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挠度公式 单位:诗心仁意醉乾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24:02

诗心仁意醉乾坤

         ——读花树林的诗歌

□ 张乾东

和花树林先生是今年刚刚通过网易博客认识的,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写评论,我还是首次,这自然源于花先生的诗歌深深的打动了我。通过简介了解到,花树林先生乃河南人氏,今年58岁,多年来一直醉心于民族文化的研究,是一位诗书画等方面都有所造诣的老诗人。在读过其诗,看过其画之后,发现的确非同凡响,此时此刻,我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花先生满腹韬略,铁骨铮铮,正气凛然,天地乾坤就在他心中,任随他自由飞翔,也让我们心驰神往。

花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的诗人,应该说这是作为一个优秀诗人最起码要具备的先天性条件,细数古往今来的诗人,大凡有所成就的无不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诗歌是一门真正的国学,没有一颗爱国之心如何写得出优秀作品?“……中国,你何以不早点怒吼/最好的选择不是退让自守/中国,你何以不早点怒吼/偷安苟且才是自寻死路/中国,你何以不早点怒吼/难道先烈的鲜血都是白流/中国,你何以不早点怒吼/狼吃人可以寻找任何借口/中国,你何以不早点怒吼/难道非等到危亡急难时候/中国,你何以不早点怒吼/何日再看你气吞万里如虎/中国,你何以不早点怒吼/中国领土还有多少在外头/中国,你何以不早点怒吼/不要再寻找怯懦的理由”(《中国你何以不早点怒吼》),这首诗歌从中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清政府晚期起笔,一直写到富强的今天,高亢的呐喊振聋发聩,着实让人震撼。作者对当下中国的某些对外政策充满忧患意识,一连串的发问与自答,将诗歌的情绪推向高潮,也让读者久久难以平静。换成我们的角度来看,虽然有些句子存在某些偏激,但是作者对祖国爱之深我们也是深有体会的,他有许多警醒之句,或许和中国当代对外奉行的某些政策有所抵触(国家的对外政策远非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想得那么简单),但我认为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作为一个诗人应该具备的良知;也许很多人都有和他同样的想法,但很少有人会直言不讳的讲出来,花树林勇于站出来呐喊的精神值得当代中国人好好学习。只有我们坚定的爱着自己的祖国,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好。

花树林先生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关注现实并不是说一定要把政治搬进诗歌里面摆一个大舞台演绎不同的剧本。诗歌里面花树林忧国忧民、敢爱敢恨,甚至“口出狂言”,但这并非一个人生活的全部,通过对他很大一部分诗歌的认真阅读,我发现他实则是一位清心寡欲的文化人,他一直都在致力于解开“禅”的玄机。他这一生都在用今生的水泡着前世的茶喝,这种茶是个什么样的味道,我们还真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静下心来,当“禅”的影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这杯茶的味道就出来了。这杯茶当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品味的茶,能喝到的想必是少之又少。“用今生的水/泡一杯前世的茶/谁知道,究竟/已走过了多少年华//冰封玉砌的漫长/封不住爱的生发/风刀霜剑的阻隔/斩不断牵手的摸爬//打翻那碗孟婆汤/不信能遗忘的鬼话/蒙住双眼,也知道/那是你芳香的秀发//掬一捧清冽的甘泉/泡一碗我俩才知的清茶/那沉淀的碧绿/是我们前世的牵挂/翻飞的叶芽/是我们缠绵的情话/沸腾是今生的爱/宁静是前世的跋//刻骨铭心的爱吧/今生注定有一次盛开的礼花/那是我们前世/缘分碰撞的佳话”(《用今生的水,泡前世的茶》),我们可以风风火火的去做许多该做的事情,可以以英雄、伟人、成功者等等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但生活中我们真正向往的或许是光环背后的宁静。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我一直将“静”字当成一个人活着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花先生一直追求的那个“禅”字,直到品到花树林先生的这杯茶,我才真正感悟到这种境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触。“功名利禄终是过眼云烟/清风明月亦须慧眼闲看/江水滚滚绿如蓝/坐看日出日落把酒言欢//我只想追求内心的平淡/自由自在立在天地之间/想我所想、干我所干/生活不需要什么宣言”(《生活不需要什么宣言》),活出这种感觉,人就真正的进入了“禅”,由此也可见花先生独立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就是一种活着的诗歌精神,诗歌缺少精神,就像人缺失了灵魂。

读花树林先生的诗歌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作者的诗歌全部用韵,并且基本上是一韵到底。作者对韵律的把握很到位,遣词造句都十分得体,所有的诗歌读起来都非常顺畅,节奏清晰明快,让人有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这显然继承了我们老祖宗中华诗韵的优良传统,把中华民族的诗韵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实在叫人佩服作者对韵律的高超把握。足见花先生对古典诗词有着相当的研究和造诣。韵律是中国诗歌的“根”,现代诗歌尤其是年轻人创作的诗歌早已把韵抛到了九宵云外,这是对中国诗歌的一种背叛,只整得中国诗歌面目全非,非鹿非马,让人哭笑不得。花先生对中国诗歌韵律的继承和发扬,值得诗坛重视。中国的诗歌道路还在探索之中,虽然谁也不敢断言诗歌到底要怎么去写,但有益的探索是肯定有必要的,我认为花先生的创作方向(这当然包括很大一批重视韵律的诗人)就是一种特别有益的尝试,也是对中国诗歌最好的一种继承发扬形式,他们既不是食古不化,也非完全崇洋媚外,这样就让中外诗歌的优点得到有机的结合,而将国学推向一个全新的天地。“烟雨江南/燕子呢喃/一把油纸伞难掩/乡愁梦魂牵//侬的笑颜/软语柔言/小桥流水弯弯/醉了君的眼//古琴幽怨/声韵婉转/春暖花前弄纸鸢/最美江南天//旖旎江南/烟笼熏染/清愁万千肠百转/残梦乌篷船//风情万千/洞箫低转/晓风残月杨柳岸/古今韵依然”(《烟雨江南人生梦》),意象、意境、韵律让这首诗歌别有洞天,美感无限,读有韵律的诗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首诗就可以深切的体会到。我说上面这些话,不是要求所有的人一定都要在诗歌里面讲究韵律,但我也坚定的认为,中国诗歌确实应该向韵律靠近,这样才是我们中华诗文化里面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花先生在诗坛上还是处在一个默默无闻角落,但他确实是一坛子陈了很长时间的酒,酒好不怕巷子深,他毕生为诗歌付出的心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艳红本就傲然/冰雪风骨难掩/雪拥婀娜舞翩翩/清香弥严寒/抛人间冰刀霜剑/任那气凝风寒//记住这经久流年瞬间/踏雪赏梅,娇红依然/纵然抛尽尘缘/与君岁岁年年”(《红梅眠雪》),“嶙峋,是你灵魂的裸露/狰狞,是你对痛苦的忍受/枯偻/是你不屈地游走/枯木,蕴藏着铮铮铁骨/活着,生机盎然无忧/倒下,壮观惊怵依旧”(《胡杨林——生命的赞歌》)。红梅、胡扬,两种坚韧的意象,这也正是花先生人格的真实写照。花树林先生诗心仁意经营的人生之路,也使我们醉倒在他的人格魅力里,而这更是他生命中永远屹立的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