》有句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石湖:宋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曾作《峨眉山行记》

秋云留远寺;
明月照深林。

  • 报国寺

含宏大海千川受;
空洞长天一鉴垂。

  • 刘孟伉题报国寺

凤凰展翅期金圆;
钟磬频闻落玉阶。

  • 释遍能题报国寺

功德逾恒沙,七宝庄严大千世界;
层峰摩霄汉,三峨雄秀伯仲昆仑。

  • 释遍能题报国寺

此地我尝来,愿结一段香火因缘,共矢精诚图报国;
品题余未敢,但念六朝楼台烟雨,不如简直说藏经。

  • 林应期题报国寺

宝刹我再来,忆同学少年、静室辟佛,慷慨犹怀报国志;
禅堂僧留坐,观居士老叟、香坛学法,清净恍闻落花声。

  • 刘昌溥题报国寺

胜景不虚传,别有天地寰中外;
名山多妙处,无限风光冠古今。

  • 赵金和题报国寺

看他蟠腹欢颜,却原是菩萨化相;
愿尔清心滤尘,好去睹金顶祥光。

  • 报国寺

独思喻道;
敷尘说经。

  • 报国寺

半轮秋月;
大悲慈云。

  • 报国寺

半壁山房待明月;
一盏清茗酬知音。

  • 报国寺

三思过有限;
一笑益无垠。

  • 吴恒泰题报国寺弥勒殿

大肚能容天下事;
善心不染世间尘。

  • 吴恒泰题报国寺弥勒殿

意静不随流水转;
心闲还笑白云飞。

  • 报国寺

一花一世界;
千叶千如来。

  • 集《梵网经》文题报国寺

亭空千霜月;
水续万古流。

  • 集李白句题报国寺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人名山游。

  • 集李白句题报国寺

寻僧石磴临天开;
研药秋岩倒溪流。

  • 集齐己诗题报国寺

只道诗人无佛性;
自怜清格笑尘心。

  • 集杜荀鹤诗题报国寺

千重碧树锁青苑;
四面朱楼卷画帘。

  • 集唐诗题报国寺

溪声便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 集苏轼诗题报国寺

野笋充盘饶别味;
雏僧呈句盼佳评。

  • 集苏轼诗题报国寺

燕入群花飞上下;
蝶寻芳草戏翩翾。

  • 集黄庭坚诗题报国寺

江摇九顶风雷过;
云抹三峨日夜浮。

  • 集范成大诗题报国寺

悬佛日于中天,光含大地;
灿明珠于性海,影彻十方。

  • 破山明题伏虎寺,始建于唐,迭经兴废。现寺主要建筑为清顺治八年重建。解放后数次进行修葺。为四川著名游览胜地

未到上方三界阔;
已看幽壑万云低。

  • 集安磬《伏虎寺》诗题伏虎寺

指下鸡丸成福地;
性中龙藏彻诸天。

  • 罗森题伏虎寺

云迷大壑觇龙气;
路转峰回觅虎踪。

  • 五世性题伏虎寺

忽过山腰探伏虎;
从登蜂顶欲栖鸾。

  • 舒观生题伏虎寺

塔熔大贝叶;
钟吼老龙王。

  • 王日曾题伏虎寺

宿世身金粟;
初因社白莲。

  • 康熙题伏虎寺

一经钟声瞻玉殿;
万松烟色绕琼楼。

  • 岷樵题伏虎寺

云卷千峰集;
风驰万壑开。

  • 陈毅题伏虎寺

山色千重眉鬓绿;
鸟声一路管弦同。

  • 赵仆初题伏虎寺

诗称孟六文欧九;
家在湖东屋瀼西。

  • 张船山题伏虎寺。 孟六:指唐诗人孟浩然。 欧九:指宋文学家欧阳修。 瀼:四川水名

春到云中时过鹿;
夜来松际几归人。

  • 顾光旭题伏虎寺

栖鸟夜起猿声远;
落照晴留树影重。

  • 程仲愚题伏虎寺

雨后游踪先伏虎;
云间秀色敛修娥。

  • 邓之惠题伏虎寺

瓶添涧水盛将月;
衲挂松梢惹得云。

  • 赵熙题伏虎寺

半溪流水响;
满院朱兰香。

  • 果玲题伏虎寺

圣迹渺难稽,传有行僧曾伏虎;
名山今焕彩,更无羽士再乘龙。

  • 释遍能题伏虎寺

樵语落红叶;
经声留白云。

  • 冯驩父题伏虎寺

幽谷多俊秀;
草木尽峥嵘。

  • 朱德题伏虎寺

艺为人民方有用;
诗称圣哲岂无因。

  • 吴玉章题伏虎寺

峨眉余瑞雪;
大地满春风。

  • 凌云题伏虎寺

霜家林壑依然绿;
雨霁峨眉分外青。

  • 凌云题伏虎寺

世外俗尘全不染;
平生心迹最相亲。

  • 安居泊题伏虎寺

普贤留圣迹;
伏虎定禅心。

  • 童韵樵题伏虎寺

携来双黛秀;
担去一肩诗。

  • 邢丽江题伏虎寺

塔铃便是广长舌;
香篆还成妙翳云。

  • 胡同甫题伏虎寺

壮哉黎民多智慧;
巍然铜塔铸华严。

  • 伏虎寺

鲸音开半偈;
虎啸霁长空。

  • 伏虎寺

山月流古雪;
风虎浴清泉。

  • 伏虎寺

地连香积水;
门对胜峰山。

  • 伏虎寺

奇峰尽含千古秀;
春光欲上万年枝。

  • 伏虎寺

大石霞蒸龙一气;
深松月皎鹤千盘。

  • 伏虎寺

江湖万里水云阔;
草木一溪文字香。

  • 伏虎寺

台高常见月;
山静独闻钟。

  • 伏虎寺

密林藏伏虎;
萝峰染晴云。

  • 伏虎寺

香象西来,草木昆虫沾惠益;
琳宫翠绕,云山景色好留连。

  • 伏虎寺

户外一峰秀;
窗前万木低。

  • 集孟浩然诗题伏虎寺

尔去之罗浮;
我还憩峨眉。

  • 集李白诗题伏虎寺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 集杜甫诗题伏虎寺

曾款上清临大面;
仍从太白问峨眉。

  • 集范成大诗题伏虎寺

黄金世界参龙藏;
白玉辉光照虎溪。

  • 集赵渊诗题伏虎寺

何当报之青玉案
可以横绝峨眉巅。

  • 伏虎寺

紫阁丹楼纷照耀;
修篁灌木势交加。

  • 伏虎寺

虎啸密林风万壑;
鹤眠苍松月千岩。

  • 伏虎寺

欲弄峨眉月;
先登解脱坡。

  • 边维垣题雷音寺,明嘉靖六年始建,名观音堂,后传说入山于此解脱尘凡,出山于此解脱险阻,遂于清初改称解脱庵。清光绪十年改建,改名为雷音寺,现存佛殿等

山余积雪寒犹壮;
岩堕流星晓更飞。

  • 方孝孺题雷音寺

望外青苍皆佛寺;
花开喧和有溪声。

  • 彭汝实题雷音寺

果结菩提树;
池分阿耨泉。

  • 康熙题雷音寺。 阿耨泉:即阿耨达池,位于瞻部洲之中心,此池之水自山谷间曲折流出分为四大河,四大河分别有黄金、金刚石、红宝石、琉璃

层峰连瓦屋;
众水合羌波。

  • 蒋虎臣题雷音寺。 羌:强

普思、普德、普事功,当其时,谁能并普;
贤家、贤国、贤天下,今之日,那个同贤。

  • 王兴盛题雷音寺

禅房冷静三更月;
丈室虚明半夜灯。

  • 傅尧龄题雷音寺

胸中已得山林趣;
寺外何妨市井喧。

  • 雷音寺

解去尘氛,愿尔休作隐蔽恶;
脱离苦海,看我大开方便门。

  • 雷音寺

客兴披云到;
花茕促雨来。

  • 雷音寺。 茕:孤单

峨眉雷音,震动百里;
大明灯灿,照耀群山。

  • 雷音寺

槛外岷岭半天雪;
帘卷峨眉千大岗。

  • 集魏鹤山诗题雷音寺

峨岭秋寒千古意;
符溪春暖百卷诗。

  • 集魏鹤山诗题雷音寺

谷静秋泉响;
楼深复道通。

  • 雷音寺

有客曾歌凤;
无人解濯缨。

  • 董明命题神水阁,又名圣水阁、神水庵,因阁前有玉液朱而著名。濯缨;出自《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口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濯,洗涤。缨,冠带

两树梅花一勺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 神水阁

智师昔说法;
龙女为飞空。

  • 集杨慎《神水》诗题神水阁

绕户慈云浮贝叶;
千山空壑响流泉。

  • 周光镐题神水阁

双双瓦雀行书案;
一一莲花见佛身。

  • 李竹塘题神水阁

满目云山谁作主;
乔松古柏自为邻。

  • 王禹宗题神水阁

千山结翠延词客;
一杖挑云上石梁。

  • 赵熙题神水阁

秀甲天下;
灵应四方。

  • 田铮题神水阁

河问狂客来歌凤;
海内才人起卧龙。

  • 果玲题神水阁

静者心多妙;
飘然思不群。

  • 张鳌集句题神水阁

阁有神水通楚地;
寺凭仙峰刺蜀天。

  • 赵金和题神水阁

暗通阿耨润;
远入玉泉清。

  • 神水阁

品味甘醇传玉液;
赋文甄奥话峨眉。

  • 神水阁

玉液琤琮,泉流钵杖灵奇,是智者大师遗迹;
峨山峻峭,石劖福寿大字,识希夷道人隐居。

  • 神水阁。 玉液:指阁前之玉液泉,又名神水。 静琮:水石相击之声。 智者大师:隋代高僧,曾游神水阁。传说他在湖北荆门玉泉洞时,思饮神水,龙女遂把神水引至荆门玉泉口。 劖:凿。 希夷道人:宋代著名道家,名抟,字图南,宋太宗下诏赐为“希夷先生”。无声曰希,无色曰夷,形容其虚寂微妙。传他曾隐居于峨眉,并于岩壁上留下“福寿”二字

半岭通佳气;
中峰绕瑞烟。

  • 集杜审言诗题神水阁

桃花飞绿水,
野竹上青霄。

  • 集李白诗题神水阁

夜听水流庵后竹;
昼看云起面前山。

  • 释广悟题中峰寺

洗钵泉初暖;
焚香晓更清。

  • 康熙题中峰寺

万树菩提国;
千灯智慧山。

  • 无相子题中峰寺

安禅龙驯性;
说法石点头。

  • 李立元题中峰寺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灌园自食,带经而锄。

  • 胡定一题中峰寺。 滋兰九畹:滋,培植。 畹:三十亩为一畹。 树蕙百亩:树,栽种。蕙,香草。 灌园:泛指从事农业劳动

煨芋留宾,共领略世态炎凉、深山清况;
焚香静坐,莫漫说峨眉细事、南海新禅。

  • 中峰寺

修道贵诚中,顾上人念断尘根、相捐空色;
登峰宜造极,想佛子仰扪参拜、俯瞰华嵩。

  • 中峰寺

路转峰回,百丈高楼犹住我;
翚飞鸟革,半轮秋月照游人。

  • 中峰寺

石床润极琴丝静;
玉座尘消砚水清。

  • 曾国藩题广福寺

未得言得,未证言证;
或异非异,或同非同。

  • 包弼臣题广福寺

眺听声光外;
徘徊翠影边。

  • 长白题广福寺

雨后坪临观霁雪;
风前阁上听清音。

  • 贯一题广福寺

三参梵贝蒲团下;
一曲清歌翠霭中。

  • 肖庚三题广福寺

禅室从来云外赏;
香台岂是世中情。

  • 传启瑞题广福寺

龙飞双涧壑;
云散一溪烟。

  • 广福寺

绿叶栖黄鸟;
白浪满青山。

  • 朱德题清音阁。清音阁,位于牛心岭、黑白二水间。唐乾符四年(877)建,名集云阁。清康熙时重建,易今名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 清音阁

且任客心洗流水;
不劳挥手听清音。

  • 赵朴初题清音阁

天著霞衣迎日出;
峰腾云海占月浮。

  • 赵朴初题清音阁

寺袅晴岚擎一柱;
桥飞春雪吼双龙。

  • 朱子和题清音阁

双飞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 刘光第题清音阁。 双飞:石拱桥名,在清音阁附近,分跨黑、白二龙江。 牛心:石名

山中奔日月;
地底激风雷。

  • 富好礼题清音阁

云投檐下宿;
话逐棒头参。

  • 尹辛如题清音阁

双桥有水随高下;
九老无形自古今。

  • 果玲题清音阁

着手便成春,万病皆除凭宝掌;
回头须问道,一尘不染证牛心。

  • 清音阁

投起针来,果能罗什译经寸金易化;
吃了饭去,不学弞勒大肚滴水难消。

  • 清音阁

双履踏开琼草路;
一瓢汲尽碧溪云。

  • 洪椿坪,位于峨眉山腰,古称千佛庵,始创于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因寺前有唐代洪椿古树,故名洪椿坪。现存殿宇三重,有明代铜铸佛像、清代七方千佛莲灯等佛教文物,该寺背倚天池峰,面临大坪山,四周秀峰环卫,两侧深谷溪涧,为峨眉最佳避暑胜地

不生不灭,洪椿难老;
无人无我,千佛同心。

  • 洪椿坪

到处花为雨;
行时杖出泉。

  • 康熙题洪椿坪

锡飞常近鹤;
杯度不惊鸥。

  • 康熙题洪椿坪

性情总涵功德水;
福林常涌吉祥云。

  • 乾隆题洪椿坪

古木荫禅关,我来喜度谽岈,两水萦洄开别径;
清泉留峭壁,僧去尚传咒祝,一山名胜属斯坪。

  • 黄承煦题洪椿坪。 谽岈:山谷深邃

明月到天高不堕;
香烟满座直如悬。

  • 骆成骧题洪椿坪

菩提树千年不老;
罗汉松四季长春。

  • 王直题洪椿坪

宇宙茫茫真世界;
苍天朗朗锦乾坤。

  • 洪椿坪

弹指不闻花雨落;
掉头独见月潭深。

  • 洪椿坪

愿教此树八百岁;
普荫全球亿万生。

  • 洪椿坪

惟求南宗一滴水;
谁识东坡不二门。

  • 洪椿坪

山色破空观自在;
溪声说法了圆通。

  • 洪椿坪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 洪椿坪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 洪椿坪

祇树仰维新,睹绀宇缁帷,更觉庄严辉七宝;
大椿钦蕴古,想苍髯翠盖,尚欣庇荫遍三乘。

  • 洪椿坪

杯渡不惊鸥,适当美奂宏开,要平分阁跨双桥,洞传九老;
锡飞常近鹤,但得洪椿掩荫,又何必禅栖三竺,嘏祝五台。

  • 洪椿坪。 嘏祝:祈祷、祝愿

独坐庭阶,天空月满;
忽抱书本,古至今来。

  • 洪椿坪

锡杖引来泌水;
钵盏飞点云山。

  • 洪椿坪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
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 集岑参句题洪椿坪。 蜉游:小昆虫名,生存期极短、仅数小时

绳床映深竹;
锡杖倚枯松。

  • 洪椿坪

山行本无雨;
空翠湿人衣。

  • 洪椿坪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 洪椿坪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 洪椿坪

意静不随流水转;
心闲还笑白云飞。

  • 洪椿坪

双履踏开琼草路;
一瓢吸尽碧溪云。

  • 洪椿坪

佛祖以亿万年作昼,亿万年作夜;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 洪椿坪。 大椿:《庄子·逍遥游》载,“上古有大椿者,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名山胜地,听暮鼓晨钟,云去云来空渺渺;
有椿树撑天,任风刀霜剑,花开花落自年年。

  • 洪椿坪

雨过千枝争滴翠;
云飞群岭为摇青。

  • 赵朴初题洪椿坪

世路红尘,全无半点;
山林清气,自有幽香。

  • 洪椿坪

峨眉画不成,且到洪椿,看四壁苍茫:莹然天池荫屋,泠然清音当门,悠然象岭飞霞,皎然龙溪溅雪。群峰森剑笏,长林曲径,分外幽深。许多古柏寒松,斜枝偃蹇;许多奇花异草,锦绣斑烂。客若来游,总宜放开眼界,领略些晓雨润玉,夕阳灿金,晴烟铺锦,夜月舒练;
临济宗无恙,重提公案,数几个老辈:远哉宝掌驻锡,卓哉绣头结茅,智哉楚山建院,奇哉德心咒泉。千众静安居,净业慧因,毕生精进。有时机锋棒喝,蔓语抛除;有时说法传经,蒲团参究。真空了悟,何尝障碍神通?才感化白犬衔书,青猿洗钵,野鸟念佛,修蛇应斋。

  • 洪椿坪。 莹然:光洁透明的样子。 天池:在天池峰上。 泠然:形容其声清越。 清音:清音阁,指其下溪流。 悠然:闲适的样子。 皎然:洁白明亮的样子。 龙溪:指黑、白二龙江。 偃蹇:夭矫上伸。 临济宗: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开创者为唐代义玄,因其住河北镇州(今正定)临济禅院而得名。 公案:与洪椿坪有关的禅宗故事。 宝掌:魏晋间印度高僧,是上峨眉山的第一位外国僧人。传初生时左手握拳,左掌心生痣,故人称宝掌和尚。南北朝时来华,曾于峨眉山建庵说法,后被梁武帝请进大内。 绣头:禅师名。 楚山:楚山性一,明代禅师,曾于峨眉创千佛禅院。 德心:明代高僧,于洪椿坪住持时曾扩建千佛禅院。传曾持仗咒水,感动仙女,得开天池一角。 净业:指清净之善业,亦指往生西方净土之业因。 慧因:观达真理的缘由。 精进:慈恩《上生经疏》:“精,谓精纯无恶杂也;进,谓升进不懈怠故。” 机锋:指佛教禅宗比喻活泼、含意丰富、赋予哲理又不露痕的语言。 棒喝:佛教禅宗以当头一棒或迎面—喝的方式促人警醒或试人觉悟。 蔓语:罗嗦的话。 参究:坐禅说法,穷究禅理。 真空了悟:泛指真心地超脱了凡俗。 白犬衔书:传宝掌住浙江浦江宝严寺时,与僧朗禅关系密切,每有书信,即令寺中一白犬投送。 青猿洗钵:传宝掌与朗禅相聚斋饭后,有青色猿猴为之洗钵。 修蛇:长蛇

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 赵熙题仙峰寺,位于峨眉山腰,古名慈佛院,为元代修建。明万历四十年改建,易名为仙峰禅院,又称慈延寺。现存殿宇,大都为清乾隆时重建。寺周有九老仙府、天皇台、仙走石等胜迹

三皇九老洞;
万古一仙峰。

  • 孔阵云题仙峰寺

寺号仙峰,洞邻九老;
门迎佛顶,台栖三皇。

  • 卢廷栋题仙峰寺

鹤迹余古雪;
猿声出绿萝。

  • 释德坚题仙峰寺

悬来太古雪;
化作清瑶流。

  • 赵熙题仙峰寺

花雨欲随岩翠落;
松风遥傍洞云寒。

  • 李瑶题仙峰寺

山中白鹤为僧侣;
天外苍龙护御书。

  • 赵熙题仙峰寺

普英集灵,松雪俱古;
瞿昙演教,水月并清。

  • 甘廷祯题仙峰寺

福地洞天高,湾环九十九道拐;
禅关明月净,彻照三藏三菩提。

  • 毕功氏题仙峰寺

草荣洪荒,我来仙洞瞻九老;
巉岩翠秀,敕赐峨山供普贤。

  • 张光莹题仙峰寺






九老烟霞,逍遥洞内;
一藏经典,贮种楼中。

  • 何子济题仙峰寺

常有欲以观其窍;
应无往而生于心。

  • 彭时中题仙峰寺

仙峰缥缈云成澥;
古洞幽深树拂天。

  • 申丙题仙峰寺。 澥:洞之别称

问九老何处飞来,一片碧云天影静;
悟三乘遥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 刘咸荥题仙峰寺

万民有求,看涉水登山,到处不远万里;
一生无偏,喜见利思义,此中自锡百朋。

  • 仙峰寺。 锡:赐。 百朋:古人以贝壳作货币,五贝为一朋

万峰浮翠拥天皇;
孤亭月色自圆明。

  • 仙峰寺

宝篆护香云,不作风波于世上;
金田开玉洞,别有天地非人间。

  • 仙峰寺

山现莲花峰,自然自在;
云藏舍利塔,如见如来。

  • 仙峰寺

舍利现昙花,清净禅心,都由色相皆空,解脱孽缘升九老;
祇园翻贝叶,虚无宗教,俱是慈悲众庶,皈依妙定梧三乘。

  • 仙峰寺

此地有祟山峻岭、茂林修竹,峰头外布满慈云,常庇琉璃世界;
愿人出孽海迷津、名场利薮,洞口前撑来宝筏,普渡亿万众生。

  • 仙峰寺

此地天皇问道;
好山仙洞长春。

  • 仙峰寺

小松含瑞雪;
好鸟鸣高枝。

  • 仙峰寺

一山九岭灯常现;
六月三峨雪未消。

  • 集何熙志诗题仙峰寺

观云幻宇宙;
看月带星球。

  • 果玲题仙峰寺

天外诸山若抱;
尘间九老齐年。

  • 刘孟伉题仙峰寺

客几人来也;
仙九者在焉。

  • 黄尧题仙峰寺

山峰形九老;
月华见初秋。

  • 石道人题仙峰寺

洞口泉飞暗亦语;
峰头云拥夏如秋。

  • 雨膏题仙峰寺

片石孤云窥色相;
清池皓月映禅心。

  • 梁正麟题仙峰寺

仙露明珠方朗润;
松风水月比清华。

  • 王汝忠题仙峰寺

云岩九岭翠;
莲石四时香。

  • 凌云题仙峰寺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朝辉夕阳,气象万千。

  • 陶明浚题仙峰寺

菩萨曾来,池涌玉泉堪洗象;
众生向上,坡连云路好钻天。

  • 洗象池,位于峨眉山腰,初建于明代,时称初喜庵。清康熙三十八年扩建为寺,寺前有一六角形小池,传为普贤菩萨浴象处,遂改名为洗象池。“象池夜月”为峨眉十景“之一,是游客流连之所。 坡:洗象池下有一陡坡,名曰鹁鸽钻天坡

此地有崇山峻岭;
何时无明月清风。

  • 王砚耕题洗象池

大肚能容,常思则古;
闇修自宓,无暇求知。

  • 释贯一题洗象池

心开宝月婵娟处;
身寄浮云出没间。

  • 王汝忠题洗象池

木羊岩上餐霞久;
香象池边洗月来。

  • 黄云鹄题洗象池

惟有洗心能革面;
虽非造极已登峰。

  • 诸辅臣题洗象池

岩前汉武寻仙药;
池上猿公洗佛心。

  • 赵熙题洗象池

怖鸽钻天去;
香象渡河来。

  • 赵熙题洗象池

天空朱霞,云中白鹄;
山间明月,江上清风。

  • 王家桢题洗象池

树多半作书经叶;
岩僻长悬柱杖藤。

  • 赵熙题洗象池

洗池神象浴;
饮钵毒龙驯。

  • 洗象池

象听大乘声声谛;
池开莲花朵朵鲜。

  • 洗象池

法取上乘,源同一派;
戒取妄想,果证五津。

  • 洗象池。 五津:即五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种渡生死海行法

雾销云披,别有天地;
鸟鸣佛现,恍接蓬莱。

  • 洗象池

色相久成空,招白云还山,猛抬头见娟娟明月;
声闻何用静,有青纱绕屋,又倾耳听浩浩奔涛。

  • 洗象池

此心须清静离尘,请看峨眉峰巅半轮秋月;
我佛本慈悲渡世,莫负普贤菩萨十万愿行。

  • 洗象池

无偈不通,语出清风多幻化;
有怀必吐,诗归明月细推敲。

  • 洗象池

水鸟风林成妙谛;
晨钟暮鼓是梵音。

  • 洗象池

坡上钻天,居士行程登绝顶;
池留洗象,普贤圣迹表遗踪。

  • 洗象池

个中人入座心清,闻木樨香否;
门外汉登坡口渴,问梅子熟乎。

  • 洗象池

这里石结莲花,不负胜地有奇景;
此登钻天险道,何如人间多坦平。

  • 洗象池

谷响闻猿啸;
云深护鹤眠。

  • 洗象池

偶共词人登绝顶;
且邀明月上层楼。

  • 果玲题洗象池

莫认化城为宝所;
更翻贝叶证菩提。

  • 遍能题洗象池

养生无忧累;
建国有精神。

  • 邓家彦题洗象池

鸟语音多异;
猿啼意自惊。

  • 杨凤题洗象池

水月通禅寂;
鱼龙听梵音。

  • 集钱起诗题洗象池

独敲初夜磬;
闲依一枝藤。

  • 集李商隐诗题洗象池

惟有松杉空弄月;
更无云鹤暗迷人。

  • 集伊梦昌诗题洗象池

试倾万景湖亭酒;
来看半轮江月秋。

  • 集范成大诗题洗象池

翠削山山玉;
光摇树树琼。

  • 集冯时行诗题洗象池

山色千寻常耸翠;
石泉万斛自飞流。

  • 洗象池

锦江春色来天地;
峨眉山月照秦川。

  • 洗象池

洗象池边秋夜半;
常留明月照寒林。

  • 顾炎武题洗象池

不独峨眉幻银色;
从教大地变黄金。

  • 朱元璋题金顶。 金顶:峨眉山著名佛教名胜,海拔3077米,是观日出、云海、佛光之地。其普照殿为建于东汉之古刹

山川幻银海;
天地见鸿蒙。

  • 张鹏题金顶

流光时渡壑;
焰影欲连天。

  • 尹伸题金顶

山岚银世界;
宝气玉毫光。

  • 杨慎题金顶

五岳皆培塿;
三巴在几筵。

  • 刘迈开题金顶。 培塿:小山丘

不陟高寒处;
安知天地宽。

  • 梁应龙题金顶

天香飘广殿;
山气宿空廊。

  • 康熙题金顶

绝顶来还晚;
寒窗睡达明。

  • 康熙题金顶

遥瞻太古雪;
幻出大千云。

  • 赵熙题金顶

万里烟云朝雪界;
九天龙象护经窗。

  • 赵熙题金顶

云海楼台,古含日气;
雪山鳞甲,长化江源。

  • 赵熙题金顶

有天地便有此山,当白雪团空,谁将这万丈毫光荡成大澥;
问菩提并问诸佛,自青莲归寂,可许那千年秋月提上两皇。

  • 赵熙题金顶

此地有万灵毕集;
其山与五岳同尊。

  • 王公轶题金顶

月遮树杪寻仙迹;
日映岩阿现佛光。

  • 粱世隆题金顶

众峰齐让佛门高,稽首如来,要分此半轮秋月;
一览尽收天下秀,满心归去,胜游他五岳名山。

  • 钟云舫题金顶

举头便近峨眉月;
濯足非遥大渡河。

  • 果玲题金顶

金顶红日出;
雪山碧云遮。

  • 董必武题金顶

玉峰迎旭日;
银海纳长虹。

  • 郭沫若题金顶

天著霞衣迎日出;
峰腾云海作舟浮。

  • 赵朴初题金顶

咫尺创奇观,好探金石千声、云霞万色;
庄严垂宝相,默会莲台九品、贝叶三乘。

  • 金顶

万派聚峨眉,锡瓦于今称古寺;
千真翔鹫岭,祇园至此悟禅机。

  • 金顶

踞峨岭最高峰,四大无遮,昨有愿光从北至;
分曹溪一滴水,上乘可住,何须亲派问南能。

  • 金顶

此地咫尺能进天,懒问天,但闻佛笑;
近水亭间先得月,要留月,不许云飞。

  • 金顶

玉宇琼楼真咫尺,喜今朝展眉能近月;
碧岩丹嶂极高寒,到此间搔首可问天。

  • 刘咸荥题金顶

四围烟绕山腰寺;
一面窗收谷口云。

  • 窦炯题华严顶

绝壑群雷舞;
深山乱石春。

  • 刘光第题华严顶

善哉善哉,即非善法;
如是如是,故名如来。

  • 史致廉题华严顶

鹫岭元宗留月印;
禅林炒谛识风香。

  • 华严顶

那得一身闲,把酒凭栏,问五霸七雄而今安在;
休将百年计,赋诗寄兴,看清风明月亘古如斯。

  • 印铨题华严顶

万籁无声心自息;
一身非我物同春。

  • 刘东父题华严顶

刚来半日已无我;
迟到十年再访禅。

  • 蒋元会题华严顶

赤手屠鲸千载事;
白头归佛一生也。

  • 汪懋阶题华严顶

挂衲云林静;
翻经石榻凉。

  • 康熙题万年寺,背靠双龙岭,面对钵盂山,创建于东晋隆安五年,原名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御赐“圣寿万年寺”,简称万年寺, 1946年失火,仅存明代砖殿,后又增建毗卢殿、新殿等,五十年代起陆续兴建大雄宝殿、讲经楼等,蔚为壮观,成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砖殿又名天梁殿,外部通高16米,边长15.7米,墙壁、斗拱、窗棂全部用砖砌成,屋顶如锅覆盖,中空、螺旋,四周成方形。殿内墙壁上有24个佛龛,安置铁制佛像3000余尊,金人12个。殿中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所铸普贤骑六牙白象铜像一尊,通高7.35米,重62吨,造型优美,铸工精细,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之明月池(又名白水池)为唐代高僧广浚禅师弹琴处,池中有禅琴蛙,为峨眉山一大珍品

心同佛定香烟直;
目极天高海月升。

  • 何绍基题万年寺

昆仑伯仲地;
震旦第一山。

  • 刘公阜题万年寺

禅院妙书桐叶雨;
曲栏联句藕花风。

  • 朱子扬题万年寺

禅堂自有高人坐;
佛地原多学士居。

  • 张鳌题万年寺

竹露松风蕉雨;
茶烟琴韵书声。

  • 张鳌题万年寺

烹茶烟暖浮新竹;
洗钵泉香赏落花。

  • 姚饮仙题万年寺

闲拈蕉叶题诗句;
醉折花枝当酒筹。

  • 杜黛题万年寺

雨树晴山分画谱;
春花秋月换诗题。

  • 彭鳌题万年寺

匣中一剑苍龙啸;
石上孤松白鹤飞。

  • 赵熙题万年寺

放大光明,自发莲花之喻;
是真解脱,不持贝叶之经。

  • 万年寺

五香佛海围金界;
万古名山入画图。

  • 万年寺

当初只屐西归去;
今朝笔底画出来。

  • 万年寺

龙藏钵,虎参禅,野性都从空里化;
鹿含花,猿献果,天机总向偈中生。

  • 万年寺

佛眼垂青,大地群生蒙福萌;
峨眉叠翠,三山五岳俱朝宗。

  • 万年寺

诗墨淋漓不负酒;
江山雄丽最宜人。

  • 万年寺

知人其难九德贵;
闻过则喜百世师。

  • 万年寺

逢人觅诗句;
留客听山泉。

  • 万年寺

清石孤云闲小坐;
茯苓芝草共长生。

  • 万年寺

海到无边天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 万年寺

西方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 万年寺

百里名山通梵唱;
万年秋色助诗吟。

  • 万年寺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毒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岂知头上有青天。

  • 万年寺

逸情支遁马;
妙法志公龙。

  • 释印铨题万年寺

清香满座佛入定;
明月出海天为高。

  • 刘孟伉题万年寺

妙相庄严,花田曼陀分桔影;
峨眉耸翠,香焚宝篆霭慈云。

  • 释遍能题万年寺

白水秋风皆妙谛;
琼楼玉宇不胜寒。

  • 释遍能题万年寺。 不胜寒句:化自苏轼《水调歌头》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楼琼玉宇,高处不胜寒

千古白龙传佳话;
七重宝树倚云栽。

  • 释遍能题万年寺

真知出实践;
妙理贵躬行。

  • 王学仲题万年寺

欣共群峰顶天立;
好与苍松并摩肩。

  • 方济众题万年寺

四壁青山皆入画;
半溪白水自落花。

  • 凌云题万年寺

山灵笑我多事;
今夕与君谈诗。

  • 马衡题万年寺

明月碧山白水;
秋风绿绮清音。

  • 张少成题万年寺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 朱光斗题万年寺

功德林间寻鸟迹;
牛心石上听清音。

  • 赵金和题万年寺

虚怀纳日月;
旷望凌风烟。

  • 刘芦德题万年寺

云中觅古经;
雾里听流声。

  • 杨风题万年寺

峨眉独秀丽;
风景最宜人。

  • 陈半桥题万年寺

怀抱白龙风月;
窗含金顶晴峰。

  • 杨爝题万年寺

寻声救苦,仗大愿力驾慈航;
立地成佛,施甘露法度众生。

  • 万年寺

成等正觉,转大法轮;
奉阿弥陀,生安乐国。

  • 万年寺

白水秋风,此是峨眉胜景;
弥勒楼阁,俨如兜率道场。

  • 万年寺

生死海从这里参透,何须朝南看北;
涅槃路向个中理会,切莫指东画西。

  • 万年寺

竹简生虚白;
波澜动远空。

  • 集王维、陈子昂诗题万年寺

禹穴藏书地;
匡山种杏田。

  • 集李白诗题万年寺

漫扫白云寻鸟迹;
自锄明月种梅花。

  • 集李白诗题万年寺

奇书窥鸟迹;
赐茗出龙团。

  • 集苏轼、陆游诗题万年寺

白水澄空界;
青莲问法华。

  • 集舒其志《白水寺》诗题万年寺

林放到池月;
风吹入户云。

  • 集方孝孺诗题万年寺

擘路洪椿去;
幽林古德传。

  • 集刘迈开诗题万年寺

半壁苍岩依水廓;
一轮明月护山城。

  • 集彭端吾诗题万年寺

四山多石泉声绝;
万里无云日照容。

  • 郭沫若题纯阳殿,祀弥勒

佛地似重游,想当年说法谈经,未尝无我;
天缘难逆料,问异日菩提正果,能否逢君。

  • 彭时中题纯阳殿

山外孤峦齐俯首;
云中仙子尽皈依。

  • 康熙题雷洞坪

老雪凝千古;
殷雷起半空。

  • 张寄庵题雷洞坪

静夜松涛千嶂合;
崇朝雨色四天连。

  • 天门石

打不破羁网千重,六根皆是冤孽;
参得透玄关一点,三宝总属秕穅。

  • 玉清宫

纠片念公私,漏屋也难逃洞鉴;
震当头赫濯,入门应各检平生。

  • 玉清宫

游福地,入洞天,任许飞琼邀月;
访仙踪,换俗骨,当思涤虑洗心。

  • 真武殿

偶作青城游,得寻洞府须求道;
何劳黄帝问,但到名山便是仙。

  • 真武殿

闲数阴阳十八峰;
坐忘道德五千言。

  • 真武殿

学就长生居胜境;
练成永寿脱尘埃。

  • 真武殿






九华山名胜联


正天门

三眼能观天下事;
一鞭惊醒世间人。

  •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西南,与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正天门:位于九华山九华街

不为钱原非易事;
太要好也是私心。

一天门

到此已非门外客;
过来便是个中人。

化城寺

妙手生白玉;
沃土出黄金。

  • 化城寺,在九华山的中心地带,南对芙蓉峰,北倚白云山,东边为东崖,西为神光岭,四围环绕如城。唐至德二年(757)初建,建中二年(781)辟为地藏道场。后屡经修葺,规模颇大

几多怪石全胜画;
无数好山都上心。

大云道场同日月;
千秋古刹护东西。

华崿峰前,香云缥缈;
化城寺里,华雨缤纷。

非名山不留僧住;
是真佛只说家常。

  • 平理上人

九华名重青莲,莲花开九十九枝,看花散西天,峰如西岳莲花香;
三世衣传紫贝,贝叶遍三千三界,见叶浮东海,佛出东方贝叶青。

  • 周赟

绿水挂天河,溯当年未有化城,看芙蓉九朵,早教华岳齐名,谁知金粟如来即青莲学士;
红尘经浩劫,欣此日重游胜境,记松叶五钗,只好烟霞相伴,始信西方活佛是东国诗仙。

  • 周赟。青莲学士:李白号青莲居士

登宝地,悉植菩提种;
入三门,咸资般若光。

化千万亿身,广作方便;
具大威神力,饶盖众生。

高山日出三更晓;
幽谷风多六月秋。

  • 王守仁

千僧楼阁层层起;
九子芙蓉面面浮。

愿将佛手双垂下;
摸得人心一样平。

  • 刘含芳题大雄宝殿

诣华山募化由来,因兵燹频遭,三十年空台碧色;
抚二里赞襄其事,点神祗有感,一千日殿宇生辉。

  • 吴淦题大雄宝殿

佛法可观,观空观色,观无数恒沙苦海轮回,曷弗返观已过;
神明安在,在天在地,在大千世界灵山宝塔,罔非自在我心。

  • 刘成林题大雄宝殿

新罗弟子独辟蹊径,二千年坐镇化城,为众生作慈悲保障;
淝水老人久沉宦海,六百年来游民社,与名山结香火因缘。

  • 李懋延题大雄宝殿。蹊径:一说为禅关。 老人:一说为劳人。 名山:一说为灵山。 李懋延:一说为施玉藻

祗园寺

祗树荣光盈宇宙;
园林春色满乾坤。

  • 祗园寺:位于化城寺东,明嘉靖年间(1552-1566)建,原名祗庵、祗园,清代改庵为寺,规模为全山寺庙之冠,嘉庆时(1796-1820)开坛传戒,为十方丛林。现有大雄殿、地藏殿、戒坛、方丈室等建筑

水陆法会;
普度道场。

借一蒲团,请我佛向低处说法;
擎九莲瓣,问世人从哪里寻根。

  • 叶中冷

三眼遍观天下事;
一鞭惊醒世间人。

举目瞻仰,何必生几分惧色;
回首猛醒,还须存一点忠心。

  • 天王殿

色相尚英雄,犹信道德兼行,了却尘缘成正果;
功勋实伟烈,堪羡勇忠并著,观光上国镇山门。

  • 天王殿

到底仙山不俗;
毕竟佛法无边。

  • 光明讲堂

万古是非浑若梦;
一句弥陀作大舟。

  • 光明讲堂

知足安贫殊自乐;
攀龙附凤损精神。

  • 光明讲堂

地拔高峻生仙廓;
云锦灵秀作祗园。

  • 光明讲堂

将此身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思。

  • 光明讲堂

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作人。

  • 光明讲堂

三尊佛祖,静观事变;
十八罗汉,闲看人忙。

  • 光明讲堂

月身宝殿

辞暹罗太子,为江左高僧;想当年教演西方,心通南海,不知修到几生,才落得四十里袈裟之地;
参大化元机,赞幽明盛世;看此日钵飞时雨,锡挂慈云,乃叹德涵无量,群瞻有亿万载金肉真身。

  • 李鸿章。月身宝殿,位于九华山神光岭。新罗国王的近宗金乔觉卓锡于此,99岁示寂,兜罗手软,金锁骨鸣,颜面如生,信徒为纪念他,建肉身塔,雅称月身宝殿。 暹罗:今泰国。 袈裟:指佛家。 大化:即教化。 元机:亦称玄机,指深奥难测之事理

心同佛定香烟直;
日拯天高海月升。

誓度众生离苦越;
愿放慈光转法轮。

福被人物无穷尽;
慧同日月常瞻依。

圣贤豪杰名声在;
富贵荣华皆是空。

大千世界;
不二法门。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甘露寺

养洁然正气;
为大法而生。

  • 甘露寺,位于九华山北半月腰。建于清初,同治年间(1862-1874)重修。与祗园寺、万岁宫、东崖寺并称九华四大丛林

安忍不动有若大地;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法宇宏开,天花散彩;
慈云永护,贝叶成文。

引大海之法流,传智灯之长焰;
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帘影静垂,闲翻贝叶添新藏;
磬声徐歇,自翦芭蕉写佛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

  • 波罗密多:梵语,意为度、度无极、到彼岸等

西方贝叶演真经,总不出戒定惠三条法律;
南海莲花生妙相,也只消闻思修一味圆通。

直入菩提路;
晏坐般若场。

境寂闻天籁;
心空转法轮。

莲花智慧弓,令汝远离贪爱慢;
金刚大悲剑,破尔所有厌离心。

  • 山门

笑口相逢,到此都忘恩怨;
肚皮若大,个中收尽乾坤。

  • 弥勒殿

护国安僧,亲受灵山咐嘱;
降魔伏怨,故现天将威风。

  • 韦驮殿

珠饰双缨,允矣前身是佛子;
金刚一杵,巍然现世作将军。

  • 韦驮殿

问九华何处飞来,道场庄严;
悟三乘这般望去,水月空明。

  • 大雄宝殿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有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 大雄宝殿

佛说法时,白鹿衔花猿献果;
僧谈经处,青龙侧耳虎低头。

  • 大雄宝殿

以进取心学习佛法;
立增上志护持伽蓝。

既升堂更应入室;
再进步方可登楼。

  • 客堂

发慈悲心,物我无间;
是清净地,轮奂一新。

  • 客堂

佛在何方,到此即是天竺国;
林开大戒,坐时自有上乘禅。

  • 客堂

有释子资格,受人天供养;
无五观授食,坠三途业因。

  • 斋堂

上禅堂

佛日高悬光明世界;
法轮大转普利人天。

  • 山门。上禅堂:位于九华山神光岭肉身宝殿下,原名景德堂,清康熙时(1662-1722)改今名,今存大殿等。寺旁有金沙泉、金钱树等与李白有关的景点

寻奇出后径;
览胜倚前檐。

梦残五更天,几杵钟声敲不破;
神游三宝地,半山云影去无踪。

除旋荼罗障碍,放开眼底光明,对兹实相庄严,才看透大千世界;
论众檀越信心,须要脚跟稳定,到此禅关渡过,方许入不二法门。

  • 旋荼罗:喻出没无碍之自在之力

梅花夜浮香雪海;
桂风秋散花雨天。

轩环水石屏三面;
窗展云山画四时。

九朵芙蓉生绝艳;
百屏翡翠带新妆。

钱树落花仙买酒;
金河涵月佛吟诗。

下禅堂

掩泪悲千古;
破涕笑一瞬。

天外清秋度明月;
人间撒雨结浮云。

立 庵

无畏力寻声救苦;
大悲心说法随机。

圆明天启莲池会;
念佛往生极乐邦。

念佛自然得见佛;
求生决定可往生。

慧根夙植菩提种;
觉树恒开功德花。

世事绝卓无人问;
人生梦幻有谁知。

性定魔伏朝朝乐;
妄念不起处处安。

以一念而除众苦;
登九品可证三摩。

阅历深时知世态;
功夫悟后见天真。

忠直诚心,和平处世;
慈悲济物,道德立身。

笑能引和,静能生悟;
仰以察古,俯以观今。

凤岭龙岩,三春报秀;
仙峰佛峡,万古流芳。

都摄六根,净念相随;
高登九品,大愿方成。

足下起祥云,互此间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虑,坐定后消多少痴迷。

天台寺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
为人为法为证菩提。

  • 天台寺,位于九华山天台峰捧日亭北。始建于明代,当时称地藏禅林,因寺位于天台峰,故又名天台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有万佛楼、地藏殿等。明清时诗僧智仁、默安曾居此,使该寺有“诗寺”之美称

九华寺

非名山不留仙住;
是真佛只说家常。

百岁宫

护国万年寺;
钦赐百岁宫。

  • 崇祯。百岁宫,又名万年禅寺,在九华山摩空岭上。殿宇巍峨,可容5000人。明万历年间,无暇禅师在此结茅而居,摘食野果,寿百余岁,逝前入缸,嘱弟子三年后启之。如期发视,颜色若生,时人建宫纪念

钟声传三千界内;
佛法扬万亿国中。

  • 钟殿

大道无私培福德;
悲心救苦降吉祥。

  • 大殿

香阁峙中流,万众恒河自在;
慈灯悬彼岸,千年报答常明。

  • 大殿

是大英雄能觉梧;
为诸菩萨振纲维。

  • 大殿

永护僧伽登千地;
长持宝杵应三洲。

  • 大殿

体抛世谛求真谛;
须识凡心即佛心。

  • 大殿

享念理念唯一念;
佛心人心无二心。

  • 大殿

宝幢时护曼陀雨;
金界常涵般若珠。

  • 大殿

养成大拙方为巧;
学到真愚始知贤。

  • 大殿

庵超摘星,继改万年禅寺,终以百岁宫称,问峭壁岭楼,历尽沧桑几许,看芙蓉捧日、竹海堆云、飞瀑弄珠、神光显像、天心留胜赏,又奚必宝藏莲花,为善最乐、敕封匾濒、血写经文,盛世此登临,入画前途,不念弥陀堪解脱;
人攀绝顶,频呼几壑松涛,了却三生梦幻,蹑钟亭崖迹,搜来往事如何,叹宴坐阳明、结茅海玉、洞中伏虎、鱓穴炊泥,佛意在苍生,莫若去十王峰上,一剑锋横,家国为怀,风霜砺志、闲情快收拾,玩山今日,且凭南无颂清平。

  • 刘子荫题大殿

百炼见道果;
岁久现佛身。

百岁宫下院

一朵异香留客久;
满窗清气逼人多。

  • 吴襄

进来都是有缘客;
归去何须别看山。

东阁吟风香满座;
西湖踏月影横桥。

旃檀林

林下相逢,只谈因果;
山中作伴,莫负烟霞。

  • 大雄宝殿。 旃檀林:位于九华山九华街,今为九华山佛教协会驻地。 因果:《涅槃经》:“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佛家认为因者能生,果者所生;因必有果,果必有因;而善因有善果,恶因招恶果。亦即俗语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门前青山绿水都成画稿;
槛外松声竹韵悉是禅机。

把臂入林,可复有太白联吟、阳明打坐;
现身说法,恍然悟新罗月满、南海波澄。

  • 阳明:即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主张静坐悟道。因曾讲学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新罗:古朝鲜

福泽本无穷,羡鸟革翚飞,五社咸歌真佛地;
星辉原不昧,听松涛竹韵,九华到底是名山。

奉双亲参礼九峰,喜今日旃檀林中,即便是极乐世界;
愿一心长持半偈,想当年菩提树下,用何等刻苦功夫。

一念无生归净土;
反本归真登莲池。

  • 地藏殿

慧能说法花常笑;
深慕名师客远来。

  • 地藏殿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 地藏殿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地藏殿

睡到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影;
想起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 地藏殿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时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 地藏殿

佛本一乘,根源自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 地藏殿

六道三涂闻妙谛;
四生十类沐慈恩。

  • 客堂

佛法如春宏普渡;
众生奉教仰慈航。

  • 客堂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谢;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客堂

诞中花下叙祸福;
崖畔松前论醒口。

  • 花厅

路远七阁归海口;
山近九子出云心。

相看法雨慈云,满大自在;
验取晨钟暮鼓,具广设施。

慧居寺

前后三三,参交凡圣;
峰峦九九,名重东南。

  • 宏志

菩萨纵慈悲,善恶一毫难假借;
冥王虽猛烈,死生历劫尽公平。

长江此仙堑,云海苍茫,时闻天风传塔语;
九华真佛国,梵宫巍峻,日看神岭散炉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况一念横超,各教乘推为胜异;
乐邦易到、净业易行,惟三心圆满,诸善信务要真诚。

一杵威神可畏,人无邪念自能降魔;
三洲感应难思,汝有志修我必护法。

  • 韦陀殿

观音由来非女子;
慈航到处有婆心。

  • 观音殿

妙相庄严同瞻仰;
法身应现广无边。

  • 观音殿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震开地狱门。

  • 观音殿

人来合意高谈道;
客去悠闲暗诵经。

  • 观音殿

细剪山云缝破衲;
闲捞溪月作蒲团。

  • 观音殿

身比闲云,月梦花影证空幻;
意同流水,松声竹韵动禅机。

  • 观音殿

暮鼓晨钟,与佛有缘成无上道;
松风水月,问天无愧是大菩提。

  • 观音殿

地藏禅心,朗照千秋月;
乔觉悟性,清涵九重天。

  • 观音殿

云影霞光,逍遥天上,不作风波染尘世;
松涛竹韵,飘逸山中,别有滋味动情怀。

  • 观音殿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为法;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 观音殿

净土庵

上佛堂光明世界;
净土庵乐在其中。

接引庵

接君来佛地;
引尔入三昧。

接上修行路;
引开方便门。

云封天际路;
烟锁梵宫楼。

松柏掩古寺;
祥云绕佛城。

知足心常乐;
无私梦亦香。

有意烧香,何须苦朝南海;
诚心拜佛,此处即是西天。

欲上天台由此起;
休惊梯道辍其登。

  • 方在华

九华莲社

黄金臂昼夜常垂,惟许行人独委;
白玉毫古今不昧,全凭愿者承当。

念佛禅院

锁住蛟龙归性海;
养成雨露润心田。

发菩提心,胜天人福;
念南无佛,获金刚身。

寂念不虚,十地广觉才知极乐;
禅净堂上,一丝不苟便是家乡。

宝杵镇魔,慈心护大法,三宝□□;
灵山受记,慧眼分善恶,毫厘不差。

广济寺

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
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

东崖寺

八百杵钟声,撞醒痴梦;
五千言慧典,参破禅机。

  • 钟亭

无相寺

崖头金佛国;
树梢谪仙家。

  • 王守仁

华严禅寺

人来合意高谈道;
客去清闲暗诵经。

华天寺

九华烟云墨;
四海兰竹诗。

千年存幽寺;
几日卧名山。

回首苍茫外;
展眼飘渺中。

夜静松涛僧语秘;
月明山啸画心浮。

翠峰寺

崖悬风雨骤;
寺高星云稀。

巉屼有物俱称绝;
缥缈无时不翻新。

  • 巉屼:形容山之高峻险危

广福寺

开帘秀天竺;
拨云见祗园。

福渡寺

寺小藏宋额;
松古忆唐僧。

金龙寺

云霭展开思天路;
烟霞覆罩动乡情。

翠壁泉声穿乱石;
碧潭云影透晴沙。

圣贤寺

泉石常临霄汉月;
云雾远映碧山峰。

龟山寺

龟山倚九华;
楼阁对双峰。

平坦寺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

春听林中莺语近;
秋闻天上雁声遥。

净信寺

寺小通幽处;
山矮得旷观。

广化院

路盘瘦岭孤松老;
寺掩清门寒叟贫。

  • 吴襄

海国波涛千顷绿;
后山香火万年红。

回龙庵

九里春风香宛宛;
六桥夜雨意绵绵。

  • 吴襄

列五行而炎上,居八卦而虚中,当年攒木利民,回禄祝融俱降福;
披六泉之清霞,浥名庵之回龙,此日拈花献佛,荷池莲沼尽生辉。

甘露庵

松围古寺鸟争语;
月上寒窗僧自归。

西天竺庵

抖落江南千树雪;
托出佛国一片春。

画帘萧声偕燕语;
春山花影追莺歌。

大桥庵

悬水古寺喧溪鸟;
野花峭壁倚云松。

松树庵

夜静林涛传天语;
月明山春动画心。

空中阴雾呈云海;
塔顶晴光映紫霞。

长生庵

僧房画留客;
佛炉篆炼香。

身藏法术救冥国;
座拥莲花拂尘埃。

一宿庵

鸟寂林中三更月;
涛声山外十里雷。

双峰庵

山顶茅庐月;
案图佛国诗。

复兴庵

云连螺髻岩前碧;
天在芙蓉顶上青。

乐邦易到、净业易行,一念横超,各教乘推为胜异;
人生难得、佛法难兴,三心圆发,诸善信务要惟真。

德永庵

禅关尘埃浅;
佛门功德深。

九莲庵

赏花醉幽径;
枕月卧青松。

轻拈琴弦,叮冬有声弹一曲,共足下五溪和唱;
净燃檀香,灼灿生光点三柱,与眼前九华同芳。

  • 张祺祥

龙庵

相看法雨慈云得大自在;
验取晨钟暮鼓其广设施。

  • 龙庵,传明代即有此庵,今为比丘尼道场和僧伽服装厂

肯□出家心,说什么万缘皆断;
欲求超世法,除非是一念不生。

抚掌笑春风,丈室间中空世界;
抬眼望明月,九霄高处见禅心。

无事渡溪桥,洗钵归来云满袖;
有缘依法界,谈经空处雨飞花。

猿啼古洞落烟月;
龙下天池醒水云。

通慧庵

通法界,无边际;
慧真如,究竟空。

通篇妙理虚空小;
慧契真如法界宽。

通道上天台,过此勇攀万佛在;
慧才皈地藏,于彼先看一心诚。

  • 刘子荫

通观今古慧才,一代风骚百衲本;
慧审古今通理,百年世事一天罗。

  • 刘子荫

念佛宏名,无念而念三摩地;
悟空法界,非空即空九品莲。

  • 释本旺

佛法深似海;
禅门第一家。

不用三祗修福慧;
但将六字出乾坤。

念而无念归真念;
心不住心即净心。

守口修身常摄意;
精勤念佛报诸恩。

两酌苍篁秋放鹤;
一籁凉月夜扬琴。

名山独冠东南,无点善心难列坐;
胜境常留宇宙,有些诚意许来朝。

十王殿

百千方便救拔从生,诸佛共称扬,担荷如来殷情咐嘱;
万亿毫光照临胜地,九华垂圣迹,慈悲示现不坏金刚。

  • 赵朴初。十王殿,又名转轮殿,位于九华山九华街西神光岭

任凭汝无法无天、作歹为非,对此间剑树刀山、油锅炮烙,纵痴愚决不放过;
应知我有惩有劝、既严也恕,倘能够改恶从善、积德存仁,深忏侮自可宽容。

  • 牛尚思

是是非非,不信来看因果;
真真假假,要知报在轮回。

  • 刘子荫

大殿重兴,十阎罗执法如山,问来者居心何似;
岗楼屹立,老令官横眉裂眦,过手下有罪难容。

  • 刘子荫

位列五行,十殿阎君分善恶;
超凡三界,万代阴主判是非。

  • 杜长滨

福慧庄严,成无上道;
慈悲广大,度有缘人。

天道循环,来者改恶从善;
法轮回转,到此革面洗心。

善恶铭心头,自能成佛;
生死置度外,也是参禅。

日月光分楼上镜;
江山势饶塔中龛。

金佛岭头飞宝锡;
阎罗身旁觅莲花。

大殿落成,积善扬威,从此十王要赏罚;
佛光普照,修身养性,好凭三世证轮回。

王殿重开,无法无天到这里应知回首;
善根永植,有朝有日过此处才可放心。

佛在心田,须息息以善恶分明为念;
神留脑海,思事事皆因果报应所关。

用佛法慈悲,作惩劝教化,佛法实威灵,虔诚信佛休诋佛;
伏神道严明,现因果报应,神道难私徇,切莫求神才敬神。

莲花庵

会祝长生,十宝花添十样锦;
朝临福地,九朗香荐九华山。

菩萨纵慈悲,善恶一毫难假借;
冥王虽猛烈,死生历劫尽公平。

深山野谷习芳性;
枯木寒林见禅心。

翠云庵

法力无边三乘妙谛;
龙光普照四方善人。

法相长留,大乘功成九转;
龙神默运,真空道证六通。

卅六层刀剑森严,仗法雨三乘永超苦海;
四十里袈裟围绕,借昙云一朵长护名山。

  • 徐大章

拜经台

阳世所为,越理欺天皆由己;
阴间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台灵皆佛性,教修善、教改过,冀群生勃发天良,圣愿极宏深,欲质幽冥清罪孽;
阴恶在人心,即蛇蝎、即虎狼,问何日能空地狱,迷途须觉悟,莫教沉溺负慈恩。

沙饭当年来佛子;
石床随处结灵山。

朝开四野香风远;
暮听山岭画鼓鸣。

松根插层崖,似飞朝阳丹凤;
云气弥洞窟,犹见听经大鹏。

念佛堂

念佛念心心念佛;
修行修性性修行。

拔云窥恨海;
焚香悟天机。

大厦庵

竹带南海露;
花沾极乐香。

说来有法原无法;
参透非空却是空。

心台圆明涵慧镜;
法语精通生莲花。

观音庵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无须我大慈大悲。

永兴茅蓬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净修茅庵

一轮圆具;
万法总持。

慈云护宝幡;
宝筏渡迷津。

境寂闻天籁;
山空转法轮。

难把尘凡皈法界;
提将苦海入香花。

定西茅蓬

庙貌垂千古;
威灵振四方。

门外鸟啼花落;
庵中饭熟茶香。

现慈悲法身,多方济渡;
作广大教主,到处津梁。

心安茅蓬

发慈悲心,乐我无闻;
是清净地,轮奂一新。

蕴空茅蓬

檀信皈依增福慧;
山门清净绝非虞。

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
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识田自心来。

华严洞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

华严多胜境;
海会广生机。

华严佛地苍茫外;
古洞烟霞感慨中。

丈六金容,在游戏中现出神通三昧;
百千妙法,至精微处顿超最上一乘。

金刚寺

慈云遍布三千界;
法雨均沾万亿洲。

莲宗精台

无人无我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双溪讲寺

看破幻影,必然自在;
放下劳尘,果真逍遥。

香山茅蓬

竹深照寒月;
峰破漏明霞。

斜阳楼阁外;
芳草江天边。

赏花醉幽径;
倚楼吻青松。

观物观心观自在;
性天性海性真如。

香焚小楼绕经语;
鸟唤翠林闹春山。

法华寺

雪绘千崖影;
日印万溪光。

中天玉树参差出;
上壑朱霞次第封。

蓬莱何须觅海上;
岁月最宜度山中。

蹊路上宜防失足;
迷途中及早回头。

龙归法座听禅偈;
鹤傍松烟养道心。

永驾慈航,普渡众生出苦海;
森严戒律,精培僧侣证菩提。

天池庵

心清水现月;
意净天无云。

清净庄严超众圣;
慈悲善舍度群伦。

天上人间,暮鼓晨钟空黑障;
池旁涧侧,春花秋月脱红尘。

  • 刘子荫

聚龙庵

山行天地气;
水藏日月光。

烟笼五色云;
佛照九华山。

世间百样人,必行善恶事;
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

  • 龙安院

亭台白色清映月;
松竹高僧淡笼烟。

圆通庵

雪下几枝春有意;
水边一树夜无情。

  • 吴襄

韦驮庙

无情金钢鞭,横扫魔鬼;
慈悲菩提树,力救众生。

  • 江志辉

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对事对人对理;
镜心普照,三姑难容,真诚真意真廉。

  • 陶少川

佛国圣地陵园

拾头是九子仙山,万国衣冠融佛意;
驻足有六泉圣水,一杯风月谱亲情。

  • 刘子荫

大江北绕,九子南屏,论地理人文当称一绝;
万国衣冠,十方善信,间天堂圣境何必三思。

  • 刘子荫

择吉日造陵园,巧合浴佛佳节;
度众生达彼岸,弘扬地藏精神。

  • 宏缘

于此建陵园塔墓,特具九华神韵;
这般依菩花佛国,广纳十方因缘。

  • 宏缘

芙蓉九朵,历经风霜开不败;
钟磬千秋,倾倒中外法无边。

  • 舒庚正

龙脉北来气度久;
华带东去源流长。

  • 宋家贵

钓鱼台

来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

天台峰

真奇哉一百二十峰,造化小儿,无端弄巧;
可惜了三万六千日,白头老叟,几个曾游。

  • 天台峰,在九华山极顶,东有龙头峰,西有龙珠峰,两峰间有渡仙桥。峰顶有观音台,是观九华全景,看云海日出最佳处。“天台晓月”为九华一景,当地民谚:“上九华不到天台,白流汗等于没来”

天柱峰

揽月居然凌上界;
摩云便欲洒齐州。

  • 天柱峰,在天台峰北,以其孤峰突兀,直插云霄,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