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式条形基础: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30:11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南平市电视台教育频道青少年心理卫生系列讲座之十七

国家心理咨询师  钟晋红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修

家长朋友,青少年朋友,大家好!

前些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成长与成功》,感受颇深,他是这样写的:“成长,是人生的永恒。成功,是人生的追求。在人们眼里,成长是无声的,成功是幸福的。”

由此我想到我们家庭教育,当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教育孩子的时候,当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的时候。我希望我们的家长改变自己的理念,学会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第一部分

一、要成功还是要成长?

我常常在想,现在我们的家长为什么感觉不快乐?为什么承受的压力那么大?为什么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那么焦虑和无所适从?是因为我们太渴望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太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的。

现在,在单位里,或者在街头巷尾中,常常看到,同事见面、家长见面,说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本来,讲讲各自的育儿心得,并相互交流经验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往往在交流之中,许多家长都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人家的孩子比较,这一比,郁闷就出来了。家长们比较的话题总离不开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之后,家长尤为兴奋。这个说:“我女儿数学考了95分。”那个说:“我那儿子不争气才考了75分”; 这个说:“我儿子这次排名年段第10位.”那个说:“我儿子也进步了,不过才到65名,我很生气,儿子昨天被我臭骂了一顿” 比较的结果,家长很心烦,孩子也很心烦。另外孩子去哪里比赛取得的名次,孩子学习乐器考的等级,甚至是家长曾带孩子去哪里旅游,也都是家长之间比较和炫耀的热门话题。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似乎没有别人的孩子优秀,家长的心情可想而知,当然孩子的境遇也可以推断出来了。

所以家长往往把自己教育成功的标准定位在孩子的成功,而孩子的成功的标准定位于学习优异,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或者孩子参加奥数比赛、乐器考上几级或者出国留学等,就是成功,这就是快乐与幸福。没有了这些,家长似乎很痛苦,很没有面子,教育很失败。

“其实幸福的含义很简单,对于一个人来说,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找一份属于自己的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些都是一种幸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享受一份浓郁的爱,让爸爸妈妈高兴,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这是一种幸福。

(案例:我们知道,亲朋好友的聚会有时候也会成为家长拿孩子出来比较的“会场”。一位做电脑生意的关先生,儿子读小学四年级,表哥和他差不多大,两个孩子虽然在不同学校读书,但是经常会被拿来比较。一次聚会,家长又开始谈论起孩子的学习,尤其是这两个孩子的妈妈,更是将孩子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拿出来比较了一翻。比较之后,关先生的儿子处在下风,而于是当妈妈的就着急了,当场就好好地教育了孩子一通,搞得孩子很痛苦,很不开心。)

我想,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是很不利的,这不仅没有激励他努力向上,而且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的自尊心,而且让他的自信心也大受影响,结果与家长的愿望大相径庭。

所以,你看成功不过是你的需要在某种场合和某个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并不断被打破。因为“需要”无止境,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在变化之中,包括引导和评判成功的主流价值观,所以成功经常会让你无所适从、难以把握。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总是盯在成功上,也许就永远也追赶不上快乐与幸福的脚步。

成功与成长,或许如鱼与熊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当孩子成长了,或许也是他走向成功的那一刻,你能够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

 

二、与成功相比,孩子更需要成长

(案例:我们大家都知道,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一案,于2011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这个案子让人很心痛。)

药家鑫事件给我们当前家庭教育的最实际的拷问是:一个从小品学兼优,得过各种奖励,考上了音乐学院键盘系,自己的人生道路本应该有无限可能的大学生,为什么会因为一次交通肇事沦为杀人犯呢?

所以,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和生命的关怀,胜于一切。与成功相比,孩子更需要成长。

因为成长则意味着自身的强大,它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让你拥有幸福和快乐的能力。成长意味着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时间,掌控自己的人生;它意味着你能更好地爱自己,更好的理解别人的爱,更好地爱别人;它意味着你有更宽广的胸怀来容纳世事、有更睿智的眼光去看清迷途、有更坚定的信念去固守责任。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在变化之中,让你无所适从、难以把握。但是成长却牢牢把握在你的手里,那是你对自己的承诺。可能有人会阻碍你的成功,却没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长。换句话说,这一辈子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在《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书中,国内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说:“你一定要有成长的意愿。成长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创造它,你活出它。”所以杨澜不觉得做神童有什么好处,也不要求自己孩子哪方面必须要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

歌德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想到成功,但没想到成长。”

我十分欣赏这句话。不少的家长只想到让孩子“成功”,没有想到让孩子“成长”。殊不知,成长意味着心智越来越成熟,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得游刃有余看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更能体谅别人但也不苛求自己,成长是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怎样去得到,更能接受周边的人周边的事,成长能够让自己面对所有的机遇与挑战。

杨澜在她的一次讲座中说,“人生在世,你唯一能够有把握的也就是成长。成功在人生当中只有一两个点,它是外在,由别人去评论;而成长是个持续的过程,是内在,在内心愉悦存在。说起成功,每个人都担心失去,而成长是自己的,虽缓慢成长,但却充满自信。”

 

三、把自己当孩子,体验孩子成长的过程

(案例:有一个小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据说很久以前,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智者微微点头!说:“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细细品来,颇有一番感悟在心头涌动。如果说智者的四句话里蕴藏着无限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我更觉得这四句话中也同样蕴藏着作为家长所应具备的“修为”。

所以作为家长,不要强加自己主观的意念在孩子的教育之上,烦恼是自生,也要自解,把自己当作孩子就会领悟到很多事情的真谛。

魏书生曾指出藏在家长身上的第一把刀是“砍去民主,种下家长专制的种子”,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打个比方,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总是以“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来强调家长的尊严、家长的权威。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看到的世界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当然感受也就不同。

(案例: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自己4岁的儿子逛超市,满以为儿子会很高兴,谁知从走进超市那一刻起,儿子就哭闹不止,父亲左哄右哄都没有效果,于是父亲只好蹲下来抱儿子。当他蹲下来的时候,他才发现儿子的眼睛所能看到并不是充满诱惑力的各种货物,而是大人们的腿!儿子看到的都是人的腿,当然要哭闹了!这也说明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眼里世界完全不同!)

我们要了解孩子就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把自己当作孩子,尽量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这样我们所看到的风景才会相似,才能在孩子和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深谙此中道理,能够“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比如有这样一位家长,他的孩子还只能在地上爬的时候,他和孩子说话时也爬在地上;当他的孩子能跪的时候,他就跪着和孩子说话……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有点另类的家长,也许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家长!

 

四、把孩子当自己,给予孩子一个自己所需要的家庭氛围

智者的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比如某男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潮人”,穿上磨出窟窿、画满骷髅和美女的牛仔装T恤;梳头打摩斯……可唯一让他觉得特别烦的就是爸爸妈妈一点也不喜欢他这样的装扮,“他们整天唠叨,说这里难看那里不好,好像我成了街头的小混混……”在父母的唠叨与不理解面前,孩子逐渐选择了沉默。

我们一提到与子女的沟通,人们说得最多的是“代沟”一词。现代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主要表现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方面。其实,并不是所有孩子的反抗行为都是不好的,有时候孩子的反抗行为意味着他开始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高度重视。所以当孩子的观念与自己的观念发生碰撞时,可以开诚布公地和孩子进行争辩,在辩论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大家是否可能还记得著名艺术家赵丽蓉在春晚和李文启、王涛一起表演的小品《吃饺子》,祖孙为了过年是否吃饺子展开了一场家庭辩论赛,这个小品在带给我们笑声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到,她还带给我们与孩子沟通的一个有效方式——辩论,通过辩论,我们拉近与孩子距离,让家庭变得更和谐。

静下心来想想,有时候把孩子当自己,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观念多元化的今天,你会是如何一个状态,你会希望增加的父母如何与你沟通、交流。这样,你或许会和孩子一起分享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会看孩子喜欢什么人物,会理解孩子怪异的想法为什么那么多。或许,你会更多对孩子说“建议你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说“你不要这样做”, “不许你这样做”。有时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应将自己的意见强加在孩子身上。
    (案例:一个焦虑的妈妈这样说着自己的孩子,“她以前经常主动跟我们说学校里的事,现在却经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偷偷地写东西……我偷看懒她日记才知道,小小年纪也学人家谈恋爱!”于是心急的妈妈开始不停地盘问女儿的事情,特别有男生打电话来找的时候,更加是在旁密切监听,再加事后盘问。最后,当她最终束手无策,就把日记本甩出来跟女儿对质的时候,女儿非常生气,摔门而出……)

我曾经问这个妈妈,你做女孩子的时候,喜欢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本吗?在你少女时期,你没有过朦胧的感情吗?妈妈很不好意思了,因为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时候青少年的日记中记载的是被夸大的事实和感受,就像小说一样并不可信。本来偷看子女日记就不对,还要以强硬态度横加干涉,子女心理上肯定无法接受,当然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就紧张了。

所以,马克在《美国父母怎样培育孩子》一书中讲道:“孩子生长于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孩子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孩子生长于恐惧中,便学会了焦虑;孩子生长于无助中,便学会了抱憾;孩子生长于荒唐中,便学会了羞愧;孩子生长于嫉妒中,便学会了怀恨;孩子生长于羞辱中,便形成罪恶感;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孩子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目标;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长于公平中,便学会了公义;孩子生长于诚实中,便学会了真理;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所以,如果让你选择,你一定也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鼓励、包容、赞美、认同、分享、公平、诚实、安全、友爱的家庭里,一个你自己需要的家庭,那么,也请你把这样的家庭给自己的孩子。

曾经读到《美国家庭教育三句话》,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借鉴。

第一句是Stand behind. Don't push.(站在后面,不要推)。

在美国,父母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美国的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而是坚持“Stand behind,don’t push”(站在后面,不要推),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的道路。使孩子真正变成社会人是美国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正是这个目标,使孩子过早地拥有了家庭中的许多权利,也就少了许多对抗,少了许多家庭矛盾。  

第二句是Giving them the key to the doo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ring them into the room.(“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

美国父母交给孩子的是开门的钥匙。美国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

第三句是Just go, do and try it. (“去做”、“去试试”。)

父母在给予选择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他们特别重视提供择友、订婚、结婚这类选择的后果,希望孩子不完全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办事。父母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试试”,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父母永远安静地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强调对待孩子应“用你的眼睛去观察”。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

 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所以我在这里把这三句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我们每个家长能够改变观点,吸取他人长处,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棒,让我们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是发自内心,很真实地展现自我。

今天我们讲了:要成功还是要成长?与成功相比,孩子更需要成长;把自己当孩子,体验孩子成长的过程;把孩子当自己,给予孩子一个自己所需要的家庭氛围。下一部分我们继续讲陪孩子一起成长。

 

第二部分 

上次我们讲了:要成功还是要成长?与成功相比,孩子更需要成长;把自己当孩子,体验孩子成长的过程;把孩子当自己,给予孩子一个自己所需要的家庭氛围。

五、把孩子当孩子,无条件地爱孩子

前面,我们讲了,要学学美国的父母,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父母爱孩子的正确做法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也就是说,家长爱自己的孩子,是无条件的,无代价的,你爱他的理由只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也就是说,不论孩子的行为是否令你满意,无论孩子考试成绩好坏,这都不影响你对他的爱。这样孩子相信父母爱自己是无条件的,无私的,他会珍视父母的爱,同时他会强烈感觉到自己被父母爱着,因而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别人爱的。他不用担心因自己的失败而承受父母的白眼,他会感到自己有一个大后方,这样孩子向人生挑战的勇气会大增。

(案例:我们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刚生下来时,脑袋特别大,与他身体的比例很不协调;尤其是后脑勺,不但大,而且有棱有角。要是一般的父母一定会担心孩子是不是畸形儿,然而爱因斯坦的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却说:“那可能是因为他那颗脑袋里装的智慧太多了!”一句话,饱含了他对孩子的期望。转眼,爱因斯坦2岁了,但却仍然不能像大多数孩子那样,开始咿呀学语,而且孤僻缄默得让人生疑,人们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这孩子会不会是个哑巴或者痴呆?”等小爱因斯坦快3岁时还不会说话。但是,父亲对自己这个大脑袋儿子仍然抱有信心,他说:“你别看他说活晚,等到他会说的时候,一定说起来就没完!” 可是,事情并没有像父亲所希望的那样发展。小爱因斯坦快到4岁时才开口说话,也并不像父亲预料的那样“说起来就没完”。相反,整天沉默寡言。 母亲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来和小爱因斯坦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他从封闭的世界中拉出来,促进其语言的发育。但是,等小爱因斯坦稍稍长大些后,性格也很古怪,他从来不跟同龄的孩子们玩。后来,爱因斯坦因为沉醉于自学,被学校勒令退学。父亲依然坚持:“我的儿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个好孩子!”)

大家想一想,爱因斯坦4岁才开口说话,从小性格古怪,甚至有些木讷,上小学时成绩不好,中学时被勒令退学,在常人眼里,这是不是一个笨孩子?我们应该值得庆幸,爱因斯坦的“独特”之处并没有被父母视为一种异端而遭受歧视,他的父母无条件地爱着孩子,用赏识的眼光发现了发现了他可贵的探索精神,从此为他打开了通向广阔人生的大门。因此才使爱因斯坦能够成长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能。这一点,是值得很多中国的父母借鉴的。

曾经听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上苍不过是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让他们“今世还债”,爷爷奶奶还父母的,父母还我的,我可能还要还别人的,堕入轮回,生生世世永不止息。

或许正是这样的观念,让中国的父母感到身心的疲惫。因为没有愉悦,有的只是任劳任怨地承担着养育孩子责任,以忽视自己和牺牲自己为代价;为了让孩子站在他们起点上往前走,他们吃苦耐劳、含辛茹苦,却难以得到孩子的认同。

记得一次以为母亲在孩子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诉说着自己如何牺牲,如何为了孩子放弃一切,而孩子还不感恩,她的儿子在一旁冷冷地说:“我又没有让你生我,你为什么要生我?”母亲很无语。

你看,我们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成为契约的关系。我生你养你,还了“前世欠下的债”,你应该对我感恩戴德,所以你必须对我言听计从;如今你已长大,应该是你报恩的时候了,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似乎是一种施舍,孩子对父母也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

想想,我们多久没有亲亲我们的孩子,多久没有对孩子说:“宝贝,你是妈妈的同时。”我们多久没有抱着孩子,对孩子说,谢谢你给我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所以,我们常常可以在美国电影里,看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宝贝,我爱你。”“宝贝,你是我的天使。”

因为,天使永远是天真可爱,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

我们要避免以下几种不良的亲子关系:

第一种是孩子是父母的“下级”,必须听从父母的一切命令,不许乱说乱动,孩子成了父母的私有财产,可以随便处置,或者不关心、不过问,而无论是冷漠还是溺爱,孩子都是受害者。

第二种是孩子是父母的商业合作伙伴。父母教育孩子完全用物质刺激来展开,往往导致孩子的智力畸形发展,或者由于物质刺激失效而使孩子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第三种,孩子是父母的银行。父母培养孩子的目的是给自己的未来“存”福利,期望孩子长大了可以给自己光耀门庭和收取利息。在这种不平等对待的财产型教育方式下,孩子心理很压抑,难以舒展自己的个性,金钱观严重扭曲。

第四种,孩子是家庭的奴隶。是父母的出气筒,甚至是许多心灵不健康的大人肆意羞辱、发泄、虐待的对象。在某些农村家庭,女孩子更是家里讨厌、折磨的对象,长大了也无法拥有最基本的权利,更无法说精神需求与心灵健康了。

第五种,孩子感觉像“弃儿”。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感觉被“遗弃”,由于难以获得完整的父母之爱而导致人格缺陷,自卑自闭。一些家长认同学校将孩子分成优等生、差生,最终导致一些孩子终生无法建立自信,甚至自暴自弃。 

智者的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实际上告诉我们,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包括尊重孩子的独特性,爱孩子,但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

爱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中的价值,在家庭的价值。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他就会喜欢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喜欢生活,尊重别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能够产生积极、努力上进的想法和动力。而当一个人缺乏自我价值感,他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无意义,会厌倦生活,会瞧不起自己,导致破罐子破摔的不负责的行为。

因此,家长每天都要告诉孩子,因为你,让家充满笑声;因为你,让爸爸妈妈的生活多么有意义;因为你,即使爸爸妈妈忙碌也很开心。

 

六、把自己当成自己,智慧父母的聪明管教方法

我们知道智者的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很难,把自己当成自己,所以家长要家长的职责和定位。聪明的父母应当知道自己的责任,特别是作为父母的责任,所以智慧父母要学学聪明管教孩子的方法,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含义在于,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借鉴,不断的总结与反思。

我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杂文《拿来主义》,“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鲁迅先生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

所以接下来我会讲到美国的教育,美国的教育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美国的家庭教育。虽然国情、文化、制度、观念等两国之间有很多的不一样,但好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可以借鉴的。鲁迅先生说,“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下面是美国家庭教育的几个特点,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培养孩子的培养独立能力

美国的孩子从婴儿襁褓时期就跟妈妈分床睡觉,两三岁的幼儿就住自己的房间了。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游玩、学习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选择。比如,从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房间,整理,布置属于孩子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做什么事,最多从旁提醒、参谋。

(案例:中国园长发展论坛主席、幼儿教育专家李俊杰曾经这样说过:“就拿吃饭来说,孩子都好几岁了,父母还给孩子喂饭;或者当孩子自己吃饭把饭洒出来时,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纠正动作,而是对孩子大声呵斥,这对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

致力于幼儿教育科学普及工作的学前教育硕士李俊杰说:“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依赖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吃饭,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还要让孩子独立处理各种事物,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大帮助。

第二,让孩子参与家事决策

我们常常喜欢对孩子说,“大人的事情你不要管,你读好书就可以了。”所以在家里,孩子除了读书,其他事物一概不管也不让管,这种做法很普遍,许多家长理直气壮地教训的自己的孩子:“你看,我什么都为你做了,你还不好好读书。”可是实际上很多孩子不领这个情,他们很郁闷。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局外人,自己只是父母炫耀的资本,是读书的工具。

而美国孩子在家里的确是小主人,不但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还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一个孩子的父亲说:“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很重要,等他长大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公众事务乃至国家大事的决策。即使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也对维护孩子的独立人格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购买什么样的汽车、家电、电脑,怎样布置房间,怎样利用和美化庭院等,父母都倾听孩子的意见。许多孩子都跟父母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如收拾院子、种植花草树木、擦洗汽车、自行车、做室内外卫生、购买东西等。比如,一个10岁的孩子,每周几次去洗衣店送取衣物,这是他固定的“岗位”,这样他就有一种责任感。还有一个母亲,因为与丈夫关系已经到了离婚的地步,她就和十二岁的女儿一起讨论,爸爸妈妈该不该离婚,为什么要离婚,并请女儿提一些建议,看能否帮助改善他们夫妻的关系。最后,她和孩子达成“协议”:在无法改善婚姻质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离婚。但对孩子的爱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在最低程度上减少了离婚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并为孩子以后接受单亲家庭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避免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第三,在和谐气氛中了解孩子

在美国,许多家庭都有吃饭时及饭后随便聊天的习惯,饭桌上的气氛和谐、幽默、民主,谁也不许打断谁的话,谁都能把心里话倒个一干二净。还有许多细心的妈妈总在孩子睡觉前去跟孩子谈谈“今天过得怎么样?什么事使你最开心?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哪些问题?”父母跟孩子说话很客气、和蔼,极少见到疾言厉色的训斥、打骂,父母总是对孩子说“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等,用商量的口吻对话。

而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恐怕很多父母很难做到这点,许多父母觉得父母的威严就在于我说了,你必须做到;家长的权威不容置疑,怎么能够和孩子道歉呢。

(案例:一次与大学的同学聊天,他自己也是研究教育的,在讲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说自己曾经有一个很深刻的教训。有一次孩子和他发生冲突,一时气愤,冲着儿子大喊:“滚!”结果儿子真的跑到外面去,不回家。作为父母当然心急如焚,后来他把孩子找回来后,冷静地与孩子交谈,首先就向儿子道歉,说自己太冲动,并保证再也不会不尊重儿子,对儿子说“滚”,但同时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他的什么行为导致父母生气,并让儿子和父亲一起,作出承诺,以后不犯类似错误。)

这位父亲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并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忽视孩子的错误,而是让孩子到,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能犯错误,关键在于能够及时改正。

 第四,多引导、鼓励,不强制

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多引导、鼓励,不强制,是我们家长必须做的。

我们常常会抱怨孩子不做家务,但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是否我们自己曾经犯过这样的一些小错误,如一天孩子兴高采烈地说:“妈妈,我来洗碗。”结果碗没有洗干净,甚至把碗打破了,最后被妈妈好好的教训了一顿。此次,孩子再也没有兴趣做家务了。

我曾经读到过这么一则小故事: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行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了。”“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对待孩子一样,哪怕他做得糟糕透了,我们依然要鼓励他,接纳他,并积极地指导他把事情做好。鼓励他们,不要求全责备,完人是从不完善开始学习的。

所以,在美国,对于孩子的游玩和兴趣活动,家长从不强制孩子去做什么,而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让孩子独立地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选择学练什么乐器和其它兴趣技能,家长总是给予支持、鼓励和指导,或帮助请家庭辅导教师,或支持孩子去上个什么技能培训班。

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为什么要强制他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人生的路让孩子自己去走。

第五,不溺爱儿女,讲明你的价值观,让孩子与你有共同的目标

爱孩子,不溺爱孩子,这已经是我们的共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要考虑,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希望你的孩子形成怎样的价值观。

比如,著名主持人杨澜认为,要努力培养孩子具有几种习惯和品性:爱好运动、慈悲为怀、善于表达和富有幽默感。杨澜认为,表达能力的培养太重要了,几乎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身体力行,她特别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带他们去朋友家时,她让孩子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即便是孩子生气时,她也千方百计鼓励他们说出来。还有幽默感的培养,虽然做起来不太容易,但还是值得去努力。在家时,只要孩子们说了什么好玩幽默的话,杨澜总会不失时机地报以开心的大笑,同时给予回应和赞赏。她后来发现,和孩子一起看卡通书和卡通片是个好办法,能培养和强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团时,语言自然而然会变得机敏和幽默。

实际上每个家庭侧重的不尽相同,有些家长希望孩子会读书,有些家长希望孩子会赚钱,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诚实,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宽容等……但无论成为哪一种人,你必须告诉孩子,做什么事情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这样会教给孩子一种责任感。我们要学习美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告诉孩子:做好某些事情是需要智慧和经验,需要付出努力和艰辛。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会知道应该认真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和付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与你交流。

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少年,他对智者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是的,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这句话的含义,很难一时体会不出。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慢慢摸索,甚至,需要我们用很长的时间和经历来理解。静下心来,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着我们自己,一点一滴改变着自己,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再次成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