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线:贾平凹:文革这段历史不能绕过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14:53

    深思、精工、细读——贾平凹漫谈《古炉》创作

    新华网长春6月3日专电(记者何悦、常亦殊) 著名作家贾平凹近日携最新创作的64万字长篇小说《古炉》,参加了2011长春图书博览会。期间,贾平凹接受记者采访,畅谈了自己创作《古炉》时的心路历程。

    深思:“这段历史不能绕过去”

    《古炉》的背景依然是贾平凹所熟识的农村,而着力点却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那场最大的政治运动上。

    贾平凹表示,在自己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大都是写现实作品,只有《古炉》写的是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最激烈的时期,发生的事情自己都知道,年龄大了以后,记忆特别清晰,所以特别想写下来。”贾平凹说。

    “对中国人来讲,这段历史不能绕过去,就相当于二战对于欧洲人一样。”贾平凹说,中国很多优秀的作家也写过文化大革命,但是那些书都是对那段历史的一个片断、一个章节、一部分内容的记载。“而我想从社会层面来写,从一个偏僻的山区写起,表现当时老百姓、社会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表现一种人文情怀。”

    贾平凹坦言,创作《古炉》时也很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个文化革命,以前也没有从基层写这个东西的,所以写完之后不知道怎么样,我这个时候思考这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认同?自己也有些惶恐,拿不定主意。”

    而《古炉》的故事里,也藏着贾平凹的少年回忆。“主人公狗尿苔的故事里,有很多我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经历。”他说。

    精工:“一定要想办法突破自己”

    从2007年《高兴》完稿后,贾平凹就开始新长篇小说《古炉》的创作,并于2010年5月完成,全书总计64万字,创作时间长达4年。期间,贾平凹先后修改三稿,每一稿均是一字一句执笔重写一遍,写作字数近200万字。他在《古炉》的后记中写道:“我感激着那三百多支签名笔,它们的血是黑水,流尽了,静静地死去在那个大筐里。”

    “我想尽量真实地把当时的生存状态写出来。”贾平凹介绍说,《古炉》的故事和人物,都是实际存在过的。虽然也如《秦腔》的故事一样都是些日常生活琐事,但却在这种日常生活的铺叙中显现着悲剧的必然,在群像中凸显了大事件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而且因为题材本身的性质,情节的张力要比《秦腔》大得多。

    面对如今新秀辈出的文坛,如何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力?贾平凹表示,“要保持写作的状态,我觉得一定要想办法突破自己,虽然突破的很少、很小,但是还是要突破。”

    然而,突破自己并非易事,“年纪大了,还在继续跟着年轻人跑,确实也筋疲力尽了。但文坛是一个比较残酷的淘汰率特别高的地方,你总不突破,社会就把你遗忘了。但是突破的确很难,不仅仅是在思想境界上、在写法上。”贾平凹说。

    在他看来,突破自己要抓住两点:首先,生活要保持鲜活状态。“写作方面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稍微一松劲就撵不上了,就被淘汰了。”其次,是不断寻找生活的感觉。“我基本上有空就往基层跑。去年我到江西跑了一次,还到过河南乡下,也会感受一下北京、上海这种大都市,抓两头,来保持自己适应现实环境的状态。”

    细读:“看小说不能像看电视剧”

    贾平凹坦言,他发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读的东西也多是“快餐文学”,“现在社会上有一个误区,好像社会节奏快了,就要读短一点、节奏快点的一些东西,实际上往往不是这样的。”贾平凹如是说,“如果要读就要读得慢一点,读快了就没意思了。”

    贾平凹建议广大读者,“看小说不能像看电视剧”,只看情节,不品内涵。“电视连续剧是有故事情节的,一个情节就能带出另外一个情节,不去看,大概故事都知道。小说不是一回事,写法和其他的问题形式不一样,所以读起来要慢一些。”

    他以自己的新书《古炉》为例。这本书没有大情节,人物又非常多,如果读者不慢慢读,就读不进去,人物关系都搞不清。“我的小说谈不到有多大的故事情节,但如果慢慢地读进去就有意思了。”

    “要是大家读小说像看电视剧,作家会很伤心。”贾平凹表示,作家会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思考了好长时间,怎么用这个词,写这个细节都费了很多功夫。如果看得太快,确实读起来就没有多少意思。

    “生活节奏快,生活浮躁的时候才需要一个安静的东西,才需要自己心灵静下来,才需要慢慢地读一些东西。”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