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地基梁法基本原理:北京故宫馆藏翡翠【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48:44
北京故宫馆藏翡翠【七】
翡翠王朝 

翠螭纹龙首带钩,清,长9.5厘米,宽1.8厘米。 

  翠色较绿。带钩钩头呈龙首状,龙首阔嘴,宽额,双角后弯,眼凸起(俗称虾米眼)。钩腹呈长条状,较宽,微呈弧形,其上镂雕一螭,小头,长尾,头与钩首相对。钩背为圆形纽。 
 
  带钩在春秋、战国时已很流行,直到清代仍在使用,玉带钩是其中的精品。带钩主要有两种,一种横向使用,用以束带,较大。另一种纵向嵌于带上以挂物。帝王多用龙首带钩。

 翠带钩绦环,清。 

  翠质为青绿色,局部绿色较重。作品四件一套,其中一件为带钩,一件为钩环,钩环与带钩钩合,用于腰带的端部。另两件可穿于带上,置于身体两侧,其下有环,可挂物,有些学者称其为“提携”。四件作品皆近于椭圆形,其上凸雕云螭纹。

 翡翠乾隆款龙纹杯盘 清,杯高5厘米,口径7厘米,盘径18.5厘米。 

  杯、盘两件一套。翠质之色、水、地均一般,胎较厚,光工不足,铊痕未消除。杯身阴刻龙纹。托为折沿小盘,中心有覆莲座以承翠杯,盘内饰双龙戏珠纹。杯、盘底均镌“乾隆年制”阴文篆款,款甚精工。此杯为滇工之作,贡进内廷后,乾隆皇帝命如意馆的苏州刻字匠镌款。

翠兽面纹兽耳扁瓶 清,通高23厘米,口径5.9×3.75厘米。 

  翠质尚好,有墨绿色点块,水头略显不足。器表主体纹饰为兽面纹。颈两侧以兽首为耳,兽首衔活环。碾工不够精细,地子琢磨不平,当系滇工所碾,与苏州、扬州之工是不能比拟的。扁瓶的造型为清宫玉瓶的典型样式。

翠扁方 清,长34.5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 

  原名“绿玉扁方”。翠白地,绿作丝絮状布满白地。扁方身细长,一端似舌尖,另一端反卷,两头饰梅花。地子未磨,不似苏州、扬州之作,仍为滇工所琢磨。

翠人物山景山子 清,高16.1厘米,长24.7厘米,宽10.5厘米。  

  通体含深浅不等的绿色。山子下端切平作底,碾山水楼阁,二高士漫步其中。背面饰崇山峻岭,苍松野卉,中有二鹿,悠闲自在,互为顾盼。此山子颇有文人画之意境雅趣,应为苏州或扬州所造。

翠卧牛 清,高6.6厘米,长15.1厘米,宽7.7厘米。

  此卧牛是一件小巧的可置于掌上把玩的肖生类珍玩玉雕。牛作伏卧引首状,双目圆睁,口紧闭,鼻孔舒张,似在吐气。躯体光素,抛光细腻,细毛刻划入微。细琢精雕,雕工与玉质并美,工可赏,质可品,相得益彰,两全其美,确得玉器雕琢工艺之真髓。 
 
  按《贡档》所记,此物名“云玉卧”,应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扬州阿克章阿所进,因此完工时间至迟不晚于嘉庆二十三年,距乾隆时期相去不远,想必乾隆时代的名工尚在,因而能以按照乾隆工的要求碾琢制作。此器堪称嘉庆晚年乾隆工的代表作,扬州玉工以治和田玉的手法来碾琢云玉,将云玉翡翠纳入玉器加工工艺的范畴。

翠烟壶 清,高6.45厘米,宽5.3厘米。 

  共5件,原藏热河行宫。翠质地尚佳。器扁,近似椭圆形,颈细肩宽,中有一孔。器表琢磨光润,秀巧可人,可能是苏州制品。乾嘉时期瓷烟壶中已有此种器形,疑为乾嘉时期苏扬官员进贡后被送存于热河避暑山庄。


 铜镀金累丝镶翠三镶如意 清,长62厘米。 

  如意上嵌翠瓦子三片,用减地平凸技法分别镌刻龙纹、松竹、象纹图案。碾工较粗犷,应为京都玉工所碾。据如意所系黄条可知,此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十三日恭亲王弈訢献给光绪皇帝的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