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跨连续梁内力计算:若望福音诠释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01:54

都会听到主耶稣的声音。有时我们太忙于世俗生活,而忽略甚至没有听到他的声音。因此,我们需求善牧耶稣让我们多听到他的声音,且更多地回应他的召叫。

四、反省与回应

1、世界上有无数的门,也有无以计数的十字路口,但唯有基督是真正导入幸福之门,和通往永生之路。跟随善牧也是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需要不断分辨,如同基督在世时所做的抉择。这抉择虽然旁人不了解,也可能带来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但我们既因基督的名受洗,就该时常悔改,领受圣神的恩惠,重新进入正门,迈向新生命。然而,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并非孤军奋斗,而是一群信友,同属一个羊栈,与团体——教会,一起日新又新。

2、当你想到“牧羊人”时,心里想到的是什么?也许是广阔草原上的一角。牧羊人的生活,一般都是辛苦而孤寂的,他们经常必须在野外牧放他们的羊群,很少有机会与人接触。当你想到羊的时候,或许你想到的是一个服服帖帖,温柔顺从的宠物;事实上,羊是很难与人亲近的动物,更别说把它亲热地抱在怀里了。羊最怕陌生人,很容易受到惊吓。不但如此,羊也长得难看,气味难闻,而且笨拙。所以,一群羊,一个善牧,为它们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羊的生命,就掌握在牧羊人的手中。然而,也许这个比喻我们听过太多次了,但现在让我们用心来想想,有谁把一只羊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呢?可以想到的是,这里所说的羊,指的是我自己。我就是耶稣愿意舍身的“那只独特的羊”,或者是他背在肩上的那只迷失的羊(路1537),他确实是我的好牧人。

3、善牧与佣工之所以大不相同,原因在于前者为人无己,而后者则为己无人。如果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工作只为自己赚钱,以得满足感、成就感,或别人的赞美和尊重等。终有一天我们一旦感到钱少,工作单调乏味,看不出成效和利益,没人夸赞,甚或受人轻蔑等,我们必想离开。若是这样,你的工作有何价值而言,为教会、为社会又有什么贡献,甚至不如佣工。相反,生活和工作若以别人为中心,做任何事必看,如何对人有益,只要为群体有贡献必全力以赴。报酬、苦乐、有没有利,是否受人重视等,全不在考虑之列。即使想换工作,也是为了更大的发挥和更大的贡献,而非地位、薪水的原因,这才是善牧善表的生活,也才活出真正人的价值。

4、犹太人听了耶稣的话,要用石头砸死他。虽然我们不明白犹太人为什么会拒绝耶稣,但是我们不可忘记在每个人的内心,包括我们自己,都可能会反对耶稣。犹太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也听过他的教导和比喻,但是当他们要面对自己的罪恶,而悔改的时候,就无法接受耶稣了。所以,若人的内心没有转化;如果没有真正的皈依,无论我们看到多少神迹,朝圣过多少地方,它们仍不足以说服我们。

第十七节  耶稣是世界的生命与复活(1112章)

 1112两章是标记书的结尾,以复活拉匝禄为中心,把“生命”的主题推向高峰(112526),同时也引出了后半部分的主题——光荣(举扬12233532)。有些学者主张,这两章并非福音原始资料,而是后来编者把它安排在此,使复活拉匝禄成为七个神迹的高峰。他们的根据是在这段记述中,“犹太人”一词的用法,和福音的其它部分不同。在福音的其它部分里,犹太人常指与耶稣为敌的人。但在这两章里,犹太人也指信仰耶稣的人(1145461211)。

第十七讲:拉匝禄的复活——耶稣是生命(11:1—57)

复活拉匝禄是《若望福音》里最戏剧性的段落,因着这个事件,耶稣的公开传教生活将面临一个新的危机。因为时时想迫害他的耶路撒冷的宗教领他,决定要置他于死地。若望记载复活拉匝禄这个神迹的用意,和这个神迹的本身,可算是耶稣公开传教,讲道救人的最高峰,表现出耶稣是生命、是复活、是死亡的胜利者。这一点特别体现在耶稣向玛尔大所保证的:“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112526)这是把“生命”的主题带到了顶峰。

在这之前,耶稣已借治愈瞎子,显示自己是世界之光。现在他要借复活拉匝禄,更深地说明他就是生命。很明显,若望所记载拉匝禄的复活神迹,含有救赎意识的重要指针。因为自此时起,公议会决定要杀害耶稣(若1153),这将成为救赎“民族”的死亡。然而,耶稣早已说过借着死亡而战胜死亡,这在复活拉匝禄的事件里,更发展到了顶峰。

一、内容分析

《若望福音》中记载耶稣所显的七个神迹,其中有三个都是在加里肋亚,但三个神迹每个都有它特殊的意义。在加纳婚宴上,耶稣显示了他的光荣,并向人类启示了他是“生命之水”,这水就是天主赐予人类的救恩(211)。治好王臣的儿子,是耶稣启示他是生命的主宰,他要改变我们的生命,并赐给我们新的生命。如果病和死亡,都是象征犹太人所犯的罪,那么,耶稣显神迹就是要以此来象征,他来是为人类带来救恩,从罪恶中把人拯救出来,这也正是他所要完成的工作(517)。拉匝禄的复活,在耶稣公开生活里所显的神迹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神迹。他不但是耶稣宣讲的一个具体实践,而且也是他复活的宣告。圣史撰写这一神迹,是为证明耶稣在前几章教训的真理,即耶稣战胜了死亡,给人类带来永恒生命的有力证据。耶稣行此神迹,是要借着它彰显天主的光荣,同时自己也因此而受到光荣(4),并显示他“就是复活,就是生命”(25)。

二、经文释义

11145)拉匝禄的复活

116):耶稣来到伯达尼,玛利亚、玛尔大她们知道,不管拉匝禄的病是多么严重,耶稣都会治好他。于是便来到耶稣那里,告诉他她们的兄弟拉匝禄病了。可是耶稣却说:“这病不至于死,只是为彰显天主的光荣”。耶稣说这话,也就是告诉他的门徒,拉匝禄的病(死),就是象征他自己的苦难和死亡(光荣),耶稣好像有意让拉匝禄死后,再去复活他:也就是有意让门徒知道他必须死,然而死后第三天他要复活。门徒们没有完全明白耶稣的话,但他们知道,这次去耶路撒冷的确是很危险的(8)。在若望福音中,虽然没有记载耶稣三次预告他的死亡,但在这些很具体的行动中,也显示出,他决定走向死亡。因此,当耶稣宣布他要去犹大,而门徒都很惊讶,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次去犹大无非就是走向死亡,其实他们不知道耶稣这次去耶路撒冷,就是要为人类舍弃自己的性命。

9节的经文告诉了我们:①我们每天都要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②我们每天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好我们的一切。③我们必须要善用我们每天的时间。

11节“我们的朋友拉匝禄睡着了,我要去叫醒他”。

拉匝禄是代表每个基督徒,因为每个基督徒都是耶稣所爱的人。在此耶稣甘愿去死,是为将生命赐给他心爱的人拉匝禄,也就是象征他要为人类舍弃他的性命,并把永生赐给他所爱的人类(1513)。

1745节:圣史两次强调拉匝禄已经死了“四天”,因为按照犹太人的观点,人死后三天之内,灵魂还可以回到坟墓,第四天才进入真正的死亡。这表示拉匝禄真正死了,在人为的情况下,他绝对不可以再复生。

“拉匝禄”,意为“上主是我的助佑”。拉匝禄的坟墓在圣地,至今依然保存,根据有关资料,此坟墓是在岩石之间像一间地下室,深有十多级台阶,墓口则以大石封闭,这是当时有钱人家的墓地。

24节:“我知道在末日复活时,他必要复活”。

玛尔大的信仰,在她那个时代,可以代表热诚的犹太人的典型信仰,特别是法利塞人他们信仰复活(达122)。对这传授的信仰,耶稣进一步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是表明为基督徒而言,复活不是时代终结时,要发生的一种与个人无关的普遍事实,而是每个基督徒与耶稣本人的圆满结合,这结合从洗礼就已开始。为信仰的人,个人的死亡,就是身心灵进入圆满的天主性的生活,并分享他永恒的生命。

25:是耶稣再一次隆重声明:他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他的将永远不死。在若望的神学里,黑暗象征罪恶与死亡,生命象征光明与真理。在此耶稣肯定了自然的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局,但为不信的人,死亡才是永远的死亡。

3338节:圣史记载耶稣因悲伤而流泪了。这记载显示耶稣有悲伤也有愤怒,他愤怒,是因为他看到那么多不信的人,他们对永生漠不关心,而心烦意乱;他悲伤,是因为他体验到人类面对死亡的无奈。如果对永生缺乏信德,所遭受的暂时的死亡,实际上是象征永远的死亡。因此,耶稣流泪悲伤。所以他的哭泣,与暂时的死亡无关,也并非因为他所爱的拉匝禄死了,他悲伤的是,这暂时的死亡所象征的永远的死亡和黑暗,这才是他哭泣的真正原因。

33节,按照犹太人的习俗,哭亡人对亡者不但是一种怀念,而且也是一种尊敬。所以在犹太人的丧礼中,他们习惯为死者高唱哀歌,由亡者的住所直到坟墓,一路上都要不停唱哀歌。并且犹太人的习俗,在人死后一周内,亡者的至亲特别是妇女,一有时间都要到亡者的坟地去哭。耶稣看到玛利亚和所有安慰她的人都哭了,面临这悲伤的场面,他自己也伤心流泪了(3538)。其实他面对的不仅是这悲伤的场面,而是这个世界。他看到这世界的哀伤和黑暗,尤其是人类因对耶稣的无信,而遭到不可避免的死亡和黑暗。正如他面对耶路撒冷末日的遭遇一样(路133435),因此他流泪了。

44节,“解开他,让他行走”:从字面上看是指解开死者身上的裹布,但在若望神学里, “解开”有更深的意义,即指“释放”(723)和“宽恕”(514)。“裹布”,是象征罪恶与死亡束缚的标志。

114657)犹太人商议迫害耶稣

 复活拉匝禄的事件,在《若望福音》中,成为犹太当局置耶稣于死罪的主要原因(114753)。因此在本章结束的章节里,作者已暗示耶稣,是一个被通缉捉拿的罪犯(57)。在“对观福音”中,作者认为耶稣洁净圣殿,才是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主要原因,犹太人控告他的罪名,其中之一就是反圣殿(玛2661;谷1458)。因此,“对观福音”把耶稣洁净圣殿的事件,安排在耶稣传教生活的最后阶段(玛211217;谷111124;路194548)。

不过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对观福音”在记载耶稣洁净圣殿,与耶稣苦难史之间,都安排了一段有关复活的讲道(玛222333;谷121827;路202740)。这说明《若望福音》中的有关拉匝禄的复活经文,在“对观福音”中也有迹象。

48节:“……罗马人必要来,连我们的圣殿和民族都要除掉”

这节经文的历史背景,是因为犹太民族,尤其是耶路撒冷的司祭贵族及宗教领他,他们与罗马驻军,有一个不成文的协议,即罗马人给予犹太人某种程度上的自治权,例如:举行宗教礼仪,实践梅瑟法律所规定的虔诚生活。现在犹太主义的领导阶级或代表人物担心,这协议将会因耶稣而遭到破坏,如此罗马人会强行介入,严格禁止圣殿的各种礼仪祭献。并禁止犹太民族遵守祖传的法律,导致宗教生活受到阻碍。事实上,这是一句讽刺性的经文,因为历史显示主后七十年,罗马人真的夺走了犹太人的根据地,击溃了犹太民族,摧毁了圣城和圣殿,大部分的犹太人不是被杀,就是被贩卖为奴隶。这正是经文中,犹太领他所担心的结局,虽然发生的原因不同,但结果却正是如此。

5357耶稣在世的公开生活也快要结束了,拉匝禄的复活一方面集聚了许多人,他们信从了耶稣,但也因此而遭到了公议会的强烈反对,他们策划谋害耶稣决定将他处决。耶稣自己也清楚这一点,他要舍弃自己的性命,以自己的死亡赐与世界生命。

三、神学深意

1、拉匝禄从死亡中复活是天主临在的象征。耶稣所施行的一切标记和事迹,都是为了要彰显天父的慷慨、仁慈和无限的爱心。耶稣将他一切作为的重心,都放在天父及天父的事业上(51921828)。

2、拉匝禄死而复活,生命的气息再度流溢在他整个人身上。然而我们切不要将拉匝禄的复活,与基督的复活混为一谈;拉匝禄终究还会死亡,他肉身的复活要像其他的人类一样,必须等待世界末日。那时,每一位属于天主的人,会取得一个焕然一新的新生命。

   3、耶稣知道拉匝禄还会再死去,但是基督的十字架会带来新事物。耶稣的复活不只是使我们暂时复生,而是确保我们能得到生命的转化。这一转化,从我们信赖耶稣是主和救世者的那一刻,就已开始。

4、若望记载耶稣看到玛利亚和所有安慰她的人都哭了,他也伤心流泪了。这是若望神学所表达的,一个真正与人同在的天主。他不但与人同住同吃,而且还负担人类的痛苦与悲伤,为人类所遭到的不幸而伤心流泪。我们所拥有的真是一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只是没有罪过(希415)。

5、“我就是复活,我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这就是基督给我们永生的许诺。“我们在基督身上有了光荣复活的希望,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主!为信仰你的人,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而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登永远的天乡”(亡者颂谢词)。

    四、反省与回应

1、当耶稣告诉玛尔大拉匝禄会复活,玛尔大回答说:“我知道在末日时,他必要复活。”虽然玛尔大感到疑惑,耶稣仍然立即使拉匝禄复活起来。就像玛尔大一样,我们有时关注天主的大能,如何在将来实现。而看不见天主在此时此地的工作,感觉不到天主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在关爱我们。借着洗礼,他已给予我们新生命,这信德的生命正如拉匝禄从坟墓中走出来一样。

2、在洗礼中,我们与基督同生,并开始新旅程。虽然我们会死去,但在最后的审判时,我们的灵魂和肉体会再复活,并进入永生。对于耶稣起死回生的能力,拉匝禄复活是最强有力的证人,所以犹太人的领他想杀死他。

   3、耶稣在最后的时刻,虽然迫害与他越来越接近,但他仍然只关注天父的计划。让我们紧随上主为我们预定的道路,虽然每一条路都是独一的,有其难度和挑战。但无论如何,每一条路都指向耶稣,以及我们的希望和安慰。每次当我们默想救赎的奥迹时,我们会更爱耶稣,更渴望服从他的召口叫。

第十八讲:耶稣最后的公开活动(12:1—50)

    (1191250)这个部分我们称之为“标记之书”。在这个部分里,若望不但利用多层次的结构证明耶稣是全部旧约和期望的满全;而且他还用了一连串,以“我是”的程式来表达耶稣的身份,如:“我是生命的食粮”(648);“我是世界的光”(812):“我是羊牧”(101114);“我是复活,我是生命”(1225)。这些启示的程式,不但显示耶稣的天主性,而且也表达了,他的天主性对人救恩的意义。

    一、内容分析

    若望现在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大家已经熟悉的事件中——伯达尼晚宴。事实上,若望写福音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告诉我们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是要更深入地阐明一些,我们不完全明白的真理。《若望福音》的这一段记述,继续展示了敌对耶稣者如何心硬,而天主却在一切事件中,包括在敌人的阴谋中,奇妙地迈向基督最后的凯旋而战胜死亡。

 伯达尼晚宴:这大概是在玛利亚、玛尔大及拉匝禄家里。福音作者都记载了这个晚宴,其目的大概主要是在说明,犹达斯决意出卖耶稣的前因后果。宴席中玛利亚拿了一瓶极珍贵的香料,来敷抹耶稣的脚,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她的行动引起了犹达斯的不满,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可耶稣却说:“由她吧!这原是她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

二、经文背景    

    这段经文圣史提出两件事,即伯达尼晚宴和荣进耶路撒冷,这两件事有如神迹的事一样重要。若望叙述这两件事是要读者,不要忘记耶稣的死亡与复活。在伯达尼玛利亚以香液敷抹耶稣,这是为了他的安葬而预备的;而且“耶稣由死者中复活的拉匝禄”,也参加了这晚宴(19)。耶稣荣进耶路撒冷,是暗示复活的主耶稣的庄严,但在本段内若望再次使我们想起,死而复活的拉匝禄。并告诉我们司祭长,现在不但有意要杀掉耶稣,而且连拉匝禄也要杀掉(20)。圣史用这巧妙的笔法,准备我们接受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将耶稣的死亡和复活连在一起,视为同一救赎工程的两面。

三、经文释义

12119)伯达尼晚宴和荣进耶路撒冷:在伯达尼晚宴上,玛利亚以及其尊贵的香液敷抹耶稣,是为了他的安葬,这在“对观福音”中都有记载(玛26613;谷1439)。荣进耶路撒冷,是把耶稣的死亡与复活连接在一起,表明荣耀与苦难是同一救赎工程的两面:即“没有不经过痛苦的死亡,也没有不经过死亡的复活”。耶稣因奉行父的旨意,舍弃和取回自己的性命而受到光荣,若望常常是以“高举”来表达(3148281232)。耶稣在十字架上被举起的举动,为若望就是耶稣复活,被“举扬”到父那里的时刻(斐289)。

 总之,在《若望福音》中,傅油的叙述和两个重要的主题,相互联结在一起,即“耶稣的死亡”和“君王”(高举)的主题。这意思是说:正是在耶稣的苦难中,真正的以色列君王出现了。

事实上,君王的主题就将在下一个单元,“耶稣荣进耶路撒冷”中,再次出现(1213)。而且这个主题一直廷续到十字架上的罪状牌:“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因此,这里的经文所叙述的,实际上是对一个君王的傅油礼,而且这位君王正在走向十字架。

12111)伯达尼晚宴:在(121)出现一个时空的转变,就地点而言,福音叙述说:“耶稣来到伯达尼”。事实上,耶稣本来就在伯达尼(1117)。很可能他在那里复活了拉匝禄之后,因为意识到犹太人要杀害他,就退避到厄弗辣因去了(1154),如今又回到伯达尼。就时间而言:1155说逾越节临近了,如今更临近了,此处清楚指明“逾越节前六天”。

“伯达尼”村名,意为“穷人之家”,位于耶路撒冷附近橄榄山的东坡上,也是玛利亚、玛尔大和拉匝禄所住的村庄(111)。

 晚宴中有一妇女给耶稣傅油:有关耶稣在伯达尼傅油的故事,《马尔谷福音》也有记载(14311),但二者细节上有些区别。在《马尔谷福音》中,此事是发生在逾越节前两天(141),但在《若望福音》中则是六天前。《马尔谷福音》没有提这位妇女的名字,若望则清楚指出她是玛利亚。在《马尔谷福音》中,因傅油行动而抗议的“有些人”(144),若望则具体指出了抗议者,就是依斯加略人犹达斯。

总之,若望的报道和马尔谷一样,是在同一个地点“伯达尼”,也是同一个场合的“宴席上”,主角也都是一位妇女。只不过在具体细节上,《马尔谷福音》中的妇女,是将香液倒在耶稣的头上(143)。而若望则说玛利亚是给耶稣的脚敷油,并用头发擦干。另外,在《马尔谷福音》中,宴会主人是癞病人西满(143)。但《若望福音》却没有明言,到底晚宴的主人是谁,只说“有人为他摆设了宴席”(122)。最后达成一致的是:第一、地点:伯达尼;第二、时间:逾越节前不多几天;第三、场合:在一个家庭的晚宴上,一位妇女出现,用珍贵的香液敷抹了耶稣,这行动引发了一些反对该行动的言论。耶稣答复了这些抗议的言论,同时也预告他即将面临的死亡。    

    3节:‘玛利亚拿了一斤极珍贵的纯‘拿尔多’香液,敷抹了耶稣的脚,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

    一斤“拿尔多”可卖300块银钱,这差不多等于120美金。

“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巴勒斯坦人视女人的头是很珍贵的,女子结婚后就不能散发,因为散发是风尘女人的象征。

    4节:“那要负卖耶稣的依斯加略犹达斯……”

    “负卖”这个字;在希腊文里意思是,“交出去”或“交给他人”,很少数的情况下,作“出卖”或“交负”。这个字也被用于一般的经文脉络中:“人子将被交到人手中……”(谷931;罗832;弗52)。

    这里“犹达斯”,是作者第二次提出了,第一次是:“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人吗?你们中却有一个是魔鬼,耶稣是指依斯加略人西满的儿子犹达斯说的。因为就是这人,十二人中的一个,将要出卖耶稣”(67071)。在这里犹达斯的出现,是作者有意把“敷油的故事”和“负卖耶稣”的事件,连接在一起。犹达斯反对敷油的行动,所持的理由是太过奢侈。但从6节作者对经文的解释,可以看到犹达斯反对的原因真正的所在。“负卖”和“贪财”,

;就这样连在一起了。

    8节:耶稣的话意思是说:对于穷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然而对于他若不珍惜把握时机,可能将永远失去这个机会(94119)。不过,在上下文的经文中,这里耶稣的话含有另一层意思,即隐藏着他死亡的预言,且暗示了这个走向死亡的人,应享有君王的荣耀。

    在这里玛利亚的行动,表达了她对耶稣爱情的三个方面:第一、她的爱是珍贵的;第二、她的爱是纯正谦卑的;第三、她的爱是忘我专一的。

11节:“有许多犹太人为了拉匝禄的缘故,离开他们,而信从了耶稣”。

这段话也和(1145)一样,指出许多犹太人相同的反应,因为他们看见纳匝禄复活了而相信了耶稣。为此,犹太领导阶层畏惧这个信仰,  因为这正是他们要决议杀害耶稣的原因(114748)。当然,在《若望福音》中,这种信仰不是最好的信仰。耶稣不信任建基于神迹的信仰(22324202729),他知道这种信仰极为脆弱并没有根基。

    (121219)耶稣荣进耶路撒冷:此段经文的记载,正是应验了匝加利亚先知的预言,所以耶稣的行动就是公开宣布他是默西亚(匝99;加上134353;创4910;依5416;咏1182425)。

    12节:“棕榈枝”,在犹太传统中有其特定的意义和重要性:

    ①直到今日棕榈枝,还是犹太入帐棚节庆典礼仪的必要用品;

②在旧约中,棕榈枝也出现在(加上134353)的经文中,作为犹太人战胜外邦人,庆祝自己获得解放时的庆典用品。在这庆典中,他们也加上了君王的主题。《若望福音》的作者,使用“棕榈枝”和“迎接”这两个主题,作为特殊的工具,以增强早己潜伏在经文中的“君主”主题。人们如此做,正是在迎接默西亚君主进城。

“贺三纳”:原文来自希伯来文,意思是“拯救吧!”这个字的原始意义,本来是一个人“对于救援的呼求”。但在福音中的用法,也是我们今日使用这个字的意思,变成了“欢呼词”,如同呼喊“万岁!”的意思了。这个字的意义,被改变的历史原因,在人们把圣咏118首,用于进入圣殿礼仪的脉络中,以迎接上主的祝福(咏1182425)。    1

    14节:“驴子”,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卑微低等的动物,但在中东一带,人们却把它视为一种高贵的动物。古时候的君王若是骑马就是备战,但在平时都是骑着驴,白色的驴子视为皇家的坐骑(民510)。

    这经文若放在匝加利亚,“默西亚的预言”背景下去看,这里“骑着驴驹”的耶稣,刚好与当年的亚历山大形成强烈的对比。亚历山大常是骑马,表示他是一个好战的君王。而耶稣在此骑驴进京,表示他是一个和平的君王。    

总之,初期教会的神学十分努力地,要在匝加利亚先知书中的概念和意义之下,把耶稣表达成为一位建立和平、谦逊的默西亚。这一切思想在《若望福音》的表达中,再一次强化了。 

16节的经文,与(223)节是完全平行的。    

    (1719)若望所记载耶稣的每一个公开活动,都有不同的人在场,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有的信从了耶稣,有的却反对耶稣,甚至谋杀耶稣。在这里也是一样,在场的人中,群众欢迎耶稣要拥他为王。但犹太人特别是司祭长,和法利塞人却要捉拿他,设法将他置于死地。    

    (122036)耶稣与希腊人的对话:这里希腊人的出现,可能是作者的一个象征意义,他们代表归化的外邦人,表示福音要传到外邦人中,耶稣要在外邦民族中受光荣(23)。    1

23节:耶稣宣布,他“光荣的时辰”来到了,这时辰是指他死亡的时辰,也就是他光荣的时辰。在这里我们终于能看出,“时辰”和“光荣”,这两个词汇的意义,是指耶稣的死亡及其收获。就如同埋在地下的种子,死后又发芽并结出更丰盛的果实。

2426):在此耶稣给我们启示了几项重要的原则:第一、生命出于死亡;第二、要想获得一切,就必须先舍弃一切;第三、信赖耶稣,就得跟随耶稣。这也就是说:惟有效法耶稣甘心服侍他人的,才算真正的基督徒(1335)。

24节:“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粒种子保持无损,不让它在地里接受变化,没有生长的过程,它仍然是一粒种子;唯有它改变自己,接受死亡之后才会发挥它生命的作用,展现出它生命的新面貌。每粒种子都含有生命,也有传递生命的能力,但惟一的条件就是:“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谷1045)。在此耶稣用了一个象征的比喻,来表达他行为的意义。一粒麦子的图像,从自然的死到结出子粒,立刻变为一个教训,即论生命的价值(2425;格前153553)。这与“对观福音”天国比喻中的撒种比喻,有平行之处。

从这个比喻中,引发了极其重要的两点:

第一、从外表看来,一粒麦子是毫无生气的。但是我们知道它的外壳,所包藏的是无限生机等待引发,而惟一能令生命孕育的方法,是将麦子埋入黑暗的泥土中,静静地,让生命出现,最后结出果实。

第二、麦子的比喻,正是耶稣走向耶路撒冷的意义。耶稣自己也清楚知道,走向耶路撒冷就是走向死亡(7),但他更清楚惟有走向死亡,走向十字架舍弃性命,才能为大众赎回性命,才能真正受到光荣(233233;谷1045;斐289)。

25节:“爱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于永生”。

耶稣的话讲出了人生命的定律。生命的目的就是要光荣天主,光荣天主,也就是要我们接受基督给予我们的生命,接受他改变我们过去的生活,好在我们身上反映出他的光荣。

十字架是信仰上最大的考验,同时也是复活的序幕。全部讲词,都是为准备门徒的心理,使他们不至于把耶稣的死亡,看成是一切的终局,而是他到父那里去的过程,为信徒是通往永生的途径。

“憎恨自己性命”,意思是愿意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和思想,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永远的生活;换句话说,也就是将现世的生命,置于与天主结合之外,一心跟随基督活在永生之中。耶稣在此邀请跟随他的人,既要牺牲这现世的生命,也要爱他所赐给的永生的生命。

中国的孟子视生命有“性”和“命”的两面(孟子尽心下24)。按照孟子的思想,我们的生命只有舍弃“人欲”的“命”,而存养“天理”的“性”时,才能不受制于外在的环境而永恒博大。这就是“修身养性”的道理,也就是说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减少对物质的欲望。欲望减少,纵使善性有所丧失,那失去的也不会太多;相反,欲望太多,纵使善性有所保留,但留下来的也会极少。

26节:信从耶稣意味着坚定不移地跟随他,遵行他的教训,也包括舍弃自己背着十字架与他同行(谷83435)。

2730节:若望没有记载耶稣山园祈祷,但此处的经文与“对观福音”中,山园祈祷的记载是平行的(玛263839:谷143436),若望描写的耶稣是一个大能的、坚强的、勇敢的、完全自愿的交付自己(184111018;路2326;玛273246;谷122134)。  

27节,耶稣说跟随他的人,要爱永生的生命胜过爱尘世的生命,甚至要牺牲尘世的生命,以获得永生的生命。此时他感到每一个人,在面临死亡和痛苦时的无奈(27),因而心烦意乱,但他接受父的旨意:“父啊!光荣你的名吧!”这是他教给我们的祈祷,也要求我们一切都为了父的光荣(30),唯有在这种服从中才能战胜死亡和痛苦。

 犹太人相信有一段时期,上主直接向人说话,例如:上主向撒慕尔说过话(1114),上主向撒落满说话(列上3814),和向先知厄里亚说话等(19314)。但到了耶稣时代,犹太人已不再相信上主会直接跟他们说话,上主与他们同在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上主离他们越来越遥远了。所以当他们听到来自天上的声音:“我已光荣我的名,我还要光荣”的时候,在场的群众都说是在打雷,也有的人说:是天使的声音。但实际上,耶稣所听到的声音,不是他们所判断的,而的确是直接来自上主的声音。

30节,耶稣的意思是说:借着他;我们所听到的上主的声音不再是间接的,而是直接的声音。也就是说:上主通过他把自己直接启示给我们了(10303814710)。在《若望福音》中,没有耶稣受洗的场面,也没有耶稣显圣容的记载,但此处的记载已表达了同样的效果,并突出了若望神学的中心主题“光荣”。

32节:“至于我,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

耶稣的十字架刑罚在《若望福音》中,就是他被高举,而绝对不是被高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若望的思想中,被钉者和复活者是等同的。

36节是作者给耶稣公开活动,及宣讲的最后结语。基督自己不但是生命之光,他也要赐给世界光明,使所有的人都成为光明之子。

123750)“神迹之书”的结语

3743)信与不信的原因:这里的经文刚好与(11112)相呼应。若望引述先知的话,总结了犹太人对耶稣的一般态度。这是耶稣全部传教生活的结论,大部分的犹太人拒绝了耶稣。按照作者的看法,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在犹太人身上应验了。但从另一方面,作者以依撒意亚先知的话(依5316910;罗101418),再一次强调“神迹”,不是走向信德的捷径,因神迹而信的信德,也不是最好的信德(2029)。神迹只是一个标记,一项来自天主的信息,一个来自天主的邀请(2030),是天主光荣的表现(211)。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他们看不见光明,也不寻找光明(191131921)。同样,凡不是天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认识耶稣(644),对他们来说,神迹只是使他们吃饱了(62630);但对于反对耶稣的人,神迹竟成了他们反对耶稣的证据(114748516916)。所以,获得信德不在乎神迹,而在乎你的心灵是否愿意(45053),在乎你是否是父所吸引的人。

4450节:原是耶稣在其它时刻的讲词,但它是“标记之书”神学思想的一个撮要,编辑者把它安排在此,是作为“标记之书”的总结。

50节“永生”,既是一个目前的事实(524102728),也是一个将来的希望,整个永生就决定于今天,决定于现在。

四、神学深意

1、耶稣受难前,玛利亚在伯达尼用油敷抹耶稣的事迹非常重要,三部福音都有记载(玛26613:谷;1439;若12112)。当耶稣的“时辰”逐渐接近时,玛利亚用珍贵的香液抹耶稣的脚,正好是为即将受难而死的耶稣的葬礼,作了最好的准备。故事反映出入们对耶稣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应:玛利亚为表示对耶稣的尊敬,用了世人认为极其贵重的物料。一德纳相当于一日的工价,三百德纳就是一年的工价,这表示玛利亚将一年的心血,都用在为爱耶稣的行动上了。另一方面,那出卖耶稣的犹达斯,质疑玛利亚的行为,眼看这珍贵的香料,不能变为金钱,并化为已有而愤怒。

这就是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生活,和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生活的对照;也是美与丑和善与恶的强烈对比。  

220节“在那些上来过节,崇拜天主的人中,有些希腊人……”,这些人究竟希望在耶稣身上找到什么呢?很可能他们听说耶稣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是行奇迹的人,或是正直诚实的人等。但他们想见耶稣的念头,不纯是出于好奇心。希腊人多是哲学家,他们常探讨生命奥秘背后的真理。他们想知道耶稣的种种行为,究竟是出于什么动机?但是耶稣的回答,却出乎他们的意料。耶稣并没有像在加纳一样行奇迹,反而告诉了他们,他即将遭受痛苦和死亡,因为这正是真理和信仰追寻的真谛所在。

324节“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基督徒的牺牲与奉献的生活,就如同一粒被磨碎的麦子,而成为养育人的面包。

安提约基雅主教圣依纳爵(主后107年)在他临死前的信中写道:“祭品预备好了,让我牺牲吧!让我作野兽的食饵吧!我是天主的麦子,为了成为他的纯白面包,我必须借着野兽的牙齿磨成细粉”。

4、《若望福音》的第一部分(112章),被称为“标记之书”,在这个部分里记载了耶稣的公开生活,以及他所行的奇迹,显露了他的光荣和天主性。因此,耶稣施行奇迹,不是为使人困惑或强迫人尊敬他,而是使人相信父。透过这些标记,耶稣揭示父的意愿。耶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叫我们感受父对我们的爱,那爱使他以羔羊的身份进入世界,他的死为我们带来了生命。

5、耶稣回应这事件时说:“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若1223)这就是《若望福音》的所谓引发事件,是耶稣公开使命的高峰,就在这时刻,他宣布自己的死亡将要来到。在若望的眼中,一切来自法利塞人、群众、不满的门徒们;甚至来自宗徒圈内的负卖者,都不是令基督断送性命的因素。耶稣的死亡完全是他自我的交付,  自愿作出的选择。在《若望福音》里,一切都在耶稣的掌握中,因此曾有几次他们威胁杀死耶稣,却无法得逞,因为当时耶稣的“时辰还没有到。”那决定“时辰”者是天主自己,他是主权者,是以配合人心对他爱的自由的响应。当外邦人来寻找耶稣时,那正是他所等待的那时刻,并宣布他的“时辰”到了(1848)。

五、反省与回应

1、《若望福音》中,作者特别强调天主就是爱,跟随他的人也应该以爱还爱,并且彼此相爱(133435151213)。伯达尼晚宴的场景,展现出爱与恨的强烈对比,玛利亚把她纯正无私的爱奉献给耶稣,又以具体的行动表达出来。可犹达斯正好相反,他看到玛利亚做了一件最崇高的行为,反而骂她浪费。这正说明犹达斯是一个不光明的人,他所选择是黑暗,所以看不到光明。因此一个跟随基督的人,心灵的纯正是很重要的,“诚于心,才能行之于外。”犹达斯的心中充满钱财的观念,也充满了对耶稣的仇恨(谷1410),所以他的眼前是一片昏暗(1330),心灵也全是黑暗。同样如果我们讨厌一个人,对他抱有成见,即使他做出最好的行为,也会遭到我们的误解。一个曲解的心,看任何事情都是曲解的。因此当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仔细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一个健康的心灵,否则我们最好不要下结论。

2、犹达斯质问:“为什么不把这香液去卖三百块‘德纳’,施舍给穷人?”这问题值得我们反省。我们可能会像犹达斯,认为整天为耶稣而生活是浪费。我们只需要将多余的时间给他就够了,或者,不如去多赚些钱或者物质,然后捐献教会或穷人更有益处。很多人只会把容易放弃的东西献给天主,而不愿意更进一步把珍贵的东西献给他。玛利亚的举动,显示她对耶稣的完全奉献,这会为她带来荣耀,为奉献者带来喜乐,为教会带来鼓励。若望告诉我们:“屋里充满香液的气味”,就说明了这一点。

3、当我们以生活去爱和侍奉耶稣时,不论是透过祈祷或是对贫穷者的服务,我们的行动就像玛利亚,把油敷抹在耶稣身上。我们对耶稣的爱,以及我们对他和他子民,献上我们生命的选择,将我们与玛利亚,和历史中其他为耶稣“浪费”生命的人,连接在一起。愿我们的奉献充满我们的家庭和教会,愿我们对基督的爱的芬芳充满整个世界。“‘

Ⅱ“光荣”与“举扬”1312031(光荣之书)

这部分如同前部分一样,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行动和言论解释行动的意义,二者都以耶稣受苦或受光荣有关。《若望福音》与“对观福音”,对耶稣受光荣的看法略有不同,“对观福音”只把耶稣的复活和升天视为受光荣。但《若望福音》,却把耶稣的苦难视为他光荣的开始。而福音中“耶稣的时辰”(2476830820122327131171),就是他要受光荣的时候,也正是他在十字架上“被举扬”的时辰,这是一个奥迹的两面(斐289)。圣史用了“举扬”这个动词,把耶稣受光荣的三个时机,贯穿成为一个奥迹,在这奥迹中耶稣受到光荣,同时也光荣了他的父(133132),这是若望神学的独到之处。

光荣之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爱的光辉(1311726),中心主题:爱的诫命;第二部分:受难史(1811942),中心主题:福音的高峰“完成”了的“时辰”;第三部分:复活显现(20129),中心主题:信德与永生。但如果从耶稣的行动及意义划分:1317章:耶稣的临别赠言;1819章:耶稣受难;20章:耶稣复活。21章属附录部分:此附录显然是由编辑者所加,但他仍有神学意义及默感的价值。

整个“光荣之书”的部分,作者以2031节作为全书的结论:“耶稣在门徒前还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部书上。这些所记录的,是为叫你们信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并使你们信的人,赖他的名获得生命。”这段话作者是仿效申命记结尾而写的:“以后在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一位像梅瑟一样的先知,与上主面对面的来往;至于上主派他在埃及地,向法郎,和他的一切臣仆,并向他全地所行的一切神迹和奇迹……,”(申341011)。申命记的这段话也是整个梅瑟五书的结尾,在此若望也愿借此,表示耶稣满全了梅瑟五书所记载的,有关逾越奥迹的全部内容,他给人类带来了完满的救恩——永恒的生命。

第十八节 爱的光辉(13:1—13:32)

13章一开始作者就这样记载:“在逾越节庆日前,耶稣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他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这是因为在前十二章中,耶稣显示给世界的各种不同的人,但大部分都不愿信从他,且离他而去。现在只剩下一小撮属于他自己的人,这些人将来是教会的种子和代表(默2114),所以他们将与耶稣共进这伟大的最后晚宴。

一、内容结构

1317章在《若望福音》中是一个特殊的部分,这部分的内容,与全书的中心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在这部分里,特别是第一部分的中心主题,就是“爱的诫命”:你们该彼此相爱,并且在这个部分里,常常重复这个中心主题,以强调彼此相爱的重要性(133414151510111217)。过去一段时间因为太过于强调(1431)的中断现象,而误将(151)视为一个新的开始(常把葡萄树的比喻单独提出来讲,以为教会护教学之用),因而忽略了福音作者的原意,以及最后编辑者的安排。太刻意强调(1431)的中断现象,导致13章失去统一性,也忽略了(131)与(1726)前后呼应的效果。

经文很明显,(13132)可算是一个前言,其中包括耶稣给宗徒们洗脚,和有关负卖者的言论。(13331726)是叙述耶稣的特别训词,包括耶稣的两段讲话和一段祈祷词。第一段讲话:13331431。这一段明显地是一个特殊的单位,1333“孩子们!”这是讲话的开始。143031“我不再同你们多谈了……起来,我们从这里走吧!”这显然结束了这一段。第二段讲话:1511633。这一部分与前面的部分,有些冲突的地方(对照1651336),及重复的地方(16433)。这段资料可能来自另一个源流,由编辑者加的一篇平行言论。祈祷词:17126。这章内容自十六世纪以来,就被称为是“大司祭的祈祷”,是以祈祷的形式再一次形成,而且综合了以前的言论已经表达的思想。本段很可能也是后来编辑者加上的,从(181)节的经文可以看出,此处经文明显是与(1431)节相连。

二、重要词汇

福音中,作者以“举扬”一词,贯穿了整个福音的内容。在福音的第一部分里,耶稣三次预告了,他“被举扬”的时刻(3148281232)。这也是耶稣三次暗示他的死亡,同时也暗示了他死亡的方式,就是“被举扬”,因为他的死亡是一个受光荣的事,所以他用高举这样的说法。因此,在这个部分里,作者用“受光荣”(1313132739)或“举扬”(3148281232;斐29)一词,表达了二层不同的意义:第一、耶稣白地上被单扬到十字架上;第二、耶稣自死亡者中受举扬到达复活;第三、复活的耶稣受举扬而升天,在这个部分里,除了“举扬”和“光荣”的主题外,还有“合一”的主题。门徒们和耶稣生活的合一(葡萄树的比喻:1518);并以圣父、圣子的合一为模范的,门徒们的彼此合一(17112023)。除此之外,“生命”和“爱”,也是这个部分的主要词汇。在第一个部分里,有关“生命”一词,也将近五十次,“爱”一词出现过六次。但在这个部分里,“生命”一词只出现了六次,但有关“爱”一词,就有31次。

第十九讲:爱的晚宴(13:1—32)

这部分的上要内容是耶稣给宗徒们洗脚,以及对犹达斯出卖的预告。这段经文是苦难史的引言:耶稣给宗徒们洗脚,是象征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自我牺牲,以及借圣洗洁净人心的效力(8)。此外,也是门徒们应该效法的榜样(15)。但从晚餐的角度去看,若望所记载的,  与“对观福音”有所出入。在“对观福音”的叙述里,耶稣和门徒一起吃了逾越节晚餐,时间是在他死亡前十几个钟头,而且很明显与他的死亡有关系。但在《若望福音》中,并没有“最后晚餐”的记载,耶稣和门徒有过一次晚宴,但并不是逾越节晚餐。因为在《若望福音》中,耶稣在逾越节晚上时,已经躺在坟墓中了。所以耶稣与门徒们吃的是爱的晚宴,而不是逾越节晚餐。

一、内容分析

经文是记述主耶稣在世的最后一个晚上,他和十二门徒在耶路撒冷的一间房屋里,共进晚餐的事,其内容四部福音都有记载。

但《若望福音》记载的,与前三部福音有所不同:

第一、时间上,若望的记载,是在尼散月十三日,即礼拜四(尼散月十四日礼拜五耶稣就被钉死,参1828193142)。而“对观福音”所记载的是尼散月十四日,即礼拜五的逾越节晚餐。

第二、若望记载的不是逾越节晚餐,其中也没提到“酒”和“无酵饼”的内容。事实上,按照若望的记载,在犹太人传统宰杀逾越节羔羊时,耶稣就死于十字架上了(1828191431)。

第三、若望之所以记载耶稣是死于犹太人,在圣殿宰杀逾越节羔羊之时,是要强调主耶稣是“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119),即新约逾越节的羔羊一一祭品。

二、经文背景

在这晚餐中,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他也知道受苦(光荣)的时候到了(1223131)。然而,就在耶稣荣耀的时辰就要来到时,他仍然谦卑地为宗徒们洗脚,以奴仆的形象展现在大众面前。洗脚本是巴勒斯坦,招待客人的一种礼节,但平常都是由奴隶们去做(创184)。而这里是耶稣亲自给宗徒们洗脚,这实在是—个屈尊就卑的爱德行为,也是门徒们应该效法的榜样(1315)。

耶稣给宗徒们洗脚,这段经文的背景,作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但如果我们参考路加福音的记载就可以知道,这是在门徒们争论他们中谁大谁小的背景下(路2224),耶稣才做出这一行动,以感化宗徒们自私自利的思想。十字架已摆在门徒们面前,可是门徒们还在为地位和声誉起争执。    

三、经文释义

1313)“耶稣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

 在福音的前半部分中,耶稣透过神迹和言论,宣告了他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当他被“高举”以后,将要得到的光荣,现在“耶稣的时辰”已经到来了。福音的前半部分是耶稣宣讲他要行的,可现在他要实现他所宣告的事。本来世界是耶稣宣讲的对象,天主爱这个世界,并派遣他的圣子降生为人,就是为向这个世界启示他的爱。宣讲他的爱,实现他的爱,并以他的爱铲除这世界的罪恶,让世人与天父和好。现在他要暂时离开这个世界到父那里去(14231616),也就是要把这个世界带到父那里去,让世界与天父合一(17141626)。以表明他离开这个世界到父那里去,是一个合一的行动。表明他的死亡这一事迹,是一个过渡、一个逾越。

“属于他的人”是指他的门徒。“就爱他们到底”,即为属于他的人舍弃他的性命。

13417耶稣给宗徒们洗脚。洗脚是巴勒斯坦招待客人的一种礼节,由于巴勒斯坦是半沙漠地带,马路也不是今日的柏油路,在干旱的日子路上的灰尘极厚,雨天更是难行。当时的人没有今日的套鞋,多数人都是赤着脚走路,即使穿鞋也是及其简单的便鞋。因此每一户人家,都会在门外摆着大水缸,仆人随时要为来访的客人洗脚、擦脚(创184)。不过,平常这洗脚礼是由仆人们去做。然而,在耶稣和门徒们这个团体中,并没有谁是仆人,谁是主人之分。所以耶稣却做了他们的仆人,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因此,耶稣给宗徒们洗脚,实在是一个谦卑自下的爱德榜样。从这事实的本身而言,耶稣这样做其目的不外是:

第一、向门徒证明他是多么爱他们,并以谦卑自下的行动表达出来(1)。

第二、预告他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和奉献(381011)。

第三、教导门徒应当彼此谦虚服侍,如何把爱的诫命变成一个爱的具体行动(1516)。

4节:耶稣“脱下外衣”,和12节耶稣“穿上外衣”,此处如果照原文直译,就是耶稣“舍掉他的外衣……(耶稣)取回他的外衣”。按照犹太人的思想,外衣象征一个人的荣耀。所以耶稣的行动表明,他舍弃了原来的身份,即舍弃了自己的光荣,甘愿服侍于人。他来到世界上取了奴仆的形体降生成人(斐27),现(耶稣的时辰)他又要取回他的光荣(参1018)。

8节:“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

“洗”与“洗礼”,本来就是基督死亡的象征,这在其他福音中也有同样的表达,例如耶稣向载伯德的儿子说:“你们能……受我该受的洗吗?”等(路1250)。因此,耶稣在此的行动既是他死亡的象征,也是圣洗圣事的象征。

“与我五分”,原文有“属于我”的意思。有的经本译为:“与我无关”,或“与我不能共分产业”。但这个词本身也含有“继承”的意思(户1820:申12121427)。因此耶稣所说的意思是:我若不洗你,你就不能与我一同进入永生。所以伯多禄明白了这一象征,便马上回答说:我愿意全身都洗。

10节:耶稣说:“沐浴过的人,已全身清洁”。

“沐浴”一词的希腊文,在初期教会时常被用来指洗礼而言。 这里意思是说:耶稣的洗涤,与犹太人的洗涤不同,犹太人是礼仪性的洗涤,可以每天举行,而耶稣的洗礼是象征性的洗涤,一次就足够了。

另外,“沐浴过的人,已全身清洁,只需洗脚就够了,你们原是洁净的……”。如果从圣洗圣事和修和圣事的角度去理解,更有意义,在洗礼时我们得以洁净,但跌倒后仍需修和圣事来“洗我们的脚”。

“你们原是洁净的”,这是指宗徒们已因他的话,而成为洁净的了(153)。但他们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了天主的圣言,所以耶稣说:“但不都是”。

1217:本段经文与《马尔谷福音》103845,有平行之处。“对观福音”没有记载,耶稣给宗徒们洗脚,这大概是他们要突出晚餐中的圣体圣事。但在耶稣的言论中,特别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而若望却以洗脚礼,代替了“最后晚餐”。

15节:“你们也该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这是耶稣给宗徒们的命令,也是以后数章里耶稣临别赠言的中心内容,在这以后耶稣一再强调“你们要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   

如果我们把耶稣的命令放在晚餐中的话,这洗脚礼是在提醒我们:

第一、进餐前(领圣体前)先应洁净自己;

第二、应把爱的诫命化为行动,彼此服务。诫命不是消极的不做,而应有积极的行动。

耶稣的一个行动,表面看来非常单纯,细读经文之后,却能发现许多意义,这并不足为奇。在上下文的衬托下,今日教会再读这段圣经时,洗脚的意义除了表达耶稣的谦逊和对门徒的爱,它更是纪念耶稣的死亡与复活;是圣洗的象征,服务的榜样,同时也是圣体圣事的影子——牺牲和奉献。“你们既知道了这些事,如果实行,便是有福的。”(17

131820在这里,耶稣一方面强调不忠的耻辱,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忠贞的荣耀(20)。在任何一个团体中,出卖朋友的人,的确是最不忠信的。在18节,耶稣引用了圣咏4110的经文,指出了犹达斯的不忠。圣咏的话代表了东方人的观点,在东方人的思想里,请客吃饭不但是友谊的象征,也是忠贞的表现。所以如果你出卖请你吃过饭的人,那便是最大的不忠。

132130)被出卖的宣告。犹达斯的背叛行为的确令人痛心,但最使耶稣伤心的是,当他听了耶稣的三番五次的规劝以后,仍然怙恶不悛,我行我素。即使耶稣亲自给他洗脚,也没有感化他的铁石心肠。

23节:“他门徒中有一个是耶稣所爱的,他那时斜依在耶稣的怀里”。

这里第一次见到“爱徒”一语,他在席间最接近耶稣,因此,伯多禄要求他暗问耶稣谁是负卖者。毫无疑问伯多禄在福音内是代表十二人(66769),但爱徒代表谁呢?我们最好不以他代表;宗徒,而是代表门徒;不代表牧者,而是代表羊群。他是最忠信的门徒,所以当他站在十字架下时,可用来作教会内所有门徒的形象(192527),代表所有爱慕基督的门徒。

2630节:东方人待客最热情的表现,就是给客人夹菜,这是一个友谊的象征。耶稣蘸饼给犹达斯,这不仅是友谊的象征,更是爱心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耶稣这样做,门徒们仍然没有明白。这说明耶稣给门徒们夹菜是习以为常的事了,他现在这样做,在门徒们看来,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这表明耶稣是多么爱他的弟子和每一个人,包括出卖他的犹达斯,尽管耶稣这样爱他,可他仍然没有被这爱心所感动。

33132在此是父子荣耀中的互递关系。为耶稣而言他的荣耀就是十字架,然而正因为他的荣耀,上主受到荣耀,即借着耶稣的荣耀,上主也荣耀了他自己,同时也荣耀了耶稣。这就是耶稣所说的“现在人子受到了光荣,天主也在人子身上受到了光荣……天主也要在自己内使人子受到光荣。

四、神学深意

1、耶稣给宗徒们洗脚这一行动,表明在这个世界上伟大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做服侍他人的工作。在当今这个社会里,权利的斗争越来越强,而教会也不例外。所以,无论我们自身是什么身份,都应该想想耶稣在晚餐中的所言所行。“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路1411)。“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为首,就当做众人的奴仆,因为人子不是受人服侍,而是来服侍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谷104445)这是耶稣一再强调的。

2、值得注意的是8节,耶稣向伯多禄所说的话:“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如果只把洗脚视为一项爱德行为,根本无法解释这句经文的严重性。从这节经文看来,耶稣给宗徒们洗脚,还有更深的意义,他给宗徒们洗脚是为了使宗徒们与他有分。这意思是表明他在此的行动,是他在十字架上的预告。在十字架上他用他的血和水洗净人类罪恶的污秽(若一17),天主的羔羊基督要用十字架除免世人的罪。

3、当耶稣给宗徒们洗脚时,他深知被人出卖的时刻到了,也知道谁要出卖他,但他在面对最大悲伤和受人背叛的时候,他仍然心平气和,不但没有报复心态,反而以最谦卑,最有爱心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耶稣这样做正是他所说的:“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15

4、以洗脚象征耶稣的死亡,不只是耶稣的一种自谦自卑的行为,而且也是人类赖以提升,而与天主结合的行为,运行为也就是耶稣以自己的死亡降低自己,以提升我们到达天主的领域。凡接受相信基督死亡与复活的人,即在现世已达到与天父,及他的圣了结合的境界。“凡接受我所派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遣我来的”。(20

5、在天主面前我们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永生,一是丧亡。犹达斯选择丧亡,而放弃了永生。因此他前面只有黑暗,也不可能有光明(941)。

五、反省与回应

1、耶稣来到我们中间,不是为要求荣誉和尊崇。他怀着谦逊而来,只求将天主的爱揭露给每个人。即使是他将被出卖的那一夜,他最关心的仍是保证门徒得到他的爱。耶稣这样做的目的是要门徒们彼此相爱,并与他人分享他的爱。

2、耶稣的心恒常如一,“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希138)。在爱内,他邀请我们参与他的筵席;在感恩祭中,我们领受他的体和血。当我们用此神粮时,耶稣来为我们“洗脚”,洗掉我们在世俗的忧苦和劳累,使我们得到真正的安息(玛1128;若73738)。他爱我们,并且以爱填满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有力量,为主内的兄弟姊妹献上自己最好的一份。(劝耶稣知道若我们要经验到为他而活的喜乐,我们极需要他的爱。今日,他跪在我们面前,准备洗我们、爱我们、充满我们的生命,我们是否让他这样做?借着感恩祭,他洗我们的脚,使我们皈依父。他坚强我们,软化我们僵硬的心,并医治我们。正是天主的爱催促我们走上耶稣的路,在谦卑、怜爱与服务中,与他人分享这无比的大爱。

3、耶稣向伯多禄所说的话:“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其实耶稣这圆满的牺牲就是无暇的爱,因为它反映圣三内的爱,并邀请我们参与这圣三内爱的共融。当我们让耶稣服侍我们时,我们就进入这圣三的共融内。然而,我们正如伯多禄,早已习惯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难于接受耶稣服侍我们。对我们来说,由我们服侍他更容易。但是天主希望从罪恶中拯救我们,带领我们到他的庇荫下,我们抗拒耶稣服侍我们,可能是由于我们觉得不堪当,但这正是耶稣来的原因——我们无能力洁净自己。

4、耶稣对门徒说:“你们既知道了这些事,如果实行,便是有福的。”若我们能接受天主自我给予的爱和服侍人的心,我们便有能力和渴望同样服侍他人。我们能效法耶稣,向世界表达他的爱和谦逊,这是我们一个极大的祝福,也是他给予我们的特恩;因为我们正如耶稣,同是天父所喜爱的子女。

5、天主的救世计划是矛盾的,为了能为人的罪而死,全能的天主子降生成人。他的死亡证明了天主的智慧,表达了天主对世界的怜爱。被朋友出卖、被人们侮辱、被领他定罪、被一名懦弱的官员行刑等,耶稣在这一切事上,看到她的光荣和他父的光荣。在被鞭打、吐唾沫、讽刺中,耶稣受到光荣。因为在这一切中,他承行了父的旨意,代替他任性的兄弟姊妹尝到死亡的滋味。因为他完全的服从,甘愿被抛弃和拒绝,承受孤独,所以,现在他已坐在父的右边,为世人求情。

第十九节 临别赠言(13:33—17:26)

 这个部分的中心主题就是“爱”。“爱”这个字在这个部分里共出现了31次。此外“安慰”与“合一”,也是这个部分的重要词汇。“安慰”来自耶稣再来的诺言:①借着他复活的显现(1616);②借着他所派遣的圣神,带给他们安慰与扶助(141616713);③借着他末日的再来(14328)。关于“合一”:即门徒们和耶稣生活的合——(葡萄树的比喻1518),是以圣父与圣子的合一为模范和基础下的,门徒们的彼此合一(17112023)。

13331431)这一段明显地是一个特殊的单位,(1333)“孩子们!”这是讲话的开始;(143031)“我不再同你们多谈了……起来,我们从这里走吧!”这显然结束了这一段。

第二十讲:爱的诫命及永生之路(13:33—14:14)

    一、经文释义

这一段话中的主题如“光荣”、“耶稣的离去”等,显示出这已经是“临别赠言”的引言了。致告别词的是超越时空的主耶稣,那已经是获得光荣的基督,在向日后的基督徒讲话。若望在十三至十七章里,收集了新约里的精华是最引人深思的章节。

 (一)颁布爱的诫命及预言伯多禄背主(133338

  1、字 意

133435)耶稣给宗徒们的新命令是“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这爱的效果,就是成为他的门徒,这对自己是经验;但对世界就是见证,因为它见证了基督就是爱。所以,爱是基督徒的标志。所谓“新命令”,其实这命令并不能算是新的命令,当年在天主颁发给梅瑟的诫命中,就有这样的话(肋1918)。但在这里耶稣补充了一句:“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这命令的确是新的,我们应从耶稣的生活中找出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关于爱的诫命,在此我们要分析两点:1.这诫命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在旧约里天主在西乃山给以民颁布了诫命,并要求他的子民遵守他的诫命(出20章)。对于天主的新子民耶稣也给了新诫命,但他的诫命不是十条,而只有一条:即“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旧约子民遵守天主的诫命,对天下万民是个见证(申458;肋184);同样,新子民彼此相爱对世界也是见证,因为谁遵守基督的命令,谁就会被人们认出他是基督徒(13351527)。至于“新(爱)的命令”,“新”那是因为旧的诫命已被废除(耶313134)。

称之为“爱”的命令,是因为这诫命不是写在石版上,而是基督以他的言行刻在我们心灵上(申645;肋1918;格后336;若一278;若546;罗215)。这里作者所用的“爱”字,希腊文是agape

“爱”在希腊文中有多种意义,希腊文中表达爱的字也很多。这agape是指敬爱、诚心的爱、圣爱、专一的爱等。Agape这个字,在希腊文里不常用,而是基督徒常用的一个字,它所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爱,一种不折不挠的仁爱。若望神学里的“爱”字,是为表达天主的行动,因为在他的思想里,天主本身就是爱(若一4754)。

2、耶稣如何爱了他的门徒?

第一、耶稣对门徒的爱是“无私的爱”。人的爱如果没有天主爱的参与,多少都有一些私心杂念,并且无意中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带有条件,因此,往往都缺少一份真诚。而基督不是这样,他是百分之百,并毫无保留地爱了我们每一个人。

第二、耶稣对门徒的爱是“牺牲的爱”,并且“爱他们到底”(131)。同样,他爱我们也没有限制,并为了爱我们而付出的自己的生命,倘若我们向耶稣要求爱,他永远也不会嫌多。

第三、耶稣对门徒的爱是“宽仁的爱”:即他了解我们,接纳我们并宽恕我们。在我们还没有祈祷的时候,他就知道我们的需要(玛68);在我们还不知道怎样祈祷的时候,而他已为我们转求了(罗82627)。并且“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了天主怎样爱我们”(罗58)。第四、耶稣对门徒的爱是“神圣的爱”,在他的爱中我们获得了罪赦,得到了净化,成为圣洁无暇的(弗14;哥122)。

然而,当我们明白了诫命的意义,又按照诫命以基督爱我们的爱去实行时,的确我们就是基督的门徒了。因此,爱是基督徒的标记,谁没有爱谁就不是基督徒,天主也不在他内,因为天主就是爱。

3638)预言伯多禄背主。犹达斯和伯多禄都是背叛过主的人,但二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犹达斯的出卖是有计谋的,他是蓄意要出卖耶稣;而伯多禄背叛耶稣是出自人性的软弱,但他心里是绝对爱耶稣的(211517)。一个人明知他所做的事不对仍旧去做,和一个人一时糊涂、软弱、激动,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不对,这二者之间的伦理性质是有很大差别的。对于犹达斯,耶稣很失望地说:“出卖人子的那人是有祸的!那人若没有生,为他更好”(玛2624)。但伯多禄不一样,耶稣知道他的软弱,了解他的爱心,知道他不至于丧失信德。他不但知道他的过去,也知道他的未来。因此,在他没有背叛之前,耶稣已为他祈祷了(路2232)。所以,天主审判一个人不看他的外表,但看他的内心。凡不是出自故意的行为,天主都会一一接纳,就像他接纳背叛过他的伯多禄一样(211517)。

 3、深 意

1)“孩子们!我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了……”。这“临别赠言”,是耶稣爱宗徒的一片真情的自然流露,就像一位慈父在逝世前,给自己的儿女所留下的最宝贵的遗训,其目的是要人信仰、翕合、追随基督。“孩子们!”这是多么充满慈父疼爱儿女的,一种甜蜜、亲爱的称呼。耶稣在他复活后,显现给宗徒时,也常这样称呼他们(215)。耶稣的爱徒也效法师傅,常用这种甜蜜的称呼“孩子们”,来称呼他的信徒。

2)所谓“新命令”,是因为从前爱人是为了自己,而现在爱人,是为了爱耶稣并效法耶稣去爱一总的人。我们要以耶稣舍己的爱去爱他人,使未信仰的人认识基督,并使信友坚强。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别人就会在我们身上认出我们是基督的门徒。福音就是如此简单,它宣扬的是能改变世人的爱,由圣神倾注入人心的,也是天主的爱。当我们为他人舍身时,天主的爱就在我们之间真正流露着。当我们在祈祷、读经、领受主的体血时,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天主的爱。

3)耶稣以他的生活和死亡,给了这诫命的新意义。他完完全全地为他人生活,最后还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好让所有的人都能从罪恶中得救。耶稣自己就是这新诫命,他就是那最完美的爱。然而,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又怎么可能遵守这诫命,像耶稣爱我们一样去爱别人呢?让我们祈求他帮助我们克服自私,使我们能尽一切力量,去像他一样地去爱每一个人。

4)“你们该彼此相爱”,耶稣吩咐我们要毫无保留地彼此相爱,正如他爱了我们。接受耶稣的爱会使我们得到力量,并将此爱完全地给予其他人,我们也因此成为圣神的同工,履行将世界带领到耶稣跟前的使命。在我们分享这神圣的爱的同时,我们正在扩展属神的生命,把救恩的喜讯传扬开去。

5)我们是天主的儿女,天主对我们的爱超乎想像:“上主富于仁爱宽恕”(咏1038)。他许诺“拭去我们眼上的一切泪痕”(默214)。我们还要求什么?有甚么能与天主的爱,如滔滔流水滚进我们的心中相比?门徒深切感受此爱,所以投入宣讲耶稣的福音中,直到为人的得救放下自己的生命。如此的爱才能显示出我们天主子女的身份,这身份并非我们的好大喜功,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和突出的表现。相反,若我们能以圣神倾注在我们内的爱,去彼此相爱,这样我去彼此相爱,这样我们才更肖似基督。

(二)耶稣启示她是通往的道路(14114

1、字 意

14114耶稣说明自己是使信徒到达父的道路。

13节:此时耶稣正式开始他的临别赠言,首先他安慰宗徒们,不要因为他就要离开他们而心烦意乱,因为耶稣先他们而去的原因,不是舍弃他们,而是要去给他们准备地方。宗徒都没有明白耶稣的意思,他们以为耶稣要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而没有想到耶稣所说的,是指他经过死亡到达他父那里去。耶稣回归父家是为了他个人的成就,而是为我们大家开启一条回归父家的道路,这家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在基督的生命里。

2节:“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

“住处”,原文是monai,含有“豪宅”和“大厦”之意。犹太人把天堂上的福气分为很多等级,给与在世良善、忠诚适度不同的人。就像今日饭店有许多不同等级的房间一样,而monais是指最高级别的住所。

在此耶稣的意思是说,因着他在天主那里,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但这并非一块属于自己的具体地方,它只象征一处天主完全临在的住所。这住所就是我们的心灵(17),天主临在我们心灵中,我们也要以心灵去朝拜他(424)。

耶稣说:“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其实耶稣去原是为我们派遣圣神,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神的宫殿,成为天主的住所(格前3161761920;格后616),这样天主在我们内,我们也在天主内(迦220)。

“我必再来接你们……去”:此处“再来”,作者用的是现在时,即“将……来到”。而“接”用的是将来时,很明显是指耶稣复活而言。意思是说:我马上就会到你们中间,引导你们将来到达天乡(得前417)。

 411节:重点在于“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原文中“道路”与“真理”和“生命”,有直接的连带关系,也就是说:这道路是真理与生命的道路,只有经过这道路才能到达真理与生命之源的父那里。真理与生命,也是若望叙述耶稣的重要主题,这两个字在福音中常常出现,”在若望书信里也多次出现。

《若望福音》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就是耶稣宣布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事实上,他宣布自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时,是把旧约的启示联系在他带来的新启示的满全中,这个启示通过圣事而在教会中实施。在旧约里,以色列承担了三项职务:即君王、先知和司祭。作为君王是要履行天主的道路,使以色列能在正确的秩序中生活;先知的职务就是要宣布天主的真理;而司祭则要让百姓。1f]活在天主的生命内。当然由于人的罪恶,这些职务在旧约中都未能完全履行,君王、先知和司祭都受制于罪恶,但他们却使不完美的旧约,透过耶稣得以满全,他是新约的完美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教会总是坚信洗礼,给了我们基督的君王、先知和司祭的职务,分享了耶稣的使命。这个有关圣洗的意义和能力,在若14章中展示得更加透彻。

1)耶稣是道路:在希伯来文里,“罪”这个字,叫“越轨”(英文译为lead)。犹太人深知人必须在上主的道路上行走,否则就是犯罪(申532333129;依3021358)。然而耶稣就是这条路,并且是耶稣以他的身体和生命开创的,为此福音一开始就说:生命和真理蕴藏在圣言里(141417)。所以,凡不是在基督内的生活,就是越轨的生活。

2)耶稣是真理:旧约中雅威是以民的真理:“上主,求你教训我你的途径(道),我必照你的真理去行”(咏8611),“因为你的慈爱常在我眼前,我常遵照你的真理”(咏263)。耶稣说:“我就是真理”,这真理不但是道德的完美,而且他本身就是真理,他来自真理(79),他的一切言行也都是为了真理(1837)。

3)耶稣是生命:生命是人们常探索的对象,人们寻找生命,不是在追求有关生命的知识,而是在寻找生命的价值,使生命显得更有意义。然而,耶稣的到来的确给人类带来了生命,因为他来就是为叫我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1010)。这生命不仅是爱的生命,而且是永恒的生命。

 1011节:耶稣再一次提出他的言语和行动可为他作证:“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我自己讲的;而是住在我内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业……你们至少要因那些事业而相信”。

 1214节:这段经文是耶稣给我们的一切许诺的中心:第一、他许诺我们要作他所做的事业,甚至更大的事业;第二、他许诺我们因他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或者向他求什么,他都会赐给我们。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二者都有一个条件,就是奉他的名和做他的事。也就是说以他的思想去祈祷,以他的爱去实践,这样我们无论做什么,求什么,他都会帮助我们,赐予我们。

“更大的事”不外两点:第一、引导世人信从基督归向天父;第二、赖圣神的德能继续耶稣的事业,实现天主的救恩计划,把福音传给普世万民。

 2、深 意

1)门徒们一心希望耶稣以世俗的方式建立他的神国,而他们所期待的就是那一刻,那时他们就可享受荣华富贵,享受权利和地位。然而,耶稣告诉他们:“我是道路”,而他的道路却是通往十字架的苦路。可这道理门徒并不明了,因而尽力躲避。生活中,我们常常对我们所走的路,也不大注意。我们认为道路的存在是那么理所当然,只有崎岖不平时,我们才会留心注意,而其它时候我们则是一味赶路。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有两点:

第一、我们的旅行和“路”已是密不可分了,行路人与平坦宽阔的道路,二者的关系是如此和谐,已浑然成为一体。

第二、则是路上有太多的事物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截走了我们的注意力。或许这就是

福音中门徒们的情形。    

2)耶稣一定很失望,因为门徒已同他相处了这么多年,竟不明白他真正的使命是爱、是服务、是关注他人;而不是建立个人的荣耀、权力和财富。然而耶稣并不因为他们的不了解,而放弃他们。相反,耶稣更耐心地带领门徒走向真理,并嘱咐他们:“你们若认识我,就认识了道路;你们若认识我,就必然认识我父”。这些话只有在耶稣复活后,宗徒们才明白其真正的意义,并获得希望和喜乐;同样,我们要明白耶稣的话,也除非在他内真正复活,否则,我们也不能真正知道他的道路,并认识父,如同多默和斐理伯一样(58)。

3)耶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①道 路:意思是说他是通往天父的必经之路,他降生成人就是为让我们在他身上认出父采,他又以他的言行和生命,给我们铺平了一条通往永生的路。这路不是一系列的规则条例,也不是一连串应遵守的规矩和诫命,或者一套教条式的理论;而是耶稣本人,他自己就是到父那里去的路,也是引人进入永生的路(109146)。

②真 理:这真理不是观念,而是他本身,因为他有来自父的工作(神迹)和经典为他作证(53640466688181837)。他又以十字架显示了他的真理,经过十字架和死亡,我们就会找到真理。

③生 命:这生命不是现世暂时的生命,而是永生。耶稣自己就是来自永生,他来也是为

叫我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1010),凡是信仰他的都能获得永生(173),这永生就是认识那相信他的人与天主结合的爱(173),通过爱我们到达永恒的生命。

4)《若望福音》中的“生命”,就是指的人与大主的关系,这关系是一个新选民的关系(44),也是我们对基督的信仰和服从,(1045131720),以及彼此相爱的关系(133435)。这新关系只有借着基督才能达成,离开他没有人能进入这关系中(1356)。也就是说,没有耶稣我们只是存在,而不是生命。从“生命”到“永生”(101518),只能来自对基督的信仰(1723),圣言成为血肉(114),就是为了让血肉之人成为圣言。从“生命”到“永生”,也只在于人的一个意愿和选择,信从耶稣就能获得永生,并分享他的生命,否则就是选择了死亡。

3、反省与回应

1)“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耶稣以她的生活和死亡,给了这诫命的新意义,他完全地为了爱人类,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好让所有的人都从罪恶中得救。耶稣自己就是这新诫命,他就是那最完美的爱。但我们不是完美的人,我们又怎么可能遵守这诫命,像耶稣爱我们一样去爱别人呢?我们确实不能,至少只靠自己的力量是做不到的。但由于我们经过洗礼而成为基督的门徒,并进入基督的生命中与基督结合,如此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他会为我们而做。并且他会帮助我们克服我们的自私,使我们能尽一切力量去像他一样地去爱每一个人。最后,当我们尘世的生命结束时,耶稣会亲自接我们前去,到那时,他会继续塑造我们,使我们臻于完美。

2)“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耶稣是道路,他是天人之间的唯一中保,是通往天国走向天父的惟一之路。我们每人都有生活迷惘、前途茫茫、心烦意乱的时候,耶稣邀请我们相信他、跟随他,他的道路使我们得到真理并获得生命;他是真理,因为他宣讲的是真理,活出的是真理,他本身就是真理:他是生命,他的降生本身就是带给我们生命的福音,因为枪来自永恒,且拥有永恒的生命。他来就是“为叫我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若1010b

第二十一讲:耶稣预许护慰者的到来(14:15—31)

 一、内容分析

 耶稣许诺圣神,借着圣神父和子居住在信者心中。按照耶稣的教训必须用爱来接受恩宠,并以爱来生活。换言之,只有活于爱中,并承行天父的旨意,方能领受圣神,因为圣神产生于爱,是父与子在无穷之爱中共发的。如果从圣三论的角度去看这段福音,(141531)可视为论及天主三位一体的部分。1517是论及圣神,即耶稣所说的:“我也要求父,他必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1822是耶稣论及自己:“到那一天,你们便知道我在我父内,你们在我内,我也在你们内”;2324是关于父:“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里去……”:2531是结论。作者在此是要表达,我们只要遵守耶稣的命令,借着爱的生活进入天主圣三的生命里,并生活在圣三内,天主三位一体中的每二位也将来临,并住在我们内。

 二、经文释义

 (141517)有关护慰者言论:耶稣就要离开他们了,但他还有许多的话要向宗徒们告白,有许多的事情要向他们嘱咐。他许给他们要做更大事业的特权,也许给他们祈祷的效果,尤其是因耶稣的名,无论求什么都会得到。现仁他又许下一位护慰者,要与他们同行,引导他们永远与他同在(17)。

15节:“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

在《若望福音》中,“遵守我的命令”一词,不只是表达外在行为上遵守的诫命;而是以整个的生命相信并爱耶稣,与他结合。事实上,爱耶稣的具体表现就是遵守他的诫命,遵守他的诫命也正是接受圣神的条件(16)。爱不是纯理论的,也不是一种感官的幻觉,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条源于基督的命令,一个发自内心的基督之爱的行动。

1617:“护慰者”(parakletos)一词:第一、指真理之神。此字的原文很难翻译,本是指“请来帮忙的人”,或“召唤来的施救者”的意思。这个字在希腊文里,常被用为一个法律上的词句。在法庭上是指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如在法庭以外的情况下,这个字可解释为安慰者、教导者和鼓励者。新约中称圣神为“护慰者”的只有若望,除了在福音中1416章出现过,书信中也出现过一次,不过书信中的“护慰者”,从经文的上下文来看,明显是指耶稣的(若一21)。第二、若望所—用的“护慰者”(parakletos)一词,是一个来自动词(parakleo)的形态动词,有一个被动的含义:“被恳求者”,与拉丁文的“advocatus”(陪审员、辩护)很相似。此词含义丰富:有护慰者、调节智、安慰者、谋士者、助佑者和辩护者;也有“代求者”或“中保”的意思。第三、护慰者就是一位特别的助手,是辩护者、顾问和谋士。

值得注意的是在1617节中,“护慰者”一词,作者没有讲明他的作用,也没有提到任何固定的功能。在第二段有关护慰者的言论中,作者写明了他的功能,是“教训”和“使……想起……一切”(1426)。在第三段有关护慰者的言论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功能,即“为耶稣作证”(152627)。但在第四段有关护慰者的言论中,作者又把他描写为“判官”和“证人”之类的角色(16811原文含有“辩护人”之意)。第五段有关护慰者的言论中,作者重点讲明了他与教会团体的关系,他要引导教会在真理中继续耶稣的工作,与教会同在直到基督再来(161215)。

总之,“护慰者”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训、提醒、引导人进入真理的神。同时也要揭示、加深基督启示的真理,他是真理的捍卫者,也是荒谬的指正者。耶稣派遣护慰者来是为帮助宗徒们,坚固他们的信心,教导他们生活在正确的道路上(26),在困境中安慰他们(18)。在患难的时候坚强他们,为他们代祷(罗82627),并与他们同在(17),亲自引导他们继续基督的事业,并且要做更大的事业(12)。

16节:耶稣说:我要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另一位”,原文:allos(还有,不同的,另一个),意思是“同类的另一个”,而非eteros(另一个),即“异类中的另一个”。这意思是说:耶稣本身就是护慰者(若一21),是第一个来帮助我们的。这位护慰者与基督同出一源,他来是继续耶稣在世上所做的工作。耶稣许下不会撇下门徒做孤儿(18),要派遣另一位护慰者来,使我们在困难中有所依恃。圣神会引导我们做应当做的事,并明白真理,依真理而行(14261613)。

17节:称圣神为“真理之神”:第一、他要讲明真理,揭露谎言(168);第二、他要引导人们进入一切真理(1613)。我们无论在任何时代有了圣神的帮助,就能很好地了解并注释天主的圣言。

141822在此耶稣以慈父的心肠安慰了宗徒们,使他们不要难过,因为耶稣不会留下他们为孤儿,他还要回到他们中间与他们在一起(1819)。此处耶稣所指的与宗徒们同在,已不再是他生活时的那种方式,而是指他神性的生命与他们同在。因为即使耶稣复活后,他显现给宗徒们,宗徒们看见他并与他在一起,可那时的同在与传教生活时的同在,毕竟是有区别了。

“留下”一词,有留下“遗产”或“遗赠”的意思。耶稣的最大遗产就是“我的平安”(1427)。耶稣留下的赠言就是“爱的赠言”,谁有爱,谁就拥有继承权,并在爱中生活。

142324)真爱在于实践:在此耶稣重申他爱的命令,因为爱是一切的基础。天主借着基督爱我们,同样,我们也要借着基督爱天主;并且人与人之间也借着基督的爱彼此相爱。这就是基督的命令,也是他一再强调的意义。  

142526)再一次强调护慰者:此处耶稣解释了圣神的功能有:第一、给我们讲解有关基督的事;第二、他要教训我们(有关基督的)一切;第三、他要使我们想起(有关基督的)一切。

在这一段话的一开始,耶稣说:“我还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这一方面是提醒门徒,他不久就要离开:但另一方面,也是预备圣神要来的工作:就是“他必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这里表明圣神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导。

26节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护慰者与圣神相连,指出两个名字是指同一天主的第三位

142731“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此处“平安”,不是犹太人生活牛常用的礼节性的问候语“shalom”(指无战争状况),而是真正有效的平安,是来自天上、来自基督生命的平安。这平安不是世界可以给予的,但也不是世界可以夺走的平安。

28节:“父比我大”,这句经文有多重意义:第一、从基督人性生命而言:当他还没有经过死亡与复活的时候,他的人性与我一样,只是没有罪过(参希415),因此父比他大;第二、从基督的天主性而言:他与父本是无大小、先后之别,但他对父的关系却是奥秘而从属的关系,就如子对父的关系一样(51920):

31节:“起来,我们从这里走吧!”此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出不同的意义:

第一、从字面而言:是指他们起程前往克德龙溪对岸去(181)。

第二、但从上下文的经文来看,此处耶稣好象是说:我们就从这里(爱)开始行动吧!  “父怎样命令我,我就照样去行”(31),“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1315)。“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爱内,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他的爱内一样”(1510)。

第三、“起来,我们走吧!”此时“耶稣的时辰”已到(13131),他要起程走向十字架,回到父的光荣中去。同时他又是我们的道路(146),他邀请我们要同他一起,走完这最后的里程,而进入新的境界(143)。

三、神学深意

1、“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那不爱我的,就不遵守我的话”。稣的这句话,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献身于耶稣的人应有的特征,即意遵守、服从他的话。今天的信徒对于教会的道德观和教会的训导,普遍抱着一种态度,那就是只挑选自己愿意相信和愿意接受的来遵守。前任教宗在他所发表的通谕《生命的福音》和《真理的光辉》中,再三地反复强调耶稣的这句话。如果我们自认爱耶稣,就应该服从他,遵守教会的教导。

2、凡遵守耶稣话的人,会得到一项赏报。因为耶稣许诺了,他要为我们预备一个地方,并要接我们到他那里去。也就是说:凡遵守耶稣话的人,就是生活在基督内,基督也在他内。想到天主住在我们内,想到耶稣拣选了我们做他的住所,怎不令我们生出敬畏之心,而谨言慎行呢?天主与我们同在,我们又如何表达出天主居住在我们内呢?当耶稣以我们的内心作为他的住所时,这住所会是怎样的呢?应该有怎样的特色?事实上,耶稣住在我们内的最大特色,就是拥有真正的平安(1427)。哪里有基督,那里就有平安;哪里没有基督,那里就不会有真平安。基督的真平安就是一种深刻的幸福感,是来自当我们遵守了耶稣的话,并过善良而有爱心的生活时,所体验到的幸福感。这平安不是来自世界,而是来自内心,是我们的服从和忠信所结的果实。

3、(1517)耶稣在这一段中要求我们:第一、应遵守他的话,默想他的话,并以行动实践他的话。第二、应随从圣神的指引,按真理行事。第三、在基督内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每一件事都以一份责任、一份爱心、一份结果地把它做好。

4、耶稣赐给了我们一条新命令,这命令不是借文字写成的条条框框,而是以基督的生命和宝血酿成的爱的诫命。同样,一个完善而属于基督的教会,也不是一些由文字而来的教条法规,或一系列的诫命和规章约束自己:而是由基督而来的福音,和因福音生活而产生的爱。文字是死的,由文字写成的诫命同样也是死的(格后336),惟有基督启示的福音才是生活的。因为基督的启示是直接来自天父,而天主是生活的天主(路2038;格前1545:谷1227;玛2232)。

5、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和子女之间在仪态、说话,甚至步伐都可能很相似,这是受他们经常接触和亲密关系所影响。我们与天主的关系也一样,我们与他接触的越多,就越会相似他。让我们凭着我们内的复活力量,向圣神祈求使我们更肖似基督。

6、“我把平安留给你们”,这是耶稣给宗徒们,也是给我们留下的恩惠和礼物。没有和平的人便不会有幸福,所以换句话说,耶稣将真正的和平,真正的幸福留给了他的门徒。世上曾有多少革命家、政治家和伟人,在谋求自己权利的时候,都大言不惭地给人们预许和平、保证幸福。但是政权在握之后,国家社会不但没有和平,反而更是混乱:人民不但没有幸福,反而更是苦上加苦。但耶稣却不然,他是既许必践,有求必应的天主(141314)。并且在我们还没有祈祷,或者还不知道怎样祈祷的时候,他已替我们祈祷了,并赐给我们所需要的(玛68;罗82627)。

 四、反省与回应

1、“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耶稣的这句话,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献身于耶稣的人应有的特征:就是愿意遵守、服从他的话。

2、“谁爱我,我父也必爱他,我也要爱他”。主耶稣,你的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过去我曾怀疑过你对我个人的爱,但现在可以确信了,因为你亲自告诉了我“谁爱我,我父也必爱他,也要爱他”。主,你知道我是爱你的,我今天原意再次向你表达:“我爱你!”今后我也要常记得对你说:“耶稣,我爱你!

3、“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们都意追求平安、渴望平安。我们也都知道一个平安和谐的家庭,一个多么温馨美满的家庭。但基督的平安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那是一种深刻的幸福感,是当我们知道已尽所能遵守了天主话,过着善良而有爱心的生活时,所体验到的幸福感。这平安不是自外在,而是来自内心,是我们的服蛔忠信所结的果实。

第二十二讲:耶稣与门徒的关系(15:1—17)

 这部分的内容仍是继续前面爱的主题(151217),但有部分内容与前面有些冲突(对照1651336)及重复(1633)。这可能因为这资料是来自另一源流,后来由编辑者加上而造成的。

一、经文背景

葡萄园的比喻在旧约中有很多经文谈及,例如(依5172726)说以色列就是葡萄园,同样厄则克耳先知,也把以色列与葡萄园联系在一起(151617510)。(则15)尤其相似(若15),(则15)强调葡萄树的枝条有一种仅有的用途,就是长出葡萄,植物上的其它木材别无它用。枝条所能够作出贡献的,都来自扶持它们的葡萄树本身,又如耶稣所说:“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若155)。厄则克耳和耶稣都表达出,葡萄树的用途就在于其收成,除此之外只有当柴火烧掉。收成依赖信仰,信仰可确保收成。

二、经文释义

15117葡萄树的比喻在圣经中,特别是先知的作品里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他们常把以色列用葡萄树作比较。先知用象征性的语言说天主悉心栽种葡萄,但葡萄变坏,最后被人践踏。“我种植你时,原是精选的葡萄,纯粹的真种子,你怎么竟给我变了坏树,成了野葡萄?”(耶221)然而,葡萄树的比喻,在《若望福音》里所含的意义,远超过先知们所用以表达的。在《若望福音》里,这比喻表明信仰耶稣的人,与耶稣形成了一个生活的有机体,即信友与耶稣生活在同一个生命里。

1节:“我是真葡萄树”:葡萄树在旧约中常是天主选民的象征(依517:则1518191014;耶2211210;欧101;咏80515等)。在此耶稣强调他是一棵葡萄树,无论他有无枝条,他仍是一棵独立自生长的葡萄树。但葡萄枝就不一样,它离开了葡萄树就不能生活,更不能结出美好的果实。这就是宗徒(信徒)与耶稣的关系,同耶稣在一起便能结出永生的果实,否则便干枯而被投入火中焚烧。因此,所有信仰他的人只有以信和爱与他结为一体,才可得到真正的生命。

“真葡萄树”的“真”字,在希腊文里是“纯”的意思。此字能有两种意思:第一、是指事实或真实的,与想像和假的相对,是纯真的;第二、是指一个完全真实而属神的领域,这个领域与世界领域相对。在旧约中葡萄树是象征天主的选民,但在先知的宣讲中,这选民已是败坏的葡萄树了(耶221)。所以耶稣说:“我是真葡萄树”,这“真葡萄树”,就是指的一个崭新的教会(宗945),一个全新的领域,她别于旧约的选民团体。这教会不是一件事物,也不只是一个由人形成的机构,而是与耶稣亲密结合的人间社团,无论谁加入这个团体,就是这葡萄树上的树枝,教会的成员。我们的工作是与葡萄树保持联系,从基督那里吸取养分。耶稣应许父是园丁,他会亲自照顾葡萄树,使它能开花结果。

25)此处耶稣讲到两种枝条:即结果实的和不结果实的。如果因为不修剪,让不结果实的树枝长得太茂盛,就会耗去过多的养分,最后连结果实的枝条也结不出果实,因此园丁必须剪掉不结果实的枝条。即使对结果实的枝条,为了结得更多,一年也要修剪两次。

究竟谁是不结果实的呢?不结果实的可能是以下两种人:

第一、指犹太人,他们原是上主的葡萄树枝,正如历代先知所指责的他们远离了天主。当耶稣来到他们中间,他们不但不接纳他,反而迫害了他,因此他们成为枯萎无用的枝条。  

第二、指部分基督徒,他们曾经信从了耶稣,但他们的生活和心灵却没有真正皈依基督,他们懂得许多道理,但就是不见行动。因此这样的基督徒就是不结果实的枝条,是没有用的只有投入火中焚烧而已。这对今日的我们更值得注意:我们原本是野橄榄枝,是天主将那原有的不信的树枝折下来,将我们嫁接在家橄榄树上的,是树杆托着我们。然而,天主既然没有怜惜那些原有的树枝,将来也许不怜惜你(罗111624)。因此,我们决不可心高气傲,反而更应珍惜践行。

5节:“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这话无论是耶稣说的或是出于若望的口,都将“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的抽象情境描绘出来了。枝条是连接在葡萄树上的,从而得到滋润使它得以开花和成长。门徒们也同样是连接在主内,并通过这种联系使之灵性活泼和结实:“正如枝条若不留在葡萄树上,凭自己不能结实;你们若不住在我内,也一无所能”(若154)。枝条自己并没有生命,只有连接着葡萄树方能维持生命,那生命是依附着葡萄树而宋的,同一的树液流动在各个枝条中。葡萄树和枝条结出相同的果实,两者是分割不了的,象征着耶稣与门徒们之间的联系:“你们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你们内”(若154)。如果葡萄树与枝条都被同一的树液所滋润,它们之间的联系亦来自彼此的交融。在爱内共融的要求也源于此生命的共融:“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1512)。那是一份强烈、合一和无界限的爱,耶稣就是把它与自己的苦难圣死连接起来,以救赎他的“朋友”,即那些相信她的门徒:“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1513)。

若望在此叙述这葡萄树的比喻,也反映了当时教会团体的情况,在一世纪末二世纪初的时候,教会团体中产生了两个对立的团体,一是从犹太教皈依而来的犹太基督徒;一是由外邦人(撒玛黎雅人)归化的基督徒。但由于宗教和民族的背景不同,因而由外邦人归化的基督徒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宗61),甚至被犹太基督徒赶出会堂,因而受到非基督徒的攻击和迫害。因此,若望写此福音而劝导他们,希望可以得到和解。

610节:耶稣说:“那住在他内的就结许多的果实。”“结果实”就是耶稣所说的,结出爱的果实(8)。当基督徒在地上实行基督爱的命令的时候,所表达的爱就是天主的爱,这爱是父与子、以及子对他的门徒所流露的爱(9)。因此,这爱的果实保禄宗徒称之为圣神的果实:即“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和节制”(迦52223;弗59;希1211)。

67节:耶稣直言说人必须“住在”或“存留”在他内(若156)。救恩等于呼吸,不可能只是出生时呼吸一次,而是每时每刻的继续。基督徒与基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生命的延续,直至永恒。

耶稣再三地强调必须“住在”他内。他在(若656)已表明:“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圣体奥迹的教会,从圣体圣事中获得生命,耶稣借着自己的体血倾流出他的生命来,好像枝条从葡萄树中获得生命一样,只要切断那联系,枝条即会死亡。

 10节:“存在”,有的译为“常在”。原文是指“住”或“留”(常在里面、固定、持续不变),译为“常在”较合乎原文。在原文里,这词的意思多指停留在一个安排好的地方。若望在他的福音中共用了39次,本章就用了12次,它表达了信徒与基督的关系。所以耶稣说:“谁若不住在我内,便仿佛枝条,丢在外面而于枯了……”

11节:“我对你们讲论了这些事,为使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内,使你们的喜乐圆满无缺”

关于喜乐:耶稣之所以对父忠诚,是因为他享受与父结合的喜乐;同样,耶稣的门徒如果服从耶稣,也要享受同样的喜乐。所以这喜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遵守基督爱的命命;一是来自父、子及圣神通传的爱的生命(关系)。我们爱耶稣,天父就爱我们,爱与爱相互相应。

1217节:朋友的关系:“为朋友舍掉性命”,“朋友”按原文译为“心爱的”更为确切。“爱”是舍,舍的最高点——舍命。在这个世界上若有人为自己的朋友舍弃性命,这算是最大的爱情了,因为根本没有人肯为自己的仇人舍弃生命的。但是耶稣不但为朋友舍弃,而且也为自己的仇人舍弃了性命,所以耶稣对人的爱情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然而,耶稣在这里说:“为朋友舍命”,不是把爱的范围缩小,而是说基督徒的彼此相爱,应具有特殊的性质。因为耶稣说过:“要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你们又做了什么特别的呢?外邦人不是也这样做吗?”(玛5444647;路62736)。所以这爱是远超乎情爱,它的本质就是甘愿服从父的意愿,而且服从至死,因此“我们之所以认识了爱,是因为那一位为我们舍弃了生命”(若一316;若1513)。

此处的“性命”有“命”或“生命之气”的意思,不直接等于“生命”。前者是指一般活着的性命(属血气的),而后者则是永恒的生命(属神的,格前21314)。

“我的命令”:前面耶稣说是“新的命令”,这里耶稣说是“我的命令”,耶稣的命令意思是:第一、这是他自己颁布的命令(1334);第二、是他门徒的标记(1335);第三、是耶稣以他生命开辟并使人走向天父的捷径(15910)。

14节:“你们如果实行我所命令你们的,你们就是我的朋友”这正是10节所说的:“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爱内”。朋友是以爱连系的,爱的最好的表达就是遵守诺言(遵守命令)、实践诺言(实行命令)。在此耶稣意在说明他的爱是为朋友舍命的爱,门徒就是他的朋友,因此他们彼此之间也应这样相爱。

15节:“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

在耶稣的时代奴隶制度盛行天下,奴隶被视为牛马猪狗不如,生杀之权完全操在主人之手。其实耶稣从来就没有以主人的身份对待过门徒,而是以朋友相待,甚至以仆人的身份去为宗徒们服务,为我们立下了爱人的榜样(1315)。

成为耶稣的朋友是何等的光荣!这光荣是天主赐给我们的,世上没有哪一种爱比耶稣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爱更伟大了。“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正因为耶稣为我们舍弃了性命,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是他的朋友。当圣神将“朋友”二字刻在我们心上时,我们就能尝到耶稣的爱,再见不到谴责:宽恕、满足和平安要代替恐惧、内疚和焦虑。

 16节:“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

 “拣选”一词,希腊文意为“分离”,即与“世界分离”而“进入另一个领域”。这从我们的蒙召可以经验到,我们本来与基督没有关系,更不能分享他的生命。我们之所以获得信仰,不是我们选择了天主,而是天主借着他的恩宠亲近了我们,以他的慈爱召唤并拣选了我们。宗徒们也是一样,他们跟随基督,也是因为基督的爱感召了他们。他们后来为主舍命,也是因为主先为他们舍命的爱所激励。同样,所有的基督徒都是耶稣所拣选,被派遣去使其他的人成为门徒。所以,每个基督徒都是基督的爱所召叫,每个基督徒也都要以爱还爱,因为爱是我们做耶稣门徒的标志。

 三、神学深意

1、在这里耶稣将爱的命令赐给了我们,使我们彼此相爱如同他爱了我们一样。主耶稣对我们的爱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耶稣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他的门徒:‘‘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那么,我们如何在实践爱的命令上相似耶稣呢?我们实践基督的爱要在爱的动机上相似耶稣,当我们在爱他人的时候,不管他是否堪当我们去爱;也不管他们能否以爱还爱来报答我们;更不管他是否是一个可爱的人,甚至令人讨厌等,我们都应该以基督的爱去接纳他。

2、爱的奇妙处就在于天主就是爱,爱不是天主的言行,而是天主的本质是他的本性本体,天主的其他特质只是他爱的延伸。要掌握天主对我们的爱,先要明白天父对圣子的爱,因为二者是一样的。这爱的内容在基督徒身上,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爱教会的成员,也就是基督徒之间彼此相爱,即爱的共融。这爱是延续基督对我们的爱,同时也是彰显基督的大爱:第二、教会内的爱向外发展,不断结出新(爱)的果实——信友。这就是耶稣所说的:“我派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1516)。

 3、葡萄树的比喻讲出了耶稣和门徒,以及耶稣和信友之间的彼此关系,这关系是一种生命的联系,我们离开耶稣是完全不能生活的,更不得结出果实而获得永远的生命。因此一个信仰基督的人,因着他的信仰他与基督的生命相通而进入永生,借着基督的生命,信徒必须履行基督的使命,常常与基督相连。正如葡萄枝与葡萄树相连,才能结出果实;同样基督徒也只有常常在基督内,汲取营养不断领受基督的生命,才能活出基督的生命。

4、“我父是园丁”,园丁是专门从事园林修剪的。天父是园丁,他管理的方式有二:剪出与清理。第一、他将不结果实的树枝剪掉,意即那些背弃天主,自投邪恶,并固执于恶的人。天主将慢慢收回他的恩宠,使他自动干枯而死。第二、对于那些结果实的枝条,他也一‘一清理。这意思就是他要以痛苦、患难和灾难来磨练信仰他的人,使他们结出更美好的果实。但那些不在基督内,或者离开基督的人,其结局将是可怕的,他们要自行干枯,落在地上被人拾起而投入火中。

 5、当天主在人身上工作时,那人就如同在黑暗中照耀的明星(斐215b)。在生活中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困难,若我们将这一切交在父手中,我们对世俗事物的依恋会被剪去,并能结出果实。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成长,有谁比我们在天之父更可依靠,更有耐心,更关心我们呢?我们怎能不将内心的渴求交在他手中?

四、反省与回应

1、葡萄树的比喻在提醒我们:第一、要珍惜天主赏赐的生命,以信仰充实人生,以基督爱的生活与他接触,使得自己成为多结果实的枝条。第二、一切光荣归于天主:我们多结果实,并且让别人看出我们是基督徒,但这一切都应为了光荣天主,这样天主就因着我们的爱而受到荣耀。

2、基督徒的标志:别人看见我们的时候,能否看见住在我们内的基督?这段福音就告诉了我们答案。福音中耶稣清楚表明:人们可以从四个特别的标记上,认出谁是他的门徒,那就是:喜乐、仁爱、服从和结果实。因此,第一、基督徒应该是充满喜乐的人(1511)。这种喜乐并不是表面上听天由命式的态度,而是一种内心的生活态度,全心信赖上主的眷顾。实际上,认识基督真是我们最大的喜乐。第二、基督徒应该是充满爱心的人(133515917)。耶稣赐给了我们有像他一样的爱的能力,也要求我们彼此相爱,如同他爱了我们一样。第三、基督徒应该是一个服从的人(1510)。服从就是遵守耶稣的命令,正如耶稣总是听从天父的命令一样。第四、基督徒也能从他所结的果实中被人认出。如同耶稣所说的:“我父受光荣,即在于你们多结果实,如此你们就成为我的门徒”(158)。

第二十三讲:世界恼恨耶稣和他的门徒(15:18—16:4a)

 一、经文背景

 本段经文也反映了一世纪前后的教会情况,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罗马的皇帝就是神的化身,所有属他管辖的人民都要拜他为神。当时巴勒斯坦一带都属于罗马帝国管辖,虽然罗马皇帝赐给了他们许多特权(不必参加帝国的官式宗教礼仪,包括崇拜皇帝在内),但是这些特权只准在犹太人中使用,一旦基督徒公开被犹太教会所革除,他们就丧失了这豁免的权利。特别在尼禄皇帝统治时期,基督教会内发生了分裂,希腊化的基督徒被犹太基督徒赶出会堂,并且他们还在罗马皇帝面前陷害他们,说他们是革命分子,不承认凯撒是神,控告他们吃人肉等一系列的诽谤,因而遭到罗马帝国的迫害和打击,甚至许多人为此而流血致命。因此,宗徒们要遭受的最大磨难和考验,是出自他们自己的同胞,犹太人要把他们开除教籍(驱逐会堂),甚至要杀害他们(宗51733134452181226912等)。

至于来自犹太人的迫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是耶稣时代,在历史上犹太人与撒玛黎雅人早就有恩怨,他们彼此之间一向不太友善。因此福音第4章记载,撒玛黎雅妇人对耶稣说:“你既是个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呢?”(49

但从经文中可以看出,撒玛黎雅城的人后来信从了耶稣(43942),因此在5章中就可以看到,有许多关于犹太人冲突的事情。

如果若望团体中出现了撒玛黎雅人,这对犹太人会造成一些争端,于是到了第8章就更明显,不只是有冲突,而且犹太人向耶稣说:“我们说你是个撒玛黎雅人,并附有魔鬼,难道不对吗?”(848

这句话也许是写福音的时候,犹太人对若望团体所说的话。第二、宗徒时代,犹太人与基督徒的冲突日趋加深,甚至被他们驱逐出会堂。若望和他的团体,被抛弃在会堂以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相信耶稣是天主子,他们被犹太人交于世界(罗马帝国当局)的经历,也正是耶稣所经历的,却是为了同样的理由,宣讲他是天主子(宗4172052933;若——436;若二:710)。

二、经文释义

151821)世界憎恨耶稣及他的门徒:世界为什么要恨基督徒?因为在这以前他们已恨了耶稣;世界为什么要恨耶稣?主耶稣也说过因为他不属于这个世界(823),并且他“指正它的行为是邪恶的”(7731921)。因此,耶稣在世时有人信他、爱他;也有人恨他,甚至迫害他。同样,发生在基督身上的一切,也要在基督徒身上重演,因为基督徒不属于这个世界,而是属于基督。

19节:耶稣说“世界”,不是指自然宇宙,而是指堕落的人类。若望著作中的世界是代表属于魔鬼,以及被黑暗力量控制的境况,即与天主对抗的邪恶势力。因此,耶稣严厉地对宗徒说:“因你们不属于世界……世界才恨你们”。天主子进入世界,正是为了拯救那些受罪恶支配,不认识天主是爱的人。耶稣从世界中拣选宗徒成为黑暗中的光明,他们将受迫害;但是耶稣承诺他们会见证爱,征服恨,因为生命会超越死亡。

 20节:“……如果人们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们;如果他们遵守了我的话,也要遵守你们的”。

事情的发展不只是朝着一个方向,是双面性的,有迫害,也有信从。而且迫害是可以战胜的,“那坚持到底的,必要得救”(谷1313;玛10222413)。

152225)世界的罪恶:世界迫害耶稣是因为他们不认识基督(11011),世界不接纳基督,是因为世界“爱黑暗甚于光明,因为他们的行为是邪恶的……害怕自己的行为被彰显出来”(31920)。的确,主耶稣来到世界上之后,他使光明与黑暗、真理与谬论、善与恶的对比更加分明了,以致发生强烈的分裂,主自己也遭到迫害,他的门徒和跟随他的人,也都必然在这种分裂下生活。因此,耶稣一再强调:“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谷83435;若1225)。

“他们无故地恼恨了我”:意为没有任何招致恨的原因。所以耶稣在山中圣训中说:“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切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你们欢喜踊跃罢!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报是丰厚的,  因为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曾这样迫害过他们”。(玛51012

15261614a)犹太会堂对基督徒的迫害:此处正是写出犹太人对基督徒的迫害,但在迫害中最大的安慰是,有圣神与教会同在,他要安慰和坚强受迫害者,并赐给他们力量和勇气,使他们在迫害中勇敢为基督作证。

162)“人要把你们逐出会堂;并且时候必到,凡杀害你们的,还以为是尽恭敬天主的义务”。

 “逐出会堂”,是指犹太领他禁止基督徒,与其他犹太人一起恭敬天主,不承认他们是团体的一分子(92234)。作为首批基督徒很不容易,他们大部分是犹太人,承认耶稣是默西亚就意味着要受迫害。一世纪的犹太人,他们的团体意识相当强,所以不难想像,当时的基督徒对被逐所感到的难过和痛苦。”

164)节的经文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前半句是前部分的结束;后半句是后部分的开始。

三、神学深意

1、门徒与耶稣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犹如葡萄枝与葡萄树相连一样,门徒既然要分享耶稣爱的生命,同样也要分享他的苦难和遭遇。所以,门徒的命运和耶稣的命运,也完全是相同的,世界既然恨了耶稣,也要恼恨他的门徒。因此耶稣在这里清楚地告诉他的门徒,使他们有所防备,预先有心理上的准备,以便迫害到来而不至于心烦意乱,手足无措。再者,教会受迫害也是延续不断的,从犹太人迫害初期教会的基督徒,直至今日我们的时代,圣教会不断受到人们的迫害和打击。世界迫害她是因为她不属于这个世界,而是属于基督,所以世界恼恨她。然而,迫害不但不会阻止教会的发展,反而促进教会的传播,因为“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1224);所以“致命圣人的血,是教友的种子”。

2、基督徒注定要受到世界的迫害,因为他们不属于世界,而是基督从世界中拣选了他们。当一个人真正过上基督徒生活的时候,很快就会引起世俗人的不理解,甚至遭到反对。其迫害甚至是来自自己的家庭、亲戚和朋友。就是教会中也可找到“属于世界”的人,他们身披基督徒的外衣,口称事奉天主,而行为却是迫害教会的追随者。事实上,他们既不认识基督,也不认识派遣他的天父。

3、“基督徒爱世人,可世人却迫害他们,世人不明白他们,所以他们被判罪。他们虽被杀害,却能获享生命;他们虽然贫穷,却能令他人富足;他们虽然一无所有,但却一无所缺;他们受到屈辱,但这正是他们的光荣;他们受到诬蔑,但终能得回清白。祝福是他们对谩骂的答复:尊重是他们对凌辱的回应,即使作恶者因基督徒的善行而作出攻击,他们仍能如获得生命赏赐般的喜乐”。(致狄奥尼托书Letter to Diognetus

四、反省与回应

1、基督的追随者在这个世界上,会为基督的缘故遭人恼恨、甚至迫害和拒绝。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接受基督,甚至迫害了基督。而基督徒又是基督由世界中所召选,他们不属于世界而属于基督,因而世世代代世界与他们为敌,要置他们于死地。

2、世界迫害基督徒的另一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从根本上与世界截然不同;他们“不属于世界”,已“从世界中”分别出来(1519)。忠诚信徒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原则,以及人生目标都与世俗思想的不义之道格格不入。基督徒不会向他们的行为标准委曲求全,或者妥协,因此,基督徒的生活无意中成为他们良心的控诉者,生活指正者。

3、耶稣把门徒们从这个世界拣选出来,是要他们常常跟随他,走他的道路,继续他在世的工作。所以,门徒们也同基督一样要遭人恼恨、受人迫害,要喝他所喝的杯,饮他所饮的爵(谷1039)。在此耶稣预先将这事提出来,是要门徒们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遭遇。

第二十四讲:再论“护慰者”及预言死亡及复活(16:4b—33)

 一、经文背景

 这一部分的内容仍是继续前面的爱的主题(151217),但有部分内容与前面有些冲突(对照1651336)及重复(14130),其原因可能是自另一个源流,后来由编辑者加上而造成的。

164b33)这是一段较长的讲词,其内容与(14130)节的经文,在主题思想上相平行。根据布朗神父(REBromn)的分析,二者是对同一次讲话的两个大同小异的记录,最后由编辑者将二者编入福音中,形成今日的现象。(164)节的经文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前半句是前部分的结束;后半句是后部分的开始。

二、经文释义

16712论及“护慰者”的功能有二:第一、他要指正这个世界关于罪恶、正义、和审判所犯的错误。因为他们曾控告了耶稣和他的教会,曾尽力想法将之铲除。第二、他要审判这个世界因不信而犯下的罪恶。

5节:此处与(1336)和(145)节的内容相冲突,这是由于编辑者所用的资料,来自不同的源流而造成的。

8节:“指正”,有“指责”和“说服”之意,事实上这个字很难用中文表达出来。原文的意思是:严密询问见证人,询问被告,或者询问辩护对方等,多用于有关良心和道德问题上。希腊文对这个字有两种用法:一方面叫人省察后自己定罪或明认所犯的错(自讼自承);另一方面是要人承认自己背理,对方有理(道歉)。在此有“定罪”和“承认”两种意思(自己责备自己)。事实上,真心悔改也需要有圣神的帮助和引导。

 910节:“关于罪恶”,是指犹太人犯下拒绝真光,摈弃信仰的滔天大罪(319)。“关于正义”,即圣神要证明耶稣所讲的一切都是真理。“关于审判”,犹太人判决耶稣该死,这是罪恶的行为、不义的判决+因此圣神要揭露他们的诡计和欺骗(114748129)。

12节:“现在不能担负”:“担负”一词有很丰富的含意,在新约的不同经文里,有不同的译法:(宗1510)是译为“负荷的轭”,(迦510)译为“承受”,(62)译为“背负重担”,(默22)译为“容忍”等,这些词都意味者“负重”。这里的意思是说:圣神没降临之前,宗徒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承受,当圣神降临以后,他们都要充满圣神的能力,就会坚强地承受一切。

161327这个部分如同(141524)一样,有一个论及天主三位一体的段落。1315是论及圣神。其内容强调教诲的一面,即圣神所教导的一切,都是对基督教导的一个解说。1622是论及基督必再来。2327是论及圣父。2833是结论:“我出自父,来到了世界上;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在世界上你们要受苦难;然而你们放心,我已战胜了世界”。

1315):这段经文讲明了“护慰者”,一方面有历史性的启发(想起耶稣曾经所讲的1426);另一方面他有超越历史的幅度,这幅度包括信仰及真理的启示。然而,“圣神”不是诗一般的形象,而是天主位格中的一位。所以,圣神对于他的引导和启示的工作,为教会的未来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耶稣对他最初的门徒启示了一切,但他们并没有立即完全明了,他所启示的内容和意义,并且有许多道理,不是初期教会的基督徒可以吸收的,他们也无法领会(12)。只有当他受到光荣后,真理之神到来引导他们,他们才能明了他所教训的一切。

在这段福音中主耶稣给我们讲述了,天主第三位真理之神(圣神),他的降来是为给宗徒们传授一切真理。但圣神所传授的真理,并非自己独有的,而是由第二位圣子所领受。第二位圣子所有的一切真理,也不属子独有,而是由父所领受的。因为父所有的一切都是子的,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圣神的,父、子及圣神三位共有一切真理。所以耶稣要传授给宗徒们的事,可以由圣神来传授。当圣神传授真理时,虽是由圣神传授,但非因圣神自己之名,而是以圣三之名,因为所传授的事为三位所共有。这就是天主圣三彼此之间的关系。

1622):耶稣预言他必再来。在这里门徒们也有些误解,与前面1314章内,伯多禄和多默的误解相干行。耶稣在这里也论及到门徒们的忧愁,但那并不是永久的;并且谈到世界将被遗弃(1419)。

 16节:“只有片时,你们就看不见我了;再过片时,你们又要看见我”。

 这是指耶稣的死亡与复活而言,事实上再过几个小时之后,他就要被人逮捕并判决钉死于十字架上。但是再过片刻他又要复活起来,并显现给宗徒们,那时宗徒们的痛苦却要变成喜乐。

 2022节:关于这时辰旧约先知早有预言(岳212;依1392617; 664)。世界要欢乐,而门徒要忧愁,世界欢乐因为世界判决了耶稣,所以他们欢乐。但他们的喜乐是暂时的,当圣神来临以后,要指正他们关于正义、审判和不义的罪(16811):然而,门徒的忧愁是暂时的,他们的忧愁要化为永久的喜乐。

“你们的忧愁却要变为喜乐”,的确,“你们在主内应当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应当喜乐!”(斐44)“虽然你们如今仍看不见他,还是相信他:并且以不可言传,和充满光荣的喜乐而欢跃”(伯前18)。

2327节: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因耶稣的名祈求的主题(141314)。耶稣承诺:“你们因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必赐给你们”。

2326“那一天”,这是指圣神降临后,直到耶稣再来的日子,这期间自有圣神引导,并教训门徒一切。在这期间教会和门徒可以因耶稣的名祈求,并且无论求什么都会有求必应,因此门徒们的心也要充满(满足)喜乐。

25节:耶稣把门徒们目前的痛苦比作产妇临盆前的痛苦,当孩子诞生后,产妇因着喜乐而忘记了生产时的痛苦。为此门徒们必须忍受暂时与耶稣分离的痛苦,这样才可以获得复活后重见耶稣的喜乐(2020:路2452)。此处“变为”一词,本含有“生”和“长”的意思。就如耶稣所说的:“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1224)。

2833节:这是耶稣讲话的结论,这篇讲话是以决定命运的时辰己来到,以及最后胜利者耶稣常依赖于父的主题作结束(32)。这段经文也涉及到多方面的话题:论到离去和再来、忧愁和喜乐、患难和平安、比喻和说明、不信与信赖等。耶稣又谈到他要离去再回的事,这固然为门徒是感到痛苦的时辰,但也是化痛苦为为喜乐的时辰。因为耶稣许下了圣神,纵然他现在要离开他们,但他还要回到他们这里来,并且他要派遣圣神在他们中引导教训他们一切。最后耶稣安慰他们,迫害是免不了的,正是这迫害才可为他作见证。但不管他们的未来要面临什么,无论世界怎样迫害他们,也无论教会的成员如何背弃天主,他们都不应该失去勇气而灰心丧气,因为他已战胜了世界。

2531节:这里“比喻”一词,希腊文是paroimia(俗话、谚语、格言、比喻、寓言),原来的意思是指“难解的话”。这就是耶稣所说的:“不用比喻就不给他们讲什么;这样应验了先知所说的话:我要开口说比喻,要说出由创世以来的隐秘事”(玛133435:谷43334;咏782)。耶稣一生用比喻讲道,但当耶稣复活及圣神降临以后,他不再用比喻教训人了。到那时他要借着圣神直接启示教会一切。

3233节:耶稣的时辰已到,他要自我牺牲,为世界奉献生命,彰显天父的大爱并回到父那里。然而耶稣走过的路,门徒们也必要随行,因此在这临别赠言里,耶稣预告了许多将要发生的事情,并警戒他们要面对极大的考验:但耶稣也向他们保证,他们的苦难和忧愁要化为喜乐和平安,因为他借死亡与复活已战胜了世界,耶稣的胜利也就是他们的胜利。此处“胜利”一词,在《若望福音》里,只在这里用过一次,但若望书信中曾多次出现(若一2131444545等)。

33b“在世界上你们要受苦难;然而你们放心,我已战胜了世界”。这里“放心”一词,原文有更积极的含意,有“鼓起勇气”和“自信心”;以及因得到好事,而“欢欣踊跃”之意(玛92221427;谷1049;宗2311等)。也就是说,若我们以基督为先,便能以新的心境和态度面对挑战。若我们让圣言塑造我们的心思念虑,便能以天主的眼光环视世界:若我们能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处境,行事充满信心和服从听命,天主必给予我们足够的恩宠去接受挑战(格前1013)。既然耶稣已战胜了世界,而我们又分享了他的胜利,那么我们必能跨越一切。

三、神学深意

1、“耶稣唯独到了他受光荣的那时辰,才应许圣神的降临,因为他的死亡和复活将实现向先祖所做的许诺:圣父因耶稣的祈祷将赐下另一位护慰者、真理之神。圣父因耶稣的名字派遣圣神;耶稣将从父那里派遣他,因为他出自父。圣神将会来临,我们将会认识他,他将时常与我们在一起,住在我们中间:他将教导我们一切,使我们记起基督对我们所说的话,并且他为耶稣作证;圣神要把我们引入一切真理,并光荣基督;他要指正世界有关罪恶、正义和审判”。(教理729

2、内心的皈依可透过三个步骤实现:第一、圣神会说服世界认清它的罪是因为它不信从耶稣(169);第二、圣神会指出耶稣的复活和升天,已证明他是正义的,世界对他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第三、圣神会向世界证明耶稣已舍身在十字架上,战胜罪恶和邪恶,解除人被罪恶的束缚。的确,通过圣神,我们获得天主借圣子给予的罪赦,撒殚和它的势力已被瓦解,每一个人将要面对审判。更重要的是圣神帮助我们认识耶稣,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146)。

3、圣神来是要承行天上的工作,引导世人归向天主,通过圣神天主希望都在他内成圣。很多时当我们稍有进步便已心满意足,但是圣神为我们做的更多,他希望我们完全皈依天父。的确,圣神会改变我们,就如圣济利禄说过的:“他将世人的注意力由地上的事转向天上的事物,使怯懦软弱的人变得坚强慷慨。因此,门徒的转化必令他们毋惧于迫害,并全心归向基督。若我们要请圣神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应全心归向基督,正如门徒们一样”。

4、耶稣留给我们的喜乐是来自圣神,和以天主无限的爱为基础,所以无人能从我们心中夺去(1622),只有当我们疏忽于祈祷、读经和反省时,我们便会失去它。若我们能经常祈祷、读经和反省,圣神就在我们内衍生圣三的生命,其中包含天主的密契和圆满的喜乐,因为借着圣神和祈祷,天主给予我们的恩宠是源源不竭的。

四、反省与回应

1、身为天主教徒,我们与所有基督徒一样,都相信惟一的真天主。在这惟一的天主内,却有不同的三位。这个真理都是耶稣亲自启示给我们的。在这段福音中,耶稣告诉我们他与父,及圣神的关系。天父与圣子分享他所拥有的一切,反之亦然。而耶稣也借着爱的圣神,与我们分享他所拥有的一切,这就是爱的交付、爱的共融、爱的泉源。如果我们彼此相爱,我们就生活在这爱的生命中。

2、在这段福音中,耶稣还指出了非常重要的两点:首先,他称圣神为真理之神。圣神给我们指示真理,我们相信他不会误导我们。其次,耶稣告诉我们,他是凭自己说话,他总是为我们转达天父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确信,只要跟随圣神的引导,我们就能承行天父的旨意。

第二十五讲:耶稣的祈祷词(17:1—26)

一、内容分析

自十六世纪以来,17章就被称为“大司祭的祈祷”,这称呼很合乎这篇祷词的内容。事实上,耶稣的确是以大司祭兼祭品(牺牲)的身份,作了这篇感人肺腑的祷词,其内容综合了以前的言论中所表达的思想。17章的祈祷文,是耶稣将尘世生命与他的十字架事件联合,使他的“举扬”和“光荣”,在此达到高峰。在这一章里,父受显扬、子受光荣的内容被发挥成“光荣之书”的中心段,也是整部福旨的重要主题部分。本段很可能也是后来编辑者加上的,从(181)的经文町以看出,此处经文明显与(1431)相连。关于这篇大司祭的祈祷,其结构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将它分为三个部分:18为自己祈祷,即为自己及圣父的光荣祈求;919他为自己的门徒祈祷,同时也求父保全他的门徒,“使他们合而为一”;2026他为后来各时各地的信徒祈祷,“愿众人都合而为一!”(2122

     二、经文释义

     (18)耶稣为自己祈祷:《若望福音》,和,没有给我们记载天主经的祈祷词,此处的祷文在许多方面很相似天主经,很可能这篇祷文实际上:,就是若望对天主经的注解,其内容概括了天主经的全部意义(玛6713;路11l4):但不同的是天主经的内容注重的是末日天国的来临,而这里注重的却是末日以前的时期,当然也包含进入末世的时刻——“时辰已到”。

1节:“父啊!时辰来到了”。“父啊!”这是主耶稣祈祷时常用的称呼(1141122728)。此处的“时辰”是指他的死亡,也是他圣死、复活和受光荣回归父的时辰。耶稣的时辰与父和子受显扬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这时辰也是不可改变的时辰。耶稣一生的顶峰时刻就是十字架,对他来说十字架就是他生命的荣耀,也是通往永恒的荣耀之路。这荣耀是他“工作”的结果,也正在这荣耀的时辰,所以他说“一切都完成了”(1930);借着他所完成的十字架把天主的爱传给了世人,让世人永远分享天主的慈爱。所以,在若望神学里这是耶稣最受光荣的时辰。

23节:此处说明永生的定义是:认识父是唯一的天主,和父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

“永生”  —词,是山“永世、时代、世代”等演变而来的,有无穷无尽、无限定等意思。“认识”一词源于希伯来文,其意思是彼此相爱而亲密结合的认识(路134基督新教译为“嫁”不对),此词在希腊文里,又增添了一层意思,即认识一个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在若望的语境中,“认识”的观念包括献身于天主。确切地说,作者是要我们明白“永生”是与父的结合,并借着耶稣基督认识天主的真实性(若—32;格前1312)。因此,这认识不只是理性上的认识,而是由信德而生出来的特殊认识,是充满爱情和意志的认识,更是与天主生命的结合。

4节:“工作”,是指耶稣一生的全部工作,这项工作所指的就是人类的救赎工程,也是他一生直到十字架上,所圆满完成的工作(1930)。

5节:在此耶稣强调他受显扬的“时辰”已来到,这时辰就是父子重聚,子重享荣耀的时辰。天主的光荣因了他的天主性是不会减损的,人们之所以看不见天主的光荣,是因为他们不认识天主(110)。耶稣的工作好似人们“认识”天主的方法,而信徒因着这个“认识”而能看到天主的光荣(1331321489),所以当他被高举时,他要吸引全人类到他那里(1232)。    

6节:“上主的名”,这个词是一个特殊的词,希伯来文是“雅威”(YehowahYahweh,基督新教译为“耶和华”)。晚期的犹太人由于害怕天主,便回避此名,不敢直呼上主(Yehowah)其名。因为他们觉得人类因罪恶而远离了天主,天主也不再愿意与他们往来,因此就以。“Yehowah”(雅威)为书面写作用词,但在读的时候却念“Adonai”(主)。由此看来,在耶稣时代上主的名字非常神圣,一般人甚至都不晓得。因着以民晚期的特殊背景,犹太人认为他们的上主是高高在上,他的名字甚至普通人都不敢提起。因此在这里耶稣说:“我将你的名,已显示给你由世界中所赐给我的人”。

“世界”一词在《若望福音》中,常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指人类居住的地方;第二、也指邪恶的住所(3191519168);第三、也是教会福传的园地和天主爱的对象(31617172123;谷1615)。

17919)为门徒祈祷:耶稣来到世界上有两项使命:一是将天主显示于世人(118);一是把救恩带给人类(316),这一切在他意识中都已完成了(45)。

911节:耶稣为门徒祈祷时向父提出了三项理由:第一、“因为他们原是属于你的”(9),也就是说,既然他们是圣子的门徒,理所当然也是圣父的人,因为父与子原是一体。第二、因为“我因他们已受到了光荣”(10),这表明耶稣的门徒已为耶稣作了见证。第三、因为“从今以后我不在世界上了,他们仍在世界上”(11)。耶稣爱他的门徒不愿意他们在世界上孤苦伶仃,所以求圣父照顾他们。

 9节:“不为世界祈求”,这并不是说耶稣不愿意为世界祈祷,事实上他不但为世界,而且还为迫害他的人祈祷(路2334)。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之下,耶稣所挂念的首先是自己的门徒,为门徒祈祷是当务之急。

1119节:耶稣为门徒祈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使他们合而为一(12);第二、使他们不受世界的侵害(14);第三、使他们不受邪恶的伤害(15);第四、使他们因真理而成圣(19)。

11节:“使他们合而为一”,这句话可说是耶稣的中心思想,耶稣渴望他的门徒彼此相爱,不但在言语上,而且在工作和行为上,都守望相助,精诚团结,合而为一。

12节:“保全”,原文之意是:看守、守护。“护卫”,原文是军事上的专用词,意为守卫、设防。“丧亡之子”是指的犹达斯而言。

17节:“求你以真理祝圣他们,你的话就是真理”

“祝圣”一词在希伯来文里,意为“被分开”(属于天主的)、“被隔离”(祭品)。但在这里“祝圣”一词,意为“使之祝圣”。也就是说:天主是圣的,他也要使一切都成为圣的。在旧约时代,属于天主的人与物都要被祝圣(肋2728),例如司祭是被祝圣专为服务祭台(出2841);先知也是被祝圣的,因为他们要宣讲天主的话,成为天主的代言人等。若望使用此词含有两种意义:第一、被祝圣即是授与使命,派遣去服务天主;第二、是成为祭品,奉献与天主当作祭献。由于耶稣的祈求常是有效,所以教会能放心自己必常在真理内被祝圣,常赖真理使自己成圣,常配为真理工作,实是圣而公教会。

172026)为信徒祈祷:在这段祷词内,耶稣展望教会的未来直到末日,他为那些从起初就接受他福音,并世世代代信仰他的人祈祷,求天父赏赐他们生活圣洁,信仰合一。这祈祷的内容显示了教会有形标志的四大特征:第一、教会是从宗徒传下来的。真理的传递是延续不断的,宗徒们接受了耶稣的宣讲,而宗徒们又在圣神的引导下,把真理传递给教会,使教会成为真理的柱石和基础(弟前315)。第二、教会是圣的,因为耶稣自作牺牲亲自祝圣,并派遣圣神不断圣化她。第三、教会是同一的,因为父与子同是一个,信仰他的人也在真理内形成一体,同出一源、同归一栈。第四、教会是至公的,因为耶稣为了拯救万民才来到世界,同样他派遣门徒也是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传播福音,继续他的救赎工程。

22节:耶稣在为信徒祈祷的时候,他祈求父“我将你赐给我的光荣赐给了他们,为叫他们合而为一”。耶稣说父赐给他的荣耀,他已赐给了门徒。耶稣在此所说的荣耀,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十字架是他的荣耀。在《若望福音》中,没有把耶稣的十字架说成被钉(苦难),而常常是以“光荣”来表达(739)。因此,在这里耶稣是在邀请我们,让我们明白基督徒的基本荣耀,就是必须背负的十字架(格前118)。为耶稣基督受苦是一件荣耀的事(宗54041),千万不要把我们的十字架当作一种刑罚,而要把它当作我们的荣耀去接受它,甘愿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谷834)。

第二、耶稣完全服从天父的旨意,这就是他的荣耀。同样我们的荣耀也不是照自己的意思行事,而是遵行上主的旨意,以天主的光荣为荣。第三、耶稣的荣耀在于他的一生,人们认出他与天父的关系(668)。同样我们与基督在一起,别人从我们身上看见基督的形象,这便是我们的荣耀。

23节:天主整个救恩工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所有受造物都能进入至圣圣三的圆满生命中。但如今我们已被召叫,要成为至圣圣三的寓所。因此主说:“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若1423)。

24节:“父啊!你所赐给我的人,我愿我在那里,他们也同我在一起”

耶稣的祈祷是希望我们在他内,他在我们内,也就是生命与生命的结合。这就是我们应有的祈祷,也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并且只有这样,别人才可真正从我们身上看到主耶稣的临在,看—见天主光荣的临在。

26节:“我已将你的名宣示给他们了,我还要宣示”

耶稣既是宗徒的启示者,也是过去、现在及将来基督徒的启示者。同样,父对子的爱也必要渗透整个教会,因为耶稣要与教会结合;父由于爱子也就必爱她的教会,这样“好使你爱我的爱,在他们内,我也在他们内”。

三、神学深意

1、耶稣的工作完成可理解为启示的完成,而耶稣的启示工作在他的死亡中达到了顶峰,耶稣的被举起是天主对人类爱的至高启示。由耶稣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父的绝对服从,因为即使他身悬于十字架上,仍没有放弃启示光荣的丁作,直到他完成为止。所以耶稣工作的完成,显示了他对父的绝对服从,因为他至死完成了父托给他的工作,在他的服从里,我们看到了父与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样,我们跟随耶稣的人,要与天主建立亲密关系,就必须学习基督的服从,做基督的工作,在基督的生命中与天主结合。

2、被圣言在真理内祝圣的人,是指那些要接受、服从和在生活中活出圣言的人。因此,在阅读圣经时,我们要思念天主所思念的,并请求圣神将天主的思念融合于我们内。在日常生活中,请求圣神提醒和帮助我们作省察,使我们心内常怀有基督,就如子的思念和意愿就是父的,同样我们的思念也常是基督的思念。 耶稣希望在真理内圣化我们,使我们能参与天主的救世工程。我们的目标是能更准确地向世界介绍基督,求天主赐给我们力量承行他的意愿,让我们透过日常生活和言语宣讲真理。

3、我们与天主和他的圣神,通过感恩圣祭更密切地结合,当我们领受圣体圣血时,在我们内的天主性生命,会转化、强壮和医治我们。同样,当我们以活泼的信德,并谦卑地怀着渴求与他结合的心,领受耶稣圣体圣血时,我们便认识天主的真理,天主的生命也就蕴藏在我们的心内”。

4、耶稣最后的这段祷词,是为那些将来听了宗徒们的宣讲,而信仰他的人所做的,这些人不分种族、地域和时代,直到他再来,一切的信徒都包括在内。所以我们也出现在耶稣的脑海中,他也特别为我们作了祈祷,他希望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也在他的生命内合一。因此,梵二大公会议强调:“教会在基督内好像一件圣事,就是说教会是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为使人类也在基督内得到完整地统一”(教会1#)。基督为他的教会祈祷,使她能成为合一的教会,在分裂的世界中成为团结的标志。所以教会只是宣讲基督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世界看到她是一个合一的生活团体,是团结友爱的标志。这样教会才真正为基督作了见证,天主也才在这个教会中受到光荣。

第二十节 耶稣受难史(18:1—19:42)

《若望福音》1819章为耶稣苦难史。若望没有记载耶稣山园祈祷,但在1227耶稣说:“现在我心神烦乱,我可说什么呢?我说:父啊!救我脱离这时辰罢?但正是为此,我才到了这时辰”。这就是耶稣山园祈祷的副本。若望在叙述耶稣被捕时,特别显示耶稣是一切事物的主宰:当耶稣回答“我是”时(186),来逮捕他的人就跌倒在地,对他无能为力。从耶稣受审讯到被钉十字架,最中心的主题思想是显示耶稣是“以色列的君王”。它出现于比拉多的初次审问(183337);士兵的戏弄中(1913);公开的判决(191415),以及十字架的罪状牌上(191922)。犹太人平时最恨自己为罗马君王所统治,但是为了置耶稣于死地,竟甘心承认“除了凯撒,我们没有君王”(1915)。”这一切表明人心的顽硬,罪恶的嚣张,以及人们远离天主的程度;一群期待默西亚来临的人,竟将他们真正的君王钉于十字架不顾。因此,这世界除非十字架不能获救,正如耶稣所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1232)。这部分的内容,有下列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主题:耶稣“完成了”的“时辰”

“光荣之书”的第二部分就是耶稣的苦难史,也是全部福音的高峰,其中心主题:即耶稣“完成了”的“时辰”。称它为“光荣之书”,是因为若望所写的耶稣苦难,并不显得是——条以十字苦架为结构的“苦路”,而是耶稣、天主子“离世归父”(131),而进入原有的光荣的凯旋(175),他的死原是他的胜利。他以“爱他们到底”(131)的精神,“完成了”(1930)圣父委托他的救赎工程,征服了因罪恶所破坏的世界(12311611)而开始了“赋予生命者”圣神的新时代。

二、《若望福音》与“对观福音”比较

1、《若望福音》的特色

1)独特的表达方式

如将《若望福音》的苦难史,与“对观福音”比较,《若望福音》所表达的耶稣苦难是相当特殊的,与“对观福音”很不一样。因此,我们必须纠正传统上,对《若望福音》两个错误的看法:首先,传统常视《若望福音》的写作目的,是为补充“对观福音”。其次,是说若望只重精神不重历史。这两种看法今日虽不再保持,但它的影响还是很深。按照今日圣经学者的研究,发现《若望福音》很具有独特性,而且经过福音批判发现,这部福音的资料是来自一个很有权威的传统,其根源就是若望宗徒,因此这部福音有相当的独特性与独特价值。

“对观福音”与《若望福音》对耶稣苦难事迹的记载,有别于对他公开生活的记载。从苦难部分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若望与“对观福音”的材料有很多相同。根据专家学者们的推断在初期教会里,苦难事迹的记载早已形成一个共同传统,这传统分别进入“对观福音”和《若望福音》的耶稣苦难记载中。即使如此,并不意味着若望没有独特的资料。再者,“若望”与“对观”,对耶稣苦难的神学也有不同:“对观福音”是“空虚”的神学,注重耶稣自我空虚是个苦人。但《若望福音》是光荣的神学,注重启示天主在耶稣身上所显示的光荣。然而,这两种神学并非彼此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最后,在《若望福音》的苦难资料中,所描绘的耶稣与“对观福音”也显然不同,“对观福音”很注重耶稣“仆人”的角色。而《若望福音》中的苦难耶稣,常有凌驾一切的气概,耶稣不是被苦难所控制,他似乎掌握一切(131318421231928等),是完全自由地交付与服从。在耶稣被捕时,当耶稣回答“我是”时,来被捕他的人就跌倒在地,对他无能为力(186)。在前面已经提过“我是”的意义,是指“我是雅威”。由此可见,若望愿意把此事件描写为“天主威严的显现”。

2)神学思想特色

 A、“光荣”一词的特殊意义:部分圣经学者们的认为,《若望福音》里,耶稣苦难的记载有两个不同的传统:一个源于教会中古老的传承,这传承与“对观福音”及保禄书信相近,其内容注重耶稣苦难是为了救赎。另一个传承则来自若望神学团体,视耶稣苦难为彰显天主的光荣。其实,这两种思想己在福音中并存,首先不可否认《若望福音》中,含有耶稣受难的救赎思想,例如:耶稣为“除免世罪的羔羊”(12930“巴斯卦羔羊”与“上主仆人”联合)。福音在十章中三次用了“舍掉”,这原是一贯用于祭献的字,意味着他的死亡使人们得救(101115)等。由此可见,若望持有苦难为救赎的思想。但从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见到耶稣苦难是光荣启示的思想,在《若望福音》的叙述中,作者常常用的是“高举”,而从未用过“被钉”这个词(3148281232)。在教会传统中,“高举”一词常是指耶稣升天受举扬(宗235513)。然而,光荣和苦难这两种思想的并存,也不一定是来自两种不同的传承,很有可能是就是若望团体对信仰反省的结果。因为“对观福音”对耶稣的苦难叙述,也不是单纯失败的表达(谷1539)。

B、“时间”的特殊表达:“时辰”一词,也并非若望专用(谷1441),但若望用的最多。在若望的用途中,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末世(4212351625);狭义是指耶稣的逾越,包括苦难、复活及升天全部奥迹。因此,《若望福音》在叙述耶稣生活时,常常把现在投向未来,而又把未来引进现在。所以福音中的“时辰”一词,的概念常是重叠的,它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特色在耶稣苦难的记载中也保存着,例如称耶稣为“王”,“对观福音”也称耶稣为王,但若望和“对观福音”不同的是:传统中论及耶稣为王是在他升天之时(宗236;希189):而若望却把耶稣为王的时辰提前在苦难时,特别表现在他被审判的过程中(存18章中曾12次提及耶稣为王)。若望改变了这一传统方式,把耶稣的光荣提前在苦难中,而且苦难中的光荣早已出现(1331),因此《若望福音》中的十字架,不再是刑具而是光荣的君王宝座。

C、“末世事件”:耶稣的时辰是救恩的末世。所谓“末世事件”它涉及人类的死亡、审判、永生与永死。在《若望福音》的耶稣苦难记载中,同时影射出人类的“末世事件”,由于耶稣苦难是末世时辰,因此在整个事迹的过程中,作者表达出极强的末世意识。

2、对苦难事件的叙述

1)耶稣被逮捕的场面:在《若望福音》中有关耶稣苦难的故事和情节,与“对观福音”相似,但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对观福音”记载耶稣被捕时,同犹达斯一起来的有司祭长、经师及长老(谷1443;玛2647)。而《若望福音》中除了上述人员外,还有罗马士兵(183)。这一方面配合若望的写作目标,另一方面也符合历史事实。因为犹太人没有执行死刑的权力,所以逮捕耶稣就由罗马士兵执行。捉拿耶稣时,“对观福音”,特别是《马尔谷福音》记载,由犹达斯“口亲谁,谁就是”表达得很强烈。但《若望福音》的记载很不一样,若望所叙述的是耶稣主动面对捉拿他的士兵,而不是犹达斯找到的。若望清楚地记载:耶稣既知道要临到他身上的一切事,便上前去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答说:“找纳匝肋人耶稣”。耶稣回答他们说:“我就是。”这时“他们便倒退跌在地上”(1846)。临走时他就像一位英雄一样,为保护自己的门徒说:“你们既然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这的确不像逮捕人的场景,而是天主显现的场面。《若望福音》中耶稣背十字架走苦路的时刻,也显得有足够的力量,不需要基勒乃人西满帮助,因为在《若望福音》中,耶稣不能显得那样软弱,这不符合他的尊威。他要坚强地走向十字架,要庄严地宣布“完成了”,并且主动地派遣圣神,又主动地把自己的气息交给圣神(1930)。所以,《若望福音》记载耶稣的断气,与“对观福音”很不一样,“对观福音”中玛窦和马尔谷都记载耶稣临死时“大声呼号说:‘厄罗依、厄罗依,肋玛,撒巴黑塔尼?’”(谷1534;玛2746)。但在《若望福音》中耶稣断气前说:“完成了”,这表明耶稣是有意识地控制着这一切,犹如一位主宰强调他所管理的一切,他很欣慰地说:“一切都好了,我走了!”在若望的表达中,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耶稣逾越了死亡,完成了天父的救恩计划,而回到父那里去。所以他没有记载:天地黑暗(路234445),大地震动(玛2751),帐幔裂开(玛、谷)等现象。

2)对耶稣死亡的叙述,若望省略了两件值得注意的事件:第一、有关四周的人戏弄耶稣的记载(玛273942;谷152932);第二、他省略了黑暗、地震和圣殿帐幔裂开等描述。“对观福音”中有这些描述,是为表达犹太人钉死耶稣的罪行和后果;而《若望福音》一开始就表明了,与耶稣作对的就是犹太人,特别是圣殿中的人,整部福音中黑暗与光明,都有强烈的对比性(1591031920934)。

3)《若望福音》中很强调“耶稣的时刻”,这表明耶稣的一切行动,都是按照计划而进行的。这计划包括时间和所发生的一切事,都不能改变(福音中共7次出现固定的一句话“耶稣的时辰”24730820122327131171),必须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地进行(24768308201223131)。因此,《若望福音》中省略了“对观福音”中的有关耶稣受人戏弄,山园祈祷等章节。

4)耶稣死亡的时间与“对观福音”也有出入。若望的神学就是要突出耶稣是“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12936)。因此若望很注重耶稣在逾越节的活动,以及耶稣与逾越节的关系(记载三次过逾越节213641155)。在写耶稣苦难的时候,又特别注重逾越节的时间,如:逾越节前六天,耶稣被邀在伯达尼进晚餐(121),这是耶稣苦难事件的开端,这日子也正是犹太人准备逾越节,选拔羔羊的那一天(出12211)。而耶稣的死亡就在逾越节前一天,也正是犹太人传统在圣殿宰杀逾越节羔羊的那个时辰,“没有打断他的腿”,这正是旧约法律的命令(1936;出12646),这些都是用来描写耶稣的死亡,就是被宰杀羔羊的死亡。而“对观福音”没有这些记载,他们写耶稣的死是在吃逾越节晚餐以后,所以在记载耶稣死亡的日期上,“对观福音”要比《若望福音》晚一天,即正月十五日,而若望的记载是在正月十四日,耶稣没有吃逾越节晚餐(若18391914;玛2617192715)。这里重要的不是时间的信息,而是意义的象征,所以教会一直保留了“对观福音”的记载,以耶稣的死亡日期是在逾越节当日。

5)综合结论:《若望福音》中耶稣的死亡是一种胜利,能释放人、使人获得自由。因此他被高举时,就完全启示了他是谁,表明了他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他现在已战胜了死亡,战胜了这个世界(1633)。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实际上就是被举扬,并庄严宣布他“完成了”父交给他的使命与工作。表示他光荣地降来,现在他要光荣地回到派遣他的父那里去(16281715,值得注意的是若望没有升天的记载)。

三、写作背景

若望清楚记载,耶稣是死在犹太人的逾越节,宰杀羔羊的时刻(参1828391914)。“逾越节”是犹太人的三大节日之一(肋2358),犹太人在每年的正月14举行这个的庆典。此节又叫“无酵节”。称之为“逾越节”,是为纪念以色列出埃及的事件;称之为“无酵节”,是因为在此节日中,一连七天要吃无酵饼。逾越节和无酵节原来是两个不同的节日,逾越节是以色列用以纪念出埃及事件,此节最初源于游牧社会。而无酵节却是巴勒斯坦一带的农业社会里,每年庆祝春季大麦收获节(出121516231419)。约在主前600年左右,犹太人开始把两个不同的节日联合庆祝,并明文规定两个节日同时举行(申1618;肋235;出3418),以纪念出谷奥迹。如此,联合以后的节日就称之为“巴斯卦节”。因此,在节日的庆祝中有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祭杀巴斯卦羔羊,纪念出谷事件;一是吃无酵饼,纪念出埃及时吃来不及发酵的饼。同时也纪念进入福地后的农业大麦丰收,将初熟之果献给上主。

总之,为《若望福音》、为新约教会,逾越节有了更深的意义。《若望福音》记载耶稣是在“逾越节”的预备日,宰杀羔羊的时候,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若1914),这正是若望要表达的耶稣就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12936),他在“逾越节”这天为我们“完成了”他的救赎大业(193031)。为新约教会,“逾越节”就是我们的圣体圣事,在这圣事中我们所领受的圣体圣血,既是基督羔羊的体和血:又是我们所献上的生活祭品——无酵饼(格前57)。所以,若望就是在这样一个很深的救恩背景下,联合基督的救赎写下了耶稣的苦难史。

第二十六讲:耶稣被捕和伯多禄背主(18:1—27)

若望将耶稣的被捕由纯然的历史叙述,而变成天主与撒殚,以及邪恶势力之间的对抗。犹达斯因受撒殚势力的控制(133),率领着他“首领”的部队,与在耶稣内的天主相遇时,竟然惊惶失措地跌倒在地(186),最后能完成他们的计划,全是出于天主的容许。最可笑的是:犹达斯在黑暗的笼罩下,率领着由罗马士兵与司祭长,以及法利塞人和犹太警察所组成的部队,他们带着灯笼和火把,来寻找世界的光。并带着兵器,想用武力来捉拿那自愿舍弃自己性命的一位。耶稣全然控制着这局面,他不等犹达斯和他的人来捉拿自己,并亲自前去迎接,且问他们找谁。他们无力阻止耶稣逃跑,但耶稣没有意思躲避或迟延现已来到的时辰,他唯一关心的是他门徒的安全(188)。

一、经文释义

18111)耶稣被捕:《若望福音》把耶稣被捕的前后经过描写成是他的自我启示,以及天主的光荣显现(6节,出314),这与“对观福音”的叙述有很大区别。在《若望福音》中,耶稣的受难并不显得是一条“苦路”,而显示耶稣的死是出于自愿,他的死原是他的胜利,是他以完全的自我交付,圆满地“完成了”圣父委托他的救赎工程。在他被捕时,他所想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门徒(8),他的被捕也表现出他的完全服从(11),时辰一到就自动地将自己交付于恶人之手。

1a节:“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和门徒出去,到了克德龙溪的对岸……”

“这些话”,应该是指1316章的“临别赠言”,以及相关的事情。“出去”应是指他同门徒吃晚餐的地方,或者离开耶路撒冷城区。“克德龙溪”,是耶路撒冷城与橄榄山之间的一道小溪,今日己只是一条干沟了。

1b节:“在那里有一个园子,他和门徒便进去了”。

若望没有注明这“园子”的名字,按照“对观福音”的记载,应该是在“革责玛尼”的庄园里。“园子”意为“榨油”,是犹太 榨橄榄油的地方。

568三节内的“我就是”,按照原文最好直接译为“我是”,因为“我是”即“雅威”(IHWH),是旧约中上主自我启示的名字(出314)。晚期的犹太人不敢直呼雅威的名号“我是”,所以称他为“上主”(Adonai至高的主)。此处三次用了“我是”,刚好与(8242858)三节内的“我是”相对。在这些地方耶稣都直接用“我是”,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自我启示。

6节:“耶稣一对他们说了‘我就是’。他们便倒退跌在地上”。

这是一般以色列人直接听到上主的名号,应有的反应。

181227)犹太人的审问:作者在这段经文中,主要表达了两种思想领域,和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一是来自天主的,即:勇敢、不屈、服从、面对;另一种是来自人性的,即:软弱、失信、背叛、逃避等。伯多禄的行为表明,一个人惟有真正皈依于天主之后,他才能实实在在地成为,“不属于这世界的(基督)王国”的子民(1836)。到那一天他就会如同耶稣一样,放弃自己的生命来光荣天主。

1214节:“千夫长”是罗马步兵队的军衔,能带领三百至六百人的指挥官(“百夫长”可带领一百人的军官,在战场上他应站在旗子之前)。“差役”是维护圣殿秩序的肋未人。

亚纳斯:此名是“阿纳尼亚”的缩写,意为“天主是慈祥的”。他是犹太人的大司祭(主后615年),由季理诺总督所委任(路22),后来罗马统治者废了他的大司祭职,由他女婿接任。按照犹太人的法律大司祭本是终身的,所以当时有很多犹太人,仍然以亚纳斯为大司祭。亚纳斯在耶路撒冷是一个极有势力的人物,他四个儿子都先后担任过大司祭之职,盖法是他的女婿。在晚期的犹太历史中,没有一个像亚纳斯那样出名的,也没有比他更幸运、更成功的人;当然也没有一位大司祭像他那样被人咒骂的。

“盖法”意为“磐石”,是大司祭若瑟的别名,他任犹太大司祭达18年之久(主后1836年),由罗马总督格拉托委任,后来被威特里约总督革职。他判决耶稣的理由是:“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利的”(1150),这也是他寻找良心平安的理由。

1527节:这段经文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耶稣答复大司祭的审问,另一个是伯多禄不认主。关于伯多禄,此处显然是应验了耶稣在晚餐中的预言,但奇怪的是,耶稣预言伯多禄要在鸡叫之前三次背叛他(1338;谷143072),而根据犹太人的法律,他们是不准养鸡的,因此有人认为此处经文有译文上的误解。按照罗马军队的习惯,他们把一夜划分为四更:六至九时、九至半夜、半夜至三时、三至六时。通常卫兵在三更之后换班,这时间正好是凌晨三点,号兵应准时吹号。

“吹号”的拉丁文是gallicinium(公鸡gallus),希腊文则为alektorophonia(‘夜间第三时辰’鸡鸣的时刻、鸡叫,公鸡alektor),这两个字都含有鸡叫的意思。因此,可以把耶稣的话理解为“伯多禄,今晚在卫兵换班的号声未响之前,你要三次不认我”。

但如果我们将此处经文与(1337)相比较的话,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即依赖人的力量,以人的私意行事,将会屡战屡败。相反依靠天主的力量,按照天主的旨意行事,就会百战百胜。然而,伯多禄虽然背叛了主,但他对耶稣的爱是真实的(211517)。因此,有人说背叛耶稣的不是真实的伯多禄,而在耶稣被捕时他勇于拔刀相助;在其他门徒都离开耶稣,而他却紧紧跟随耶稣;在他犯了错误而又有勇气认错改过的,才是真实的伯多禄。伯多禄的失败不是懦夫,而是超前的勇敢。

关于耶稣,在此大司祭的提问都是关于他施教和收徒,耶稣按照法律的程序,从四个方面回答了大司祭的提问:第一、“我向来公开地向世人宣讲……在暗地里我并没有讲过什么”——没有阴谋策划;第二、“我常常在会堂和圣殿内,即众犹太人所聚集的地方”——大众广场施教;第三、“我说的他们都知道”——讲论的尽人皆知;第四、“你们问那些听过我的人,我给他们讲了什么”——我所说的话可以对证。大司祭听了耶稣的回答无话可说,为改变这尴尬的场面,差役打了耶稣一耳光。耶稣接着又以法律的规定为自己辩护道:“我若说得不对,你指正那里不对:若对,你为什么打我?”按照法律规定,犯人还没有定罪之前是不可施刑的,差役的行为明显触犯了法律。

这段经文表明耶稣的受审是无辜的,在整个过程中耶稣坚持了正义和真理,而犹太人对耶稣的审问却处处显得非法。这正是耶稣所说的当圣神来临后,他要指正世界关于罪恶、正义和审判所犯的错误(16811)。再者,当年的大司祭是盖法,亚纳斯的行为,只能表明他是一个背后实际掌权者。然而,虽然他的权势很大,但他对耶稣的审讯,只能算是私人性质的,因为他已不是在位的大司祭,这种审问的方式,严格地说也是非法的,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因此,其结论是:犹太人以非法的方式、非法的人、非法的手段审判了耶稣,这是若望的特别写照。而“对观福音”,却是以“假见证”表明这一点的(谷145659)。

二、神学深意

1、发生在园子里的耶稣被捕的一幕,给我们显示了:第一、耶稣的勇气。耶稣全然控制着局面,他不等犹达斯和他的人来捉拿自己,而自己勇敢地前去迎接,并毫无畏惧地将自己交在他们手中。第二、显示了耶稣的权柄。耶稣被捕时手无寸铁,但当他声明自己“我就是”的时候,从他身上所发出的权柄和力量,使捉拿他的人一败涂地,束手无策(186)。第三、显示了耶稣完全的服从。“时辰已到”,面对死亡时他向门徒说:“父赐给我的杯,我岂能不喝吗?”这就是他的完全服从。第四、显示了耶稣的伟大爱心:在危难之际,耶稣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门徒的安危(188)。

2、在耶稣被捕时,若望记载参与这项行动的除大司祭外,也有罗马驻军。当他们听见耶稣说“我是”的时候,都跌在地上。这说明他们都听懂了耶稣的话,并因着耶稣的话而有所畏惧。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罢休,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

3、宇宙之主取了奴仆的形体,因而遮蔽了他无限的尊威。原本不可能受苦的天主,却不嫌弃成为可受苦的人。他是不死不灭的,借着人的形象,把自己置于死亡的权势下。尊威取代了卑微,强力取代了软弱,永恒取代了死亡。如此,为了适合我们人类的需要,耶稣基督——天地的君王。在人性方面,他可受死亡的痛苦,但在天主性方面,死亡永远不能统治他。

三、反省与回应

1、犹达斯带队又是火把、又是灯笼;可心中无光明,全靠外在的火光,即人为的亮光。然而,他们要擒拿的人,却是真理之光,并主动迎向他们。三年的相随怎会认不得耶稣呢?还需要被问找谁吗?的确,犹达斯三年来最清楚耶稣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到过什么地方等,这些他都知道,可惜他完全不认识耶稣这个人。其实,关于耶稣,我们也知道的也不少,但究竟我们真正认识他多少?他称我们为“朋友”(151415),而我们把他当过真正的朋友吗?能否与他无话不说?或者我们是像犹达斯一样,一个背叛、一个出卖朋友的朋友?

2、从耶稣被审的事件上我们看到,他在走向死亡回归父家旅程中,仍以身教告诉我们,不面对追兵而妥协,不牵强附会而持守正道,的确要付出好大的牺牲。为真理作证的含义,就是“我”亚于真理,“我”可以受欺压、受凌辱以致消失,但真理正道要彰显、要常存。

第二十七讲:比拉多审问耶稣(18:28—19:16)

18281916这段经文是若望记载有关耶稣苦难的中心部分,也是整部福音的重要主题部分。从耶稣受审到被钉十字架,最中心的主题思想是显示,耶稣是“以色列的君王”,它出现在比拉多的初次审问(183337)、兵士戏弄(1913)、最后判决(191415)和十字架的罪状牌上(191922)。作者把这个主题分别布置在几个不同的场景里,其目的是为表达更深的意义。

一、经文背景

犹太人是罗马帝国的属民,罗马当局虽然给了他们许多自治的特权,但处死犯人的权力,仍保留于罗马总督。因此,犹太公议会没有执行死刑的权力,他们要处死一个犯人,必须要得到罗马总督的判决,所以耶稣被解送到总督府。但严格地说,耶路撒冷没有总督府,总督府应在凯撒勒雅(宗2335),平时总督都住在那里办工,只在重大的节日才来耶路撒冷坐镇,所以这里的总督府可能是黑落德的王宫。

若望记述耶稣在比拉多总督府受审的时间是“逾越节的预备日”(1914),因此犹太人不能进入总督府内,“怕受了玷污,而不能吃逾越节的羔羊”(1828b)。所以,审判耶稣的场面就形成室内和室外两地,其审讯过程也由比拉多一人进出扮演。因此,有人将比拉多审判耶稣的全部过程(18281916),戏剧化地分为七幕,像似轮流在总督府内外演出:①(182832)发生在外,犹太人要求处死耶稣;②(183338a)发生在内,比拉多审问耶稣有关君王的事;③(1838b40)发生在外,比拉多声明耶稣是无辜的;④(1913)发生在内,耶稣受鞭打、戏弄;⑤(1948)发生在外,比拉多再次声明耶稣是无辜的;⑥(19912a)发生在内,比拉多再次审问耶稣,并设法要释放耶稣;⑦(1912b16)发生在外,犹太人威胁比拉多,并要求处死耶稣。

二、经文释义

182832)比拉多询问犹太人:“你们对这人提出什么控告?”犹太人却答非所问,因为他们加给耶稣的罪名,最多属于民族宗教性的(197;路23251415;谷145664),但他们知道宗教问题是属内部事件,比拉多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提到宗教问题他是不会立案的,因此便假借政治罪名控告耶稣,说他是“犹太人的君王”(33)。比拉多见他们不能提出确切的证据,于是便说:就按你们的法律处置他吧!这迫使犹太人披露了他们的阴谋,因为他们是要将耶稣置于死地,而公议会没有执行死刑的权力,不得不借用罗马总督的强权来处死自己的同胞,这本来就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比拉多”,此人姓“般雀”名“比拉多”,意大利人。主后2635年任犹太总督。耶路撒冷是在主后6年被划归为叙利亚行省管辖,但在主后4144年间,被托交于巴勒斯坦,属阿格黎帕国王管辖,从主后66年直到犹太大战期间,巴勒斯坦再度由罗马总督管辖。从主后641年间,驻守犹太的罗马总督共7人,比拉多是第五任,在他之前是格辣托(主后1526年)。比拉多任犹太总督近十年之久,但由于他轻视犹太人,缺乏同情心。因此他在任期间发生了三件重大事件:第一、是在他首次访问耶路撒冷时,由于他把带有皇帝雕像的军旗打进了圣城,并悬挂在圣城内,因而引起犹太人的强烈反抗。第二、是因耶路撒冷的供水问题所引起,由于耶路撒冷严重缺水,比拉多决定建造新水道,但需要大量的经费,于是比拉多不顾犹太人对宗教的熟诚,竟擅自动用了圣殿宝库中的金钱,这些都是百姓捐献于圣殿的钱财,比拉多强行动用,这是亵圣的行为,因而引起了犹太人的暴乱。第三、一次他将刻有罗马皇帝标志的盾牌,置于黑落德的王宫内,因而引起市民的抗议,他们联合大黑落德的四个儿子,一起上书给罗马皇帝提庇留(主后1437年)。最后皇帝出自尊重犹太人的宗教热诚,命比拉多将此标志由耶路撒冷取走,挂在凯撒勒雅蜮内的总督府中。主后36年比拉多因撒玛黎雅暴乱事件最终被迫革职,后充军法国。

28节:“那时是清晨”,此处应是犹太人“尼散”月十四日的凌晨,这天的日落之后犹太人就要吃逾越节羔羊。按照犹太法律规定一个犹太人若进入外教人的家之后,便会染上不洁。因此犹太人不能进入总督府,怕受了玷污,而不能吃逾越节的羔羊。

183337)耶稣初次受审:这部分是审判的高潮,耶稣在罗马帝国的代表前,庄严宣布他君王的身份。当比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君王吗?”这时耶稣不但没有回答提问,反而被审判者却以审判者的语气反问道:“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耶稣的意思是:你有审判权应按正义审判,不应只听别人的说词。接着耶稣说道:“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耶稣没有否定他是君王,但很清楚地说明了他王国的意义:第一、他的国度不是靠武力来扩展疆界,也不靠武器来捍卫自己,他虽没有否定他的目标是征服,不过是一种爱心的征服,他的国度在人的心里;第二、他是以真理为基础建立他的王权;第三、他为王的身份就在于他为真理作证的使命,是传授真理的君王,凡寻找真理而信从的人都是他的国民(37)。的确基督徒是在地上生活,也存在这个世界内,但他们不属于这个世界(1519)。

183840犹太群众面对巴辣巴和耶稣的选择。有关巴辣巴的资料若望记载的不多,根据“对观福音”的记载,他除了是一个强盗,还是个杀人犯(路2319;谷157)。而耶稣却是他们公认的犹太人君王,比拉多也用此名讥笑他们(1931419)。然而,犹太人却选择了一个罪犯,而放弃了自己的君王。这不是两个罪犯的选择,而是两条道路的选择;不是一个暂时的决定,而是一个对永恒的抉择。

1914)兵士戏弄:兵士们把一个茨冠放在耶稣的头上说:“犹太人的君王万岁!”这显然有讥笑耶稣的意思。但若望和他的读者却知道,耶稣实在是犹太人自古以来,所期望的君王——默西亚。他们把耶稣鞭打后,给他带上茨冠披上紫红他,比拉多领他出来见犹太人等,这一切就像一个“加冕礼”,表达了耶稣君王的真正意义。

比拉多命人鞭打耶稣,严格地说也是违犯罗马法律的行为,因为比拉多明明在耶稣身上,没有查出罪状来,按照罗马法的规定,一个犯人在没有定罪之前是不准用刑的(宗2225)。不过,这里正好应验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他被打伤,是因了我们的罪恶”(依535;伯前224)。

19512比拉多在耶稣身上查不出罪状来,便将耶稣鞭打后领出来,希望能得到犹太人的怜悯,而给自己寻找机会释放耶稣,可司祭长们早已心硬,他们要钉耶稣于十字架。

5节:“看,这个人!(类似‘人子’的说法),希腊文o anthropos(人、某个人)原是指一个人,但后来演变为专指一个:超凡的人、有理想的人、人的模范等。因此,这里的经文有两层意思:第一、如果将它与(12936)节对照,刚好形成前后呼应:“看,这个人!”“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当“时辰”已到,他要作人类的祭品。第二、“这个人”,原文“人”不是指的那个具体人,而是一个集合性的名词“人”,所表达的是全部的人和所包括的人性,有人之典范和人之基础的意思。在希伯来文中,“亚当”一词也是集合性的名词,指“人”的意思。因此,在这里是一个宣告:“看,新亚当,新生命之源”。

在《若望福音》中常常突出“选择”的重要性,在这里犹太人又一次面对选择,但结果他们却放弃了“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放弃了新亚当,新生命之源。

7节:当比拉多宣布耶稣无罪以后,犹太人却说:“我们有法律,按法律他应该死”。按照犹太人的法律,说亵渎话的人应用乱石打死(肋2416;申177;宗758);但耶稣不是被自己本民族的法律处死,而是由罗马法令处死的。按照罗马法的规定,一个被隶属的国民,反抗帝国就应处以十字架极刑。这两种死刑为耶稣完成她的救赎大业,没有什么区别,但在若望看来却有所不同,因此若望说:“这是为应验耶稣论及自己将怎样的死所说的话”,“正如梅瑟曾在旷野里高举了蛇,人子也应照样被举起来”(18323148281232)。

812节:在第二次审问中,耶稣拒绝回答比拉多的问题,但当比拉多论到他的权力时,耶稣却又反驳道:“若不是由上赐给你,你对我什么权柄也没有”。耶稣的意思是:第一、他是罗马皇帝委派的官员,他的权柄是由人授予的:第二、一切的权柄都来自天主,属世界的权势唯有因天主的许可才能成立(罗131)。如此看来,比拉多的罪在于他选择了政治,而放弃了应执行的正义;当然,犹太人的罪更大,他们拒绝了他们的默西亚。

191316)最后判决:前面的审问都是在比拉多的住处、衙门进行的,这只能算是预审,现在才是按法律审讯的程序宣判。

“石铺地”是罗马总督的审判厅,位于圣殿旧址的旁边安多尼庭院内,是一个用石头筑起的高台。作者说希伯来话叫“加巴达”,意为“隆起、屋脊”等。近代发掘这个地方,在圣殿原址的旁边安多尼院内。

13:耶稣“坐在审判座位上”,这是思高圣经的译文。另一种译文是:“引他坐在审判座位上”,两种译文在原文中都过得去。因为,动词“坐”原文是ekathisen(动词原形是kathizo使…坐下、坐堂),有及物和不及物两种用法,及物的用法是说人们“强按耶稣坐在审判座上”,嘲弄他为王:不及物的用法是指“自己坐在审判座上”。这两种译文在希腊文中及文法上都能成立,而且都有古代的翻译予以支持。并且两种翻译在整个苦难记载中,都不减少若望的光荣神学和苦难神学。只是按照第二种译文“审判”便显得有些另外,本来这个位置应该是比拉多的,他应该坐在上面审判耶稣,而比拉多却把耶稣安排在审判席上,  自己和在场的人反成为听审者。然而,这戏剧性的嘲弄又是双关的;比拉多这样做是有意嘲弄犹太人,让犹太人“看,你们的君王”(14),但事实上耶稣就是审判者,坐在宝座上审判顽抗的犹太人。

14节:“时值逾越节的预备日”,是指的尼散月14日,即宰杀逾越节羔羊的日子。“约莫第六时辰”即中午12点。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在时间的叙述上,与“对观福音”的记载明显冲突,按照马尔谷所记载的应是“第三时辰”(谷1525)。并且还记载“到了第六时辰,遍地昏暗,直到第九时辰,在第九时辰耶稣大声呼喊说……”(谷153334)。

此处有人解释为,马尔谷所用的是巴勒斯坦的时辰计算法,而若望所用的是罗马计算法。因为罗马人的一天是从午夜算起,而巴勒斯坦的一天是从日出算起(犹太人是由头天日落算起,受埃及历法影响)。这固然可以解决字面上的困难,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看,他们各自写作的目标和神学思想。

15节:犹太人在比拉多一次又一次的讥讽下,他们不但放弃了自己的君王,也放弃了他们对默西亚的期望;同时也放弃了他们的民族,和对唯一真主“雅威”的信仰。好像他们已不再是犹太人了,因为他们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君王”。这是犹太人的再一次选择,他们拒绝了耶稣,却选择了凯撒。这是一次生命的选择,但犹太人却选择了世界(暂时,1518),而放弃了默西亚的王国(永生,1519)。

这就是《若望福音》中所描述的两种势力:光明与黑暗、真理与邪恶、生命与死亡的权势斗争。在真假、是非、善恶面前,耶稣基督不但给我们启示了真理,而且也为真理作了见证(183639)。

三、神学深意

1、犹太人开始只是嫉恨耶稣,但后来这仇恨变本加厉,使他们像野兽般地吼叫“钉在十字架上:钉他在十字架上!”他们已失去理智,失去怜悯,失去良知,甚至失去了人性。世上再没有一样东西,像憎恨那样歪曲人的判断力,使人曲解真理。最后使人失去正直,失去理智,失去最基本的良知,也会失去真正的快乐和造福。

2、比拉多明知犹太人的控诉都不是事实,知道耶稣是无辜的,他最初也不想判耶稣死罪,但结果还是判了。这就是比拉多的为人,以及他不负责任的态度。从审判的经过可清楚看到比拉多所错之处是:第一、把责任推给别人(玛2724)。他对犹太人说:“你们自己把他带去,按照你们的法律审判他罢”,他想避免和耶稣接触的责任,不想面对耶稣(真理)。第二、他缺少勇气告诉犹太人,自己不愿意卷入他们的阴谋。他借着逾越节,可以释放一个罪犯的理由,想释放耶稣。然而就是不敢公开主持正义,宣布耶稣无罪而释放他。第三、比拉多宁可选择妥协的办法,以鞭打耶稣来平息犹太人的愤怒,换取人们的同情(1945);而不以真理行事,以法律的正义公正地对待耶稣,宣布他无罪。所以,比拉多对于耶稣的判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耶稣在受审判时说道:“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确,耶稣的国不是世俗的王国,不靠权力、声望和财富来统治,也不靠武力来征服。他的国是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上,并以爱心去征服世界、征服每个人的心灵。最后,他在每个人的心中为王,使人人都屈服在他的权下。另外,耶稣也不是一位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君王,而是一个服侍人的仆人(1315),一位充满爱的好牧人(1014)。

四、反省与回应

1、耶稣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是的,建筑师不属于他的建筑物,艺术家不属于他的作品,无论是多么了不起的伟大杰作,也都只是反映着该作者的部分生命,而不可能包含整个创作者。然而,耶稣不属于这个世界,但他却活于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的人,也用这世界的标准来接待了他;耶稣没有抗拒,只是在顺其自然中,让它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跟随他的人要做抉择是不难的,难的是抉择后的顺其自然。

2、比拉多明知耶稣无罪,但怕惹麻烦而向犹太人妥协。你曾否身处这种境况,明知真相却由于恐惧或怕丢脸,而拒绝接受他 呢?

3、当比拉多带耶稣到犹太人面前问他们说:“你们愿意我给你们释放犹太人的君王吗?他们就大声喊说:‘不要这人,而要巴辣巴!’”这是他们的选择,是耶稣与凯撒的选择(1915),信仰与暴力的选择,真理与罪恶的选择,永恒的生命与暂时生命的选择……这就是人类。当我们在面对生命的抉择、面对是非善恶的时候,又是如何作出我们的抉择?

第二十八讲:耶稣受刑于十字架(19:17—42)

若望叙述的苦难史,把耶稣描绘成君王和法官,虽然是用的似是而非的方式,但完全表达了这君王和法官的重要意义。耶稣是国王,却戴的是茨冠:是法官,却站在被告的席位。尼苛德摩带来的大量香料,也像是为国王举行葬礼(1939)。在《若望福音》中,耶稣的死亡是一种胜利,能释放人使人获得自由。因为他的死已清楚告诉我们,他已战胜了这个世界。

一、经文释义

191722比拉多明知耶稣无罪,仍将他交给犹太人定了耶稣的死罪。他为表明自己是受了司祭的操纵,于是在写耶稣的罪状牌之时,他不写耶稣自称是犹太人的君王,而以声明的形式写道:“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这分明是说:犹太人控告了他们的君王,所以司祭长要求比拉多改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君王”,但比拉多坚持不改说:“我写了,就写了”。的确,耶稣是犹太人的君王,不但是犹太人,而且也是普世的君王,因为罪状牌上的文字就己声明了这一点(20)。

17节:“髑髅”(Kraniou:拉丁文“加尔瓦略山”(Calariae)就是由此名而来的。作者说希伯来话叫“哥耳哥达”,意为“髑髅”(或骷髅见谷1522)。其实希腊文和拉丁文都是意译,即“头盖骨”的意思。

18节:“……同他一起另有两个人: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耶稣在中间”。

为什么若望没有像“对观福音”那样,注明这“另有两个人”是强盗?(谷1527)其原因可能有二:第一、若望要强调耶稣是世界的君王,而“对观福音”所注重的是“人子”的身份(路247;谷1441;玛2645);第二、若望要表达的耶稣是无罪的羔羊,而“对观福音”所强调的是耶稣被列入罪人之中(谷1528;路2329;依5312)。

十字架上的牌子:“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这是把耶稣王位的身份向世界宣告,并且若望有意注明这公告是“用希伯来文,罗马文和希腊文”写的,这三种语言可以代表当时人们所通用的语言(当时过节有来自各地的人)。因为希伯来文是犹太人的国语;罗马文(拉丁文)是罗马政府的官方语言,也是代表当时世界的统治者:希腊文则是当时流行于社会中的普通话。因此,若望愿意借此表示耶稣不又是犹太人的君王,也是全世界的君王、全人类的君王(唯独若望虽调了这一点,“对观福音”中有人主张是后来加上的,路2338):十字架似乎成了耶稣君王的宝座,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上,不是执亍死刑,而是君王的就职典礼。

192324通常孰行死刑的士兵共有四人,由一位百夫长来指导行事(玛27541539)。按照罗马古代习俗,犯人的衣服是执行死刑者的所有物,耶稣的“长衣是无缝的,由上到下浑然织成”,其他福音描述耶稣衣服被瓜分时,只表明以圣咏2219作为背景;若望则使这依居更加显明,所以特别提到“无缝”的长衣,并没有撕开。这样无缝的长衣就成了一种标记,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大的记载,大司祭穿的长衣才是无缝的,所以它象征大司祭的长衣,表示耶稣是大司祭的身份。此事“对观福音”都没有提到,在此若望是有意表明耶抹是大司祭也是祭品,他以双重的身份完成了十字架上的祭献,同刚也表明是应验圣咏上早已预言的(咏2219)。

192527这一珊口下一段的记载,是关于耶稣最庄严的时刻,若望很注重这里的记或,因为这是救主在他的“时辰”所说的话,是被“举扬”回归父家的“人子”的话。因此在这时刻耶稣的每一句话,都有他深刻的意义。这里从字面看来,耶稣在面临死亡的极度痛苦中,仍关心着他的母亲,将他的母亲托给他的爱徒若望照顾。但若望却要表达更深晌意义,他要说明圣母是默西亚的母亲,也是教会的母亲,即我们全体基督徒的母亲。她曾经照顾耶稣的生活,如今她也在照顾教会晌一切(宗114)。圣母在耶稣救赎人类的工程上,是他最为密切的合作者(路12638)。为此若望在描述耶稣的传教生活,是以圣母开始(225),如今描写耶稣的苦难生活也是以圣母作结束。

耶稣说:“女人,看”,在《若望福音》中,两次称耶稣的母亲为“女人”(241926)。这是作者有意要表明,圣母是人类的第二原祖“厄娃”(拉丁文AveEva)。她是以色列、默西亚的母亲;是新约教会、一切信徒的母亲;也是新“厄娃”全人类的母亲。

“女人,看”,圣史若望在告诉我们,玛利亚并非仅仅参与,逾越节羔羊在加尔瓦略山自作牺牲时,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奥迹,她还参与了天主的子民,从开始到末日的每一部分的奥迹。因为逾越的奥迹,只有在我们身上一一实现,才算彻底完成。这一切,若望在叙述加纳和加尔瓦略山的事迹时完全表明了,因为在若望的心目中,加纳婚宴和主被钉在加尔瓦略山上原是一回事。若望在叙述这两件事时,用了同一个关键词就足以说明。因为在加纳婚宴上以及在加尔瓦略山上,耶稣对玛利亚说话时都称她为“女人”。在加纳婚宴上,耶稣指出他的“时辰”未到,他的母亲也在那里。但当这时刻一到,就在他于加尔瓦略山上完成的“时辰”,他的母亲也同样在那里。要理解加纳婚宴的事迹,少不了加尔瓦略山的事迹;同样,要理解加尔瓦略山事迹的描述,也少不了加纳婚宴的事迹。

“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

耶稣为爱世界被派遣来舍弃他的生命(316),为此,“看,你的母亲”,这句话对凡跟随她的人是命令,命令我们应爱众人,如同他爱了自己的母亲玛利亚一样。

27节:“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家里”。

此处足以说明,耶稣的时辰给予所有的门徒一种义务,叫他们如同子女关心母亲,也就是如同我们的主关心他的母亲一样,去关心教会、关心人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192830“此后,耶稣因知道他的一切(父委托他的)都完成了,为应验经上的话,便说:“我渴”(咏6921)。“耶稣一尝了那醋,便说:‘完成了’就低了头,交付了灵魂”,这一切都表示他是完全自由地交付了自己(1018)。

“完成了”这是耶稣最后的庄严宣告,父交给他的工作完成了(174),完成了他的祭献(1811),也完成了天主的救赎工程。再者,“完成了”在希腊文里只是一个词tetelestai(得胜的欢呼)。这说明耶稣断气时,不是疲惫地叹息说“完了!”而是得胜地欢呼“完成了!”因为他知道他胜利了。福音作者把耶稣生活的一切,其苦难也不例外,看着是耶稣自由实行救赎计划的行动,十字架上的死是其中最后而且最光荣的。“完成了”是耶稣圆满地完成了整个生命旅程,也是父完全的自我给与,在此刻圆满表达了;同样,子的全然空虚而为父作了见证,也在他“低下头交付了灵魂”的刹那,全然兑现。

29节:“长枪”(hussopos基督新教译为:牛膝草),因为牛膝草和兵丁的长矛在字形上很相似,两个词在希腊文里都是同一个字根(枪的希腊文是hussos),因此思高译为“长枪”。但若望的意思很可能是指的“牛膝草”(玛2748;谷1536译为“芦苇”),他要再次应用象征的笔法表明新的逾越事件,因为他们的祖先在埃及,曾用牛膝草将逾越节羔羊的血,洒在以色列各家门框上(出1222);同样在这新的逾越节时辰(194),基督羔羊的血也要拯救全人类(129)。

为以色列而言,逾越节是要庆祝以民离开为奴之家的埃及。在以民的这段历史中,其主要事件为:埃及的一切长子都死了,但为以色列之家,天主吩咐他们每家宰杀一只羊,作为逾越节羔羊(1936),并将羔羊的血涂在门框和门楣上(出1222)作为标记,这样上主的使者凡见门楣上有血的就越过去了(出1223)。梅瑟带领以民渡过红海,一直领到西乃山,在那里颁布了十诫,天主与以民间的盟约得以确立。

30节:《若望福音》中还有一个特别的记载就是,在十字架上耶稣死亡时用了“交付了灵魂(气息、圣神)”一句。而“对观福音”所用的,都是“断了气”。在《若望福音》中,此处有它独特的意义,“灵魂”希腊文是pneuma(风、气、灵),初期教会基督徒认为给予圣神(耶稣之神),与耶稣死而复活是不可分割的部分,若望比其他福音更注意保留了这一传统(739)。因此,若望在此是预示,耶稣要将圣神交给他在十字架下的门徒,特别是他的母亲和他所爱的门徒(2022:宗114)。

其实《若望福音》中,作者在很多地方安排有关于圣神的伏笔(739351671315等),耶稣也强调要派遣圣神(1416172615261671315)。因此,在《若望福音》中耶稣的死,不是断气,而是一种逾越,一种派遣,一种新的开始。

193137逾越节预备日的那一天,大约第六时辰,也就是在圣殿宰杀逾越节晚餐羔羊的时候,耶稣被判死刑(14)。依照若望叙述的程序,耶稣正像被宰杀的羔羊,所以耶稣的身体也像羔羊一样,一根骨头也没有被折断(3236:出1246)。

34节:耶稣的肋旁被刺时“立时流出了血和水”(出176),这使我们想起耶稣在73839所说的,“从他内要流出活水的江河”(则47112),水象征耶稣受光荣时所赐下的圣神,同时表明这些事现在应验了(35),若望的用意很清楚就是“交付了神”。因为血混进了水,是耶稣由这个世界回到父那里的光荣标记(见1223131)。另一个可以解释的是,若望在这里不只是讲圣神的恩赐,他更想讲明因圣神而来的教会中两个重要的圣事,圣洗和圣体。水代表圣神和水洗(希922;弗526),血代表圣体(3565363;若一567),这两件圣事是使教会诞生和滋长的圣事。所以作者很可能是,以创世纪为背景而写的(创221),表示新亚当在熟睡时,由他肋旁诞生了新女人(厄娃)——教会。

36节:是作者再一次强调,耶稣是逾越节的羔羊(出1246;户912;咏3421)。

37节:“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耶稣的肋旁被刺透:第一、表明耶稣真如逾越节的羔羊死了(129);第二、是应验了匝加利亚先知对默西亚的预言(匝1210131);第三、教父多以此讲解为,教会就像新厄娃由新亚当的肋旁诞生了(创221)。

193842)耶稣被埋葬:四部都有记述耶稣的埋葬,但若望却按照自己的目标写出他独特的记载,以突出耶稣的君王身份。“对观福音”记载耶稣的安葬是很普通、很贫寒的葬礼(谷154246;玛275760;路235056)。惟有若望记载,耶稣的安葬用了约一百斤香料。这葬礼不仅是富贵人的葬礼,更应说是君王的葬礼。若望在叙述耶稣生活的整个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耶稣是个伟大的君王,他以苦难征服了世界。

至于安葬耶稣的人员,若望的记载中除了传统所说的阿黎玛特雅人若瑟外,还有尼苛德摩,他在耶稣公开传教时就被耶稣所吸引,但对耶稣的道理没有足够的认识而成为他的门徒。现在耶稣的门徒四散了(1632),他反而来履行门徒的职责负责埋葬耶稣。这正好应验了耶稣所说的:“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1232122425),同时又可以与传统相吻合(谷1539;玛2754)。

3840)“阿黎玛特雅人若瑟”,他是犹太公议会的议员,私下做了耶稣的门徒(路235051),也是一个有钱的人(玛2757)。阿黎玛特雅是他的出生地,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35公里处。“尼苛德摩”也是犹太公议会的议员,在公议会上曾为耶稣说过话(3175051),从若望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他也是十分有钱的人(39)。

4142节:若望记载耶稣是安葬在他死的地方,即那个园子里的新坟墓里。但按照玛窦2760的记载,这个墓地应是若瑟的。若望的叙述也有他独特的意义,他特别注重“新坟墓”和“园子”,因为埋葬在新墓里,尤其是在园子内,这似乎只有君王才是如此(列下211826)。耶稣在十字架上就宣告为王,所以也要给予他君王的葬仪。

二、神学深意

1、耶稣头带茨冠,身披紫他,饱受侮辱与嘲讽,也被剥夺了人性的尊严。然而,他却在这失去人性的现实社会中,成为具有高尚勇气的有力象征。耶稣坚信天父的爱,因而获得内心的力量,勇敢地忍受各种磨难。同样在今日社会团体中,有许多人也受着无辜的痛苦和磨难。愿我们偕同基督,一起在绝望的环境中,成为他们希望的使者;在痛苦磨难的生活中,成为他们的抚慰者;在邪恶败坏、相互纷争的社会里,让我们成为自律、仁爱和和平的传播者。

2、“对观福音”都记载了西满帮助耶稣背十字架,唯有若望独自记载耶稣,像其他被罗马人判处死刑的人一样,自己背着十字架走向加尔瓦略山。但耶稣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是他身为天主子,却为了完成服从父的旨意,甘愿背起十字架。他把象征死亡与罪恶的十字架,变为带来生命和救恩的工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一些轻微的痛苦而经常抱怨,却忘记了有许多人正背负着更沉重的十字架。当我们与耶稣结成一体时,我们也愿意与他一起背负生活的十字架,承行天父爱的旨意,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分担痛苦者的苦难,与背负重担的入团结合一,并使这团结的精神成为众人获得力量和勇气的泉源。

3、“他的肋旁,立时流出了血和水”。我们都是出自他的身体,也是一个身体(格前12),这就是指基督的肋旁。因为正如天主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女人;照样,基督从自己的肋旁给我们血和水,以形成他的教会——新厄娃。

4、比拉多在耶稣的罪状牌上写了,“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三种文字——世界君王)。的确耶稣是君王,因为他是天主子,是创造天地、神人、万物的真主宰。他不但是犹太人的君王,而且也是一切受造物的君王,因为万物都是借着他而来的。他是“‘阿尔法’及‘敖默加’……原始及终结”(默2213)。他更新了天地万物,又以真理和生命,建立了圣德与恩宠的神国、以及正义仁爱与和平的神国。所以每当我们抬头看见耶稣的十字架时,同时更应看见安置在他头上的那个罪状牌,这个牌子提醒我们,耶稣是我们的君王,我们是他特选的子民。因此我们要让耶稣永远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为王,同时也在我们的生活团体中,让我们团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耶稣忠诚的子民。

5、若瑟和尼苛德摩两位议员,他们是向来不敢公开而懦弱的耶稣的门徒,在审判耶稣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也都坐在审判台上。但在耶稣死后他们却勇敢地为耶稣的安葬而行动,这意味着耶稣的死在吸引着人类归向他。他们的行为,刚好与犹太人的行为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犹太人向比拉多要求处死耶稣,而若瑟和尼苛德摩他们却向比拉多领回了耶稣;犹太人放弃了耶稣,他们选择了耶稣。看起来他们选择的是死亡,但事实上他们选择的是永生的生命。因此,耶稣的死使他们成为他的公开门徒,并以具体行动为耶稣作了见证。让我们也祈求耶稣帮助我们坚信他的话,勇敢地跟随他,在世上完成天父的旨意,并分享他永生的光荣。

三、反省与回应

1、“耶稣基督为众人死了:也是他自己在基督徒的每个聚会中、在举行增饼的奥迹时,以自我牺牲再造我们,因着我们对他的信德而赐给我们生命,并自作奉献而圣化所有献祭的人”(布里西主教始高登)。

2、“‘他的肋旁,立时流出了血和水’”。亲爱的各位,在未作反省之前,不要把这伟大奥迹的秘密传扬出去。我有另一种奥秘要给你们解释。我曾说过,血和水就是圣洗和圣体圣事的象征,教会就是借着这两件圣事,在圣神的更新和再生之洗礼下诞生了。而圣洗和圣体象征由基督的肋旁流出来:教会是由他的肋旁建立起来,正如厄娃是由亚当的肋旁诞生一样”(圣金口若望)。凡领了洗的都是教会的成员,都是基督徒,我们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救恩吗?

3、十字架下玛利亚与若望的一幕是《若望福音》所独有的,它不但令我们想起加纳婚宴的一幕,同时也带领我们回到创世纪厄娃背叛天主的事情上。而且在另一个重要的关头上,我们看见另一个女人出场所扮演的重大角色,即耶稣基督的救赎工程的忠实合作者。让我们也祈求耶稣,帮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在痛苦磨难的环境考验中,如同十字架下的圣母和若望一样,在生活中不断注视耶稣,并为他的信实和仁爱作见证,活出献身的意义和使徒的精神。

4、圣史若望蒙受天主特恩,在他的福音中告诉我们,圣母如何完全地参与了逾越奥迹,这是天主的羔羊为救世界,在十字架上自作牺牲、受难、死亡和复活的奥迹。如今,玛利亚依然积极地临在于教会内,是一位充满慈爱和拥有真实权力的母亲,利用她做母亲的真实权力关怀着我们,为整个教会代祷。她帮助我们度过信德的一生,为树立表率而临在我们中,是我们以信德度过一生的楷模。她不仅走在我们前面而且同我们一起走,为我们指点道路。第二十一节 耶稣复活显现(20129

新约中有关耶稣的传统,显然并不以耶稣的死为结束,门徒在耶稣还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从他身上体验到一种新的生命力(668)。天主复活了被钉死的耶稣这个信息,一开始就成为初期教会团体,公开传播的“福音”中的一个部分(宗23236;格前151214)。《若望福音》比“对观福音”记载了更多的显现,而且每次都引用了“看见才相信”这个主题,例如:玛大肋纳看见后说:“我见了主”(18);11位宗徒看见后说:“我们看见了主”(25);多默看见时立即说:“我主!我天主”(28)等。若望的描述是要突出“主”是信仰的对象,因此所说蚵“看见”或“知道”都是出于信仰,有见证性。这与“看见才相信”的“看见”,其意义是不同的。但另一方面若望把“看见”并不标榜,反而说:“没有看见而相信的人才是有福的”(29)。不过更应注意的是,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进入坟墓一看见就相信了(8),他没有看见显现,却已相信了复活。

    因此,若望要表明的是相信复活,看见显现并非是必要的。他以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证实了“没有看见而相信,才是有福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下结论说显现是多余的,这样就对福音所记载的显现之真实性不加重视。事实上,那些见过耶稣复活显现的见证人(格前1556),正成了初期教会的基石(宗232;迦19)。

第二十九讲:耶稣复活与显现(20:1—29)

“对观福音”和(格前1547)都给我们五个复活显现的叙述,但这些资料都应与第四部福音的叙述仔细参照阅读。若望对耶稣复活后在耶路撒冷显现的记述,可划分如下:第一、坟墓(118):门徒(伯多禄和若望)相信,玛利亚不在场(310),后来玛利亚在悲痛中被导入信仰(121118)。第二、晚餐厅(1931):门徒相信,多默不在场(1923),后来多默在怀疑中被导入信仰(2429)。

一、内容结构

《若望福音》把耶稣的复活描述得像似耶稣与门徒们的会晤,在此我们将耶稣显现给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人对复活的耶稣的反映,按照若望的记载可分四个部分:110:伯多禄和所爱的那个门徒的反映;1118:玛利亚玛大肋纳的反映;1923:宗徒们的反映;2429:多默的反映。

 二、经文释义

20110)伯多禄和所爱的那个门徒的反映:四部福音全部叙述了,妇女在一周的第一天来到空墓前,但只有若望记载玛利亚玛大肋纳两次前往空墓(谷16129),其实她的第一次前往主要是为伯多禄和爱徒的故事铺路。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观福音”记载,玛利亚玛大肋纳上坟是“清早”(谷152);而若望却在“清早”的后面,加上一句“天还黑的时候”。

在《若望福音》里,光与黑暗是他重要的主题,黑暗一直停留到,一个人信仰复活的耶稣后为止。若望没有告诉我们玛利亚玛大肋纳为什么到坟墓去:但告诉了我们,她奔跑去告诉伯多禄和爱徒:“有人从坟墓中把主搬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了”,若望连续三次记载了这同样的话(2021314)。当伯多禄和爱徒亲自去观察时,明见玛利亚玛大肋纳推断的结论是不可能的,因为殓布和汗巾分开放着,尤其是包裹耶稣头部的殓布还好好地卷着,盗耶稣的人绝没有心思作这番辛苦,这事实证明耶稣的遗体没有被偷走。玛利亚玛大肋纳的这种反应揭示出她,对耶稣的一份过人的感情和忠诚,她立刻所得的结论是:有人把耶稣偷走了,在她还没有进坟墓就下了这个结论,这就是若望特别的地方。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对观福音”也都记载了耶稣被捕后有伯多禄随从,直到大司祭庭院。但若望却记载从晚餐厅开始,直到十字架下,还有一个爱徒也在一起。在这复活显现过程中也不例外,除了伯多禄还有那个爱徒。因此可以结论:伯多禄紧紧跟随耶稣是因为他是领他,而若望紧紧跟随耶稣是由于他对主的爱。“对观福音”中只突出了伯多禄的重要性,而《若望福音》中也包括了这个爱徒。然而,在若望团体中除了伯多禄,就是“耶稣所爱的门徒”,他既是这个团体的中心,也是这个团体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这段经文给我们介绍了对复活的主第一个信仰行为,这是对信仰基督的我们所要求的信仰行为。爱徒在未见复活的主显现以前就已相信,在这一点上,他是未来世世代代基督徒的典型模范,因为他“没有看见而相信了”。

l节:若望记载耶稣在“一周的第一天”复活(若201),他在复活主日后的,下一次显现也在主日(26),教会因此以主日而非星期六为安息日,称之为“主口”(默110)是因为耶稣“停止”了他的赎世工程,而进入他复活带来的完满光荣(创223)。

2节:“耶稣所爱的那另一个门徒”:在《若望福音》中,如此称呼的记载有五处,其中三处是出现在正文中(13231926202),两处出现在附录里(21720)。传统上都一致认为这“爱徒”就是若望宗徒,也即是《若望福音》的作者。但近来许多圣经学者都认为,这“爱徒”不仅是指宗徒若望,也可以指所有热爱基督的门徒。也就是说惟有真正爱耶稣,才可明白他的心思(132325),也才有真正的信仰,即不等显现就立即相信(20829)。

1118)玛利亚玛大肋纳的反映:爱徒所掌握的信仰对玛利亚玛大肋纳并没有影响,当伯多禄和爱徒离去后,玛利亚玛大肋纳再次返回墓地寻找耶稣,她的反应可能完全是出于她自己。传统认为玛利亚玛大肋纳是一个罪恶深重的人,耶稣感化了她,赦免了她的罪,洁净了她。但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在《若望福音》中除了宗徒们的名字外,玛大肋纳的出现是最多的(共14次)。因此,在若望的叙述中,她是一个有价值的角色。

1418节:耶稣首先显现于玛大肋纳的故事,可能来自一个很古的传统,尽管保禄在格前155中没有提到妇女的名单,但若望无疑是把这个传统的资料,写成一次戏剧性的会晤。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耶稣的问话:“你找谁?”这是耶稣在若翰的两个门徒前问过的问题:“你们找谁?”(141)也是一个查问门徒身份的问题。当耶稣被捕时,他也用了同样的话问捉拿他的人,“你们找谁?”可那来势汹汹寻找纳匝肋人耶稣的,一听到他的声音便跌倒在地。然而,门徒们寻找他,找到了一听到他的声音便跟随了他:同样,玛大肋纳寻找复活的主,找到了,一听到他的声音便相信了,并获得莫大的安慰。这一切都有意在告诉我们:耶稣是善牧“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1014)。

15节:“你找谁?”这个问句对若望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在他福音的一开始,耶稣也以同样的问题问过愿意跟随他的人(138)。而在这里若望又再次提到同一个问题:“你找谁?”从耶稣的回话,可见耶稣已知道这妇人正在寻找的是“某人”,而不是“某样东西”。正如这位妇人一样,信仰生活中,我们也在寻找“某人”,某位可以擦干我们的眼泪,始终如一地爱我们、拯救我们的人,这人就是耶稣,也只能是耶稣。

耶稣显现给玛利亚玛大肋纳,这是耶稣安慰哀痛者的表现,当耶稣呼唤玛利亚名字的时候,使她对耶稣死亡的悲哀转变为生命的喜悦。这正是耶稣所说过的:“羊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字呼唤自已的羊……羊也跟随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1034)。当玛利亚玛女肋纳认识了复活的主以后,便将她的信仰立刻传给门徒:“我见了主”,这既是与门徒们分享信仰,也是为基督的复活作出了见证。在若望的记载中,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是第一个信仰的人:玛利亚马大肋纳,却是第一个传布复活之主的人。

17节:“别拉住我不放”:此处经文有两种解释:第一、有人认为,耶稣说的是阿刺美文,不是希腊文。而若望译成希腊文意思是:“不要抱住我……”,但更好译为“不要因为你新发现的欢喜,花那么多时间来敬拜我,赶快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其他门徒”。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摸”希腊文是“aptou”,有“抓住不放、拉住”等意,这个字源于“ptoou”(怕,玛28910)。在此希腊文的命令式是现在式语气“aptou”,严格地说,应译作:“不要拉住我”。因此,耶稣对玛大肋纳说:“别拉住我不放……”(思高译文)。第二、“拉住我”(aptomai摸),有人认为这个字原文不是“me aptou”(不要摸我),而是“me ptoou”(不要害怕),是手抄本在抄写时抄错了。如果这个解释是对的话,耶稣的意思很可能是说:不要怕(玛2810),也不要因着你得到了我复活的喜乐,就停留在这喜乐中(自私的信仰),你要把这喜乐与别人分享才是,玛大肋纳事实上也这样作了(18)。    

耶稣说:“我升到我的父和你们的父那里去,升到我的天主和你们的天主那里去。”在此,耶稣向玛利亚玛大肋纳启示了一个他与人的新关系,这关系超越他原来与他们在一起的师徒关系,复活的主与他们是一个天人整合的关系。

1923)宗徒们的反映:耶稣显现给宗徒们,先把自己得自父的使命完全传递给他们:然后赐给他们圣神,并赋予赦罪的权柄。

 19节:对耶稣显现于宗徒们的时间、地点和宗徒们的情景只有若望记载较详细。“对观福音”都只以“一周的第一天”为背景,而《若望福音》却在玛大肋纳的报告,以及伯多禄和爱徒的察看这个背景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这样了一个背景:“正是那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门徒们所住的地方,因为怕犹太人,门户都关着”。在此黑暗已被驱散,但恐惧和躲藏仍然停留在宗徒们身上。不过,门徒们听了玛大肋纳的报告,对耶稣复活的怀疑取消了,这从耶稣显现他们时的反应可以看出。

“愿你们平安!”这是一个事实,而不是一个愿望,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候语(参142728)。21节耶稣再次说了同样的话:“愿你们平安!”这不但是更进一步表明,它不是普通的问候语,同时也表示平安会随着他们将来的使命而来。这点,首先是借着派遣表示:“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

“因为怕……门户都关着……愿你们平安:”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一直害怕的是什么?什么能帮助我们摆脱这恐惧,好能接受耶稣这份“平安”的赐予?

20节:复活的耶稣向门徒出示双手和肋旁,上面留着被钉的伤痕,他要借此除去所有关于他身份的疑问,并实现最后晚餐时的诺言(162122)。在报道众门徒的反应时,若望说他们看见的是“主”,这本是后存基督论的名衔,但在此成为若望告诉我们,他们相信了复活最明确的说法。因着他们的相信带给了他们喜乐,这是晚餐厅中耶稣诺言的应验(1624)。

21节:“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耶稣借着派遣圣神,赋予门徒能力,使他们能够履行他,从天父那里所接受的相同的使命。当耶稣把圣神的气息吹到门徒身上时,他们就成了“另一位基督”,能治愈因罪恶带来的创伤,能在爱中重建世界,进而改变这个世界。

22节:此处经文也是若望独有的,在此是再一次应验了耶稣在晚餐时的许诺,在晚餐厅中,耶稣答应过宗徒们要派遣圣神。这个诺言现在实现了,因为复活的耶稣对他们说:“你们领受圣神吧!”耶稣以向门徒嘘气,表示赐予圣神的礼物。这个姿势,甚至用的字都使人想起(创27)的经文。这“气息”是生命的气息,也是再造的气息(则379)。正如天主在首次创造时,以他的气息带来了按照他的肖像而造的人类的存在。如今,耶稣赐予他自己的圣神,使门徒成为肖似圣广的天主子女,现在他们是生于单神了(35)。在创世纪,大主的气息赐予生命,但在这里耶稣的气息赐予永生。

耶稣第—句话是:“愿伯;们平安!”“平安”的希伯来语是“shalom”,不仅指没有纠纷,而且也包括家人间彼此的融洽相处。其基础是耶稣借着自己的单此和复活,所赢得于天主的真平安,我们由那平安开始我们的活动,并不是我们努力做“好”来赚取天主的爱。

23节:“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你们存留谁的,就给谁存留”。(玛16191818)耶稣以此建立了告解圣事,这句话证明耶稣的教会,获得了赦免和存留人罪的权柄。在基督降生成人时,天主恢复了他与我们罪人之间的盟约:他愿以仁慈之心与我们和好,又借着耶稣赐给我们的圣神。天主再度要我们领受他无尽的爱及仁慈的宽恕,天主圣神总是带给我们平安与和好。因此,把天主宽恕人的信息,带给万民是教会的一大特恩,也是教会的一大使命(教会1#)。“愿你们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

在若望看来耶稣所赐的圣神,与人克服罪恶的力量密切相关:“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准赦免;你们存留谁的罪,就给谁存留”。耶稣是被派遣、除免世罪的天主的羔羊(129;若一212),他现在同样也派遣了门徒,与门徒分享这个权能。这权能包括宽恕与束缚(玛16191818)。但按照《若望福音》的思想,审判对于人是一个选择,而不是别人给他们定罪(31821)。在此也同样表示天主是一个事实,审判是一个选择,耶稣是这样反映了天主:同样宗徒们也应这样反映耶稣,凡是接触门徒的人也要面对同样的选择。

耶稣在此实行了他生命传递与派遣,圣父派遣了他,他完成了父托给他的工作。现在他又派遣宗徒们,在教会中继续他的工程。基督需要教会来继续他的工程,但教会门己不能做什么,因此需要基督的派遣,需要基督不断给予真理和生命的传递。因此教会若没有基督,在困难时她也没有求助的对象;教会若没有基督,她便丧失了能力,刁;能抵抗邪恶的势力:教会若没有基督,她更失去了真理的泉源和生命的通传。

2429)耶稣显现给多默:在这次显现中,多默代表一切信徒向耶稣作了最完美的宣信:“我主!我天主!”这是《若望福音》的启示高峰,多默把旧约称呼天主的专用名号,加在耶稣身上,表达了他对天主启示最完美的信德。

2425节:在此作者提到另—个话题,在耶稣显现时多默不在场。在(若1l16145)的经文中,可以看出多默的性格,他是一直爽而较固执的人。当宗徒门告诉他“我们看见了主”,但他却坚决拒绝相信他们的报道,他要检验耶稣的伤痕以确定真实。多默的表现显示出耶稣所说的:“除非你们看见神迹和奇事,你们总是不信”(448)。若望所反映的耶稣,并不反对奇迹可能引导人获得信仰,但他拒绝要求奇迹,作为相信的一个绝对的条件。因此“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2628)“八天以后”:耶稣在同一个地方显现,在此显现给多默的时间、状况,与显现给众门徒一样,尽管多默那样怀疑,耶稣的平安祝福并没有减少。耶稣邀请多默检验他的手和肋旁,这项邀请把多默要检验的念头,而转为信心的行动,立刻宣示了他的信仰。这在若望神学中又是一个印证,耶稣的伤痕医治了多默的信德(依5345)。不过,耶稣强调了一句:“不要作无信的人,但要作个有信德的人”。更值得注意的是:若望所表达的最怀疑的门徒,反而成为对耶稣作出最高讦价的门徒。

28节:这也是在其他福音中没有出现过的活。“我主!我天主。”在福音开始,圣史告诉读者:“圣言就是天主”(11),现在他以一个首尾呼应向读者显玎:,耶稣的追随者要经过怎样的困难,才能领悟这个真理。

对于若望所记载的耶稣复活的显现,现在可以作一个结论:若望记载耶稣显现的人中,有四种不同的反应:①主的爱徒看见留在坟墓里的殓布就相信了;②玛利亚玛大肋纳的相信,是因为她听见复活的耶稣叫她名字的声音;③当门徒们看见复活的耶稣以后,他们也相信了,并知道他是主:④多默看见复活的主留下的伤痕,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就相信了。

 在若望的描述中,门徒给耶稣最大的赞美词是:“我主!我天主!”而耶稣对追随他的人,最大的赞美词是:“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这样正应验了欧瑟亚先知所说的话:“我要对非我的人们说:你是我的人民,而她要说你是我的天主”(欧225)。

3031)结论:这是全书的结语:“耶稣在门徒前还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载这部书上。这些所纪录的,是为叫你们信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并使你们信的人,赖他的名字而获得生命”。这段话是仿效申命纪的作者而写的:“以后在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一位像梅瑟一样的大先知,与上主面对面的来往;至于上主派遣他在埃及向法郎,和他的一切臣仆,并向他全地所行的一切神迹或奇事,以及他在全以色列眼前所行的一切大能作为,和一切令人畏惧的大事,也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申341012)申命纪的这段话也是整个梅瑟五书的结尾,若望愿借此表示耶稣满全了梅瑟五书所记载的全部逾越奥迹,给人类带来了圆满的救恩——永恒的生命。所以“法律是借梅瑟传授的,恩宠和真理却是由耶稣基督而来的”。(117

三、神学深意

1、耶稣复活的三大标志:耶稣复活是天主的启示,是天主提升在死人领域中的耶稣,进入永恒生命的境界。这个末世启示如同其他启示,在历史中留下了痕迹,通常人们把这痕迹,称为天主启示的标志。这标志包括:空墓与显现,以及宗徒们的宣讲。耶稣的门徒从耶稣的复活中领悟到,整个救恩史是置于复活的耶稣身上,复活的耶稣也成了他们宣讲的主题,及信仰的核心。耶稣借着他的苦难,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履行了上主仆人的圣召,这苦难和死亡同时也象征以色列民,在历史中的苦难或遭遇,以及在苦难中期待到达的生命境界,他的复活就确定了,这苦难的道路是带领人类进入天父生命的途径。

2、玛利亚玛大肋纳见到复活的主,没有即时认出来,其原因可能是:其一、由于她过度伤心,以至眼泪模糊了她的视线:其二、由于她执意于错误的方向,不肯把目光从坟墓里移开,因此耶稣说她是在死人中寻找活人(路245)。同样复活的主常与我们同在,但我们就是体会不出来,其原因也好似:第一、我们被世俗思想蒙住了我们信仰的视线,使我们看不见耶稣,找不到耶稣;第二、由于我们满脑子里装的都是现世的事情,寻找的都是本性的需要,不愿把目光转向永生、转向天主。因此,我们也是在死人中寻找活人,把生活置于死亡;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永生。天主是生活的天主,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寻找天主,因为天主不是物质的天主;应在活人身上去服务基督,在生命中走向永恒。

3、“复活的基督赐给宗徒们圣神,把他的圣化权能也赋予他们:使他们成为基督的圣事标记。借同一圣神的德能,他们把这权能又授予他们的继承人。这‘宗徒继承’建构教会整个礼仪生活;宗徒继承本身是圣事性的,通过圣秩圣事得以传递。”(教理1087;教会11

4、多默在耶稣初次显现宗徒们时,没有见到复活的主,其原因是因为他离开了团体,这是他犯下的错误。但他也有他独特的优点:第一、对于不懂的事情,他决不受别人所左右,也决不说心口不合的话,信就信,不信就不信。第二、一旦他肯定了自己的信仰,就全力以赴,表示自己的怀疑,乃是寻求肯定。因此我们应该以他的错误为鉴警醒自己,同时也应该学习他的优点,效法他敢于面对自己。

5、耶稣的伤痕医治了多默的信德,这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然而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我们还以为他受了惩罚,为天主所击伤,和受贬抑的人。可是他被刺透,是因了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了我们的罪恶;因他受了惩罚,我们便得了安全:因他受了创伤,我们便得了痊愈”。(依5345)。    

 四、反省与回应

1、若望是第一个相信耶稣复活的门徒,而若望的信心与他两天前忠心地站在十字架下,二者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祈求若望常为我们代祷,使我们也能体验到,他在第一个复活节清晨,所体验到的喜乐,并赐给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常明白、了解耶稣的心思(132325),坚信耶稣的复活(208)。并让世人在我们身上看到耶稣复活的标记,使我们的信德更坚强。

2、在混乱和悲伤中,玛利亚玛大肋纳站在耶稣的坟墓外哭泣。但玛利亚的悲伤是短暂的,首先是天使出现,然后有神秘的园丁,最后是耶稣亲自显现给她,并呼唤她的名字。当玛利亚听到耶稣呼唤她的那一刻,一切都改变了。这相遇是非常个人的,耶稣叫玛利亚的名字,触动了她内心的中心,即恐惧潜伏的地方,以及罪恶的黑暗,和天主爱的光明斗争得最激烈的地方。在此内心深处,玛利亚感受到天主的爱,她的忧愁瞬间化为喜乐,正因为她所拥有的这份喜乐,使她大胆地告诉门徒说:“我看见了主”。玛利亚与复活的主相遇的喜乐,显示出假若我们在祈祷中能静下心来,听听耶稣的声音,相同的事物也能在我们身上发生。

3、耶稣为什么不单独显现给多默呢?为什么他要间隔整整一个星期才再度显现?或许那是因为耶稣并不愿强迫我们相信,他给我们时间及空间,让我们面对自己的信仰。但耶稣也给了我们方法,让我们能找到他,不是单靠我们自己,而是在信仰团体中。如果我们想单独面对自己的怀疑和困难,那么我们很难体会耶稣复活的喜乐。只有当我们与他人在一起寻找耶稣时,我们才能说:“我主,我的天主!”同样,信仰的分享,也能加深我们对天主的信赖。

4、“看看我的手罢!并伸过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在生活中,我们会受到伤害,也会遭遇到痛苦的经验,或许这些都是我们只想快些忘记的。但耶稣的复活并不消除,他曾被钉和死亡的事实,反而使他那痛苦的事实改头换面。复活的主仍然带着受难的伤痕;但这些伤痕,正也时时提醒我们,他对我们的爱有多么深,提醒我们这些伤痕正是我们生命的泉源。

5、“因为你看见了我,才相信吗?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你怀疑过天主的存在,或天主的仁慈吗?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基本信念及价值观,都有怀疑的时候,这通常是在生活遇到某种危险时,我们的信心就会产生动摇。怀疑本身其实不是坏事,因为它可以把我们带向,更深刻的信仰中去。但是,“怀疑”也可能使我们完全失去原来的信仰。结局如何,全看我们以何种眼光及态度,来处理我们对信仰的怀疑而定。记住:当我们遇到信仰的危机,或者灵修生活上的困扰时,有一位圣人他最愿意为我们代祷,这位圣人就是多默。   

6、在弥撒圣祭中,每当举扬圣体时,我们也在瞻仰复活的主。请不要让这神圣的时刻,在我们心中掠过,而要让这时刻成为表达信仰的时刻。当主祭神父举起祝圣的圣体和圣血时,我们也像多默一样,发自内心地呼喊说:“我主,我的天主!

第二十二节 附录2l

  附录确实是《若望福音》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并且附录所记述的内容,也的确有其特别的意义。但此一附录,显然是由编辑者所加,这在福音形成和传播的时候就已加上了,因为所有的抄本和古老的译本都有这一段。因此,附录如同福音一样,取材于若望的传授,所以它仍富有重要的神学意义。

第三十讲:湖边显现(21:1—25)

 若望抓住复活的基督在加里肋亚湖旁显现的机会,尤其是从伯多禄和若望的人性角度来看,它反映了教会的性质与使命。耶稣恢复了伯多禄的身份,不但在整部圣经内显示天主的仁慈,也揭示作为羊群的总牧者,伯多禄职位的性质和目的。附录部分,按经文的内容可分三段:114:湖边显现;1523:耶稣和门徒集聚;2425:最后编辑者的结语。

一、经文释义

114)湖边显现:在这里耶稣显现给捕鱼的门徒,这捕鱼的叙述含有象征意义,门徒们因耶稣的命令再去捕鱼,象征他们未来的宗徒使命,捕获一百五十三条大鱼象征其丰富的效果。一百五十三条鱼,被圣热罗尼莫解释为教会普世使命的象征。热罗尼莫告诉我 们,希腊的动物学家鉴定(当时犹太人的看法),鱼类共有一百五十三种,可见这次捕鱼的收获可视为教会往普世“捕人”的使命。因此,湖边显现启示了我们两大内容:第一、耶稣复活的真实性(513);第二、基督教会的普世性。

“虽然这么多,网却没有破”。若望刻意提及此点,是要指出教会里信徒众多,而又来自多元,但教会团体不会因此而分裂。在面对动荡的教会历史,我们更要依恃这一信念。

1523)耶稣和门徒集聚:由此可知圣伯多禄三次否认主后的皈依,是不可否认的。耶稣以无限仁慈的目光对他的注视,促使他痛悔流泪(路2261)。在主复活后,伯多禄又三次肯定自己对主的爱;这再次的皈依,又具有团体的幅度。由此可见,主也是对整个教会的召叫:“你悔改吧!”    

1517)耶稣与伯多禄:耶稣三次问伯多禄是否爱他,这不仅是要伯多禄赔补三次背主之罪,更重要的是要伯多禄继承他善牧的使命。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在此两次用的是“agape”(圣爱),一次用的是“philia”来表达“爱”,以表示其五条件的付出,而伯多禄三次回答用的都是philia(挚爱、友爱或兄弟之爱)。这两个字其含义有所不同,前者重理性较严肃;后者重感情。耶稣自称为善牧时,曾表示自己要为爱护羊,不惜牺牲性命。现在继承他作善牧的人,也必须对耶稣有忠实的爱,因为这爱情是对羊之爱的基础。耶稣为羊舍弃了生命,同样继承他作善牧的人,也要为羊舍弃生命。伯多禄是个罪人和失败者,借此而能怜悯他人。所以,为了反映伯多禄三次否认了他,耶稣问他:“西满,你爱我吗?”伯多禄三次答复说:“主,是的,你知道我爱你。”伯多禄不再轻率地发誓要付出英雄式的爱(参1337),他现在真的认识自己了,被耶稣三个相同的问题所贬抑。不过,耶稣不是要秋后算帐,而是要给与悔改了的伯多禄一份使命、一个祝福、一个目的、一份职务。耶稣三次叫伯多禄“你喂养我的羔羊”、“你牧放我的羊群”和“你喂养我的羊群”,悔改也成了天主的降福。天主能在曲折上划出直线,使伯多禄的失败,转化成一个任命,就如耶稣所预言的(若211819),要成为总牧者,并坚强弟兄们(路2232),一直到他在尼禄执政时被钉十字架殉教而死为止。

更值得注意的是:耶稣三次问伯多禄,并三次交给他的使命各有区别,第一次是喂“小羊”——信徒;第二次是喂“羔羊”——较大的羊群;第三次是喂“羊群”——包括牧养、培养、引导、管理羊群——教会。然而,这一切都是在爱中接受,又要在爱中去实践和完成。

“喂养”是提供人成长的所需,并如何考虑帮助他人成长。这“喂养”的另一解释,就是“牧放”。总之,耶稣把牧放羊群的重任交给伯多禄,他将为主舍命。这一切都以爱为基础,没有基督的真爱,势不可能。

1823节:在这里一方面是耶稣预言了伯多禄的殉道,另一方面也是作证为澄清教会中有关耶稣让“爱徒”不死的传闻(23)。这段经文表明在教会中有两种见证:一是殉道见证,一是非殉道的见证。伯多禄最后是以殉道,而“光荣了天主”(19)。教会中有许多基督徒,也像伯多禄一样,为信仰舍弃了自己的性命。但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不像伯多禄,是未经殉道而死。这足以证明,人不经过殉道也能造就成全的圣德。这爱徒也代表许多男女信友,他们没有获得殉道的荣冠,但得到了精修的特恩,同样以他们的行为赢得了纯洁的花冠。

22节:“耶稣向他说:‘我如果要他存留直到我来,与你何干?你只管跟随我’”

这是福音作者借此澄清教会中有关“爱徒”,要让他活到耶稣再来的谣言,因为作者在写福音的这章(附录)时,这爱徒或快要死,或已死了。但此时主还没有再来,所以作者为安慰信友们的心而写下这段福音。

2425节:最后编辑者的结语(参203031)。

二、神学深意

1、人犯错是难免的,伯多禄三次背主,但他又悔改而得宽恕,并且他的生命也起了重大的改变。由渔夫变为传道人,由冲动鲁莽的人变为稳重的“盘石”,由胆小的懦夫变为殉道见证人。所以他完全明白了,耶稣所讲的有关他死亡和复活的意义。这在提醒我们犯错后要知悔改,应彻底皈依,并为主服务和牺牲。圣安博谈论这两种皈依时说:“在教会内有水和泪的皈依,就是洗礼的水和悔改的泪”。

2、在伯多禄三次表明他对耶稣的爱后,耶稣告诉门徒,他已拣选伯多禄做他的继承者,牧放他的羊群。这表明牧者的职务,不但要具备信德,也要拥有爱德,更应该是一个热爱耶稣的人。这是爱的传递、爱的派遣、爱的领受、爱的服从:一切应在爱中开始、爱中履行、爱中完成。此时伯多禄已不再是革责玛尼庄园中,那个充满恐惧的人,而是勇敢地接受基督爱的使命,爱的重担:并甘心情愿地跟随耶稣,走上这条“爱的道路”,直到永远!

三、反省与回应

1、任何时候我们若觉得自己,陷在老旧的行为模式里打转,好像不可能有所改善时,不妨我们读读这段福音。从这段福音中,我们知道对爱天主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当我们看到耶稣在革责玛尼庄园被捕时,他的门徒都吓得不得了,为了自己保命,一个个都离他而去。后来,当有人问伯多禄是否认识耶稣时,伯多禄也矢口否认。他被问了三次,而他三次都回答说:“我不认识他”。但在这段福音中,我们看到伯多禄成了一个新人,他愿意随时为复活的主做任何事情。过去他三次否认耶稣,现在他却三次公开重新肯定自己的信仰,表明他对耶稣的爱。

2、热爱基督、追随基督的我们,当我们读了这段福音后,是再次肯定我们对基督爱的时刻。虽然我们在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可祈求圣伯多禄的帮助和支持,使我们得到恩宠,能在基督内成为新人,一个充满基督的爱并爱基督的新人。   

31517节的经文讲明了牧者的特殊意义:第一、耶稣在爱的召唤中,将他的羊群托给他所选拔的牧人。因此,这是一个爱的交付、爱的领受和爱的使命。第二、每一位牧者都是耶稣在爱中召选,爱中派遣,并为了爱而服务。第三;每一位牧者都领受了爱的使命,并应以爱去牧放他的羊群;照顾他的羊群及每一只羊。