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桩超声波检测规范:警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造成严重危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24:20

发表于《中国植保导刊》,2010,30(3):17-18.

 

警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造成严重危害*

 

刘万才  刘  宇   郭  荣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北京  100125)

 

中图分类号:S435.111.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820(2010)03-0017-0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是由我国科学工作者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危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斐济病毒属(Fijivirus  Reoviridae)。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其发生与流行以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广泛发生的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为介体高效传毒。近年来,该病害在越南和我国南方稻区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尤其是2009年造成了多点成片田块绝收,农业生产损失巨大,对我国水稻生产安全的潜在威胁巨大。为及时掌握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状,制定防控对策,2010年2月1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召开了部分新发生病虫害防控对策研讨会,来自江苏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以及江苏、浙江、江西和湖南等省植保站(局)的专家就该病害的发生与防控进行了充分研讨。由于该病害危害流行时间不长,目前国内尚无对其监测预报及防控的成功经验,各级植保部门需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加大监测力度,搞好传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早期防治,警惕病害暴发造成严重损失。

发病症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水稻各生育期均可感病,发病症状因染病时期不同而异。

秧苗期感病的稻株严重矮缩(不及正常株高1/3),不能拔节,重病株早枯死亡;

大田初期感病的稻株明显矮缩(约为正常株高1/2),不抽穗或仅抽包颈穗;

拔节期感病的稻株矮缩不明显,能抽穗,但穗型小、实粒少、粒重轻。

稻株发病的共同特征:

一是发病稻株叶色浓绿,上部叶片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

二是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气生根及高节位分枝

三是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约1~2mm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

四是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

五是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异,早期感病稻株,病瘤产生在下位节,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

六是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

发生现状

2.1  发生基本情况  该病毒于2001年在我国广东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目前全国已有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个水稻主产省(区)明确发生。2009年全国发生面积约500万亩,基本失收面积10万亩。另外,该病毒不仅可侵染水稻引起发病,也可侵入玉米危害,2009年海南、广东、广西等南方玉米上也发现不同程度的发病,在山东省嘉祥县玉米中也检测到了该病毒。

2.2为害特点及产量损失  由于该病害主要由远距离迁飞的白背飞虱持久性传毒,且在水稻各生育期均能感病受害,因此其具有流行扩散快、监测防控难、危害损失大的显著特点。据初步调查,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后基本绝收,拔节期发病产量损失一般50%左右,孕穗期发病产量损失约30%;玉米苗期发病可造成绝收,后期感染发病也能引起一定的产量损失。

2.3  发生趋势及风险分析  由于白背飞虱的发生具有迁飞性、广泛性和暴发性的特点,近两年,湖南、江西、湖北等水稻主产区该病毒病发病面积成倍增加,其发生区域很可能扩大至西南、江淮和北方部分白背飞虱发生区。预计该病害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水稻上一种常态的、局部重发的、部分年份大流行的主要病害;在上述地区玉米上的发病也会相应地加重。一种新病毒,同时威胁我国水稻、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生产,其潜在危险不可低估。

原因分析

造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加重和扩散流行的原因,初步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越冬虫源地毒源充足。白背飞虱主要虫源地越南和我国华南与西南南部越冬虫源地每年发生都比较严重,3-5月份田间毒源充足,为病害扩散流行提供了充足的毒源基础。

二是迁入地传毒昆虫发生严重。近年来我国南方大部稻区白背飞虱连年暴发,年均发生面积2亿亩左右,大范围严重地发生、繁殖与迁移加速了该病毒的传播蔓延。

三是抗病品种匮乏。由于该病毒出现时间不长,育种部门还没有将其列为育种目标;目前生产中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且缺乏抗病性鉴定方法,因此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控制病害流行缺乏基本条件。

四是栽培制度对病害发生有利。目前,我国水稻单双季混栽现象普遍存在,栽插期拉长,加之近年南方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桥梁作物面积增加,为白背飞虱转移传毒和该病毒流行扩散提供了广泛的食料和寄主场所。

当前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目前,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主的科研教学单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该病毒及其介体昆虫种类、寄主范围、侵染和流行规律研究才刚刚起步,对抗性品种、监测和检测技术、防控措施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更是几乎空白。

二是监测预警能力较低。广大农户对这个新病害的认识不足,预防意识淡薄;科研和生产部门对其发生规律及危害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成熟的早期监测预警技术,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较低。

三是配套防控措施缺乏。在防治上,目前生产中以控制前期介体昆虫虫源基数、减低传毒几率为主,缺少行之有效的治虫防病配套技术措施,控制能力不高。病害一旦发生流行,造成较重损失将在所难免。

防控对策建议

5.1  政府宏观管理层面 

一要高度重视,落实防控责任。建议设立越冬毒源地治理防控专项,通过加强越冬虫源地介体昆虫和病毒病的控制,减轻当地病害的流行及毒源的传播,保护长江流域和江南大部稻区少受损失。

二要加强病虫情的监测预警。组织全国各级植保机构,密切监测该病害及其介体早期流行发生情况,提前做出病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制定配套技术方案,科学指导广大农户开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抑制病害的扩展蔓延。

三要加强宣传培训,普及病害识别和防治知识。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对预防病害的认识,增强治虫防病工作的主动性,严防病害大范围暴发流行。

5.2  生产应用技术层面

 一是加强越冬区白背飞虱防控。通过压缩冬种水稻及玉米面积,及时翻耕冬闲田减少自生稻苗,辅以药剂防治,压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等白背飞虱越冬基数。

二是减少南部稻区带毒白背飞虱北迁虫量。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于3-4月份白背飞虱北迁起飞前,对稻田及玉米田进行大范围统一防治。

三是水稻秧苗期避虫防病。在早稻及春玉米发病较重的地区,通过调节栽插期、选择适当的育秧地点及网罩覆盖等措施,切断带毒白背飞虱的取食传毒链。

四是大田初期治虫防病。重病区在苗床后期喷施长效内吸性杀虫剂,大田初期喷施速效性杀虫剂,防治白背飞虱,减少其传毒几率,降低发病风险。

五是弃用带毒率高的秧苗。水稻分蘖期矮缩病株率在3%~20%的田块,应及时拔除病株,从健株上掰蘖补苗;重病田及时翻耕改种。

5.3         科研基础研究层面 

近年来,由灰飞虱、白背飞虱等媒介昆虫带毒传毒引起的病毒病日趋加重,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产量损失明显增加,但针对病毒病的基础研究总体还相对薄弱,迄今为止没有重大科研专项支持相关研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尽早设立研究专项。同时,要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研究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病害流行规律,监测与检测技术,预测预报技术,抗病品种资源的筛选、鉴定及抗性种质创制,传毒介体的控制和抗病毒剂的筛选,病毒病的防治策略及关键防治技术配套集成等方面加强研究,为有效控制该病毒病流行蔓延、减轻为害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