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截桩头强制规范:15.关于编制云南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发展规划说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08:00

关于编制云南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发展规划说明

        ( 2010年11月30日)

张   平

   

根据这次大会的安排,我代表规划编制小组就云南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和形成过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应用这个规划作说明:

一、规划的形成过程

2007年9月27~28日,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开了全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会议,随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的意见》。根据省委李纪恒副书记和孔垂柱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和书面讲话精神,为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由省发改委牵头,省级有关部门参加,对全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进行规划。《规划》还对投资规模,资金筹措渠道以及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搞好《规划》的编制,省扶贫办下发了《关于贯彻全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做好老区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各州市扶贫办高度重视,利用近半年的时间,摸清了47个革命老区县和19个非老区县的38个乡镇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草拟了云南省扶贫开发建设规划提纲征求意见稿。多次与省老促会部分同志进行了座谈,征求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同时,省发改委地区处召集省发改委和省扶贫办有关10多个处室负责人对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大家就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两次召开由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等16个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对有关数据进行认真核实。为进一步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成立了以发改委主任米东生为组长,省扶贫办主任王智、省财政厅厅长陈秋生为副组长以及省直十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云南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发展规划领导小组。为搞好规划的编制,省扶贫办举办了《云南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规划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省州市县发改委和扶贫办的负责人以及部分州县老促会的 同志,共计200多人。培训会后,各州市相应地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省发改委、省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印发〈云南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相关州市县组织了相关人员对规划进行了认真编制。省规划编制小组对各州市的规划初稿进行了汇总,省扶贫办老区开发建设处组织了规划小组成员和聘请人员对各州市的规划进行认真审阅,根据提纲要求进行综合,同时深入昭通、文山、曲靖、昆明、楚雄、西双版纳、大理、普洱等州市的20多个县 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大小座谈会20多次,直接听取了200名州县乡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并对广西东巴凤和湖北的黄岗、山西的吕梁山等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学习。通过调研和学习,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照提纲提供的思路进行了编写。初稿形成后,编写组的同志进行修改和补充。值得一提的是,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老促会会长保永康同志对规划逐字逐句地进行了修改,并对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规划过程中扶贫办党组高度重视主任和两名副主任参与了规划工作,在省发改委的牵头下,省扶贫办充分发挥协调、组织、检查、指导的职能,省扶贫办老区开发建设处和省老少边穷促进会的同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农办、省财政厅等20多个省直单位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提供相应的情况和材料。此规划进行了六次修改后,省发改委、省扶贫办又征求了省发改委内部处室意见,同时又征求了省直17个相关部门的意见,将第七稿呈送专家提出意见。经过专家认真修改,十易其稿。省发改委、省扶贫办两次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和评审,专家们给予较高的评价。各相关州市县把做好规划作为老区开发建设的重点给予了高度重视。此规划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它将起到预测性、导向性、基础性作用。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李纪恒副书记、罗正富常务副省长、孔垂柱副省长的关怀,他们不仅为如何搞好规划的编制指明了方向而且对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指导性的修改意见。为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步伐,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牵头,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云南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发展规划》(2010~2012)。经省政府同意,2010年1月初印发全省贯彻落实。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我省是我国革命老区形成较早的省份之一,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云南的解放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我省仍有相当部分老区发展不足,农村贫困现象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具备了扶持老区发展的能力和基础,应采取强化扶持的措施,推进革命老区实行跨越式发展。《云南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云南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意见》编制。《规划》在总结成绩、经验和分析存在的困难,以及有利条件和推动因素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的总体要求,提出革命老区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思路、建设重点、保障措施,是未来3年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笫一、关于老区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1. 区域分布

  革命老区县涉及15个州、市47个县(市、区)和19个非老区县(市、区)的38个乡镇,国土面积180 233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6.0%。2008年总人口2201万人(其中47个老县(市、区)1 908.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9%。

  2. 发展现状

  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市、区)涉及15个州市,有27个国家重点扶持县,有3个省级重点扶持县,有17个非重点扶持县。有5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区县,有42个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区县(市、区)。有6个边境县,41个非边境县。另外还有38个乡镇分布在10个州市19个非老区县(市、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重视下,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革命老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效:

  ——经济建设。至2008年,全省革命老区县生产总值1 702.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1.0%;地方财政收入103.77亿元,占全省的16.8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6.67亿元,占全省的30.0%;粮食总产量618.2万吨,占全省的40.0%。

  ——基础设施。全省革命老区有24个革命老区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在革命老区5 850个建制村中,通公路5 369个村占建制村总数的92%;已通电5 749个村,占建制村总数的98.30%;通电话5588个村占建制村总数的96.0%;通电视4 578个村,占建制村总数的78.3%;已解决饮水安全2905个建制村,占建制村总数的50.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88.28万亩。

  ——教育卫生。2008年,全省革命老区县建制村已建小学5 433个,占建制村总数的93.0%;已建卫生室4 442个,占建制村总数的76.0%。

  ——生活水平。2008年`,革命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651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 102.6元的85.4%。人均耕地1.1亩,人均占有粮食340.39千克。

(二)面临的困难

  全省革命老区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落后,面临的主要困难:

  ——经济发展水平低。2008年,全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传统产业提升不强,发展严重滞后于全省其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7 618元,比全省人均少2 878.0元;地方人均财政收入548元,比全省人均1 082元少534元,占全省的49.35%。

  ——基础设施薄弱。乡村公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行路难、饮水难问题还十分突出。2008年,全省革命老区5 850个建制村中尚有481个建制村不通公路;101个建制村的4 480个自然村不通电;262个建制村不通电话;33 787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不通电视。2 954个建制村未解决人畜饮水,饮水困难人口达562.9万人。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条件差,上学难,就医难十分突出。2008年,建制村未建小学的有417个,占总数的7%;没有医务室的有1408个村,占总数的24%;没有文化活动室的有3 030个村,占总数的52%。

  ——群众生活贫困。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27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3个,有贫困人口249.5万人,占45%;不少群众仍处于贫困状况,有52.4万人住茅草房,119万人住危房。农民人均纯收入2 651元,比全国少2 110元,比全省少452元。

  ——部分革命老战士和先烈遗属生产生活困难。全省革命老区现有非公职“三老”(老战士、老党员、老交通)人员14000人。其中老战士11 358人,老党员2 642人。其中无固定收入的4 149人,这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部分甚至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  

  ——革命遗址和烈士陵园维修改造的任务繁重。全省有60多座革命烈士陵园,因财政困难无力维修改造,导致大多数陵园围墙、道路、墓地、纪念碑陈旧和破烂。

(三)有利条件和推动因素

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区建设。老区发展建设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历代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问题。毛泽东同志1951年给老根据地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邓小平同志1973年批示:“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对革命作了很大贡献,中央很重视老区建设,你们一定要把老区建设和群众生活搞好。”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老区人民对建设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如果不能帮助群众摆脱贫困,我们将愧对革命先烈,愧对老区人民,所以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满腔热情地关心革命老区,要让老区人民尽快过上小康生活。”“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为老区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建设。省委、省政府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作出了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7年9月,召开了全省老区开发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政策措施。

  3. 革命老区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老区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40.0%,烤烟产量占全省烤烟总产量的55%,油料产量占全省油料总产量的55%,肉类产量占全省肉类产量的53%。

  4. 资源丰富。我省革命老区能源资源丰富,2008年,老区煤炭生产能力占全省煤炭产量的53%左右。可开发水电、有色金属资源都十分丰富,有利于革命老区能源、煤、矿电一体化等产业互动开发。

  5. 多年来探索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为开发建设革命老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陕西延安、江西井冈山、安徽大别山、广西东巴凤等革命老区,采用集中连片,大会战等开发建设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推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大发展,社会大繁荣。我省在会泽革命老区也探索了整乡推进、整合资源、连片开发的建设模式。

笫二、关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财政增长、改善民生,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推进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革命老区。

(二)基本原则

遵循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扶贫开发、山区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统筹兼顾与优先扶持相结合,政府扶持、社会资助与充分发挥革命老区人民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三)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高举旗帜、弘扬精神、强化基础、科学发展”

  ——高举旗帜: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革命老区是永远的丰碑,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坚持高举革命老区这面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建设好革命老区。

  ——弘扬精神:战争年代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老区精神,从云南革命老区的实际看“云南地下党和‘边纵’在远离中央的边疆多民族地区,艰苦奋斗,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为解放云南作了贡献。”云南革命老区这种服从大局、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对党忠诚、民族团结、信念坚定的具有云南特色的革命老区精神值得永远发扬光大。坚持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宣传革命老区精神,实践革命老区精神,让革命老区精神变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革命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强化基础:切实加大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老区人民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有效解决住房难,行路难,读书难,看病难,收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等问题。

  ——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公路交通形成“畅通效应”,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支撑效应”,打造软环境形成“服务效应”,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发展目标

  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我省革命老区产业支撑有效增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改观,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解决老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看病难、读书难等问题。规划2012年,生产总产值达到2 584亿元,年平均增长10.5%;地方财政收入238.82亿元,年平均增长2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 682.0亿元,年平均增长15.0%;粮食总产量717万吨,年平均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4 025元,年平均增长率11%。 努力实现以上六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笫三、关于开发建设的重点和任务

(一)基础设施

  ——公路交通。实施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建设县乡公路通畅工程1 650公里,乡村公路通达工程3 000 公里。

  ——通电工程。解决好60个建制村和420个自然村的用电问题。

  ——广播电视。全面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的任务。对20 272个“肓村”实施直播卫星覆盖、专用接收设备安装改造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灌溉区节水改造70万亩,排灌渠系工程2 250公里,水池水窖等蓄水设施建设142 500立方米;解决16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中低产田改造220万亩。

  ——扶贫开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4 500个自然村整村推进,安居房建设、危房改造7.5万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万人,加强贫困村特色产业村建设。

(二)社会事业

  ——教育。提高校舍质量,增强校舍抗震能力和安全性。中、小学校B级危房改造5.46万平方米,C级危房改造24.84万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171.2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实施老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贫困户家庭医疗救助制度。修缮改建845.1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

  ——文化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6.74万平方米。

  ——革命遗址和烈士陵园维修改造。改造和缮修烈士陵园、革命老区纪念馆。

  ——解决部分革命老战士和先烈遗属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对无固定收入和非公职“三老”(老战士、老党员、老交通)人员提供医疗保障。

(三)生态环境

  实施天然林保护,发展经济林,实施水土保持治理,节柴灶改造,沼气池建设,建设秸秆型气化站,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光伏发电等。

(四) 产业开发

  ——加快煤炭生产,努力实现煤电一体化;生物质能、矿产资源开发。

  ——加快经济作物种植基地、经济林果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花卉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畜牧养殖等六大基地建设。

  ——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能力;大力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

  ——开发红色旅游景点建设。

  笫四、关于开发建设的途径

(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革命老区分布,具有较强的区域特性。为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革命老区不同类型,采取分类指导,因区制宜,将全省革命老区划分为三类区域,加以开发建设。

  一是将镇雄、彝良、威信、富宁、广南等县为第一类型。这五个县属于土地革命时期国家认定的革命老区县列入三个确保给予重点扶持的五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五个县就是要抓住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发展,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提升经济增长点,夯实经济基础,增强区域发展能力。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大扶贫开发,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推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将禄劝、寻甸、富源、会泽、宣威、泸西、南华、丘北、西畴、麻栗坡、马关、砚山、宁洱、澜沧、江城、墨江、勐腊、剑川、鹤庆、洱源、祥云、永胜、玉龙、兰坪、沧源等解放战争时期的25个革命老区县市作为第二类型。这25个县是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区,发展重点是扩大优势资源开发规模,强化区域综合开发能力,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提升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发展,加强山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完善坝区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加快发展持色农产品精加工,增强产业化经营能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赶超发展”。

  三是将古城、华坪、楚雄市、陆良、罗平、马龙、沾益、师宗、弥勒、新平、峨山、元江、易门、景谷、思茅区、石林、宜良等解放战争时期的17县(市、区)及另外19个非老区县的38个乡镇作为第三类型。这类老区县区市属于非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重点是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借助农业产业化联动效应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借助城区经济聚集效应增强工业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高效农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禽养殖规模,突破城市与乡村,坝区与山区的发展差异,推进区域“率先发展”。

 (二)产业带动、区域开发

  加大产业发展,是推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突出产业带动作用,以项目推进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带动区域发展。

  ——昭通片区(威信、彝良、镇雄)。加大优势资源开发,推进煤炭、煤电、煤化工和工矿产业发展。加大特色冬季农业开发,加强天麻、蚕桑、烤烟基地建设,推进竹产业、核桃产业发展,增强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原材料加工业、食品工业发展。开展劳务输出,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红色旅游业发展。

  ——曲靖片区(宣威、会泽、沾益、富源、师宗、罗平、陆良、马龙等8个县、麒麟区东山镇)。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优势,增强产业经营化水平和综合发展能力,提高矿产业发展水平,增强科技发展水平,壮大工业化发展。推进煤化工、煤炭液化、磷化工等矿产业发展;巩固提高烟草产业发展水平。加强林产业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大力发展核桃、蚕桑、马铃薯、魔芋、花卉、药材、蚕桑、蔬菜、油菜等种植基地,加强食品工业发展,提升淀粉、火腿、核桃、魔芋等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强畜牧养殖产业规模,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

  ——昆明片区(宜良、石林、寻甸、禄劝四县及安宁、西山、晋宁、富民、东川的8个乡镇)。拓展特色经济带发展规模,增强产业聚集功能,完善城镇功能体系建设,加强资源开发,提高磷化工利用水平。增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发挥区位优势,增加产业发展数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扩大精品农业发展规模,加强苗木、蚕桑、马铃薯、蔬菜、花卉、药材等基地规模建设,推进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扩大鸭、奶水牛等饲养规模及饲料(草)加工基地。推进文化产业、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城郊型农业发展。

  ——玉溪、红河片区(易门、峨山、新平、元江、弥勒、泸西、华宁通红甸乡、盘溪乡,红河浪堤、大羊街、车古乡等)。巩固壮大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兴产业开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增强烟草工业、陶瓷建材、矿电产业发展水平。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甘蔗、食品、农副产品加工水平,大力发展林产业及柑橘、核桃等经济林果,扩大蔬菜,油菜、茶叶、花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做强畜牧养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特色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文山片区(富宁、广南、丘北、西畴、麻栗坡、马关、砚山县及文山的追栗街乡、古木镇)。增强农业发展综合能力,加大山区综合开发,强化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的提升利用,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推进产业示范建设。推进生物资源开发和林产业发展,加强经济林果、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核桃、草果、蚕桑、香蕉、油茶,甘蔗、茶叶、辣椒、蔬菜等产业,加强无公害三七种植和系列化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强蔬菜、烤烟种植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建设。推进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推进现代、旅游、边贸、物流业发展。

  ——普洱、临沧、西双版纳州片区(思茅区、普洱、澜沧、景谷、江城、墨江、勐腊、沧源及临翔区平村乡、云县茶房乡、双江大文乡)。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壮大特色经济基础,提升热区资源开发水平,增强特色加工业发展能力。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推进矿业、电力产业、绿色产业、林产业、旅游业、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巩固提高药材、紫胶、橡胶、蚕桑、甘蔗、核桃等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优质农产品种植与加工规模和水平,加强优质茶叶、烤烟、咖啡种植基地和粗、精茶深加工。

  ——楚雄片区(楚雄市、南华县、姚安弥兴、大河口乡、官屯乡、左门乡)。增强优势资源开发,发展新兴特色产业,推进林产业和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扩大繁种产业规模,推进良种基地、优质稻种植基地建设,加大中药材、生物药业开发力度,加强烤烟、蚕桑、核桃等产业发展规模。推进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发展,扩大养殖业基地规模。发展人工和野生食用菌、蔬菜等保鲜贮藏加工。推进生物质能油料(膏桐)种植,优质核桃种植与加工基地规模建设。推进现代物流业、劳务经济发展。

  ——大理片区(剑川、鹤庆、洱源、祥云及宾川、云龙、漾濞、巍山、弥渡的11个乡镇)。推进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发展,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提升食品工业发展水平,推进生态食品加工,发展牛饲料(草)加工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乳牛良种基地规模建设,推进民族传统特色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金、银、铜民族手工艺加工和集散市场建设。巩固提高烤烟、甘蔗、啤大麦、蚕桑产业,加强核桃、芸豆、梅果、蔬菜等基地建设,推进经济林果、优质水果规模化种植,加大新品种繁育推广和序列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畜牧水养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大祥云宾川综合开发园区建设力度,探索老区连片开发经验。

     ——丽江、怒江、保山、迪庆片区(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兰坪及香格里拉的4个乡镇、保山的金鸡乡)。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开发,打造地方优势产业,推进生物、矿业、电力、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农特产品、旅游等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增强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强制种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粮油、水果、经济林果基地规模,提升烤烟、甘蔗产业发展水平、加强蔬菜、药材、核桃、蚕桑,花卉基地建设;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畜牧养殖业发展,提升旅游精品,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增强旅游集散地功能,推进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笫五、关于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规模 

     规划投资规模332.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103.04亿元,占总规模的30.9%,社会事业15.43亿元,占总规模的4.6%;生态环境建设42.39亿元,占总规模的12.7%,产业开发171.72亿元,占总规模的51.6%。

(二)资金筹措

  坚持统一规划,集中力量,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扶贫开发资金要向老区倾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解决革命老区特殊区域、特殊困难和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二是整合资源,加大各类既有渠道资金对老区的倾斜力度;以规划为切入点,县为平台,项目为载体,积极整合部门的项目资金。结合国家和省现有即将实施的项目,巩固存量增加增量,在增量上不少于15%,同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三是积极推动银政、银企合作,通过商业信贷、政策信贷等多种形式,支持革命老区开发项目的信贷投放。

  四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建设,制定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引进省内大中型国有控股企业、外资、民营资本参与老区资源开发。

  五是发扬革命老区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出劳集资,积极参与开发建设。积极争取社会捐助,拓宽老区资金来源渠道。

笫六、关于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增强合力

      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老区开发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及其班子每年要专题研究革命老区工作,并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新格局。老区开发建设规划实施完成情况列入省政府年度重大事项进行督查。涉及的州县,要成立职能机构,安排3~5人的编制,要有专业机构和人员负责。突出老区发展的地位意识,把老区开发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二)落实责任、狠抓落实

  按照“统一领导,省负总责,州、县落实,一级抓一级”的要求,省扶贫办为我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督促等,具体负责老区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省级有关部门再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把老区开发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具体化,明确本部门的任务、目标和责任要求,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每年州县有关部门要通过与上级政府签订责任书,制定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规划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对各部门、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考核。涉及的州(市)、县,落实专门机构,具体负责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等各项工作。中央和省直定点挂钩单位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每年为挂钩的老区乡镇村筹措一定资金为老区办两到三件事实。发挥老促会作用。加强项目管理,完善审计监督检查,推进项目资金公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革命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革命传统和革命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鼓舞着革命老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成就、新变化、新经验。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热爱革命老区、关心革命老区、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良好氛围,是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重要任务之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意见》精神,在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宣传方面,未来3年实施“五个1”工程。一是拍摄一部专题片,反映革命老区的历史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及现状、未来展望。二是拍一部电视剧,反映我省革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如威信的扎西会议和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王德三等。三是在省内外主流媒体,如新华网云南频道、人民日报、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开设一个宣传革命老区的栏目,努力做到报上有位,电视有影、广播有声。四是在昆明地区建立一座反映云南革命老区的纪念馆,打造革命老区教育基地。五是谱写一组反映革命英雄事迹的云南革命老区斗争史的歌曲,用歌声传播革命老区斗争史、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革命老区的新变化、新成就。

三、如何应用规划

这个规划是经省政府同意的,以省发改委和省扶贫办名义下发的,规划涉及的目标任务各项措施都是反复征求过全省省直19个厅局部门意见的,也就是说是大家认可的一个规划。规划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认识、形成共识的过程,具有指导性和导向性作用。我作为规划的主要协调、组织者,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和蓝本,只有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前进。这个规划是来之不易的。规划下发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这个规划,因此我提三点建议:一是省直部门要认真吃透规划精神,结合规划所设定的项目,按照部门职能和存量不变,增量给予倾斜的要求,逐一抓落实,年初要求有工作计划,年终要有总结、汇总执行情况,同时将汇总执行情况报省扶贫办,由省扶贫办统一汇总后,报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特别希望各厅局认真总结规划执行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二是各州市县回去后,将规划连同省委省政府[2007]19号文件复印送州市县相关领导和部门,提请他们在每年年初和年底上报项目和争取项目时作为政策依据。同时要做好规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工作。三是全省扶贫系统一方面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规划的督查和督办协调工作,尤其重要的是强调内部处室、科室的协调配合,整合资金、整合项目,按照规划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既要弹好钢琴又要突出重点,还要做好上情下达的工作。

我们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革命老区的明天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201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