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砂石试验怎么做:教师如何做研究——以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教师论坛交流论文为例--存在与课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1:25:45
教师如何做研究——以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教师论坛交流论文为例
[ 2007-12-20 0:01:00 | By: freewind ]
2007年12月19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区首届教师论坛在西城区教研院召开,我得到邀请,几天前阅读了三位获奖老师的论文,并在今天的论坛上聆听了三位老师就论文所做的报告。 西城民族团结中学王小琼老师的论文《学情调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在下文出现时简称《学情》),研究的是王老师和她团队的同事们为了解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经验,以便将历史知识与学生旧有经验相联系,对学生开展了三个维度(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情调查。论文探讨了设计、实施、分析学情调查问卷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
官园小学章冬老师《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的诊断,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在下文出现时简称《诊断》)的论文,研究了自己在尝试让学生亲身经历中“认识电磁铁”、“制作电磁铁”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通过对教学行为进行诊断,找到了导致问题的原因,改进了教学设计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她也发现:教师可以“在诊断中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当东方遇到西方----文科跨学科选修课教学研究》(在下文出现时简称《东方西方》)则是北京四中的两位老师——或者确切地说是一对夫妻——张恩与杜蘋所做的研究。这对分别教英语和语文的老师,最初设想合作开设“当东方遇到西方”的选修课,希望学生通过了解东、西方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文化习惯以及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拓展思路、提高生活品味,并使自身素养得到提高。在研究的过程中,当他们“按照当初的子命题构想计划,一个一个地创设课堂结构,填充课程内容时”,他们蓦然发现,自己的尝试已经走上了文科综合教学改革(即文科跨学科教学改革)之路。
三篇论文,可圈可点的优秀之处颇多:
一、         三篇论文写作规范,提供了教师做研究论文的优秀范例。
以最为规范的《学情》为例,论文包含“问题的提出”、“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研究结论”、“研究感悟及未来研究方向”九个部分,并列出了“参考文献”,充分展现了一个与过去及未来相连的完整研究过程。
各篇论文不仅“骨架”完整,而且不乏生动精彩的关于研究过程、教学过程的叙事,如果说一个个来自自身教学经验中的叙事是“肉”,那么,它与“骨”的水乳交融的结合已建构出丰满的研究生命体。
对于“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的问题,这三篇“有骨有肉”的优秀论文,提供了优秀的教师论文范例:完整的研究框架+丰富的叙事内容,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是对于曾经“非此即彼”的教师如何做研究的问题的有力解答,作者们都不知道我从中得到多少鼓舞和启发!我由此多么感谢西城区教研所和老师们给我带来这样丰富的学习体验。
二、教师的实践智慧在自己的反思中得到总结。
每篇论文在做了行动研究后,还对自己的研究过程做了反思与总结,这是一个探究自己隐含在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实践智慧的过程,这些探究出的有价值的原则,将可以迁移到解决其他的问题中,其他老师在了解了它的产生过程后,亦能得到借鉴。
三、均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学生——尤其是学生已有经验——的关注。
《学情》研究的主题就是教学中的学生及其经验:正如王小琼老师在“问题的提出”中所介绍的,如果教师不知道学生的情况,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2007年西城区教师论坛暨教育学会第十二届优秀论文颁奖会会议交流资料》第3页,下文中凡引述此交流资料,仅列页数)。
《诊断》一文,展示了章冬老师另一种了解“学情”的方法——课堂提问:
我的原始设计是这样的:先出示电磁铁,问学生“这是什么?”由学生告诉学生的方式做为开场白,“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的?”作为了解学生“制作电磁铁”的初始概念。(第26页)。
《东方西方》则以极其流利的文笔,执著地展现着他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同时也是他们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对于教育目的与学生生活之关系的追问:通过对“茶”、“咖啡”与“品酒”的介绍,“我们坚信此刻令他们饶有兴味的知识,会让他们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第20页)他们在选修课上放映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s Smile) (顺便说一句,这两部影片都是我极为钟爱并在每一年都同样要给我的研究生们播放并讨论的)和《摇滚校园》(School of Rock)的片段,让学生欣赏与讨论,学生的“热泪”和“兴奋”使两位老师相信:“他们在未来一定能更坚定地支持真理、拥抱自由、对抗强权、追求独立。”(第20页)在学生欣赏Sarah McLachlan的“Angel”这纯净的音乐,了解深刻的背景故事的同时,他们“也开始严肃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身为老师的我们倍感欣慰的。”(第20页)
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经验,可说是一个世纪以来国际教育界的课程改革里最为宝贵的遗产:探察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新知识与之产生关联。各国即使在调整改革的过程中重新关注知识的学科逻辑时,都没有将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经验这个重要的原则和“婴儿”抛弃。对学生经验的关注也是回答教育最基本亦最终极的问题的一个答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它的回答直指学生的生活,而且不仅仅是为未来作为成人的生活(这可以成为一个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现在的幸福的借口),也包含学生此在的、当下的每一天在学校里的生命体验。
关注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也成为我国在2001年的课程改革里提出的最为重要的原则。
在我看来,这个原则至少包含着这样的学生观:当学生来到教室时,他/她不是一张白纸,他/她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着自己生活中的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物理学、音乐……的经验,各科教学如果能探察学生已有的这些生活经验,并将之与课程里需要儿童知晓的新知识相联系,她/他们就会学得迅速、学得容易、学得牢固。事实上,课本里的知识也是经验,是人类前辈的群体经验。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知晓: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与生活有关系!生活中充满了需要探索的知识,这是不是可以点燃孩子们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呢?——如果教育能保持孩子对于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孩子几乎不用激发,好奇心生而有之,除非它过早地遭受到我们这些成人的扼杀),教育就可谓取得了一半的成功了——我差不多要说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这可是个绝对的判断,恩,想想,不,还需要能激发孩子保有追求和坚持真、善、美的勇气……
四、行动研究是关注改变、改进的研究。
行动研究是关注改进的研究,在行动中感知困惑、界定问题、提出假设与设计、尝试、修正假设与设计、得出结论。这是一个过程,过程中的“人”和“问题”发生了什么改变,是值得探究的。《诊断》一文中表达得好: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广义的理解“成果”一词,毕竟,“成果”不等于“结果”,我们注重实验的结论,更要注重获取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解决的过程如何?这些都是“成果”中的一部分,因为学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素养才得以提高。(第34页)
这段话,也可以作为对于教师的行动研究及其论文需要关注过程的生动说明。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的“者”得到了什么改进、如何得到改进?学生得到了什么改进,如何得到改进?叙述这样的过程非常有价值。
例如,《学情》一文清晰地呈现了师生得到改进的过程:
丁老师尝试开展学情调查: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一课,丁洁琼老师第一次课前 学情调查问卷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节选):
问题(节选)
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你知道在新航路开辟前欧亚之间有几条商路存在?为什么欧洲人要弃旧取新开辟新航路?
发现问题:有些学生缺乏答题的欲望,甚至有不少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应该答些什么,还有少部分学生交了白卷。
分析问题并探究:怎样降低问题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怎样才能设计一份既科学又能反映学生情况的课前学情调查问卷呢?
再次研讨,发现策略: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设计问题;“应将专业化的问题通俗化,尤其是对学生来说很生疏的问题,更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来创设问题情境。”“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首先从学生身边时时能够看到、常常能够使用的东西入手,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氛围,直接获取知识。”
丁老师修改和完善调查问卷(改进):
问题(节选)(原来的设计)
问题(节选)(修改后的设计)
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你知道在新航路开辟前欧亚之间有几条商路存在?为什么欧洲人要弃旧取新开辟新航路?
如果你是生活在14—15世纪时的一位欧洲商人,要去亚洲的中国、印度等地做生意,有哪些道路可供选择?
学生的回答(发生了改变,实现了学情调查目的):
问题(节选)
结果及分析
如果你是生活在14—15世纪时的一位欧洲商人,要去亚洲的中国、印度等地做生意,有哪些道路可供选择?
答出主要商路——丝绸之路的共11人,占73%;答出海路未指明的共2人,占13%;不知道的共2人,占13%。
回答的结果表明73%学生对丝绸之路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知道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有13%的同学知道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诊断》一文展现了自己步步深入的研究过程,这是一篇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展现研究过程最为充分,也因此有可能其他教师最易于得到迁移的论文:
•         发现困惑(没有学生知道电磁铁、4人制作一个电磁铁,不是合作学习?)
•         尝试(改为2人制作一个电磁铁)
•         发现新的问题(合作学习的味道还是不浓)
•         学习(《反思性教学》等——需要反思)
•         诊断(学情调查,并分析:电磁铁离生活较远;我还未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和概念,4人做一个电磁铁,难免就会有学生失去动手的机会,合作学习≠小组学习)
•         重新设计教学(同伴互助)
•         得到改进
•         反思(在“诊断”中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五、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实验研究、个案研究。在展现证据方面,《诊断》一文还非常有说服力地运用了照片:
为了体现“做中学”的指导理念——合作学习,我要求学生4人一组制作一个电磁铁。希望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他们协作分工的合作能力,渗透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也希望他们通过制作活动,发现每个组制作的电磁铁磁力大小是不一样的。但最后的效果却不如人意。有的学生手里没有事情做,有的学生看小伙伴做,还有的学生东张西望。(第27页)
每个小组的实验报告都有:要研究的问题、猜想、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实验数据(或画出的实验现象)、结论等方面组成。有的小组还把研究时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也记录了下来。尽管每组实验报告呈现方式不一样,但可以很清晰反映出学生的实验过程、方法和数据。(插图3幅)
在新课程下,把科学课定位于“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实以上这些表象难道不是我们常提到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吗?所以我认为这个环节的处理老师要给足时间,学生才会出来这么多“亮点”。(第31页)
六、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学情》一文,还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课上学生生成的问题”以及“作为检测教学效果手段之一的课后学情调查”(第12页),这样就将这个研究与研究前发现的问题、将来要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使研究成为一项日常的工作,使研究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对于这一点,作为读者,我还希望看到如何将学情调查结果的分析运用于历史教学?是否能呈现并分析运用了学情调查结果后上的某一节课的实录片段?
七、研究的、教学的美学。
写下这几个字,今天下午论坛上阵阵欢乐的笑声仿佛又回响在耳畔,那是张恩幽默的论坛发言引起的。他的同事、合作者、妻子杜蘋因为他们的孩子太小(或许在休产假,我想),没有参加,由他一人全权代表。
他们两口子的论文是最为优美流畅的,读读这样的段落吧:
就语文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具体地分析一下吧。“文史哲不分家”是人们熟知的常识,语文教学可涉及史、地、数、理、化、生物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横向联系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广阔前景也顺理成章地为人们认可。例如一次在诗歌教学中,我将地理知识迁移过来以增加学生的理性认知,在体味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的理趣时,可以顺便提及它反映了不同地区海拔差异与温差的关系,文科班的学生听到这里时,很兴奋;理科班的学生也发出会心的微笑。当然这一迁移也可以是反向的,设想地理教学中借助中国古典诗歌可否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呢?答案是肯定的。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代岑参诗)写出了大戈壁滩飞沙走石的场面;“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把南方海潮及河流涨落规律生动简要地刻划出来; “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用“春风为何不度玉门关”来考查学生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等等。
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是美国课程研究者派纳(William F. Pinar)在《理解课程——历史与当代课程话语研究导论》一书中专门论述的一章内容。这部著作引述了这样一段话:
著名的教育哲学家Harry Broudy……表明智力——产生、分析、合成概念的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求培养想象力。……没有贮存丰富影像的孩子在概念解码、阐述感知的能力上是有欠缺的。这样可以认为审美素养对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也是社会智力的基础。[1]
我更是固执地认为,美是真与善兼有方可能达到的产物,是最高的存在:正义之真若缺乏仁慈(善)便不美、仁慈(善)若缺乏正义的勇气与力量,便也不美。
感谢两位老师,这一对热爱生活的人儿,带给我美的享受——研究之美、课程之美。
论文也激发我思考一些问题,以最规范的《学情》一文为例(它关注到研究的诸多方面,所以才激起了我的思考,非常欣赏王小琼老师的研究素养),与诸位老师交流:
一、概念界定及“规定性定义”:
一项规范的研究,通常需要对研究的问题做清晰的界定:研究什么?以及研究的边界。
《学情》一文在这一点做得非常规范。
它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学情”——作了“概念界定”:“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包括智力、神经类型、个性、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心理健康、动机水平、亲子关系等。”(第4页)并且,“学情调查不仅要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自主行为能力、能力倾向、兴趣点、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的性格表现、情绪的性格表现、意志的性格表现,等等。”(第4页)这样的界定对于作者及读者全面了解学情非常有帮助。
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一篇论文的“概念界定”意味着:在本篇论文中,我所研究的概念(如“学情”)就包含这些内容。但事实上,一篇论文、一次研究难以研究上述“学情”的方方面面,这篇论文所展示的也并非上述每一个方面。这里就需要作者对自己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的概念做一个“规定性定义”:这是作者自己下的定义,是作者自己的约定,要求这个被界定的概念在后面的讨论中始终表示这种规定的意义。例如,根据这篇论文实际研究的“学情”,可以在介绍了上述“学情”涵盖哪些内容后,下一个“规定性的定义”:我(们)本次对学情的研究主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对“概念”的界定也就与研究的实际内容相符合了。
二、如何设计侧重三维目标的学情调查问题
《学情》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并不局限于知识层面,而是从三维目标设计问题——“课前学情调查问卷要紧密围绕教学三维目标来设计”,论文展示了调查问卷设计:(p6)
项目
问题
侧重
知识
能力
1.有关贝多芬,你都了解些什么?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他最著名的作品。
2.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历史成语故事,你知道闻鸡起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的由来吗?如果知道,请写下来。
侧重
过程
方法
1.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你最喜欢的方式是什么?
2.你知道外国人使用“九九乘法口诀”吗? 自己在家试试看:要想得出“9×9=?”,不使用乘法口诀需要多少时间?你会几种方法计算?最快的方法是什么?所需时间多少?
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你能对郑和下西洋作出自己的评价吗?如果能,请写在后面。
2.你最喜欢过的洋节日是什么节?是怎么过的,你喜欢过中国节还是洋节?请说说理由。
我理解的三维指根据一个问题的三个维度设计问题,而不是三个维度,分别设计不同的问题。
例如,关于贝多芬,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三维:
项目
问题
侧重知识能力
1.有关贝多芬,你都了解些什么?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他最著名的作品。
侧重过程方法
1.你是从哪里知道关于贝多芬的知识的? (了解学生学习的途径和风格)
侧重情感态度
价值观
1.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他以及他的作品吗?为什么?
三、一份或多份可供参考的“学情”调查统计表?
论文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课前学情调查问卷统计表”(p11):
问题
统计结果
数据分析
正确回答及所占人数、比例
错误回答及所占人数、比例
***
***
***
***
它的设计包括两个维度:“正确”与“错误”。对于“知道”或者“不知道”、“是”或“否”的问题,可以方便地采用以统计。例如:(p9)
问题(节选)
回答情况
正确回答及所占的人数
错误回答及所占的人数
你知道寒食节来历吗?
2人知道。其中有1人没有说出人物名称
38人不知道
对于需要统计描述性答案的题目,则这个表就不适用。可贵的是,第10页展示了这样一个统计表:
调查问题(节选)
统计结果
数据分析
贝多芬的故事给人许多启迪,你能否用2—4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坚持不懈15人、坚韧不拔8人、坚强不屈8人、身残志坚6人、才华出众3人持之以恒2人、永不放弃2人、不畏艰险2人……
回答不知道的9人。
本题拟在了解学生对贝多芬的精神品质的评价。
33人进行了正向评价,说明多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正向的。
解决办法:教学设计中不必再过多地讲述,而应以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态度,进行自我教育和群体教育为主。
所以,是不是也可以同时将此表设计作为可参考的选项,作为第二种可参考的供统计描述性答案的表格,补充到第11页的统计表里来:
调查问题
(节选)
统计结果
数据分析
**
(描述性问题)
**
(描述性答案)
四、统计学的显著性与教学研究需要关注的显著性。
如何通过课前学情调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情》一文里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第9页):
问题(节选)
回答情况
正确回答及所占的人数
错误回答及所占的人数
你想了解大运河开凿的一些情况吗?
33名学生想了解
1名学生不想了解
哪个细节呢?是那个“不想了解”的“1名学生”,读到这里,我很好奇地想知道:这位学生为什么填写这个回答?或者说,她/他(?)为什么不想了解?
这是个别答案,需要关注吗?在统计学上,往往对于不显著的结果未给予关注,《学情》一文在第9页也说明:“统计的结果均采用学生答案比较集中的部分进行归纳、总结”。但有研究者对统计学不显著的结果有不同的看法:“那些在统计学上不显著的结果却可能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意义,而那些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结果,却可能在政策上没有意义(Tukey,1969)。”[2]当我读到它时,我感到惊讶同时也得到启发,我想,有时需要关注那个“少数人”,在他/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他/她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五、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
论文需要列出参考资料的格式,不同的期刊对于格式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投稿时需要研究所投期刊对参考资料格式的要求,期刊的编辑部一般会在封三、四,或者某一期、或者网站上登有介绍,请老师们事先了解。各大学研究生院往往也有对学位论文的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可以参考。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网站即有“学位论文编写规则”要求:
http://graduate.bnu.edu.cn/peiyang/pyindex.htm
例如,一般来说,对于“刘军”“编著”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学的新视野》”的参考文献格式可以是:“刘军编著:《历史教学的新视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年份)。”如果不清楚出版社所在的城市以及出版的年份,可以通过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快速查找到。“2003年”的出版年份就是我在http://www.baidu.com键入“刘军”和“《历史教学的新视野》”快速查找到的。
此外,作为一个很喜欢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自由主义哲学的中国教师和研究者,我还想介绍一段他在1919-1921年在中国访问时对中国中小学教师所做演讲的一部分。他是针对学科之间互不关联如同不透水的密封舱、以及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都没有联系的问题而发表此演讲。这一番讲演,正好涉及到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以及文科跨学科教学。
根据与当前生活相联系的原则,在中国的讲演中,杜威对中国的中学和高等小学的历史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下手之先,把一切重要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以及种种运动的问题,开一个单子,一步一步地回说上去,何以发生这种问题?未发生之前情形如何?这与现在发生关系,教法较活,且容易领会,而可以帮助他解决现在种种问题,做个参考材料,并懂得现在种种运动的理由。[3]
在中国的讲演中,杜威非常精彩地介绍了联系文化史的地理的教学方法:
例如讲到天文。书上告诉你,地球转动的轴是有点斜的,斜度几分几秒,因此南半球、北半球所受的日光不同。平常教法,总是教人记著斜度几分几秒,因受日光的不同,所以有寒、热带,几个月冬天,几个月夏天。这样教法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他与文化连在一起。如北方因为天气冷,日光少,所以发生什么民族,文化较迟较低;但是人类在这种天文、地理不相宜的地方尚且能与自然奋斗,造出文化:如火的发明,衣服的发明,及北冰洋中捉鱼等等。这种都能引起兴趣,可以知道人类在天然界所占的地位。
再用寒带以南受日光较多、天气较温的地方来讲。地势有高山、平原的不同,土地有膏腴、瘦瘠的不同,因此发生的民族有特别的气质、风俗和习惯。如蒙古的地方宜于畜牧,所以发生游牧民族,养成居无定所的习惯和勇敢冒险的天性。因职业的关系,所以出产品是油饼、牛乳等物。又因天性、习惯、文化种种关系,所以人民好战,在文化史上发生极大的影响。无论东方、西方,凡是古代战争,都是北方民族破坏南方文化较高的民族。
再讲到土地膏腴的地方,因为生活较易,居有定所,所以无论东方、西方,文化发生最早者总在这等地方。滨海的民族,养成航海通商的习惯,富于冒险的性质。这不过举几个例,日光与人事、文化,已经有这么大的关系。这种不但容易懂得、容易记得,有训练心思的功效,还可以使他们知道地理不是几个死板板的府、州、县,还有种种人类应有的事业,及自然界究竟有什么东西。
这样讲法,既把学生的眼光推广,然后渐渐引他到社会政治的问题上去。如英国为什么以这样小的岛国而能在商业上占这么大的地位,殖民地这么多,运输这么发达?因为在地理上看来,他是个滨海国。煤、铁、石灰,又都与制造有关。不但历史上的事实容易懂得,就是从地理下手,也可以讲到他地理上的位置,天然的物产,与他的文化的关系。于是可以引到社会政治问题。[4]
这是我很喜欢的几段文字,也希望给我的中小学同事带来启发和欢喜。
感谢三位老师给我带来的创造与美的享受!
今天晚上,将这些感受与思考记录下来,我也由此感受到快乐,毕竟,如果我疏于动笔(不,不是,是键盘),这些思考就只有去流浪了。
我要给它一个家。
[1] [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理解课程——历史与当代课程话语研究导论》,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1页。
[2]罗杰·J·沃恩、特里·E·巴斯:《科学决策方法——从社会科学研究到政策分析》,沈崇麟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32页。
[3] 杜威:《教育哲学》,《杜威五大讲演》,胡适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4] 杜威:《教育哲学》,《杜威五大讲演》,第157-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